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27、道次引导3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好,我们看432页。

昨天我们讲到发菩提心的利益,发菩提心有两种殊胜的利益。

虽然它有两种的利益,可是如果我们自己本身还没有想不堕恶趣,还没有想生善趣,也不想解脱,也还没有想成佛——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我们可不可能生起要帮助众生不堕恶趣、生善趣、解脱成佛的菩提心呢?不可能,对不对?我们自己都没有生起这样的心,所以想要帮助众生的菩提心当然也生不起来。

所以尽管发菩提心有这么殊胜的利益;可是自己能不能发心,也要看有没有具足共下士、中士道的发心。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今天想要发大乘的菩提心可能就要把前面的基础先做好:首先我们自己要先生起发不愿堕三恶道的心,希望能够得人天果报——这个就是修习共下士道的意乐发心(倒数第三行这里),首先要发下士道的意乐发心。

其次呢,再要发不愿堕轮回之心,希望能得解脱果的发心——这个是共中士道的意乐发心。

有了这两种的发心,菩提心才有基础。所以我们就知道为什么现在菩提心发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前面的共下士和中士的发心没有先生起,自己也还没有做到,那怎么可能帮助众生呢?

如果我们有了这两个基础、共下士道跟中士道的基础,我们才能够真正生起真实的菩提心、这时候才能够真实的生起。那就是自己先体会到三界轮回的苦,自己想要出离,才能够把想要出离的心扩展到一切的众生身上:看到一切众生还在三界轮回的苦海当中,不忍心,想要给他们快乐,这就是慈心;希望拔他们一切的苦,这个是悲心,所以这个大慈大悲的菩提心才能够生得起来。

所以《入行论》中说(433页的倒数第三行):如果我们在想要利益一切有情之前,自己没有先思惟三界的苦而急于想跳出话,是没有办法生起利他之心的。所以寂天菩萨的《入行论》当中他也是这么说的。就好像在不真实的梦境里,梦境是不切实际的,可是你连做梦这不切实际的梦境里面,你都从来都没有想到要发心,从来没有想利益众生的话,那你在真实的现实生活里面怎么可能发心?想要利他那个菩提心怎么能够生得起来呢?所以我们就知道前面的共下士跟中士非常的重要。那我们今天发愿希望能够行大乘的菩萨道,也是同样的要先从下士道的发心开始练习起。

那下士道到底修些什么内容呢?这就是437页开始:修习共下士道的时候呢,下士道的内容先修念死无常、修习念死无常:那想什么时候死不知道,那死了之后会到哪里去,好好地想一想!如果我们现在世,还在世的时候,恶业还有没断,善业还没有积聚,业障也还没有尽除,就这样死掉的话,那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去——就是三恶道。这就是念死无常它修习的内容,就是思惟我们死后会到哪里去。如果我们没有准备好随时走的话,恶业没有清净完,然后那个善业的资粮没有积聚好,就这样子走的话,那只有堕三恶道的可能。

那接下来我们就要思惟:是什么可以帮助我们不堕恶道的真实皈依处是什么?那就是三宝,所以接下它就是介绍皈依三宝。为什么要皈依三宝?三宝有什么真实的功德?祂为什么能够帮助我们不堕恶道的苦海当中?就是在这个三界轮回的苦海当中可以不堕恶道,什么才是我们真实的皈依处?就是三宝是我们真实的皈依处!

