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t19、法界观(未完)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经文: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慧观的第二部分,是法界观。什么是法界观呢?我们看经文: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佛说:“善男子!应当了知身心都是虚幻的尘垢,等到一切的幻垢之相永远灭尽,十方法界就清净了。”

这一段是说,只要能了知身心都是虚幻的尘垢,等到这一切的幻垢之相,就是前面讲的幻身、幻心、幻尘、幻灭,这一切的幻垢之相永远灭尽(永远灭尽,就是都远离了),一切的幻垢之相,不论是幻身、幻心、幻尘、还是幻灭,都远离了,这个时候怎么样?圆觉自性就能现前;圆觉自性本来清净,所以十方法界就清净了,十方法界清净是这么来的。因为清净的圆觉自性现前,于是十方法界,这个十方法界包含了六根、六尘、六识、还有四大、一切世间法、一切出世间法,全部都清净了,为什么?因为在清净的圆觉自性里面,一切都是清净的,不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是清净的。

下面是比喻,我们看经文: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佛说:“善男子!这种情况,就好比清净的摩尼宝珠,能够随着五方而映现出青、赤、黄、白、黑五色,而愚痴的众生,就以为这颗摩尼宝珠,真实有五种颜色。”

摩尼宝珠,这个摩尼就是梵语,是如意的意思。因为这颗宝珠它能如人意,降下一切的宝物,所以就称为摩尼宝珠。那这颗宝珠它的体、相、用个别是什么呢?这颗摩尼宝珠,它体性是清净的;它的相是什么呢?内外明彻是它的相;可是它能反映,能随五方现出五色,这是它的功用。“五色”,就是青、赤、黄、白、黑这五种颜色。“随方”,就是随东、南、西、北、中这五个方向。

“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是说愚痴的人不明白这个宝珠的体性是清净的,他看到的,就是随五方映现五色,所以他就以为这个宝珠它本身有这五种颜色,这是一种比喻。

我们接下来看: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

刚才那一段就是比喻现在说的。佛说:“善男子!圆觉清净的自性,能随业而现出五道的身心;而愚痴的众生,就以为清净的圆觉自性,真实有五道的身心自相,也是同样的道理。”清净摩尼宝珠,就比喻现在所说的清净的圆觉自性。五色,比喻五道的身心。我们把阿修罗道归到天道,六道就剩下五道,所以这边讲的五色,就是比喻五道的身心。随方,刚才是随五方、东南西北中这五方,现在就比喻这五道。随方,就是比喻随业,所以随不同的业而显现五道的身心,就是这边讲的“随类各应”,随不同的业而显现五道的身心。而愚痴的众生不明了圆觉的体性是清净的,才会看见圆觉自性中有五道的身心自相。

我们清净的圆觉自性本来是内外明彻的,就好像摩尼宝珠一样,它可以随五方现五色。现在讲的圆觉自性也是同样,它体性是清净的。可是众生不明白,我们众生看了就有五道的身心世界嘛,那就以为本来就是这样。如果清净的圆觉自性能现前,才知道它只是随方映现五色而已。

继续看经文:

“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

“由于如此,才不能远离种种幻化,就是愚痴的众生,以为五道的身心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因此不能远离这种种的幻化,所以我说身心是圆觉自性中所现的幻垢(它本来清净的;可是你以为身、心、世界是真实的,所以就等于圆觉自性中的幻垢),对于相对能远离这种种幻垢的人,我们就称为菩萨。”

所以,什么是菩萨?就是能明白,因为他圆觉自性已经现前,所以他能明白这个道理:一切只是自性中所现的幻垢,不是真实存在的。能远离这种种幻垢的人,就称为菩萨。

继续看经文:

“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等到所离的幻垢已尽,能离幻垢的智慧也不必要了,这个时候,相对能远离幻垢的菩萨、和说法教导众生要远离幻垢的佛也都不存在了。”

佛说法是为了教导众生,以离幻的智慧,前面不是说一重一重的远离吗?就教导我们众生以离幻的智慧来远离种种的幻化(这种种幻化,就是现在讲的幻垢),等到这些幻垢尽除,全部都远离了,这个能离的智慧还需不需要?就不需要了,因为原来的智慧是帮助我们能够远离种种的幻化;现在既然种种幻化都远离,所以这个能离的智慧也不需要了。既然不需要离幻的智慧,那教导离幻智慧的佛还需不需要?也不需要了,所以说法的人也不需要了。这段就是说这个。

