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六成就:众成就3(摩诃薩埵,卷五)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本讲经过师父润饰)
六、众成就③(与会的大众)
摩诃萨埵,皆得陀罗尼及诸三昧,行空、无相、无作,已得等忍,得无碍陀罗尼。悉是五通,言必信受,无复懈怠。已舍利养、名闻,说法无所悕望,度甚深法忍。得无畏力,过诸魔事,一切业障悉得解脱,巧说因缘法。从阿僧祇劫已来,发大誓愿。颜色和悦,常先问讯,所语不粗。于大众中得无所畏,无数亿劫说法巧出。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现在介绍参加法会的大乘菩萨众。
“复有菩萨摩诃萨,摩诃萨埵,皆得陀罗尼。”
这些大乘的菩萨众有哪些呢?有菩萨摩诃萨,这个我们上一堂课解释过,什么叫做菩萨摩诃萨。“摩诃萨埵”,我们今天就从这边开始。什么是摩诃萨埵呢?就是发大勇猛心的众生。他一旦发心,绝对不会退缩,也绝对不回头,这个我们就可以称他为摩诃萨埵。所以,会退心的、会退缩的、会回头的,就不能够称为摩诃萨埵。因为发大勇猛心非常的殊胜难得,所以在一切众生当中,他是最为上首的,这个称为摩诃萨埵。对众生生起大慈大悲的心,他修的是大乘行,证的是大乘的果,这个就称为摩诃萨埵。所以,如果发小乘心,修小乘的行,证小乘的果,我们就不可以称他为摩诃萨埵。成就三十二大丈夫相的,我们称为摩诃萨埵。不为自己的利益,不求任何的果报,不分爱憎、平等布施利益一切众生的,称为摩诃萨埵。凡夫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任何善行都为了自己求果报。譬如说:他布施,就是因为布施有种种的功德跟果报,他才愿意布施,这个是凡夫的心。可是摩诃萨埵不是,他不为自己的利益,也不求任何的果报。凡夫布施也要看对象,我喜欢的可以,我不喜欢的就不可以,所以他有爱憎的分别,有好恶取舍的分别。可是摩诃萨埵没有,是平等心来利益一切的众生,布施供养一切的众生,没有对象的差别,所以他没有好恶取舍。能够说法破除一切众生的邪见,还有贪瞋痴慢疑等等烦恼的,就称为摩诃萨埵。所以,如果我们发心想为众生说法,可是没有办法断除他的邪见,没有办法给他正知正见,或者没有降伏他的烦恼,这个说法就不够圆满,也不殊胜,这种说法的方式,就不能称为是摩诃萨埵的说法。
我们知道摩诃萨埵一定是发大心,那什么叫发大心?这个心到底有多大才叫做大心?它是不是有一个范围呢?你说我发心度我的家人、度我的好朋友,好吧!那连我的仇人也一起度!这样我的心够不够大?是不是发大心?或者再扩大一点,好啦,新加坡的众生我都发愿度他们!这样心够不够大?还不够大?再大一点!整个地球的众生,我全部度完,都让他们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个心够不够大?以摩诃萨埵的标准来讲,够不够大?因为整个法界不是只有地球,还有无量无边的世界,那是不是全部要度呢?我们的心量是不是可以发这么大呢?那好吧,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每一个微尘是一个世界,这么多世界的众生,我全部发愿把他度完,这个心够大了吧!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的世界,那已经很难计算了,可是以摩诃萨埵的发大心来讲,还是不够大,因为虚空法界有无量无边个三千大千世界,你是不是发愿全部都要度尽这所有的众生?所以“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无边是没有边际的,无量个三千大千世界,不可数不可数的,不可说不可说的,无量无边的众生,你都发愿度,度尽为止,这样的发心才有资格当摩诃萨埵。所以看看我们的心量,我们这一世到底发愿要度几个人?是不是可以再加一点?把我们的心量扩大到一切众生身上,平等救护,没有什么好坏、怨亲,没有对象的差别,全部发愿度尽,虽然众生是无量无边,但是没有关系,我仍然愿意发愿来度尽无量无边的众生,有这样的发心,就是摩诃萨埵的发大心。
同样的,你说供养诸佛,不是供养我家里佛堂的一尊、两尊、三尊的佛,我们通常只能选择跟我们比较相应或我们比较欢喜的佛,把祂请到家里来供。可是十方三世有无量无边的佛,那祂们怎么办?所以摩诃萨埵也同样的发心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一个遗漏的,不是我们家里的那几尊而已,也不是道场的那几尊,或者我修的那个本尊这样子,这个才叫发大心。
也同样的,我发心要清净一切的佛国土,发心受持一切佛法,不是我现在修学的这几个很少的法门而已,不管天台、华严、楞严……,我都发心受持,没有一个法遗漏的,这个才叫法门无量誓愿学嘛,你这个舍弃,那个不相应,然后又这个不中意,那个不欢喜,怎么可以说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呢?所谓法门无量,那个无量也是没有边,没有心中的好恶,没有自己喜欢、不喜欢这样的选择,只要是利益众生的,我就发愿先成就。我成就一切法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方便度众,因为众生无量嘛,所以势必法门也要无量。众生的烦恼无量,因此你也要法门无量,才能够断尽他们一切的烦恼,如果你没有无量的法门,你就没有那么多的善巧方便啊。所以,摩诃萨埵的发心,就是受持一切佛法,没有一法遗漏的,一切法都能够无碍地圆融在自己的自性当中,随时都可以从自性出来演说度众生,为不同的众生说不同的法。
