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22、修习轨理10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我们看三百四十一页,三百四十一页最后一行开始:所谓修道有思择修,就所谓的观修;以及不思择修,就是止修这两种,修行可以分成这两种:观修和止修。但是什么时候应该思择修,什么时候应该止修呢?下面就举例说明,这样我们比较明白什么时候应该观修,什么时候应该止修:

如果是对善知识修清净的信心;修暇满的人身难得、暇满的人身意义重大;或者修念死无常;修深信业果;修生死轮回的过患,以及修菩提心等,这些内容就必须思择修。这个次第就是本论的次第、三士道修行的次第。因为这些内容必须猛利恒常修到心能转变为止,这个是重点。我们不是在看这些内容就这样看过去,或者是听这些内容就听过去,就算完了,不是!要猛利恒常修到心能转变为止,心能转变为止!心没转变之前就没有停止的意思。

譬如说修对善知识清净的信心,那什么时候心能够转变为止呢?就是任何情况之下,我们都不会再对我们亲近依止的善知识寻求丝毫的过失之心,到这边为止,你就可以不用再修那个信心了,对善知识不用再修信心。为什么?因为你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可能在这一位的上师身上去寻求他的过失。如果我们会看来看去都还看到上师的过失的话,这表示我们的信心还没有完全的生起,这时候就要继续修。

怎么样修习的方法,前面亲近善知识的地方已经介绍过了:就从思念、寻求、忆念上师功德的地方开始下手,不要想他的过失,只想他的功德,这样子慢慢减少我们对他寻求过失这样的心,一直到完全没有为此,那这个部分才算是修行圆满,才可以进入下一个部分。

所以这边修到心能转变为止是一个我们修这个部分要修到什么程度,就是说你心已转变了。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你都不可能再寻求上师过失的心了。那修暇满人身意义重大、还有暇满人身难得,这个也是一样。

这个部分讲完,我们下面就是要讲“暇满人身”,什么是暇满人身?为什么它意义这么重大?它为什么这么难得?下面会详细解释。那就是修到一定我们很珍惜这一世已经得了暇满的人身,那我就发愿“我这世一定要成就”,就是生起这样的精进修行,“一定要趁我这个很难得的暇满人身既然已经得了,那我这一世一定不要轻易地白白地让它浪费掉,我一定要发愿这世就成就”——这个部分就算圆满修成了,因为你的心已经转变,那你非常珍惜这一世的暇满人身。

因为后面会介绍为什么那么难得呢?因为我们堕恶道的机会比较多,我们再得暇满人身的机会非常非常的渺茫;所以这世已经得了,要非常地珍惜。那既然暇满人身是我们修行的必要条件,就是我们开始修行第一个需要具备的什么条件?就是暇满的人身;要不然没办法修。那我们这世既然已经这么幸运得到了,当然就不能够轻易地放过它,所以一定要修到我发愿这世要成就为止,这个部分才算是转变心意。

修“念死无常”也是,一定要念到每天都告诉自己:“我就是活到今天了,我不会计划明天的事情,我今天就会走。”我今天就会走的话,那我会做哪一些事情?最重要的事情要办的,我如果今天就走的话,我会去做哪些事情?那一定是赶快精进修行。所以一想到我走的时候,全部所有的我现在贪著的东西一样都带不走,我是不是马上就可以放下了?所以我们每天这样子来忆念死无常的道理的话,我们很多的贪著其实就很容易放下。因为你看、你想一想,这个也带不走,那个也带不走,那为什么不趁活着的时候就把它放下?以免我走的时候,我临终的时候,那个牵肠挂肚,那口气很难咽下去,就是因为我们有太多放不下的。

可是这些贪著要怎么去舍呢?就是念死无常是最好的修习法门。那每天都抱着今天就必死之心(不是真的要去自杀),就是告诉自己“我就是到今天了,那我有什么一定要去做的事情。”那其他的那些琐碎的事情、那种浪费生命的事情,你就不会再去做了。那你会把握重点,你会做那个死的时候带得走的,那个带不走的你就不会再去忙那些带不走的事情。

那带得走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善业嘛、我们的善根,我们所熏修的这个全部都带得走。那世间的这些全部都一个都带不走。那我们自然每天这样子修、每天这样子修,自然世间的一切很容易就舍、放下。那我们一定会积极地断恶修善。因为恶业带走的话,我们就是堕三恶道的果报,死后到哪里去?就是三恶道。所以我们一定会很努力地断恶修善,因为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只有这些善业带得走,其他都带不走。那修到每天都念必死之心,每天都能够这样子在忆念的话,就表示心已经能够转变,这个部分就算圆满。