所以,书上说的“垢尽对除”,这个“垢尽”就是说所对治的幻垢已尽;“对除”,就是能对治幻垢的智慧亦除,也除了,所对治的幻垢已尽,能对治幻垢的智慧也除。这个“对垢”指的是菩萨。菩萨已经没有所要对治的幻垢,连能对治幻垢的智慧也无。“说名者”,是指佛。没有对垢、也没有说名者,就是没有能远离种种幻垢的菩萨,连说要怎么远离幻垢的佛也都不需要了,在清净的圆觉自性当中,这些全部都没有了,所以“说名者”是指佛。既然没有对治的智慧,能教导如何运用智慧对治幻垢的人当然也不需要了,因为在清净的圆觉自性当中,本来没有我执、法执;没有我执、法执,当然就不需要教导我们怎么去我执跟法执的那个说法者,“说名者”就是说法的佛,也不需要了。所以无对垢、无说名者,叫做无对垢、说名者,这两个都不存在了。清净的圆觉自性当中,能对治、所对治、说法的都不存在了。

我们继续看经文: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到这个时候,佛说:“善男子!在此会的菩萨,以及末世的众生,只要证得一切诸幻影像都灭的时候,便得无一方所不清净(就是周遍清净),就算无量无边的虚空,也都是从圆觉妙心所显发的。”

“此菩萨及末世众生”,指的就是当根所证的人,就是前面讲的希望能够求清净圆觉的人。只要“证得”,证得就是说他的观行已经成就了,他已经证得。当观行成就,不论是前面讲的六尘缘影之心,六尘缘影之心是能缘的心;那所缘的境就是好比镜中之像,镜中之像就是比喻身。不管是身、还是心,这个时候明白在圆觉清净自性当中,身、心都了不可得,所以它用“灭”来形容这些影像。所以观行成就的时候,就能够了达六尘缘影之心、以及镜中之像之身本来没有,所以就称为“灭”。所以这边的“影像”这个“影”,指的是六尘缘影之心;这个“像”是比喻身,这时候看身就好像镜中像,不是真实存在,镜子里面的像。所以是六尘缘影之心,以及见镜中之像之身,本来没有,所以称为“灭”,这个时候就灭一切的影像。

既然清净的圆觉真心现前的话,“无方清净”,没有一方是不清净的、没有一个方所是不清净的。就是说在证得诸幻灭影像的时候,只有清净的圆觉自性,所以说“便得无方清净”。在清净的圆觉自性当中,没有一个方所不清净。

“无边虚空,觉所显发”,我们圆觉自性本来没有边际。那我们现在为什么有边际呢?还把它分成十法界的身心世界,是因为一念无明的遮障,才变现成十方虚空。现在既然证得圆觉自性,十方虚空在刹那之间就消失了。所以说无量无边的虚空,就好像是从我们圆觉妙心当中所显发出来的。

所以在《楞严经》它里面也有形容:十方的虚空在我们的自性当中就好像无量无边的晴空,无云晴空里面的一小片云而已。那是谁比较大?十方虚空比较大?十法界比较大?还是我们圆觉自性比较大?我们圆觉自性里面的一片云,不管是十方虚空、还是十法界,只是我们自性里面的一朵云彩,好像无量无边的晴空里面的一片云而已,那是谁比较大?当然是我们圆觉自性无量无边,所以才会说十方虚空也好像是从我们圆觉自性当中所显发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

继续看:

“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

“当证得一切诸幻影像都灭的时候,圆觉妙心自然现前。在圆满、妙明的自性中,阿赖耶识心也显得清净;既然阿赖耶识心清净,那么由阿赖耶识所起的见分也同时清净。”

所以这边的“心”说的是阿赖耶识的心。见尘,为什么称为“见尘”?这边的见尘,就是无明妄见,它是八识的见分。见分怎么来的?一念无明来的。我们不是说一念无明而有八识,八识自体的自证分再继续变现成见分跟相分。见分,就是能见闻觉知的功能就是见分。一个是能,一个是所,所变现的就是相分,能变现的是见分。见分,就是我们自性功能所起的见、闻、觉、知;但是它要透过六根才能起作用。所以这边的见尘,指的是无明妄见,是八识的见分,见分由于无明力,才转本有的智光,成为能见的妄见,这个妄见是尘垢,所以称为“见尘”。这个妄见是尘垢,所以称为见尘,所以这边讲的见尘,是指能见的功能。当无明还在的时候,就是由八识的变现,才会妄见有十法界的身心世界。