也同样的发心,让一切世界中的佛法种子不至断绝,不是娑婆世界的佛法不要断绝而已,要让一切世界中的佛法种子都不断绝,让佛法永住世间,不让它有断绝的时候。所以菩萨发大心,就是要发这样的心,不能够让佛法灭了,在任何一个世界当中,我们都希望佛法能够久住世间,要发这样的心。
发心要分别了知十方一切佛的愿力,不是只知道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药师佛有十二大愿,那其他佛的愿是不是也要分别了知?也同样要发心庄严一切佛国土,受持一切诸佛所转的法轮,不是一佛、二佛,而是一切诸佛所转的法轮,我们都发心要受持。
也要分别了知一切众生的心念,不是我的好朋友、我最亲爱的家人、我很关心,我想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可是那个跟你不相干的、你不认识的、你最讨厌的,难道你就不关心他们心里想什么?他们要什么?你怎么去满他们的愿呢?所以大菩萨的发心,就是要分别了知一切众生的心念,你了解众生的心念,你才知道他要什么,你可以给他什么,怎么去度他们,怎么满他们的愿。同样的,也是发心要断除一切众生的烦恼,没有一个众生遗漏的,如果能够这样发大心的话,就是摩诃萨埵的发心。
如果有了以上所说的条件,你就是摩诃萨埵了。不管是菩萨摩诃萨,还是摩诃萨埵,皆得陀罗尼。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这些大菩萨们已经证到什么样的境界了?首先是他们都已经得到陀罗尼。什么叫陀罗尼呢?有的把它翻译成“总持”,就是“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也有把它翻成“能持”跟“能遮”这两个意思。能持,持什么呢?能持一切善法不失,就好像一个杯子它是完好的,没有任何的漏失,所以一切的善,他都可以持得非常好,没有丝毫的渗漏。像我们想要持一切善,但是没办法,有时候会忘失,有时候又有种种障碍,或者是有时候可以、有时候不可以,那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得陀罗尼,所以想要持一切的善法不失会有困难。能遮,就是能够遮止一切恶法,不让它生起,以及不再造作一切的恶法。这个我们有时候也做不到,烦恼一生起就造业了,我们也没有办法在任何情况之下都遮止一切的恶法,不让它生起,不造作一切的恶法,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得陀罗尼。
陀罗尼的种类分很多,有所谓的闻持陀罗尼。闻持,就是听闻之后可以忆持不忘失。所以得了闻持陀罗尼的菩萨,只要是听闻到的,都能够不忘失。另外,也有称为分别知陀罗尼,就是能够分别了知一切的众生,还有一切的诸法,不管它是什么样的内容、大小、好坏……,都能够善分别。这边的分别,不是我们第六意识的分别,而是指妙观察智。凡夫的第六意识还没有转成妙观察智之前,它是有杂染的,它一定跟我执、法执相应,还有跟烦恼相应,贪瞋痴慢都没有离开这些内容,所以他一分别之后,马上跟烦恼相应,马上就造业了,这个是凡夫的分别。可是这边的分别了知,是已经转成妙观察智了,所以是“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句话是圆觉经里面的。善分别诸法相,是说一切法、一切相他都能够了了分明,善于分别,绝对不是说我都没有分别了,所以我都搞不清楚状况,不是,它是善分别,它加上一个“善”的意思就是说,虽然是善于分别一切法、一切相、一切众生,但是又于第一义而不动,但是他的心又安住在菩提自性当中,我们的菩提自性是没有生灭、没有动摇的,它是真心的作用。所以得了这个陀罗尼的菩萨,他有智慧的观照,他一看就知道这个众生是什么样的情况,他的根性、他的习气、他的烦恼,一看就知道,什么法门适合他,什么都很清楚,这个就是因为得了分别知陀罗尼的缘故。
还有入音声陀罗尼,就是听进来的一切语言、音声,都能够心不动。你骂我也好,我不会起瞋恚心;你赞叹我也好,我也不会生欢喜心,这个就是已经证到了入音声陀罗尼的菩萨可以做到。就算一切的众生,等同恒河沙(恒河沙很多了嘛)劫这么长的时间,用最恶毒的话来骂这些菩萨,他的心也不会起一点点的憎恨,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利根、有智慧的大菩萨,他知道怎么来思惟。我们能够听到音声要有三个条件,对不对?要根境识三缘和合,才可以听到音声,所以一定要有耳根,那如果耳根我不听的话,那也没有作用,你怎么骂都没有作用,因为我耳根不听。就算是听进来也没有关系,一切的音声说完就没有了,我这句话说完就没有了嘛,没有了,对不对?说完就过去了,所以音声可得不可得?不可得,音声是无常的,它是生灭法。可是为什么我们听进去,它就不是生灭法呢?你今天骂我什么,我牢牢地记在心里,我可能就因此恨你一辈子,每次想到你这样子伤害我,我就恨你一次,可是明明那句话讲完就已经消失了,可是为什么我们那么执著,把它记在心里面呢?因为我们不明白音声是生灭、是无常的,那个声音发出来就没有了,说出来就消失了,可是为什么我们会那么愤怒呢?是因为我们加上了“识”。我们第六意识先去分别你讲的是什么内容,接着:好,你在骂我,我知道,你在骂“我”哦,不是骂你、不是骂他,如果你骂你、骂他,我就不会生气,你今天重点是骂我,那个“我”,就是第七识的执著起来了。第七识是恒审思量,执八识见分为我。可是明明没有“我”,那只是第八识见分的作用,可是我们把它当作是我,所以不得了了,你今天骂我,我就生气了。在第六意识分别之后,加上第七识的恒审思量,执八识见分为我,把那个“我”加进去了,所以才会这么生气,然后八识里瞋恚的种子就生起现行了,我们的愤怒就是这样子来的。
