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檀波罗蜜:布施的功德、清净与不清净的布施、布施能得佛三十二相、果报增多的情况(卷十一)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法师、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大智度论》,还在“布施波罗蜜”的部分。我们常常说要布施,那布施到底有哪些功德利益呢?我们现在就来看:
布施是宝藏,经常跟随着人。世间的宝藏它是会失去的,但是布施这个宝藏,它却是生生世世都跟着你的。我们每天出门,也等于带着这个宝藏出门,这个宝藏胜过世间任何的宝藏。
布施能够破除痛苦,给人快乐。不但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快乐,因为布施的当下,你的内心是喜乐的,将来果报成熟的时候,也是快乐的果报——这个是对自己来说。布施是给众生他所需要的,他需要什么,你就布施什么,所以众生得到了你的布施之后,等于满足了他的所需,所以众生也是快乐的——这是对别人来说。所以布施不但自己快乐,也能够给别人快乐。
布施是最好的向导,能引导我们入天道。因为我们知道布施的果报可以生天,所以布施等于是开示了一条生天的道路。
布施是最好的符咒,可以保护善人。世间的任何一张符咒都没有布施这张符咒这么灵验有效,它可以永远保护乐善好施的人。像一般人他出门的时候都会求个平安符啦,或者求个平安符挂在车子上啦,或者随身携带啊;但是世间的符咒是有时效性的:有的是三个月有效、有的是半年有效、有的是每一年一定要换一次,它就是一年以后就没效了。所以世间的符咒不但它是有时效性,而且如果你违背业果的道理,你也一样没有办法得到保护;不像布施这个符咒,它是没有时效性的,生生世世你都永远能够得到好的果报,所以它可以永远保护善良的人——就是乐善好施的人。
布施使人活着的时候安稳,临命终的时候也不会感到恐惧害怕。我们一般人活着的时候为什么身心不安稳呢?就是因为我们害怕失去嘛,害怕我们的财物失去。一般我们也知道财物为五家所共有:国王、水、火、盗贼、败家子。其实财物不见得你自己用得到,有时候就是被五家把你的财物给消耗掉了,所以即使你现在得到什么财物,也不能保证说一定永远属于你,或者你一定可以享用到,不一定,一把火就烧了,淹个水也没了。可是能布施的人,他懂得舍、放下,所以他也不怕被偷、被抢,也不怕水火,不怕夺走他的财物,而且他也没有造下偷盗的业,也不悭吝,所以悭贪的业也不会报在他身上,而且他的财富一定是越来越多,为什么?因为他一直布施,布施的果报就是越来越多嘛,所以他不但不害怕失去,而且还越来越多,这就是布施的果报。
所以他为什么能身心安稳呢?就是因为他平时就已经舍、放下,知道这些财物死的时候带不走,所以临命终的时候,他也不会感到恐惧害怕,所以他活着的时候很安稳,临命终的时候也不会恐惧害怕的原因在这里,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全部舍、放下了。
布施是慈心之相,能救济一切。慈,就是给众生快乐,叫做慈。布施能救济一切众生的所需,他需要什么,你就布施什么,所以当他的需求满足了,他就会感到快乐。所以布施是慈心之相,能救济一切,一切众生的所需,你都可以救济他。
布施所积集的快乐,能够破除痛苦的盗贼。所以布施的快乐是最好的止痛剂,打什么止痛针都没有用,布施才是最好的,能够破除痛苦的盗贼,能够除一切苦,就是靠布施。
布施好比是一位勇猛的大将军,能够降伏悭贪的敌人。我们想要降伏无始劫以来悭贪的习气,只有靠布施,练习舍,才能除悭贪这个大敌人。
布施能够引生殊胜的果报,为人天所爱。不论是人道还是天道,都喜爱布施所带来的善妙之果,也就是说一切可爱的果报,都是从布施来的。
布施是一条清净的道路,是圣贤之人所游走的地方。圣贤,就是不管是三贤、还是十圣,叫圣贤。三贤,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圣,就是十地。他们所经常游走的地方,就一定是布施这一条清净的道路,意思就是说经常行布施的意思,经常行走的地方,就是他经常行布施,不管是三贤还是十圣,他们还是一直布施,一直到成就还是…,所以是经常游走的地方。
布施是积集善报福德之门。就是说你想要积集善报和福德,就是靠布施,一切善报跟福德都是布施来的。
布施是建立事业,聚集大众的因缘。就是说你想聚集众人的力量来建立一番事业,这个事业不管是世间的事业,还是出世间的事业,你想要聚集一群人来成就什么事业的话,这个因缘要怎么具足?这个因缘要怎么成熟呢?就是靠布施,因为布施广结善缘,这个广结善缘就结了很多的人缘,所以等到你要用人的时候、要聚集人脉的时候,就很方便了。所以平常我们都是靠布施跟众生结缘,你布施得越多,这个缘结得越广。
布施等于很巧妙地种下将来不管你是出生聪明还是富贵这等等的果报的种子。所以布施等于在播种,这些都是将来会结出善妙之果的种子,所以布施等于在种下这些善妙之果的种子。
布施是有福业的善人的相貌。所以我们如果问,什么是有福报的善人他长的样子呢?那就是能布施的人,也就是说能布施的人,他就是长得一副有福报、长得一副善人的模样。
布施能破除贫穷,不堕三恶道。就是布施能够得富贵,所以他能够破除贫穷,布施的果报是生天,所以他不会堕在三恶道当中。
布施能完全(或者很安全)获得幸福快乐的果报。是安全、也是完全,就是说很稳当的一定能得到这样的果报,因为世间的投资会失败、会赔本,可是布施这个投资一定是一本万利,永远不会赔本,一定能够得到幸福快乐的果报。
布施是证得涅槃最初的因缘。就是说你想证得涅槃道果,最初的因缘就是从布施来。
布施是要进入善人团体当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先布施广结善缘,你就很容易进入这个善人的团体当中。
布施是获得名誉赞叹的地方。就是你想获得好的名声,让大家都赞叹你,也是从布施来的。
布施是进入大众中,没有障碍困难的功德。就是你想人缘好,想和大众和合相处,也是从布施的功德来的。
布施使心中不生悔恨。这个就是说,平时不布施的人,等到受苦报的时候,他才来悔恨,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经常布施的人,他就不会生这样的悔恨。