你每天都是这样子想的,那随时都准备好要走,所以走的时候是没有任何的牵挂,因为你每天就这样子已经训练过一次了:我如果今天走的话,我有什么放不下的?从这样子开始慢慢练习,一个一个把它放下。那你走的时候,因为每天都准备好了嘛,所以你走的时候是非常轻松愉快,而且是法喜充满,因为你每天都在累积善业,已经累积得很多,而且准备得很足够了,所以那个时候不会手忙脚乱,不会说不能够接受那个死亡的到来。

那“深信业果”也是,深信业果也非常的重要。如果我们修深信业果,心能够转变的话,我们就不会再轻易地去犯任何一个小小的过错,不会再去造了,因为深信业果。我们在造业的当下,我们就已经看到它有什么果报了,所以我们不会轻易再造恶业,很容易就断恶修善,这个是深信业果能够达到的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欢喜受报,任何果报现前的时候,我们都会欢喜受,我们会把它想说“这是在消业障啊,真好!我的债又还完了”,就是欢喜,受报的时候,不但不怨天尤人,而且还生欢喜心。怎么能够做得到呢?就是你思惟你深信业果,思惟深信业果,明白这整个道理,然后你就可以坦然去接受一切的逆境跟障碍,你都可以面对,而且非常的欢喜去接受。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表示你深信业果这个部分已经转变心意了,这个部分已经完成了。

那修“生死轮回的过患”呢,就是你有没有生起出离三界的心?你还会不会贪著这三界?只要还有一念的贪著,你就没有百分之百的出离心,你那个厌患生死的心、厌患三界的心并没有真正地生起。如果我们还会贪著欲界、色界或无色界的任何一个,不管是人是物:你贪著禅定也是啊,它是属于色界无色界;你贪著无念的境界也是啊、也是贪著。所以只要我们还有一念属于三界轮回这样的心念,还没有舍去的话,就表示我们的出离心并没有完全的生起。

那怎么检查自己呢?就是看还有没有贪嘛,有贪的话就是凭着这一念的贪,我们就还会再来轮回。这就说明我们的出离心并没有真实的生起。

那修菩提心,大家都知道要发菩提心;但是有没有真正做到呢?怎么检查自己有没有真的菩提心呢?就看我们是不是能够做到你爱众生的心胜过爱自己的心,利他的心胜过自利的心:你是自私自利的心念比较强呢?还是利益众生的心念比较强?如果有事情你都先想到众生的话,那你爱护众生的心大过、胜过爱护自己的心。你有利益考量的时候,是先考量到众生的利益,不会考量到自己的自身的利益,这个就表示你已经有菩提心生起了。那当你完全地只为利他而没有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菩提心就慢慢能够圆满。

这就是举例说明必须恒常猛利一直到心念转变为止;要不然这些内容都只是理论,跟我们没有相干的、跟我们没关系,为什么?因为我们一个都做不到,所以这个就不能够叫做修行。

若是不能修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无法灭除障碍正道的过失,我们想要除障碍是不可能的。那像这个不敬重法或不敬重法师的这些障碍,这些业障我们就还会犯,所以这方面的业障我们就很难尽除。为什么?因为我们还会寻求上师的过失,我们还会对法或者法师不恭敬,那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修那个部分,没有修清净的信心,没有修到转变我们的心意,所以我们就还会做这样的事情,那就还会继续造下轻视毁谤三宝的业,那这个业会成为我们修行的障碍,让我们没办法成就。

所以要生起心能够转向法,与法相应,只有依赖数数思惟修,这些都是必须要思惟修的内容,而且一定要到转变心意为止。这个道理呢就好比对于贪境,如果我们经常思惟增长它的可爱相的话,就会生起更猛烈的贪。这就是我们每天如果再串习那个贪的话,我们贪的习气跟烦恼会不断不断地增强,因为我们每天不断地在熏习。

那对于自己的怨敌,若是多多地思惟它的不悦意相,就能够生起更猛利的瞋恚。我们讨厌的人事物,每次想到就恨他一次、就咬牙切齿一次,这样不断不断串习的结果就会增长我们的瞋恚心越来越强。

用这个来比喻说明我们思惟所有佛法道理也是,就是数数串习,数数串习的力量才能够做到转变我们的心意。那我们如果在贪瞋痴上面这样数数串习,只是增长更猛利的贪瞋痴这样而已。这就是数数串习的道理。看你是数数串习佛法的内容,好好去思惟它;还是数数串习我们的业力、习气跟烦恼呢。

所以修行这些应该思择修的内容,不论思择的境相明不明显,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心必须要猛利恒常,才能够转变心意,就是心要猛利,而且是要长时间的熏修。修行是长时间的熏修,所以短时间没有办法,因为我们的业力太强,或者是我们习气烦恼的力量太强,不是你偶尔修你就可以转变得过来。所以这个猛利恒常非常的重要,要靠这个力量才能够转变我们的心意。这就是为什么必须要思择修,也就是为什么要观修的理由。

