🌓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t21、十八不共法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好,我们继续看讲义:十八不共法。

我们讲到第六个,无不知已舍。佛有智慧的觉照,应当舍的时候祂就会舍,没有不知而舍。

这个“舍”有几个意思,也能够说不苦不乐的那个舍受;也可以说佛念念都能够做到舍、放下;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佛有时候弃舍众生入禅定,所以这个时候又当作“弃舍”的意思,所以它有三个意思。

像我们众生没有智慧的觉照,只对苦受、乐受有觉,对不苦不乐的舍受却不知不觉,这就是我们平常一般凡夫众生来说,因为苦受跟乐受比较强烈,所以我们就比较容易有感受:苦的时候,觉得很苦;快乐的时候,也觉得很快乐;但是对不苦不乐的舍受,比较没有感觉,就是不是痛苦、也不是快乐的时候,那个其实就在舍受的当下;但是凡夫是没有什么感觉的,是不知不觉的。

但是佛对这个舍受,不但能够知道,而且还知道舍受什么时候生起、什么时候消失,还没有消失之前叫做住,所以佛对舍受不但有觉,而且还知道舍受什么时候生、住、灭,整个过程都知道:舍受生起了;还没有消失之前,叫做住;舍受消失了,叫做灭,所以生、住、灭,念念分明,所以佛祂念念分明,每个起心动念都清清楚楚。所以每个念头是怎么起心动念的,清清楚楚,不像凡夫糊里糊涂想了一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都是事后才后知后觉比较多;可是佛不一样,祂每一个动念都清清楚楚,这个念头是怎么生起的、怎么安住、怎么消失都清清楚楚。所以每一个念头它是属于粗细、还是深浅,佛没有不知道的,而且祂是知道以后才舍。

像我们要不要什么,也不是很清楚。什么时候该舍,也不是很清楚。

所以第一种解释,就是舍受,这个“舍”,就是舍受的意思。

第二个解释,就是佛能够做到念念舍、放下,没有放不下的时候。这就说到佛常舍心成就,就是佛祂已经成就舍心了,能够做到念念舍、放下,没有放不下的时候。

像我们心中有很多放不下的时候,也很多的忧虑、牵挂的事情,活着的时候是这样,临终的时候还是一样,还是没有办法舍、放下,就是你心中的忧虑跟牵挂,这个放不下、那个看不开、这个舍不得。那佛不一样,祂念念都能够舍、放下,没有放不下的人、事、物。

第三个解释就是:佛经常弃舍众生入禅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佛常常入定,佛在世的时候常常入定一个月啊、两个月啊,因此就有人怀疑说“您老人家不是就是为了度众生,然后才来出世的吗?可是为什么您又常常弃舍众生而入禅定呢?”

佛每次弃舍众生入禅定都有因缘,所以佛不是不知道而舍弃众生,祂是很清楚地知道,善观缘起,知道因缘,什么时候因缘是应该弃舍众生入禅定的时候,祂就弃舍众生入禅定,并不是不知道而舍。所以无不知而舍,就是没有舍的时候是不知道的,祂都是很清楚:看到因缘是应该要入禅定,祂就入禅定。

我们现在解释有哪些情况,佛会弃舍众生入禅定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佛是生生世世都爱远离行。远离行就是远离红尘,不论是出生、得道、转法轮或者是涅槃的时候,祂都不是在红尘当中做这些事情,祂都是远离红尘,而且是在禅定当中完成这些事情的。

讲到佛出生,佛出生在哪里出生呢?在园林当中出生,而且是远离当时的城市,是在城的郊外,远离城市、郊外的四十里的地方,就是蓝毗尼园,那个是一个园林,一个树林当中出生的。那为什么佛的母亲会跑到那么远去呢?就是我们知道,肚子里面怀什么样的孩子,那个母亲就会受到影响。因为佛世世常爱远离行,所以母亲在怀佛的时候,她也常爱远离行,所以就跑到城郊外四十里的地方生下佛。