可是现在这个摩诃萨埵,菩萨摩诃萨,他们懂得思惟,他们有智慧,知道音声不可得,知道只是耳根作用的话,是不会生起瞋恚心的。加上第六意识的分别也没有关系,你现在是在批评一些话,没错,但是这些话讲完就没有了,讲完就消失了,在我的观念里面也没有“我”,所以你就好像对虚空讲了一些话、发出了一些音声而已,因此菩萨摩诃萨不会生气,因为他已经没有我的观念,他的第七识已经转成平等性智,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所以就算一切众生用恒河沙劫这么长的时间不断不断地辱骂他,他不会起一念的瞋恨,原因就是在这边,他有智慧的观照。
再说,同样的一句话,好坏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同样的一句话,可能华语是这个意思,在印度尼西亚或者是马来西亚,又是另一个意思,对不对?同样的发音,但是华人的解释,跟印度尼西亚话的解释,跟马来话的解释就不一样。可能华语来讲是好的意思,到了国外它就变成不好的意思。这说明什么呢?就是同样的一句话,其实它并没有一个好坏的标准。而且言语音声本身也没有一定的涵义,是我们听的人给它不同的涵义。譬如你最亲爱的人骂你一句话,你就会说:“打是情、骂是爱嘛”,而甜蜜在心里面。可是同样一句话,如果出自你最讨厌的人的口里,你就不是这样解读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言语、音声是无自性的,是我们的分别执著去生烦恼,才会起瞋恚心。
反过来讲,就算一切的众生,如恒河沙劫这么长的时间来赞叹、供养、恭敬,这些大菩萨也不会心生欢喜,他也同样有智慧的观照。因为你今天赞叹、恭敬、供养我,是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改天又因为某种原因,你反过来骂我,说不定还打我,可能还要杀害我,所以今天你这个赞叹是无常的,你的恭敬、你的供养也都是无常的,所以我不会心生欢喜。再说了,你的心也是无常的,总是变来变去,一下对我好,一下对我坏,今天赞叹我,可能明天就辱骂我,因此我听到赞叹,也不会心生欢喜。而且,你今天为什么要赞叹我?可能是赞叹我的功德,可能是赞叹我的智慧,可能是赞叹我持戒精严,那么,你是在赞叹我的功德、智慧、持戒精严,而不是在赞叹我,对不对?所以我也没有什么好欢喜的。况且呢,一般众生都是有所求嘛,他今天赞叹、供养、恭敬你,是为了自己求果报。他是因为供养有功德,他才供养;因为恭敬有恭敬的功德,他才恭敬,他是为自己求果报,所以我有什么好欢喜的呢?
如果有人来供养我,我因此而欢喜的话,我的福德就会变薄,供养我的人也会因此减少福报,所以我不应该心生欢喜。还有,这些菩萨都已经见了空性,知道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并没有真实的我,也没有真实的众生,所以今天到底是谁在赞叹、谁在欢喜呢?没有!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四相四见,因此没有什么人是应该欢喜的。如果说有人应该欢喜,那就只有佛祂有资格欢喜了,为什么?因为祂一切的功德都已经圆满了。想想自己的烦恼还没有断尽,还没有解脱,也没有证果,又有什么值得欢喜的呢?这些大菩萨,因为得了入音声陀罗尼,因此对所听闻到的一切语言、音声,都能够不生欢喜、不生瞋恚,做得到的就是菩萨摩诃萨、摩诃萨埵。
接下来:
“及诸三昧,行空、无相、无作。”
诸三昧,就是下面的空、无相、无作,这个三三昧。什么是空三昧呢?就是观照色、受、想、行、识五蕴,无我、无我所,听起来很熟,对不对?《心经》一开始“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些大菩萨的观念里面,是不会把五蕴当作是我,或者是我的身体、我的感受、我的想法,都没有这样的观念,这是因为他已经证到空三昧了。而且在这个空三昧当中,能够了知一切法的真实相。什么是一切法的真实相?就是毕竟空。所以证到空三昧的菩萨,了知一切法毕竟空。虽然一切法毕竟空,但是菩萨为了为众生解说的缘故,他依然可以把空作不同的解说,于是就有所谓的般若十八空,所以什么是空三昧?就是十八空,哪十八空呢?我们念一遍: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相空、不可得空、有法空、无法空、有法无法空、第一义空、内空、外空、内外空、不内外空、空空、大空、毕竟空、一切空——这个就是空三昧的内容。
