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六明乞食道行时愿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第六类是“明乞食道行时愿”,有五十五愿。走在路上叫“道行”,从我们右手拿锡杖,左手拿钵,开始要出去化缘,这时候就要一路发愿,看到不同的境界,发不同的愿。这一段落比较长,“明乞食道行时愿”,总共有五十五愿,再分成三大类:前面十二愿是“游涉道路”。接下来十九愿是“所覩(dǔ)事境”,就是亲眼所目睹的事情和境界,简单来讲,“所覩”,眼睛看到叫目睹;“事境”就是事情、境界。再下来有二十四愿是“所遇人物”,所遇到的人物,你看到不同的人,就发不同的愿。所以它分十二愿、十九愿、二十四愿,加起来一共五十五愿。首先我们看“游涉道路”十二愿。
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
“锡杖”的“锡”,原来的意思是轻,像那个锡做的器皿,它都比较轻,它比铁、黄金都要轻,它首先有轻的意思。还有,它很明亮,所以明、轻,就是取它本来的意思。用这个意思来比喻,出家比丘要轻烦恼而明佛法,就是拿锡杖原来的含义。那它的作用呢,就是那个行道比丘,在托钵、乞食的时候,如果手有拿锡杖,看起来就很有威仪。
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他要乞食的时候,不能开口说:“来人啊!我来了!我来托钵!”这样没有威仪,他只要振动那个锡杖,发出音声,里面的人听到就知道:“哦!有人来乞食。”所以他不用开口,只要在地上振动一下,它就会发出音声,这音声就能告诉里面的人说,有比丘来托钵。如果等了一会儿,没有人出来的话,就要离开,就知道对方没有布施的意思。这个是拿锡杖的第二个用意。所以它的作用,第一个是比丘威仪,第二个是他乞食时要用的。
那么当右手拿锡杖的时候,“当愿众生,设大施会”。“大施会”就是谁都可以来应供,亦即所谓的“无遮大会”,或称为流水席。那无遮大会就是很多人来应供,范围很广,如果是比较大的施会的话,就会有千万人来应供。那是不是大家很欢喜地吃完,然后就回去?不是!而是希望能示以真实之道。所以同时要让这个大施主能明白,什么是真实之道,这个才没有白白浪费他的钱粮来供应这么多出家人。这是他准备去托钵的时候,就希望一切众生能设像这种无遮大会,在设下无遮大会的同时,更重要的就是要示以真实之道,这样才不会浪费大施主的钱粮。这就讲到说个人在乞食时,就想到很多人乞食时的这种用心。
执持应器,当愿众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
左手是拿钵,“执持应器”,“应器”就是应量器,它原名是“钵多罗”,简称为“钵”。那为什么叫“应量器”呢?原来的钵是应个人的食量,而有大小的不同。那我们现在都是一样的,像南传他们拿的都是统一的大小,但最早它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食量不同,钵的大小就会不同,因此才叫“应量器”。所以手持应量器就想到法器,就希望众生能成就法器、具足法器。具足法器做什么呢?因为托钵就是接受供养,那成就法器的话,就能接受天上或者人间的供养。我们都是受人间的供养,可是就有人是接受天上的供养,像道宣律师,因为他持戒清净,感得每天中午都有天人送食,这个就是天人的供养。所以我们左手持钵的时候呢,当愿众生,能成就法器,以接受天上、人间的供养。
发趾向道,当愿众生,趣佛所行,入无依处。
右手拿锡杖,左手拿钵,拿好了之后就向前走了。“发趾”就是举足的意思,“向道”就是走向道路,“趣佛所行”就是趣向诸佛所行,意思是所行的不是凡夫之行,而是诸佛所行。那诸佛所行是入什么呢?是“入无依处”,是无所依的,只要有依处都不是真道,无依处才是真道、才是佛道。凡夫都是有所依,他一定要依个什么才能活下去,依法门、依师父、依道场,还要依这个日常的思绪,所以他的心都会著在哪里,或者住在什么上面。那个“著”或“住”,就是他平常最在乎的那个,就是他的住处、他的著处。只有成佛才是无依处,祂是随缘作用,但是祂的心不会著在上面,这才是诸佛所行。当我们举脚准备走向道路,去行乞的时候,就当愿众生,趣向诸佛所行,入无依处。