佛在得道的时候也是,在哪里得道?也在树林当中嘛,菩提树下,祂也是一个人在菩提树下开悟成佛的。所以开悟成佛不是在很热闹的地方,大家嘻嘻哈哈、吃喝玩乐,然后就开悟了,不是!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佛也为我们示现一个很好的榜样,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开悟成佛的呢?我们知道开悟成佛一定要入几禅啊?一定要入第四禅,第四禅是舍念清净,舍念清净的意思就是说在第四禅的禅定当中,你是口鼻呼吸断,已经没有呼吸了,是全身毛孔在呼吸,它已经由外在的呼吸转成内呼吸,而且没有起心动念,所以叫做舍念清净,就是不管你的身体的呼吸、还是内在的起心动念完全停止了,这种情况之下才可能开悟成佛,就是入第四禅舍念清净这样的一个状态之下。

所以这样的一个状态不可能在红尘里面,很喧哗的地方、很热闹的地方,然后胡思乱想,然后就开悟,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讲到佛在得道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在菩提树下,在园林当中,菩提树下成佛的。

那初转法轮的时候也是,初转法轮在鹿野苑嘛,那个也是在林中,也是一个人,也不是很热闹的地方。鹿野苑原来是仙人住的地方,所以祂也是在仙人住的鹿林当中来初转法轮的。

最后入涅槃也是,独自躺在娑罗林的树下,然后入涅槃,也是一个人躺在那边入涅槃。

所以我们就知道,佛世世常爱远离行。所以无论是出生、得道、转法轮、还是最后的涅槃,都是在林中、树林当中,不是很喧哗的红尘里面。

那就是第一个因缘,佛为什么要弃舍众生入禅定。

第二个因缘,就是佛世世常爱远离行,所以祂一定是远离愦闹的地方,远离众生杂语处。有众生的地方就是很喧哗嘛,所以一定是远离很喧嚣吵杂的地方,独自入禅定,在禅定当中享受第一清净的法乐。凡夫是在红尘当中享受六尘境界的快乐,以为是快乐,其实根本是苦的。佛是独自享受第一清净的法乐,代替我们红尘俗世的五欲之乐,而且在禅定当中观察诸佛的功德,入禅定观察诸佛的功德,还有享受第一清净的法乐,所以要入禅定。

第三个,佛常常在说法之后,就教比丘要入禅定。佛在说法之后常常教比丘要入禅定,就是应该要坐禅。佛这样子说,祂当然自己也要这么做——这个也是另外一个因缘,为什么佛要入禅定,就是在为弟子说法之后,就教比丘要坐禅,所以自己也要坐禅。

第四个因缘,就是佛很厌恶供养。很厌恶供养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大功德主供养佛吃一餐饭,可能两个钟头到四个钟头,可能一个下午,都在干什么呢?凡夫烦恼重、习气重,讲的都是家庭啊、事业啊、子女啊,讲了一个下午,都在诉苦;要不然就是求功德嘛,供养佛一顿饭,可能求这个、又是求那个,这个要圆满,那个世间的要圆满。所以佛很厌恶供养的原因在这里。

可是,佛又很慈悲,想要度众生,怎么办呢?祂就入禅定。入定之后,佛有千百亿化身嘛,就用化身去度众生就好了,就不用供养这件事情。反正佛能够有千百亿化身,“因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样就度完了,所以不需要再用世俗的那一套,什么供养啊、然后说法,有时候会厌烦,因为常常这样子的话,反正本来是要度众生嘛,所以有时候佛就不想接受信众的供养。要利益众生怎么办?就是用化身去利益众生,这是另外一个要入禅定的因缘,就是为了要度化众生。

第五个,还是看众生。有的众生他是禅定力比较差,可是智慧比较高,就是缺乏禅定,这样的情况之下,定少慧多的时候,佛就要以身来示现禅定来教化他,就是教他怎么样坐禅,如果有禅定的辅助的话,他的智慧开发得可能更快、更圆满,所以这样的因缘的时候,佛也要入禅定,去教化定少慧多的众生。

第六个因缘就是:佛有时候会暂时远离而入定。暂时远离群众,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大众常常能够见到佛,他就不会珍惜,“反正我随时想见佛,就见佛,随时想问问题,就可以问问题,随时要求什么,也都可以去找佛”,他就不知道佛法难闻、佛出世很困难,这种事情他就不会想到这么多,他想说“反正常常都有机会嘛”,所以他就不会珍惜。所以为了有人常常见到佛会心生厌想,所以佛不得已,也有时候要暂时远离而入禅定。

