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7、亲近善士1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我们今天看一百三十七页。

前面我们知道了学习佛法应该有的态度之后呢,那进一步我们就应该要谈修行了。就是怎么样学习的态度前面已经介绍过;那这个态度我们有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修行。

那修行要怎么修呢?是不是要先找一位老师?那什么才是好老师呢?是不是要有一个标准?我们不能说“哎呀,我感觉我看顺眼了,然后我觉得好哇。”还是怎么样。那每个人他的感觉不一样嘛,然后他的感受不一样。所以应该有一个公定的标准,就是大家都用这个标准来看、来选择善知识。那怎么样才是一个好的上师呢?那我们今天就要介绍,这样我们就不会找错师父,然后跟他学了半天,结果达不到那个佛法的利益。

所以怎么样来找一位能够带领我们修行的这样一个好的上师。他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好,我们今天就来看这个部分。所以我们看一百三十七页倒数第二行这边:我们现在进行的这个部分呢,就是说明亲近善知识是修道的根本,就像我们要学习一门世间的学问。我们平常也是要上学校嘛,跟着老师学;那世间是这样子,何况我们今天要谈修行,当然也要找一个老师。那我们要学习世间的学问呢或者知识或者技能,也必须要先找寻一位能够教导我们的老师。那我们现在学佛修行也是一样啊,先要找寻一位善知识作为我们的上师,然后亲近他、依止他。所以亲近善知识就是修习佛法的根本。

你不可能说“我自己看看书啊,听听录音带啦,然后看书怎么讲,我就怎么练习啦”;除非很有慧根,就是说你自己学都会错误。那万一你用自己的想法来学佛修行的话,万一你的见解不正确,那是不是又修不好了嘛。所以它这边讲到说:我们要正式开始修行呢,最好是依止合格的老师,那什么样是合格?我们看它怎么讲。

我们翻到一百四十七页这边,一百四十七页这边开始讲到善知识他必须具备十个条件:

首先呢,他必须要有戒定慧。为什么需要有戒定慧呢?是因为他必须要先自己能够调伏自己,那自己能够调伏自己是靠什么呢?就是靠持戒清净,而且他要有禅定的功夫,而且也开发智慧了——这三个条件就说明他已经自我调伏,就是他自己修行的这个工作已经完成了。他必须要自己先调伏了之后,他才可能来教众生怎么调伏他们的烦恼。如果说自己的戒定慧都还不具足,自己的烦恼都还没有调伏好,他怎么可能有那个能力去教导众生?教他们怎么调伏烦恼?怎么样圆满戒定慧三学?如果他自己本身都没有做到的话。所以前面三个条件就是戒定慧,十个条件的前三个:戒定慧。我们看书上怎么讲:

第三行,为什么一位善知识必须具备这些德相?这些德相就是首先讲的戒定慧这三个。因为如果他连自己的烦恼都没有办法调伏,是不可能调伏众生的;所以善知识要调伏众生之前,必须要先调伏自己身心的烦恼,你要先能够自度才能度他。

那要怎么样调伏自己的身心烦恼呢?那就是要依戒定慧三学,就是倒数第三行下面:依戒定慧三学来调伏自身的烦恼。因此本论所说的“自调伏相”就是指戒定慧三种饱学。就是说十个条件前面三个是什么?戒定慧。就是我们选一个好老师,他必须先圆满具足戒定慧。我们观察他持戒是不是清净;还是他在平常教导我们的时候,他不是很注重戒律,他自己本身也不是很注重戒律,然后他在教导弟子也不会特别强调说戒律的重要。

那我们再观察他,禅定的功夫怎么样?因为禅定是我们不管解脱还是成佛一定要修的。可是如果说他禅定的功夫不怎么样,或者是他禅定方面没有经验,他自己本身没有修禅定的经验,那他怎么可能教导我们禅定教导得好呢?他自己本身都没有证到那些所谓的四禅八定,或者各种的三昧,不管是声闻乘还是大乘的,种种的禅定内容,他是不是非常熟悉?而且自己也都修炼过,都亲自的修过,而且还有证量,这样子他才不会引导错误。这是我们第二个要观察的。

第三个,他对佛法的见解、智慧的开发,就关系到他对佛法的知见是不是很正确。因为这个很重要,智慧的开发也很重要,因为我们最后都希望能够解脱,或者是开悟成佛——这个就属于慧学的部分。他自己本身如果说也没有经验,或者是那个见地有一些偏差,或者错误的话,他也不可能引导我们达到最后的解脱,甚至开悟成佛。

