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15、什么是波罗蜜,布施波罗蜜何时圆满?行布施波罗蜜为何能同时生出六波罗蜜?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还在布施波罗蜜的部分。有关什么是布施?布施有什么利益?以及布施有哪些种类?哪种布施最殊胜?这些内容我们都已经介绍过了。

今天要谈谈:第一个,什么是波罗蜜?第二个,什么时候布施波罗蜜才算圆满?第三个,为什么菩萨在行布施波罗蜜时,能够同时生出六波罗蜜?就是说菩萨在行布施波罗蜜的时候,他同时也能生出持戒、精进、禅定、智慧波罗蜜。六度是相摄的,在《大智度论》里面,它不是次第,它可以互相含摄,所以你圆满布施波罗蜜,同时圆满其他的波罗蜜。它到底是什么原因,能够同时互相摄持呢?我们今天来作一个介绍。

首先说什么是“波罗蜜”?波罗,是“彼岸”的意思;蜜,是“到”的意思,所以,波罗蜜,就是“到彼岸”。以布施来说,就是渡过布施的河流,可以到达成佛的彼岸,所以,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

那什么样的情况叫“不到彼岸”呢?什么样的情况又叫“到彼岸”呢?我们接下来解释。如果我们渡一条河,还没有到达对岸,我们中途就折返,这个就叫不到彼岸。譬如:舍利弗,他在六十劫当中都行菩萨道,就是想渡过布施的河流到达成佛的彼岸;可是他却在其中的一次布施当中退心,这种情况我们就叫“不到彼岸”。

他是怎么退心的呢?有一次有个人跟他说:“你把你的眼睛布施给我吧!”舍利弗就问他:“你要我的眼睛干什么呢?”他说:“没有要干什么,你就是给我就对了!”舍利弗就说:“你要我的眼睛既然没什么用,你就看要不要我用身体来为你服务?或者是用财物来布施给你?这些都没有问题。你既然要我的眼睛没有用,我不用给你啊!”那个人就回答说:“我不需要你的身体来为我服务,也不需要你的财物,这些我都不缺,我只要你的眼睛,如果你是真正在行布施的话,你就把眼睛给我吧!”

这时候,舍利弗就想一想:“好吧!我既然是已经发愿行布施,我就挖一个眼睛给你。”他就挖一个眼睛给他。那个人拿到舍利弗的眼睛,鼻子闻一闻,嫌它太臭,然后就丢到地上,丢到地上还不打紧,还用脚去踩它,去把它踩碎,这一踩,就把舍利弗的心给踩碎了。所以,舍利弗心里就在想:“这个人真的是很难度,明明眼睛对他没有用,他就硬要,硬要,又把它丢到地上,还用脚去踩,真是恶劣到了极点!这种人不度也罢,我还是先度我自己好了,做个自了汉,众生太难度了!”就是他这一念退心,前面六十劫的发心都白费了,就在这一刹那退失,所以就是这一念,让舍利弗从菩萨道退堕到了小乘,这种情况就叫做“不到彼岸”。如果当时舍利弗能够前进不退,一直到达最后成就佛果的话,这种情况就叫做“到彼岸”。

“此岸”跟“彼岸”也有很多不同的解释。

如果是以布施来说,此岸就是悭贪(我们知道布施是度悭贪的嘛),此岸叫做悭贪;布施在河流的中间;彼岸就叫做佛道,所以布施波罗蜜圆满,就是六度圆满或十波罗蜜圆满,就能够成就佛道,所以这时候的彼岸就是佛道,成就佛道叫做“彼岸”。

以各种不同的知见来说,如果没有正知正见的话,我们就会堕在种种的边见当中,一般不是落在空边就是落在有边,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边见——这种种的边见就叫“此岸”;我们能够舍、放下种种错误的边见,布施种种的边见,这个是在河的中央;能破除各种边见的这个智慧叫做“彼岸”。所以这时候智慧就叫做“彼岸”,种种的边见叫做“此岸”。

又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我们布施如果不如法,就是魔的布施,这个叫做此岸;佛的布施叫做到彼岸。那什么是魔的布施呢?如果我们布施的时候,烦烦恼恼的,布施完又要后悔啊,又带着贪、瞋、痴、慢、疑……种种的烦恼来布施,又要求种种的回报等等;所以我们布施时,是带着烦恼、忧愁、苦恼、恐怖、忧惧……种种的烦恼,因为这些特质就是魔的特质嘛,所以你在布施时带着这种种的烦恼,这个就是魔的布施,叫做“此岸”;如果我们能够行清净的布施,不带忧愁、烦恼,没有任何怖畏的心,一直到成就佛道,这个就是佛的布施,叫做“到彼岸”。

所以,什么是波罗蜜呢?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我们再举个例子、什么叫“到彼岸”的例子。

在《佛说毒蛇喻经》中就有一个到彼岸的比喻。有一个人因为得罪了国王,国王就命令他保护一个小的箱子,说“你要好好保护这个箱子啊。”这箱子里面装什么呢?就装了四条毒蛇;可是因为他得罪国王,国王要刁难他,就说:“你好好地保护这个箱子,还有把箱子里面的四条毒蛇好好地抚养长大”,就是好好地养育牠。可是这个人想:“四条毒蛇耶!其中任何一条随便被牠咬一口,我就没命了。一条都已经很可怕了,更何况是四条!”所以他就吓得把这个箱子一丢,赶快逃命要紧啊!反正迟早都是被这毒蛇咬死的嘛,那还不如赶快逃命。因为你要喂这个毒蛇的时候,牠就很可能咬你一口,毒蛇咬一口就没命了。所以他越想越恐怖,就算了吧,赶快逃命吧!所以他就丢下这个箱子,逃走了。

国王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就派了五个盗贼在后面拿刀追赶他。在逃跑的过程中,他碰到一个人,这个人是口善心恶的人,就是表面话讲得很好听,会安慰你、会劝导你,可是他的心很坏,不怀好意、想要害你,可是他嘴巴说得很好听。所以他就劝他,劝告这个人说:“其实也没有这么恐怖嘛,就是毒蛇如果你懂得方法,你养得恰当,你知道养的方法,知道怎么靠近牠,知道怎么安抚牠,其实也没有这么可怕、没有这么恐怖的。”就是要劝他:“你好好地回去,不要被国王追杀,好好地回去把箱子保护在身边,那四条毒蛇,你只要知道方法,就能好好地把牠抚养长大。”

可是这个人没有听他的话,还是继续地逃命。然后逃到一个空的村庄,那个村庄没有半个人,是一个空的村庄。这时候来了一位善人,他是真正的好人(刚才是坏人假装好人,现在是碰到一个真正的好人),这个善人就很善巧地告诉他说:“这个村庄,虽然你看起来是空无一人,但却是贼窝(就是盗贼的巢穴),所以非常危险,你千万不要住在这里;住在这里一定会被盗贼伤害。你就往前一直走,你一直走、一直走,你就会看见有一条大河,大河的对岸是另外一个国家,那个国家就非常安乐清净,没有这些灾难。”这个人就听了他的劝告。要过河,怎么办呢?他就去捡了一些干木头,绑啊、绑啊,做成一条船,也没有船桨,他就用尽了手脚的力气,拼命地划到对岸,那当然从此以后就获得安乐,不再有种种灾难。