第七个,佛为了要对诸天说法,所以要在闲静处,就是人烟稀少的地方。佛常常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入定,干什么呢?要对诸天说法。为什么要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就怕惊世骇俗嘛,所以佛菩萨,祂不会去做那个把众生吓到的事情,明天就上新闻了,说在哪一个地方放光动地啊,又看到一些天人啊什么的;不会让一般的大众发现这样的事情。可是佛常常为诸天说法、为天人说法;但是一般人不会知道,为什么?因为佛都躲在深山里面,然后为这些诸天说法,这也是另外一个佛为什么要弃舍众生入禅定的因缘,就是要为诸天说法,因为有些天人他的因缘已经成熟了,所以要为这些天人说法,所以佛就会暂时远离众生。

第八个因缘,就是佛要为后世作榜样,所以要入禅定。所有的经论都告诉我们禅定很重要,禅定的目的是为了开发空性的智慧,所以佛也要自己以身作榜样,所以为后世作榜样,所以要坐禅。

第九个因缘,就是佛自己在转法轮之后,托付弟子传法,所以他自己就入禅定去了。譬如说:佛现在开示什么是苦、集、灭、道,四圣谛,讲完了,祂就托付大弟子,看是哪一位大弟子:“你为他们再说一遍”,祂就自己入禅定去了,有时候是因为这样。

第十个因缘,就是佛为了示现两种道来摄受众生。佛一般摄受众生,就是两种方式:一个是以禅定,一个是以智慧。佛在大众当中说法的时候,是示现佛的智慧圆满;佛在闲静处摄心,是示现禅定——所以这两种方法都是摄受众生的方法,以智慧或者是禅定来摄受众生,所以要入禅定。

最后一个,就是说明佛能够在一切六尘境界当中都能够舍、放下。像众生六根面对六尘的时候,就常常会生起不同的觉受嘛:看到喜欢的就生喜乐;不喜欢的就生忧苦,那个没有特别喜欢不喜欢的就是舍受嘛,就是舍心。所以一般众生面对六尘境界的时候,不是在贪、就是在瞋、要不然就是在愚痴的状态。

可是佛在六尘当中是自在的,是随缘自在。所以面对六尘境界的时候,没有什么喜乐、忧苦等等的,祂都能够舍、放下。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即使是舍受生起,祂也很清楚地知道它的生、住、灭的整个过程,所以没有一念不清楚的。

所以,以上就是种种入禅定的因缘,并不是不知道而舍,是很清楚地知道之后才舍的,这就是第六个。

我们看第七个,是欲无减。十八不共的第七个是欲无减。

这个“欲”指的是善法欲,佛对善法欲从来没有减少的时候。佛为什么没有减少的时候呢?对这个善法欲,那是因为佛很清楚地知道善法的恩德,所以对于怎么样积聚善法的欲,还有对于怎么修习诸善法的欲,从来没有减少过。所以就是说,佛对这个善法欲,不管是怎么样来积集善法的这个欲,或者是怎么修习善法的欲,从来没有减少过。

可是我们要问:佛不是已经断尽对一切善法中的欲了吗?佛已经无欲了嘛,那祂对善法欲也应该已经没有欲了;可是为什么我们还说佛祂对善法的欲是没有减少的时候呢?听起来佛好像还有欲的样子,还有对善法的这个欲,所以这个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现在要说佛对善法的欲是无减,从来没有缺少过呢?没有减少过?