布施是修行善道的根本。大乘的善道,就是六度、四摄,它都是从布施开始。布施是六度之首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法也是从布施开始: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所以大乘善道的根本都是从布施开始的,所以它是一切善道的根本。
布施是种种欢乐的会聚地。不管是世间的安乐还是出世间的安乐,都是从布施来的,所以它是种种欢乐的会聚地。
布施是得富贵安稳的福田。就是说你想得富贵、想得安稳,布施就是你的福田,它能够让你得富贵安稳。
布施是要度到涅槃彼岸的码头。就是从“布施”这个码头上船,你就能够到达涅槃道果的彼岸。
布施是罗汉、菩萨、诸佛都会做的事情。不管是小乘的圣人还是大乘的菩萨,一直到佛,他们都是行布施。小乘证阿罗汉,为什么是靠布施呢?就是他能舍、放下,生起出离心嘛,所以他才能够证得圣道,证得阿罗汉果或证到辟支佛果,所以小乘的圣果也是从舍、放下,舍离一切的世间,生起出离心,他才能够证到阿罗汉或者辟支佛果。那菩萨他是行布施波罗蜜来累积成佛的资粮,所以一切菩萨,他也是行布施波罗蜜;那佛呢?你说成佛还要不要行布施波罗蜜?还是一样啊!佛祂是以布施波罗蜜来摄受众生。所以一切的圣人,从小乘的到大乘的佛、菩萨,都是行布施。
布施是其他功德少、知识少的人所要效法的。功德少的人,他要多行布施去累积功德;知识少的人,他也要多学习布施的内容,来增长他的正知正见。这边它就举了一个例子,就是能布施跟不能布施,他们的差别:
它就说房子着火了,房子着火了,你会怎么做?是赶快救火呢?还是赶快去把那个房子里面的东西赶快搬出来?懂得布施的人,他就不会去救火,他是赶快把房子里面的财物全部搬出来,所以即使房子被烧光光也没关系,为什么?因为他还有钱啊,他可以再造一间很美丽的房子。可是不懂得布施的人,就好比房子着火了,他就赶快去救火,结果房子烧光光,里面的财物也烧光光,所以他后面的日子就很难过了。就是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
我们看:
譬如失火的时候,聪明的人就很清楚地知道所有的状况,所以在火还没有烧到房子之前,他就赶快把财物救出来。房子虽然烧光了,但是财物还在,所以可以再重新盖房子;喜欢布施的人也是这样,知道身体是脆弱的,财物是无常的,应该赶快修福,就好像在失火的时候,他是赶快把财物救出来,这样身体虽然死亡了,可是后世还可以享受快乐,就好像可以重新盖房子一样,它是做一个比喻。
但是那个愚痴、迷惑、颠倒的人,他只知道爱惜房子。所以在着火的时候,他只知道匆匆忙忙地去救房子,没有智慧去观察那个火势,所以在猛烈的风、还有炽烈的火焰之下,房子在刹那之间就化为焦土,夷为平地,不但房子救不了,财物也被全部烧光了。接下来只有过着饥寒交迫、挨饿受冻的日子,忧愁痛苦过一辈子——这个就是愚痴的人,就是比喻那个不懂布施的人。所以悭贪、不知道布施的人也是如此,不但不知道这个身体、生命是无常的,反而更加地爱惜,很殷勤地去聚集、守护财物。等到有一天死亡到来了,才发觉身体带不走,财物也必须丢弃,就好像愚痴的人,房子着火了,只知道去救房子,结果房子、财物都被烧光而产生忧愁痛苦,是一样的情况。
所以有智慧的人,活着时候,他就能够觉悟,知道四大如幻,财不可保,财物是不能永远保持的,万物是无常的——这些都是不可靠的;只有福德最可靠,只有布施的福德这个才是最可靠的,其他都不可靠,它能够带领我们走出痛苦,而通往康庄大道。
所以,发大心的人,有大心量,能行大布施利益别人,也能够利益自己;不发心的人,心量小,不但不能利益别人,也不能善待自己。
所以,有智慧的人,他深深悟得布施的道理,就算悭贪的盗贼再顽强,也能够挫败它,就好比勇猛的将士见到敌人,一定要发誓把他消灭,一定能够如自己的意。
所以我们遇到好的福田,好的时节因缘,一定要能够行大布施。就是说布施要应时,就是应该要布施的时候,你布施,这个叫做应时;应该要布施的时候,你不布施,叫做失时,就是说应时的布施也非常重要,要找对时机,在最恰当的时候行布施。
好布施的人,是被人所尊敬,他有好的名声,每个人都景仰他、信任他。
好布施的人被尊贵的人所忆念,被卑贱的人所敬重;临终的时候心里也一点都不会害怕。这些果报都是今世就能得到的,就好像树上所开的花,至于无量的大果,就是后世能得的福报了。
所以众生在六道生死中轮转,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只有靠布施。我们之所以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轮转,我们都搞错了,以为亲人、朋友是我们最好的依靠,像一般人有的依靠事业,那个事业心强的,他觉得事业是他的依靠;已经成家的人,就觉得家庭是他的依靠;有了子女以后,觉得子女是将来的依靠——这个统统不可靠,只有布施的福德才是最可靠的。
布施的果报,就是可以生在天上、人间,如果是生在天上、人间得清净的果报,这个也是布施来的。就算你生在畜生道,像生在印度的大象啊、那些马匹啊,也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豢养、很好的照顾,这个也是布施所得的果报,那就是现在的宠物,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这个也是布施的果报来的。只是牠修福不修慧,所以就很容易生在畜生道,但是牠的日子过得很好,甚至比我们人还好,这个果报都是布施来的。
布施的福德,是成就涅槃道的资粮。为什么说布施的福德是成就涅槃道的资粮呢?因为布施的时候,你心里一定很欢喜嘛,心里欢喜,就容易专注、容易得定,所以得定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说你身心安乐的时候,很容易得定;如果你心中有忧愁烦恼,身体也不轻安,四大不调,那你就很难得定。常常布施的人,他心中总是充满着欢喜,整天都很开心,所以他如果要修定,很快就能够修定;因为人欢喜的时候,气脉通畅,身上阻塞的地方都打开了,因为一切唯心造嘛,你心一欢喜,你身上的气脉都打开的,每个细胞都在微笑,所以这个时候要修定就很容易得定。