可是我们皈依三宝之后,是不是就可以保证不堕恶趣呢?如果我们还是继续造恶业的话,虽然皈依三宝,可是恶业不断,还会不会堕恶道?也还是会堕恶道。所以也不是皈依三宝之后就没事了。

接下来就是要断除十恶业,行十善业。这是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断恶修善嘛。如果恶都不能断,你今天发什么菩提心?自己都有堕恶道的可能,你怎么可能帮助众生脱离恶道的苦呢?自己可能都会去了,到那边开同学会、到那边共修。所以第一步呢自己要先断恶、断十恶业,就是不堕恶道,除非我们断除十恶业,就没有堕恶道的因。

那接下来就是众善奉行、行十善业。行十善业才能有人天果报,这就是整个下士道修习内容。那我们首先呢也要先具备这样的基础:先断十恶业,行十善业。那对三宝呢要生起真实清净的信心,努力地断恶修善,这个就是整个下士道修习的内容。

虽然有人天果报,可是不究竟啊;因为人天果报只是把我们修习十善业的福报慢慢、慢慢把它享完,就好像我们银行有存款,可是你也没有继续存,那有一天会用光的时候。所以我们虽然在努力地行十善业;可是累积的这个善业有一天会享完。所以人天果报的意思就是把你过去累积这个十善业的福报把它享完。如果你没有再继续累积的话,它就有享完的一天。

所以虽然可以死后升天,可是那个福报享完大部分是堕恶道比较多,为什么?因为善业已经报完了,那剩下恶业没有报。在人中的话,我们也知道“富贵修行难”嘛。人中享福不见得是好事,如果我们定力不够的话,可能造业更快。譬如说我今天过五十岁生日,我请一百桌鸡鸭鱼肉,你看要杀多少生?我今天如果没有这么多钱,我可能还不会造这么严重的杀业,这是举一个例子;然后要喝多少酒,一般人宴客、宴请宾客就是杀鸡宰羊的嘛,然后每一桌都有酒随便你喝,喝到高兴为止。就是在人中的富贵,也是堕落得更快、造业更快;除非他懂得修行,知道怎么样惜福,然后再修福继续累积福报,不让它有享完的一天。

所以我们就知道,即使有人天果报,有这个暂时的安乐,但是它并不究竟,为什么?因为还在轮回的苦海当中,只要在三界六道当中,你就没有办法出离。就是善业恶业这样子不断不断地轮转,在善趣跟恶趣不断地轮转的差别而已,可是没有办法出离三界。

所以我们才要进一步的思惟三界只有苦,没有快乐,思惟苦谛,来真实地发起我们要出离三界的这个出离心——这就是从下士道进入中士道的范围,所以中士道我们前面解释过、介绍过它是解脱道,修四圣谛、十二因缘能够达到自己的解脱。

可是我们发大乘菩提心的行者呢,即使是修共中士道;但是我们不是为了自己解脱,我们是希望利益一切的众生,然后才要求自己解脱,所以发菩提心来完成这个解脱道,生起这个出离心,达到自我解脱,这样的内容呢就是整个中士道的内容。这个都是生起菩提心的前方便,就是要有共下士跟中士的基础,我们才能够生起真实的菩提心,不会退失!

我们昨天讨论到怎么样让我们的菩提心不退失,除非我们具足这样的条件,才可能不退失。所以从发起下士道的这个意乐开始,一直到进入中士道的生起出离心这个阶段呢,都要不忘失菩提心,就是我们每天在修法也好,或者在修学前面这两个基础的时候,都要把菩提心带进去。譬如我今天要修法,我就说先发愿,所以密教的法本上面都有先皈依发心的原因,它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我今天修这个法不是为了成就自己的,是为了利益众生。所以他皈依,然后再发心,发菩提心,就说“我今天修法是为了要成佛,为了要利益众生,我今天才来修这个法。”

所以同样的道理,在圆满下士道跟中士道这全部的过程当中,就是我们现在初发心,想要修行,这整个修行的过程当中,你不管做任何的功课都要告诉自己说:我修这个法是为了要利益众生,我希望能够成佛,是因为佛才有圆满的智慧跟慈悲,还有无量的善巧方便,才有那个能力来度众生。所以我为了要度众生,我才要成佛;不是我要成佛,然后我很了不起,然后大家来皈依崇拜我,不是这样子,不是为了自己的成就。是为了成佛才有力量、才有那个能力来度众生,发这样的菩提心。