所以我们首先观察的就是这三个条件。他如果都具足的话:我们看他持戒持得很好,又有禅定的功夫,而且见地都非常的正确,已经是开发智慧的人,那他就是合乎我们前面三个条件。

这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后面的条件。那后面的是什么条件呢?我们看一百五十一页:第四个条件就是他必须教理通达,因为他教导我们什么?总不能只讲讲他的感受吧?他自己的看法、他自己的感受,不可能只讲这些,那是非常的有限,一下就讲完了。所以他必须长时间教导我们、引导我们没有错误的话,他可能对于经教、经律论三藏,对经教他应该至少要教理要通达,这是第四个条件。

我们看书上怎么写,就是第一行:他必须还要什么?“教富饶”这个条件,什么叫教富饶呢?就是对于整个佛法的经律论三藏,由于融会贯通之后而成就多闻,就是说他对教理方面是已经成就多闻。你问他经也好、律也好、藏也好,他都能够回答得非常的正确。就是我们翻成比较白话,就是教理通达,就是所有的经教他都完全融会贯通了,这样他才不会指导错误。这是第四个条件。

那教理通达表示说他理论方面很厉害啊;可是他是不是这些理论他都已经实证到了?这个也更重要,对不对?所以第五个条件就变成说他要有实证的功夫,他不是纯理论派的。他可以把这个三藏十二部都背的很熟很熟,可是他自己没有做到,那好像也不够嘛,所以他不只是会背书这样而已,所以他不但要教理通达,而且他本身也要实证到这个教理所有的内容,他自己本身要有实证的功夫,所以第五个条件很重要:就是他完全要实证到这些教理的内容,而不是只是在谈谈理论而已。谈谈理论就是哲学家、佛学家这样而已,而不是实践家,他都没有做到啊,是研究佛学的人,而不是学佛的人,是佛学研究者这样子。

所以我们看最后一行,这边就讲到:除了教授富饶以外,就是除了教理通达以外呢,还需要第五个条件,就是通达实性,就是我们所谓的实证的功夫。那前者指的是教理方面,就是我们说是教理通达嘛,那现在这个什么是通达实性呢?它这个后者呢是指修证方面,我们就说他要有实证的功夫,这些教理他都自己本身证到了,这个教理的内容。那不但理论要融会贯通,而且他自己本身还要实证到,他才是一个好的上师。

好,那第六个条件呢,就是一百五十三页:所谓的“德增上”。就是说我们今天选择一个老师,他不可能比我差的嘛,如果已经修得不错。那我选一个老师的话,他不可能什么比我还差,比我还差我不需要跟他学习;那他跟我差不多的话,我要不要跟他学?也不用跟他学。他一定要比我还要好的,他才能够教我嘛;他如果比我差或者是跟我程度差不多,那我跟他学习得不到什么佛法利益,因为他程度跟我差不多,我不知道他也应该差不多不知道嘛,我知道他也差不多都知道,才叫做差不多嘛——那这样的程度,那我就没有必要跟他学习。所以我找一个好的老师,他应该是要胜过我的才对,他才能好好的教导我。所以他如果能具备我们刚才讲那五个条件是最好的。

这个又比现在讲的他不但是胜过我,而且他还具备刚才的戒定慧、教理通达、还有实证的功夫,这个上师就很好了。他不但胜过我,而且他还具备前面讲的五个条件,他都具足了,这是我们第六个,我们要选择一个好的老师,他至少要超过我。那当然更好就是这五个条件他都具备,这是第六个,它叫做德增上。

我们看倒数第四行这边解释:《亲友集》中这样说,学人如果依止比自己差的老师,修行反而会退步。所以你找错老师,找到比你差的,你就不用跟他学,因为你还反而会退,因为他比你差嘛,你听他的你就更糟糕了;就是和自己相等的呢,也是不能够进步,因为他的程度跟你差不多。所以只有比自己更超胜的呢,才能够真正获得佛法的利益,所以我们应该亲近的是胜过自己的善知识,所以他的程度一定要比自己还好。

