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s3、普贤章(上)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讲于新加坡净名佛学社

经文: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好,我们今天进行《圆觉经》第二章——普贤章。我们看经文: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第二位起来的,请佛开示的是普贤菩萨。我们都知道普贤菩萨代表的是大行。我们想要行菩萨道,必须要有智慧作前导,所以第一章是文殊,表智慧;第二章普贤,表大行。智慧加上大行,才能够契入圆觉的境界。普贤菩萨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先顶礼佛足,再右绕佛三匝,最后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请法的威仪,表示身、口、意三业的恭敬。

那普贤菩萨说了什么呢?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普贤菩萨说:“希望大悲的世尊,能为现在参加法会的这些菩萨众,还有将来末世想修大乘的一切众生开示,在听闻了前面所说的圆觉清净境界之后,如何修行?”

前面佛开示“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只要知道一切身心、世界好比虚空中的花朵,本来没有,当下就能够顿断生死。但是如果不是这样的根器,是没有办法当下顿断生死,那又该怎么办呢?所以普贤菩萨才会问:应该如何修行?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普贤菩萨继续问:“世尊啊!如果说无明是如幻的,那么由无明而有的身心,当然也是如幻的,像这样能修的身心如幻,所修的无明也是如幻,要如何以幻还修于幻呢?”

我们都知道修行要靠身心,可是你现在说身心如幻,身心都好比虚空中的花朵,不是真实存在的,就是身心如幻的意思。那这样没有身、心,要靠什么修呢?而且我们修行的目的是要对治无明;可是你现在又说无明如幻,那么我们修行又是为了什么呢?所以普贤菩萨要问:知道这一切都如幻的众生,要如何以如幻的身心,来修对治如幻的无明呢?

那普贤菩萨再问:“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像这样能修的身心没有了,所修的无明也没有了(如幻就是没有了,不是真实存在的嘛),那这一切都灭尽了,就没有心;没有心,谁又是修行的人呢?既然没有修行的人,就没有修行这件事;可是为什么佛又说修行如幻呢?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如果说,既然没有修行的人,那就不用修了,这样对吗?于是普贤菩萨就问佛:“可是众生如果不修行的话,就不会知道一切身心、世界都是如幻的;不知道一切是如幻的境界,就依然会妄想、颠倒,像这样妄想、颠倒,又如何解脱呢?”也就是说,不修行,又如何解脱呢?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所以普贤菩萨就帮我们问:既然一定要修,那么就请佛为我们末世一切的众生开示,要用什么方法、依照什么样的次第来修,才可以永远离开这一切如幻的境界。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普贤菩萨说完了这段话,就五体投地,就是致上最敬礼的意思,这样请求了三次。请求了三次,是为了表示求法的虔诚。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这个时候,世尊就告诉普贤菩萨说:“好的!好的!善男子啊!你能够为现在参加法会的菩萨众,和将来末世的众生,问如来如何修习菩萨如幻三昧的方法和次第,使众生能够远离一切如幻的境界,我现在就要说了,请你们仔细地听!”

“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听到了佛答应要说法了,普贤菩萨和大众都非常的欢喜,于是安静下来,准备聆听佛的教诲。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佛说:“善男子啊!一切众生种种的幻化,都是生于如来的圆觉妙心。”

既然想要灭尽一切的幻化,首先我们要知道一切的幻化是从哪里生起的?这一切的幻化虽然都不是真实存在,但它也不可能无中生有。那么这一切的幻化是从哪里生起的呢?其实它也没有离开我们的圆觉妙心,都是我们圆觉妙心的作用。我们的圆觉妙心本来是清净无念的;可是一念起无明,就生出了身心世界这种种的幻化来,所以佛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

这种情况呢,就好比虚空中的花朵,好像是从虚空中产生的;等到这些花朵消失了,虚空并不会跟着消失,而是常住不坏的。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同样的,众生因为无明所起的种种幻化,还是要依如幻的身心来修习才能除灭。等到一切的幻化都灭尽了,圆觉妙心并不会跟着灭,而是常住不动的。