对于这个善法来说,如果说我们还没有得到这个善法,我们就会说要来求这个善法,没有善法的时候我们要来求善法,看要怎么来得这个善法;那已经得到,我们希望善法继续增长,所以对凡夫众生来讲,你在说“你要累积功德、你要累积善法、你要种善根……”,讲了半天,他就是很执著嘛,他很执著想要得善法,得了之后,希望善法越来越多,为什么?因为果报越来越好嘛,所以他就会对善法产生种种的执著——对这样子的人,我们才说要断尽一切对善法中的欲,就是不要对善法(产生种种的执著),你在想要得的时候,想要增长善法的时候产生种种的执著,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才说“你就不要执著、对善法不要执著”,所以这个时候才会说“要断尽一切对善法中的欲”。

可是佛祂已经没有这些欲了,因为佛一切功德已经圆满具足,所以没有什么善法,祂是没有得的,或者是没有增益的,全部都圆满一切的功德了。佛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切的功德,但是祂这个欲心还是不息的,我们刚才说祂对这个善法的欲,还是没有减少的时候,是为什么呢?那还是因为众生,因为众生没有度尽,所以欲度众生的这个心它也是不会息灭的,这个就是佛为什么欲无减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大悲要利益众生,所以这个欲它是不会息灭的,永远不会息灭。

那我们要问了:如果佛欲度众生的心从来没有息灭的话,佛为什么又要入涅槃呢?祂入涅槃不是又弃舍众生了吗?那就要说到度众生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现前可以得度的,那就是善根成熟,这一世可以解脱、可以开悟成佛的,那当然要赶快度。

可是还有一类,要入灭之后得度的,就是为他种下将来度化的因缘,因为有一些众生他就是根性很钝嘛,你怎么跟他说,他也不明白啊,福德不够的,所以对那个根钝福薄,知道他这一世不可能解脱、不可能开悟成佛,对于这样的一个众生,就为他种下将来度化的因缘,就让他培福就好了。培福的意思,就是让他修修福、种种善根这样就可以了。

像在丛林里面,就是那个大道场,每一个人都有他负责的事嘛,像那种钝根福薄的,他喜欢做事情,就叫他去做事情,派给他很忙碌的那种事,他反正对听经闻法也没有兴趣,对打坐修行都没有兴趣,所以他的师父就不会让他入经堂、也不会让他入禅堂,因为他进去就在睡觉,要不然就胡思乱想,在那边打妄想。所以师父也要善观众生的根器、弟子的根器:那个喜欢烧饭烧菜、喜欢做菜,就派他到厨房就好了;喜欢为众生服务的,就是派他为众生服务的那些工作就可以了。

这就是佛为什么有时候还是要入涅槃(的原因),就是该度的已经度完了,这一世没有办法得度的,祂也都种下将来得度的因缘,所以祂就可以去入涅槃,也是示现涅槃的意思。

第八个,是精进无减。就是佛的精进从来没有减少的时候。前面讲到欲,现在又说精进,因为有欲,所以你就会推动你去精进的一种动力嘛,所以先有欲,然后有精进,就是说你有欲了之后,就会很精进地去达到目标。那欲跟精进,它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欲,是刚开始,就是你先起心动念,所以欲是属于意业、身口意的意业,就是你先有想要干什么的念头,欲,就是希望为性嘛,你想要怎么样、怎么样,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你先有这样的念头,然后你才精进地去完成这样的目标,所以欲等于是初行。那欲的增长叫做精进,你不断不断地去追求,这个叫做精进。

所以欲就好比说我们口渴了想喝水,你先动一个念头说:“我想喝水”,这个是欲;精进就好比你用这各种方法去求水,看你是要去买一瓶矿泉水、还是想喝什么饮料,你实际上去弄到这个水,这个叫精进。

所以,欲就等于是你心中想得到,精进是进一步去得到,所以欲是属于意业,精进属于身、口、意三业。欲是内在的,精进是外在的,这些就是欲和精进这两者的差别。

现在说到佛的精进从来没有减少过,就算是生病啊或者遇到恶缘啊,祂也不会心生懈怠。就是说佛在度众生的时候,即使是祂在生病,祂也没有说“我现在病得很重,我要休息三个月,好好来养病”,不会!即使生病的时候,因缘成熟,应该为众生说法的时候,即使生病,祂也会为众生说法,观因缘,该说的时候祂还是会说,不会因为生病然后祂就不说法。

也不会因为遇到种种的恶缘然后就不说法,哪些恶缘呢?譬如说:有时候那个偏远地区,那个地方非常危险,可是请佛过去说法的时候,祂还是会去,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祂也是会到那个非常危险的地方。因为这中间可能会经过森林,有老虎、狮子、毒蛇猛兽或者是有一些盗贼的出没;可是佛祂都不会因为这样的一个情况然后就不去说法。