那现在无明一破,一切诸幻都灭,只有圆满妙明的真心。这个时候八识也清净了,因为八识是从一念无明来的。现在无明破了,已经回归真心,清净的圆觉真心里面还有没有阿赖耶识啊?还有什么见分、相分?有没有?都没有了,因为已经回归真心了,见到真心本性了。所以这个时候八识就显出清净,八识既然清净,那由八识所起的见分的功能,就是见尘、闻尘、觉尘、知尘也跟着清净了,因为它是由阿赖耶识这个心来的;阿赖耶识的心清净,由阿赖耶识所现的不管是见分、还是相分,也都跟着清净了。

所以见尘、闻尘、觉尘、知尘,就是相对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六根,那就是有见、闻、觉、知的功能,这个功能从哪里来?就是从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见分从哪里来?从自证分来。自证分哪里来?就是阿赖耶识。

所以,我们再看经文:

“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

“既然见尘清净,那眼根也随着清净;眼根清净,眼识也同时清净。”因为这三个:见尘、跟眼根、眼识这三个,它是要同时作用的;所以眼根不能单独作用,必须有见尘,就是能见的功能,你只有眼根,它没有办法见到种种色。所以它一定要有见尘,这个能见的功用它的配合,它才能起作用。

现在见尘清净,当然眼根也随着清净;再加上眼识也必须依眼根才能生起作用,现在既然眼根清净,当然眼识也跟着清净了。所以这个明白,后面也都一样的,六根面对六尘都是同样的道理,就是根、境、识这三个一定要一起作用:眼识不能离开眼根,眼根不能离开见尘。所以见尘清净,当然眼根就清净;眼根清净,眼识也跟着清净,是这么来的。

我们看经文:

“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

现在就再讲到耳,“和眼识清净同样的道理,由于第八识的清净,闻尘,就是能闻的功能,它也就清净;闻尘清净,耳根也随着清净;耳根清净,耳识也同时清净,因为耳根必须要有闻尘的配合,才能听闻种种的音声;耳识则必须依止耳根,才能发挥听闻的功能。所以闻尘清净,耳根就清净;耳根清净,耳识也同时清净。”

好,接着看:

“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也是和眼识清净同样的道理,可以推知:觉尘清净,鼻、舌、身根也随之清净;鼻、舌、身根清净,鼻、舌、身识也同时清净。”还有一个知尘,见闻觉知嘛,所以知尘清净,意根也随着清净;意根清净,意识也同时清净。

见闻觉知那个“觉”,觉是相对鼻、舌、身根来说的。眼耳鼻舌身意:见,就是指眼;耳,是闻;觉,包含了三个(鼻、舌、身);意,就是知。

以上就是说明内身清净,就是我们内身的六根、六识都清净。

下面继续要说明外境也是清净的、外境的六尘也是清净的。我们看经文: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佛说:“善男子!眼根清净故,和眼根相对的色尘也清净(刚才是说六根、六识,相对六根的六尘也是,你六根清净,当然相对的六尘也是清净的);所以同样的,耳根清净故,和耳根相对的声尘也清净。同理可证,鼻、舌、身、意,根清净故,香、味、触、法尘也随着清净。”

到这边为止,就是六根、六识、六尘都清净。

再接下来: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这就是说到四大。所以佛说:“善男子!外境六尘既然清净,地、水、火、风四大也同时清净。”

内身的六根、六识,和外境的六尘清净,那内外的四大当然也跟着清净。我们前面讲四大有内、还有外,不管我们内身的四大、还是外在世界的四大,也都跟着清净了。既然内身的六根、六识,外境的六尘,内外的四大都清净,自然一切世间诸法也随之清净。

所以下面的经文就说: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

佛说:“善男子!内外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也跟着清净。”

世间诸法,就包括了六根、六尘、还有六识,加上二十五有,这是一切世间诸法的内容,就是这样子。包括六根、六尘,六根加六尘就是“十二处”。那这个六尘的“尘”,为什么用这个字呢?因为六尘能染污我们的心识,所以我们就称为“尘”。如果没有六尘、我们的六根如果没有六尘相对的话,我们的心不会在六根面对六尘的时候生起分别执著,所以它等于染污我们心识的一个外缘,所以就给它一个名称叫“尘”,所以外在的六尘的这个尘是这么来的。

六根加六尘等于十二处;再加上六识,等于“十八界”。六根加六尘等于十二处,那这个“处”,为什么用“处”呢?就是六根面对六尘,能够生起六识,对不对?所以六根、六尘就是“生识之处”,所以就是称为十二处,这个处是这么来的:因为六根面对六尘,就能生起六识,所以六根、六尘就是生识之处,所以就称为“处”。