那佛所说的这段话呢,等于回答了前面普贤菩萨的所问。普贤菩萨第一个请佛开示的是:“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那佛现在回答:“众生幻心,还依幻灭”,意思就是说,一切众生由无明所起的种种幻化,还是要依如幻的身心修习才能除灭,所以不妨以幻除幻,就是不妨以如幻的身心修习,来灭除如幻的无明。普贤菩萨第二个请佛开示的是:“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那佛现在回答:“诸幻尽灭,觉心不动”,意思就是说,等到一切的幻化都灭尽了,并不入断灭,还有圆觉妙心常住不动。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为什么说圆觉妙心常住不动呢?因为这个圆觉妙心是本来清净无念的,它是在一念无明未动之前的那个真心,而真心离念,真心不会因为无明而起妄念,不起妄念,就没有生,没有生就没有灭,没有生灭,就是常住不动;既然是常住不动,没有生灭,它就离开一切的对待,离开一切的对待,就不能说它是幻还是觉,因为幻、觉是有对待;也不能说它是有还是无,因为有无也还是有对待,因此佛说依幻而说觉,也称为幻;若说觉心是有,仍然没有离幻;如果说觉心是无,也同样是幻。所以等到一切的幻化都灭尽了,并不入于断灭,还有圆觉妙心,常住不动。”就是因为圆觉妙心本来没有生灭,所以不会随着一切幻化的灭尽,也跟着灭,因此说它不动。

我们今天就暂时讲到这里,有问题的话可以问。

问:师父,阿弥陀佛。我们已受了五戒,能煮鸡蛋和打蛋吗?

答:如果没有受精的鸡蛋是可以煮还有打蛋,煮蛋跟打蛋都可以,它没有受精的,就表示它还没有生命。

问:阿弥陀佛,上师!请问“空性不坏”跟“觉心不动”是有关系吗?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

答:OK,我知道我讲很快,因为讲快跟慢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我就赶快把它讲完。“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在问这个吗?好。虚空中的花朵,这个要接前面那个“文殊章”,如果你们第一章听过的话,就知道它说我们的身心世界,包括无明,都好比虚空中的花朵,虚空中的花朵,就说明它是如幻的,它不是实有的,它不是真实存在的。那虚空中到底有没有花朵呢?是眼睛生病了,才看到虚空中有花朵。等你眼睛的病好了,你才发觉,虚空中本来没有花朵,是因为眼睛生病,你才看到虚空中有花朵,等到你的病好了,才发觉虚空中本来没有花朵。

那你说虚空中的花朵到哪里去了?到哪里去了?看起来好像从虚空中消失了,对不对?就是这一句:“犹如空华,从空而有”,看起来虚空中的花朵好像从虚空中产生了,那后来你的眼睛病好了,好像又从虚空中消失了。可是事实上是这样吗?事实上是虚空中本来没有花朵,是因为你的眼睛生病了,才看到虚空中有花朵。所以看起来好像花朵是从虚空中消失了,虽然它看起来好像从虚空中消失了;但是花朵消失,虚空不会跟着花朵一起消失,这个就是现在讲的“幻华虽灭,空性不坏”。

眼睛生病了,就好比我们有无明,眼睛生病了,好比我们有无明;眼睛生病了,所以才看到虚空中有花朵,好比我们因为有无明,才以为有身心世界的真实存在。等到你的无明断尽了,你才发觉身心世界根本就不存在,就好比虚空中的花朵它是本来没有的,就是用这个来比喻虚空中的花朵,来比喻我们因为无明而生起的身心世界它也是如幻的,等到你的无明破了,才发觉身心世界本来没有。

所以身心世界本来没有,就是下面一句:“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众生因为无明所起的种种幻化,前面讲说不妨以幻修幻嘛。虽然你能修的身心是如幻的,你所对治的无明也是如幻的;但是不妨以幻修幻,还是要以如幻的身心来修、对治如幻的无明。那等到这一切的幻化都灭尽了,并不入于断灭;就是觉心不动,还有一个不会跟着灭的,那个就是我们的圆觉妙心。不动,就是常住不动,我们的圆觉妙心是本来没有生灭的,本来清净无念的,它就是我们的真心。