这就是“到彼岸”的一个比喻,它是比喻什么呢?这个国王比喻魔王;小箱子比喻我们人身;四条毒蛇比喻我们地、水、火、风四大;有五个盗贼在后面拿刀追赶,五个盗贼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阴。所以魔王总是要我们好好地保护我们的身体,我们这个人身是由四大所组成的,就算我们很想抛下这个四大,可是五阴不放过我们,紧紧在后面追随,就好像五个盗贼,在后面拿着刀要追杀我们一样,就是用这个来比喻。那个口善心恶的人,是比喻我们的染著,他就劝说:“没有关系啊!你可以好好长养你的贪啊,维护你的瞋啊”,所以我们的贪染、执著总是劝说我们自己要好好地珍惜这个人身:“你要好好地爱护它、好好地保护它,让它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生活过得很优渥”——这个都是我们的贪爱执著,要我们好好地珍惜这个四大所假合的人身,而且要和它和平相处,就好比说要跟四条蛇和平相处,他劝我们说:只要懂得方法就可以好好地跟那四条毒蛇相处,就好比我们的贪爱劝我们:跟我们的烦恼好好地相处。空的村庄,比喻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空的村庄是贼窝;盗贼比喻六尘境界,我们六根都是要贪著在六尘境界;善人就比喻善知识,他是教导我们,所以他劝告我们六根千万不要耽著在六尘境界当中;大河,是比喻贪爱;船,是比喻八正道;手脚拼命地划,比喻精进;此岸,比喻这个世间;彼岸,比喻涅槃。所以能够度过这条大河的人,到达彼岸,他就是能够证得阿罗汉果,所以用这个比喻。所以我们如果耽著六根,就会被六尘境界所伤害。善知识告诉我们:六根要远离六尘境界,才能够精进地以八正道,从世间的此岸,渡过贪爱的大河,到达涅槃的彼岸,证得阿罗汉。

就是这个例子,这个就是小乘到彼岸的例子。

以大乘的菩萨道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大乘菩萨布施的时候,有三种障碍,这三种障碍就是:以为布施的我、接受我布施的人、还有我布施的财物——他们都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我们布施时的三种障碍。这三种障碍就会让我们堕在魔境界当中,不能够远离种种灾难。如果布施时能做到三轮体空:知道布施的我、接受我布施的人、还有布施的财物都是不可得的,能够做到三轮体空,清净无碍,这个就是诸佛所赞叹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到彼岸——这是大乘的到彼岸。

大乘的到彼岸就是六波罗蜜: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一直到智慧波罗蜜。我们知道布施是度悭贪,持戒是度毁犯,忍辱度瞋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动乱,智慧度愚痴,所以这个六波罗蜜,使我们能够度过悭贪、毁犯、瞋恚、懈怠、动乱、愚痴这些烦恼染著的大海,到达成佛的彼岸,所以都能够称为“波罗蜜”——到彼岸。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

小乘也是到彼岸,大乘也是到彼岸。那小乘的到彼岸,能不能叫做波罗蜜呢?还是只有大乘的到彼岸能够称为波罗蜜?小乘的到彼岸不能叫做波罗蜜,同样的都是到彼岸,到达不同的彼岸。我们刚才也解释,此岸跟彼岸有很多不同的内涵,小乘的到彼岸跟大乘的到彼岸是不同的,所以只有大乘的到彼岸能叫波罗蜜;小乘的不能叫波罗蜜。

为什么呢?为什么像阿罗汉、辟支佛也能到彼岸,但是不能称为波罗蜜呢?虽然到彼岸的名称都是相同的,但是却是有差别,名称相同,内容有差别:小乘是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但是小乘布施不能够度悭贪、不能渡过悭贪的河流而到达成佛的彼岸,所以小乘的布施不能够称为“布施波罗蜜”,因为它不能到达度悭贪彼岸。

为什么小乘的布施不能称为布施波罗蜜呢?因为小乘人他不能够做到在一切时,就是任何的时间都布施,他没有办法做到;一切物都来行布施,他没有办法做到,他还有不能够布施的东西。就算小乘他能够布施,他也没有大菩提心。那他是以什么心来布施呢?可能是无记心来布施,可能是有漏的善心;就算他是无漏的心来布施,也不能够以大悲心来布施,所以小乘因为他没有菩提心、也没有大悲心,所以不能够叫波罗蜜。而且他也不能够做到对一切众生来布施,他有对象的差别;所以他不能够圆满布施,所以不能够叫波罗蜜。

菩萨的布施就不一样了,因为菩萨已经见到诸法的实相,已经破一品无明(小乘只有破见思惑,尘沙、无明都还在)。大乘的菩萨就不一样,只要破一品无明,他就证一分法身,法身就没有生灭,不生不灭,明白一切法无生,就是所谓的“无生法忍”,只要破一品无明,就能够明白一切法本来无生,无生就没有灭,所以就能够明白不生不灭法身的境界、诸法实相的道理。他是契入在这个境界当中,不生不灭的境界当中来行布施的,当然是三轮体空,所以他有般若智慧的摄持、空性的般若波罗蜜的摄持,所以他是以三轮体空,然后又安住在诸法实相当中来圆满一切的布施,所以这时候的布施,才能够称为“布施波罗蜜”。但是小乘没有办法,他有时间的限制、有对象的限制、还有布施的东西的限制,他没有办法圆满布施,所以不能够称为布施波罗蜜。

能以一切物,一切不论是内身还是外财,完全布施给众生,而不要求任何的回报,这时候就能够称为布施波罗蜜。因为这样的布施没有穷尽的时候,所以能够称为“布施波罗蜜”。没有穷尽的时候是什么意思呢?由于知道所布施的东西是毕竟空,我们刚才说三轮体空嘛:没有一个布施的我、也没有接受布施的对象、那布施的这个东西也是不可得的,这三个都是不可得——所以他是以这样的心来布施给众生,因此他布施的果报也不可穷尽。只要你是以三轮体空的心来行布施,这个布施的果报就没有穷尽的时候。菩萨是为了一切众生来行布施,众生的数量没有穷尽,所以布施也没有穷尽。菩萨是为了佛法来行布施,由于佛法无量无边,所以布施也无量无边——这就是没有穷尽的意思,没有穷尽的布施,才能够称为“布施波罗蜜”。

所以基于这种种理由,我们才说阿罗汉、辟支佛虽然都到达了涅槃的彼岸,却不能叫做波罗蜜,只有大乘才能称为波罗蜜。

这是第一个,什么叫“波罗蜜”,我们介绍完了。

第二个,什么时候布施波罗蜜才算圆满呢?就是只要我们能够做到一切完全布施,行一切的布施,心中没有任何的舍不得,而且是以平等心来布施给一切众生,没有对象的差别,这个时候就圆满布施波罗蜜。所以什么时候圆满?就是什么时候做到这样的条件,就是布施波罗蜜圆满时。

行一切的布施的意思,就是说不管是内身(就是这个身体就可以布施了,看众生要什么,要眼睛,我就给你眼睛,你要我的内脏,捐赠器官,OK,没问题,我活着的时候,只要能割的,肝可以割几分之几,肾脏可以割一个,都OK的了,都给你啰),所以不论是内身还是外财,身外之财也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宝贝(这个宝贝我收藏了一辈子,是我最珍爱的东西,其他的都可以给,就是这个不能给,没有这种事情的)。所以不论内身、外财,不论是大的、小的、多的、少的、粗的、细的,自己喜欢、不喜欢的、用得着、用不着的,统统都可以舍,心中没有任何吝惜、没有舍不得的念头,没有的。不是说我不喜欢的才可以舍,我喜欢的要留给自己用,用不着的,可以舍,我自己用得着的,我为什么不自己用?就不能舍,就没有这样的差别,全部都能舍得干干净净,包含这个身体,死的时候就要分散的,本来就带不走,那为什么不活着的时候就布施给人呢?有人需要,我就布施给他。所以没有任何一样不能布施的,全部都能够布施。

