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9、第七明到城乞食时愿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接下来,第七个类是“明到城乞食时愿”,有二十二个愿。到城市当中乞食、托钵,在城市里面会看到哪一些人家,那站在施主门口的时候,怎么发愿;进他家里面的时候怎么发愿;见到吝啬、不肯布施的人要怎么发愿;见到肯布施的人要怎么发愿;托得到食物的时候要怎么发愿;见空钵的时候要怎么发愿;还有信众对我们恭敬、不恭敬等等,它一共有二十二个愿。

二十二愿再分为五类,第一,“总处”,总说处所有三愿,第二,“入家”有三愿,第三,“乞食得否”有八愿,第四,“得食正食”有七愿,第五,“食讫说法”有一愿。

若见城郭,当愿众生,得坚固身,心无所屈。

内称为“城”,外称为“郭”。“郭”是在外面的,里面的叫“城”,所以城郭有内外的差别。那城郭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是防御敌人的,因此它一定要非常坚固。那见到城郭,我们就愿一切众生,“得坚固身”,得坚固身就可以不受到色、声、香、味、触的种种诱惑。“心无所屈”,是心能不屈不挠的意思,面对一切境界,心不动,好像城郭一样坚固。所以见到坚固的城郭,就想到自己不要为外境所牵动,得坚固身,心无所屈。这是从外面走到里面的城市了。

若见王都,当愿众生,功德共聚,心恒喜乐。

如果说他要乞食的地方是王都的话,“王都”就是王者的都城,它是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中心。一个好的王都,就会有很多贤达之人聚集,贤达之人当然就有功德,他们都是修养很高的人。所以见到他们所会集的王都时,我们就想到,一个好的王都,是贤达之人所会聚的地方,那我们的功德也应该要汇聚,汇聚功德,心才能恒常得喜乐。

见处林薮(sǒu),当愿众生,应为天人,之所叹仰。

见到处于林薮的时候,“林”就是树林、丛林,很多树木聚集的地方;“薮”,是指草野。这边的意思是说,林薮中有很多高人、隐士隐居在里面。既然是高人、隐士在林薮当中,他们一定是淡泊名利,不求功名,视富贵如浮云的人。所以就想到说,我们也应该效法这些高人,像他们的志向、行持这样高洁,能远离一切欲爱。因此当愿众生,也能效法高人,远离五欲六尘中的种种贪爱,从清心寡欲到无欲无求,才有资格成为人天所赞叹、所瞻仰、所仰慕的一个修行人。所以我们当愿众生,能成为这样的高洁之士。

这三愿是“总处”,总处有三愿。那接着是“入家”,入家有三愿,就是开始要乞食,要入到施主的家。

入里乞食,当愿众生,入深法界,心无障碍。

古时候的户籍制度是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现在是以巷道来区分邻里,因此以前的邻里跟我们现在不一样。那么,入到这个邻里里面乞食的时候,“当愿众生,入深法界,心无障碍”。走进这个邻里,就是“入”。走进这个邻里当中乞食,就想到我们希望能证入深法界,心无障碍。“法界”,法界就是心,心就是法界,我就是法界,法界就是我,法界是一体的,就希望能入到这个法界。那为什么称为“深”呢?就是用这个“深”来譬喻法界。因为法界心不可说它有,也不可说它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知道怎么形容,所以给它一个“深”字来形容。那希望一切众生能证入这个深法界,既然能入这个法界心,心就是法界,那就可以入这不思议境界,能神通变化自在,当然就心无障碍。

到人门户,当愿众生,入于一切,佛法之门。

“到人门户”,这个“人”就是指施主,我们走到施主门户前的时候。“门户”,一扇的叫“户”,两扇的叫“门”,所以一扇或两扇,在以前是不同的名称。那我们到了施主家门口的时候,就希望入于一切佛法之门,什么是“佛法之门”?佛法是不二法门,所以希望能入不二法门,究竟一乘了义的中道实相,就是不二法门。

入其家已,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刚才是站在门口,希望能入一切佛法之门。那现在进去了,进入到施主家之后,也要发愿,“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我们凡夫是三世不平等,过去、现在、未来不平等,所以现在为了将来世、为了未来,要好好地行善、积功德。众生如果是因为造业而受报,那果报在过去、现在、未来当然就有种种不同,有时候在三善趣,有时候在三恶趣,这时候三世是不平等的,所以有三世的差别。可是一旦入佛乘之后呢,三世就是平等,因为佛是平等法界,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差别,所以是三世平等。

接下来有八愿是“乞食得否”,得到、还没有得到;你托钵,碰到的是悭吝的人,还是肯布施的人,你可以满钵、还是空钵,一共有八愿。

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

如果见到悭吝、不肯布施的人,就当愿众生,对这个不坚固的世间财也要尽量布施,经常能不舍离胜功德法,什么是“胜功德法”呢?就是大乘的六度、四摄、三三昧,这些都是殊胜的功德之法。所以我们见到那种悭贪不肯布施的人,就要发愿,愿一切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应该要舍不得这些殊胜的功德之法,而不是世间的财物。

见能舍人,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

那见到能布施的人,我们就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像他一样,能布施,那就能永远舍离三恶道苦,因为能舍,就不会堕三恶道受苦。在戒律上也说,布施的果报能生天,就说明他不会堕三恶道,这样就永远舍离三恶道的苦了。那这是怎么来的?就是能布施来的。