什么是无相三昧呢?既然一切法毕竟空,因此就可以远离一切相,对不对?一切法不可得嘛,不可得,我们就不会著在它种种的相上面,因此就可以远离一切相。不管它是色声香味触的五尘境界相,还是男女相,还是生住灭相,因为一般我们把一切相总括成这十相来说明,所以什么叫做无相三昧呢?就是能够远离一切相,远离这十种相,就称为无相三昧。为什么做得到?因为有空三昧,了知一切法毕竟空,因此能够远离一切相。既然知道一切法无相,当然对一切法就能够做到不受不著,所以什么是无相三昧?就是对一切法不受不著,就称为无相三昧。对于一切相,知道它会坏灭,所以我们心里一点也不忆念,叫做无相三昧。无常的嘛,因缘所生法都是不可得的,自性是空的,你知道它是毕竟空的,因此你就不会去忆念它,不论是美好回忆、还是伤心的回忆、都是自性不可得。一切的是非成败,都只是昨夜的一场梦而已,不会去忆念一切法、一切相,这个就称为无相三昧。
什么是无作三昧呢?无作就是不造作,不再造作一切法,叫做无作三昧。也同样的,只要我们安住在空三昧当中,就知道一切法不可得,也不会著在一切相上面,这样你还会不会生起贪瞋痴种种烦恼?不会了,因此你六根面对六尘境界的时候,就不会生起贪瞋痴了,能够做到,就叫做无作三昧,因为不再造作种种的烦恼。也是知道一切法毕竟空,因此就不会再执著这个法是有、还是无、是非有非无、还是亦有亦无,所以一切对法的诤论都止息了,一切的戏论都停止了,因为你不会再生起对任何法的看法,不管它是有、无,你都不会再造作,就叫做无作三昧。也是因为知道一切法是因缘所生,空无自性,所以看起来有一切法,其实它是因缘生灭、是假有的、幻有的,因此我们在心中也不会再生起任何的贪求,这个叫做无作三昧。假的嘛、虚妄的嘛、当然就不会生起贪求了。
三昧有这么多种,为什么只提到这三种三昧呢?因为这三种三昧可以达到涅槃解脱,其他的三昧没有办法达到,因此不提。而且在这三种三昧当中,你的心念没有高下,因为知道它是空,又不会著在一切相上,也不会再造作任何的法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你的心念没有高下,平等不动。可是有些三昧没有办法达到这样的功效,有些三昧你证到了之后,反而会增加我们的贪爱,著在那个三昧境界上面。可是现在它跟你讲一切法不可得嘛、毕竟空,那你就不会著在任何一个法上面,所以它是这样的殊胜。而且有些三昧证到之后会增加傲慢,你看我修得多好!我都已经证到什么什么三昧了,增长傲慢,可是在这个三三昧当中,不会有这样的过失。也不会增长任何的知见。如果没有空性的智慧,有些三昧你证得之后反而会增长知见;可是这三种三昧没有这样的过失,所以这边只提到这三种三昧的原因,就在这里。
“已得等忍,得无碍陀罗尼。”
这个“等”,就是平等的意思,众生平等,一切法平等。“忍”呢?有忍可的意思,或者是安住的意思。这些大菩萨都已经得到等忍,就是说他们已经得到众生忍、法忍。一切众生在他的观念里面都是平等的,所以他对一切众生都能够以平等心来对待,以平等念来看待,平等地爱护、利益他们,这就是众生平等。可以安住在一切众生平等当中,叫做众生忍,我们一般所谓的“生忍”。由于能够安住在这个平等的境界当中,因此对一切的众生,不可能再生起任何瞋恨或者是恼怒的心了,这就说明已经证到了众生忍。法忍也是一样,看一切的法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不管它是善法、不善法,有漏法、还是无漏法,有为法、还是无为法,通通平等,能够安住在这个平等的境界当中,就称为法忍。所以,我们知道这些大菩萨都已经得到了众生忍跟法忍。
同时也证得了无碍陀罗尼。前面不是已经提过陀罗尼了,怎么现在又加两个字,叫做“无碍陀罗尼”?看起来好像有点重复,都是陀罗尼,不是吗?可是它是有差别的,因为在一切陀罗尼当中,无碍陀罗尼最大,所以它必须再重复说无碍陀罗尼。有一些小陀罗尼,其他的人都可以证得,像外道、声闻、辟支佛,还有一些新学的菩萨都能够证得,可是这个无碍陀罗尼,只有无量福德智慧、还有大神通力的菩萨才能够证得,所以要特别提出来。而且在说法教化众生的时候,必须要以无碍陀罗尼为根本,所以大菩萨们都必须要具备这个条件,才能够无碍地为众生说法,这就是为什么要特别再提出来的缘故。
“悉是五通”
这些大菩萨们都已经证得五种神通境界了,哪五通呢?
第一种、神足通,神足通又称为如意通,就是能如自己的心意来作变化,所以叫如意通。神足通有三种不同的境界,第一种叫做“能到”,就是能够到达。能到又分成四种情况:第一种,是身体能够飞行,好像鸟一样,在虚空中飞行,没有丝毫的障碍,怎么做得到呢?有些神通是你得定之后自然发的,可是有一些还要再加修才能够得。像现在讲的这个“能到”,怎么来加修呢?你先证到四禅,入四禅,然后出定,观想入“风遍定”,风遍定这个名称大概不太熟悉,就是有所谓的“十一切处”,十种一切处,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这十种一切处,就是遍一切处,这个我们到后面会再详细地介绍修十遍的方法,我们现在先用这个名词,提前来说明,因为要讲到神通,就必须要入这个十遍。你如果想要身体像鸟一样在空中飞行的话,你就必须要先入风遍定,在修风遍定的开始,是先观看风吹向植物或者叶子的那个摇摆,然后你的心识就跟着那个摇摆,慢慢修、修、修,当你证了风遍定之后,然后又证到四禅,你就可以练习像鸟一样的飞翔。怎么样像鸟一样飞翔的方法?