这样我们才不会在修出离心的过程当中,造成了菩提心生起的障碍。这个怎么说呢?就是说因为你要修出离心,那你误解了出离心的意思,就以为说“我要出离三界嘛,那我现在呢要修出离心,所以我把工作也辞了,然后抛家弃子,躲到深山里面。”他以为这个是在修出离心。出离心的意思不是这样子,出离心的意思是你虽然身在红尘;可是在尘出尘,你的身在红尘,但是你的心是远离红尘,这个出离红尘的心。是你对事相当中不执著,而不是说叫你一切的事都放下了。那你的老婆孩子怎么办?你的家怎么办?你的事业怎么办?生活怎么办?所以出离心不是说你这些全部放下都不要管了,都不要负人间的任何的责任,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你面对一切境缘的时候不要执著。

那个《华严经》的净行品上面不是有说:“若居家时,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嘛,就是说在家菩萨虽然有成家立业,虽然是有一个家庭,建立一个家庭;可是要知家性空,知道家的自性是空的,就是它是因缘的和合、因缘的聚合,所以有一个家的建立。那也是缘起缘灭,它那个聚散有它的因缘,是因缘在决定的。所以我们了解这个,虽然我们今天成立一个家庭,可是我们对所有家庭或者所有的亲人不会产生任何的执著,所以在亲人离散的时候呢,我们不会感到非常的悲哀,我们知道那个是因缘已经了了。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这个“逼迫”就是不会被苦所逼迫,为亲人的贪著、贪爱所引发的那个苦。因为亲人迟早会离开我们,可能我们先走,可能亲人后走;你建立一个家庭有很多亲爱的家人共聚在一起,可是慢慢的一个一个都要远离我们去,每一个都要、迟早都要分开。可是怎么样免去这个苦的逼迫呢?就是知家性空,我们要知道它是因缘离散、聚散的一个现象、无常生灭的现象这样而已。

所以很多修行人修到那个出离道的时候,他就会走偏了。他就把所有的万缘放下,他以为是万缘放下,然后要去专心地修行;可是如果他没有发菩提心的话,我们就说他走岔了。因为他现在把所有的众生都抛弃了嘛,家庭也不要了,然后他亲人都不要了,你说他怎么可能有菩提心?所以变成说他这种错误的出离心,反而造成他发起真正菩提心的一种障碍、反而变成一种障碍。因为他还没有成就之前就已经全部抛弃掉了,抛家弃子,全部都舍弃,所以他等于是舍弃了众生,然后自己要去修行,要成就自己,这个是错误的。

所以为什么我们这几天一直强调说发菩提心的重要?而且它是贯彻的:从你初发心学习下士道、中士道这个过程都不要忘失菩提心。有菩提心的引导,那你在修出离心的时候才不会错误。我今天就是有机会去闭关,但是我并没有心舍众生,我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然后我发菩提心进入关房。我在那个里面不是为自己修的,我是希望赶快成就来利益众生,所以这跟那个偏离的出离心是有很大的差别。

这里就强调说,提醒我们在修行共下士道跟中士道的时候,每天修习的时候都要加进去,这边436页讲的:我为修菩提心的缘故,所以我现在要修什么什么什么内容。或者是437页的第五行这边:不要忘记加上什么?“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修”的这段话,就是你先发心就对了。如果你们的那个仪轨、修行的仪轨上面没有皈依发心,你们可以加进去,先皈依发心以后再开始修你的法门或做你的功课,这样就对了。就是提醒自己“我修的一切都是为了要利益众生,不是为了成就自己的”,这样就对了。

