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4、六成就:众成就1(声闻众,卷三)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本文经过师父润饰)

六、众成就①(与会的大众)

共摩诃比丘僧,大数五千分,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好解脱,慧得好解脱,心调柔软,摩诃那伽,所作已办,弃担能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以正智得解脱。唯除阿难在学地,得须陀洹。复有五百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见圣谛。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介绍的部分,是参加法会的声闻众,这些声闻众是什么样的程度?他们的境界又是如何呢?我们今天就详细来说明。


共摩诃比丘僧,大数五千分,皆是阿罗汉。

这个“共”,是共同的意思。除了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参加这个法会之外,还有他们所证的境界是相同的,心意是相同的,同样都是持戒清净的比丘,同样都有无我的正见,同样都是修八正道解脱的,这就是共的意思。

“摩诃”,有大的意思。为什么称为大呢?因为在三界的一切众生当中,这些阿罗汉是最高、最上的,所以用大来形容;“摩诃”,还有多的意思。因为这些比丘有五千人,所以算多了;“摩诃”也有胜的意思。因为他们能够破除当时印度九十六种外道的论议,所以说他们是殊胜的。这就是摩诃的意思。

“比丘”,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乞士,他们是以清净的乞食法来活命,也就是远离四种邪命来过生活,所以称为乞士。至于四种邪命包括哪些内容呢?这就要说到当时舍利弗回答一位净目女的话,在这段话当中,详细谈到了四种邪命的内容,就是出家人不能够从事的俗务,如果靠这些方式来过自己的生活或者维持自己的道场,都是不如法的,我们就称为邪命过活。

有一次舍利弗入城乞食,乞得食物之后,面对墙壁进食,这时有一位净目梵志女经过,就停下来问舍利弗说:“沙门(当时称出家人为沙门。沙门是‘勤息’的意思,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你吃的是下口食吗?”下口食,就是口朝下,耕作的意思。舍利弗回答说:“不是!我吃的不是下口食。”净目女又问:“你吃的是仰口食吗?”仰,就是口朝上,仰观天象等。舍利弗回答说:“我吃的不是仰口食。”净目女再问:“你吃的是方口食吗?”舍利弗同样的回答:“不是!”最后再问:“你吃的是四维口食吗?”舍利弗回答:“也不是。”于是,净目女就觉得奇怪了,她说:“我知道赖以活命的生活方式只有四种,你现在说都不是,我就不明白了,能不能请你为我解说呢?”舍利弗回答说:“如果出家人以调制药物、种植五谷、果树来卖,用这个方式来求活命的话,就叫做不清净的下口食。”这是说出家人如果去采一些草药,或者抓一些中药,自己调配成治头痛的、伤风感冒的、五十肩、还是……的药,去卖给信众的话,就是不清净的下口食。出家人如果懂医药,可以做一些药丸、药粉、还是配好的药跟众生结缘,可是不能够拿钱,不能想说:我是为了要维持道场或者是为了要过生活,就来贩卖一些什么,这是不被允许的。或者说有一块地,我就种米、种麦、还是种玉米、高梁,想说不但我自己可以吃,多的还可以卖,这也是不如法的,不可以种植五谷来贩卖,也不可以种植果树来贩卖,这些都是不清净的下口食。

舍利弗又继续讲了:“出家人如果以观看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等现象,来求取报酬以活命的话,就是不清净的仰口食。如果专门去攀附权贵,趋炎附势,到处结交四方,巧言令色来求取利益的话,就是不清净的方口食。如果以学种种的咒术,替人家卜卦、算命、占卜吉凶,这样子来活命的话,就是不清净的四维口食”。那你说:菩萨不是要懂五明吗?五明当中,除了内明是佛法以外,其他的四明,也有医方明,菩萨不是也要懂医药吗?也最好是一切世间的学问、知识、技能都要懂,如果都懂的话,就有无量的善巧方便来利益众生,不是很好吗?这个是可以的,因为菩萨利益众生,本来就是要有无量的善巧方便,他不仅要了解佛法的内容,还要了解世间法,所以有时为了方便度众,他也会随缘看看风水、算算命,没办法嘛,他(编按:指众生)只对风水、算命有兴趣,只能权巧运用一下,只是不能用这个来牟取暴利说“看一次风水多少钱,算一次命多少钱,改运多少钱,消灾多少钱,修法多少钱,点光明灯多少钱……”就可以了。因此,不管你从事什么样利益众生的事,只要你是商业行为,有买卖的,都是不清净的邪命,这是大前提,所以要看动机跟发心。

舍利弗讲完了这四种邪命,就说:“我不用这四种不清净的饮食方法,而是用清净的乞食法来活命。”净目梵志女听到这个清净活命的方法,非常欢喜,心中不禁生起强烈的信心,舍利弗看她被度化的因缘已经成熟,就为她说法,净目女因此证得初果。