就是入四禅,然后出定,入风遍定,想、作意,作意,我身体轻、轻、轻、轻,轻得像绒毛一样的轻,绒毛就是羽毛跟羽毛之间还有那个很细、很细、很细的毛,那个叫绒毛,就像绒毛一样的轻,飘起来、飘起来、飘起来,像棉絮一样那么轻,风一吹就飘起来、飘起来、飘起来,入风遍定做这样的观想,然后再入四禅,因为一定不是一次就成功了,刚开始练习至少五六次,如果还不行的话,次数还要增加。入四禅,出定,风遍定,观想我的身体轻轻轻,像棉絮、像绒毛,然后再入四禅,再出定,再入风遍定,再观想我的身体更轻了,比刚才更轻了、又更轻了、终于可以飞翔了,这样子练习出来的。但是这个还是要先有天眼通,因为你自由飞翔要落地啊,你没有天眼通的话,随便就掉下来,你可能掉在大群广众之中,把大家都吓一跳,怎么空中突然掉下来一个人,很奇怪,所以他必须要先修天眼通,要先看。他们一般都是降落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不会把人吓到的地方,也不会让一般人发现他有这样的神足通。一般神足通是要证到三果才有,天眼通跟天耳通初果就有了,所以他既然有神足通的话,也一定会有天眼通跟天耳通,因此没有问题,他不会不小心从哪边掉下来,一定有天眼通,先观察比较适合的地点,然后才降下。初果天眼通、天耳通;二果的话就有宿命通跟他心通;三果是神足通;四果就是漏尽通了嘛,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好,这是“能到”的第一种神足通。
第二种、就是可以把远方的东西移到近的地方,不需要去就能够到达。譬如说:经论上提到“手摸日月”,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手去摸太阳、摸月亮,怎么摸的?就可以啊,入四禅,出定,我如果想摸月亮,太阳太烫了,摸月亮可能比较安全些,就观想月亮靠近我的身体、靠近我的身体,它一直靠近、一直靠近,还没有过来,好,再入四禅,再出定,月亮又更近了、更近了,近到我手一摸就摸到了。这就是第二种,能够把远的地方移到近的地方。或者你也可以到达天界,也是入四禅,然后出定,观想天界靠近我、靠近我,看你要到哪一天,天界靠近我、靠近我、靠近我,然后我就到天界了,我不用从这边到天界去,把天界移到靠近我的身体这边来,这就是从远处移到近处的一种神足通。或者是我在这座山,对面的山很远,也没有桥,我没有办法过去,我就入四禅,然后出定,观想对面的山靠近、靠近、靠近,我就一脚跨过去了,这也是把远处的移到近处来,我们人不用过去,而是让它靠过来。
第三种、是可以从这里消失,在那边出现。从大悲中心消失,在飞机场出现,好好哦!可是要先入水遍定,就是说这个大地,在你看来它是水了,你就从这边下去,咚!那边咚!就出来了,没有丝毫的障碍,这就是入四禅,然后出定,入水遍定,然后再入四禅,再出定,再入水遍定,一直到大悲讲堂是一片汪洋,变成一个水池为止,你就可以“咚”就过去了,沉下去,然后从那边出来。另外,我也可以不要走这个门,直接从墙壁就穿过去了,我还可以穿山,整座山我就从中间走过去了,可是要修虚空遍定,就是它已经不是墙了,你才可以走得过去。所以也一样的,入四禅,出定,然后修虚空遍,都是虚空,一片虚空,一片虚空,入四禅,出定,它是虚空了,不是墙壁,是虚空,五六次,看你的功力,不行就再多加几次,一直到它变成一片虚空为止,你就可以这样走出去了。这是第三种,在这里消失,那边出现。你也可以在水上行走,你也可以在虚空中行走,那就是入地遍定,水已经不是水了,你看起来它是地,你入四禅,出定,然后入地遍定……,一直到那个水看起来好像平地一样,你就可以这样走过去。我们在旁边看,他怎么走在水上?在他的眼睛看来,它是陆地,不是水了,因为他已经入了地遍定。在虚空也是一样,他为什么可以在虚空中行走呢?因为虚空在他看起来就跟大地一样,所以就可以在上面行走,这就是入地遍定的缘故。
这些神通都是要先证到四禅,现在比较有兴趣打坐了哦?赶快证四禅就可以修神通,以后就很方便,以后要来这边上课,直接就可以过来,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第四种,心一动念你就到达了,在家里心一动念,大悲讲堂就到了,好方便,不用搭地铁、不用搭巴士、不用坐taxi(出租车)、也不用自己驾车。好,这是第一种——“能到”。
第二种——“转变”,我们现在还是在神足通,神足通有三种,第一种是“能到”,能到里面有四种,我们介绍了。第二个是“转变”,就可以把大的变小、小的变大、一个变多、多个变一个,随心自在地转变。像我们讲说你可以手去摸月亮,对不对?刚才是说月亮过来,那我也可以把手变大,我们不是说小的可以变大吗?好,现在月亮还是在它原来的地方,我把我的手变大、变大、变大、变大,也一样入四禅,出定,我的手变大,往月亮那边伸过去,再入四禅,再出定,又更远了,一直到摸到月亮为止,这就是由小变大的一个例子。
也可以一个变多,像有一次佛陀到信众家里面应供,当那个食物正要放进佛陀钵里面的时候,佛陀就说:“等一下,我还有一位大弟子没有来,他已经证到阿罗汉,也要请他来一起应供,他就叫周利盘陀伽(那个最笨的弟子,后来还是证到阿罗汉)。”那就去请啊,去请那位大弟子来一起应供,我们等他。佣人就跑到一片竹林里面去找周利盘陀伽,可是一看,怎么满满的,整个树林都是周利盘陀伽,哪一个是真的?不知道,每一个都是,这就是一个变多个。于是他就很慌张地跑回来报告,说整个树林都是周利盘陀伽,我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的。佛陀就说:“你走进去竹林,碰到的第一个,那个就是。”所以他就再跑回去,碰到第一个,就说:“佛陀请你去应供”,突然之间,所有的都回来了,只剩下一个周利盘陀伽,他说:“好,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我马上到。”于是就用神足通,马上到了。所以那个佣人回来的时候,他已经坐在那边吃了,这就是神足通。这个一身变多身的方法,也是先入四禅,你看四禅多重要,赶快证吧!然后出定,看你要变几个,你先不要一百个,先十个好了,我变十个,然后再入四禅,出定,十个,一直到变十个为止,那熟悉一点就百个,然后千个,看你要变几个都可以,就这样子练习。
