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t22、三十七助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出世间法的第五个是三十七助道品。这个“助”是资助的意思。这三十七个助道品,是资助正道,使正道成就的品类。

那什么是正道呢?小乘的声闻道、辟支佛道、大乘的佛道,都是正道。就是说这三十七个助道品,能成就小乘的阿罗汉果、辟支佛果和大乘的佛果。那为什么正道要分不同的种类呢?那是因为佛要随众生不同的本愿和因缘,为他们说三十七助道品,使他们都能够各得其道:

像那些想要求声闻的人就能够得声闻道,就是藉由思惟苦集灭道,就能够证阿罗汉果;曾经种辟支佛善根的人,就能够得辟支佛道。

曾经种辟支佛善根的人,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辟支佛他是属于缘觉,思惟十二因缘,所以他不管是有佛出世、无佛出世,因为他过去已经有种过这样的善根,所以即使在无佛出世的时候,他也能够藉由思惟无常等等的道理,然后能够悟道而证辟支佛果,这个我们就说他曾经有种过辟支佛善根的人,他如果今天来修习三十七助道品,也能够证得辟支佛果。

至于大乘想要求佛道的人,也能够得佛道。

这说明什么呢?就是不管是小乘的根性、大乘的根性,都要藉由三十七助道品才能够成就,不管是小乘还是大乘的果位。所以我们就知道三十七助道品它是共法,共声闻小乘,不论小乘、大乘,都是藉由三十七助道品而成就的,所以它很重要,一定要详细说明。

这种情况,就好像天下雨,它所下的雨是没有差别;可是得到雨水会有差别:那个大树大草,它得的雨水多;小树小草,所得的雨水就少。这就说明,佛都是以慈悲心来说法;可是众生听闻同样的内容,但会有不同的结果,那是众生随他各自的本愿,各自的本愿就是你曾经有没有发过什么样的誓愿,如果你从过去熏习一直到这一世,都觉得自己解脱比较重要,要赶快自己解脱,那你曾经发下的誓愿就是要赶快解脱,这个就属于小乘的根性,就说你的本愿是属于小乘的;可是从过去生就已经发菩提心,希望赶快开悟成佛、赶快利益众生,你从过去发的誓愿就是大乘。所以众生随各自的本愿,这个本愿就是你自己本身曾经所发的誓愿,看是什么样的誓愿。当然根性也有利钝的差别,再加上有没有发菩提心,这等等的差别,所以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是能够成就正道。

那这三十七助道品有哪些内容呢?它分成七个品类:

第一个品类就是四念处。四念处,它的意思就是四个心念所观察的处所,哪四个呢?就是身、受、心、法,所以这个四念处的“四”就是身、受、心、法这四法;“念”就是能观察的智慧。用这个能观察的智慧观察什么呢?就是观察身、受、心、法这四个对象,所以身、受、心、法这四个是心念所观察的处所,所以叫做“四念处”。那也是我们心念所安住的地方,所以又叫“四念住”,心念所安住的四个地方,叫做四念住。所以有的地方叫四念处,有的地方叫四念住,都是可以的。说明一个能观察的智慧、还有所观察的对象,能观察的智慧就是“念”;“处”就是所观察的对象:那是身、受、心、法这四个内容。

那为什么佛要教导我们把心念安住在四个地方呢?目的就是为了要对治凡夫的四种颠倒,它是一种从粗到细的观法:凡夫对色蕴多起净倒,所以要修“观身不净”来对治;凡夫对受蕴多起乐倒,所以要修“观受是苦”来对治;凡夫对想蕴、行蕴多起我倒,所以要修“观法无我”来对治;凡夫对识蕴多起常倒,所以要修“观心无常”来对治。这从粗到细的观法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从粗到细?就是身、受、心、法,它是依照这个次第来一个一个练习,就是从最粗浅的到最微细的一种观法。

我们凡夫想要出离生死,必须要破见思二惑。见思二惑哪个比较容易破呢?见惑比较容易破,因为它只是观念的问题。在见惑里面又是以身见为首,就是萨迦耶见,就称为身见,就是有我见之后,才有其它的边见、戒禁取……,都是由我见来的,所以这个五不正见当中是以身见为首,所以想要破见惑,也是从身见开始破。见惑破了之后,才能够进一步破思惑,才能够解脱轮回。所以解脱轮回的第一步,就是要破身见,这个萨迦耶见。所以四念处第一个修,是修习身念处,它的道理在这里。

