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t11、偈颂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经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长行的四个重点已经介绍完了,接下来是偈颂。

一般来说,偈颂有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只要满三十二个字,就能够形成一首偈颂。第二种是不说长行,直接以偈颂的方式来说法,这个称为“直颂”或“孤起颂”。第三种是相应上面长行的义理,重新以偈颂的方式说一遍,称为“重颂”或“应颂”。第四种是以很少的言语,摄集多重的义理,作成偈颂的方式,布施给他人诵持,称为“集施颂”。

那古代大德又把偈颂分为六种:第一种是超颂,就是长行在后面,超前以偈颂的方式来表达所要说的义理。第二种是追颂,就是长行在前面,更进一步以偈颂的方式来表达长行中的义理。第三种是广颂,就是长行中的文字很简略,偈颂却说得很广。第四种是略颂,就是长行中的文字很广,偈颂却很简略。第五种是补颂,就是以偈颂的方式补长行的不足。第六种是义颂,只取义理的部分作成偈颂。

那为什么大部分的经都要立颂呢?它有八个理由:第一,能够以很少的字,含摄多重的义理,所以要立颂。第二,要赞叹的时候,大多以偈颂的方式来表达,所以要立颂。第三,为了钝根的众生,再重复说一遍,所以要立颂。第四,为了后到的徒众补说一遍,所以要立颂。第五,一时兴起,随缘开示,所以要立颂。第六,容易受持,所以要立颂。第七,前面没有听明白的部分,再进一步解释,让他明白,所以要立颂。第八,长行没有说到的部分,可以用偈颂的方式来补足长行的不足,所以要立颂。这个就是为什么要立颂的八个理由。

本经是属于重颂,就是以重新偈颂的方式说明长行中的义理。佛说重颂有三个涵义:

第一个,是应机施教。现在是应一类好乐简略的根机而说重颂。因为有的众生喜欢简单,佛在前面长行的时候,洋洋洒洒说了一长串;也许把握不到重点,现在重颂的时候,归纳成简短的句子,他也许就能够很快地契入经义之中。

第二个涵义,这也是佛慈悲的展现。佛说法的时候总是谆谆教诲,唯恐众生乍听之下有所遗忘,所以重说偈颂来作提醒。

第三个涵义,同时让后到的众生也能共沾法味,使佛法的利益能更普及。

好,我们看经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这时,佛世尊为了要重新宣说长行中的义理,而说了下面的偈颂。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这里佛再一次叫文殊菩萨的名号,是为了要告诫他应当了知的内容。这些内容,文字虽然很简短,涵义却很周详,所以叫文殊菩萨千万不可轻忽。主要是要告诉文殊菩萨十方诸佛通修的法门,就是一切诸佛,从于根本、最初因地发心,都是用圆觉体性当中所起的智慧,时时觉照,照彻清净觉相;也就是“圆照清净觉相”这个法门,是一切如来因地所修行的法门。这是偈颂第一个重点,首先要“了悟本觉”。

偈颂第二个重点,是要“推破无明”,了达无明本来空。我们看经文:

“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

想要破除生相、住相、异相、灭相这四种无明,就要用智慧觉照,照破无明本来没有它的自体。前面长行,是先解释什么是无明;这里偈颂是先说明觉照的智慧,就是用智慧觉照,照破无明本空,所以它用“了达”来形容。就是说,用智慧来觉照,才能了达无明本来空。

“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

这个“知”,是能照的智慧;“彼”,是所照的无明。我们用自性的光明,还照清净的自体,发觉清净的自体当中本来没有无明,所以,无明就像虚空中的花朵,是因为眼睛生病了才有的妄见,等到眼睛的病好了,用清净眼一看,才发觉虚空中本来没有花朵,这个时候,空花就灭了。同样的,用智慧觉照,照破无明本来空,无明就灭了。无明灭了,就不见有身心之相;没有身心之相,就没有生死。所以说“即能免流转”。

“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

这两句是比喻无明无体。犹如梦中的人事物,在梦时都有,等到醒来,才发觉它了不可得。

无明无体,那它的体是什么?它总不可能是无中生有吧?无明无体,它的体是什么?无明从哪里来的?(有师兄答:一念无明来的)一念心动才有无明,这之前呢?唯心所现,不是吗?从哪里来的?(有师兄答:第八识)一念不觉而心动,才有第八识啊,这之前呢?(有师兄答:真心)对啊!不是说唯心所现吗?本来是真心、本来是圆觉真心,一念无明妄动,然后才转如来藏为藏识嘛,这时候才有第八识。