所以譬如说:为了要利益众生,我才修皈依;我为了要利益众生,我才思惟整个业果的道理;我为了利益众生,我才思惟苦谛;我为了利益众生,我才要修出离心;我为了利益众生,才要求解脱——这样就对了。这就不会有任何的偏失、偏差或者是过失,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如果能够如上面所说的这样来修习共中士道、下士道的话,那到了上士道的时候,我们无论是任何的内容,譬如说进入上士道的开始就是发菩提心、行六度,还有包含了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个四摄法是用来摄受众生的方便,这都是上士道要修习的内容。可是这个真实的菩提心怎么生起?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前面共下士道跟中士道,我们要用跟菩提心相应的这个发心来圆满前面的基础,之后呢才正式的进入上士道。

那这时候进入上士道就不会再退失菩提心了,这是坚固不退,为什么?因为前面是这样一路发心修过来的,都不是为了成就自己。所以正式进入上士道的时候就非常稳固了,所以我们才会说,这时候的菩提心绝对不会退失。

以上就是介绍怎么让我们的菩提心不退失的方法,就是这样来做,这样来发心。

正式正式进入了上士道之后怎么来修呢?这就是437页的最后一行开始:进入上士道之后,为了使菩提心能坚固的缘故,应该受大乘的不共皈依,“不共”就是不共小乘。大乘的不共皈依,就是不共小乘;因为小乘没有说“我发愿要成佛,然后利益众生”,没有!他是为了自己要解脱才修解脱道的。所以叫做“不共”,就是不共小乘的,只有大乘才有的这个发心、皈依发心:就是不为自己,而是希望能拔一切众生的苦,“为利众生愿成佛”:我成佛是为了要利益众生,所以不是为了自己。因为只有佛才有圆满的智慧跟慈悲,我才愿意来成佛。

已生起如此大悲心来接受皈依以及愿轨。这个愿轨就是发愿菩提心的仪轨,叫做愿轨,就是现在讲我们修大乘菩萨道的次第,前面的基础已经讲完了。所以大乘这个上士道是建立在前面共下士跟中士的基础之上。

那现在正式进入大乘修行的次第是怎么样呢?就是先发愿菩提心;那受了愿轨以后,对于种种菩萨愿菩提心的内容就要尽心尽力地去学习;就是你发了愿菩提心之后呢,就要想到菩萨他是怎么利益众生的,他是怎么来行菩萨道的,菩萨道的内容有哪些?就是六度啊四摄这些,发菩提心行六度还有四摄等等,这个就是整个菩萨行的内容,所以我要发愿来学习六度四摄等菩萨行。

那真实生起了要学习菩萨行的心念之后,接下来就是受菩萨戒。第一个是发愿菩提心,第二个受菩萨戒。我发愿要修习了之后呢,我就受菩萨戒,表示自己是菩萨行者,开始正式的行菩萨道,这个就是行菩提心。所以它的次第是先发愿菩提心,受菩萨戒,然后行菩提心。

既然受了菩萨戒,就应该舍命地护戒,不论是根本重戒或者是微细的轻戒,都能够努力地不要犯。根本戒当然不应该犯,那个轻戒、很微细的小戒也要发愿不犯,这样我们才能够持戒清净。万一有犯的话也要如法地忏悔,让这个罪业清净。

受菩萨戒以后应该精勤地学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个六度。所行菩提心是行什么呢?就是行菩萨道,哪些菩萨道?就是六度、最主要是行六度。那行六度我们前面也提过了,行六度为了要积聚成佛的资粮,就是福德资粮跟智慧资粮。那你这两种资粮圆满了就能够成佛。所以菩萨他行的主要内容就是六度。

那以什么最重要呢?就是禅定跟智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是积聚福德资粮;禅定,可是禅定很重要,智慧也很重要,这就是所谓的止观。我们常说要修止观,强调修习止观的重要,修止就是禅定这一度,修观就是智慧这一度,就是六度的后面两度。所以我们才会说止观成就你就成佛,那就是说毗钵舍那跟奢摩他,奢摩他就是修止,毗钵舍那修观。这个修止修观圆满了,就是你的禅定跟智慧这两度圆满了,就能够成佛。因为这两度圆满的话,前面四度一定圆满,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