所以它这边说,因为布施,所以你心里欢喜;心里欢喜,就容易一心专注,一心专注,就是修定嘛。因为一心专注,所以你就可以在定中来观“一切法是生灭、是无常的”,那你经常这样来观,就能够得到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灭的道理。你观生灭,一切法,因缘所生的一切法,是生灭无常的,然后一直观下去,你就会发现一切法本来无生,本来无生就无灭,这个就是到达不生不灭的涅槃。所以它是靠布施然后生欢喜,容易得定,就容易在定中起观,观无常、无我、空性的道理,然后就很容易证得涅槃。所以我们才说布施的福德是成就涅槃道的资粮,它理由是从这边来的。
这种情况,就好比人为了要乘凉,所以他去种树,有的人种树是因为想要乘凉;有的人种树(会开花的树),他是为了要得到那个花,像我们常常去买茉莉花、白兰花,那个种树是为了要得到那个花;像那些水果可以吃的,所以有些人种那个果树是为了要得到那个果。所以有的人是为了要乘凉、有的人是为了得到那个花、有的人为了要得到那个果——用这个来比喻我们今世还有后世的快乐,就好像我们为了要乘凉,然后去种树是一样的;布施可以证得声闻、辟支佛的道果,就好像我们是为了要得到那个花然后去种树一样;成就佛道,就好像我们是为了要得到那个果——成就佛果,然后去种树一样。
以上所说,就是布施的种种功德。
那什么叫布施呢?布施给它下一个定义,什么叫布施?就是对布施有信心,这是一个因缘;有种福田的对象,这是第二个因缘;有财物可以布施,这是第三个因缘,所以这三种因缘具足的时候,重点来了!内心生起能舍的心,他有时候这三缘具足,但是他悭贪,他舍不得啊,为什么会悭贪、舍不得?就是他没有办法生起能舍的心,能舍下他布施的财物或者布施的什么东西(它这边是讲财布施)。所以即使他有财物,也不一定能够布施,所以不一定因缘具足就能布施,最主要就是要能够生起能舍的心,能舍的心就可以破除悭贪,这个叫做布施。所以重点是你能生起能舍的心,这个能舍的心可以破除悭贪,这个才叫布施。
所以很多人布施为了要求得更好的果报,他不是用这个能舍的心,他也没有除去悭贪,他在增长他的贪欲,我希望好像投一点小资本,然后赚大钱,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他不明白这个道理,后面会讲到,这个属于不清净的布施,如果你要求得种种好的果报,然后你才去布施的话,这个就好像做生意嘛,希望一本万利,虽然布施有得到很好的果报,刚才讲一切善妙之果,世间、出世间的果报,好的果报都是从布施来的,没错;可是你布施的当下要反省,我有没有因为布施这件事情,然后去除我悭贪的心?我有没有生起那个能舍的心?还是我是为了有所求才布施的——那个你就没有去悭贪,那个是在增长你的悭贪,而且你也没有能舍的心,你是有所求的心,这个就不符合布施的定义。所以布施一定要在三缘具足的时候,你内心生起能舍的心,这样就可以破除悭贪,才能够叫财布施,所以重点在能舍的心。
能舍的心它就是属于心相应法。就是说修舍、修放下这样的心,能舍、放下的心,是在修这个心,所以它是属于心相应法,它不是属于色法,也不是业。因为一般讲到布施就会跟财物联想在一起,所以就把它当作是色法,不是!它是属于心法,不属于色法。它也不是业,因为一般讲到布施,也会跟业果联想在一起嘛,就是说你布施会有哪些、哪些好的业,你等于在累积你的善业,所以这个都是错误的。它是属于心,就是我们刚才强调的,是一个能舍的心,这个才是布施,所以它不是属于色法,也不是属于业。
接下来就是讲,什么是清净的布施,什么是不清净的布施。我们过去不明白,现在明白了,希望从今天以后,从现在开始以后都是清净的布施。
什么是不清净的布施呢?就是布施的时候,糊里糊涂的就布施了,这个叫做愚痴的布施,没有智慧的分辨,弄不清楚状况,就糊里糊涂的乱布施,这个没有智慧的分辨,愚痴的布施。
为了求财富的果报而布施,这个是不清净的布施,就是你有所求,是求福报或者求财富。
因为愧对他人而布施,就是你对某人心中有愧,为了弥补心中的亏欠,然后你就对他做一些布施的事情,这是愧对他人而布施。
有时候是怕被别人嫌弃,或者是责备,说“你为什么都不布施?大家都布施,你多少要拿一点出来”,然后你就不好意思,就拿一点,怕别人责备,或者怕被别人嫌弃说你是小气鬼、铁公鸡,怕被人家嫌弃,不想跟你这么小气的人做朋友,所以你就好吧,忍痛就布施一点,所以这个也是不清净的布施,有一点被逼的。
因为害怕不敢不布施,这个有时候是因为遭到威胁或恐吓。
有一种是为了还愿,听说在四面佛前面发下什么愿,回头如果你没有还愿的话,就会果报多悲惨啊,又是怎么样,听了很多,你就吓得就要赶快去还愿,所以这个时候的布施,也不是清净的布施,你是为了害怕遭到什么样的果报,不敢不布施。
有时候是为了讨好别人而布施。就是说你的心是谄曲的心,想要博得一些好的印象啊,或者有什么目的啊,以后要做什么比较方便啦,就是为了讨好他、要巴结他,跟他拉关系,然后就送一点礼给他,这个就是不清净的布施。
或者因为怕死而布施,这个也很多啊:请法力高强的上师修个什么法,消灾延寿啊、还是除障法、什么法,求财法比较多,这个都是不清净的布施。这个怕死就是,也许你是生重病啊,可能有某个家人或者好朋友生重病,所以你希望能够来帮他修个法、请法师修个法,希望他能够消灾免难之类的,这个布施也是不清净的布施。
或者哄骗、哄骗让他欢喜而布施;或者自以为富贵应该要布施;或者和别人竞争而布施,就是看你捐多少,我一定要比你多一点也好,跟人家竞争;因为妒忌或者瞋心而布施;因为憍慢自高自大而布施;或者为了名誉而布施;为了要博取好的名声而布施的;或者为了咒愿而布施;或者为了消灾祈福而布施,就是点个光明灯啊,赞助个法会啊,就是希望达到消灾祈福这样的功效,这个都是不清净的布施;或者为了争取大众的支持而布施的;或者布施的时候是轻视不恭敬,就是譬如对穷人轻视他,虽然你布施给他,可是你的态度轻慢,你的心是不恭敬的,瞧不起接受布施的人——以上这些都是不清净的布施。
和上面相反的,就是清净的布施。所以接下来就讲,什么才是清净的布施呢?是为了得道而布施,是以清净心、没有任何烦恼的杂染,不求今世、也不求后世任何的果报,这样恭敬、怜愍的布施,这个就是清净的布施。我们希望做到清净心、恭敬心,慈悲怜愍众生,这样来行布施,才是清净的布施。因为清净的布施是趣向涅槃道的资粮,所以我们才会说是为了得道而布施。如果不能得涅槃道,这个布施只是种下人天果报的快乐之因。所以如果你不想证圣果,不想成就佛果的话,你只是希望能够得一些人天果报,这个就是不清净的布施。所以清净的布施,一定是趣向涅槃道的资粮,就是为了得道而布施的,希望能成就道果;否则你种下的只是人天果报的快乐之因。