这就是四种邪命的内容。

比丘第二个意思,是“能破”。能破什么?就是能破烦恼。

第三个意思,是“能够怖畏”。怖畏,就是害怕。谁感到害怕呢?使一切的魔王、魔子、魔女、魔民感到害怕。为什么出家人会使他们产生这么大的怖畏心呢?因为佛陀说过:“只要有人能够剃头出家,穿上染色衣,一心一意地受持戒律,这个人就能够渐渐断除烦恼,最后离苦入涅槃。”入涅槃,就是跳出三界外,跳出了魔王的掌控,因此他的眷属就少了一个,所以每当有人受出家戒的时候,魔宫就开始震动了,大家都感到怖畏,啊!我的眷属又少了一个!所以比丘的意思,就是能够让魔王、魔民感到怖畏。

“僧”,就是僧伽,指众多的意思。很多比丘和合地共住在一起,我们就称为僧伽。僧伽有很多种,我们大致把它归类为四大类:第一类是有羞耻的僧,就是能够持守戒律,身口清净,对所有戒律的开、遮、持、犯,都能够分辨清楚,可是还没有证果。第二类是没有羞耻的僧。就是破了戒,身口不清净,虽然出了家,但是无恶不作。第三类是哑羊僧,哑巴的羊,就是不会叫的羊,为什么会这样形容呢?因为这一类的出家众,虽然可以不破戒,但是根性比较钝,因此没有智慧分辨戒律的轻重,或者是有罪?无罪?所以当僧团有事发生,在争辩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谁对、谁错,于是默然不发一语,就好像羔羊抓去要被宰了,也发不出声音来,所以叫做哑羊僧。第四类,就是我们所谓的贤圣僧,已经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的圣人,也称为真实僧(真实地已经悟到无我空性的道理)。现在介绍的五千位比丘,他们都是属于第四类的真实僧。

“大数五千分”,“大数”,就是大约的数目。为什么用“分”呢?就是众多当中取一分,叫做分,现在是在千万的比丘众当中我们取一分,其中有五千人,所以叫做五千分。

“皆是阿罗汉”,这五千位比丘,都已经证得阿罗汉了。阿罗汉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破贼”,破什么贼?就是破一切的烦恼贼;第二个叫做“应供”,就是应得一切世间诸天、及诸人的供养;第三叫做“不生”,就是不会再来受生,没有下一世的出生了,因为他已经入涅槃,所以暂时不来受生。


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好解脱,慧得好解脱。

“诸漏已尽”,这个“漏”,指三界中的“欲漏”、“有漏”、“无明漏”,这三种漏都已经没有了,所以叫做“漏尽”。“无复烦恼”,是说三界的烦恼都已经断尽了。

“心得好解脱,慧得好解脱”,一般来说,烦恼的内容有很多,如果把它归纳到最简单的话,就是“贪爱”跟“知见”。贪爱方面,指的是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根本烦恼;知见方面,指的是萨迦耶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种五不正见。贪爱会覆盖我们的心识,让我们的心不得解脱;知见则会覆盖我们的智慧,让我们的智慧不能解脱。所以,如果远离贪爱的话,属于贪爱的烦恼就能够全部远离,这时就能得到心解脱;如果远离种种错误知见的话,一切属于知见的烦恼也能够全部远离,这时就能得到慧解脱。所以现在所谓的心得好解脱,慧得好解脱,就一定是爱见烦恼都已经全部断除、远离了,我们才能够说他得好解脱。如果只是证到初果、二果、三果,就不能说他是好解脱;或者戒、定、慧三学不圆满,我们也不能说他得了好解脱,因为戒定慧三学的圆满,是证得涅槃解脱的条件。像有些人只喜欢布施;有些人则喜欢持戒;有些人专门喜欢参加法会,什么放焰口、水陆大法会、佛七、拜忏……,他都随喜参加;有些人特别喜欢打坐;有些人则专求智慧。佛说像这样没有功德或者少分功德的,都不能称为好解脱,因为一切功德不具足,一切的助道法不圆满。

作为一个上师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定要戒定慧三学圆满。也许有的上师发愿说:我要当戒师,专门宏扬戒律,这样很好;或者是:我要当禅师,专门教导禅定,也是很好;或者是:我要当论师,专门讲经说法,开发众生的智慧,这些都很好。那么,就看他其他的二学有没有圆满,要不然也不能说一切的功德具足,因为佛说必须要一切的功德具足了,才能度化弟子。这种情况就好比小的医生只会用一两种药,由于药物的不具足,所以治不好重病。而大的医生具足所有的药,所以任何病都能治好。