身念处怎么修呢?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不净观的修法我们也讲了很多,就是以智慧来观察:不论是自身还是他身,都是充满种种不净的,所以我们平常就是这样子来练习,从根本不净开始观察,就是这个身体怎么来的呢?父精、母血、加上中阴身这个神识三缘和合而成胎,父精母血这个种子是不净的,所以三缘和合而成胎这个根本是不净的。等到三缘和合而成胎之后,住在母胎的住处也是不清净的,因为就是跟粪便等等这些污秽的东西杂处,所以它的住处也是不净的。出生之后,九孔常流不净:鼻孔有鼻屎、耳孔有耳屎等等的。那到最后,死了以后,尸体也是不清净的,那就是九想的内容:从膨胀啊、烂坏啊等等的,所以它最后也是不净的,就是将来不净。

我们经常这样子来观察、思惟,就不会对这个色身产生执著而以为它是清净的。我们只要能够做到不执著这个色身是清净的,就能够不染著,不染著就能够离贪欲——这个就是“身念处”的修法。

我们凡夫都是执著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以为它是真实存在的,以为它是“我”。色蕴是属于色法,受、想、行、识属于心法。我们现在说要去除我见,那就应该观察色法、还有心法,也就是五蕴的内容,观察它不是我。

但是以初学的人来说,你叫他马上就观这个五蕴:色、受、想、行、识,同时来观察色、心二法它是生灭、无常、无我的;对一个初学者来讲,他没有办法一下子就全部做到,所以它必须要有次第,从粗到细。

所以我们就从比较明显、比较容易的来观察。色法跟心法来讲,色法比较粗显、比较容易观察,所以我们才会从身念处开始下手修。身念处修了之后,就从心法,先修色法,然后再修心法,是因为色法比较粗显、比较容易观察,心法比较微细。那受、想、行、识这四个都属于心法,哪一个又比较粗显呢?就是受,因为我们无时无刻,每一刹那都有种种的感受生起,所以受蕴又比其他想蕴、行蕴、识蕴又比较粗显,所以身念处之后,我们就修习“受念处”,受念处修完之后,就修“心念处”,心念处修完,最后再修“法念处”,这就是所谓从粗到细的观法。

所以在修“观身不净”之后,我们第二步就修“受念处”。受念处怎么修呢?就是以智慧观察:我们每天六根所领受的六尘境界只有苦,没有快乐,这个很重要!不然我们会以为有乐受能够生起,以为有真正的快乐;其实是没有的,为什么没有呢?

就算你顺境所产生的乐受,它会变坏,所以它是属于坏苦,它不是真的快乐,所以乐受是属于坏苦,为什么?因为它是生灭无常的,它会改变,所以它不能永远快乐,它会消失、生起它就消失,只要因缘不具足,它就消失,因缘具足,它又生起,所以它是生灭无常,只要是生灭无常,它就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并没有真实的乐受可得。所以即使是顺境所生起的乐受,它也是苦的,它是属于坏苦;那苦受更不用说了,逆境所生起的苦受,它是苦上加苦,所以它是属于苦苦。至于不顺不逆境所生起的舍受,它是属于行蕴的苦。

所以不管是苦受、乐受、还是舍受,它的本质都是苦的:一个是坏苦、一个是苦苦、一个是行苦,所以没有所谓真正的快乐这件事情。可是如果我们还颠倒的以为有乐受所以追求的话,这个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要修习“受念处”来破除乐倒。

四念处的第三步是修“心念处”。我们一般也都是把我们的第六意识的心,把它当作是我的心;但是第六意识的心它是生灭无常的,所以我们怎么来修这个心念处?就是观察我们第六意识的心,发现它是生灭、生灭、生灭……,没有刹那停留。经常这样子观察,就不会把“无常”当作是“常”,不会把妄心当作是我们的真心,这就是“观心无常”的修法。

四念处的最后一个就是“法念处”。法念处怎么修呢?只要是因缘所生法都是生灭、无常、无我的,就是这样修。所以不管是色法、还是心法,它都是无我的,经常这样练习,我们就可以破除对色法、还有心法的执著,很快地就能够体悟空性的道理,就是能够早一点体证到无我,这就是“观法无我”的修法。