所以佛说有两种人很难得:第一种,就是出家证得解脱的比丘,这个很难得;另外一种很难得,就是在家居士能够清净布施,就是在家能够清净布施的居士,这个也很难得。就说明…,一般是都有布施,可是有清净、不清净的差别嘛。所以在家的居士,他如果能够清净的布施,这个是非常难得的,就是说他一心一意就是为了要成就道果,这个才是清净的布施,不是为了得今世或者来世种种好的果报。
这个清净布施的果报可以一直到无量世,不是报完就没有了,它可以一直延续到无量世,因为它是清净的果报,所以每一世都不会失去,尽管你一世一世一直在轮回,可是这个布施的果报可以一直到无量世,只要因缘和合的时候,它就有。就好像我们种果树,时间到了,几月份产什么水果,它是一定的。所以时节到了,它就会开花结果;时节不到,它虽然不结果,但是有因、它有结果的因。不是那个时节,所以它不会结果,是那个时节,它会开花结果。这个就是说你因缘会际的时候,你清净布施的果报就成熟了,那就好比说果树会在当令的时候出那个水果,像几月份榴莲比较好吃,你们都很清楚,那个就是应时的水果;几月份榴莲没有榴莲味,所以那个不好吃,那就是不应时的水果;或者哪一个月份没有产那个水果,虽然没有产,但是它有那个因,那个因还在,只是因缘没有成熟,所以它果报就没有现。虽然果报没有现,没有开花结果、没有那个果;但是有那个布施的因在,所以它碰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它就能够开花结果,所以它是一世一世,只要因缘成熟,它都能够开花结果,所以它能一直延续到无量世。
为什么说清净的布施是趣向涅槃道的资粮呢?就是说只要你想求涅槃道就能够得涅槃道。那什么是涅槃呢?所有的烦恼都灭除了叫做涅槃。因为清净的布施能够使烦恼变薄,就是说你各种烦恼越来越轻、越来越轻,因为布施能舍、放下的关系,所以你的烦恼越来越少、越来越轻;所以我们才会说它是趣向涅槃道的资粮,就是说它可以帮助我们得到涅槃果,因为清净的布施,最后可以得到涅槃果。
它是怎样让我们的烦恼变薄呢?就是说我们是哪些烦恼会越来越薄,因为你清净布施的关系,哪些烦恼会越来越少呢?它接下来就解释,由于对所布施的东西不吝惜,所以可以除悭贪,所以你悭贪的烦恼会越来越薄、越来越薄,因为你经常布施,就可以除悭贪。你布施的时候因为是清净的布施,清净的布施你一定是真正的,不会舍不得,然后你才去布施的,所以它就可以除去我们的贪爱心。
由于对于接受布施的人心存敬重,就是说你很尊敬那个接受你布施的人,而且很感念他,所以可以除嫉妒。为什么要感念他?感念他成就我们布施的功德啊,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他,不是他感谢我们。他也要感谢我们啦,可是我们同时也要感念他,因为他让我们有成就布施功德的机会。所以我们不但不会瞧不起他,而且会对他非常尊敬。
因为是以正直心来布施,所以可以除谄曲。就是说因为你是清净的布施嘛,所以你就不是为了要讨好别人,或者为了要达到某种目的,这就是谄曲心,有目的的,要故意讨好他然后才布施。因为不是这样,你是以正直心来布施,所以就能够除谄曲这个烦恼。
布施的时候是一心专注,所以可以除掉举(细的散乱叫掉举)。
因为是经过深深地思惟之后才行布施的,就不是我们刚才讲那个糊里糊涂的布施,是愚痴的布施,没有智慧的分辨,不是。你是经过深深思惟,就是说你明白布施的所有的内容还有道理,你才知道应该要行清净的布施,你就是这样来做,所以你是经过思惟以后才行布施的,所以就可以除懊悔。就不会像有些人他布施出去,马上回去就后悔了“我今天就是一时的冲动”,所以回来就会后悔。或者回来讲给人家听,人家说:“哎呀!你好笨哦!”你就开始后悔了:“我今天做了一件很笨、很错误的事情!”马上就后悔,所以这样的布施是不能够除懊悔的。
观察接受布施者的功德,所以可以除不恭敬。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就是说不但会对他尊敬,而且还要感念他,所以你不会对他不恭敬。
对接受布施的人恭敬,所以可以除憍慢,不会瞧不起他,自以为了不起,我可以布施。
慈悲怜愍接受布施的人,可以除瞋恚。所以你布施的时候,心中是充满了慈悲还有怜愍众生的心,所以这样的心是不会有瞋恚在里面,所以你用这样的心来布施,就可以除瞋恚心。
自己收摄心念来布施,所以可以除无惭。这是因为尊重布施这件事情,就是你很慎重、很尊重布施这件事情,所以你在布施的时候,是收摄六根来行布施的,不是很散乱心随便就布施一下,不是这样的一个心态,所以它可以除无惭。那什么是无惭呢?有些人他不认为应该布施,就是说他对布施这件事情不尊重,当别人布施的时候他也不会欢喜赞叹,甚至冷言冷语,在旁边讽刺,像这种情况就是属于无惭,没有惭心的人,不但不尊重布施这件事情,看别人布施他也不欢喜,这是没有惭心的人。
知道布施对人是最好的功德,所以可以除无愧。那什么是无愧呢?就是当自己不能布施的时候,也不会觉得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对别人批评的眼光也不在乎、也无所谓,这个就是无愧。这个“惭”跟“愧”、“无惭”、“无愧”在《百法》就有讲到,它是属于随烦恼。所以无惭、无愧属于烦恼,它是比较小的烦恼。
一般我们说什么是“惭”呢?就是崇重贤善,就是内心推崇尊重贤善的人,内心推崇尊重贤善的事,不管是人还是事,他内心就是非常尊重,这个是有惭心的人。所以一个有惭心的人,他内心会非常恭敬而且赞叹能布施的人,还有所布施的事情,而且希望自己也能这样做,这个是有惭心的人,应该是这样才是正确的。
那什么是有愧心的人?愧,就是我们内心会轻视、会拒绝去做那个不好的事情,那个表示说你是一个有愧心的人。所以一个有愧心的人,当自己不能够布施的时候,他会觉得很羞愧——这个就是有愧心的人。
现在经常能够行布施的话,这个清净的布施就是具足一个惭、愧的人,就不会有无惭、无愧这个烦恼现起。
也是因为有智慧,了知布施是在行善法,所以可以除无明。因为你有智慧嘛,能分辨了知布施它对我们的真实利益,就是刚才讲能舍的心,它有智慧能够了知、能够观察,所以它可以除无明。
相信有布施的果报,所以可以除邪见,能够除去不相信因果的邪见。
知道布施一定有它的果报,所以可以除怀疑。他不会一面布施、一面怀疑:“是真的吗?”