有的时候,供养的也不是每餐都供养得很好,我们也知道佛吃了三个月的马麦嘛,那个马吃的饲料,佛当时也吃了三个月。也不会因为每天吃马的饲料祂就说“你们的伙食太差,我明天要离开了!”也不会,所以供养的不好,就是吃恶食的时候,祂也不会懈怠,这就是精进无减。

或者是天气太热、天气太冷,祂也是一样精进地说法度众生。我们知道佛有背痛的毛病,那就是在寒冷的地方待太久了,所以祂背部受风寒,常常为背痛所苦,这个也是因为利益众生所种下的病因。

佛在说法的时候,也不是每个弟子都能够依教奉行,都很听话;所以碰到那种不听话的、不受教的弟子,佛也不会很生气,不会说“不度了!太难度了!”不会。或者是碰到一些外道在问难的时候,或者恶口辱骂的时候,佛也一样不会懈怠,佛都能够忍受,不厌倦,身心精进地去度众生,不休不息,这个就是精进无减。

第九个,念无减。念无减的意思,就是说佛的心念没有不及的,这个“减”就是不及,佛的心念没有不及的时候,就是全部都能够到达,不管是佛的神通也好,佛具有六通,而且不但有六通,还有明,像宿命的话,就有宿命通、宿命明、还有宿命力,前面讲的力。所以佛没有什么心念不及的地方,都能够到达。佛对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法,恒常都能够和智慧相应。所以念圆满,没有减少的时候,这个就是念无减的意思。

譬如说:佛的宿命力,不但有宿命通、宿命明、还有宿命的智力,宿命力,所以佛念念都能够了知,没有念不及的时候。不像声闻、缘觉,声闻、辟支佛,他们有宿命通、宿命明,但是没有宿命力,那就是声闻、辟支佛二乘(小乘)他有心念不能够到达的时候,因为像他们宿命的能力,最多是八万劫,超过八万劫以前,他就没办法知道,那就是说这个时候他的心念是没有办法到达的,这个叫做念有减。

可是佛不是,佛是都能够到达,无量无边,不管你多长的时间都能够到达。声闻、辟支佛,他们都是善修四念处,所以心念已经非常的牢固,但是因为他们没有法空的智慧,他们只有人空(我空)的智慧,但是没有法空的智慧,所以他们虽然善修四念处,心念也已经非常的坚固,但是还有不通达的障碍,不通达的障碍就是说他的心念没有办法到达的地方,就是对一切法还有一些执著,因为他没有见法空的智慧,所以对一切法还是有执著的、不通达的障碍,那个就是心念没有办法到达的地方;而且也没有办法做到念念分别。

不像佛祂念念分别,而且不管是什么样的状况之下,祂都知道每一个心念的生、住、灭,即使舍受也是,其他也是,都是念念分明,每一念都知道生、住、灭。可是声闻、辟支佛没有办法做到念念分别,这个就是念有减。

佛是以一切智无碍解脱来守护念,没有一法是过而不知道的,就是每一法祂都是念念都能够了知,都能够分别,所以佛在念念当中,也都能够分别它的生、住、灭三相,这个就是佛有念无减。

前面曾经讲到“念无失”,现在又讲到“念无减”,这两个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念无失,是说念没有过失,就是说佛没有失念的时候。我们常常失念,失念就容易破戒,身口意就容易造下种种的业,一失念,烦恼、执著、习气就起来了嘛,就容易造下身口意的业,所以就常常有错误的时候。就是一失念,我们的行为,身口意就会有错误的时候。

可是佛祂是不会犯下任何的错误,就是因为祂的念无失,就是没有失念的时候,念念分明,所以祂的念无失,这个是说明佛的念是没有任何的过失。

现在讲的念无减这个“减”就是不及,就是说佛的念没有不及的时候,也没有不及的地方。譬如说佛在禅定神通当中,不管是念过去、还是念现在,都没有不及的地方,这个就是念无减的意思,不管是念过去、念现在,都是通达无碍。如果念过去不能够通达无碍,或者是念现在不能通达无碍,这个就是念有减。佛是念无减,就是祂的心念没有不能够到达的地方。