那如果能够亲近上面讲的戒、定、慧、教、证这五个条件的善知识,当然就是比胜过自己的善知识还要更殊胜的,那我们是希望能够找到这样的上师,当然是很幸运的事情。

那我们看一百五十四页,在第三段下面:以上六种,我们讲的六种、六个条件,这个呢是善知识本身他应该具足的条件,所以以上六个就是一个善知识他自己本身,因为戒定慧是他本身的修证嘛,教理通达也是他本身必须要融会贯通所有的教理,他自己本身有实证的功夫,所以这个是自己本身(需要具备的)。

那下面接下来还有四个条件,一共十个嘛,我们讲了六个,还有四个,哪四个呢?就是说他在利益众生的时候,必须要有这四个条件,就是说:他一定要有慈悲心,然后不能够不耐烦嘛,所以他要很有耐心;然后还要非常的精进要利他,这样的心非常的勇猛精进。这些都是他在利益众生的时候必须要有这四个条件。

那我们还要再观察他是不是为了名闻啊、利养啊,还是恭敬啦,然后他有没有个人的那种目的在里面他才要弘法。还是完全的慈悲、完全的清净心、慈悲心来弘法,那也是我们要观察的条件。如果他是要打知名度的啦,还是要敛财的,这个当然我们就不能跟他学啰。

所以呢,另外还有四种,就是他在摄受众生的时候应该具备的条件,就是他在利益众生,已经在弘法了,他有没有后面讲这个四个条件,我们也是要观察的。一百五十五页第三行:那我们说他摄受众生的时候需要具备这四个条件,那他是用什么方式来摄受众生呢?

第一个,他说法,要说法来摄受众生,因为不说法众生不明白道理,不知道怎么样修行。所以修行首先要知道道理你才知道怎么修,不会修错误,所以他必须要说法。那说法当中又要善巧,要不然他讲了半天,不知道在讲什么或者是说不清楚,表达的方式,那个善巧方便不具足的话,那也很难摄受众生,或者是很难去利益别人,因为人家不懂他的方式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这第一个呢就是说法善巧,就是能随众生的根器为他开示法益,使这些引导修行的次第内容可以很善巧地进入他的心中。

所以一般只要你能够找到这个合适的,你应该很快,就是应该几年之内就应该有一个很明显很快速的进步,那个就对了。那表示说上师很会观察你的根基,知道你适合什么法门,所以他马上教你。诶,你在几年之内就哇!有一些相应的那种情况会发生,就表示说他具备这个条件,才能够这么快速。

要不然你可能跟他十年、二十年,好像还差不多这样子。就是你进步得如果非常缓慢的话,那就是这个条件可能不具足。弄了半天,结果没有什么差别,或者是进步非常非常的缓慢,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辈子这样进步一点点,那就可能你没有找到适合你的,那可能上师没有观机,教你的不是适合你的根基或者是适合你现在的因缘,因此你会进步得非常缓慢。

所以这个条件也很重要,说法一定要善巧,就是随众生的根器,适合他的法门,所以他会很快就获得利益,进步非常快速。

那第二个呢,就是倒数第二行这边:他必须要有悲悯的心,这个也很重要。就是说法的时候呢,他是清净心说法的,完全不是为了名、利或者恭敬,没有他个人的目的,纯粹是由于慈悲众生而说法,所以只是慈悲心、清静心说法,没有任何的附带条件,这个他才是一个好的上师。

这样就八个了。

还有两个在一百五十七页这边,倒数第六行:“具精勤”,就是对于利他具有勇猛精进的心,就是说他心心念念都在想到怎么样去利益众生,他不会说“今天好累,休息一下,还是怎么样”,就说他对利他的那个心是非常勇猛精进,而不是对自私自利非常勇猛精进。我们凡夫是对勇猛精进自私自利;他不是!他是勇猛精进利他,所以他每天做的事情都是众生的事情,他很少为自己着想的,那他就具备了这样一个条件,对于利他具有勇猛精进的心。

然后最后一个也很重要:就是他不会疲倦,他不会不耐烦,同样的事情一直重复,他老是听不懂或者是他老是卡在那边,每次见面他就要问同样的问题,这样问上十次、二十次;可是你还是要跟他解释,不能够不耐烦。所以最后一个条件很重要,就是说你有那个耐心,慢慢教他,慢慢讲解,即使一直重复,一直重复,一直重复,上同样的课也好,一直重复教同样的法门也好,一直回答同样的问题也好,都不能够不耐烦,这个就具备最后一个条件——就是远离厌患。就是说法的时候呢,不管是详说,就是细说,很详细的来解释,或者是没有那么详细地说,或者是很简略地说。