我们平常在日常生活,就是这样不断不断地用智慧来观察身、受、心、法,把我们的心念安住在这四个对象当中,所以它其实是非常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修。当我们对自己或者是别人或者是外在的六尘境界生起贪著的时候,就赶快修“身念住”,就是“观身不净”,赶快修不净观。只要我们对自己,不管是自己、还是对别人、还是对外在的六尘境界还有贪著,就必须要修身念处,就是这个不净观;只要我们还有贪著,不管是对自己、对别人、还是对一切的境界,只要你还有贪、还有贪爱,就要不断不断地来练习这个“观身不净”,这样才能够去除种种的贪爱。

那我们每天也有各种的感受,所以在每一种感受生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修“受念住”,不管什么样的感受生起,刚才讲的三受,它其实都是苦的:坏苦、苦苦、行苦,不管什么样的感受,它的根本都是苦的。只要我们还会想要享乐,觉得说要让自己怎么样才能够比较享受,怎么样才会日子过得比较舒坦、比较舒服,只要还有这样的念头,就必须要多修受念住。那表示我们对享乐还是蛮在意的,所以我们整天才会想怎么样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比较舒坦、身心比较舒畅,要吃什么、闻什么、听什么、穿什么、睡什么、住在哪里、怎么样比较舒服、比较自在……,只要还有这些念头,都表示我们对受念住的内容还没有完全的了知,所以才会以为有快乐可以追寻,然后才会想着怎么来过享乐的日子。

所以当有不同的感受生起,我们随时都可以修。其实每一刹那都有不同的感受,不管是什么样的感受,欢喜、忧愁、快乐、还是悲伤,都是一样的,都可以来修受念住。

我们每天也不知道打了多少妄想,只要在打妄想的时候,你把它当作是“我”在想,这个就是把妄心当作是真心,这个也要多多地修习心念住,就是观心无常,知道生灭、无常的心念不是我的真心,它是妄心——经常这样思惟的话,我们就不会把妄想当作是我们的真心,我们也不会那么在意说这个是我的想法、这是我的观念,然后跟别人争执说“我的想法才是对的!”

像这次选举,所有的对立的想念全部都是妄想,都不是真心、都是生灭无常的;可是为什么他们那么执著说自己的观念才是正确的?就是因为他没有修习心念住,不知道观心无常的道理,所以他才会那么执著他的想念是真实的、真实存在的。可是只要是妄心,都是无常的,所以它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也没有什么好争的,自性都是空的,所以多修习心念住,就不会对想念这么样的执著,一定认为我的想法是对的、你是错的;那个对、错就不是那么重要,因为所有都是在打妄想,全部都是妄心的生灭而已,所以没有什么好执著。

同样的,当我们生起执著的时候,也不管是对什么生起执著,只要是会执著,就表示我们忘记它是生灭、无常、无我的,所以也要经常修习“法念住”,这个法,就是明白一切因缘所生法它是生灭、无常、无我的,这就是“观法无我”。只要我们生起执著,就表示又忘记因缘所生法它是生灭、无常、无我的,又把它当作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你才会执著。

所以只要我们有执著,不管你是对什么执著,怎么检查?就是你开始认真了,那就是你以为它是真实存在,不然你干嘛那么认真?干嘛会生烦恼?为什么会有种种的感受生起?就是因为你又忘记它是无我的,所以这个时候就要修“法念住”,来观一切因缘所生法它是无我的,就能够破除种种的执著,不管是我执还法执都是一样的。

这就是四念处的修法,平常都要这样不断不断地来练习。可是只要我们一懈怠、一失念,就是没有在四念住当中,我们的心念没有安住在这四个当中,就很快又生起烦恼,很快又落入四颠倒当中,马上常、乐、我、净这四颠倒就起来了,因为没有安住在这四念处当中。