第十个,慧无减。就是佛已经得一切的智慧,所以说慧无减。不论是知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没有任何的障碍;而且前面讲的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也都已经圆满成就,所以说慧无减。就是说佛的智慧没有不及的地方,没有减少的时候,永远都是智慧圆满;而且佛从初发心开始,无量阿僧祇劫都在修集一切的智慧。佛为我们示现要行一切的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这些功德,是为了什么?最后的智慧嘛,所以前五度是为了第六度智慧。所以佛在行前五度的时候,这些功德的时候,也都是在助成智慧,所以说佛的智慧无减。

而且佛生生世世,也都在求一切的经书,就是说世间法的书祂也看,出世间的法祂也研究,全部通达无碍。所以不管是世俗法、还是佛法,佛祂都学习,也都能够了知。同时还从十方无量诸佛那边来闻法、读诵、思惟、学习、问难等等等等;而且还为一切众生,增益一切善法,破一切无明,使一切众生都能够了知一切法是平等、清净的,就是因为佛已经得了圆满的智慧,已经得了慧无减,才能够为一切众生说法,让众生能够积集一切的善法,还有增益一切的善法,破一切的无明,到达最后的开悟成佛——这个都要靠慧无减才能够完成的,就是说佛自己本身不论是自利、还是利他方面都能够圆满,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佛的智慧已经圆满,这就是慧无减的意思。

第十一个,是解脱无减。就是说佛对两种解脱无减,就是没有不及的地方。对哪两种解脱呢?就是有为解脱、还有无为解脱。

什么是有为解脱呢?就是无漏智慧相应的解脱,我们称为有为解脱。什么是无为解脱呢?就是一切烦恼、习气都断尽了,这个时候达到的是无为解脱。佛对不管是有为解脱、还是无为解脱,祂都能够无减,就是完全能够做到。

我们知道,像声闻、辟支佛,他们的智慧没有办法达到圆满、无漏的智慧,这个就是没有办法达到有为解脱;声闻、辟支佛他们的习气也没有完全断尽,所以也没有办法做到无为解脱。

像佛祂的智慧,无漏的智慧已经圆满了,烦恼、习气也永远断尽,所以才能够说是解脱无减,不管是有为、还是无为的解脱都无减。

像声闻、辟支佛,他们没有漏尽力,他们只有漏尽通、漏尽明;但是没有漏尽力,所以是解脱有减。佛祂已经得到漏尽力,所以说祂解脱无减。

第十二个,解脱知见无减。刚才是解脱无减,就是不管是有为解脱、还是无为解脱都无减;现在是有关于解脱的知见,知和见都没有不及的时候,就是不管是有为解脱、还是无为解脱,对于这两种解脱的知、见都没有不及的时候,这个叫做解脱知见无减。

就是说佛对于种种解脱,智慧无量无边,所以说解脱知见无减,因为佛的智慧无量无边,所以对一切解脱当中的知和见都能够了知,而且证得,就称为解脱知见无减。这个知,就是完全了知,就是说佛祂的智慧已经完全了知怎么解脱,这样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来个“见”呢?知和见到底有什么差别?

知,就已经是智慧嘛,已经说到佛的智慧已经圆满地了知怎么解脱,两种解脱,或者是其它的任何一个解脱,所有的解脱佛都了知,因为智慧圆满,这样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来一个见呢?解脱知见,所以这个知和见是不一样的:

我们说知的时候,并没有包含见,说见的时候,也没有包含知,所以一定要同时讲知和见,这个智慧才能够牢固,为什么呢?这两个,我们举例子,譬如说:我们读诵经典,任何的经论,你这样读过去,你完全了知其中的内容,这个叫做“知”,那有没有证得?没有啊!你还要再进一步的修证,闻、思、修嘛,听闻、思惟、然后修习,修习之后,你自己证得了,这个时候才叫做“见”。

像人家跟你讲什么事情:最近大陆很惨,暴风雪,大家都回不了家过年,你听了,知道了,这个叫做知;但是你要到那边亲自目睹,这个叫见,到那边看,原来是这么惨,这个叫见。你听人家说,这个是知;你亲眼目睹,叫做见——这个就是知和见的差别。

