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非想非非想处定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我们还是继续不净观的部分。
不净观一直观想到灭八色光,就进入无色界。首先灭一切色法,入的是空处定,心缘虚空而入定。可是入定之后才发觉虚空无量无边,心缘多则散,心不容易安稳,因此就舍弃缘外在的虚空而尝试缘内在的心识,所以就舍空处定而入识处定,看缘内在的心识能不能让我们的心安稳。
那一旦入识处定之后,又发觉过去、现在、未来的心识也是无量无边,同样的,缘多心就容易散乱,这个定也是不安稳的。因此就再舍弃缘内在的心识,而缘一个无所有,就是既不缘外在的虚空,也不缘内在的心识,找一个没有心识的地方——叫做无所有处,看入这个无所有处,能不能让我们的心真正的安稳。
结果呢,一旦入这个无所有处定之后才发觉,心想要找一个没有任何依靠的地方,没有心识存在的地方,结果我们的心识就越来越暗钝,结果是一片愚痴黑暗,完全没有觉知,因为你让你的心识在无所有,这样慢慢慢慢地入深定之后,你的心识不能够起任何觉观的作用,它才会越来越暗钝。所以既然找到它的过失,这个也不是真正的安稳处。
那怎么办呢?为什么无所有处定不是真正的安稳?它就是偏在空这一边。想要找一个没有心识的地方,可是在定中是真正已经没有心识的活动吗?也不是,对不对?因为我们知道还有受、想、行、识很微细的心念的活动,心识的活动还是有的。所以所谓“心识不存在的地方”其实是没有的,在四空定当中也仍然有受、想、行、识的活动,只是说你的心是缘在虚空、还是心识、还是无所有。
所以我们讨论这个心识到底是有还是无呢?如果说它是有的话,它就应该是真实有,我这一念起来就应该不会消失,这个叫做真实有。可是念念不住啊,念念不停留,我这一念生起,它马上就消失了,可见这个心识不是真实有,所以是非有——非有想。
那说它是无吗?心识如果是无的话,就跟草木没有什么差别,因为草木也是完全没有觉知。既然还有受、想、行、识微弱的意识活动,我们就不能说心识是无的——所以是非无想。
不能说它是真实有,叫做非有或非有想;也不能说它是完全没有心识的活动,叫做非无,或者非无想。不落在有这边,也不落在无那边,是非有非无。那就让我们的心识停留在非有非无的这个当下。既然不落在两边,应该是比较安稳的,所以我们就尝试入所谓的非有想非无想处定。
所以我们诃责了无所有处定的过失,然后赞叹非有想非无想处定的殊胜,再进一步修八圣种观,就是思惟无所有处定中的受想行识如病、如痈、如疮、如刺,是无常、苦、空、无我的,这就是所谓的八圣种观。这样决定了之后,我们就舍去无所有处定。
在非有想非无想处定还没有生起之前,也有一个中间禅。那我们仍然继续用功,一直到我们的心可以任运安住在非有想非无想处当中,这个就是未到地定。再继续用功,真正的非有想非无想处定就发生了,真正的生起。这时候我们的心识非有,也是非无,完全的寂静,心识在三界当中是最安稳的,因为这个中间是有定有慧。所以三界当中最殊胜、最尊贵的定就是非有想非无想处定。这时候还没有解脱,所以如果能够再进一步地灭受想(想心所、受心所灭之后)就可以证小乘的阿罗汉果。
那我们现在也是从胀想开始练习,一直到灭八色光之后,看能不能入这个所谓的非有想非无想处定当中。
我们现在练习。
(众师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