若在于道,当愿众生,能行佛道,向无余法。
刚才是开步走,现在是已经走在路上了。已经在道路上行走的时候,当愿众生,都能行佛的道路,走向证涅槃。“无余法”就是证涅槃,我们开始走的时候,就希望能走向佛道,走向涅槃之道。
涉路而去,当愿众生,履净法界,心无障碍。
那这个路上可能要跋山涉水,“涉”,主要就是讲涉水,因为已经走在路上了,那中间可能有上坡、下坡,还有弯弯曲曲的路,或直直的路,所以这边主要是讲涉水的时候。涉水时我们希望能涉到哪里去?涉到清净的法界去,使我们的心无障碍。因此涉水的时候,当愿众生,能履清净的法界之路,心无障碍。清净的法界其实就是讲我们真正的清净心,那我们的心达到清净,当然就没有任何障碍。所以除障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就是清净心。心清净就没有任何障碍了,我们心一染污,障碍就现前。因此它这边有另外一层比较深的意思,就是履清净的法界,其实就是希望我们能涉过这个清净的法界,使我们的心没有任何障碍。
见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
那现在要爬坡了,“见升高路”,见到上升的高路,爬坡是往上,就希望能出三界,没有任何怯弱、害怕或者软弱,而是以勇于出三界的心往上爬,然后出三界,是这样的意思。所以爬坡的时候,当愿众生,永出三界生死,心没有丝毫害怕、怯弱。
见趣下路,当愿众生,其心谦下,长佛善根。
下坡的时候,就想到我们的心也要谦虚、谦下;心谦下才能增长我们成佛的善根。所以见到趣下路,就是下坡路的时候,当愿众生,他的心也能谦下,增长成佛的善根。
见斜曲路,当愿众生,舍不正道,永除恶见。
转弯的时候,看到弯弯曲曲、弯弯斜斜的路,就想到我们要舍弃正法以外的那些邪门歪道,弃舍一切不正道路,永除恶见,永远灭除邪恶的知见。为什么会走到邪道上面去?就是因为恶知、恶见,没有正见的关系,所以我们希望能永远灭除邪恶的知见,这样就能弃舍一切不正道。
若见直路,当愿众生,其心正直,无谄无诳。
若是见到笔直的路,则当愿众生,心正直没有谄曲、诳妄。心是行为的主宰,心正直,一切行为都正,行为正,就没有谄曲、诳妄。
见路多尘,当愿众生,远离尘坌,获清净法。
见到路上尘土飞扬,会染污人们的身体、衣物,则当愿众生,心能远离贪瞋痴慢,获得心地的清净。(坌,是尘土积聚。比喻贪瞋痴慢等烦恼。)
见路无尘,当愿众生,常行大悲,其心润泽。
见到没有灰尘而平坦的路,知无崎岖、颠簸之苦,则当愿众生,能常行拔苦的大悲心,以润泽众生枯槁的心苗。
若见险道,当愿众生,住正法界,离诸罪难。
若见到危险的道路,知最危险的莫过于生死之道,则当愿众生,住于清净的自性当中,这样就能不造诸业,而远离一切罪难。(“法界”就是自性清净心。)
接下来,有十九个愿是“所覩事境”。
若见众会,当愿众生,说甚深法,一切和合。
若见四众集会一处,则当愿众生,请有道学的长老,说如来甚深法教,使一切和合。(知甚深法教的人无诤。)
若见大柱,当愿众生,离我诤心,无有忿恨。
若见大柱,就想到了它所承载的重量,这时当愿众生,都能离我诤心,承担重责大任,无有忿恨。
若见丛林,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应敬礼。
若是见到丛林,就想到它是鸟兽深藏之处,这时当愿众生,功德如丛林,是诸天及人所应礼敬的对象。(“丛林”比喻修道人功德的深广。)
若见高山,当愿众生,善根超出,无能至顶。
若是见到高山峻岭,则当愿众生,所累积的善根,能超出众山之上,无有能至其顶者。(高山比喻善根愈积愈高,终至无人能及。)
