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八识(2)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Orchid Country Club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喇嘛、法师、各位居士大德:
大家晚上好!
我们继续看,第八识规矩颂。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这两句颂是说第八识的行相非常深隐幽微,不但凡夫难以发现它的行相,就是二乘圣者也难以了达,由于如此,才兴起了大乘菩萨论主的论诤。这就是这两句颂的意思。
“二乘”,指的是声闻乘、缘觉乘,我们所谓的“小乘”,就是二乘人,指的是小乘人。小乘人不了解第八识。那二乘人为什么不能够了达第八识呢?是因为迷执的缘故。那又为什么会迷执呢?因为二乘人他们只知道有一个生灭无常的第六识,他们知道前五识、第六识;但是他们不承认有第七识、第八识,就是因为迷执的关系。
所以,以他们的定力,他们也修止观;但是他只能看到生灭无常的第六识,因为第八识太深细,行相非常深隐幽微的意思就是说,它太深细了,甚深最甚深,微细最微细。那除了证到佛(究竟圆满的佛)才能够完全地了知这么深细的第八识,所以二乘人他是没有办法了达第八识的。
所以,以他们思惟来修、来观一切生命无常的现象,也只能看到第六识,所以一直都不知道有一类相续的阿赖耶识,所以坚持不承认有第八识,因此说他“迷”;而且认为第六识可以受熏持种,因此说他“执”。所以这边“迷执”的意思是说:他不了解有一个第八识,所以说他迷,因为迷了,所以不知道有第八识;因为坚固执著第六识可以受熏持种。我们昨天说第八识的功能它能够接受熏习,还有持一切法的种子,这个受熏持种的功能,对小乘人来讲,第六意识就可以完全代替第八识受熏持种这样的一个功能,所以我们说他“执”,就是坚固地执著第六识的功能可以包含了受熏、还有持种等等第八识的功能,所以我们说他“执”,因为他坚固就是这样认为。
那么二乘人他为什么不知道有个阿赖耶识呢?因为佛没有对二乘人说。那佛为什么不对二乘人说阿赖耶识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他们的智慧太浅薄了。我们知道小乘人的智慧只到哪里?他们只破了见思惑嘛,只证到我空,没有破所知障,没有法空的智慧,因此我们说他的智慧太浅薄,没有办法了解第八识。
第二个原因是,第八识不是二乘人所证悟的境界,不是他们要证的境界。因为二乘人想要解脱生死、跳出轮回、证入涅槃的话,他不需要了解到这么深细的第八识。他只要(我们刚才讲的)破见思,然后断我执,这样就可以了,就可以出三界,然后入涅槃。所以第八识不是二乘人所证悟的境界,所以佛不对二乘人来说,就是基于这两个理由。
所以我们先说第一个,因为阿赖耶识太深细了,是甚深微细的境界,不是二乘人这样浅薄的智慧所能了知,所以佛不对二乘人说,这是第一个理由。二乘人他只有我空的智慧,没有法空的智慧,因此他所知障没有破,法执没有断,当然不可能去思量证悟这么深细的第八识。
所以别说是二乘人不了解,就算是大乘登地的菩萨也未必完全地了解第八阿赖耶识。就是我们说他登初地之后,必须要破四十一品的无明,所以每一地他破一品无明,这样一品一品破,但是他也没有办法究竟地了知第八阿赖耶识。一定要完全究竟的圆满成佛之后,转八识成四智之后,他才能够完全地了知第八识——这么深细的第八识全部的内容。所以不是二乘人不知道,登地以上的菩萨也未必完全地了知。
所以佛说法,祂不是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是要观察众生的机宜所能够接受的程度,才决定要说什么样的法。假如说了众生不能够接受的法,不但不能够利益众生,反而还会增加众生的执著。