所以以上这些烦恼都是在清净布施的时候,都会变得越来越薄弱。所以经常行布施,他的烦恼是自然越来越少。
所以不但如此,在布施的时候,也能够成就种种的善法。哪些善法呢?因为布施的时候六根清净,所以善心容易生起,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嘛。我们刚才讲清净的布施,你的六根一定是清净的,你用六根清净来布施,就是说你布施的时候,六根清净,所以善心就很容易生起;善心生起,内心就变得很清净;内心清净就能够观察到果报的功德而生出信心来;信心生起的话,身心会变得非常柔软;身心柔软,所以能生出喜乐的觉受;喜乐的觉受生起,就能够得定、容易得一心,我们刚才讲过身心喜乐容易得定,这个一心就是讲得定;那得一心,就容易生出真实的智慧、由定而开发真实的智慧——所以这些都是清净的布施所成就的善法。就是六根清净,善心生起,内心清净,信心生起,身心柔软,喜乐觉受生起,得定、开智慧——这就是所成就的善法。
布施的时候,心中也能够生起相似的八正道:
相信布施的果报,所以能够得相似的正见。
在相似的正见当中不散乱地思惟,所以可以得相似的正思惟。
清净说布施的功德果报,所以能得相似的正语,所以你说的都是清净布施的功德果报,你向别人宣说都是说这些内容,所以它属于正语。所以从今以后你都不会跟人家说:“你想要求什么,你就去布施,布施就可以求这个、求这个……”,这个不是清净的布施,所以你说的不算是现在讲的相似的正语。所以以后我们会说的就是属于清净布施的内容,这个才是真实的功德,这个才属于正语的范围。
以清净的身行布施,所得的是相似的正业。
不求布施的果报,所以得的是相似的正命。
用精勤的心来行布施,所以得相似的正精进。
念念不忘布施,所以得相似的正念。念就是明记不忘嘛,就是你每个念头里面都有清净的布施,就是随时你的心念都没有离开清净的布施,就是随时你都能够舍、放下。
心安住在布施中不散乱,所以能得相似的正定。就是刚才讲的,你是收摄六根来行布施的,你是一心专注来行布施的,所以它能够得正定。
这就是能得相似的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就包含这些:从四念处开始,所以相似的三十七道品也是同样的能够生起,生起相似的三十七道品的善法。
布施也能种下佛三十二相的因缘。所以佛三十二相的因缘是怎么得的呢?布施也是一个能够种下佛三十二相很重要的因缘:
因为布施的时候,是给予对方的心很坚固,就是说你布施的时候,没有犹豫、没有考虑,因为你念念都能舍、放下嘛,所以看到有机会你就布施了,毫不犹豫、毫不考虑,就是有坚固,布施的时候心非常坚固,所以能得“足下安立相”,就是脚下能很安稳的站立。佛的脚底是平的、平直的,跟地面是非常密合的,没有空隙,这个就是足下安立相。
因为布施的时候,同时具足了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五种眷属,所以可以感得广大眷属的因缘,能得“足下轮相”。就是佛的脚掌心能现出一千辐轮宝的肉纹相,千辐轮相。
因为很勇猛地精勤来修布施,所以能够得“足跟广平相”,就是脚后跟很圆满,脚后跟广大而平坦,这个就是足跟广平相。
用布施来摄受人,就能够得“手足缦网相”,就是手指跟脚趾每一指之间都有缦网相连接,就是祂都是用布施来摄受众生,经常行布施来摄受众生,祂的每一只手指,指头跟指头中间有好像那个蹼,那个鸭掌的蹼,你把鸭掌打开,它会有很薄薄的膜相连接,那个叫做缦网。
因为布施美味的饮食,所以能得手足柔软、七处满相。布施的时候,都是布施好的东西,不是吃剩下的、自己不要吃的拿去布施,不是。都是上好美味的东西,它就能够得这样的果报,就是手脚非常柔软。你握他的手、握他的脚,就是很丰满,就是肉肉的、软软的。七处就是我们两个肩膀、脖子、两个手、两个脚这七个地方,也是非常丰满的,都是肉肉的,看不到骨头,这个就是“七处平满相”。
布施能利益众生的生命,所以能够得“长指、身不曲、大直相”。长指,就是两个手、还有两个脚的指头都非常纤长端直,不会这样往里面歪、往外面歪,很纤长,而且很端直;身体也不会弯曲,而且身体又大又直。所以一切人中,佛身是最大、最直的,佛的身体就能得到这个身不曲、大直相——这个是利益众生的生命所得的果报。
你越布施、越欢喜,就越喜欢布施,所以布施的心就越来越强。所以每一念,心心念念都是在想说我要舍、我要舍,我要给众生这个、我要给众生那个,所以他每天都在观察众生他需要什么,他能够布施的时候,他一定不会放过机会,所以他心心念念都是在想“怎么样给众生什么,他需要什么”,每天都是在想这个事情,就是他布施的心越来越强,所以能够得“足趺高、毛上向相”。足趺高,就是脚背高起,脚背是高起来的。全身的毛都是向上伸长,而且右旋,你看到祂每根毛都是往右旋,它是往右旋,一根一根向上长,不会向下长,每一根毛都是这样,全身的毛都是向上长,而且右旋转。
布施的时候,很仔细地听受施者的要求。就是说有人来希望得到什么东西,他有什么要求,你很仔细听他的要求,很有耐心。有些人他没有耐心,跟他讲一大堆,他可能从他小时候开始讲起啊,他的生活很困苦啊,讲了一大堆。就觉得没有耐心了。所以你不但要布施、要给他,而且还要很有耐心听他讲完。他为什么今天需要这个,他可能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给你听,是怎么样破产的啦、怎么样婚姻失败、然后怎么样被子女抛弃的身家故事,所以要很仔细地听受施者的要求;而且要殷勤地吩咐,让他很快可以得到。你可能要吩咐下去,叫他们赶快打理、赶快办。他到底需要什么,可能需要别人去赶快完成他的要求,所以就是很快地就吩咐下去,让他很快就能得到,所以就能得“伊泥延膞相”。伊泥延就是鹿王的名字,膞,就是小腿,所以就很像伊泥延鹿王的小腿。鹿的腿很纤长、很圆润,就是线条很美的意思。我们就是说他那个小腿长得很好看,不会像萝卜腿、还是鸟仔脚,不会太细、也不会太粗,就是很匀称的意思,就是这么来的。
对于来乞求的人不瞋恨、不轻视,所以能得“臂长过膝相”,就是手臂他一放下来,超过他的膝盖,这个就是对有来求的人,他不会对他起瞋恚或瞧不起他,不会有这样的情况,所以就能得这样的果报。
来乞求的人,不等他说出来,就能够知道他的意思,马上就布施给他,就是看他那个样子,大概就知道他需要什么,没有等他开口你就已经知道了,然后马上给他,这个就能得阴藏相,就是不见私处的“马阴藏相”。
布施好的衣服、卧具、金银、珍宝,所以能得“金色身相”、“薄皮相”,就是身体是金色的,而且皮肤非常细薄润滑有光泽,那个灰尘都沾不上去。佛的身体皮肤很细、很光滑,滑到灰尘没有办法沾上去,因为灰尘一掉上去就滑掉了,就是说明佛的皮肤是非常细薄润滑有光泽,所以灰尘都沾不上去,一切尘垢不染,就是这个意思。
布施的时候,让来乞求的人能够满意的自在受用。他求什么,你可以马上给他,而且他非常满意,就可以自在地受用他所需要的这些东西,就能得“一一孔一毛生、眉间白毫相”,就是每一个毛孔只生一根毛,不会杂乱,每一个毛孔都会发出微妙的香气。所以佛的身上没有人的气味,是散发一股香气。两眉之间有白毫,这个白毫非常柔软,好像兜罗绵这样的柔软,你把它拉开的时候,是一丈五尺长,平常是右旋卷起来,收到里面去,所以平常是看不到它有这么长。因为这个地方经常放光,所以我们就称为毫光,或者称为眉间光。