见棘刺树,当愿众生,疾得翦除,三毒之刺。
见到能刺人的棘刺树时,则当愿众生,能很快地翦除三毒的刺。(贪瞋痴三毒,使人造恶入三途,所以要很快地将它翦除。)
见树叶茂,当愿众生,以定解脱,而为荫映。
“荫映”,树荫的那个遮荫。看到那个很大棵、很多树叶的树时,我们就想到要作为众生的庇荫,因为树荫可以遮凉,可以避免日晒之苦,因此发愿,能以定力来解脱一切众生的热恼。因为定可以伏烦恼,要以定力来解脱一切众生的热恼,作为众生的庇荫。
若见华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华开敷。
那如果看到花开呢?在《华严经》里面,都用花开来比喻神通,所以看到花开,花正要开,还没有全开的时候,含苞、有开一点点、半开,看到这个花开的时候,当愿众生,所现的神通法,有如花的开敷,就好像这个花开一样。就是用这个花来比喻神通,希望众生所现的神通法,就好像花的开敷。
若见树华,当愿众生,众相如华,具三十二。
前面是花正要开、开一点点,这里是盛开、全开。看到开满了各式各样的花,我们就想到佛的三十二相,就好像这个众花,“众相如华,具三十二”,树上开满了各式各样的花,像春天看到花团锦簇,这时候就“当愿众生,众相如华,具三十二”。
若见果实,当愿众生,获最胜法,证菩提道。
那如果看到果实呢,就想到证果,我们希望证的是佛果,“证菩提道”,就是成就佛果的意思。所以看到果树上结满了果实,就想到成佛果位,这时当愿众生,能获得最殊胜的法,就是证得菩提道,成就佛果。
若见大河,当愿众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
看到大河的时候,就想到佛的智慧如海,也希望我们能入佛的智慧海。“法流”,就是法性之流,要入佛的智慧之海,就要先入法性之流,才能入佛的萨婆若海。当我们看到海时,就想到佛的智慧如海,深广不可测量,所以看到河的时候,就想到佛的智慧。
若见陂(bēi)泽,当愿众生,疾悟诸佛,一味之法。
“陂”是蓄水;“泽”是水草交错,就是一个蓄水池里面,长满了水草,水草互相交错,叫“陂泽”。“疾悟”,就是很快悟得。当见到长满水草的蓄水池,就当愿众生,很快悟得诸佛的一味之法。因为蓄水池它不通河流,所以能保持一味。它没有跟外面的山河大海流通,所以整个蓄水池是等同一味的。因为没有其他河流的水流进来,它也没有流向其他的海,这个味道不会改变,就用这个一味来比喻,希望能得佛法的一味。那佛的一味之法,就是它没有掺杂什么邪魔外道法或世间法,所以叫一味。
若见池沼,当愿众生,语业满足,巧能演说。
这个池沼跟语业满足有什么关系呢?“若见池沼”,就是见到满满的一池水,那个盈满的池沼,就想到语业的圆满。所以当我们看到水池中的水非常满的时候,就当愿众生,像这个池沼的水,能语业满足。圆满具足语业做什么?不是传八卦,而是要“巧能演说”。
若见汲井,当愿众生,具足辩才,演一切法。
“汲井”,就是取井水的意思,从井里面打水。那井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就用这个井水的源源不绝,来形容我们的辩才滔滔不绝。所以看到有人打井水,就想到井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希望我们能具足滔滔不绝的辩才,演说一切法。
若见涌泉,当愿众生,方便增长,善根无尽。
这个“涌”也等于“湧”,这两个字是相通的。当我们看到涌出来的泉水源源不绝,就希望一切众生,善根能无尽增长。所以见到涌出来的泉水,当愿众生,以此方便,使得善根如涌泉一样,不断地增长,一直到无尽。
若见桥道,当愿众生,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桥道”,就是桥梁的意思。桥梁承载两岸之间,它可以从这一岸到那一岸,所以我们马上就想到,我们要像桥梁一样,可以广度一切众生,从生死的这一岸,度向成佛、解脱的那一岸。