那另外一个就是止修,止修就是我们所谓的修定,把我们的心系在我们修的那个法门上面,就是所谓的所缘境上面专注不散乱、不昏沉、不掉举,这个就叫修止。若是心不能够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就是散乱掉举的话呢,为了要训练我们的心能够随我们自己的意念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的时候,如果这时数数观察,反而让自己的心无法安住,所以这个时候就必须止修。

我们在修止的时候就不要思惟观察,你就好好地安住在你所修的那个所缘境上就可以了。我们看佛像就看佛像,所以有师兄问我:“我看佛像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同时念阿弥陀佛?”当然是不可以。“我在看佛像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同时数息?”当然是不可以,因为这时候会让你这个心更散乱。只要专注在一个点上面就可以。那这个点可能因为法门的不同:那数息的时候,你就是在数字上;随息的时候就在呼吸上;看佛像的时候就在佛像上;看石头就在石头上。一次只能有一个所缘境,不要混杂。说我因为很散乱,所以我就念个佛看可不可以安静下来;或者我先数个息看可不可以比较安定,然后我再继续看,可不可以?不可以。或者这个时候我就来思惟佛法,也是不可以。修止的时候就专注地修止就好了。

那所谓修观的时候,就是我们一般是说先修止再修观,那就是说你的止修到一个程度或者一个基础之上,你在定中起观,那个就是之后的事情,那跟我们现在讲的那个思择修是不同的。我们现在是讲“观修”不是讲“修观”,修止修观那个“修观”是在止中起观。现在讲的“观修”是我们要数数思惟佛法的道理,这两个不要混在一起。

好,三百四十四页:又有对于这个道理不能够通达的行者,就是很多人还是不了解,认为说“诶,我要求智慧的话,我就观修就好了;我如果是我去住山洞啊,闭关修行啊,我那个时候就好好地修定就好了啊,这就是都是有所偏。我要求智慧,智慧怎么来?就是思惟修来,所以我只要思惟修就好了,因为我要求智慧。”

可是他没有定力的话,因为智慧是由定而开发智慧,你没有禅定的功夫,你那个智慧恐怕也不是真正的我们那个本自具足的那个智慧,不是那个般若空慧。所以这边就讲到一些错误的观念,这两种想法都是错误的。

至于专门修苦行的孤萨黎(孤萨黎是藏文翻过来的,孤萨黎就是讲那时候苦修,古时候苦修的我们都称为孤萨黎),就应当止修,这个说法也是错误的。不论是哪一类的修行人,观修和止修都是必要的。虽然是一心想求智慧的行人,也必须要修止,为什么?因为由定才能生慧。那些专门修苦行的行人呢,对于善知识也必须要修习猛利的信心等,就是前面讲应该思惟修的那些内容:什么念死无常、深信业果,全部他也是要修的,这些又是观修的内容,修定的行者也必须要这个观修。

观修还有止修这两种修行的道理,在显教以及密教的经论中多有说明。那些必须经由观察来修习的内容,如果没有观修或者只是略略地观修的话呢,是不可能产生出清净的智慧来的。而这个清净的智慧呢又是修道最殊胜的根本。就是说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什么?修道的最殊胜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智慧嘛、无我空性的智慧,这个般若波罗蜜智慧才是我们佛法最殊胜的修行的目的。

要不然修定,外道也修定啊,可是外道他们的修定,他们也是修四禅八定;可是他们修定为什么不能开悟,或者为什么不能解脱,为什么不能够成佛呢?就是因为他们只有修定,所以没有办法开发空性的智慧,那个无我空性的智慧在他们的理论的范围之内没有讲到这个部分,所以他们只修定的话,是没有办法开悟解脱成佛的。

所以最殊胜的、修道最殊胜的根本就是空性的智慧,这个般若智慧才是最殊胜的。所以不作观修,就算是智慧偶尔生起也不会再增长。因此对于修道来说是完全无法进步的。

所以思惟修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的智慧怎么开发?就是从思惟修开始训练起的。修到最后所证得的就是智慧,就有所谓的这个智慧的内容,就是有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能够正确无误地简择一切智慧,就是如所有性以及尽所有性。

下面有解释什么叫如所有性,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根本智。见道的时候所现的般若无分别智,也就是根本智,这个叫做如所有性——就是知一切法空相的智慧,见到一切法性空道理的这个智慧,明白一切因缘所生法自性是空的,这个智慧是我们在开悟的当下、见道的那个当下,对这个空性就有一些了悟,这个我们称为根本智。为什么叫根本呢?就是它是一切智慧的根本,所以叫根本智。