所以我们现在说无明无体,它的体是什么?圆觉真心,懂吗?所以迷的时候,就成了无明;悟了之后,无明就灭,所以迷悟只是一心,都是我们真心的作用,只是迷悟的差别而已,迷悟的差别而有真心、妄心的差别。体是圆觉,这个很重要,不然就落入断灭空了。

偈颂的第三个重点,是说明“所依的觉体”,就是讨论前面讲的那个知觉性。这个能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这个一知,这个知觉性它到底是什么状况呢?

“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这个觉者就是指能觉的真智,就是由自性所起的光明。因为我们的自性广大周遍,犹如虚空(也就是说,我们自性如虚空,广大周遍)。那现在是由自性而起的智慧,当然也跟自性一样,它能广大周遍,所以说“觉者如虚空”。因为自性如虚空广大周遍,所以由自性而起的智慧当然也是广大周遍,犹如虚空。

那我们的自性本体既然不动摇,那么由我们本体所起的智慧当然也不动摇。这个不动摇,就是指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能迁动它,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还是这样,不会动摇的(菩提自性,本不动摇);一切诸法也不能移转它,一切有为法也不能改变它,所以说“平等不动转”。

所以我们知道,觉性它是不动摇的,“平等不动转”,不论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任何法都不能动转它。在自性当中,没有一切的对待,没有二元的分立,没有二元的对立,所以说它平等。“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当我们这个觉性能够遍满十方界的时候,就能够成就佛道了。

“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这个众幻,就是指幻身、幻心、还有幻惑(这个幻惑就是指无明,因为无明本来空,所以说它如幻)。身心也本来空,都好比虚空中的花朵,所以说他们都是如幻的。所以这里的众幻,就是指幻身、幻心、还有幻惑。

那当真智现前的时候,无明就灭了,这时候才发觉,众幻本来没有;本来没有就不能说它灭去,所以说“众幻灭无处”。无明灭,圆觉自性就现前(本来圆觉真心,我们每个人都有,就是被无明遮障,现在无明灭了,知道无明本来空,无明灭了,圆觉自性就能够现前),这个时候也发觉,佛道它是本来就成就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既然本来成佛,当然就无所得,本来就是嘛。因为本来没有的,现在有了才叫做“有所得”,对不对?那现在是本来有的在,每个众生都有的,本来有的,所以就不能够叫做“有所得”,所以说“成道亦无得”。

当觉性遍满十方界的时候,就能够成就佛道;但这个成就佛道,不能说它有所得,因为我们的圆觉本性中本来就圆满具足,所以说“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这是偈颂的第四个重点,就是“总结所问”。前面的偈颂已经说明文殊菩萨请佛开示的第一个内容,就是一切如来因地修行的法门,就是圆觉法门。那现在的偈颂呢,是说明文殊菩萨请佛开示的第二、还有第三个内容。“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这是请佛开示的第二个内容:菩萨如果能在圆觉体性中,发大菩提心,圆照清净觉相,当自性的智慧光明一照,照破无明本来空,一切由无明所起的颠倒自然就能够远离。

文殊菩萨请佛开示的第三个内容,就是末世诸众生,怎么让他们不要堕在邪见当中?就是现在佛说“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就是末世一切的众生,如果有修习大乘的人,也应该依这个圆觉法门来修,这样自然就不会堕在邪见当中。

以上我们把“文殊章”介绍完了。这一章主要是要强调因地心的重要,我们知道“因地不真,果招纡曲”,那这个因地心是什么呢?听完了,你们回答我,这个因地心是什么呢?如来因地修行的法门,修什么?这个因地心就是圆觉真心嘛,我们的真如本性。所以我们修行如果不依这个真如来修的话,就好比煮沙成饭,煮沙想要变成饭,是永远都不可能有结果的,所以是永劫不能圆成果地的修证。

我们要修证之前,就先要有这样的信解。所以这一章最主要告诉我们,因地修行应该要依的是圆觉真心、我们的真如本性,依这个真如来修,有了这样的信解,才能够依解来修行。

所以以下的各章,就是随不同的根性,依解修行的内容,它分成上根、中根、还有下根,我们后面再慢慢地介绍。

今天刚好到一个段落,我们就到这里为止。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