若见流水,当愿众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流水”,就是流动的水,就想到我们的意识之流,也像流动的水,切也切不断。我们修定的时候就知道,那个意识之流一直起来,念念分别,相续不断,切也切不断。既然像流动的水,没有办法切断,也没关系,就希望我们的意识之流是“善意欲”,就是所谓的善法欲。当我们的意识之流,念念都是跟善相应的,那就能洗除心中的无明垢染。“惑”就是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无明是最严重的。
这些垢染全部都洗得干干净净,它是靠什么洗的呢?就是这个“善意欲”,它能慢慢地洗除心上的无明垢染。所以流动的水没有关系,让它流,我们的意识之流切不断,也没有关系,可是希望它是“善意欲”,好的意识之流。这个“欲”,指的是善法欲,对于善法的欲求,而不是五欲六尘的欲求,这样才能洗除心中的无明垢染。
见修园圃,当愿众生,五欲圃中,耘除爱草。
“耘”是拔的意思,拔除爱草。当我们看到有人在修整园圃、拔草的时候,就想到我们五欲的爱草,是不是也要拔一拔呀?所以见到人家在修整园圃、拔除蔓草的时候,就当愿众生,在五欲的园圃中,拔除爱草,将五欲的爱草连根拔除。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或者色、声、香、味、触等等。
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
见到“无忧林”,就想到无忧。怎样才能达到没有生死的忧愁、恐怖呢?怎样达到无忧?那就是永离贪爱,才能真正无忧。因为一念贪爱,就是那一念的贪,才会有生死轮回,因此我们要除去生死的忧愁、恐怖的话,除非远离贪爱,才能不生起生死的忧愁、恐怖。
若见园苑,当愿众生,勤修诸行,趣佛菩提。
“园”是花园,“苑”是院落。无论是花园还是院落,里面长满了花草,有的还有一些小动物,养鸟、养猴子等等,这是“园苑”。园苑里面就是种满了很多花草,那怎样让这些花草茂盛、长得好呢?就是要好好地培植花木,没事时要除除草、施施肥、灌溉一下,这样花木才会茂盛。那勤修这些,就好像我们勤修诸行一样。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园苑,就想到管理园苑的这些人,平常都勤于做哪些事情?就是除草、施肥、灌溉这些事情,所以我们现在如果要趣向佛菩提这个根本,要怎么修呢?就是要勤修诸行,成佛的诸行很多,发菩提心、六度、四摄、四无量等等的六度万行,这个就是趣向佛菩提的根本。
以下是“所遇人物”,就是看到不同的人,所发的愿,有二十四愿。
见严饰人,当愿众生,三十二相,以为严好。
当我们看到穿着很华丽,然后很爱打扮的人,就想到那个衣冠、首饰不是真正的庄严,佛的三十二相才是真正的庄严。所以这时候我们就要发愿,当愿众生,以佛的三十二相来庄严自己,而不是用这些首饰、衣冠来庄严自己。
见无严饰,当愿众生,舍诸饰好,具头陀行。
那见到不爱修饰、打扮的人时,“当愿众生,舍诸饰好,具头陀行”。那不爱打扮,弃舍种种美好的装饰,来修头陀行,就是一无所有,走到哪边就睡到哪边,这个才是真的丢光光。
见乐着人,当愿众生,以法自娱,欢爱不舍。
“乐着人”,就是很贪著的人,贪著五欲六尘。像看电视,他总是要转到那个有歌舞的频道,或综艺节目,就说明他很喜欢随时随地来娱乐自己,是这样一个性格的人。如果我们看到这样的人,就知道他是非常贪著玩乐的,很喜欢自我娱乐。那我们就希望以佛法来自我娱乐,不要看综艺节目。如果要欢爱不舍的话,就欢爱不舍佛法,这样就对了。所以看到那个贪爱不舍的,没有关系,没有要叫你弃舍什么,你就是贪爱佛法,把你的贪爱转移一下对象,这样就可以了。
见无乐着,当愿众生,有为事中,心无所乐。
那不贪爱、无乐着的人呢?就是跟刚才相反。“有为事”,就是世间的这些有为诸法,如梦幻泡影,而“心无所乐”。既然不贪爱,你就视一切法如梦幻泡影。所以见不贪爱的人,当愿众生,看世间的有为诸法,如梦幻泡影,而心无所乐。