就是说你说法不管用什么方式你都不能不耐烦就对了。都能数数宣说而不疲倦,不起厌患的心,能够忍受宣说时的劳苦。就是在弘法的时候,任何的有关弘法的那个劳苦,那个苦。因为有时候会很疲倦嘛,那你都要能够忍受才合乎这个条件,任何的这个劳苦、关于说法时的劳苦都能够忍受。

那这十个条件具足的话,他就是一个好的上师。这样我们就不会找错上师。

那如果说这十个没有办法全部具足的话,还有五个是一定要的最低标准了。十个没有,至少要有五个。那他连这五个都没有的话,我们就另外再找对象。所以十个没有,至少也要五个,哪五个呢?

就是戒定慧一定要嘛,对,因为戒定慧表示说他自己个人的修证已经到达一个标准了,就是说刚才讲的,他自己必须要能够调伏自己,调伏就是靠戒定慧来自我调伏他的身心。那他自己调伏好,他才可能去教众生怎么调伏他们的身心烦恼。所以这个是基本条件,戒定慧三学一定要具足。

那还有什么呢?(有师兄答:教富饶)教富饶吗?不是;他不用成就多闻,就是说他教理不是很熟很熟没有关系;但是还有一个更重要,比教理还重要的是什么?实证的功夫。为什么实证的功夫会比那个成就多闻还要重要?会比那个教理通达还要重要?就是说,他的经论如果不是看得很多、不是研究了很多,但是他只要是有实证的功夫,有实证的功夫到底是在说什么?什么样的程度才叫做他有实证的功夫?凭什么证明他有实证的功夫?见空性,就是说他最好是开悟的人,因为开悟了以后,你即使以前没有看过的,你拿起来都会看、都看得懂了。所以他不需要成就多闻的原因就在这里。他以前没有看过的经啊论啊,开悟之后看呢都看得懂了,所以他不需要成就多闻是因为他能够了解。而且他跟你解释的时候,即使你问他问题,这本论拿来问他这边什么意思,这本论他没有看过,他一看,他就能够给你解释,所以他不需要成就多闻,他看得懂,而且他跟你解释不会错误,是因为他已经开悟了。

所以开悟就变成说比那个教理通达、成就多闻还要重要的原因在这里。这样是不是胜过那个他很会背书,但是他没有实证的功夫,是不是要胜过那个?对,所以这五个条件里面没有需要教理通达、成就多闻,不需要,你没有看过,没有关系。

那为什么开悟他就看得懂,而且都不会说错,为什么?为什么见空性就可以有这样的功夫,可以做得到?为什么?因为他见自性了嘛,自性跟佛性是一样的性,他已经见到自性,他的心等于是跟佛的心无二无别了,因为他已经见性了、明心见性了。所以所有的三藏十二部是佛说的嘛,佛怎么说的?是从祂的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那他现在已经见性了,那是不是他可以把这些所有的三藏十二部都回归到他的自性当中?然后再把它宣说出来,都不会有错误,为什么?主要是因为见性,开悟就见性嘛。

那见性的话,佛既然说这佛法,所有的佛法都是佛说的,祂是从自性里面说出来的,自性的流露。所以他现在见性的话,他就不会有错误,因为这个也是可以把这些佛法汇归到他的自性当中,所以他再说出来就跟佛说的是没有差别的。见解是完全相同,因为是同样、同一个自性里面流出来,都是佛性里面的作用,流出来的作用,所以不会有错误的原因在这里。

所以开悟见性就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个时候,你不会说错,不会错解佛的那个意思,因为你的心意跟佛的心意是已经完全相通的。所以,佛当时是怎么样从祂的自性里面流出来的这个所有佛法的内容,你这个时候也能够完全的了悟,因此你的认知不会有错误;因此你的宣说也不会有错误,你教导众生也不会错误的原因在这里。

所以它是必要条件:戒定慧、通达实性,就是有实证的功夫。还有一个,最后一个,他也不需要很善巧方便,没有关系。你只要常常“扒”着师父不放,他如果是一个见空性、实证、已经开悟的人。因为开悟的人他不一定很会说法的,所以他不一定要说法善巧。