然后依于这个根本智的基础再圆满后得智,后得智就是菩萨在行利益众生的事情,圆满后面的十波罗蜜的这个智慧,我们就称为后得智,它叫做尽所有性,是修道时(先见道以后修道,悟后起修),所以修道的时候的智慧就称为后得智;那后得智圆满就成佛。所以后得智圆满是建立在根本智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圆满后得智。所以一般我们是先见道,先有根本智之后才发菩提心,这个时候菩提心是三轮体空的菩提心,是胜义菩提心,没有我执跟烦恼掺杂在里面的,这时候是胜义菩提心。所以这时候发心是三轮体空,就是没有一个我(发心的人);也没有发心的对象(众生);还有发菩提心这件事情——在他的观念里面都没有,他只是任意去发起菩提心,没有这三个的差别。

那布施也是一样:没有一个布施的我,说没有“我很怎么样,然后我能布施,然后有谁接受我布施,这个施者,或者是布施什么样的内容”——这三个也没有放在心里面,就是都是跟空性相应,因为根本智就是见一切法空的道理。他明白这些自性都是空的,都是因缘所生的,这样子去发菩提心,这样子去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然后再圆满后面的方便,后面的什么力呀、愿啊、智——这四个波罗蜜,这全部是十波罗蜜,圆满就成佛。

所以菩萨、真正的登地以及后的菩萨,他行任何的从发菩提心到圆满十波罗蜜,全部都是建立在这个根本智的基础之上,就是说他不会执著的。那我们没有见道之前,我们没有得根本智之前,我们就会执著有一个“我”,我在发菩提心啊,有一个发菩提心的对象等等。所以这个后得智,就是说他完全是在三轮体空的这样的一个大前提之下去圆满十波罗蜜,这十波罗蜜就是所谓的后得智。是见一切法缘起道理的智慧,就是知一切法的差别相。

刚才根本智是知一切法性空的道理,知一切法空的智慧,它是属于共相,一切法的共相就是空相。那现在后得智是了知一切法的差别相。所以菩萨在利益众生的时候,你不能说他因为他无分别,他都没有分别心,所以他都弄不清楚,不是。因为他有后得智,他知道一切宇宙万有它是千差万别的,种种差别相,多么微细的差别相,他都能够了知的这个智慧叫做后得智;所以后得智在行菩萨道的时候非常重要。如果他的心只是安住在根本智当中,他没有办法起无量的妙用,所以这个无量的妙用就是后得智的发挥。所以他必须非常清楚众生的根性,能够教授什么法门,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个智慧,就是能够帮助他圆满十波罗蜜的这个智慧,他必须要对一切法的差别相如实地了知、非常的清楚。

那这两种智慧就是我们修道的目的,也无非就是要获得根本智跟后得智,这个才是佛法最殊胜的地方;要不然我们跟外道就没有什么差别,如果只会修定的话,就跟外道一样的,没有这两种智慧,因为这两种智慧是外道所没有的,他怎么修定都没有办法开发这两种智慧,是因为他们没有前面我们讲的那个思惟修的内容,他们没有这些内容,所以他们只是修定,不能够由定而开发智慧。

昨天下课有一位师兄问“不是修定就可以开发智慧吗?”那要看内道还是外道。外道他们修定,但是没有办法开发智慧,没有见空性的智慧;只有佛法里面有。所以我们就知道你只是一味打坐,你如果没有佛法的基础,没有前面讲的这些基础,思惟修的基础,你只是一味打坐,你就跟修外道没有什么差别,然后你也不可能开悟,你也不可能解脱或者是成佛,因为你只是修定而已,修定是没有办法开发空性的智慧的,只能够开发神通嘛,这个我们昨天讲过了。

所以一定要弄清楚,这个思择修非常非常的重要,就是我们的根本智跟后得智是怎么样被开发出来的,就是从你前面一开始学佛的思惟修开始打下的基础,然后你在修定的时候,你前面这些思惟修的东西全部都会现前,然后帮助你达到开悟,般若无分别智现前。所以没有前面这个思惟修的话,你只是修定就跟外道修定一样,是不可能有什么智慧的结果。

因此修道的目的就是要开发智慧。如果是修道的时间很长,可是结果却依然妄念不断,这就是修行有些师兄修行修得很长啊,一二十年或者甚至一辈子,可是你不管多久看到他,他都是跟以前没有什么差别:就是都保持得很好,没有什么进步,以前的习气现在看还是那个样子,每次法会灌顶就看到他,可是他就是那个样子,十年看到他是这个样子,二十年看到他还是这个样子,他就一直是那个样子,“如如不动”。

这个就是出了问题,就是他没有进步,为什么会修了半天结果还是妄念不断呢?我们应该越修妄念越少才对;那怎么会修了半天还是妄想、烦恼不断。然后正念力、记忆力越来越差?正念力就是说我们心跟法相应那个时间的长短。所谓的正念就是我们平常说,我们的心要安住在正念当中。正念就是佛法,所有佛法的内容,都是属于正念的内容。那要就看你修什么法门,或者思择修什么样的内容。如果我现在修念死无常,我现在的正念的范围就是念死无常的内容,就是我的正念;那我一失念的话,我的心里面就没有念死无常这个念头在我的心里面,我没有常常去忆念它,这个就叫做失念。