那譬如佛在《解深密经》当中就说道:“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这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佛为什么不轻易地说?是因为阿陀那识甚深细。“阿陀那识”就是我们昨天说的那个相续执持位,从凡夫一直到成佛,它都能够执持一切法的种子,怎样熏到第八识,它就执持这一切的种子还有根身不会坏,所以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的根身不会腐烂,四大不会分散,就是因为有阿陀那识的执持,所以阿陀那识叫做“执持识”。其实那个“陀那”就是“执持”的意思,阿陀那,“陀那”那两个字就是执持,所以阿陀那识也叫做执持识。它执持诸法熏成的种子,还有它是一切色根的依处,所以它可以执持这个根身不坏的原因在这里。
所以我们昨天也说了,它是属于相续执持位嘛,所以我们看到相续执持位,就知道它指的是阿陀那识,就是从凡夫一直到成佛,它都能够执持种子还有根身不坏。所以即使是成佛之后,仍然可以相续地执持它的功能,因此才能够显现什么?净土的依正庄严,就是因为有阿陀那识。不然我们种子都清净了,那佛身还有祂的净土是怎么变现的呢?就是这个阿陀那识,它永远有这个执持功能。
“一切种子如瀑流”,因为阿陀那识甚深细,甚深细就是说因为阿陀那识它的本体非常的深隐精微,就是它很深细,然后又很隐藏的,不太容易去了知它,所以我们用“深隐精微”来形容这个阿陀那识它深细的程度。所以阿陀那识又叫做“微细识”,就是指它的本体是非常微细的,那它可以含藏一切的种子不坏失,才有下面的一句说“一切种子如瀑流”。
“一切种子”,就是指我们前七转识所造的一切业,受熏到第八识成为种子;“如瀑流”是比喻好像瀑流水一样的流转不停。瀑流,就是我们看那个瀑布嘛,有没有?哗啦、哗啦、哗啦……这样一直流,它是这样一直流,然后不会停息,这样子来比喻这个一切的种子。
那就是说,第八识它从无始以来是微细的生灭,我们不容易观察到,它是非常微细地在生灭生灭,然后念念都在受熏成种子。这个我们昨天都解释过了,你一念生起来怎么样?又回熏到第八识成为未来的种子,所以每一个种子都是新熏或者本有的。所以第八识它念念都在受熏成为种子,怎么熏它就怎么含藏这个种子,然后慢慢形成我们所谓习气的种子。
这个习气的种子在因缘成熟的时候,它就可以发起现行,种子生现行,就是要有外缘的牵动嘛。以这个引业来讲,就是说我们每一世会投生在哪一道,就是看你临终引出来的那个习气业力的种子是哪一个,来决定你会投生在哪一道。所以,由这些习气的种子发起现行,而引生到六道来轮回,然后每一道都有它的根身、还有器世界,就这样的流转不停,所以我们说“如瀑流”。好像那个瀑流水一样,瀑布一样这样轮转不息,就是我们一直在六道当中轮回不断的原因就是种子生现行,一切的种子又含藏在第八识。那这个种子哪里来?熏来的、受熏来的,所以不断地熏成种子,种子又不断地生起现行,所以在六道不断不断地轮转。就是你投生到哪一道,因为不同的业,投生在不同的道,然后变现出那一道的根身、还有外在的器世间,就是依报跟正报,都是由这个种子来的。
“我于凡愚不开演”,这个“凡”就是指凡夫;“愚”,就是指二乘人来说。因为我们刚才说,二乘人他不能够通达法无我嘛,因为他只证到我空,没有证到法空,只能断我执,不能断法执。所以相对能够断法执、见法空的大乘菩萨来说,他还是愚痴的,所以这边的“愚”是指二乘人。
所以佛说:我对于凡夫二乘人不常开演第八识的原因,就是因为下面一句:“恐彼分别执为我”。恐怕这个二乘人听了这么深细的第八识的道理之后,又误会了、又误起分别,把第八识当作是真实的“我”,又执以为“我”,把第八识又把它执为“我”。
因为我们刚才说阿陀那识它非常的深细,从凡夫一直到成佛,它都能够有那个执持的力量,所以佛……你要说这个第八识是真实存在的呢?还是说它不是真实的?如果佛说第八识是真实的,那二乘人因为愚痴的关系,那个智慧没有到达这么高,就是他只能体会我空的道理,法空的道理并不明白。所以,这个时候佛如果跟二乘人说:如果说第八识是真实的,那他们就会误以为含藏在第八识里面一切的善恶的种子都是真实的,对不对?第八识既然是真实的,所以含藏在第八识的一切善恶种子都是真实的,那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一切善恶的种子都是真实存在的噢!所以我现在怎么样断、怎么修,它都是真实存在的哦!所以我修了半天,我的种子会不会清净?不会清净啊!对不对?因为它是真实存在的啊!