只要来求,立刻就答应给,不会拖拖拉拉说:“我考虑一下,你下个月再来看看啰……”,就在那边一直拖时间,不会这样。马上就答应,马上就给,所以就能得到上身如师子肩圆相,就是佛的上半身非常广大。行住坐卧,威仪端严,就好像狮子王一样的威仪端严,上身好像狮子的“圆肩相”,就是肩膀这边也是非常丰满圆润的。
生病的,我们就布施医药,饥渴的,就布施饮食,使他减少生病的因缘,所以就能够得“两腋下满相”、“最上味相”,佛的两个腋下的骨肉非常圆满,吃什么味道都是最好的。
布施的时候,也劝人布施,还安慰来乞求的人,由于开示布施的道理,所以就能够得“肉髻相”、“身圆如尼拘卢相”,因为祂平常经常在劝人布施。最好是行清净的布施,劝人是行清净的布施,来求的人祂也会安慰他,为他开示一些布施的道理,就是说“你这一世为什么会贫穷啊,就是因为怎么样啊,告诉他布施的道理,如果你想要脱离贫穷,你就应该有机会就要行布施啊”,就讲这个布施的道理给他听,所以就能够得肉髻相,肉髻相就是头顶上有肉髻。身体圆满就像尼拘卢树(这是一种树,这个树上下左右都是非常平均),就用这个来说明佛身体的比例非常平均,我们说的黄金比例,应该上身多少、下身多少,手脚伸出来是多少,手臂应该多长,脚应该多长,就是最美的、最适合的比例,就是用这个树,因为这个树长得非常均匀,上下左右都是非常平均,用这个来比喻佛的身体。
有人来求,你有意要给的时候,说的是柔软语、真实语,而且一定会给他,就是答应了绝不食言,就能够得“广长舌相”、“梵音声相”、如“迦陵毗伽鸟声相”。广长舌相,就是舌头又广、又长、又薄、又软,伸出来的时候可以一直覆盖到发际这么长,这个叫广长舌相。一伸出来一盖到发际,就是整张脸不见了,就盖起来了;梵音声相,就是佛清净的梵音声音宏大圆满,就好像在敲天鼓,好像天鼓响一样,这个就是非常清净的梵音声;也像迦陵毗伽鸟的音声,非常悦耳,这种鸟叫出来的声音非常悦耳。
布施的时候讲真话,讲利益他人的话,所以能够得到“师子颊相”,就是两边的脸颊隆起圆满像狮子的脸颊,就是这边有两坨肉,这个就是师子颊相。
布施的时候心清净,所以能够得“牙白齿齐相”,就是牙齿非常洁白,非常整齐。就是他布施的时候心非常清净,所以牙齿就很白,就长得很整齐,没有暴牙之类的。
布施的时候说真实语、和合语,所以能够得“齿密相”、“四十齿相”,就是牙齿紧密,有四十颗,这就是说真话、还有和合语,布施的时候说真实语、和合语。
布施的时候,对来乞求的人不瞋恨也不贪著,以平等心来看待。就是你没有喜欢这个、讨厌那个,喜欢就生贪嘛,不喜欢生瞋,都没有。你的心是平等的,今天不管谁来,你的能力到哪里,你就是怎么布施,跟对象没有关系,不会因为喜欢这个人就多给他一点,讨厌那个人就少给他一点,不会这样。所以就能够得“青眼相”、“眼睫如牛王相”,佛的眼是甘青色,好像青莲花一样。眼睫毛也是长得非常整齐、不杂乱,就好像牛王相。
以上就是布施所种下三十二相的因缘。
转轮圣王,他为什么能七宝具足呢?也是布施的功德来的。他布施了哪些东西呢?就是拿七宝、人民、车乘、金银、灯烛、房舍、香华——这七个来布施,所以他在做转轮圣王的时候,能够七宝具足,它的因缘就是布施来的。
有的时候,我们布施的果报就会有增多的情况,就是哪些情况下你布施,你的果报能够增多呢?下面就是在讲这个:
如果布施的时候得时,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最恰当的时机,及时来布施,果报就会增加。就是你是在最恰当的时候,别人最需要的时候来布施,你的果报就能够增加。那什么叫及时的布施呢?什么是最恰当的时候?别人最需要的时候?有哪一些情况呢?
第一个,就是你布施给要远行的人,譬如说他要出国啊,或者他要去留学啊,他最需要什么?看他最需要什么,他需要钱,你就布施给他钱;他在国外那边很冷、下雪,你就布施一件雪衣给他,还是看他需要什么。所以给那个要远行的人,看他最需要什么,你这时候布施,你的果报就会增加。这个布施叫及时,很恰当,他最需要的时候,你就布施给他这个。所以第一种情况,是给那个要远行的人。
第二种情况,是布施给从远处来的人。像古时候都是用走路的,所以他可能已经跋山涉水走到这边,已经筋疲力尽,可能这个时候又累、又渴、又饿、又没地方住,可能这个地方很冷、又冻得要命。所以这个时候,从远方来的人可能已经很累,又累、又渴,这个时候,你可能就是先请他喝杯茶、休息一下,再请他吃一顿饭啊、再休息一下、再洗个澡啊,再问他:“你晚上有没有地方住啊?”给他安排一个住的地方。他就感动得痛哭流涕。所以对于从远处来的人,我们也是要观察他需要什么,这个也是及时施。
还有第三个,就是布施给生病的人,看他是什么样的病,然后我们能做什么样的帮忙:医药上的帮忙、还是资讯的帮忙,帮他打听他这种病哪边有最好的医生,或者最适当的药物,尽心尽力地帮助那个生病的人,这个也是及时施。
还有布施给看护生病的人,就是帮他加油打气。因为看护、长期照顾病人,他的身心是非常疲累的,很需要别人的关怀。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能够对他行一些布施的话,他也会非常感恩的,他也需要;尤其是精神上的加油、打气、鼓励,因为他每天面对病人,可能要帮他解小便啊、大便啊,要帮他擦身体啊、还是什么——这样照顾病人,他的心情一定是非常不好的,所以我们要做一些让他开心的事情。
还有在寒冷的季节或者遭受灾难的时候布施,这个我们都很会啊。寒冷的季节,就看他需要什么,古时候就是看他缺衣服、还是缺柴火烧、缺木炭、还是缺什么。一些灾难,就是像那个时候的海啸、地震、台风、飓风、龙卷风,就是遭受灾难那些地区,我们就想办法去救灾救难。看那个灾区或者难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布施什么。
这些都是及时的布施。
所以果报会增多的情况,第一个就是及时的布施,果报会增多。
第二个,就是随当地的需要布施,果报也会增多。当地需要什么,我们就布施什么,这个果报也会增多。
在空旷的道路中布施,福报也会增多。这个是指荒郊野地,物资比较缺乏,贫穷落后,物资比较缺乏的那种空旷的地区,就是物资运送不方便嘛,所以他一定缺很多东西,所以这个时候,看他缺什么,我们就布施什么。
第四种,就是经常布施、不懈怠,果报就会增加。要很精进地来行布施,不要懈怠。
第五,就是如所求的人需要来布施,福报就会增多。他需要什么,我们就布施什么。
第六,是布施贵重的东西,福报就会增多。贵重的东西,我们会比较舍不得嘛。你如果能够常常都布施贵重的东西,表示你那个能舍的心是真正的生起来了,是真的看破、放下了,所以福报就会增多。那什么是贵重的东西呢?佛陀在的时候,就是供养佛陀精舍啦、还有园林啦。我们就知道祇树给孤独园啊、还有祇洹精舍啊或者浴池啊,这些就是属于贵重的东西。
第七,就是布施给善人,果报就会增多。