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
见到欢乐的人,看上去他很高兴这样的对象时,“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真正的安乐是什么?好乐供养佛。世间的一些欢乐不是真正的欢乐,只有好乐供养佛,才是真正的安乐。那供养佛当中,又以法供养最殊胜,所以我们希望用修行来供养佛,只有修行才能常得安乐,这个是乐供养佛的意思。不是好乐供养佛,那样我们的贪瞋痴也不能断,所以我们就要想到供养佛,什么才是最殊胜的?修行才是最殊胜的、法供养才是最殊胜的,只有修行才能得真正的安乐。
见苦恼人,当愿众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
见到苦恼的人,就想到怎样灭除众苦呢?除非开悟,获得根本智,才能灭除众苦,这是比较究竟的,世间的方法都不究竟,用转移的、转念的、观想啊,都不究竟;就是见空性,当下就不苦了,这才是比较究竟的。
因为对一个开悟的人来说,他看一切苦自性都是空的,所以苦也没有办法影响到他。即使他生病、很痛,也不会影响到他心情的原因,就是他已获根本智,灭除众苦。根本智就是见空性了,所以苦恼的自性也是空的啊!那一切苦的自性是空的,是不是就能灭除?才能真正彻底灭除,而不是用压抑的、勉强的方法,也不是自我催眠,不用!它是能真正灭除一切苦,就是获得了根本智。在空性的智慧当中,一切法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当然苦也不是真实存在的,无自性可得。
见无病人,当愿众生,入真实慧,永无病恼。
见到无病的人,就想到怎样永远不被病所恼呢?也是要入真实的智慧,就是刚才讲的根本智,才能真正做到“永无病恼”。
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看到生病的人,就想到他为什么生病呢?过去的业嘛!如果他不是愿力,承担众生的业,就是他自己的业。那菩萨祂是为众生生病,可是凡夫不一样,因为他过去世恼害众生,所以才会有疾病。因为疾病是恼害众生来的,因此我们看到疾病的人,就会想到,这个疾病是由过去世恼害众生而得的,这时候我们就要发愿,“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知道这个身空寂,是四大的假合。当下知道这个四大的假合之身,不是实有的,至少那个病苦会减少,知道它不是真实存在的,那就能不为病所苦。同时要远离乖诤法,不再恼害众生,才能永远无病,这就是“离乖诤法”。因为乖诤法是由恼害众生来的,由于这样的业才会生病。所以我们看到生病的人,就想到这个身是空寂的,就能不为病所苦,而且远离乖诤法,不再恼害众生,就能永远无病。
见端正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常生净信。
相貌长得端正的人,也是他宿世的因缘,过去世有修,所以这一世相貌端正。可是再怎么端正,也比不上对佛菩萨“常生净信”,经常生起清净的信心,因为心端正,才能长得端正,这个才是真的端正。所以见到端正的人就想到,怎样得这个端正的果报?就是当愿众生,对于佛菩萨常能生起清净的信心。
见丑陋人,当愿众生,于不善事,不生乐着。
为什么相貌丑陋?除了瞋恚心强以外,就是他做了不善事,所以他的果报就是相貌丑陋。那么,见到丑陋的人,则愿一切众生,对于不善事,不再产生乐着,不再做不善事、造不善业,他就不会有丑陋的果报。
见报恩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能知恩德。