十八界呢,为什么称为“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这三个各有各的界分,所以就称为“界”。很清楚的,什么是六根?什么是六尘?什么是六识?它的界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各有各的界分,所以就称为十八界的这个“界”。根、尘、识这三个,各有界分,所以称为“界”。

“二十五有”,这二十五有的内容是哪些呢?东、南、西、北四洲(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就四个了;再加上四恶趣:地狱、畜生、饿鬼、加上阿修罗,是四恶趣,这样就四个了;再加上六欲天,欲界有六天,再加上六个;色界初禅是大梵天,再加上大梵天一个;再加上四禅天: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加四个;四空天,无色界有四空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再加四个;色界无想天,再加一个;色界还有一个净居天,再加一个,这样全部加起来是“二十五有”。

那为什么称为“有”?那就要知道他们怎么去的,有因必有果嘛,因果永远不会失去,所以就称为“有”。

业的自性不是空的吗?对啊!因缘所生,自性是空的;但是还是有,你在受报的时候还是有的,它这个因果是永远不会失去的,不会坏失的,所以称为“有”。虽然它的自性是空的,可是它显现、果报现前的时候还是有,只是我们知道它是幻有、假有。

好,所以我们就知道,六根、六尘、六识,加上二十五有,就等于我们三界、三界内的正报跟依报。根、尘、识是属于凡夫的正报;二十五有,是属于凡夫的依报,就是三界内众生所依止的住处,叫做依报。所以它就是一切世间诸法的内容,就是三界六道众生的正报跟依报,就是现在讲的一切诸法。

那我们有疑问:大梵天在初禅,无想天和净居天在第四禅,刚才有一个四禅天,四禅天已经包含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那为什么还要另外再说一个大梵天、无想天跟净居天呢?它全部都在四禅天里面,为什么要另外说呢?是因为这三个跟其他的天不一样,所以要另外说:

大梵天,它是有佛法的正知见,生在大梵天,所以我们看佛经里面,常常有大梵天请佛说法,或者大梵天天主请问佛什么、什么问题,就说明大梵天他是有正知见的;其他天没有,不一定是有佛法的正知见。像无想天,它是外道所去的地方,因为生前修无想定,所以死后就生在无想天,它是没有正知见的地方。净居天呢,我们知道它是三果圣人,譬如说我这一世证到三果,我死后到哪里去?还没有涅槃,还没有办法证得涅槃,到哪里去呢?就到净居天,所以净居天是三果圣人,就是阿那含所居住的地方。就是因为这三处和其他天人所居住的地方不一样,所以要特别举出来说。

所以这样加起来才是二十五有。

一切世间诸法既然清净,那么出世间诸法也应该清净了,为什么呢?因为世间法是由妄情所变现出来的;现在已经反妄归真,圆觉自性现前了,那当然从圆觉自性所流出的一切诸法也都清净了。所以当你一切世间诸法都清净的时候,一切出世间法也都清净了,因为都是从清净的圆觉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

哪些出世间法呢?我们看经文:

“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由于一切世间法清净,因此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的十八不共法、还有三十七助道品清净,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这所有的出世间法也都清净。”

这些出世间法,我们要一个一个来解释:

所以,我们首先解释什么是“十力”?“十力”,是佛的十种智慧力。这个智慧力是怎么来的?就是在证得诸法实相之后所起的方便智,就是先证得根本智,然后从空性的智慧当中生起无穷的妙用,这个就是无穷的善巧方便,这个方便智是从这边来的,就是所谓的后得智。所以我们知道这个无量的善巧方便,它是从见空性的智慧,得了根本智之后所生出来的。所以佛不论用什么样的善巧方便,祂都不会执著,就是因为祂已经得了根本智。我们现在用什么善巧方便都会执著,就是因为没有证得空性的智慧。所以方便智一定从根本智所生出来的,才不会有任何的过失。所以,我们知道佛的这十种智慧,是从见空性的智慧之后,才生起无穷的善巧方便。

那为什么称为“力”呢?因为这种智慧能摧破怨敌,而且不会被其他任何不管是内道、外道,全部都不会被他们所屈服,所以称为“力”。就是说这个智慧的力量非常非常强大,不是任何的外道或者怨敌所能摧破的,或者屈服的,所以称为“力”。