而且没有对象的差别,可以以平等心来布施给一切众生,不会认为说“那个是我尊敬的人,所以我应该给;那个我很讨厌,我心中根本就瞧不起他,那样的人,我就不想布施给他”,这就是有差别嘛、有对象的差别。所以不管是我们尊敬的人还是瞧不起的人,没有这样的差别;也没有听说布施供养给出家人功德比较大,所以出家人我可以布施,在家人我不能布施——这个也是有对象的差别;或者是给人可以,但是动物不可以、畜生不可以,也是有对象的差别。

所以,所谓的圆满布施波罗蜜,就没有一切对象的差别,随缘,遇到什么样的因缘,他就布施出去了,不管他是六道众生的哪一道,统统都可以布施。如果能够做到像这样:对一切众生,以一切物,平等心来布施,不求任何的回报,又能了知布施的实相(就是布施的人、接受布施的、还有布施这三件事情是不可得的,做到这三者清净),就能够称为“布施波罗蜜圆满”,这是第一个定义,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刚才是说以一切物,就没有什么不能布施的东西),第二个是讲不管任何时间,没有白天晚上的差别。你说助念,白天可以,晚上不可以,晚上不要call(电话)我,晚上要睡觉。他半夜往生怎么办?谁帮他助念?所以你想要行布施,但是有时间的限制,几点到几点OK,几点到几点就不行了,那就是有白天晚上,或者是几点到几点时间的限制;或者是春夏秋冬,冬天可以,春天不可以;或者是好日子可以,坏日子不可以,所以先要看黄历,看农民历,那个吉祥的日子。还有佛法里面所谓很多吉祥的日子,藏历里面更多,西藏的藏历,西藏也有他们的月历,上面都有标出来:什么吉祥日、什么吉祥日,这一天做功德是平常的不晓得几倍这样子,所以他就专门找这几天来布施,因为这几天布施功德超过平常布施的可能千万倍吧,这一天做一个大礼拜等于一万遍(譬如说啦,我也搞不清楚那个数字,因为我都没有这样做),所以他就找今天来做大礼拜,今天供养功德等于平常的多少倍,所以今天就专程来供养。还有平常八关斋,或者是什么几斋日啊,六斋日……就是选特别的时间,特别来行善累积功德的事情,觉得这时候做功德比较大——这个就是有时间的差别。

所以我们在布施的时候,如果有时间的差别,这个就不能够说布施圆满,布施波罗蜜就不能说它圆满,因为他有时间的差别,不能以一切时来行布施。所以能够做到不管任何时间,都能以平等心来行布施,心中没有舍不得,也没有布施完会后悔,都没有。有些人布施完回去会后悔嘛,对不对?就算布施刚才讲的身体上任何的器官啦,还是他要眼睛,就给他眼睛啦,还是要头的,头目髓脑,不管要什么,他都可以布施,这时候才能够称为“布施波罗蜜圆满”。

有一种说法,是说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为止,这中间,因为他最后成佛了,所以他这中间都能够称为“布施波罗蜜圆满”,这是第三种说法。

第四种说法,就是说七地以上的菩萨所行的布施,也能够称为“布施波罗蜜圆满”。为什么是七地以上的菩萨,布施波罗蜜都能够说他圆满呢?就是七地、八地、九地、十地,都是布施波罗蜜圆满。因为七地的菩萨,他就能做到庄严佛土,教化众生。他是怎么庄严佛土的呢?就是七地菩萨,他有这样的神通力,他可以把一个身体化作无数个身体,每一个身体都能降下七宝啊、华香啊、旛盖啊,或者是化成好像须弥山这么大的大灯来供养十方菩萨;又能够以种种的妙音来赞叹佛的功德,还有礼拜供养,恭敬迎请诸佛,七地菩萨都能够做得到,这个就是庄严佛土。

那他是怎么教化众生的呢?他可以化生到任何一道去。所以菩萨他能到十方无量的饿鬼道当中,降下种种饮食啊、衣被,看饿鬼它需要什么,他就降下那个东西,充满整个虚空;饿鬼在得到满足了以后,看它需要什么,它得到心就觉得满足,这时候它就会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所以他可以到饿鬼国里面,去度饿鬼的众生,还让它们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

也可以到畜生道当中,让他们自己生起善心,不再有互相伤害的意念。动物都是弱肉强食嘛,互相伤害、互相吞噉;可是菩萨可以化现到畜生道当中,让牠们生起善心,不再互相伤害,而且除去牠们怖畏的心。因为小动物会怕大动物,可以除去牠害怕被伤害,怕被大动物吃掉、吞掉的恐怖心,可以除去畏惧心。也能够随牠们各自所需,看畜生道需要什么,菩萨就化现,都能让牠们得到满足,最后在满足之后也都能够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心——这是度化畜生道。

也可以到地狱道当中。菩萨一到地狱道当中,地狱的火就灭掉了;本来是猛火燃烧,菩萨一到那边,就变成清凉池。所以菩萨能使地狱的火灭,油锅里面的汤冷,把它冷却掉,想要炸油锅炸不起来,因为温度太低;也能够息灭罪恶,让地狱道众生息灭他们的罪恶,生起善心,除去种种的饥渴,然后生在天上或者是人间,最后也都能够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

如果菩萨化现到十方世界的人道当中,就能够给贫穷的人财物,看缺什么,都能够满足他。富贵的人,他希望更好,希望吃得更好,就给他上妙的饮食;还有他喜欢收集珍奇宝贝,所以就满足他各种的奇珍异宝,让他欢喜;心一欢喜,最后都能够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心。

七地以上的菩萨也可以化现到六欲天当中。六欲天当中都在做什么?都耽著在五欲之乐当中嘛,色、声、香、味、触,整天就满足五欲之乐。所以菩萨去干什么呢?除去他天上的五欲之乐,让他得到微妙珍贵的法乐,用法乐来代替五欲之乐;因此六欲天的天人就能够生起欢喜心,也都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心。

(七地以上的菩萨)如果是到色界天的话,就能够去除对禅定的乐著之心。初禅以上,色界天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他们都耽著禅悦,喜欢入定,不喜欢出定,因为在禅定当中的喜悦,不是我们世间的快乐可以比喻的,所以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禅定当中,而且非常耽著难舍。所以菩萨去,就是要去除他们对禅定的执著、那种贪爱、那种乐著的心。那以什么来代替呢?就是以菩萨的禅法来代替,所以这些色界天的天人就不会耽著在禅定当中;而以菩萨的禅法自娱,自己娱乐自己,是用菩萨的禅法;而不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禅定的喜悦,最后也都能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心。

这是七地菩萨来作个比喻。同样的,八地、九地、十地的菩萨也都能够这样来行布施,就是庄严佛土、教化众生,所以都能够称为“布施波罗蜜圆满”。

这个是讲七地、八地、九地、十地的菩萨,他们都是已经证到法身的菩萨。像我们凡夫,我们这是业报身,不是法身,怎么办呢?怎么来圆满这个布施波罗蜜呢?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谈一谈,像我们凡夫要怎么借着这个业报身来圆满布施波罗蜜,而证得法身呢?