我们的真心本来无念,本来清净;但什么时候生起身心世界呢?就是那一念的无明妄动;本来真心是离念的,没有任何的妄念;可是你一动念,就起了无明,因此才变现出身心世界来。可是身心世界、还有无明都是如幻的,都好比虚空中的花朵,本来没有。

所以要一直等到我们恢复到了真心,我们才会知道这一切是本来不存在的,是因为一念无明的妄动才变现:“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真心一念生起一念妄动,起了无明,这是唯心所现;然后唯识所变,生起了无明之后,然后八识就变现了身心、世界。内而根身,外而器界嘛(这个唯识里面讲的),内而根身,外而器界。内而根身,就是我们的身心;外而器界,就是外在的世界,好像有内外,好像有身心、世界,有正报、依报;但是这个都是唯识所变,都是我们八识的变现。那八识怎么来呢?从那一念的无明来。

所以我们要恢复到原来的真心,就要从后面一步一步地回归:八识变现出身心世界,然后知道身心世界是如幻的,然后就知道它是唯识所变,就是八识。你看到八识之后,就知道八识是一念无明妄动而有的,就是唯心所现。那真心本来离念,离一切的妄念,所以这个八识,它也不是真实存在的,那你就可以从妄心回归到真心。

所以所谓的开悟,所谓的破无明,所谓的明心见性,其实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就是你怎样用法门来让你的妄心回归到真心,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那不同的宗派呢它有不同的法门,目的都是一个:就是回归到你的真心,因为一切都是从这边(我们刚才讲)圆觉真心所生起的。这一切如幻的身心世界,包含无明,它不是无中生有,虽然它是如幻的,但是它为什么会生起?它一定要所依嘛,它到底依什么,然后生起?它不是无中生有,它不是无因生。所以所生出的身心世界是如幻的,但是它是从哪里生起的?这是所生;但是那个能生的是什么呢?就是圆觉妙心,就是这个之后讲的。这一切的幻化是从哪里生起的呢?是从我们的圆觉妙心生起的。

那我们原来的圆觉妙心是怎么样生起了无明?又怎样生起了身心世界呢?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一个过程。

所以所谓的圆觉妙心,就是我们这一念无明、这一念的妄动没有生起之前的那个真心,就是圆觉妙心。只要你一念无明起,那后面就有了,真心就变成妄心,然后八识就变现出一切的身心世界这个正报跟依报出来。我们知道它怎么样变现的过程,那我们就知道怎样来回归真心,怎么样证到这个圆觉妙心,我们就知道了。这样应该听得清楚了吧?不懂就再问,没关系,尽量问。

问:请师父上人慈悲开示,如何以幻修幻?

答:刚才已经讲完了,如何以幻修幻。“如何以幻还修于幻”,明天还会讲,就是一步一步的远离。刚才是说不妨以幻还修于幻。

问:师父,下一行:“依幻说觉,亦名为幻。”

答:这一段我再讲一遍。我知道你们没有听懂,我就等你们问,这样我可以再讲一遍。“依幻说觉,亦名为幻”,首先要知道,刚才前面的一句就是“圆觉妙心,常住不动”嘛,那我们就要知道:为什么说圆觉妙心常住不动呢?就是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圆觉妙心就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真心本来清净无念,本来清净无念,就是本来没有妄念嘛,真心本来没有妄念,真心离念,就是它离一切的妄念。就是你一定要生起一念的无明,然后真心才变成妄心。那真心的本身它是离一切的妄念的,它既然不会生起妄念,就表示它没有生,没有生就没有灭,没有生灭就说明它是常住不动的,这就是说明为什么说圆觉妙心它是常住不动的原因在这里。