所以这样的话,我怎么样修行,这个善恶业的种子、这些染污的种子都没有办法去除,那众生就会继续地迷惑颠倒。就是说“我怎么样修都不可能解脱,也不可能尽除这些染污的种子”,那众生就会继续地迷惑颠倒,然后把虚妄当作真实。本来不是真实的,现在把它当作真实的,因为如果佛说第八识是真实的,就把这个虚妄的第八识,把它当作是真实的,然后永远轮回在六道当中,对不对?因为你一切的种子都不能清净嘛,那就只有永远轮回啰!恶的种子就堕三恶道,一直在三恶道;那善业的种子就一直在三善道,你是不可能解脱的。就会变成有这样的过失,所以很难说它是真实的。
那如果佛说第八识不是真实的,第八识不是真实的。我们昨天说过,第八识哪里来的?真心来的,唯心所现嘛,那你现在说第八识不是真实的,可是第八识的本体又是真如,对不对?它要回归真心的,可是你现在说它不是真实的,那第八识是虚妄的!那我如果想要明心见性,想要见我的真心,我想要证到真如,我是不是另外还要再去找一个真如?因为你跟我说第八识不是嘛!那我就另外再去找啰!这样又有过失。
所以说真实也有过失,说不真实也有过失,很难说,因为它太深细,不是二乘人可以去证悟的境界。
所以佛说第八识是真实的,就会有继续轮转的这样一个过失。如果说第八识不是真实的,可是第八识的本体又是真如,离开了本体,又到哪里去找一个真如,对不对?所以这样的话,众生就会“弃真为妄”,就是第八识是假的,那我就把第八识丢了,认为第八识是虚妄的,然后另外再去找一个真实,另外再去找一个真心,找一个真如,那就再往外面去找了。我们说要往里面找,结果现在变成要往外找,因为你说里面那个第八识不是。
所以变成说:佛不论说是真实、还是非真实,都很难说得清楚。因此,除非时间恰当、根机恰当、机缘成熟,佛才会说。这就是为什么不常开演第八识的原因,就是怕他们以第六意识的分别去意会,又起了“我”的执著:把刚才讲的阿陀那识,又把它当作是真实的“我”。本来是无我的,现在说有一个阿陀那识,它是相续执持的,那就把这个相续执持的这个东西,又把它当作是…把它抓得紧紧说:“这个就是‘我’,不然是谁去轮回呀?那成佛的是谁呀?不是都是这个吗?”就会误解了。所以佛就很难说清楚,所以就干脆不说。
其实,佛祂也不是完全没有提到“阿赖耶”的名称,我们看《增一阿含》当中它就有。佛就说过:“要爱阿赖耶、乐阿赖耶(就是好乐那个乐)、欣阿赖耶、喜阿赖耶。”
又在经中说到“根本识”,其实有出现“根本识”这样的名称,还有“心”,其实佛说的都是阿赖耶识,都在说第八识,只是二乘人不知道,不知道佛在《增一阿含》里面讲“根本识”,指的就是第八识,佛在讲“心”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讲第八识。所以二乘人不知道,以为佛没有说。所以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佛为什么不对二乘人详细说第八识的原因呢,就是因为第八识不是二乘人证悟的境界。因为二乘人是以解脱为目的嘛,他也没有要发菩提心、行六度,然后发愿度众生,没有发这样的愿,那他们就希望一心赶快求解脱。那求解脱需要什么条件?就是断我执就可以了,破见思惑就可以解脱了。所以在断除执著方面,只要断除第六意识上面粗显的我执就可以了,可以不管那个俱生我执,因为我们前面说到俱生我执要八地菩萨才能断,那你如果要求得自己的解脱的话,不需要断俱生我执,只要断第六意识的分别我执就可以了。
那在悟理方面(悟那个佛法的道理,悟理这个方面),只要体会得到那个我空的真如就可以了,就是证到“我空”就可以,可以不必理会“法空真如”是否依然存在。就是说他证到我空就可以,那个法空可以不用证到,一样可以证得涅槃。所以小乘的涅槃,你不用证到法空,只要证到我空就可以,就是所谓的破见思惑,就可以证得小乘的涅槃。就是因为这样,就是说你只要以解脱为目的的话,其实不用讲到这么深的第八阿赖耶识。所以佛最初在阿含会上就只讲到六识,有前五识、有六识。第七识、第八识都没有讲。
为什么只讲到六识?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那个小乘人他修习止观,教他观无常啊、生灭啊、无我啊,他只能观到六识,因为六识是可以自己觉察到的,就是我们念念观我们的妄念嘛,生灭生灭,那就是第六意识,很容易就可以观察到。可是,第七识我们讲它是内执,第八识又是含藏种子,那个非常深细的,是没有办法观察得到。也是因为佛在阿含会上只讲到第六识,所以二乘人就牢牢地执著,认为这个心识的活动只有到六识,根本不承认有第七识、有第八识的存在。