那就要练习,有步骤、有次第,慢慢练习。先从自己可以做到的、舍得的:可能前面都是自己不喜欢的、自己用不到的、多的、粗糙的,先布施,OK啦,没有关系,至少愿意布施了嘛。等这个可以了的时候,再进一步布施你喜欢的宝贝啊,你最珍爱的啊,开始也能够慢慢地布施。从身外的(因为还不要我的身体,还不要挖我的眼睛、割我的器官,还OK),身外之财都可以布施了,然后再看看可不可用我们这个身体来布施——所以它可以一步一步来完成的。所以如果我们能以一切的宝物、头、目、髓、脑;国王可以布施国家啊,整个国库捐出来;个人的话,就是自己的妻子、儿子……反正所有内、外,全部都布施,心没有一点点的舍不得,也不会后悔,布施完以后也绝对不会后悔,这样就能够以我们这个业报身来圆满布施波罗蜜,而证得法身。

可以举几个例子:

当时就是一位须提犂拏太子,他就先把他两个儿子布施给婆罗门,再把自己的妻子布施出去,心没有舍不得,也没有后悔。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印度有一位萨婆达国王,他的国家被敌人消灭了以后,他就一个人逃命,逃到树林里面去躲起来,因为新的王要抓他,所以他就自己躲到树林里面,怕被抓去。他躲在树林里面的时候,有一天,就碰到一位从很遥远的地方来的一位婆罗门。婆罗门因为长途跋涉,就已经走得精疲力尽,而且身无分文,身上都没有钱可以买食物,所以他就向这一位国王行乞:“看你有什么可以给我,吃的也好、钱也好,都可以。”国王他自己都已经很凄惨了,可是那位婆罗门不知道,不知道他是国王,不知道他自己都自身难保。可是这位国王他自己虽然已经国破家亡,也一个人逃亡,偷偷地藏在树林里面,但是他还是生起怜悯心,想说“他从那么遥远的国度来,费尽了千辛万苦;那现在想要跟我行乞,可是却一无所得,要怎么帮他呢?”有办法!于是他就告诉婆罗门说:“我就是萨婆达国王,现在的新王正在通缉我,正重金悬赏要捉拿我,你可以把我送去,然后拿那个赏金!”他就把自己绑起来,交给那个婆罗门。婆罗门就真的把国王拿去领赏金,所以他也得到一笔大财富。

有另外一位月光太子,他有一次驾车出去玩,坐着马车,还有很多随从、医生,都跟着他一起出游,准备要去玩乐。在途中,走在路上,就被一个人拦下车,把他车子拦下了,好大胆!居然敢拦太子的车!他是一位生病很重的人,就是得了癞疮,就有点像我们讲的麻风病,身上一块肉、一块肉会溃烂掉下来的那个癞疮,这样的一个病人,拦车子,他就对太子说:“我的身体得了重病,非常辛苦,整天就是懊恼得不得了,可是你太子每天都在吃喝玩乐,你这样一个人玩快乐吗?要不要可怜可怜、悲悯悲悯我?救救我?”太子听了他的话之后,就问旁边的随从,里面有医生嘛,他就问医生说:“像他这种情况,应该要怎样治疗他呢?”医生就说:“这有点困难哦!必须要从出生一直到长大,从来都没有动过一念瞋恚心的人,完全没有瞋心的人,从小到长大,从来没有瞋心的人,这样的人,要他的血还有他的骨髓,所以拿了他的血跟骨髓,涂在生癞疮的地方,再把它喝下去,他的病就会好了。”这下很困难。太子就想说“要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人呢?从小到大都没有瞋心的人;就算有的话,找到他,他也可能还不想死,还可能爱惜生命,不愿意把他自己的身体布施出来。我看就是除了我自己以外,可能就没有别人了。”太子就是那个从小到大没有瞋心的人,所以他马上就命令旁边的首陀罗(就是奴隶),割开他身上的肉,然后挤出血,敲破骨头,取出骨髓,涂在病人的癞疮上面,然后再给他喝他的血。

以上三个例子,都能够做到用自己的身体呀或者是妻子啊、儿子啊布施,就是完全不后悔,也没有任何的舍不得,看要布施什么都可以,布施的心,就是说他丢弃自己的身体就好像丢掉一根草啊、一根干木柴啊,就好像丢弃草木一样的轻松自在。他为什么可以做到这样子?就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肉身已经没有丝毫执著了。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样,就能够以业报身来圆满布施波罗蜜。

那为什么以业报身圆满布施波罗蜜,就可以证得法身呢?我们刚才讲,法身就是不生不灭,因为他在布施的时候,他去观察:布施的我、接受布施的人、还有布施这个东西是不生不灭的,是本来没有生灭的,去观察它都是因缘而有,你想要追求它的真实性,却了无可得,因此了悟一切法本来没有生灭,不生不灭就是法身,因此他可以证得法身,就是他在布施时,借着智慧的观察,了悟了这个空性智慧的道理:知道一切法本来无生,本来没有生灭,所以他就没有什么舍不得啊,“你要我的身体,可以啊,我的身体也是因缘所生,无自性空嘛”,所以他就可以把他的身体好像丢一根稻草一样,很轻易地就丢掉了,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因此他可以以业报身圆满布施波罗蜜,而证得法身的道理就在这里。

菩萨一旦证得法身之后,他又如何来圆满布施波罗蜜呢?证得法身之后,就能够同时成就化身。我们知道有法、报、化三身嘛,你只要证得法身,法身是本体,那你就可以随缘化现,到十方六道当中去化现各种不同的身份来度化众生。所以这时候,不但能够以种种的珍宝、衣服、饮食,一切的一切布施给众生,也能够以头、目、髓、脑、国家、财产、妻子,种种的内身外财,所有都能够完全地布施。

我们也可以再举几个例子:

譬如:释迦牟尼佛,祂曾经是一头六牙白象(这个大家都知道),祂曾经有一世是有六颗牙的白象。有一天,有一位猎人就想用毒箭来射杀牠,在旁边等待机会的时候,其他象知道猎人要来伤害这一头六牙白象,所以统统都扑过来,想用大象的脚来踩死这个猎人。这个时候,这头白象牠就用身体保护这个猎人,不让他受到群象的攻击,就好像保护自己的小孩一样,然后就把这群象赶走。在赶走这群象之后,牠就问猎人说:“你为什么要射杀我呢?”猎人就回答说:“很简单,我要你的牙!象牙很值钱的啊!我要你的牙!”“好吧!你要我的牙,就给你啰!”所以这时候,白象马上就用牠的六根牙齿,戳进石孔里面,再拔出来,鲜血淋漓,连血带肉的把它拔出来,再用鼻子把那六颗象牙举起来交给那个猎人。所以虽然是象的身体,却有这样的用心,我们就知道这只象牠绝对不是业报身来的,牠一定是法身菩萨的化现;因为连证得阿罗汉,他都做不到这样的用心,这样的悲悯心,所以一定是法身菩萨,只有法身菩萨才会有这种行径出来。这个就是第一个例子,菩萨在证得法身之后,怎么来圆满布施波罗蜜:身为象的时候,猎人要象牙就给他,还自动拔出来给他,不用猎人来动手,自动献上。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在很久以前,阎浮提的人都不知道要敬老尊贤,可是这时候如果用讲的(方式)得不到效果,大家都不爱听,把耳朵遮起来。所以没有办法,法身菩萨就化身做一只鸟。这只鸟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大象,一个是猕猴,他们因为是好朋友,大家都住在一棵很大的菩提树下,好朋友大家住在一起。