那再进一步说,既然它是常住不动,它没有生灭,它就离开一切的对待。什么叫做对待?就是二元对立,有好、有坏,好坏二元对立;有对、错,二元对立。所以一般没有开悟的人,他每天都用他的第六意识在分别,一分别就有二元对立。所以我们每天的思想、还有言语,我们一定要弄个是非对错:他这样是对还是错?他这样如法不如法?那我们常常跟别人争辩,也是要争一个是我对还是你错嘛,那个其实都是二元对立。

在真心里面是离一切的对待,真心是绝对待,绝对待就是它断绝一切的对待;一切的二元对立在我们真心里面都是不存在的,为什么?因为真心它没有生灭,它是平等不动的。我们一动了,它就是妄心,就不是真心了。真心永远没有二元的对立,它才是绝对的清净。染污相对清净,二元对立,我们所谓的清净是相对那个染污来说的,那个不是真正的清净。我们真心的清净是绝对待,已经超越了清净跟染污的二元对待的那个无念、清净的状态,那个才是真正的我们真心的状态,所以我们的真心是离念的。你只要一动念,就是你的无明一起,就落入二元对待。

那我们的圆觉妙心就是真心,所以它是绝一切的对待的。那只要有二元对立的,都不是我们的真心,也不是我们的圆觉妙心。

那我们现在讲幻跟觉,身心如幻,身心世界如幻,这个是所要对治的;那能对治的也是如幻,刚才我们讲的,能修的身心如幻,然后所要对治的无明也是如幻的——那这样就没有身、没有心,那如何修行?是谁在修行?你说身心如幻,可是我们说修行要靠心来修啊,要靠我们这个身心才可以谈修行这件事情;可是你说身心如幻,那我们修了半天要干什么?要断无明、要破无明,然后才可以回归真心;可是你又说我们要对治那个无明也是如幻,能修的身心也是如幻,所要对治的无明也是如幻,那我要怎么以幻修幻呢?那就是普贤菩萨提出的问题。

那佛回答说不妨以幻修幻、不妨以幻除幻。如果我们没有用如幻的身心来对治如幻的无明,我们的无明永远在,永远不明白身心世界是如幻的,永远没有办法断生死,解脱轮回,所以不妨以幻除幻。我们还是要利用这个如幻的身心除如幻的无明,因为你没有用如幻的身心,你那个如幻的无明就没有办法破除,你就没有办法回归到圆觉妙心,所以佛才会回答“不妨以幻除幻”。

那我们除幻之后的那个是什么?就恢复圆觉妙心了嘛。所以幻跟觉是不是二元对立?我们为什么要修行?我们要开悟、我们要觉悟啊;那觉悟是对待什么那个没有觉悟的,那个如幻的境界,身心世界如幻。我们现在希望能够从这个梦中醒过来,无明的大梦当中醒过来,醒过来就是“觉”嘛;还在无明的大梦当中就是睡着了,还没有醒过来。所以“幻”跟“觉”呢又是二元对待。

可是圆觉妙心里面没有二元对立,所以才会说“依幻说觉,亦名为幻”,依幻而说觉,也还称为幻,也还是幻啊,为什么?二元对立的都是幻,不管你怎么说,只要你没有恢复到那个真心离念这个状态,你只要落入二元对立,全部都是如幻的。所以现在依幻来说觉,亦名为幻,也还是幻。

接下来就是有无哦,有无也是对待嘛,有跟无也是二元对待。所以你说我觉悟了,不管你说这个觉悟是有还是没有,这个觉心,它这边是说觉心,觉心就是圆觉妙心,你说它是有、还是无,你不管说它是有、还是无,都是二元对待,也都还是幻,这就是下面的两句:

“若说有觉,犹未离幻”,你说这个觉是有,你也还没有离开幻,为什么?还是二元对立,下面一句“若无觉者,亦复如是”,你说这个觉是无呢,也还是幻,为什么?无是相对那个有来说的,所以只要落入二元对立,都是如幻的,不管你是说有还是无,说幻还是觉,都是如幻的,都不是真正我们的真心的境界,就是都没有回归真心。