所以正念力就是看你…,那我如果是修净土,我在念佛的话,那阿弥陀佛是不是时常在我的心里面?我心中是不是时常忆念阿弥陀佛?我如果刹那之间没有的话,那我就是失念。那我数息的话,数息就是我的正念。所以所谓的正念它是一个广义的定义,就是说你不管修行什么法门,当下那个就是你的正念,那你可以忆念保持的话,那久了之后,就有这个正念力。

可是我们如果不管修行什么法门,都没有办法忆念保持得很长的时间的话,那表示说我们这个正念力越来越弱。就是你今天不管修什么法门都是散乱昏沉得不得了这样子、掉举。

那记忆力也是,一个好的修行人他一定是记忆力越来越强的。可是说我们修到最后这样糊里糊涂的,然后什么事情都记不清楚。因为要修无分别嘛,都真的是无分别,都搞不清楚状况这样子,周遭发生什么事情?然后每个众生他的心念在想什么都不清楚的话,然后自己的事情也是这样一转身就忘记的话,那这个修行就是出了问题了。

应该是越来越强,因为我们的定力越来越强,那应该是记忆力越来越强。那因为我们的智慧力不断不断被开发,所以我们应该观察失误越来越清晰才对,这个才是走对了路子。所以这边讲到说:如果说记忆力越来越差,或者是分别选择该取舍的这个智慧力也越来越迟钝的话,我们就知道走错了路,修行出了问题。

分别简择该取该舍,就是说这件事情该做不该做?搞不清楚;这件事情对还是错?搞不清楚;这件事情如法不如法?搞不清楚——这个就是你修了半天没有智慧力,就是你那个分辨的智慧没有培养出来,所以碰到事情你不知道这样对还是不对,该说不该说、该做不该做,都不清楚,那对跟错也弄不清楚,就表示说我们那个分别的智慧力并没有被开发出来。没有一个标准、取舍的标准,就是很模棱两可,这个界限很模糊,就是没有办法判断它的是非错的话,如法不如法,这个都是出了问题。

反正我们修行如果没有进步的话,就是一定是出了问题,我看大部分都是出在没有思择修比较多。因为法门大家都很多法门呐;可是为什么修什么法门都不相应的话,那问题都是出在这里,是思择修的功夫没有下,就是没有修到转变心意嘛。就是你原来的习气如果还是有的话,原来烦恼还是有的话,那表示说我们修了半天、听了半天,没有用啊,因为我们都做不到,我们都没有转变我们的烦恼跟习气业力。

另外,对于三宝等功德差别若是能够多加了知的话,依三宝而生起的信心也能够随之增长。这就在讲我们怎么样修对三宝的信心呢,不断不断地增长对三宝的信心,就是要多多地思惟修三宝的功德。我们常常忆念三宝的功德,我们自然对三宝的信心就能够增长。我们就不会去皈依那个什么石头公啊,什么什么大爷伯……,就不会去皈依其他佛法以外的那些,就不会去。

如果学佛学了半天,然后还会去跑那个庙那个什么的话,那就是表示他对三宝的信心并没有真正地坚固,他才会去跑其他那个民间信仰之类的。

如果对于轮回生死的过患能够多加了知的话,也能够生出更多厌患三界想出离三界的心。就是说这个出离心怎么生起,厌患三界的心怎么生起的?那我们就要多多地思惟修“轮回生死的过患”,我们常常思惟轮回只有苦,没有快乐,那我们就很容易就出离了。因为我们会以为有快乐,我们才愿意继续轮回嘛。可是我们真的彻底了悟说“啊,原来只要是轮回,只有苦,没有快乐”,那我们当然那个出离心就很容易生起了。

那如果我们对发菩提心以及六度等希有的菩萨行有更多的了解,对于这些内容所产生的不退性、欲乐精进也能够逐渐地增广。我们怎么样很好乐地、很精进地来行菩萨道呢?那就是要多多思惟发菩提心还有六度它的殊胜功德,我们就不会退心。

由此可知,一切的修行都是靠观察的智慧,不断观察经义的内容数数修习而产生的。所以有智慧的修行人,应该对于这些所有的道理引起决定的信解,不会任意随他人转。我们明白这个重要性,我们就会坚持这样子来修,不会人家三言两语我们就变了、我们就改变了。

有一些对于修行的理论持比较狭窄见解的行人,他是这样主张的:若是以观察分别思惟,数数思择而修会障碍我们的心,无法专注缘在一个殊胜的定境上,因此不能成就坚固的禅定。这个道理,我们昨天稍微说明了一下,就是说:在修定的时候就不要思惟了。分别思惟观察是你平常在做的事情,那你正式在修定的时候,你就不要分别思惟观察,因为这又会让你又散乱了嘛,现在就在讲这个道理:

这其中的道理应该应当说明清楚,如果说在修定的时候,是为了要让我们的心能够随自己的心意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因此在没有能得定之前,我们还没有修到得定之前,如果数数观察思择许多不同所缘的内容,定力就很难生起。所以在修定的时候呢,为了要引发禅定,这个时候只要止修一心专注就可以了,这时候就不要思择修了,这也是我允许的。所以本来就是这样子嘛,你修定的时候就不要再思惟。

可是如果说在引发禅定之前,所有的观修都会成为修定的障碍——这个我们就知道这个观念是完全错的。只是你在修定的时候不要思惟,可是并不是说你一切的思惟都会障碍你成就禅定,这个话就错了。因为你要成就禅定之前要思惟修,这是完全未能通达悲智两大车轨《释论》当中所说关于引发禅定的内容。这就说到修定的时候本来就要好好修;可是也不是只有修定就可以了。因为外道他们也修定,可是他们只能引发神通——五通,而没有漏尽通。漏尽通就是般若无分别智,就是空性的智慧,这个是只有修定没有的。所以有没有思惟修,差别就在这里。要不然你也是只修禅定只能够开发五种神通,而没有第六种的漏尽通。

那有思择修的话才可能见道、开悟、般若无分别智现前,就是明白一切这个般若空性的道理。就好比精明的锻炼师,这边就举一个例子:我们要把金沙炼成纯金的话,就必须要经过不断不断的火烧,不断不断地水洗,才可以把那些杂质去掉而得到纯金。那有了这个纯金之后,你要把它制造成任何的什么金饰都可以,没有问题,因为它非常柔软。那我们也一样的,修行要去掉我们的杂质,杂质就是烦恼习气恶业,这些要去掉,然后我们调到我们的心意柔软之后,你就看要修什么法门,你就可以成就了。

就是用这个比喻:这个精明的锻炼师先要将金沙、银沙不断地火烧,一再地水洗,当尽除了所有的杂质,具有高度的柔软性之后呢,才能够做成耳环项链等等种种的装饰品。这个时候要如何随自己的心意打造成任何的装饰品都没有问题。

那相同的道理,我们在修习对治根本烦恼、随烦恼,还有种种恶行的时候,就像深信业果,还有生死过患里面所说的:我们要不断以观察分别数数修行烦恼恶行,还有生死的过患,一直到我们的心对烦恼产生的热恼或生起真实的厌离心为止,这时候就好比是用火来烧金沙,渐渐地除去其中的杂质。我们让心厌离弃舍种种的恶行烦恼,也就等于是净化了这些污垢。所以首先呢要以火来烧金,它是要去除黄金里面的杂质。那我们不断不断地思惟观察分别、数数地来修习烦恼恶行、还有生死的过患,那我们就会对这个烦恼生起厌离,而真正去断除它,这个过程就好像去除了杂质一样的。

那还要以水洗金,就是我们的心意调柔了之后才可以继续地好修行。如果是在修习观亲近善知识的功德、暇满人身义大难得,三宝的功德、善业果、还有菩提心的殊胜利益等,就应当如论中所说的内容:以观察分别数数修习、亲近善知识等的一切功德,一直到心意柔软或产生清净的信心为止,这个时候就好比锻炼师是以水来洗这个黄金,已经将金的性质纯化,变得非常柔软,那我们的心才能够趣向法。

所以我们把我们的身心调柔之后的目的是什么呢?这时候才能够趣向佛法;要不然我们想行善,没有办法,为什么?因为烦恼业力习气太重了。我们即使今天想行善都没有办法;想断恶,没有办法,因为力量太强了。所以必须要清除杂质以后,调柔之后,我们才可能心趣向善法,法才能够入心。是一切法的功德,而且爱乐欢喜,就等于是用善法润泽了我们的心,我们才会很喜欢来修行,很喜欢来行善累积功德。这个都是要等到我们那个杂质去掉,才能够成就一切的善业。

三百五十二页:修厌离、修功德、修断恶、修善品,这一切的前行都已经做到了,这时候才来修止修观,就不必花很大的功夫、费很大的力气,就能够成就禅定跟智慧。所以说一切的观修实际上就是成就无分别定的前方便,这段要记起来。

不是一开始学佛就马上就腿盘起来就打坐了,这个时候保证你没办法入定,也没有办法由定而开发智慧,要开慧是非常困难的,为什么?因为前面这个一大段思惟修的功夫没有做好。这功夫如果做好的话,我们修定很容易就得定,既然得定,就很容易开发那个空性的智慧。所以我们只要求后面的后半段,前半段不要做,那个是不可能的。这个就是不明白修行的次第,才会修了半天都没有什么结果。