第八,布施给出家人,果报就会增多。
第九,如果布施的人,还有接受布施的人,都是有德的人,果报也会增多。布施和接受布施的人都是有德行的人。
第十,对种种送往迎来,照顾得很周到、态度很恭敬,福报就会增多。所谓送往迎来,去送他啦、然后去接他啦,这个就是属于送往迎来的礼仪。社交礼仪就是,平常人跟人之间就是接接送送的嘛:接的时候是洗尘,送的时候就为他饯行一下,这一类的送往迎来。
第十一,就是布施难得稀有的东西,福报就会增多,越稀有难得、越珍贵的,你越舍得,这个果报就会增加。
第十二,就是随自己所有的,能完全的布施,福报就会增多。把你所有的,你就是这么多了,你全部把它布施掉,这个就很难得,因为你只有这么多,那你统统都给了。
下面讲了一个故事,就是他把他所有的都给了,结果被老婆抓去报官,要告他一状,这样的一个故事。所以它举一个例子,就说他是怎样把自己所有的都完全的布施,然后当下就得到非常殊胜的果报,就表示说果报马上就增加的一个故事,一个例子,我们看:
就譬如在大月氏弗迦罗城中,有一位画家,他叫做千那,这一位画家,他到东方的多利陀罗国,在那里卖画十二年,因为他是画家,所以他就在那里卖画卖了十二年,得了多少钱呢?黄金三十两,所以他就带着黄金三十两就回国了。
回到弗迦罗城的时候,他突然听到有在打鼓的声音。以前没有广播电视,哪边要举办大法会,就打鼓。所以他就听到要做大法会的打鼓声(他正要回去,结果就碰到这样一件事情),他就去看那个法会、就去参加法会,当他看到出家众的时候,就生起了清净的信心,所以他就问那个维那说:“如果我想要供养这些僧众一天的饮食,需要多少钱?”维那就回答说:“只要三十两黄金就够了。”供养这些出家人一天的饮食需要黄金三十两。这位千那画家,他就把他所有的黄金三十两就交给维那,跟他说:“那就请你替我斋僧一天,我明天会来参加供养。”就把三十两黄金交给他了,他就空手回家了。
这下惨了,他老婆就问说:“你离家十二年,赚了多少钱回来啊?”他就回答说:“我赚了黄金三十两。”老婆就问:“三十两黄金在哪里?拿来啊!”他就回答说:“我已经种在福田里面了!”老婆就问:“什么样的福田啊?”他就回答说:“我布施给出家僧众了!”他老婆一气之下,就把他绑了,然后送到官府,要治他的罪。
所以法官就审问:“什么事情要告官啊?”千那的老婆就说:“我的丈夫,他简直是疯了嘛!他是个白痴啊!他在异乡工作十二年,赚了三十两黄金,可是他完全不顾惜、不怜愍他的妻子儿女,所以他现在把这三十两黄金,全部的钱都送给别人了!所以我现在要依照法律治他的罪,所以我就把他绑过来了!”
法官就问她的丈夫说:“你为什么不把赚来的钱,来养你的妻子儿女?却拿去送给别人呢?”千那就回答说:“我过去世就是因为没有修功德,所以这一世才这么贫穷,日子过得这么辛苦,我现在好不容易遇到了福田,如果不及时来种福田的话,恐怕我的后世还是依然贫穷,这样生生世世一直贫穷下去,那我要到哪一辈子才会脱离贫穷呢?所以为了要马上舍掉贫穷,我就把所有的金子都布施给那些僧众了。”
这位法官,他是受过五戒的优婆塞,他刚好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所以他在听完千那的话以后,就非常赞叹他说:“真是难得啊!你这么辛苦工作,才赚得这么少的钱,却能够全部拿去布施给僧众,你真是一位大善人啊!”就赞叹他,于是就把身上的璎珞脱下来送给他,然后又把自己骑的马送给他,他觉得这样还不够,再送他一块地,然后告诉他说:“你才刚刚开始布施僧众,僧众还没有吃到你的供养,可是你的果报已经现前了,就好比谷子还没有种下去,可是芽已经发出来了,将来的大果还在后头。”将来的果报,不是现在送他这些东西,果报就受完了,没有。我们刚才讲无量世,将来生生世世还是继续地开花结果,只要因缘成熟,所以如果能把辛苦才得到的东西,毫无保留,完全的布施出去,所得的福报是最多的,它就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问]法师:我工作不顺利,请法师开示,要如何才能找到工作呢?阿弥陀佛!
[答]先行清净的布施,果报就现前了,刚才那个故事很好啊!
[问]请师父上人慈悲开示,修什么布施才能中马票?或中多多?
[答]你前两天一定没有来,对不对?没有来听那个福尽而死、寿尽而死,你有没有来?一定没有来,对不对?我们那天才说:你这一世的福报多少是固定的,因为过去生修了多少福报,你这世就是多少,是固定。那你赶快中马票、中多多,把这一世的福报提前拿来用,用完了你后面就很凄惨了,那你要不要考虑一下?不要中多多。(台下一片掌声)拍手的都没有买马票的,不然他不会那么欢喜。
所以你问说:修什么布施才能中马票或中多多?是财布施、法布施,还是无畏布施?那就是有所求嘛,对不对?你希望借着财布施、法布施或无畏布施,能够中马票,然后中多多,是不是清净的布施啊?不清净的布施。
[问]要是家里的风水不好,行布施能把风水改好吗?
[答]有所求哦?不清净的布施,为了求家里风水好才布施。会啊,还是会变好,因为有福报嘛,布施有很殊胜的福报,这一世、还有将来世,世间、出世间所有的善妙之果都是布施来的,何况是一个小小的风水,你家小小的风水一定没问题。
[问]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以法施众生,是不是说法布施比放生更殊胜?
[答]那没错啊,一定是法布施最殊胜。我们后面会讲,现在是讲财布施,后面会讲法布施,法布施一定是比财布施殊胜,这是没错的。
[问]怎么样才能够让我们今生所修的布施的种子,在今生起现行?
[答]怎么样哦?你迫不及待,现在就马上……。刚才讲了,你只要是清净的布施,果报不是很快就现前了吗?看你那么多所求,要清净的布施好像有一点困难。
[问]因为菩萨不能太穷,太穷的话,就很难去行菩萨道?
[答]谁说的?难道没有穷菩萨吗?发菩提心免费的,好不好!发菩提心,它不用一毛钱的。你可以念念都发菩提心,这个才是最殊胜的。所以不一定要很多钱才能行菩萨道,菩萨道的大前提就是发菩提心。你有多少能力、你有多少福报,你就会有多少钱,或者是财物,你福报越大,你可以布施给众生的财物就越多,这样当然是很好。可是如果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能力,就是先发菩提心也是一样啊,你不是说还有无畏施吗?无畏施也不用钱的,是不是?法布施也不用钱啊。然后法布施跟无畏施都比财布施殊胜,你自己写的嘛,无畏施不用钱,发菩提心不用钱,OK?
[问]一个人的命盘分为先天命及后天命,是不是说先天命是以我们前世所做的善恶业主导;而后天命是由我们今生一到四十岁所做的善恶业主导?
[答]可以这么说;可是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从我们现在开始都修善业、种善根,后面一定是好的果报,命一定很好。
[问]法师,请问要念什么咒才会有钱?
[答]那一定是财神咒嘛,所有的财神咒,会的全部都把它念出来。
[问]有了钱才会悟“空”?
[答]谁说的?你天天想钱,就没有办法证悟空性。
[问]没钱悟什么“空”?