第一个是“是处非处智力”。这个智慧力能够了知一切众生的因缘果报是“是处”、还是“非处”。我们说种善因就能够得善果嘛,这个是“是处”;你想作恶因,却要求善果,这个叫“无有是处”,就叫“非处”。譬如说:持五戒、行十善的人,应该要受人天果报,这个是“是处”;可是,他可能还有过去的恶业没有报,所以他很可能在临命终后,过去的恶业先成熟,所以他反而是堕恶趣,这个就叫做“非处”。

所以我们就知道果报是通三世的,不是看他这一世他是怎么做。这一世你行善,五戒、十善,可是不一定能生善趣,就是因为你还有过去的恶业没有报。你在临命终的时候,只要恶业现前,你就是先堕恶趣,这个叫做“非处”。

可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智慧力,像我们凡夫就看这个人是好人,他为什么死相很难看?临命终的时候,看他那个样子就一副是堕恶道的样子,怎么会这样?或者是看那个一辈子在做坏事的人,为什么他的死相这么吉祥?那就是看他是恶业先现前、还是善业先现前?只有佛有这样的智慧力,祂可以观因缘果报,一切众生的因缘果报,祂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祂知道是是处还是非处。

没有这样智慧的人,像当时的印度有自然外道,所谓的你生到哪里去,你生前是造善、造恶,他否认有因果的,不一定,他是应该要生到哪里去,那是自然法则,他该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有他的自然法则——这就是印度的自然外道,他不讲因缘果报,他就说自然法则,一切都是自然来决定的,这个是“无因生”,没有任何的原因,他该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这个是无因生的邪见。

还有一种,我们知道外道他也修神通,他修神通之后,有天眼通。所以他看这个人一辈子行善累积功德,可是死后居然堕恶趣;还有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那个大坏人,可是他用天眼一看,他死后居然生在善趣,所以因果准不准?不准!所以种善因不一定得善果,种恶因不一定得恶果,所以他就起了邪知邪见,就不相信因果,不是如是因如是果,这个我们称为“邪因生”。不是是处非处的道理,是邪因生。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他没有佛的智慧力,没有现在讲的这第一种的智慧力,所以他才会生起无因生或者邪因生的大邪见。

所以有了这个智慧力,才能够降伏无因生或者邪因生的邪见。这个在度众生的时候,有什么重要性呢?就知道这个人是可度还是不可度。所以这个智慧力主要是明白是处、非处之后,就知道这个人是可以度、还是不可以度,马上就很清楚。

那可以度的人,就要为他说法;不可以度的人,就先为他种下未来度化的因缘。所以佛祂是这样来度众生的,先要有知是处非处的智慧力,祂才知道这个人是可度、还是不可度。这是第一种智慧。

第二种智慧是“业智力”。这种智慧力能够了知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有业。业就分成善业、恶业、还有不动业,这个在《广论》都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所以佛能够了知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有的善、恶、不动等三种业。这三种业什么时候报呢?是这一世报?是现世报?还是下一世?还是下下世?还是会超过三世呢?佛也都知道。所以也知道它是顺、还是现等等的三种报,这三种报就是现世报——这一世或者下一世再报或者会超过三世,所以一共有三种报,三种业、三种报。

这样就知道要度这个人的时候,刚才知道可度、不可度;可是他有没有障碍,就要靠这个业的智慧力,明白一切业的智慧力,三种业、三种报,有哪些业、什么时候报,就知道他这一世有障碍还是没有障碍。所以第二种智慧,就是佛要度众生的时候,知道他有障碍还没有障碍。

所以我们也看很多人,他很想修行,但是没有办法修,就是他这一世有障碍,虽然他也是有钱、有闲,也很想修,他就是没办法成就,就是因为他有障碍。

第三种智慧是“定智力”。这种智慧力就能够了知禅定、解脱、三昧、垢、净等禅定的差别,以及知道依此修定的人,能得有漏果还是无漏果。就是这种智慧力能够了知禅定,这边讲的禅定就是世间禅,就是修四禅八定。修四禅八定会有什么结果,佛完全了知。解脱,就是指出世间的禅定,你修出世间的禅定会有什么结果,佛也有这样的智慧力能够了知。三昧,就是修种种的三昧会有什么结果,佛也清清楚楚。