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悲悯心,对!他只要有菩提心,他只要有慈悲众生的心,对!他即使不善巧说法也没有关系。你常常亲近他,你自然能够受到他的感染。他那个感染力从哪边透出来的?散发出来的?就是他那个实证的功夫里面那个证量所散发出来的,它是无形的摄受力。你常常亲近他,你就可以得到利益。

你今天去亲近他两个小时,你回去莫名其妙法喜充满,然后以前不懂的好像就懂了,那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有实证的功夫,他那个磁场会影响你。即使他不擅说法也一样可以度众生,他可能用他自己的方式,可是他的摄受力会很强,那个是来自于因为他已经开悟的原因。

所以这五个条件是一定要一定要最低的标准,我们找上师至少要有这五个,他就是一个好上师,我们可以跟他学习。

好,所以这个呢就在一百五十八页这边有讲到,第四行:说博朵瓦说,在善知识所具备的十种德相当中,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十个条件里面呢,要以戒定慧三学,还有通达实性(就是我们说实证的功夫),还有悲悯心——这五个呢是最重要的,而且是一定要具备的。

那我们再看倒数第四行下面:为什么这五个是一定要的呢?它这边有解释,因为戒定慧是什么?说明他自己已经能够调伏自己的烦恼了嘛,所以它一定是要的。所以他说法的时候呢才能够深入人心,帮助众生来调伏烦恼,所以戒定慧对他自己本身的修证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他才有这个能力帮助众生调伏烦恼。

那为什么需要通达实性呢?那表示说他自己修行已经有证量;虽然他不擅说法,他也没有成就多闻,他也没有教理通达,他也不擅说法,都没有关系,只要他有证量,他那个证量就可以摄受你,然后可以影响你,让你断恶修善,让你一直进步,只要你常常亲近他就会有这样的功效。

所以它说:虽然他不擅说法,也没有多闻,但是他也能够使弟子转变身心,得到真实的受用,这就是证量所发生的效果。

那为什么一定要悲悯心呢?那是说为悲悯众生而说法没有求名闻利养恭敬等等的,没有这些杂染心。

因此,我们对那些戒定慧三学不喜欢修行的;可是他会跟你讲“持戒很好啦,修定也很重要啦,那智慧更重要,他只是在赞叹三学的殊胜”,说这个好;但是他自己本身没有修证的话,他就不是一个好的上师。

所以接下来这一段就说:他如果没有具备这五个条件,他都不是好的善知识。它说他自己不爱乐修行戒定慧嘛,只是说赞叹它的功德这样子,赞叹三学的殊胜,还有它的功德;但是他并不能够调伏自身的烦恼,是因为他戒定慧三学他没有具备,所以他自己的烦恼都没办法调伏。

那他在说法的时候呢,他只能什么呀?背书嘛,背得滚瓜烂熟,他只是能够把那个词意呀、文辞义理说出来而已,依文解义这样子,是因为他没有实证的功夫,这样也不是好的善知识。他等于说只会教你理论而已;但是都没有办法实证的,因为他自己没有经验,他也不知道怎么教你实证,他就是很会讲这样子、很会说。理论很会说这样子。

那说法的动机呢?他又是可能会想要获取一些名啊、利呀,或者是恭敬啊,不管任何的杂染为目的的话,这样不具备这五个条件的说法者,就不能够算是善知识,那我们就不用去亲近他,因为他不合乎这样的条件。

那这样子应该很会找老师了,说得很清楚了嘛。那我们依这个条件去找我们希望依止的善知识应该就不会错,这样子来观察。

所以我们看一百六十一页,它这边有一个结论,第二行:所以我们要依止善知识的学人呢,我们现在修行的人呢,应当要了知善知识应该具备的德相,然后再依这些德相尽力地去寻找合乎这样一个条件的善知识,我们跟他学习就没有错。

那至于我们准备以后当上师的,那是不是也要把这个条件怎么样?自己先具备好。所以它说:对于那些准备作为学人依止的善知识而言,就是他希望以后能够弘法啊,能够利益众生,能够成为众生依止的上师的话,他也是要具备这个条件,练习慢慢来具备这样的条件。