所以,要想什么办法,让我们的心能够一直安住在四念处当中呢?那就是修“四正勤”,就是第二个、三十七助道品的第二个品类,就是“四正勤”。

这个“正”说明它不是邪的;“勤”表示它是不懈怠的,就是精进,它不是邪精进,所以叫做四正勤。正,是不邪;勤,是不怠、不懈怠,就是精进的意思,说明它是正的精进,不是邪精进。因为有一些外道他也是很精进啊;可是他的精进不能够除苦,不能够解脱,之后还要苦,还会苦上加苦,因为他修一些无益的苦行,不但这一世修得很苦,将来还更苦,为什么?因为他不能达到除苦的目的,只是苦上加苦,所以这个精进我们称为邪精进,就不是现在讲的四正勤。四正勤,就是要在四方面,真正的以正确的方法来精进,这个叫做四正勤。

所以,我们就希望能够精进在四念处当中,不生懈怠。所以只有能够精进在四念处当中,才能够使没有生起的善法能够生起,已经生起的善法能够继续地增长;同时也能够使没有生起的恶法不生起,已经生起的恶法能够断除。所以善的有两个,恶的有两个,一共加起来是四个,这个就是所谓的四正勤。

只要我们精进在四念处当中,不失念、不懈怠,我们就能够做到使我们的善法没有生的能生起;已经生起的,继续增长;恶法已经生起的能够断除,没有生起的不会再生,为什么?因为你的心念是一直安住在身、受、心、法这四个对象里面,然后不懈怠、没有失念,因此就能够达到四正勤这样的目标,所以四正勤的意思是这样子来的。

但是,如果我们对修习四念处没有强烈的欲乐,或者在修四念处的时候不能够一心专注,而且有夹杂、有间断,就是偶尔修、偶尔不修,中间还夹杂着可能又去忙世间的种种欲乐去了,所以有夹杂、有间断;心又经常的驰散,就是没有办法安住得很好,经常的失念,这样就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效果。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那就是因为前面的四念处它是偏重在智慧的修习,我们刚才说以智慧的观察,所以它是偏重在智慧方面,所以定力就会比较弱。所以虽然我们精进在四念处当中,但是因为它比较偏重在智慧的观察,所以就会显得定力比较不足;那定力弱的话,就会产生我们刚才讲的那四种情况。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修习“四如意足”。

四如意足,就是三十七助道品的第三个品类,就是四如意足,目的就是要增加禅定的功夫,不会偏重在修智慧而定力不足。定力不足,不能够定慧等持,所以它的效果不好的原因就出在这里。

四如意足第一个是“欲如意足”。这个“欲”就是希望,希望很快能够到达如意的境界。像修四念处的话,也希望能够赶快达到应该有的效果。

第二个是“念如意足”。念,就是心安住在正念当中,不失念,就是一心专注的意思。

第三个是“精进如意足”。精,就是精纯,没有夹杂;进,就是没有间断,因为有间断,就让善法退失,就不能够进。所以精进如意足就是没有夹杂、没有间断,这个就是精进如意足。

第四个“思惟如意足”,就是对所思惟的义理心不驰散;心不驰散,能够非常专注地在所思惟的义理当中。

所以有了猛利的乐欲,这就是欲如意足;再加上专注一心,就是念如意足;再加上没有间断、没有夹杂,这个是精进如意足;再加上心不驰散,就是思惟如意足,就能够所欲自在圆满,所以就称为“四如意足”。所以这个“如意”是自在的意思;“足”是圆满的意思,就是你所求的愿望都能够如意具足,就是说你所求的愿望,就是不管你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都能够圆满具足的达到,这就是“如意足”的意思。

前面的四念住、还有四正勤,因为它是偏在智慧比较多、精进比较多,禅定力比较弱,所以就不能够如意,不能够如我们的愿,达到它应该有的效果,所以前面这两个就不能够称为“如意足”,现在再加上这四个,这四个都是在熏习我们的定力,因为欲如意足就是你要心无旁骛的追求,心中不作第二想,要赶快得到这个如意自在,希望赶快达到四念住的效果,你的心是非常的希望赶快达到,所以它是一种定的培养:就是心无旁骛,不作第二想,一心一意都在这上面;第二个念如意足,也是在培养我们的定功,为什么?你必须要一心专注,一心专注就是定嘛;第三个精进也是同样的,你没有夹杂、没有间断的在你的所观境上面,不断不断地练习,所以它也是培养一种定力的方法;那第四个也是,思惟,就是心不驰散,在你所思惟的义理当中,心不驰散,这个也是定,所以这四个最主要就是增加我们的禅定力。