那下面一句:“由此能兴论主诤”。
因此,大乘唯识论主便兴起了种种的论诤,证明大乘经中确实到处都说到“阿赖耶”,而且还举了十大理由来证明,这个就是“由此能兴论主诤”这一句偈颂的意思。
我们看《成唯识论》就知道了,成唯识论有十家的唯识学家,不断不断地论辩,所以唯识学家举出了十大理由,证明阿赖耶识的存在,就是对这个二乘人来说的,你们有兴趣可以去看《成唯识论》,它举了十大理由,就是这边讲的“能兴”。
所以这些大乘的唯识学家、这些论主就兴起了种种的论诤。就是引经据典,哪一部经佛曾经怎么说,然后怎么样、怎么样,所以就证明大乘经中到处都有说到第八阿赖耶识,还举了十大理由来证明。
我们看下一句: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这两句颂是说明第八识的行相,和它的意义是什么。
“浩浩三藏不可穷”,这个“浩浩”就是广大没有边际的样子,是形容阿赖耶识的行相非常的深广无涯。所谓的“行相”就是能缘的见分,我们看到行相,就知道它指的是我们能缘的心,就是见分,能缘的见分。那所缘的什么?相分嘛。那就是指这个能缘的心,这个见分是非常广大的。第八阿赖耶识广大到什么?就一切都是它变现的嘛,一切法都是它变现的,你可以想象得多么的广大,全部都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变现,所以我们说它能缘的心非常广大。
那它所缘的境当然也是非常的广大,是无量无边的,遍诸法界,一切的法界都是它所缘的相分境。你就知道我们第八阿赖耶识能缘的心,它有多么的广大,一切的法界都能够缘到。不是我们这个小小的地球哦,也不是我们这一个小小的银河系哦,有无量无边的银河系,有没有?一切的法界都能够遍缘,那就知道第八阿赖耶识这个能缘的见分,它有多么的广大。所以用“浩浩”来比喻,广大到没有边际的样子,就是说它能缘的心,广大到实在是没有办法形容,就没有边际的,只能说它无量无边,所以它所缘的也是无量无边的法界。首先就是形容这个第八阿赖耶识,它的范围是非常非常广大。
“三藏”,我们现在很熟了,三藏大家都会背了,阿赖耶识具有三藏,对不对?“阿赖耶”是印度话,中国翻译成“藏”嘛,就是藏识的意思,阿赖耶识就称为“藏识”。为什么称为藏识?就是能藏、所藏、执藏嘛,具有这三种意义,所以叫做藏识。
那什么是“能藏”呢?我们现在也知道了,这个是以它持一切种子——这个持种的功能来说的,我们说它是能藏。因为第八识能含藏无量劫以来的种子不会坏失,所以叫做能藏,能含藏无量劫以来的种子不会坏失。
那“所藏”的意思呢?就是说第八阿赖耶识所含藏的那些种子是哪里来的呢?它可以含藏一切的种子,但这一切的种子怎么来的?我们也知道了,就是熏来的嘛,所以是前七转识熏习来的。那前七转识造了善业、恶业、无记业,这些现行怎么样?熏回到第八识成为种子,含藏在第八识,所以第八识是一切诸法种子所收藏的地方,叫做所藏。一切诸法种子所收藏的地方,所以叫“所藏”,这个是以它受熏来说。第一个能藏,是持种来说;第二个所藏,是受熏来说(受熏习来说)。所以它有受熏、有持种的功能,这个我们都已经知道了。
那什么是“执藏”呢?就是我爱执藏,就是我见的来源嘛:第七识执第八识的见分为我,而生起了我见,执著爱藏(zàng),恒不舍离,所以叫执藏,它是这么来的。执著爱藏,永远不会离开,恒不舍离、不舍得离开,就是永远牢牢地抓住那个我爱执藏。有一个“我”,然后又爱得不得了,所以叫做执藏,就是执著爱藏、恒不舍离的意思。
那这个“不可穷”,就是不可穷尽的意思。什么不可穷尽?就是刚刚“浩浩的三藏”不可穷尽,就是因为第八识有能藏、所藏和执藏的功能,才使得无边的有情,无始以来生死相续,不可穷尽,所以我们用“不可穷”来形容。
先执著有一个“我”嘛,这个是我爱执藏,是执藏,然后有“我”就生烦恼,有烦恼就造业,造业就熏回到第八识,这个是所藏;然后第八识执持一切的种子,怎么熏习就怎么接受这个种子,这个是能藏。才使得这个历劫的因果不坏不失,生死得以相续,所以说“不可穷”。就是说我们这个生死一直相续,看起来好像没有穷尽的时候的原因是什么?就是第八阿赖耶识能藏、所藏、执藏的功能。首先是有一个“我”嘛,然后起惑造业,然后这个业熏到第八识,然后第八识又执持这一切业力的种子,然后种子生现行再熏回去,种子再生现行,这样子流转,不可穷尽,就是因为浩浩三藏不可穷。“不可穷尽”就是讲这个浩浩三藏,它就是这样轮转不停,就是因为第八识有能藏、所藏、执藏的功能,让我们的生死相续不断。