回归真心就是离一切的对待,没有任何的二元对立,那个才是恢复真心,然后真心没有任何的妄念。一生起妄念,就落入二元对立。

“是故幻灭,名为不动”,这就是刚才解释过了,一切如幻的境界都灭除了之后,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是不是就入于断灭呢?不是!还有一个觉心不动,圆觉妙心常住不动。圆觉妙心就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真心没有生灭,所以它不可能就跟着那个一切的如幻境界灭,然后我们的真心也跟着灭,不会!因为我们的真心没有生灭的。所以一切生灭的境界,不管它怎样生生灭灭,还有一个不动的那个,就是我们的真心,所以它是常住不动,圆觉妙心常住不动,也就是说我们的真心常住不动,因为真心离念,真心没有生灭,所以它是常住不动的。

问:请师父上人慈悲开示,唯心所现的“心”与唯识所变的“识”是一样的东西吗?

答:不一样。唯心所现的“心”是真心成了妄心,这个时候的心是指妄心说,唯心所现的真心一念无明起,这一念无明就是妄心、就是妄念,所以这个时候的心指的是妄心。可是唯识所变的那个“识”是指第八识、第八阿赖耶识。我们所有的身心、世界,正报、依报,都是唯识所变、都是八识的变现。阿赖耶识是能变,所变的就是身心世界、是所变的,一个是能变,一个是所变,所以唯识所变的“识”是指第八阿赖耶识,所以它都是八识的相分、身心世界都是八识的相分。

问:此圆觉妙心会失去吗?此圆觉妙心是否也是如幻的?

答:不是,我们刚才讲过:圆觉妙心就是我们的真心,它不会失去,因为它是没有生灭的,所以它不可能跟着一切如幻的境界消失之后也跟着消失,所以圆觉妙心它不是如幻的。

很好啊!开始有问问题了,愈问愈清楚嘛;不然我讲完都不知道在讲什么。

问:怎样抓住真心?

答:你想抓住那一念就是妄心,所以你没有办法回归真心。我们刚才讲真心离念,离一切的妄念,你想抓住这一念就是妄念,所以就没有办法回归真心。

问:怎么样抓住真心远离妄心呢?重点的根本,真心也是空的吗?

答:“空”是相对什么?相对“有”嘛,对不对?一切的有对待的,都不是真心。

问:一切都是空的吗?哪里有真心和妄心?

答:哪里有真心和妄心?所以就是还没有见性,还没有明心见性,所以还没有见到我们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我们的真心,还没有见到真心之前,弄不清楚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

我记得上次我们讲“文殊章”的时候也曾经讲过:要体会那个真心,就是你还没有生起念头那个当下,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中间的那个当下,勉强可以体会一下,那个就是离念的状态嘛。或者我们也是举过例子啊:你早晨起来还没有动念那个状态,勉强啦,勉强可以体会一下什么是真心的状态,就是没有动念的那个时候;或者是你打坐,安住得很好,都没有念头的时候,勉强可以体会一下那个觉受是什么样的觉受:没有念头、没有任何念头;但是不是无明、也不是无记,是很清楚;但没有念头,勉强形容只能形容到这里,其他就要用修证的、用证悟的、用实证的功夫去体会。

那你明白真心的状态之后,你平常就可以安住在真心当中,你就可以不起心不动念;但是照样可以过生活,那个就是开悟了以后的生活,就是安住在真心,所以他所有的起心动念、言语、还有任何的造作,就是他的身口意,都是真心直接起用,没有分别、执著、妄想在里面,他过的生活,他每天的境界就是这样,然后过的就是这样过生活:没有分别、执著、妄想的生活,他用真心直接起作用,那个就是智慧的观照嘛。

我们也知道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嘛,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转识成智,就是我们刚才讲说:都是八识的变现,有没有?那你转识成智了之后,就是它全部转了,转成智慧的作用,所以他那个时候不是八个识,而是智慧的作用。