也可以多个变一个,在佛经里面就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佛陀接受大众的供养,譬如说:有一千位都要供养佛,佛就拿一个钵,第一位上来放进佛的钵中一个饼,第二位上来再放一个饼,一千位全部供养完了,钵中的饼也不会满出来,还是一个,这个就是多个变一个的,转变的神通能力。祂的钵中就永远只有一个,可是一千个人都供养完了,它也不会变多,永远是一个,也不会满出来,这就是神通变化。
也可以变成种种不同的形态,可以一下变小孩,一下变老翁,也可以变成无情物,譬如变一口井、一座桥,都可以,这就是转变的神通。外道也修四禅八定,因此也有这种转变的神通能力,但是外道的转变能力最多只有七天,而佛跟大菩萨自在转变的能力是没有时间的限制,所以神通比较大,比外道强。
第三种的神足通,就是“圣如意”。为什么要叫圣如意?就是只有圣者才能够有这样的如意通,所以称为圣如意。它是转变什么呢?就是把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不可爱的、不清净的,可以转成可爱、清净的;同样的,可爱、清净的,可以转变成不可爱、不清净的,这个就叫做圣如意,可以自在转变。不好看的变好看了,好看的变不好看了,本来是臭的变成香的,香的可以变臭的,六尘境界可以自在转换。
好,这是神足通,介绍完了。
第二种、天眼通。所谓天眼通,就是能见六道中一切的众生,还有一切的东西,不管这些东西是在远还是在近,是被遮住了,还是很微细,都能够看得见。这怎么修呢?就是修火遍,因为你眼睛要能见,一定要有光明,所以它是经常忆念光明而修出来的天眼通,你可以修火遍、白遍或者光明遍,不过一般都是修光明遍的情况比较多。你可以晚上在家里面把灯都关了,入四禅,然后出定,入光明遍,从你的周遭开始一片光明,所有的东西慢慢都看得见了,先小小一个地方就好了,等你都看清楚,再把这光明慢慢扩大到整个房间,一片光明,就好像开灯一样,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再把范围慢慢扩大、慢慢扩大,你的光明如果往上方一照的话,你就可以看到天界,你往下方一照,就可以看到地狱,这就是忆念种种光明所修出来的天眼通。
第三种、天耳通。天耳通,是能够听到一切的音声,包括天人的音声、人的音声、三恶道的音声都能够听得见。天耳通是修忆念种种的声音来的,练习的时候,是先从我们一般肉耳可以听得见的,最粗的声音开始练习。像这边常常能够听到鸟叫,你就可以常常听鸟叫的声音,刮风的时候,你就听风的声音,在湖边、水边、海边,你就听水的声音,这样慢慢练习,慢慢再听比较微细的声音。像你坐在公园,你就听树叶晒干的声音,啵-啵-啵,蚂蚁昆虫打斗的声音,地上可以常常看到各种的昆虫,你听听看牠们的声音,互相打斗或者是碰撞或者是行走所发出种种的音声,那个是比较微细的。这样从粗的声音到细的声音,然后再把范围扩大,本来只是听到我们身边的音声,再把范围往东方无限的扩大,所以一切东方的声音我都听得到,然后再南方的、西方的、北方的、四维、上下,到最后十方的音声都能够听得见,这就是所谓的天耳通。
第四、宿命通。宿命通怎么修呢?就是从现在开始回想,刚刚走进大悲之前我做什么事?我是怎么来的?我是搭车,还是走路来的?再往前,搭车之前我在做什么?可能在用餐,用餐之前在做什么?我今天下午在做什么?我今天中午在做什么?一直往前推,我上午做什么?我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情做什么?我睡觉之前做什么?就连到昨天了,昨天睡觉之前我在做什么?睡觉之前再之前我在做什么?一直往前推,常常做这样的练习。因为我们一般太散乱了,常常想不起来我昨天到底做了什么事,就是没有做这样的练习。所以你要得宿命通,就必须练习往前推,一直往前推,每件事情、每一个微细的都能够想出来,清清楚楚。不然我们常常都会碰到说“你上次不是讲什么”,他说:“我有讲吗?”那就是忘记了嘛,当场就赖掉了,可是修宿命通的不会,他说过的每一句话一定记得牢牢的,一直推、一直往前推,十年前、二十年前、一直到我出生,出生再往前推,在妈妈肚子里面怎么过的,再往前推,就到上一世了,上一世再往前推,前一世、前二世、前三世、前十世、百世、千世,一世一世往前推,所谓的宿命通,就是这样子慢慢修出来的。阿罗汉跟辟支佛的宿命通,只能够知道八万大劫以前的事,这样已经很多了,我们八天前的都想不起来,佛跟大菩萨能够知道无量劫以前的事情,我们就知道他们有大神通。
最后一个,他心通。他心通,就是能够知道一切众生的心念,知道他在想什么。这怎么练习?就是平常常常观察自己的心念,它怎么生起、怎么住、怎么灭,生住灭、生住灭,常常做这样的练习,当你能很清楚地观察到每一个很微细心念的生、住、灭时,你再去看别人的,他现在在动什么脑筋,你就看得清清楚楚,他是贪欲比较强的、瞋恚心比较强的或者他现在心是散乱的、他现在的心是定的、你都可以看得出来,他一动念你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这就是他心通的修法。