[答]谁说证悟空性需要钱的?佛经没有这么说啊,佛经说:舍、放下,你就容易证得空性,不是要钱多多才能够证得空性,好不好!刚好背道而驰哦。
[问]所以请师父教导,要如何才能发财?发财了才悟“空”,没钱悟不了“空”,那不是很要命?因为乐中苦,苦中有乐,有了钱才想护法,有了钱,佛法才会旺,然后才学悟空性。
[答]你看,不敢写名字吧,是谁?这个是胡说嘛,不是有了钱才能够悟空性,要能破无明,明白无明的道理,明白无我的道理,就能够证悟空性,跟有钱、没钱没关系。你越能够舍、放下,你越能够舍下我执,就越容易证得空性。
[问]师父,要受菩萨戒,是不是要修到脾气没那么坏,才能够受呢?因为有朋友说,等老一点才受,(你有把握可以活到很老吗?)会比较容易,因为脾气不会一下子就发出来,对吗?
[答]当然不对嘛!你有把握你到老,脾气能够好一点吗?如果现在脾气很坏,你有把握到老的时候,脾气就变好吗?然后那个时候才去受菩萨戒吗?不是哦,不是。
[问]我想应该不是这样,因为老了没时间修了,对吗?再说也没力气发脾气了。
[答]因为太老没力气发脾气,也没力气修行了。也对啦,所以老了虽然也可以修行,但是能够趁年轻一点,早一点修,那当然是最稳当的;也要勇敢地去受戒,你借着修行,自然脾气就能够慢慢被调伏了,所以不用担心脾气坏就不能够受戒。
[问]是不是要受戒,才会更容易行菩萨愿?也就是说很自然地去修,也不觉得难?
[答]没错,是这样子。所以要发愿去受戒,受了菩萨戒,你要修菩提心,要发菩提心、要发菩提愿就比较容易,因为有三宝、护法、佛菩萨的加持,所以你就更容易发菩提愿。
[问]在佛桌上能不能供一个螺就好,没有八供,就供一个螺?
[答]也可以啊,其实我们想供养三宝,你想诚心、清净心,想供养任何一个都可以,螺也可以,这就是音乐供养嘛。
[问]净莲师父,请问如果一个人在向我们乞讨时,我们布施钱给他;但是第二次,同一个人又向我们乞讨,而这时我们知道他是个骗子,虽然是区区几角钱或几块钱,请问师父是不是应该给?
[答]就看你啰,你给了会不会后悔,然后心里在那边犯嘀咕,嘀嘀咕咕的说“骗子又来了!”如果你清净的布施的话,还是可以得到清净的果报,不管他是不是骗子,你就是以清净心布施,我们刚才讲嘛:对来乞讨的人没有瞧不起他,心里面觉得说他是骗子、还是什么,那就是我们布施的时候心不清净,你即使给他几角钱、几块钱;但是你的心不清净的话,那个布施还是不圆满啊。所以你可以考虑要不要给,如果要给的话,就是清净的布施,这个果报才会殊胜,你觉得你没有办法做到清净的布施,那你就不要给,也是OK的。
[问]听说修菩提心,我们还是要给,因为要平等的布施,有人说这也许是上辈子与他结下的缘,只要三轮体空,他是空的、我们也是空的,空性、空性,还是要给他。
[答]这样很好啊!三轮体空,就是我们讲清净的布施,也是三轮体空嘛。
[问]无论是谁来向我们乞讨,我们都要平等的施舍,这就是菩提心。
[答]这是练习菩提心,练习菩提心的一个方法,就没有对象的差别,平等施受、平等的施予,这个也是菩提心的一种练习。
[问]学生不认同,且举一个例子分享。有一天在路上遇到一个男子说:有一位老婆婆,在路上跌伤了,他打手机给救护车,也陪同老婆婆上救护车进医院,现在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不懂得回,身上也没有带什么钱。我就给这名男子几块钱,并指引他路线回家。几天后又遇到他用同一个借口行骗,且在路上一路走,一路寻找行人骗钱。师父,学生我的看法是:我不会再给此人,看到他的话,也会阻止别人给他,我觉得不应该放纵他人造业,这是共业,也更深的害他造下下辈子行骗的业因。师父,佛陀教我们要慈悲、要发菩提心,我想应该要运用智慧,福慧双修才对吧?请教正确发菩提心。
[答]你的看法就是一般人的看法嘛:那是骗子,就不要给他。那你觉得一个发菩提心的菩萨,他会再继续给他吗?还是把他抓去警察局,告诉警察说他是骗子呢?一个菩萨他会怎么做?发菩提心的菩萨,清净心的菩萨,对众生充满慈悲,对骗子充满慈悲的菩萨,他会怎么做?正确发菩提心还是请你上网看“发菩提心”的部分,因为它很长。
发菩提心有一个方法,就是代众生受苦嘛、受业嘛,所以你可以在布施的时候可以跟他结下这个缘,然后功德回向什么呢?希望他一切欺骗众生的业全部在我身上成熟,希望一切众生都远离欺骗,世界上今后不再有骗子,所以现在他行骗的一切业都在我身上成熟,然后一切的众生都能够远离欺骗——这就是发菩提心的方法,一个发心的菩萨他会这么做,仅供参考,你也可以不用接受。
[问]请师父慈悲解答以下问题,修观音法门的人,可以往生弥勒净土内院吗?一定要念弥勒佛号吗?只念观音圣号行吗?谢谢师父。
[答]这个就有关于我们昨天才讲的中阴境界的时候,你是怎么发愿的,不是随念往生吗?我们昨天讲,你在中阴身的时候,能够随念往生,那个念就是说你当下那一念,你是希望往生到哪一个佛净土,或者希望能够再得暇满的人身,那个时候是可以做选择的。所以它也许跟你平常修的法门没有关系。像那个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那个经论也是这么说的啊:你平常如果诵的是,譬如说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或者其他菩萨的圣号或者是其他的佛号,或者你生前修的不同的法门,都没关系,只要你临终那一念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你就能够去得了,有没有这样的话?你们修净土的都知道。
所以也是同样的,如果你最后临终的那一念或者是中阴身的那一念,你是希望到弥勒内院的话,你还是可以去得了,跟你生前修什么法门、持什么佛号、持什么咒语没有关系。就是说你生前虽然不是诵弥勒的圣号,但是你还是可以发愿去,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佛的自性是平等的,法性是平等的,所以你诵一句佛号,有没有包含其他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在里面啊?有,所以其实是相通的;只是我们凡夫众生分别执著嘛,要分说这个是那个、那个,好像就变成很多了,很多的佛菩萨。
说穿了,一切的佛菩萨,不管他是无量无边的佛菩萨,其实也没有离开我们自性当下的这一念嘛,都没有离开我们的自性,我们的自性能遍一切虚空、遍一切法界,不是吗?所以一切法界都没有离开我们的自性,所以我们从自性里面念出任何的一句佛号或者任何一句圣号,其实就已经遍满十法界了,所以全部都包含在里面,只是你要选择要去十法界的哪一个法界或者哪一处的净土,就是随念都可以往生成就,所以没有问题,一定去得了。
好,回答完了,我们今天就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