这个智慧从哪里来?就是真心直接就起智慧的作用,所以它不再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它是妙观察智,真心直接起的作用,原来的第六识会变成妙观察智,它就是智慧的作用,直接从真心起来,就是起智慧的作用。第七识本来是执著有一个“我”,恒审思量,执八识见分为我嘛——那个第七识的作用;可是转成平等性智,所以这个时候他从真心里面直接起智慧的观照,直接起智慧的作用,他没有“我”,什么人、我、众生都没有这样的观念,所以他是完全平等,不但一切的众生平等,还有心、佛、众生也都是三无差别,那个就是他第七识已经转成平等性智了,所以真心直接起来,就是平等性智的作用,不再是第七识的恒审思量执八识见分为我,没有“我”的那个观念,不会再对“我”起任何的执著。全部转成平等了,一切法界平等。

所以这所有从真心所起的智慧的作用,就是完全都没有二元对立了。二元对立是第六意识的分别来的,那个是妄想心,都不是真心的作用;那妄想它是生灭的嘛,我们每天打妄想,生灭、生灭、生灭,所以说明它不是不生不灭的,它是生灭、它是无常的,前念过去了,后念又生起了,它都是生灭、生灭、生灭的,只要是生灭的,它是无常的,这个都是妄心。妄心的“妄”就是虚妄的心嘛,表示它不是真实的嘛。真实的它不会变,只有我们的真心不会变。

所以我们平常说“我都是真心”,他马上就变了,因为他没有见到真心之前,他说他用的都是真心的“我跟你讲真心话”,可是他马上就变了,他的真心话也是妄心所现起的,因为他没有转识成智。

问:请问师父:以妄心回归真心的话,那人怎么生活呢?一切都是没有吗?那又怎么生存呢?谢谢师父开示。

答:我刚才讲那一段应该就知道了嘛,我们刚才讲怎么样用真心来过生活,全部都是智慧的观照,远离一切分别执著妄想,就是这样过生活,可以过生活。所以他不可能生烦恼,也不可能造业,所以他也不可能再继续造轮回的业了。所以我们为什么说证果的人他不会再继续造轮回的业的原因就在这里,他如果离一切的妄想、分别来过生活的话。

问:怎么才知道自己是真心,又怎么知道是妄心呢?

答:那个会变的,有生灭的,那个就是妄心;那个不生不灭的就是真心。只能这样形容,没有证到之前还真的搞不清楚哦。没有念头的那个时候多多去体会,又没有落入无明跟无记的那个状态,第六意识清清明明;但是又没有动念。

我们前面也讲过,其实我们常常用真心在过生活;可是我们不知道。就是时间很短,一刹那,或者是零点几秒这样子。只要你一念无明起,那个真心就变成妄心了,就是唯心所现嘛,你的真心马上就变成妄心。

那你怎么样保持那个真心,让它时间长一点呢?那个就是功夫,先明白什么是真心,然后安住在那个真心的状态,就是离念的状态,没有分别、执著、妄想的那个当下,每个当下、当下、当下……一直把时间拉长,一直到开悟。开悟之前就这样子不断不断地熏修。

那等到功夫纯熟,你就可以保持安住,或者是保持状态的时间能够长一点。那开悟之后因为你已经见性了,所以你已经明白了,就等于你已经见到你的真心了,已经见到你的圆觉妙心,所以那个时候比较知道那个是什么样的状态;那接下来就是功夫的纯熟,就是说保任的问题,你可以保任的话,可以一直安住在那个境界当中,然后一直到行住坐卧,任何情况之下你都可以安住在那个真心的状态的话,那个就是离成就就不远了,就是这样子来修的。

问:师父,阿弥陀佛!我有一个儿子,他脾气很臭,很坏,也不认输。如果他生气,我比他还生气,他就叫我去死。最后我只好静下来了;可是想想怎么办呢?我该怎样办呢?念经回向?还是拿他写名字超度?(你的意思可能是拿他的名字去念经回向,帮他做功德,或者是你念经回向,或者帮他念经回向,大概是这个意思。)

答:可能第一步,你要先让自己不要那么生气吧,你才有智慧来度他;因为我们人一生气就糊涂了,糊涂就没有那个智慧,然后很清楚地来观察他的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