第八识的行相虽然是深广无边,浩如大海(我们刚才说浩浩三藏,就是它能缘的见分是非常广大,广大到没有边际,就好像大海水一样,汪洋的大海,你从这边看,好像大海没有边际一样);但是,重点来了!第八识好比大海水,但是这个大海水是湛然常寂的哦,是平静无波的大海水,是没有波浪的哦,第八识是没有波浪的。所以第八识它只是含藏一切的种子不会坏失,它只是受前七转识的熏习,然后它本身被第七识执以为“我”,但是第八识的本身它是不会造业的,就好比平静无波的大海水虽然深广浩瀚,但是湛然常寂。
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这个大海水起了波涛呢?这个波浪是怎么起来的?八识是平静无波的大海水,什么让它起了波浪呢?就是前七转识嘛!对不对?是前七转识现行的力量起了波浪。那前七转识为什么会掀起现行的波浪呢?我们看大海水为什么会起波浪?是因为什么?大家都看过大海嘛!我们很少看到平静无波,它为什么会起浪?为什么会起浪?是什么?呼呼呼吹的是什么?风啊!有风才会起浪啊!“无风不起浪”不是吗?有浪一定是有风嘛。所以境界的风一吹,前七转识就起了波浪。平静无波的大海水起了波浪,是因为境界的风一吹,外在的境界风一吹:前五识一面对境界,第六识一起分别,第七识什么?一起执著,以为有我、有法,波浪就起来啦!虽然第八识是平静无波,何时起了波浪?有境界来的时候,它就起波浪。至于是小波浪、大波浪,还是惊涛骇浪,就要看它境界是大、还是小。那个会让我们人生起伏很大的,那个就是大波浪;心里小小的波动,那个就是小波浪。所以我们每天都在起波浪,对不对?每天都在起波浪,你眼睛看到什么,是不是就起了波浪?前五识嘛:眼耳鼻舌身,面对色声香味触,有没有?
你们现在什么周年庆啊、还是什么,现在要到乌节路去看……好美好美!那个有没有起波浪?所以你眼睛看到“哇!好美的!”今年是粉红系列,粉红色。所以眼睛面对种种的色尘,你的第六意识起分别,你第七识起分别:谁看到?“我”看到嘛!看到什么?一切法嘛!一切法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乌节路整条都是“真实”存在的啰!谁去看?——“真实”的我去看“真实”的耶诞的气息,有没有?这就是起了波浪了。
所以这个波浪有前五识、有第六识、有第七识,所以我们说“前七转识”起了现行的波浪,种子含藏在第八识,平静无波的第八识,种子不会自己冒起来,一定要境界的风一吹,然后牵动了种子,然后生起现行,生起什么现行?前七转识的现行,就是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我们叫前七转识,这个前面都已经讲过什么叫转识嘛,七转识的现行就生起来了,这就懂了,是境界的风。
所以就是下面一句:“渊深七浪境为风。”
现在这一句就看得懂了。“渊深”就是比喻这个第八识,我们刚才说它的行相非常微细嘛,而且非常的浩瀚广大,对不对?好像深不可测的、不可探测的那个深渊一样的,就是比喻它非常的深广,很难去摸得清楚,好像深渊一样深不可测。深渊你这样看,看不到底嘛,不晓得它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来比喻第八识,就是行相非常的深广微细,用“渊深”来比喻,就是深渊的意思啦,这个渊非常深。
“七浪”,就是指前七转识所掀起现行的波浪,叫做七浪,就是前七转识现行的波浪。那波浪是怎么生起的呢?“境为风”——境界为风,因此吹起了波浪。所以我们说“境风吹识浪”,这一句就是这个意思:境界的风一吹,就生起了前七转识的波浪,叫做境风吹识浪。所以平静无波的大海水,为什么会掀起波浪来呢?就是因为风吹的缘故。
这大海水比喻第八识,对不对?本来平静无波的大海水;波浪,就是指前七转识现行的波浪;吹的风,就是境界的风。每一个小水滴聚积而成大海水,对不对?大海水怎么来的?每个水滴慢慢积成的嘛,每个水滴好比种子、一切法的种子,每一个种子都是好比小水滴,无量的种子积聚成大海水,就是用这个来比喻。