如果在修禅定的时候、种种三昧的时候,你会起味著,就是著在那种种三昧境界当中…;我看大部分都会,修禅定他就会跟你讲身心的觉受啊、还是什么感应啊,这种根性的就是属于会味著的。他不管修什么他都著在上面,执著那个禅定的境界或者是身心的觉受,那他这一世就很难解脱,他也很难证得真正的禅定;所以他没有办法开发神通、还有智慧;他虽然修种种的三昧,但是他没有办法开发神通、也没有办法开发智慧,就是因为他有味著,他着在哪里,这辈子就是到那边为止,他没有办法再超越,就是因为他会耽著在种种三昧禅定当中。

有味著的,他得的就是邪定、邪慧,所以没有办法得到真正的六通、还有种种的智慧,他得的是邪定、邪慧,就是他在修种种三昧的时候,有味著。

垢呢,是相对净来说。垢,指的是凡夫定。凡夫修定他会夹杂着贪爱或者是种种的邪见,就是不正见,由萨迦耶见开始,邪见、边见、戒禁取见……统统都来了,还有愈修愈贡高我慢。所以凡夫修定,他就会夹杂着这些爱、见、慢等等的烦恼,这个我们就称为垢。

净呢,就是指圣人所修的禅定或者所证的禅定,它是真的禅定,他不会夹杂着任何的贪爱或者是不正见或者是憍慢等等这些烦恼。

所以佛对这些内容,不管是禅定、解脱、三昧、垢、净这些禅定的差别,佛完全了知。就是说这个众生他在修这些禅定内容的时候,他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佛的智慧力能够观察得很清楚,所以祂就知道这个众生,他这一世修禅定他到底有没有什么结果,是有结果还没有结果,是有漏果还是无漏果。

如果他修的是世间的四禅八定,那就是不能出三界;他如果修三昧有味著,他成就的就是邪定、邪慧;他如果修定的时候夹杂着烦恼,他得的是有漏果,不能够得无漏果。

相对来说,如果修出世间的禅定,就能够解脱三界;如果他修三昧的时候不会味著,就能够成就种种神通跟智慧;如果他修定的时候不夹杂着烦恼,就能够得无漏果。

所以佛祂知道这一位众生,他修禅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是有漏的还是无漏的,佛也清清楚楚。

第四种是“根智力”。这种智慧力能够了知众生是利根、是中根、还是钝根。那不同的根性,修了半天所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佛也知道,因为众生不同的根性,所以他会修出不同的结果。也知道他这一世是能证初果、还是证二果、还是三果、四果呢?如果修禅定,他是能够得初禅、二禅、三禅、还是四禅?还是最后阿罗汉所证的那个灭尽定呢?他这一世能够证的是小乘的声闻果、辟支佛果、还是大乘的佛果呢?佛都知道。

还有呢,不同根性要用不同的法门,如果以五根来说,五根是哪五根啊?三十七菩提道品的五根指的是什么呢?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信进念定慧嘛。连五根都不知道,大概就不知道要度这个人要用哪一根入,让他入,就不知道用哪一根。

有些人,他是适合用信根入。像信根入的,就适合念佛啊、还是持个咒语啊,他反正相信,他就是相信,你就说“阿弥陀佛,一句念到底就好了。”他就真的能往生成就,他就是靠信根入的这种根性。所以我们要知道众生的根性,才知道他是要以哪一根入。信根的人,就教他念佛持咒就可以,也是“嗡玛尼呗美吽”就念一辈子,很多西藏人就是这样,转经轮、还是绕塔,都没有离开这一句,他就是念一辈子,说不定会有什么结果,对不对?这就属于信根,就是他完全相信。

精进根呢,就是那个喜欢修什么法门的,他不喜欢搞理论;但是他就是喜欢修法,这种就是精进根的,你就跟他说“你每天做大礼拜一千遍、念佛十万声”,他就喜欢修什么法的,传他一个法,他也是修一辈子,他也能够成就,这是属于精进根的,直接就告诉他什么法门,“你就这样修就好了。”

至于念根呢,那个是喜欢思惟的,就适合从念根入,念就是明记不忘,还记得吧?喜欢思惟的。

喜欢修定的,那当然就要从定根入。

喜欢分析思考的、喜欢搞经教的,那个要从慧根入。他没有弄清楚道理之前,你教他什么法门,他都心不安,因为他没有搞清楚,他绝对不要轻易的跨一步,这种根性就是属于慧根的。所以你要为他讲经说法,让他明白所有佛法的道理,所以就适合从经教,不管是经还是论,就从这边下手。他弄清楚明白以后,他很快;他没有弄明白之前,他就是没有办法,因为他自己还没有弄清楚。他弄明白之后就很快,所以他只要能契入经教里面所说的境界,他很快就能证得,这个属于慧根入。