见到知恩报恩的人,就当愿众生,对于佛菩萨,能知恩报德。因为佛菩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所以我们应该要知恩报恩。那怎样才是最好的知恩报恩呢?就是如说修行,依教奉行,自利利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样才能真正报佛菩萨的恩德。
见背恩人,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
那个忘恩负义的人,我们也不要臭骂他了,也不要想怎么去回报他、怎样去报复。就当愿众生,对于有这种恶行、背恩忘义的人,我们不加其报,不要想怎么去以牙还牙,这个是恶性循环,不好,跟众生结怨也不好。
若见沙门,当愿众生,调柔寂静,毕竟第一。
“沙门”就是清净的出家人,没有包括破戒的出家人。因为它上面说,“当愿众生,调柔寂静,毕竟第一”,所以就不能包含那个破戒的出家人,而是清净的出家人,才能证四沙门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因为他已经分断,或者全断烦恼,所以可以身心调柔。那调柔了自然就无诤,像《金刚经》上面讲的:“须菩提,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若见沙门,当愿众生,身心调柔,寂静无诤,毕竟为人中第一。那为什么可以达到寂静、调柔呢?就是刚才讲的,因为他分断或全断烦恼了,自然就身心调柔,调柔自然就无诤。
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
婆罗门,就是专门修持梵行的人,看到这类专修梵行的人,我们就想到说,自己也要永远持这个梵行,离一切恶。
见苦行人,当愿众生,依于苦行,至究竟处。
“依于苦行”,一般的苦行没有办法到达究竟处,所以当我们看到世间有人行苦行,我们就发愿,希望他们依于这个苦行,能到达究竟处,不会白白受这个辛苦。那我们台湾大概就是看到“过火”苦行,然后那个乩(jī)童在自残的时候,拿种种法器在身上打,打到头破血流,还有穿针,穿在嘴巴,或者是身上穿了好几针,那个就是苦行。当看到乩童在残害自身,血流满身的时候,我们就发愿:“当愿众生,依于苦行,至究竟处”,不要白白受苦。这是在台湾可以看得到。那印度的花样就更多了,拔头发的、断食的、持牛戒的、从悬崖跳下去的,夏天就烤火,印度的夏天四十几度,然后他在身体周围点上一圈火加热,这样来修,非常辛苦。所以我们希望他能至究竟处,不要白白受辛苦。
见操行人,当愿众生,坚持志行,不舍佛道。
“操行”,我们在学校都有操行成绩,就是指这个。一个有操守的人,他能把持自己,不犯过失,才能当模范生。因此他一定是一个能坚持原则的人,不会像墙头草随时会变节。那我们见到这样一个有操守的人时,“当愿众生,坚持志行,不舍佛道”,也不要中间退心,能坚持自己的志向和行持,永远不弃舍佛道,坚持到底。
见着甲胄(zhòu),当愿众生,常服善铠,趣无师法。
这个“甲”,就是戎衣,古时候作战都要穿战衣,就是甲;“胄”,是头盔,军人戴在头上的战帽,所以这两个就是战衣、战帽。看到穿着战衣、战帽,全副武装的人时,就当愿众生,经常服(穿)的是善铠。军人打仗,上阵杀敌,穿的是战衣、战帽,但是这个战衣、战帽上阵杀敌不是善铠。我们要穿的是善铠,所以特别加上一个善铠,就说明只有善铠能趣向无师法。
“无师法”就是佛法,就是法尔如是,宇宙的真理,你开悟,它也是这样如实地存在;你不开悟,它还是如此地存在。只是开悟,你可以见到宇宙的真相;没有开悟的话,就是无明、颠倒、愚痴,所以称为“无师法”。它不是老师可以教授给我们的,而是本来就存在的宇宙真理,这个叫无师法。也可以说佛所获得的是无师法,因为佛的教导,是开显我们本来就有的智慧,就是“无师智”。所以它不是老师给你的,是你自己发现宇宙的真理,自己见到本性,然后开发自己的佛性。它教我们的是一种怎样开发自性的方法,而不是给我们那个菩提自性,那个是本自具足的,所以叫“无师法”。
见无铠仗,当愿众生,永离一切,不善之业。