所以第八识好比大海水,由无量的种子所积聚,只要外境的风一吹,就会牵动第八识里面含藏的种子怎么样?生起现行,就掀起了前七转识现行的波浪来,就是所谓种子生现行。所以第八识它不会自己起波浪,因为第八识只是含藏种子,大海水,每个小水滴含藏种子。所以第八识不会自己起波浪,一定要有外缘的牵动。所以境界的风一吹,就掀起了前七转识现行的波浪。所以这个波浪,我们现在知道,它包含了面对境界的前五识,还有管分别的第六识,还有恒审思量有我、有法的第七识,所以我们才会说这个波浪是由前七转识现行所起的波浪。这样这一句就明白了。
接下来:“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这两句颂是说明第八识的作用。有五个,有没有看出来?第一个是“受熏”,我们讲第八识就是受熏嘛;第二个“持种”,持一切种子;第三个“根身”,我们的根身,第八识所变现的,正报;还有“器”,就是外在的器世间,这是第四个了——依报,都是八识的变现。所以八识的作用:有受熏、有持种、有根身(正报)、器界(依报),都是第八识的作用。
还有第五个:“去后来先作主公”。我们昨天也说了,“去后”,最后去,有没有?我们这口气断了,最后离开的是第八识。哪一个最先到?神识先到。我们入胎之后,那个神识先到,所以说“去后”,最后去,来呢?最先来,最先来投胎嘛。作主公的是什么?就是第八识的功能。所以,这两句颂我们就知道第八识的功能有五个。
第一个“受熏”,现在我们都很清楚了,就是第八识能够受前七转识的熏习。那我们要问说:难道前五识就不能够受熏吗?第六识不能受熏?第七识不能受熏吗?只有第八识才能够接受这个熏习吗?所以我们就要讨论:如果说它本身是善性或者恶性的,它就不能受熏,对不对?如果它本身是善性的,我们不是说有善性、恶性、无记性吗?它如果本身是善性的,它不能够受恶性的熏习,对不对?恶性来,它不能熏,因为它本身是善的;同样的,它本身是恶性的,它不能够接受善性的熏习,对不对?
所以它本身一定要无记性的才可以,才能够受熏。它本身是无记性的,那善法来熏的时候,它就接受善法的熏习,熏成善法的种子嘛,对不对?那恶法来熏的时候呢,就接受恶法的熏习,熏成恶法的种子。那第八识它是无记性的,所以它可以接受善恶的熏习。
那我们知道前五识、第六识是通三性的,所以不能受熏,有没有?我们念过前五识是三性的:善、恶、无记性都有,第六识善、恶、无记性都有,所以它不符合这个条件。那它如果善的时候呢?恶的来熏怎么办?就没有办法。所以前五识、第六识因为它是通三性的,因此它不能够成为受熏的这个条件。它本身一定要无记性的才可以,不可以一下善、一下恶、一下无记,那很混乱嘛!对不对?它如果善的时候,恶来的时候它也没有办法;它恶的时候,善来的时候,它也没有办法熏,所以它必须本身一定要无记性。而且是一类相续,中间不可以有间断说“我今天放假了”,不可以。一类相续都是无记性的,所以随时可以受熏、接受熏习,这样才可以。
那你说第七识也是无记性的,对不对?第七识是有覆无记性,对不对?它也是无记的,那第七识为什么不可以受熏呢?那就是因为它本身是属于有覆的无记嘛,就是有四惑、有八大的盖覆,所以它也不能受熏。所以一定要无覆无记性的才能够接受熏习。所以只有第八识能够担任这样的角色(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都不可以)。因此只有无覆无记性的第八识能受到善恶法的熏习。
那这些受熏的种子都到哪里去了呢?就都含藏在第八识成为未来生起现行的种子嘛,对不对?这就是它第二个功能。所以,第八识第二个作用就是“持种”。第八识能执持一切的种子,不论这个种子是有漏的、无漏的,是世间的、还是出世间的,还是本有的、还是新熏的,都能够让它不坏失,执持一切的种子不坏失,全部都含藏在第八识,不坏不失——这就是第八识第二个作用,能够持一切种子的作用。