若见空钵,当愿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

如果托不到东西时,见到空钵,我们就想到空性,希望赶快让我们的心清净,然后安住在空性当中,这样就不会生烦恼。所以不能得到施舍时,当愿众生,不要一肚子火,而能保持其心清净,看到空钵,然后思惟空性的道理,而做到空无烦恼。

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

当得到满钵、满满的供养,也不要欢喜,而是想到说我们要圆满成就一切善法。所以化得到、化不到,化得多、还是化得少,其实是自己福报的问题,自己过去的福报是多还是少,福报也是修来的啊!另外,还要看宿世自己结缘的多少,就是说你究竟有没有跟众生结缘,这也是空钵或满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若得恭敬,当愿众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

托钵的时候,如果能得到信众的恭敬,那就愿一切众生,以这个恭敬心,来修行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当愿众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

如果得不到信众的恭敬,我就希望众生以我为前车之鉴。因为我为什么得不到恭敬?就是自己的德行有亏,所以得不到信众的恭敬。不得信众的恭敬时,就当愿众生,以我为前车之鉴,不要行一切不善之法。

见惭耻人,当愿众生,具惭耻行,藏护诸根。

“惭耻”是惭愧的意思。见到惭愧的人,当愿众生,具足惭愧行,藏护诸根,而不放逸。不放逸才能具足惭愧,怎样做到不放逸?就是“藏护诸根”,所以具足惭愧,就是要藏护诸根,而不放逸。

见无惭耻,当愿众生,舍离无惭,住大慈道。

见到没有惭愧心的人呢?就愿一切众生,舍离无惭无愧,住大慈道。“慈”就是给众生快乐,可是一个没有惭愧的人,做的都是伤害众生的事情,所以现在希望(他)能舍离无惭无愧,就不会做伤害众生的事情,而能安住在大慈道当中。

接下来是“得食正食”,有七愿。就是谈到我们得到的食物,是好吃、不好吃,是柔软食、还是粗涩食,然后是什么滋味。就是当我们吃到种种滋味时,要怎么来发愿?吃完饭怎么发愿?它一共有七愿。

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羡”是羡慕,“欲”是希望,希望跟他一样,得到好的食物。所以比丘如果取得鲜美饮食的时候,得到好的食物,当然很满意,很满意的话,就希望能同时发愿,愿一切众生在布施比丘的时候,都能满足他的愿。所以这个“满足其愿”的“其”,是指那个乞食的比丘,希望一切众生在布施比丘的时候,都能满足他的愿。那其他的人看到了,也不要羡慕,希望也跟他一样,能乞食到美味的食物。

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

那如果得到不好吃的饮食时,不要起瞋心,心里想说:“这个能吃吗?给我这个什么?”不可以起这样的心。那不起瞋心,就能获得三昧,“三昧”就是正受,能得定的意思。所谓的定力,就是不为境界所动,不管好吃、不好吃,你都不为它所动,这时候你就可以入三昧。因此得到不好吃的饮食时,我们不要起瞋心,那不起瞋心,就能获得三昧。所以当愿众生,没有不获得种种三昧的,主要的三昧,就是空、无相、无作这三三昧,因此没有不获得种种三昧的滋味。

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

“柔软食”,是指很精致的食物,要切很久、煮很久,然后手工很细之类的。当看到这个柔软食,就想到我们的心也要柔软,那怎样做到心意柔软呢?就是去除害心,熏习大悲心,所以当愿众生,为大悲所熏,心意柔软。因为瞋障慈、害障悲,瞋恚心会障碍我们慈心的生起,而害心是障碍悲心的生起。因此要让我们的心意柔软,除非去除这个害心,熏习大悲心,我们才可能心意柔软。

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著,绝世贪爱。

“粗涩食”,就是比较不好吃的、很难下咽的。当我们得到很难入口、很难吞下去的这类食物时,就想到我们乞食的目的,只是为了疗饥而已,所以不应该心生贪著,因此我们发愿,愿一切众生,心无染著,断绝世间的贪爱。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这是每天都要念的,“若饭食时”,就是不管是美食、不美食,柔软食、还是粗涩食,都当愿众生能以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若受味食,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

这个“味”就是指种种滋味。当我们受食酸甜苦辣种种滋味时,就当愿众生,不要贪著这些世间的滋味,而以得佛的甘露味为满足。“上味”就是甘露味的意思,得佛的上味,就是得佛的甘露味。那这个“甘露”是比喻佛的无上妙法,无上甚深微妙法,就是指这个甘露味。

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那吃完饭时,就要想到,饭是吃完了,那该做的事,是不是也完成了?什么是菩萨该做的事呢?持戒、修定、修慧、发菩提心、行六度、十波罗蜜一切“所作皆办”,所该做的也应该一一成办,才能具足佛所证的法。所以“饭食已讫”,就是受食终了,吃完饭以后,就当愿众生,对于所该做的事情,也应该一一成办,这样才能具足诸佛所证之法。诸佛所证的就是菩萨因地所修行的种种法,就是成佛所须要具足的种种法。

那最后一个是“食讫说法”,吃完饭要为众生说法,这只有一个愿:

若说法时,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广宣法要。

在家众是财布施,出家众是法布施为主,所以一般接受乞食之后,就要为施主说法。因此吃完饭,在说法的时候,当愿众生,都能得无尽的辩才,广为宣说佛法的精要。那么,要到什么程度,才能得到这个无尽的辩才呢?九地菩萨说法第一,就是九地以上,才能得无尽的辩才,得到四无碍辩。那十地菩萨呢,说法如云,重重无尽,所以我们要效法九地、十地以上的菩萨,得无尽的辩才。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