后面这两段就是重复的,都是在讲那个提炼纯金、纯的黄金,必须要火烧要水洗,相同的,我们就把它跳过去了。

我们看三百五十五页,这边就讲到我们修定,有两个障碍我们修定没有办法得定的两个障碍就是昏沉跟掉举。所以它就告诉我们,我们昏沉生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对治;如果有掉举的时候应该怎么对治,怎么来思惟修。

这边告诉我们方法。这其中若是有猛利、无间,见三宝功德的心,沉没的现象就很容易断除。所以我们如果要对治昏沉,就是我们修定昏沉性比较重的时候呢,我们就要多多思惟什么?你最近打坐昏沉比较多,你就要开始思惟一些佛法内容,什么呢?譬如说三宝的功德等等的来策励,就是思惟种种的功德,或者是修定的功德,得定以后的功德,就是修功德的部分,所有佛法功德的部分,你就多多思惟,这就可以去除昏沉,这样来策励我们的心以消除昏沉的现象,许多论师也都是这样说的。

所以虽然我们一般在修定的时候会告诉我们怎么样对治昏沉的方法,譬如说你坐在那边打瞌睡,昏沉了呢,就赶快起来去洗冷水,用冷水洗脸呐;或者是那你就不要坐,你就去经行,经行一段时间等比较不昏沉你再继续坐,这些都是方法;或者是最近的食物就吃清淡一点,不要吃得太油腻,因为油腻或者吃得太饱都容易昏沉;或者是那个有夫妻的,那就不要同房,因为同房就容易有昏沉的现象。

或者是我们就会说你在坐中,如果你不要起来的话,你就把你的意念,昏沉的话就把意念向上提,看是系念眉间呢,还是发系呀,发系就是这个头发的根跟接的地方,我们叫发系,你就把你的心念放在这个发系或者是眉心这个地方,等到你昏沉的现象一消除,就不要再一直放在这边了,因为放久了也会气血会上升嘛,会高血压。所以它只是暂时对治的一种方便,那时间不适合太久,你只要你不昏沉,你就马上把意念又放在你应该放的那个地方。

现在我们是看佛像嘛,你有昏沉现象就稍微把念头往上提,就会消除昏沉,等你不昏沉的时候你赶快再继续看佛像,这样就可以了。

那下面就是讲,那如果掉举,我们坐在那边,就是很多念头,非常的散乱掉举的时候应该怎么来对治呢?那就是要多多思惟无常苦等过患,那就是念死无常是最有效的。因为这边讲到掉举的现象就很容易断除,因为掉举是属于贪烦恼所摄,是由于贪著而使心散乱,所以一般对治掉举方法就是多修厌离三界的心。这也是为什么结论当中数数赞叹厌离的缘故。就是譬如说你念死无常,我们刚才讲过了嘛,你每天都抱着今天必死之心,你就不会贪了,因为你知道你这些贪的对象一样都带不走,你自然就放下贪著,那是不是就不容易掉举?因为掉举主要是因为贪的关系:想要这个,想要那个,我等一下要干嘛,明天要干嘛,什么要、要、要,那个就是贪;我要怎么样,我要怎么样,那个就是贪。那我都不贪了,那个我是不是那个想要做什么、想要做什么那个念头就生不起来?那是不是自然就没有那么散乱,没有那么掉举了?

所以我们知道散乱跟掉举它是跟贪相应的,那只要我们对治贪的话,没有贪的心念的话,我们掉举跟散乱的现象自然就会减轻了很多。那我们如果贪欲心很强的话,想要对治散乱跟掉举就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你会不断不断生起想要贪著的那个念头。所以修习念死无常就是一个很好对治掉举的方法。

还有思惟苦,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嘛:三界只有苦,没有快乐,所以你也没有什么好贪的,没有什么那个什么很好玩的,然后让自己很嗨的那种都没有,那种念头都没有了。因为三界只有苦嘛,只要在轮回,就只有苦没有快乐,所以你就不会生起想要去追寻快乐那个念头,就没有了。所以是不是就没有掉举跟散乱了?

它这些都是很好对治的那个方法,那也是要靠我们常常地、不断地思惟修习,我们的心才能够慢慢地转变:本来从那个贪求无厌的,到慢慢的少欲少求,到最后无欲无求,那就是很成功的修行人了。

所以从本论的对于善知识修起信心开始,一直到修行菩提心为止,这中间所有的内容有多少的熏修,就有多快速的成就智者所喜欢的胜妙禅定。所以我们知道定怎么来的,就是前面的思惟修的结果,你前面思惟修得越好,你就越容易得定。

所以我们现在都找出原因来了,为什么不能够得定的原因呢?哦,原来平常太少思惟修了。而且还有一个就是持戒的问题,戒定慧嘛,你戒律不清净,你也不要想得定。因为破戒障碍就现前,你不要想得定,破戒会让我们的身心不安,那身心不安你不可能得定嘛。所以除了现在很强调的思惟修之外呢,还要必须有的条件就是一定要持戒清净,你持戒清净很容易就得定,不用花很多的时间在那里熬腿呀怎么啊,弄了半天,它就是不定,那就是可能要从持戒下手啊,好好来反省忏悔。