有一天,他们就好奇,到底是谁比较老呢?他们就互相问说:“我们之中,不知道谁的年纪最大?”大象就说:“我记得我过去看到这棵树时,它还在我的腹部下面(就是那棵树牠看到时,还没有超过大象的肚子这么高),现在已经长得这么大了,以这个来推算时间,我应该是年纪最大的。”猕猴就接着说:“我曾经蹲在地上,用我的手挽着那个树头(很矮嘛!那棵树比牠刚才讲的还矮,因为牠是蹲在地上,用手就可以挽住那个树的头,表示那个树很矮),以这个来推算时间,我应该是年纪最大。”这时候,鸟就说:“我记得我当时是在菩提树的树林里面,吃了这个树的果实,这颗种子随着我的粪便排出来,然后才有这棵菩提树的(所以可见牠最老,对不对?),所以,以这个来推算时间,我才是年纪最大的。”

OK啰,最大的,要敬老尊贤嘛,大象就说:“先出生的年长者,应该受到恭敬供养!”那就排啰,谁最老?鸟最老,猕猴第二,最小的就是大象,那怎么敬老尊贤?那你爬到我的背上啰,猕猴爬到大象的背上,鸟再停到猕猴的头上,这样来敬老尊贤。所以牠们就这样,大象背着猕猴,猕猴的头上再站着小鸟,这样在森林里面到处游行。其他的动物看了:“奇怪!你们为什么一定要这样走呢?为什么不各走各的呢?”很奇怪,就问了。牠们就回答说:“为了要恭敬供养长老!”要敬老尊贤的一个示现,不用说的,我就这样来示现,你们应该敬老尊贤这样子。

所以这样时间久了,动物看了也耳濡目染,动物都受到了牠们的感化,也都互相礼敬,从此也不再去侵扰民众的田地;本来会去偷农作物来吃,现在都不会了;也不会再伤害其他的动物,本来会互相伤害的,现在也不会了,好了!整个森林都和平相处。

老百姓就觉得很奇怪,以前农作物常常被偷吃,为什么现在都长得好好的,就觉得很奇怪,这些动物为什么也都不会互相伤害了呢?就派猎人:“你到森林里面去看看,到底森林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所以猎人就走进森林里面观察,察看的结果,就看到大象背着猕猴,猕猴的头上又带着鸟,用这种恭敬供养长老的行为来感化动物,使得动物也变得慈善起来。

他就回去报告,猎人回去就告诉老百姓说:“很奇怪哦!看到大象背着猕猴,猕猴头上又带着鸟,牠们是在感化,就是用这种行为来感化其他动物,所以动物都变得很和善。”这些老百姓听了以后,大家就好高兴,互相庆贺说:“哦!太平的日子到了,连鸟兽都做到仁慈。”动物都做到,那我们人是不是也要效法一下?好!效法一下,所以人们也效法禽兽,都开始行礼敬。之后,这个礼敬之教就一直从古流传到现在,已经经过了万世,就是一代一代,到现在已经非常非常久远的时间了。我们要知道,这个也是法身菩萨的化现,法身菩萨就是用种种化现,在六道当中来教化众生,这样来圆满布施波罗蜜的。

法身菩萨也可以在刹那之间化身无量,去供养十方诸佛;也能够在刹那之间变化出无量的财宝,满足一切的众生;也能发出不同的音声,既然众生有上根、中根、下根,他就可以随着一切上、中、下的音声,在同一个时间,普遍地为上根、中根、下根的众生说法;乃至坐在菩提树下成佛。法身菩萨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圆满布施波罗蜜的。

还有,如果菩萨在行布施波罗蜜的时候能够生出六波罗蜜,这时候就称为“布施波罗蜜圆满”——这是另外一个布施波罗蜜什么时候圆满的解释,就是你在布施波罗蜜时,可以同时生出其他的波罗蜜,这时候也能够说你布施波罗蜜圆满。

所以,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第三个主题,就是菩萨在行布施波罗蜜的时候,也能够同时生出六波罗蜜。为什么?我们一个一个来说明:

为什么布施能生布施波罗蜜呢?

因为布施有上、中、下三种布施。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布施要循序渐进,先从那个舍得的开始,然后慢慢地增上,所以它分成下、中、上三种布施:先从下,慢慢转成中的,再由中的,再转上的。你说一下就做到完全布施,不可能嘛,因为我们还有悭贪的心,所以要慢慢地,一步一步地练习,所以它才分下、中、上,然后从下转中,再由中转上,这个时候就能生出布施波罗蜜。当你能够做到上品的布施时,你就可以做到布施波罗蜜,就能够生出布施波罗蜜来,所以布施也可以经由练习,一步一步地提升境界。

如果我们能够以饮食等等比较粗糙的东西来布施的话,这个称为下等的布施,就是布施一些很容易的,一般我们看到的,那个就属于下的:供养一点钱啦或者东西啦,吃的啦、喝的啦、用的啦这些。

接下来,当这个没有问题了,都可以轻易的做到,我们就要慢慢地拿出我们比较喜欢的、比较贵重的、比较难得的这个来布施,这个就是属于中等的布施,由下转中。

最后就是能做到头目髓脑,刚才讲的,整个国家也可以给人家啦,妻子啊、儿子啊,亲情最难舍嘛,他都能舍,没有什么不能布施的——这个时候就能转到上等的布施。当你能做到一切物都能布施时,就是从中转生上。

就是因为能完全弃舍对肉身的执著,因此才能够成就法身而圆满布施波罗蜜。这个就是为什么布施能生布施波罗蜜主要的原因,就是只要你做到上等的布施时,就是能够生出布施波罗蜜来了。

为什么布施能生持戒波罗蜜呢?

那要先知道,众生他为什么会犯戒?为什么会杀盗淫妄酒?为什么会犯戒?可能就是因为贫穷的关系,因为贫穷,他才“饥寒起盗心”嘛,所以众生如果不知道要布施,就会有贫穷的果报,因为贫穷,就容易生起盗心,可能真的没有东西吃了,真的生活有问题,逼着他没有办法,只有去偷、去抢,这个就犯了偷盗。

可是在偷、在抢的时候,可能又怕被对方发现,怕他之后去报案,就把他杀害,所以在偷、在抢的时候,又免不了有杀害众生的机会,因为要保命,如果我不把他杀掉,他可能就去报官了,我可能就会被抓,或者我可能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所以没有办法,逼得不得已就要把他杀掉。所以在偷、在抢时,又免不了有这样杀生的机会,所以又犯了杀生罪。

因为贫穷,没有钱讨老婆,可是当他淫欲心起来时,又免不了去邪淫,所以又犯了邪淫。

也是因为贫穷,生在下贱的种姓,因此受不到尊重;可是他又害怕得罪权贵,在逼不得已的时候,他可能要讲骗话,所以又打了妄语。

所以,就是因为贫穷,就容易造下杀盗淫妄等等十恶业,可能贫穷的关系,为什么会贫穷?又是因为过去世不知道布施,所以才有贫穷的果报。

如果能修布施,他生下来就是要什么有什么,有种种的财物,什么都不缺,有财物就不会去做违犯戒律的事嘛,因为他财物充足,没有什么缺乏的,他就能够持戒,因为他自己都有了,就不用去偷了嘛,不用偷那也不会有杀生的机会,也不会有杀人的机会,所以变成说你天生下来就有财物,就比较容易持戒。所以我们才会说布施能生持戒波罗蜜。为什么能天生下来就有财物?就是因为能够修布施嘛,所以这种种财物是布施的果报,能布施,所以就有种种的财物;有种种的财物,就容易持戒不犯,所以我们才会说“布施能生持戒波罗蜜”。