刚才是全副武装的人,那现在没有穿战衣的人,这个“铠”是战衣的意思;“仗”就是武器,这个战衣、武器都是打仗用的。这是说看到没有穿战衣、手拿武器的人时,“当愿众生,永离一切,不善之业”。因为穿战衣、戴战帽、手拿武器,就是要打仗,都是在造不善之业;那现在没有穿这些打仗用的衣服,没有拿这些武器,当然就希望一切众生能永离不善之业。因为打仗都是在造不善之业,那不打仗,当然就是希望能永离一切不善之业。
见论议人,当愿众生,于诸异论,悉能摧伏。
“异论”,就是不同于佛法的诤论。见到有人在议论时,就想到佛法以外的一切外道、魔道,我全部都要摧伏。既然要论议,就好好的论议,来降伏外道。那降伏外道需要无碍的辩才,所以见到论议的人,当愿众生,有无碍的辩才,对所有不同于佛法的诤论,都能摧伏。
见正命人,当愿众生,得清净命,不矫威仪。
“正命”就是离五邪命,是八正道之一。见到正命的人,当愿众生,能得清净的正命,不矫威仪。“矫”是矫诈,就是诈现奇特。
五邪命的第一个就是“诈现奇特”,本来没有,自以为有,这个是“诈”;在威仪、行动上表现与众不同,这个叫“奇特”,所以为了名闻利养,矫现奇特,是第一个邪命。五邪命的第二个是“自说功德”,自己推销自己,说自己的功德有多大等等,就是为了名闻利养,这个也是邪命。第三个“占相吉凶”,帮人家算命、卜卦、观星象这类的,也是为了名闻利养。第四个,“高声现威”,故意高声现威,令他敬畏,这个也是为了名闻利养,算是邪命。第五个“为他说法”,说法为了名闻利养算是邪命,这个很重要,为了名闻利养是重点。
不然就是方便法,摄受众生的方便,像菩萨也做这类的事情,可祂不是为了名闻利养,就不算是邪命。所以见到正命的人呢,那就希望能得清净的正命,不再从事五邪命这些内容。
若见于王,当愿众生,得为法王,恒转正法。
“若见于王”,就是见到国王,“王”就是自在的意思。为什么自在呢?因为他握有生杀大权,想到国王的自在,就想到于法自在的法王,只有佛才能称为法王,于法自在。所以见到国王的时候,就想到国王握有生杀大权,能自在,就当愿众生,都能作为法中之王,就是都能成佛,只有成佛才能于法自在,称为法王,就能恒常不间断地转正法轮。
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
“若见王子”,见到国王的儿子,就想到佛子,我们想成为佛子,所以“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佛子怎么来的?是从法化生的,他怎么个化生法呢?先从听闻佛法,一直修到断所知障、烦恼障,然后就能蒙佛授记,而成为佛子。从法化生,这样变化而生的佛子,由听闻佛法,断除恶障,蒙佛授记而成为佛子。
若见长者,当愿众生,善能明断,不行恶法。
“长者”就是年高有德的人,也是能明断是非的人。以前在乡里、邻里中,都会有这个长者,碰到有什么纠纷,都会请长者出面来排解纠纷,所以长者是明断是非的人,也是排解纠纷的人。那当我们见到这样一位年高有德的长者时,“当愿众生,善能明断,不行恶法”。长者既然是能明断是非的人,那我们也希望一切众生善能明断是非,不再行一切恶法,所以这时候就善恶要分明了,要断除一切的恶法。
若见大臣,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大臣”,就是辅佐国王、管理国事的叫“大臣”。古时候大臣就是要“忠心爱民”,做到这四个字,就是一个好的臣子,忠心是大臣的本分,爱民是大臣的天职,所以要忠心爱民。一个忠心爱民的大臣,他不会欺君罔法,因为欺君罔法是为国贼,所以就希望不要变成不好的大臣。那怎样不成为国贼呢?就是“恒守正念,习行众善”,不要成为佛法当中的害群之马。所以见到大臣,“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到这边二十四愿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