那持戒清净,我们又会以为说“那我就好好持戒就好了。”我们要想要持戒清净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一定要修忏悔。因为你只是现在开始好好地持戒的话,可是你过去造的业怎么办呢?它还是在啊,所以你还是没有办法得定。所以你现在即使是决定说我现在开始,我要好好的持戒。好,那过去已经造的怎么办?是不是要忏悔?所以真正持戒想要清净,是要靠忏悔跟反省的功夫。你从现在开始,可以戒律清净;可是你过去的已经造的,你要忏除干净才可以啊,要不然它还是会障碍我们没有办法得定嘛,身心还是不能够安定。所以真正要做到是持戒清净的话,就是不但现在开始要小心地不犯,而且要忏过去已经造的、已经破戒的那个过失,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持戒清净。如果这个都做好了,不用花什么力气就得定了。

另外不但是止修时必须除去昏沉和掉举的现象,在观修的也是同样。刚才是举障碍我们得定的两种情况:就是一个昏沉、一个掉举。那我们在观修也是同样的,也是昏沉跟掉举会障碍我们观修,所以也必须要远离昏沉掉举这两种过失,如此小心地防护修习。

本论教授中具大善巧的善知识们都是随着不同的时机教授不同的内容,最主要的目的呢就是希望学人对于所听闻学习的佛法生起坚固的定解。善知识在教导的时候引述经论中适合的义理,再加入祖师大德们的语录来庄严经义使讲说更加圆满。

这段在说什么呢?因为我们看这个《广论》会看到很多它好像在重复,它会说经怎么说,然后论再怎么说,再祖师怎么说,大德怎么说,同样的内容,它要引经,还要再引论,还要再引祖师大德怎么说,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我们信心不够嘛,所以它要提出证明来说经是这样说的,论也是这样说的,祖师大德也是这样说,大家都这么说,所以我们应该相信了。

所以我们就能够体会这个宗喀巴大师他在造这部论的那个苦口婆心,为了我们众生的信心不具足,所以他必须要花这么多的功夫在引经据典上面,那无非就是、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能够生起坚固的信解这样而已。

又说一位善说的说法师,为具闻器的善听者宣说佛法,这场法会相应所产生的效果呢,不是你一个人独自思惟所能生起的——这个真是说得很好,确实是这样子啊。就是还会有很多很多人说“我也不一定要来上课啊,或者听经闻法,我只要在家里自己看,不是一样吗?”诶,就是不一样!你说“我没有办法来上课,我没有办法当场听,我回去听CD、Type(磁带)一不一样?”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它现在就在说这个:当场那个相应的效果,不是你一个人在家里这样子看书能够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应该把闻思和修分成两个部分,说这些是属于闻思的部分,没有什么关系,那我在修的时候好好修就好了。而且在正修的时候又说,闻思这些法的内容和正修时的所修的内容又是互相违背的——像这一类的都是邪分别的缘故,这个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不要把闻思跟修分成是两件事情,也不要把闻思当作是修的一种障碍。

然而能够了知一切经论的讲说都是修行时所必须的,闻思的部分就是修行的时候要修的部分的人实在是很少,就是有这样正确的见解的人实在是很少,因为一般都会把它分开来:我修是一套,然后闻思是一套。

好,我们看三百五十八页,这边就作一个结论了:

我们能不能把一切的经论都当作教授,完全就看对于闻思修这其中所有的道理是不是已经获得决定的信解。如果我们已经了解这个道理的话,我们就知道闻思修它是一件事情,而且一切的经论都是教授,我们就不会去分别种种的法,不会起那个法执,因为全部都是教授,都是我们修行的内容,都是我们应该闻思修的内容。

抛开那些对经论没有学习过的人暂且不谈,至于那些对于显密广大经论已经学习很久的修行人;可是他们到了修道的时候呢,也大多都是修自己的那一套,而把经论暂时放在一边,依然认为修行是一回事,经论又是一回事,修行的时候可以完全不顾经论。还是有很多修行人是这样的,即使他看过很多的经典啦,读过很多的论啦;可是他在修的时候还是抓着他那个法门,经论还是放在一边。所以我们知道,真正了解这个道理,知道它的重要性的人确实是不多。

这其中的道理本来应该要知道如何抉择,但是有关内容太多,所以不再过多介绍。关于破除种种对于修行道理的邪分别就广为解释到这边。所以有关于破除修行的时候一些错误的知见、邪分别邪执呢,就介绍到这边圆满。

下面就是所谓的那个暇满,什么是暇满,我们就明天介绍。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