这样就要小心了,对不对?我们每天身口意在做什么?就是要小心了,对不对?不是说我造了业,然后就结束了,我这句话说完就结束了,我这件事做完就结束了,我动一个坏念头就结束了,没有哦!全部都熏回去!我们现在很清楚了,任何一个都熏回去成为未来的种子。外缘的境界风一吹,那个种子又生现行了,生完现行造了业再熏回去,成为习气的种子、业力的种子、烦恼的种子,没完没了。我们刚才说好像瀑流水嘛,就是这样子来的,为什么这个轮回不断呢?就是种子生现行嘛,没完没了,就是第八识的功能有受熏的功能、有持种的功能。所以不要以为说“我造了业就结束了,事情做完就算了”,没结束也没算,因为这些业全部都熏回到第八识,成为未来的种子,等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就受报,就生起现行,就受报了嘛。
所以有一句话就说“纵经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你含藏在第八识的这些还没有报的这些种子,你就是“纵经千百劫”,时间这么长,怎么样?你所造的这所有的业都不会亡失,都不会消失的。“因缘会遇时”,时候到了,就报了,因缘会遇的时候;“果报还自受”,全部回到自己的身上。所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造业的时候要小心谨慎。所以不管你相不相信因果,你是怎么造业的,到时候就怎么回到你的身上。
那我们每天是不是都在受报嘛?对不对?其实我们每天遇到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是因缘果报的展现:今天比较顺了,是什么?善业成熟啦,很简单;今天不太顺,恶业成熟了;没有顺不顺,无记业成熟了。每一件事情都是果报的显现。果报哪里来?就是自己过去造的嘛,所以怨不了人,都是这样来的。
所以,一切都是业力的展现,果报的展现,包含我们这一世的根身,有没有?根身,像每个人六根明不明利啦,还是暗钝啦,身体健不健康啦,还是体弱多病啦——这些都是过去世所造的业。那这些业识的种子含藏在第八识,到了这一世就变现出了这一世的根身。所以我们这个色身的构造,每一个细胞都是业力的显现,懂吗?
那像这一世我们都得到了人的根身,那其他众生也都各有各的根身,像天道,天人有天人的根身,畜生有畜生的根身,饿鬼有饿鬼的根身,那地狱也是有地狱的根身。我们说四生嘛,不论是胎生、卵生、湿生、还是化生,都是由各自的业力变现出不同的根身来,所以这就是第八识第三个作用──“内变根身”,作为正报。我们这个正报、这个根身是八识所变现的,凭什么变现?凭过去我们造的业力所变现的。
那么外在这个器世间呢?也是同样是第八识所变现的,这个就是第八识第四个作用,就是“外变器世间”作为依报。从外在的山河大地,一直扩大到整个广大的宇宙,都是第八识所变现的。所以你会居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都是自己业识所变现的。所以你再想怎么移民到哪里去啊,也没有离开自己八识所变现的环境,懂吗?一切的依报是自己八识所变现的,你怎么移民到哪里都一样,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没有离开你自己八识所变现的器世间。
那我们就要问了:你也住在新加坡,我也住在新加坡,难道我们的业力相同吗?我们的业都相同吗?都在新加坡,我们的业力是不是都一样呢?没错嘛,对不对?整个新加坡是所有新加坡的居民共业所成就的(我们现在是在讲依报,外在这个环境),所以新加坡会建设成什么样,是不是所有新加坡居民每一个居民共业所成就的新加坡?现在不管要盖什么,这边很热闹、那边怎样啦,是整个新加坡共业所成就的。扩大到整个宇宙,从一个小地区国家,一直扩大到整个宇宙都是同样的道理。我们所认知的太阳系、星球,各个不同的世界,也都是居住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有情共同业力所成就的。那我们共同的业力,就共同变现出相同的器世间,共同的业力变现出共同的器世间,就是外在的环境。这个依报是共同的业力所变现的,我们变现出我们所依存的这个空间来,就是所谓的依报。
又要问了:你变现的器世间,我来享用?还是我变现的器世间,你来享用?共业所成就的嘛,那是我变给你用?还是你变给我用?不可以我变给你用,自己变自己用,只是因为我们的业是共业,所以看起来好像是同一个环境,同一个居住环境;但是,你所受用的环境是你自己变现的。因为业力相同,所以看起来是相同;可是我没有办法变现给你享用,没办法,你也没有办法变现出这个外在环境给我享用,没办法。各自变现各自用,懂吗?