在这个之前,你可能也只有什么念经回向啊,或者什么功德回向啦,可以尽量这样做,回向他,希望他脾气好一点啦,或者是早一点听话啦。可是在这个之前,更重要的就是先把自己的脾气先改好一点,这样可能比较能够帮得上忙吧。因为小孩他没有学佛修行,那我们自己如果有学佛修行的话,我们就可以,不管你用任何的法门都可以来对治我们的烦恼啊或者脾气啊,其实它都不是很困难的。

那如果有空性的智慧那就更快了:脾气的自性也不可得嘛,坏脾气的自性也是空的,因缘所生。如果你再进一步明白根本没有“我”的存在,那就更快了:没有一个生气的“我”,也没有惹我生气的我的小朋友,也没有生气这件事——当下三轮体空,这样也是蛮快的,因为我也是虚空中的花朵,我那个坏脾气的儿子、还有他的脾气也都是虚空中的花朵,根本不存在。

那这一切是怎么生起的?就是一念无明生起的,就有了后面的:后面的我、还有我的儿子、还有那个坏脾气。如果能从这个空性的智慧下手,其实它是根本的解决。

如果没有空性的智慧的观照,那只是对治法,懂吗?就是说这样应该怎么办?诵经回向是很好啦,那个是说给那个没有办法思惟空性的道理的众生听的,因为他不明白“我”跟“法”这一切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嘛,所以只有跟他说那就功德回向,这是方便法,懂吗?你叫他做了一辈子的功德回向,但是他也不开悟啊,对不对?他还有一个“我”要做功德,还有一个我要做功德回向的那个“对象”啊,还有功德这件事情,回向这件事情,全部都是真实存在的,这样搞一辈子也不能开悟,还在轮回当中,懂吗?

那你的恩恩怨怨,每一世的不管是冤亲债主啦、还是什么怨结啦,也解不开啊。所以最彻底的办法,就是要明白无我的道理:无我、无人、无众生,他们都是虚空中的花朵,都是因为一念的无明而生起的如幻的境界,种种幻化。书上讲种种幻化,就是你这一念无明起,无明就是如幻的嘛,然后因为如幻的无明,又生起后面如幻的身心世界,又生起了无量无边的如幻的烦恼,然后你现在又要用很多如幻的法门来对治你如幻的烦恼。弄了半天,搞了一辈子也还是没有解决啊,因为你的观念里面就是“我”跟一切“法”都是真实存在的嘛。

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习《圆觉经》,就是要明白:无明也是如幻的,由无明所生起的一切,不管你能够说出来的世间的法、一切的法,十法界也是如幻的,只要你能够说出来的,都是如幻的无明所生起如幻的境界,都不是我们的真心,都是真心已经变成妄心,然后再幻化出一切的如幻的境界出来——这个才是真实相,宇宙的真实相,法界的真实相,中道实相,一切法的真实面貌就是这个。那也只有真正悟到这个,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因为它本来是不存在的,因为无明所幻化出种种的如幻的境界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你明白了这个道理,然后实证到了这个境界,就是你证到了你的圆觉妙心,或恢复到你的真心,那后面这些如幻的,所有的幻化的境界全部都灭尽了。

不入断灭嘛,还有一个常住不灭的真心,圆觉妙心。我们希望开悟,悟什么?就是悟这个,明心见性见什么?也是见这个:我们的菩提自性,就是我们的真心嘛,就是圆觉妙心嘛,所以它是我们修行的根本,要去证悟的根本,就是这个东西。

那你没有见到这个,你没有明心见性,没有见到我们的真如本性啊、菩提自性啊,不管它用什么名称,你没有见到这个的话,你就是一直在如幻的境界里面怎么样?一直轮回,跳不出来,不管你用什么善巧方便法,你只要没有见到你的真心,你全部都是在搞轮回,说实在话就是这样。

所以希望我们学佛修行,希望发愿这一世有成就的众生呢,就非要明心见性不可,一定要见到你的真心,你的圆觉妙心,你的真如本性,一定要明心见性。所谓的悟后起修是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修行,之前都是盲修瞎练。