而且,在布施的时候,也能够使我们烦恼的力量越来越弱;同时,也能够增加坚固持戒的心,所以说布施对持戒有很大的帮助。

为什么说布施的时候,能够使我们烦恼的力量越来越弱呢?就是因为在布施的时候,能够放下心中的贪爱,所以能够舍悭贪(这是贪);布施的时候,能够以欢喜心来布施,这个就能够除瞋恚;明白布施的果报,因此能够除愚痴,这就是贪、瞋、痴;布施的时候,是以感恩的心来布施,因此他能够降伏憍慢——就是贪、瞋、痴、慢,举一些例子。这样经常来布施,以这样的心来布施,我们的烦恼自然就越来越薄弱。这个就是为什么布施的时候,会让我们烦恼的力量越来越薄弱的原因就在这里。布施的时候,能同时降伏我们的烦恼——贪、瞋、痴、慢等等的烦恼。

为什么说布施时,能够更增加坚固持戒的心呢?因为布施时不贪著自己的财物。一个不贪著自己财物的人,他可不可能去偷盗呢?自己都不要,要给了,他不可能去偷啊。布施的时候,对接受布施的人能够生起慈悲心,一个有慈悲心的人,会不会去杀害他人呢?也不会,所以他也不可能去杀生,因为他有慈悲心,所以他不可能杀生、也不可能偷盗。而且布施的果报,不但能够得饮食、衣服、医药等等,而且还能生在好的国家、遇到好的善知识,这一切都不缺乏,因此他能够持戒。

布施的果报,也能够使我们的心调柔,心调柔也容易持戒,容易持戒,对一切的恶法自然就能够克制,不去造恶,所以说“布施能生持戒波罗蜜”,它的原因在这里。

那为什么说布施能生忍辱波罗蜜呢?

因为在布施时都能够不生瞋恚,所以能够生出忍辱波罗蜜。他是为什么能够做到不生瞋恚心呢?因为他有正思惟,就是说他有正确的思惟。如果布施时有人来辱骂他,说“你怎样、怎样、怎样……”,一般听了都会很生气;或者有的人一直要,你给他,他要的越来越多,好像无底洞,填都填不满,也会很生气,对不对?或者有一些根本就没有道理嘛,做无理的要求,我们也会很生气啊。可是他不管任何情况,布施遇到任何境界,他都能够不生瞋恚心,是为什么呢?就是他有正思惟,他是怎么思惟的?

“我今天布施是为了求佛道,也没有人强迫我布施,对不对?既然我自己是心甘情愿的,所以有什么理由要生瞋恚心呢?”他会这么想。而且种种辱骂他的声音或者有什么批评,他尽心尽力地布施,可是人家还是有意见,还是有种种恶言,他心中也是正思惟:“我今天统统都可以布施了,不管内身、外财,还有一切难舍的,我都能舍了。那个空无自性的音声,有什么不能舍的,对不对?我都够能舍了,那么难的,我都舍了,这个音声无自性啊,所以种种辱骂声是空无自性的,因缘所生,空无自性,何况是空无自性的声音,又有什么不能忍的呢?我如果不能忍而生瞋恚的话,那我今天所有的布施都不清净了!就是夹杂着烦恼嘛,所以我的布施都不清净了。”他能够这样正思惟,所以对一切的音声,不好的批评毁谤,他都不会生瞋恚心,就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思惟。

所以,由于布施的时候都能安然忍受,因此能够生忍辱波罗蜜。这个就是为什么“布施能生忍辱波罗蜜”的原因。

那为什么布施能生精进波罗蜜呢?因为菩萨布施的时候常行精进,所以布施能生精进波罗蜜。他是怎么样精进的情况呢?菩萨他在初发心的时候,说“我要帮助一切众生,我要满众生愿”,可是因为他功德还不够大,因为初发心的菩萨他还没累积功德嘛,所以他想要行财布施,自己也不太有钱;要行法布施,佛法也还不是搞得太懂,说也说不清楚。他才刚初发心,财布施、法布施都没有办法做得很圆满,也没有办法满一切众生的愿,那怎么办呢?要赶快精进啊!想要行财布施的话,要赶快精进啊,累积自己的福德资粮;想要法布施,赶快精进啊!闻思修,好好地听闻佛法、思惟佛法、修行佛法,然后成就一切法,才能够教化众生,为众生来说法,行法布施。所以不管是要求财、还是求法,都必须要精进。所以他就因为这样的缘故,想要布施,布施财、布施法,因此行精进——所以说布施能生精进波罗蜜的原因就在这里。

我们再说个故事。释迦牟尼佛,祂有一世是做大医王,是一个很好的医生,不求名、不求利,一心一意只想医好一切众生的病,就是这样的一个心愿:要医一切众生的病。但是可不可能?不可能,对不对?因为病人实在太多了,他一个人哪里有办法全部救呢?他就每天想:怎么办?怎么办?然后就忧虑过度,懊恼就死了,就这样死掉。

死掉马上就生在忉利天,因为他善心的关系,慈悲心,所以死后生忉利天。生在忉利天之后,他就想:“我现在生天,只是享受福报,对众生也实在没有什么帮助啊,我只是把自己的福报享完而已。”怎么办呢?他就自己舍天寿,我要离开忉利天了,他就自己舍天寿,然后降生到龙宫,在龙宫为龙太子。

他在龙宫里面慢慢长大,虽然父母都非常疼爱他;但是他也不想活了,他想一想:“我在龙宫当太子,也是享福啊,我也没有办法利益众生。”那要怎么死呢?大鹏金翅鸟是专门吃龙的,我就送去给大鹏金翅鸟把我吞掉,所以他就死了,自动献给金翅鸟,给牠当食物。

所以龙子死了之后,他就生在阎浮提当中,做大国王的太子(还是当太子),名字叫做“能施”,能够布施。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他一出生就会讲话,讲的第一句话就是:“现在国家里面有什么财物,统统拿来给我布施!”把旁边的人都吓坏了,这个小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讲,然后讲这个话,一生下来就要布施,所以就给他取个名字叫做能施。

旁边的人都吓跑了,留下他的母亲,他就问母亲说:“我又不是罗刹鬼,不是妖怪,为什么大家都跑光光了?我只是因为过去世喜好布施,过去世都是一切众生的大施主,只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一生下来就会讲话,都是过去世的果报,然后还是很喜欢布施,就是因为我过去生生世世都是当大施主,喜欢布施,没有办法,就是这样的习气。”母亲听了他的话,就回头告诉大众,刚才跑光的,说他只是如是这般这样子,所以大众以后就不会害怕他了。

小王子慢慢长大,他总是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拿来布施,布施完了以后,就跟他的父王拿,父王给他,他又马上布施完了。他看到阎浮提的人这么贫穷辛苦,他再怎么布施还是不够,他就很着急,一着急就哭起来了,他就问别人说:“我有什么方法,能够让一切众生都有财物呢?”有一些长辈知道有什么地方可以拿到什么宝贝,就可以让阎浮提的人都能得到富足,所以这些长辈就告诉他说:“我们听说龙王头上有一颗如意宝珠,如果能够得到这颗宝珠的话,就能随心所欲,想要有什么,就有什么。”

王子听了以后,就跟父母商量说:“我想要入大海去求龙王头上的那颗如意宝珠。”父母一听,不得了!他的宝贝儿子,独生子要入大海,也不晓得能不能平安回来,就非常难过,就想阻止他说:“我只有你这个儿子,现在想要进入大海,那个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万一失去了你的话,我们也活不下去了!你根本不用去,我们国库里面还有很多宝藏,那些宝藏全部都归你!你可以拿去布施!”