就好像这一室的很多灯光;但是这个光明是每一个灯光所造成的,这个就是共业所成就的,共同业力所成就的:有千盏的灯的光明,每一盏灯就比喻各别的业,可是一个房间里面有千盏灯一起照,我们看的就是共业所变现的这个外在环境──依报。但是每一个个别的灯照,懂吗?这个所有的光明是每个灯所照射出来的光明。所以自己照射自己显现,然后自己受用,就用这个来比喻。
所以,虽然是共业所成就的器世间,还是各人变现各人享用,只是大家的共业相同,因此看起来是个相同的世界而已。所以就不用担心说“万一我死了,明天太阳还会不会再升起呢?”这你不用担心!“会不会我死了,世界也毁了?”这个你也不用担心!因为只要共业还在,世界还是依然怎么样?继续地转动,因为它是共业所成就的,只要共同的业力还在,明天太阳还是会升起,地球还是照样的转动。
所以现在我们就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根身──这个正报,还有我们的器世间──这个依报,都是自己的第八识所变现出来的。那会变现出什么样的根身器界来,就要看我们第八识有哪些业识的种子,而这些业识的种子都是自己造业、自己熏习而成的,就是因为第八识有受熏、持种的功能嘛。
所以,每个人长得不一样,对不对?你会长得怎么样,然后你会有什么样的父母,你会居住在什么样的环境,要怪谁?要怪父母说把你生成这样子吗?不公平,对不对?说我不喜欢住在这里,是谁的错?所以自己长得什么样,然后你会有什么样的父母,你会居住什么样的环境,这个都怨不了人的,都是什么?你自己第八识所变现的。自己造业自己受,事实上是这样。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可以少了很多的怨天尤人:就是对现实的环境不满,或者对我这个根身不满意啊,对我的父母不满意啦,还是我的兄弟姊妹不满意啊,你会生在一个家庭,就是共业造成的嘛,共同业力所成就的这个家庭。外在环境也是共同业力所成就的,都没有离开我们自己的业力所变现的,所以都跟别人没关系,懂吗?只是我们会聚在一起,是因为我们的业力共同,相同的业力才会在一起。但是,你自己的业都是自己造的,你怨不了别人,都不是别人的错,所以都不能责怪别人。
这是共业嘛。
那你说同样的环境,为什么有的人他住得比较好?有的人住豪宅,有的人住破屋子,为什么同样是人,每个人福报不一样?就是共业当中有别业,对不对?我们讲过有共业、有别业。共同业力所成就的,那还有各个的不同的受报,就是我们说有引业跟满业嘛。你会投生到哪一道,是引业牵引你投生到那一道;可是,同样的那一道,又有不同的业报的差别,那个是满业的差别,那个就属于个别的别报。所以它有共业、有别业,这样明白了?
所以虽然同样都生在新加坡,每个人条件不一样,每个人福报不同,所居住的环境不同,对不对?那个是又有别业在里面。所以相同的引业当中,都在人道当中,但是有满业的差别,就是共业当中有别业。
这样我们就对这个正报、依报很了解了,反正都是八识所变现的。
“去后来先作主公”,这是第八识第五个作用,就是去后来先作主公。死的时候第八识最后离去,受生的时候第八识最先到来,所以说“去后来先”。
“作主公”,是说作为善恶业所招感的主公,就是第八识是真异熟果,我们昨天说它是总果报体,对不对?第八识是总果报体,所以它是作为招感异熟果报的主公。所以说,使我们不断生死相续、去后来先的主公是谁呢?就是第八识,它是真正的总果报体。死的时候最后离开身体,带着业识的种子,投生的时候(这个我们昨天都讲过了),就是“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所以你这一口气断了之后,这个四大分散、肉体腐烂,但是有一个神识,就是第八识,还会再去投胎,所以它是最后离开身体的,最先去入胎的。带着什么?带着你无量劫以来,业力的种子再去投胎。
所以,在你投生的时候,这些业识的种子就会变现出那一道的根身、器界来。所以受生的时候,它是最先来,死的时候最后去。生的时候先来,死的时候最后去,都是由第八识来作主,所以说“去后来先作主公”。这个意思就是说,你投生的时候,你业识的种子哪一个先成熟,就变现出那一道的根身、器界来,懂吗?所以譬如说你在这边出生的,你出生的那个时候你就看到这个世界了,其实是你八识所变现的那个根身,你会长得什么样,是男生啦、是女生啦,带着种种的基因,有没有?每个基因都是业力的种子所变现的。所以一出生,这个根身还有器世界就形成了,是你自己所变现的,这样应该明白了。我们今天刚好讲到一个段落。
来回向: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