“言必信受。”
这些大菩萨他所说的话,能够使一切众生相信,并且接受,这就是言必信受。这些众生包括了天、人、龙、阿修罗、一切大人等等。这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不说绮语来的果报,生生世世都不说绮语,就能够有这样的果报,讲的话人家一定愿意相信,而且很容易就接受了,不会跟你唱反调,也不会怀疑不信。
“无复懈怠。”
这些大菩萨也不再会懈怠了,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有精进波罗蜜了嘛,所以不可能再懈怠。懈怠是让我们一切的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没有办法成就最大的障碍。你想要赚钱、你想发财,也是要勇猛精进去赚钱。你今天修出世法也是一样,要精进才能够成就,不管你是要得人天果报、要解脱、要证果或者是要开悟成佛,其实都需要精进,所以懈怠是想获得一切利益跟安乐最大的障碍。
“已舍利养、名闻。”
这些大菩萨也已经舍弃了利养跟名闻。想想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来学佛修行?除了要求现世的利益之外,有时候也会想要解脱(苦的时候就会想解脱),有时候心情好也会想要行菩萨道、也发发菩提心,所以,实际上学佛的动机跟发心,原来是希望自己证到解脱,然后来利益众生。可是如果我们一旦入了佛门,还来贪求利养名闻的话,就好像你进入了一片栴檀香木的树林,你不去取旃檀木,而去摘几片叶子,然后就出树林了;也好像你入了七宝山,你不去拿那些珍宝,而去拿那个最下贱、最便宜的水精珠,是不是很可惜?利养名闻就像盗贼,会破坏功德的根苗,就像冰雹,会伤害五谷的根苗一样。若是贪求利养名闻,不但会烧掉了这一世的善根,而且后世还会堕到地狱当中,所以千万不要耽著利养名闻。
“说法无所悕望。”
这是说这些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时候,不会要求有任何的回报,也没有任何的目的,不为名闻、利养、恭敬,完全是大慈悲心、清净心来说法的,所以他说法没有任何的悕望、要求。
“度甚深法忍。”
这个甚深法有很多种,十二因缘是甚深法,空、无相、无作,三三昧是甚深法,诸法实相是甚深法。忍,是忍可、安住的意思。如果能够安住在甚深法当中,没有任何的障碍,就能够度脱到解脱、涅槃或成佛的彼岸,这就是度甚深法忍的意思。度,有圆满具足的意思。所以,圆满具足甚深法,就能够度脱到彼岸。
“得无畏力。”
就是成就四种无所畏惧的力量。第一个、是已经有闻持陀罗尼了,听闻的都能够忆持不忘失,因此他能够在大众中说法而无所畏惧。第二种、菩萨知道众生心里面在想什么,他们要什么,根器的利钝,也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可以解脱,用什么法门解脱,解脱的因缘如何,所以他才能够随众生所相应的,为他们说法,因此能在大众中说法而无所畏惧。第三种、没有任何问题是菩萨不能够如法回答的,所以能够在大众中说法而无所畏惧。第四种、在回答众生问题的时候,还能够巧妙地断除众生的疑惑,所以能够在大众中说法而无所畏惧。
“过诸魔事。”
这些大菩萨们都已经超越了种种的魔事。魔有哪些内容?我们一般知道有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子魔四种。凡是能够夺众生慧命、破坏道法、破坏功德善根的、不喜欢别人得涅槃的,我们都叫做魔。它就是百般的障碍你,不让你累积功德善业,不让你证涅槃、得解脱的都叫做魔。
在《杂法藏经》里面,佛就告诉魔王说:“你有十种魔军,哪十种呢?欲望是你魔王第一个魔军,忧愁是你第二个魔军,饥渴是你第三个魔军,贪爱是你第四个魔军,睡眠是你第五个魔军,怖畏(就是恐怖、害怕)是你第六个魔军,怀疑是你第七个魔军,瞋毒是你第八个魔军,利养名闻是你第九个魔军,憍慢是你魔王第十个魔军。”那么,怎么打败这些魔军呢?只要一心修行禅定智慧就能够度过这一切的魔军。禅定、智慧,就是修止、修观,可见修止观多么重要,打败魔军就是靠止观的力量。什么是魔?在《大智度论》里面,它有特别的一种定义,就是除了诸法实相之外,其他的一切法都是魔。所以,除非证到诸法实相,行般若波罗蜜,才能够永远地离开魔。其他的一切法,都是方便说,不究竟,不了义、不圆满,是度众的方便,只有诸法实相才是真正究竟、了义、圆满的法教,所以除了诸法实相以外,其他的一切法都是魔。因此我们若是著在其他的任何一法上,都不能够真正地断除我执、法执,圆满证得菩提,除非证到诸法实相,得般若波罗蜜,才可以开悟成佛。
“一切业障悉得解脱。”
这些大菩萨一切的业力、障碍都能够得到解脱。我们只要还在六道轮回中的众生,都是受到业力的支配,没办法解脱。我们现在不能够成就,也是因为业力的障碍,只要造了业就一定要受报,“纵经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你造了就一定要受,诸佛菩萨都救不了你,因为神通也没有办法转变业力,所以诸佛菩萨的神通力再大,也没有办法帮我们转变业力,最稳当的方法就是不要再造了,那我们就不会有业力,也不会有障碍。