所以,信、进、念、定、慧,要从哪一根入呢?就是要有佛这个根智力,明白一切众生是利根、中根、还是钝根的智慧力。

还有,有些人喜欢简单的,你就不要很啰嗦跟他讲一堆,他越听头越晕,这个就适合略说,简单说就好,不要搞得那么复杂。

可是有一种,就要讲清楚、说明白,这种就适合广说,很详细地分析啊、解释啊、比喻啊,很详细的解说,这种就不能够一两句,他就是还是不明白、不满意,一两句不满意,简单交待不可以,所以要详细说。

所以,我们还要知道他的根性是喜欢略说还是广说,所以我们就要简单的、还是详细的说法来度化他,所以说法方式也不同。从哪一根入不同,说法的方式是简单的、还是广的,也是不同的。这是以度化他来说,一定要明白他的根性,还要知道是略说还是广说来度化他。

第五种智慧力叫“欲智力”。欲,就是希望为性,要知道众生他好乐的是什么,才为他说他好乐的那个法,或者对治他好乐的习性的那个法。所以这种智慧力能够了知众生有什么样的欲、能好乐什么样的法。

像当初佛弟子当中,摩诃迦叶,他就是好乐头陀嘛,喜欢行苦行,所以佛就教他十二种头陀行,所以他就变成头陀第一。这个就是佛要了解他好乐的是什么,所以就教导他什么样的法;像阿难,好乐多闻,所以后来成就多闻第一;舍利弗,好乐智慧,所以变成智慧第一。那为什么有这么多第一呢?就是佛有这样的智慧力,了解弟子他是什么样的欲、好乐什么样的法来对治。

我们凡夫也是有所好乐啊,我们好乐的就没有离开贪、瞋、痴烦恼等等的,所以喜欢淫欲的、有的喜欢瞋恚的等等的,不同的烦恼,所以要随他所欲、所好乐的来为他说法。这个大家都很清楚,都会背:贪欲重的,就用不净观对治嘛,欲望重的,就教他不净观。

贪欲重的,教他慈心观可不可以呢?除了不净观以外,其他的都不可以了?我教他慈心观,难道不可以吗?慈心是给众生快乐,对不对?我希望他快乐,所以我要爱他,自己已经很贪爱了,这个多爱他一点、那个喜欢他一点,到时候贪欲越来越重,懂吗?所以贪欲重的就要修不净观,厌恶、厌恶、厌恶这样想,他的贪爱就会越来越少。你教他修慈心观,增长他的欢喜心、贪爱心,贪著众生、贪爱自己,贪著众生的心越来越强,懂吗?所以贪欲重的就不能够教他你要好好地爱众生、要慈心对众生,他的贪爱就越来越强,因为他还没有见空性嘛,他在对待众生的时候,因为要给众生快乐,他就很难没有加上他自己贪爱的成分在里面,因为他的心不清净。所以欲望重的人,教他修慈心反而会增长他的贪欲。

那瞋恚心重的就要修慈心观,因为他已经恨这个、恨那个,所以教他要慈心,慈心对自己、慈心对一切众生。所以那个脾气坏的、瞋恚心重的,你再教他修不净观,他已经很厌恶,厌恶自己,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很讨厌,你再教他厌恶、厌恶、厌恶,是不是增长他的瞋恚?所以那个瞋恚心重的,就不适合教他修不净观,他会越来越厌恶自己、厌恶众生、厌恶世界,可能他就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这个智慧力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明白众生他有什么样的欲、好乐什么样的法来对治。

第六种叫“性智力”。这个“性”就是习性的意思。这种智慧力能够了知众生他的习气,他是贪习重呢?还是瞋习重?还是愚痴?要了解众生贪、瞋、痴等等的习性。了解他的习性干什么呢?就能够知道这个众生可度不可度。不但知道众生可度不可度,还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度:是今生可以度呢?还是下一世可以度呢?马上可以度呢?还是现在不行,还要等呢?是要用赞叹的方法,鼓励、多多鼓励,用赞叹的方法来度呢?还是用折服的方法来度?像那个贪欲重的,你就要用赞叹的方法,他听得很欢喜,然后就很好乐、很精进,然后他就成就了。