太子就说:“这些宝藏有限,我布施的心却是无量的,我要让这个财物充满,使所有阎浮提的人都充足不虞匮乏,希望你们能答应我,让我了了这个心愿!”他的父母也知道他的志愿很大,也不再制止他,就答应让他去。

这个时候,有五百位商人一听说要到海上去找宝贝,统统都说:“我们也要去!”所以他就跟着五百位商人一起出发到大海去。这时候太子就问大众说:“有谁知道通往龙宫的水路要怎么走?”有一位眼睛瞎掉的盲人,他的名字叫做陀舍,他曾经七次往返大海,所以他知道往龙宫的水路要怎么去。于是太子就命令他:“你一定要随船出发,一定要跟我们一起去,到时候告诉我怎么样到龙宫去。”可是因为他眼睛瞎了,年纪也大了,所以他就回答太子说:“我的年纪很老了,又两眼失明,看不到。虽然我过去曾经往返大海很多次,但是我现在没有办法去!”眼睛瞎了,年纪又老了。

太子说:“我这次去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一切众生,我希望能拿到如意宝珠之后,先使众生的财物没有缺乏,然后再进一步用佛法来教化他们。像你这么年长,是有智慧的人,应该知道这其中的轻重,你又怎能推辞呢?我的愿望如果能达成的话,难道不是你的功劳吗?”

陀舍听了之后,就好吧,欣然同意,但是他告诉太子说:“我这一次去一定不能够安全回来,到时候你就把我的尸体,放在大海里面的金沙洲上面就可以了。”

一切准备就绪,船很快就开到有宝藏的地方,我们叫做金银岛,就是里面充满了金、银、各种的宝贝。到了那个岛上之后,这五百位商人就赶快抢,看太子动都不动,什么都不拿,就问太子说:“你为什么都不拿呢?”太子就说:“我所求的是如意宝珠,这个有穷尽的宝物,我不需要。你们注意了!拿够了就好,不要让船过重,到时候大家都活不成!船一沉,大家都活不成,所以你们要掂量掂量,应该拿多少,绝对不要超重。”当船装满了宝物之后,这些商人就向太子告辞,因为他们要回国了,太子要继续到龙宫,所以他们就要say goodbye(再见)了。所以他们就向太子告辞说:“愿大德为我们祝福,一路平安到达!”

这个时候,陀舍就告诉太子说:“我们要换另外一条船,要走别的水路。”要从另外一条水路出发,这个过程先告诉他:风会连续刮七天,把我们的船刮到一个海的南岸,到达南岸之后,那边有一个绝崖、悬崖,长满了枣树,枣树的树枝会覆盖整个水面,当我们的船到了那边,会卡到树枝,船就会翻,瞎子就会被淹死,所以他说:“当船卡到绝崖,翻船时,你就抓住枣的树枝,然后向上攀爬,这样你就可以自己救自己,我到时候就会被淹死。等过了这个狭隘的岸边之后,就会看到金沙洲,你就把我的尸体放在金沙里面,因为这个金沙非常清净,所以我希望我能够长眠于此,长眠在这个金沙里面。”

这样交代完了之后,果然不错,就像陀舍所说的有这样一个过程:风刮了七天,在那边翻船,然后他就淹死了,所以太子就把他的尸体安置在金沙里面。他之前还讲了一段话,就说:“接着你会在深水里面漂七天,很深的水里面漂浮七天以后,那个水就比较浅了,就跟你的喉咙齐,在这个齐你的咽喉的水中间再走七天;然后水又更浅了,到你的腰,所以你会继续在跟你腰齐的水中再走七天;然后跟你的膝盖齐,在齐你膝盖的水中再走七天;接下来就会有烂泥巴,在烂泥巴里面再走七天,你就会看到莲花池”。要怎么越过这个莲花池呢?这个莲花虽然美丽,但是非常柔软脆弱,你不可能踩在莲花上,因为它很软,那个花很柔软、很脆弱,禁不起践踏,那应该怎么办呢?他这时候就先入定,入虚空三昧,让自己的身体变轻,身体变轻之后,他就踩在莲花上走了七天,就越过莲花池;接下来就看到充满毒蛇的深潭,那个潭里面全部都是毒蛇,怎么过这个潭呢?再入三昧,这次入的是慈心三昧,入了慈心三昧,这些毒蛇都充满慈心了,所以他就在毒蛇的头上走了七天,蛇也很配合,全部都举起头,然后形成一座桥,他就踩在毒蛇头所形成的那座桥上,这样走了七天。

过了这些难关之后,他就看到了七重宝城,宝城之间有七重的深渊,里面也都是充满毒蛇的。有两条大龙守在门口,这个大龙看到太子长得相貌端严,心里也在想,能从那边度过种种难关到这里,他一定不是凡夫,必定是菩萨,有大功德的人,所以也没有为难他,就允许他进入龙宫。

话说那个龙王夫妇,前面丧失龙子还悲伤不已,那个龙王夫妇就是他往世的父母,因为儿子才死了不久,所以他还在哀伤之中,现在看到太子来,知道他就是他死去的龙子,就非常欢喜,所以等他坐下来,就问他说:“你是我的儿子(因为他们都有神通,有宿命通),命终之后,你生到哪里去了?”太子也有宿命通,就知道是他往世的父母,他就回答说:“我生在阎浮提,作为大国王的太子,因为怜悯贫穷的人饥寒劳苦,所以才到这里,希望能得到如意宝珠!”原来是打父王的主意。

龙王就说:“我头上也只有这么一颗宝珠,我是拿来作装饰的,拿来作我的头饰、首饰。阎浮提的人,他们福薄又下贱,根本就没有福报可以见到这颗如意宝珠。这样好了,我这里有各种的宝藏,随便你拿,你看要什么。”龙宫的宝藏,当然比他阎浮提父王的宝藏还要多,已经很多了,他就说:“看你要什么,统统给你!你想要哪一个,我就全部送给你。”

太子就说:“我从这么远来,一路上千辛万苦,还冒着生命的危险,我就是要你这一颗如意宝珠,其他我都不要。也正是因为阎浮提的人福薄又下贱,才需要用如意宝珠来先满足他们的愿之后,再以佛法来教化他们。”

龙王一听,好吧!这个发菩提心的菩萨,应该要满他的愿,OK啰;但是有条件,所以龙王也怜悯太子这样远途跋涉,非常艰辛才来到这里,因此就把这颗宝珠交给他,然后交代说:“我现在暂时把这个宝珠交给你,等到你去世的时候,就要把它还给我。就是你活着的时候让你用,你去世的时候就还给我。”

太子就回答说:“那就如龙王你所说的,到时候一定归还。”所以太子拿了宝珠之后,“咻!”飞腾虚空,很快就回到阎浮提。

这个国王父母看到儿子回来就非常高兴,就抱着他问说:“你得到了什么?”太子就说:“我得到了如意宝珠!”父母就问:“现在在哪里呢?”太子就说:“在我的衣角里面。”听起来很小,所以父母说:“怎么这么小啊?”太子就回答说:“宝珠在它的神奇功德,不在它的大小。”他的父母就说:“现在应该要赶快命令全城内外要洒扫干净,然后焚香,悬挂缯旛,持斋受戒。”全城都要这样子,赶快做好。

到第二天清晨,他就把这颗如意宝珠挂在一条长木条上面,太子就把如意宝珠挂好,接着就立下誓愿,他说:“如果我应当成就佛道,度脱一切众生,这个宝珠就如我所愿,生出一切宝物,随各人所需,一切具备!”这个时候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降下各种宝物、衣服、饮食、卧具、汤药,随个人的所需,一切都能够圆满具足。这种情况,一直到太子命终都不间断,所以他的愿望达成了。

这个就是布施如何生精进波罗蜜的一个例子,他是因为要布施,所以就生出精进波罗蜜。

最后我们看,为何布施能生禅定波罗蜜呢?