“巧说因缘法。”
这因缘法,就是指十二因缘,这些大菩萨都能非常善巧地来演说十二因缘法。为什么说他们特别善巧呢?我们修过声闻乘的十二因缘法就知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缘它从哪里断?从触受这边开始断,六根接触六尘,这是触,我们马上就有感受了,顺境生乐受、逆境生苦受、不顺不逆境生舍受,所以我们六根面对六尘,“触”马上就生起三种受,接下来就进入“爱”,进入爱就是你生贪瞋痴了嘛,乐受生贪、苦受生瞋、不苦不乐受就是痴,进入“爱”,然后就“取”,然后就“有”,有就有“生”、就有“老死”,于是轮回不断,所以该怎么断轮回呢?在触受当下断,就是六根触六尘的时候,不要生起受,但这个比较困难,还来得及,在你生起三受的时候,不要进入爱的阶段,就是不要把“我”放进去,说“我在受苦、我在受乐”,没有我放进去,受蕴当下就解脱了,它是怎么解脱的?你明白一切受都是无自性的、空的,它就过去了,所以在三受生起的当下,赶快观照一切受是无自性的,因为它是生灭法,你不可能永远苦,也不可能永远乐,它是无常生灭的。你起了这样的观照,没有把我放进去,当下的种种受就解脱了,这样你也不会生烦恼,然后造下贪瞋痴的业——这是声闻乘的修法,是从这边下手来修,你触受不进入“爱”,就没有“取”,就没有“有”,就没有“生”、“老死”,轮回就断了。
可是,现在的善巧演说十二因缘法,就不是用这种方法了,而是直接一心观照诸法清净实相。什么是诸法清净实相?一切法本来没有生灭、本来没有动摇、本来不可破坏,这才是一切法清净的真实相貌。本来没有生灭,我们看一切法明明有生灭嘛,它不是生起来又灭了吗?但它是真的生吗?它只是因缘撮合在一起,看起来好像有这一法,它是因缘有、因缘灭,不是真正的生灭,有一个东西生出来,然后又消失,不是,它是因缘的聚散,因缘的聚散,我们看起来它有生灭,可是实际上是没有生灭,所以一切法它的真实相是不生不灭的,因缘会遇就有,因缘散了就没有,它没有一个东西真正的生起来,如果有一个东西真实的生起来,它应该永远存在不会消失才对,可是没有啊,它只是因缘和合所显的一个现象,并不是有一个真正的法生起来。同样的,因缘不具足的时候,它就没有了,也不是真正的这个东西灭掉了,没有,是因缘不具足,它就散了。所以并没有一法真实的生、真实的灭,这是诸法清净的实相。你这样观照之后,你的般若智慧就现前了嘛,无明就破了,无明就是以为一切因缘生法是真实的,以为有真实的生住灭或者成住坏空,可是你有这个般若慧观,一观照就知道一切法本来没有生灭、本不动摇,无明就破了,无明破了,无明缘行、行也破了,行缘识、识也破了,整个十二因缘就没有了,就这样子,这么快就没有了,不用在那边触、受、爱、取、有,弄了半天,这个比较快,般若法门比较快,般若空观最快,直接观照诸法实相,十二因缘是生灭法,所以你见到法是不生不灭的,十二因缘就没有啦,是不是很快?所以说他巧说因缘法,就是这个缘故。
“从阿僧祇劫以来,发大誓愿。”
这些大菩萨们,从阿僧祇劫这么长的时间以来,都是这样来发大誓愿的:“誓度一切众生,誓断一切烦恼,誓成就无上菩提。”
他们都是“颜色和悦,常先问讯,所语不粗。”
这个是因为已经拔除了瞋恚、嫉妒的根本,经常修行大慈、大悲、大喜,还有断除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的缘故,所以才能够做到颜色和悦,常先问讯,所语不粗。
“于大众中得无所畏”
这些大菩萨,因为已经具足坚实的功德还有智慧,所以在大众之中一点也不畏惧。同时获得最高上的辩论陀罗尼,因此能够在大众之中一点也不畏惧。而且他们相貌长得端正,又出生在贵族,有大威德,持戒、禅定、智慧、辩才都已经成就,还有无量无边的智慧以及福德力,所以在大众之中一点也不畏惧,这就是于大众中得无所畏的意思。
好,最后一句:
“无数亿劫说法巧出。”
无数亿劫以来,这么长的时间,说法都能够善巧出众。为什么能够善巧出众?因为已经证得说法方便智慧波罗蜜,所以在一切的说法当中都没有任何障碍。为什么这边说“说法巧出”,而不说“巧说法”呢?一般我们都说他很善巧说法,可是现在不是,现在是“说法巧出”,是指说法特别能够善巧、出众,为什么用这个来赞叹这些大菩萨呢?那是因为你对没有智慧和弟子来说法很容易。没有智慧,他反正也搞不清楚,你怎么说,他就怎么听,所以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困难;对弟子说法也很容易,因为弟子不敢说“不”嘛,在上师面前,上师说什么都“是、是、是”,所以也没有什么困难。
可是如果你的对象是多闻、又利根、又有智慧、又善辩的人,你对这样的众生说法,就很困难。这些大菩萨面对这样的众生说法也一样无碍,是因为他具有大智慧、多闻、大威德,所以你尽管提出再困难的问题,只要你想得出来的,你尽管问,都能够如法地回答,没有丝毫的畏惧,也没有丝毫的困难。同时,他说法的时候脸上放着光、眼睛放光、牙齿放光,这个光明普照一切大会上的众生,这个光明盖过了诸天的光明,这些大菩萨在说法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功德力、威德力,所以我们才赞叹他是说法巧出,而不是巧说法。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