那个瞋恚心重的,你就不能用赞叹的,愈赞叹他,就愈觉得他自己很了不起,就觉得你没有什么,所以那个瞋恚心强的,反而要用折服的方法,因为他对你不服气嘛,所以你就可能要现一个什么神通,还是什么善巧方便来折伏他,降伏他的瞋恚心,因为瞋恚心重的人,他就是看谁都不顺眼,包含上师都一样,老师还是什么都一样,就没有一个看在眼里,全部都没有放在眼里。所以这种情况,你可能就要用折服的方法来度他,你用赞叹的没有用,因为你愈赞叹他,就愈增长他的瞋恚、还有傲慢,然后就愈觉得你没有什么,所以这种情况要用折服的方法。所以,这个性智力,就是了解众生习性的智慧力。

第七种是“至处智力”。至,就是到达;处,就是处所。所以这种智慧力,能够了知一切道所至处,就是你行什么道就会到什么地方去。譬如说:行善道,就能到人处、天处嘛;行恶道,就会到三恶处;行无漏道,就能够至涅槃处,只有涅槃可以解脱。所以这个智慧力,就是知道众生他要行什么道,然后就会到什么处;你要行的是无漏道,就能够至涅槃处。所以这个智慧是教导众生怎么到达解脱门。

至处智力,修什么道,到达什么处,至,就是到达嘛,到达哪一处的智力。到达哪一处?就是看你修什么道?是善道、恶道、还是无漏道;善道,就能到人天处;恶道,到三恶处;无漏道,至涅槃处,所以它称为至处智力。

第八是“宿命智力”,就是了知众生宿命的智慧力。这种智慧力,能够了知众生过去世,过去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世劫所有的内容,不管是本生、还是本事。譬如说:他过去哪一个朝代的时候,他姓什么叫什么啊;然后有钱没钱啊,活得多长啊,都会知道,这个是属于本事方面的。

我们知道宿命有三种:就是宿命通、宿命明、还有宿命力。宿命力,就是现在讲的宿命智力,这个是只有佛才有。凡夫如果你修定的话,就会有宿命通,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那证得声闻、阿罗汉的,他就除了宿命通以外,还有宿命明;只有佛有宿命通、宿命明、还有宿命力,所以知道众生他是从哪里来的,过去世,宿命通。宿命的智力——宿命力,就是知道众生他过去的事情,所以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所以这一世要度他的话,就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就知道他的过去。

要知道未来的话,要下面这一个,就是“天眼智力”。一个知过去,一个是知未来,宿命知过去,天眼知未来。知道他这一世从这边死了,然后会到哪里去,这个是天眼,所以这种智慧力能够了知一切众生,在这里死了以后,会生到哪里去,是堕恶道呢、生善道呢,到了那一道之后,他是长得很相貌端严、很端正,还是长得很丑陋呢,都会知道——这种智慧力就属于天眼智力。

最后一个,叫做“漏尽智力”。就是这种智慧力,能够了知自己、还有他人是不是已经证到漏尽?知道自己已经解脱,丝毫没有任何的疑问,不会说自己解脱自己不知道,这个就是漏尽智力,知道已经证得漏尽的智慧力。不但知道自己有没有解脱,还知道众生是不是已经得漏尽,是不是已经证得涅槃——佛的智慧力也会知道。得漏尽,就永不受后有,这个就知道众生有没有证得涅槃,所以佛也知道哪个弟子有没有证涅槃。

一共是十种智慧力。可是我们知道佛的智慧力有无量啊,为什么现在只说十力呢?这是专对度人因缘来说的,就是说你要度化众生,这十力就已经够了,不用多一个,十一个,这十个在度化众生来讲,就是绰绰有余,所以这边的十力只说到佛的十力,是就度人因缘来说的,只要靠这十力就已经足够了。

第一种智慧力,我们知道它是了知一切众生可度、不可度的智慧力;第二种,就知道他的业,知道他这一世有障碍、还没有障碍的智慧力;第三种呢,就是他这一世在修禅定,他证的是有漏果、还是无漏果,就是看他会味著、还是不会味著,会着在种种禅定境界当中的,那个证的是有漏果,不会味著的,不会着在种种禅定三昧当中,就是能够得无漏果;第四种,就是知道众生根性的胜劣,好的根性,是上根利智的呢、还是下下根的;第五种,知道所好乐的是什么,然后为他说那个对治的法门;第六种,是知道他习性之所趣,他是属于贪习、还是瞋习,知道他的习性;第七,就是行无漏道,可以至涅槃处,所以它是知解脱门;第八,了知先前是从哪里来的;第九,知道将来到哪里去,生得好丑方面都会知道;最后一个、第十个,就是知道得涅槃了没有。这就是佛十种的智慧力。

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