所以现在加上这四种定力的话,就能够使我们的智慧、还有定力能够平均,定慧等持,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愿求都能够得到,所以就称为“如意足”。

这样修这四种禅定,能够开发神通;开发神通之后,我们的身心也能够如意自在,所以它又有一个名称叫做“四神足”。神,就是神通的意思;足,就是定,就是说明这四种定能够证得神通自在,所以称为四神足,是这么来的。

好,我们今天介绍了四念处、四正勤、还有四如意足。那这样修,会有什么样的现象产生呢?只要我们精进在四念处当中,烦恼跟习气就能够慢慢被调伏,它就会慢慢、慢慢转;业力也会慢慢地转,好像被消融掉了,那种感觉。身心会慢慢生起轻安,气脉也会慢慢地通畅,所以身心,就是心里面的业力、习气、烦恼的力量一直在减少,身体会产生轻安,轻安的来源是因为你的气脉慢慢地通了,身体的业障也慢慢在少了,所以会有一种煖的感觉,我们称为“得煖”。

这个煖的意思,就是说从你心里面感觉煖洋洋的,不管外面的天气多么地恶劣,不顺心的境界不断不断地现前,但是你的心还是一样的很安详、很宁静,就是充满着温煖,就是这个时候,你的心是非常喜乐的,看到人也都是慈眉善目的,就忍不住想要对别人起慈悲心,所以这时候要发菩提心也比较容易,就是因为你的心被调伏了,这个心被调伏怎么来的?圆就是因为你的业力、习气、烦恼慢慢在减少,所以你的心自然就能够进入这样的一个状况。

那身体的得煖,就是说像冬天的话不会手脚冰冷,不会。就是你随时随地身体的感觉都是煖洋洋的感觉,就是一种煖的感觉,所以就是因为这样子煖的感觉,但是不是燥热,所以他不会流汗,但是他也不会觉得很冷,就是那种煖煖的感觉。也是因为那种煖的感觉,会把你身体的骨节慢慢慢慢地变成非常的柔软,到最后能够像婴儿的骨头这样的柔软,就是因为你得煖了之后,你的身体也会开始好像有脱胎换骨的感觉,这个时候我们就称你已经得了煖位。

今天介绍三十七助道品,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不管你是想要得到小乘的果位、还是大乘的果位,它都是可以达到的,所以它就等于是从资粮位进入加行位、然后进入见道位、到最后的修道位,都是从四念住下手就可以做到,从四念处到第二个四正勤,就是你非常精进地在这个四念处当中,不断不断地这样子来修习,再加上刚才讲的四如意足,就是禅定的功夫,让你智慧跟禅定不断不断地都在进步,这样你就能够进入第一个加行位,叫做煖位。

得煖位之后,我们的烦恼、习气也会慢慢地转为清净,就好像达到一个顶峰,这个时候就称为顶位。我们知道四加行有煖、顶、忍、世第一,这个是加行位。然后接下来就是见道位,见道位之后就是修习位。

所以从前面的四念处、四正勤,只要你精进地修四念处,首先你就能够进入煖位;再加上禅定的功夫,就是刚才讲的四如意足,你就可以进入第二个加行位,就是顶位。

进入顶位之后,你会发觉你的心比较安。像我们平常心非常躁动,就是心不安嘛,很多忧虑、牵挂的事情,这个都是因为我们的心不能安;可是到达第三个“四如意足”的时候,你的心就能够慢慢地能够安,能够安的原因就是刚才讲的,是因为你具足了念如意足,所以你的心能够安了。

那对于佛法的思惟,因为你不断不断地练习观生灭、无常、无我,不落入四颠倒,这样的结果,就是说你对无我的空性智慧的道理也慢慢能够悟透,所以慢慢的理也透了,这个是藉由思惟如意足所得到的结果。

接下来功夫就会到达所谓的气住脉停,这个时候杂念妄想很自然就不会生起了,这个时候就进入忍位,这个就是下面我们接着要介绍的五根,我们下一堂再讲,今天会来不及介绍。

所以我们今天讲到的,就是怎么样进入煖位,第二个是顶位、四加行的第二个顶位;第三个忍位,要进入五根,使我们善根坚固之后才能够做得到。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