因为在布施的时候,能够除去悭贪,除去悭贪就容易降伏五盖证初禅。初禅是根本定,你证了初禅根本定,很容易就成就四禅八定,所以我们说布施能生禅定波罗蜜,因为布施能够除悭贪,除悭贪就容易降伏五盖,证初禅,就得禅定,所以我们说“布施能生禅定波罗蜜”。

有一种情况是,他不会修禅,但是他布施给修禅定的人。他常常这样布施,他心里就想说:“我是因为这个人修禅定,我才以清净心供养他的,那我为什么自己不修禅定呢?”于是他就收摄自己的身心,修习禅定,所以说有时候布施也能生禅定波罗蜜,是因为这样一个因缘。

有时候是布施给贫穷的人,心里也会想说:“这个人,就是因为过去世造不善业,不修禅定、不修福业,这一世才会贫穷,我才布施给他,我就是不要像他一样。”所以我就勉励自己要造善业、要修禅定、要修福业,所以布施能生禅定波罗蜜,也可能是因为这样一个因缘,让他修习禅定,因为布施的这样一个因缘,所以说“布施能生禅定波罗蜜”。

那为什么布施能生般若波罗蜜呢?

因为布施的时候,能够知道布施必定有它的果报,心中没有丝毫疑惑,因此能破邪见无明,所以说“布施能生般若波罗蜜”。破邪见无明,生出智慧,所以说能生般若波罗蜜。而且在布施的时候,也能够分别了知其中果报的差别,所以说“布施能生般若波罗蜜”。

如何分别了知不同的布施,有不同的果报?

那就要知道,如果是以鞭打用刑所得到的财物来布施的话,有人掳人勒索、绑票拿到赎金,心里过不去,良心不安,他就拿一部分去布施,会有什么果报呢?就会生在大象、马或者是牛当中,要背负很重的东西,而且也是要被鞭打,当初鞭打别人,现在要被鞭打,被关、被骑、被绑;但是因为他布施的功德,所以牠还是有好的住处、好的饮食,被人看重,有的还有专人照料,看是牠生在王宫、还是哪边的大象,是野象还是王宫的,王宫的大象就不得了,所以种种好的果报,就是他当初布施来的;但是他是以造恶业来布施,所以他也是有恶业的果报。

如果是以瞋恚心、邪曲心来行布施的话,就会堕在龙当中。龙也是有福报,因为他有七宝宫殿,而且还有好的饮食、好的配偶,这是生在龙中的果报。

如果是以憍慢心来布施的话,就会堕在金翅鸟当中、大鹏金翅鸟。大鹏金翅鸟常得自在,就是说牠也是有一颗如意宝珠作为璎珞,一切的所需都能随自己的心意得到。

如果是当官时贪赃枉法,不遵守法律,贪污人民的财物拿来布施的话,他就会堕在鬼神当中,能够变化种种五尘境界来娱乐自己。

如果是脾气坏、心狠毒、有暴戾之气、又喜欢喝酒吃肉的人,他来布施的话,会有什么果报呢?他就会堕在地行夜叉鬼当中,能够常常得到欢乐、音乐、饮食,这是他的福报。

如果有刚愎自用、横行霸道的人,譬如说黑道大哥之类的;可是他懂得布施,布施车子、马匹等等这些代步工具,就是交通工具,他就会堕在虚空夜叉鬼当中,有大力,而且能够飞行,像风一样快速。

如果是嫉妒心强、又好争辩的人,布施好的房舍,他布施屋子啦、卧具啊、衣服、饮食等等,就会堕在飞行夜叉鬼当中,有种种娱乐,还有便身之物,就是随身之物都不会缺乏。

以上所说的果报是布施却堕在三恶道的情况。

如果是在人道当中行布施,果报又有什么差别呢?它也是有差别的。生在人道当中,如果布施饮食的话,就能够得到好体力、好气色、长寿、安乐、而且受人赡养等等果报。受人赡养的意思,就是说有人每个月给你生活费,你都不用去赚钱,就会有这样的果报,就是他当初布施饮食所得的果报。

如果布施衣服的话,就是天生就有惭愧心,有威德,而且相貌端正、身心安乐。

如果布施房舍,布施屋子的话,他就能够获得种种的七宝宫殿、楼阁,常常有五欲之乐可以来娱乐自己。

如果是布施水井、水池、泉水、还有种种好的饮料,就能感得没有饥渴的果报,而且也是色、声、香、味、触具足。

如果是布施船、桥或者是鞋子,这个天生就有种种车马具足。就是说他到哪里,不是有人带他,就是他自己有交通工具,一辈子都是有这样的果报。

如果布施园林的话,就能够得到豪富尊贵,为一切人所依止,而且天生长得端正,心中快乐没有忧愁,每天都活得很开心,就是布施园林(一个很美丽的花园啊、树林啊),这样的果报就能生在豪富尊贵之家,相貌端正,每天很开心地过日子。

这是说在人道当中。

如果人布施修福德时,他不喜欢世俗的各种谋生工作,就是说他不喜欢三百六十行,红尘俗世的什么工作他都不喜欢,那他死后就会生在四天王天。就是说他布施的时候,他在修福德的时候,他心中不是说“我布施,我希望以后能有好的工作,赚大钱”,他都不是这样想的,所以他死后就会生在四天王天当中。

如果人布施,又同时供养他的父母、还有长辈、叔叔、伯伯、自己的兄长或者是自己的姐姐,能够供养这些长辈,包括父母等等,心中没有委屈啊,“为什么大家都不管,就是我在管”——都没有那些,也不会生瞋恚心,自己也不喜欢跟人家argue(争辩),也不喜欢看到人家争辩,这样的话,死后会生在忉利天、夜摩天、化乐天跟他化自在天上,有生天的果报。

如果人布施,心不染著、厌患世间、求涅槃乐,那我们就知道这个属于阿罗汉、辟支佛的布施。

如果人布施是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就是菩萨的布施。

由此可知,一切智慧功德的果报,都是从布施来的。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为止,都是先以肉身来行财布施、法布施,才能够成就法身。而且在布施的同时,又能够了知种种差别果报,最后做到三轮体空的布施,所以说“布施能生般若波罗蜜”。

这个就是为什么行布施能同时生出六波罗蜜的所有内容。

以上布施波罗蜜,我们就介绍完了。从下次开始,就是介绍持戒波罗蜜。

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