今天家里出了一件事情,就抓一个方便法,赶快去请教师父,师父说“你就念阿弥陀佛好了”,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四个字就全部搞定,搞不定怎么办?就再去请教,“你就念嗡嘛尼呗美吽”,又回去猛念、猛念,“奇怪,我的烦恼怎么它不会消失呢?”所以只要是方便法、是对治法,都是二元对立,懂吗?有一个能对治、有一个所对治,这个全部都不是我们真心所生起的智慧的觉照。

所以修行要从根本下手,就从我们的心下手,不要心外求法,那个都不能够根本的解决问题。我们总不希望修行了一辈子,然后还在轮回嘛,是不是?可是轮回的根本是什么?你知道吗?轮回的根本是什么?就是“我执”啊!你有一个“我”在修行,你是在修轮回,懂吗?没有办法断生死、轮回的。

问:师父,我有一位亲戚,他常去皇母娘娘那儿,他讲是皇母娘娘的弟子。现在他也常来念经了,当他念了三皈依时,他已经能算皈依吗?皇母娘娘是道教吗?因为他初一、十五就去那边。

答:皇母?皇母是福建话,福建话的皇母怎么讲?他念了三皈依就能算皈依吗?能算的举手?念了三皈依就皈依了?不算的举手,一定没有,有啊?我猜错了,不算皈依,对不对?那怎么样才算皈依?又要请你看《广论》“皈依三宝”,打广告,《广论》的“皈依三宝”讲得很清楚:就算你皈依,如果没有做到它所说的那些皈依应该要遵守的内容,也一样是等于是弃舍皈依,不是说你皈依完了,应该遵守的没有遵守,然后你就永远是佛弟子,没有哦!哪些情况之下也算弃舍皈依,请参阅《广论》。

问:师父,阿弥陀佛!请问如果一个人不信佛,不相信因果,等他死了,进入中阴身时,他会不会后悔?

答:他后悔什么?他从来都不信,他后悔什么?

问:在世时做了这么多坏事,想好好忏悔,谢谢!

答:他不信佛,又不相信因果,他死了以后进入中阴身,他不会后悔啊,他当然也不会忏悔啰。如果愿意后悔,然后来忏悔的话当然是很好。那一般如果他不相信的话,他应该是不会后悔,也不会忏悔。不相信因果,就表示说他不承认他自己的错,“我没有错,我为什么要忏悔呢?忏悔表示我承认我的错误,我才要忏悔,我既然没有错,我也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我干嘛要忏悔呢?”不相信因果就是这样的想法。所以一般不相信的话,他就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自己没有错,他就不可能忏悔。因为忏悔的大前提就是我错了,我才要忏悔嘛,忏悔之后,我很诚心的要改过,那个才是真忏悔;不然常常犯、然后常常忏,可是他也没有诚意要改,那个也不是真的忏悔。

那如果能够明白业的自性也是空的,那个就更优秀了,明白业的自性也是空的,这样才能够把我们业识的种子真正的尽除,就是你明白空性的道理,这样忏悔的力量会更强,也更能够把业力的种子根本的拔除。

我们如果有一个造业的我、然后我的业很重、那个业也是真实存在的,那这个业识的种子含藏在第八识,它就会力量非常的坚固,因为在你的观念里面是有一个造业的“我”,还有我所造的“业”,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那我要忏悔,忏悔这件“事情”也是真实存在,就是有我执、有法执,忏得很执著,所以他忏悔的力量很小,然后要拔除业识种子的力量就很微弱,所以他这样忏一辈子,其实只能忏一点点,很难完全尽除。

完全尽除还是要靠空性的智慧,就是造业的我不可得,我所造的业不可得,那八识田里面业识的种子它就很容易就动摇了,因为不可得嘛,所以它很快就尽除了,这个才是真正的忏悔;而不是有相忏,这个是属于无相忏的部分。

我们现在要功德回向,这个功德是真实存在的吗?功德自性也是空的,但是我们还是回向一下。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