心调柔软,摩诃那伽,所作已办,弃担能担。

“心调柔软”,我们都会觉得自己很柔软啊,我讲话也是慢慢的,用的都是柔软语,态度也很柔和,心也很温和,没有一点暴戾之气,那我的心一定是调得很柔软了。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些阿罗汉所谓的心调柔软,到底是什么样的境界?再看看我们能不能做到?如果这个人对我恭敬供养,另外一个人却用瞋恚心来骂我、打我,你对于这两个人的印象,会有分别吗?你会喜欢那个对你很恭敬的人,而讨厌那个对你乱发脾气的人吗?还是你对他们的心都是平等的?如果是的话,就可以说你是心调柔软了。所以,心要柔软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你有没有平等心,你能不能平等对待一切的众生,没有对象的差别,可以做到的话,就是心调柔软。或者对所有的东西也是平等看待,一颗最珍贵的宝石在你眼里,跟地上的石头没有什么差别,如果能够做得到的话,也是心调柔软。再来的话,就是看看十种根本烦恼是不是已经断除?你在顺心的时候,会不会生起贪爱?不顺自己意的时候,会不会产生瞋恚?你会不会有时候觉得高人一等?有时候又怀疑东、怀疑西?如果还会生起这些烦恼的话,就不能说你是心调柔软。

这些阿罗汉为什么说他们心调柔软?就是因为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根本烦恼都已经断除了,另外五不正见也没有了,在他的观念里面没有“我”的存在,所以萨迦耶见没有了。像我们念念总是有“我”,有我就有贪瞋痴慢疑,因此烦恼很难去除。我们平常不是落空、就是落有,这就是边见。还有满脑子的邪知邪见。同时我们也会被一些戒条、规定、禁忌、轨范所束缚,那叫做戒禁取见。因为有我,就有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的见解、我的思想、我认为、我觉得,这就是见取见,个人主观意识所产生的种种见解,当这些见解起来的时候,心就不柔软了,对不对?我有我的看法,你有你的看法,相持不下的时候,心马上就不柔软,所以心要柔软的第二个条件,就是你的十种根本烦恼要断。

另外,还要能够随时守护六根,当眼见色时,凡夫会生起贪的,你是不是可以不贪了?会生起瞋的,你是不是可以不瞋了?凡夫愚痴无明,你是不是可以不愚痴无明了?因为你已经明白一切六尘境界都是生灭无常、无我的,自性是空的,你就不执著了,所以六根面对六尘的时候,你就不会生烦恼,不生烦恼心就柔软,所以第三个心要调柔软的条件,就是你随时能够守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面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时候,可以不生贪瞋痴,可以做到的话,你就是心调柔软了,这样应该很清楚什么叫做心调柔软了。

“摩诃那伽”,“摩诃”是大,“那”是不,“伽”是罪,大不罪就是没有罪过,这些阿罗汉都已经没有罪过了,为什么没有罪过?因为他们烦恼已经断除,当然就没有罪过了,这是第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我们知道“那伽”,就是naga,是指龙,比喻这些证得阿罗汉的比丘,好像龙一样。我们经常形容说“如龙如象”,现在就是比喻这些阿罗汉有如佛法中的龙象,为什么用龙象来比喻呢?因为在水族当中,龙的力量最大,在陆地当中,象的力量最大,所以就用龙象来比喻这些证果的阿罗汉。

“所作已办”,“所作”和“已办”,有很多不同的解释,譬如:信、戒、舍、定等善法已经得到,叫做“所作”;智慧、精进、解脱等善法已经得到,叫做“已办”。心得解脱,叫做“所作”;慧得解脱,叫做“已办”。属于贪爱的烦恼断除,叫做“所作”;属于知见的烦恼断除,叫做“已办”。另外,“所作”是指证初果、二果、三果有学位的罗汉;那“已办”呢,是指已经证得四果无学位的罗汉。还有一个解释,就是以闻、思、修三慧来讲,思慧成就,叫做“已作”;修慧成就,叫做“已办”。

“弃担能担”,这边“弃担”的“担”,是指五蕴。由于五蕴非常粗重,经常恼乱众生,所以叫做担。我们为什么会生烦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把五蕴当作是我,以为色蕴是我,就把身体当作是我,所以当身体不安适的时候,就会生烦恼。可是证得阿罗汉的人,在他的观念里面,这个色蕴(身体)是生灭无常的、是无我的,因此就能于色蕴中解脱。我们也把受蕴当作是我,是我在感受,不是吗?不然是谁在感受?是我在受苦、受乐,所以我不喜欢苦受,我喜欢乐受,像我们打坐的时候,觉得坐得很舒服,不想起来,那个就是当下受蕴不得解脱。而证得阿罗汉的人,他也如实了知,一切的感受都是生灭无常的、无我的,因此任何的感受都不会著在上面,也能于受蕴当中解脱。想蕴也是一样,每一个起心动念,凡夫都会执著是我的想法,我的看法,阿罗汉也同样的知道它是生灭无常、无我的,因此不会困在种种的想法里面,也不会陷入自己思想的情境当中,也能够于想蕴中解脱。至于识蕴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这边讲的“弃担”,就是指这些阿罗汉五蕴已经解脱了,因此能够弃除五蕴的重担。那“能担”什么呢?他能担佛法的重担,他不但自己解脱,而且还可以教导一切众生怎么解脱的方法;同时也可以承担起自己的功德还有众生的功德,这就是能担的意思。