所以佛对于一切解脱的内容,不但以智慧了知,而且全部都证得了,这个时候才叫做知见。解脱知见无减,这个“无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佛对于解脱的知见尽知、遍知,完全地了知,而且证得,没有不足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叫做无减。

像阿罗汉,他虽然已经得了解脱知见,但是还没有圆满一切的智慧,所以以阿罗汉来说,他是解脱知见有减。

十三、十四、十五,是说一切身业、一切口业、一切意业都随智慧行,就是佛一切的身、口、意业都是先知,然后随智行。先知,就是以智慧观察,然后才随智慧行,不管是身业、口业、还是意业,都能够随智慧行。

佛先以智慧观察了知,这个智慧观察是观什么呢?佛还是在利益众生为主嘛,所以佛先观察众生的因缘啊、根性啊各方面,先观察之后,然后随智慧行。所以佛的身、口、意业,一切都是为了要利益众生,所以先观察了知之后才随智慧行。

像声闻、辟支佛他们就没有办法做到,因为他们有时候身、口业也没有智慧的观察,意业有时候也会陷入无记的状态,所以我们就不能说声闻小乘他们是能够做到身、口、意随智慧行。

像我们上过《大智度论》,里面就曾经讲到:哪一位大弟子他的瞋习没有断,哪一个贪爱没有断,即使证到阿罗汉,他们的习气还在,因为习气现前的时候,他的身、口、意就没有办法随智慧行,会随着他的习气来行。

我们也知道那个叫做毕陵伽婆磋,有一次要度恒河的时候,他不是说“小婢女!帮我把水切断!我要过河!”那个就是一种习气的展现,所以当下是没有随智慧行的,没有先以智慧观察,没有随智慧行,所以他会有过失,有口业的过失,就是叫恒河的河神,叫她小婢女,这个就是有口业的过失,因为他没有先以智慧来观察,所以他就不能够随智慧行。

前面说到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现在又说身、口、意业随智慧行,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呢?前面说的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是没有说因缘;那现在说身、口、意业随智慧行,是有说到因缘。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佛会先观察众生他的根机、因缘等等的那个状态:智慧利不利啊、业重不重啊、福德够不够啊,先观察之后才说法,所以佛有时候会说善法;可是有时候又会说善法的自性也是空的,佛在为众生说善法的时候,那个众生就会执著善法。可是刚开始对于那个还会行恶、造恶业,可是想要求好福报的这样一个根性众生,佛要为他们先说善法,先说十善法,然后断十恶业;等到他能够行善之后,他如果想解脱的时候,才为他说一切善法的自性也是空的,不要执著一切善法,才能够自净其意嘛。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然后“自净其意”,才能够达到最后的解脱。

所以这个就说到佛为什么能够一切的身、口、意业都能够随智慧行呢?就是要善观众生的因缘,所以这个时候是有讲到因缘的,先观因缘,然后才来说法。

像那些五根:信、精进、念、定、慧这些还不足够,这些五根还没有成就的时候,这样一个根性的众生,因为他们有所得嘛:要求种种的福报啊、功德啊,所以这个时候佛就会为他说种种的善法,因为你只要行善就能够有好的果报,所以这个时候佛就会为他们说种种的善法,怎么样舍恶法、行善法,能够圆满他的所求。

可是有些人他就不求,不求善法、不求功德,对于这样根性的众生,就表示说他信、进、念、定、慧这五根已经成就了,他只是一心想要解脱,不再求一切世间种种的圆满,这种时候佛就会为他说“诸法空无所有”的道理,让他能够解脱。所以这个要观因缘而说,所以跟前面的身、口、念无失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这个是要善观因缘。

最后十六、十七、十八,就是佛以智慧知过去、未来、现在,通达无碍。佛就是因为有这三种智慧,对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能够通达无碍,因此才能够做到一切身、口、意业随智慧行。就是有知过去、现在、未来通达无碍的智慧,因此才能够身、口、意业都能够做到随智慧行。

这就是佛的十八不共,不共声闻、缘觉、其他一切,只有佛有的这个十八不共法,我们已经介绍完毕。

今天就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