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三坐禅观时愿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以下是第三类,“坐禅观时愿”,有七愿:
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
“堂宇”,是禅堂的意思。我们进禅堂的时候,应该怎么来发愿呢?这个“无上堂”,以禅宗来讲,就是明心见性的意思。因为你进禅堂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明心见性。那你见性的时候,就能安住在自性当中,安住不动。所以我们走进禅堂的时候,就愿一切众生,都能明心见性,安住在自性当中,不为世间八风所动。一般我们说不动,以世间法来讲就是八风吹不动,那广义来讲,就不止八风,可是在红尘里面主要是八风,所以就是不为世间的八风所动。八风是指苦、乐、称、讥、利、衰、毁、誉,一类好的,一类坏的,好的有四个,坏的有四个。
若敷牀(chuáng)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
“敷”,就是铺设的意思。“牀座”,以前印度的修行人,晚上吉祥卧也是在那个上面,白天打坐也是在那个地方,这是他们的卧具,同时也是坐具。那我们进禅堂的话就是坐具,所以在铺设坐具的时候,我们要发愿:“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我们在铺设坐具的同时,也想到要铺设一切善法。“开敷”,是从这个铺设的动作来的,就是开展出来一切善法。开展一切善法能怎样呢?就能得见真实相。“见真实相”,就是开悟的意思。因为见到了原来尼姑是女人作的,原来鼻子朝下,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这就是真实相,诸法的实相。那你见到了,就是开悟了。所以铺设坐具的时候,愿众生也能同时开展出一切善法,见诸法的真实相,这是我们在铺设坐具时发的愿。
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
前面是走进禅堂,先把坐具铺好,铺好就坐上去。那坐上去的时候,希望坐的这个是菩提座。什么叫菩提?觉悟也!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觉悟之后,我们的心就不会有任何执著了。所以当我们身体坐正的时候,愿众生都坐在觉悟的菩提座上,了知一切法如梦如幻,而心无所执著。觉悟以后我们就知道,一切法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如梦幻泡影一样的,既然是假的,当然就不会执著了。所以我们坐上蒲团的时候,就希望坐在这个觉悟的菩提座上,既然悟到一切法如幻,那当然就不会有所执著,这是刚刚坐下去时所发的愿。
结跏趺座,当愿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
坐下去之后,就要盘腿,盘腿的时候,是坐如钟,坐得非常稳,同时我们想到,要让我们的善根很稳,就是“善根坚固,得不动地”。这个“不动”,看是要站在禅定的角度,还是以菩萨的境界来解释,它可以有不同的说明。如果以四禅八定来讲,证到四禅叫“不动”,不为苦乐所动,所以四禅也可以称为“不动”。那以菩萨十波罗蜜来讲,要证到第几地时,他的禅定功夫最高呢?以禅定来讲是五地,初地菩萨布施波罗蜜圆满,二地是持戒,三地是忍辱,四地是精进,五地是禅定,五地菩萨的禅定可以到达不动,任何魔、任何扰乱,他都能如如不动;所以禅定最高的就是五地菩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可能动摇,我们就说他的禅定波罗蜜圆满。
那以不退转来讲,要证到八地才能得不退转,所以八地也叫“不动地”。为什么八地可以不动、不退转呢?因为他可以任运无功用,安住在那个境界当中。八地之前,因为还不能任运无功用,前面都是有功用、有加行,这时候要忆念或提念,才可以不退转。可是当出定,或者没有安住在那个境界时,他就还是会动摇、会退转。一直要到八地才能任运无功用,就是不用再提念了,也不用再加行、加任何功用,他就可以安住不动,可以保任,然后不退转。所以我们盘腿的时候,就愿一切众生,都能善根坚固,得不动地。
我们进禅堂最主要就是修止、修观,所以接下来这两个,就是我们修定的时候怎么发愿,修观的时候怎么发愿:
修行于定,当愿众生,以定伏心,究竟无余。
这是以定力来调伏其心。因为定力可以伏烦恼,所以烦恼就可以修定来灭除,而没有剩余。“无余”就是无所剩余,一切烦恼都可以究竟灭除。因此修定的时候,当愿众生,都能以定力来调伏其心,进而灭尽一切烦恼。
若修于观,当愿众生,见如实理,永无乖诤。
定可以伏烦恼,观可以断烦恼,一个成就定力,一个成就慧力。所以所有修观的法门,都能开智慧,能见如实理。“见”就是“证”的意思,证到万法皆如的真理,也就是证得诸法实相的道理。“乖诤”,就是乖违、诤讼的意思。那一个证得诸法实相的人,他还会不会有任何乖诤呢?当然就不会有任何乖违、诤讼,因为他已经见到诸法实相的道理,因此就不会落在戏论当中。这边讲的“永无乖诤”,也是说明他不会落在戏论当中。什么叫“戏论”?就是落在因缘和合、非和合、无因生、自然生等等,这些都是戏论。所以修观时,当愿众生,都能远离一切乖违、诤讼,或远离一切戏论,而见到诸法实相的道理。
舍跏趺座,当愿众生,观诸行法,悉归散灭。
修止、修观完之后,我们就要放腿了,放腿的时候,就观察一切诸行无常。“行法”就是诸行无常,一切无常法最后都是悉归散灭的,所以放腿的时候,就想到诸法都是会散灭的,并愿众生都能观察到,一切有为的生灭法,终归散灭而空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