逮(dài)得己利,尽诸有结,以正智得解脱。

“逮得己利”。“逮得”,是获得的意思,“逮得己利”,是已经获得自己的利益,自己什么利益呢?就是八正道、还有证果的利益。

“尽诸有结”,“有结”是“三有”和“九结”。“三有”,是欲界有、色界有和无色界有,就是我们所谓的三界。那“九结”呢?九结就是爱结、恚结、痴结、慢结、疑结、见结(身见、边见、邪见)、取结(戒禁取、见取)、悭结、嫉结。这些阿罗汉的三有和九结都已经尽了,所以叫做“尽诸有结”。

“以正智得解脱”。就是以无我的智慧,达到解脱。


唯除阿难在学地,得须陀洹。

这五千位比丘,都已经证得阿罗汉了,唯独除了阿难还是在学地之外,只证得初果。那我们现在就要问,阿难为什么不证果?难道他没有证果的功夫跟见地吗?不是的,阿难不证果有五个原因:

第一个,是他的本愿,阿难世世发愿,我要在佛多闻弟子当中,名列第一,名叫阿难。第二个,在佛法当中规定,阿罗汉不应该再去服侍别人,他应该跟佛一样,同坐在解脱的床座上,而阿难贪求要服侍世尊,他心想:我若是早早证了阿罗汉,就必须要远离世尊,不能再当侍者了,所以他虽然有能力证四果,但是故意不证。第三个,阿难对于佛所说的法,全部都能够听闻、背诵、忆持,这说明他的智慧很明利,但是因为很少有时间去修定,所以智慧多,定力少,由于不能定、慧均等,因此就没有办法证果。第四个,是阿难证阿罗汉的时间因缘还没有成熟,那么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够证果呢?必须要等佛涅槃之后,大迦叶聚集一千位阿罗汉,在耆阇崛山中结集经藏时才能证果。因为当时规定没有证得四果阿罗汉的不准参加结集,所以逼得阿难不得不赶快证果。第五个原因,是阿难的厌离心不够强,对修行、证果不大精进,所以不能证果。由于阿难世世都生在帝王家,长得相貌非常端正(生生世世修忍辱的功德所成就的),又有无量的福德,又是世尊的堂弟、佛陀的侍者、以及佛法宝藏的持有人,他心想:“我随时要证果都可以啊”,因为有这样的能力,所以就不会很精进说要赶快修行,这就是阿难为什么没有证四果阿罗汉的原因。


复有五百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见圣谛。

除了这五千位比丘之外,参加法会的还有三类的声闻众──五百位比丘尼、五百位优婆塞、五百位优婆夷。“皆见圣谛”,就是都已经证果了。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比丘有五千人证果,而其他三众,才各有五百人证果呢?这是因为女人自古以来,大多智慧少、烦恼重、贪爱多,所以证果的少。正如佛所说:“因缘生法,是第一、甚深难得的,但是要断尽一切烦恼,离欲得涅槃,更是加倍的难见。”这就是为什么比丘尼不能多的原因。优婆塞、优婆夷,为什么也这么少呢?因为在家众俗务繁忙,心不容易清净,当然证果的就少。

也许还会有人觉得有疑惑,其他的大乘经典里面,佛都和八千、六万、十万的大比丘众在一起。这部《大品般若经》是一切大乘经典当中第一、最上的、最殊胜的,如<嘱累品>中有言:“其余的经,内容全部忘失,罪过少少,而忘失般若波罗蜜经一句的话,罪过就很大。”凭这段话就可以说明,为什么般若波罗蜜经在一切大乘的经典当中是最殊胜的,因为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都是靠般若成佛的。在这第一经中,法会也应当第一,为什么声闻众却这么少,只有六千五百人呢?第一个原因是,这部大经甚深难解,所以参加法会的声闻众少。第二个原因是,这六千五百人通通得道,其他经典参与法会的声闻众,虽然人数很多,但是程度参差不齐,并非全部得道。而且前面已经赞叹过,是在千万的阿罗汉当中,选择最殊胜的五千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的各五百人,也是同样的情况。由于他们都是如此的殊胜难得,所以数量就不多。

好,讲到这边,声闻众的部分已经介绍完了,从下一次开始,我们就介绍参加法会的大乘菩萨众有哪些类?他们所修证的境界到底如何?今天就讲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