忍辱最重要嘛,还记得吗?然后布施、持戒,如果没有忍辱的话,你布施持戒是做不好的,所以忍辱非常重要。你忍辱做到了,你可以精进地来行布施、持戒、忍辱,再精进地修禅定智慧;然后再止观成就,那你当然可以成佛,因为积聚的福德资粮跟智慧资粮圆满,因此可以成佛。

那禅定它为什么那么重要呢?因为一个修行者的成就,就是戒定慧三学的圆满嘛。可是怎么样让我们的戒学圆满,要有禅定定力的功夫。如果我们定力不够,会常常破戒,会因为放逸、失念或者是烦恼而破戒。可是定力能够伏烦恼、可以调伏我们的烦恼,所以我们定力够的话,持戒就容易清净;定力不够的话就会常常破戒,因为常常放逸、失念或者是烦恼、生烦恼,因此容易破戒。所以变成说你持戒要想清净,也必须要有禅定的基础,所以禅定非常重要。

那戒定慧这个慧学,就跟禅定有更密切的关系了。因为智慧是怎么开发的?是在禅定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开发智慧的;没有禅定的慧,叫做狂慧、叫做邪慧,那个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真正的智慧、真实的智慧,一定是建立在禅定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就知道,禅定非常的重要:它不但让我们戒律圆满,而且让我们智慧能够开发,就是所谓的见空性的智慧,根本智跟后得智都是要靠禅定的功夫。

那你禅定证到初禅,就是般若无分别智现前,有初禅以上的功夫,初禅到四禅之间的这个功夫,就能够保持般若无分别智现前,般若无分别智现前就是我们所谓见性、明心见性开悟的时候,这是要靠禅定。你只要安住在那个无分别的那个状态,可以安住得比较好之后,我们那个般若无分别智就有机会现前,那就是我们所谓的开悟见空性的时候。就是般若的智慧借着禅定才能够开发出来,它有机会显现出来,这个空性的智慧。

那空性的智慧要做什么呢?就是修观。有了定力的基础之后,我们要进一步来修毗钵舍那,就是修观。修观最主要就是要让我们的慧学圆满。这个智慧就包含了空性的智慧,就是根本智跟后得智。那这个见空性的智慧要做什么呢?就是断除我执跟法执。因为我们知道定力再高只能够伏烦恼,不能断烦恼。

所以一切的执著、以为有我的这个执著,就所谓的我执跟法执,其实都是不明白(就是无明的缘故),不明白“一切法本来无我”,所以才会生起这样的一个执著:我执跟法执。可是我执跟法执要靠什么来断呢?来破除呢?就是靠般若空性的智慧才能够断我执跟法执——这就是为什么要修观的原因。

可是修观之前又必须要有禅定的基础,依于止的这个基础之上,然后来修观,才能够开发般若空性的智慧。用这个空性的智慧再来断除我执跟法执,破除所知障跟烦恼障。因为不能够破无明、不能够圆满开悟成佛的原因就是因为有烦恼障跟所知障;可是这两种障碍是靠什么破呢?就是靠般若空性的智慧来破除,只要我们断我执跟法执,就等于是断了烦恼障跟所知障,这两种障碍尽除了之后就能圆满成佛,就是四十一品无明全部破尽之后,就是成佛的时候。

所以这个就说明整个次第、我们修行的次第,这几天我们介绍的:什么是三士道的内容?为什么一定要依照这样的次第来修学?难道不能够跳吗?那我们听到现在就非常明白,为什么要一定要按照这样的次第:即使我们是发心要行大乘的菩萨道,但是也不能够没有前面共下士道跟中士道的基础的原因,我们现在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所以整个成佛的次第就这样介绍完了。

我们现在讲得很快,已经讲到443页讲完了,那我今天就讲到这里就好,明天把它结束。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