所以它说:像这样子的话,他也应该了解这些内容,他才能鼓励自己,让自己具备这些德相、这个条件而成为真正具德的善知识。就是十个没有,至少要五个,最低最低的标准。

我们要继续看喽,它很少,一下就讲完了,不用担心会听得太累。怕听得太累,就不是好弟子嘛,很简单。

好,从一百六十四页开始,它条件不多哪,三个,三个条件而已,比善知识容易哈,三个而已。

它说:在了解善知识所应该具备的德相之后呢,我们能够依止善知识这个学习的人,他是不是也应该具备一些条件呢?那《四百论》中说:心能够正直,不分宗派。就是我们没有那个党派之分。“我是修禅宗的,你是修净土的,他是修密宗的,然后井水不犯河水,见面好像冤家见面这样,他是修净土,来,闪一边上,我们密宗的来”,这就是不合乎这第一个条件哦。心能正直,不分宗派,第一个条件。

第二个,那你说“好,那我通通接受,因为我没有分别心嘛,我不堕党类,我不分教派,我通通学”,可是他不能分辨他说的是不是正法,是不是也很危险?他说“我没有分别心,所以哪边都听,到处,什么地方都跑。”因为他没有分辨它是正法还是相似法,是正说还在邪说,他如果没有这样分辨的智慧,是不是也很危险?他虽然没有分别心,可通通接受了,通通都听进去,这变得也很危险。

所以第二个条件就说他必须有分辨的智慧,至少能够分出来说:这是正法的道场,还是其他外道的道场,他至少要能够分得出来;它是不是真正的佛法,还是只是相似法?

因为现在末法来讲,那个相似的佛法越来越多。那我们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没有分辨的智慧的话,我们就很可能会跑到那边去。他都说他在说佛法嘛,然后像什么道的那个,他也说他在讲经啊,他也什么经都讲啊,《楞严经》他也在讲,《金刚经》、《心经》他都讲啊。可是你如果说刚刚接触佛法,你不知道他,因为他也在讲佛经,所以你不知道他是不是真正的佛法,像这样子的。

那现在有很多那种新兴的宗教啊、新兴的教派啊,那我们能不能分出?他可能也说他是佛法;可是我们是不是有那个智慧可以分出来说他是不是真正的?是不是正统的?还是他有经过改良,改良之后,有没有合乎这个佛法它原来的意思?有没有改掉呢?因为新兴宗派就是有加上他们自己的那个;不然他为什么要另外再创一个教派?就是说跟原来传统的教派有些差别他才要创新嘛。

那创新本身是没有关系;可是我们也要有那个分别的智慧,就是他创新了之后,有没有失去它原来佛法的那个原味?原来的精神,他有没有失去?智慧的精神、慈悲的精神等等,善巧方便等等。他是不是经过改良以后,他就是另外的他自己的那一套,这是第二个条件也很重要,对不对?

所以它就讲到了:要有分辨正法还是邪法的智慧力,这是第二个条件。

第三个条件呢,你说我也没有分别心,然后我也可以分别;可是我懒懒的,我懒得去听经说法,我懒得参加灌顶,我懒得去听经闻法。就是你对佛法没有广大的需求心理,你变成说没有动力。虽然你可以分辨,然后你也都没有执著哪一个教派;可是你没有好乐的心,你不会想要去了解佛法它到底在讲什么,你不能够勇猛精进的来修行;你听完以后就回去就放到旁边,然后下次上课再拿出来。就是表示说我们对佛法没有那个好乐的心,没有广大的希求心,我们就没有背后那个推动我们能精进闻法的那个动力,就会失去。

所以第三个条件,一个好的弟子,一个很好的能够依止上师的好弟子,他就必须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他自己还要有广大的希求心。它就是这边讲的:又对佛法具有广大的希求心,这样就是闻法的根器,标准的弟子就是这三个条件。就是他已经具备了闻法的这样的一个根器了。

如此具足闻器的闻法者呢,他不会把说法者的功德值为过失;也不会受他人错误见解的影响而转变,因为他能够分辨了嘛,而且他自己又能够不堕党类。

我们看最后一百六十五页的最后倒数第三行:因此,具足闻法的德相非常重要;否则呢,纵使我们获得一位圆满具足的德相的善知识,就说我们已经找到善知识;可是如果没有具足智慧,我们就不能分辨嘛,也会因为没有观察的能力而难以辨认了知。所以一旦确知他是能够依止的善知识,能够让我们亲近依止他的善知识,我们就必须使自己也具备能够依止的、一个好的弟子的这些条件。

我们看一百六十六页,它再进一步来说明为什么不要分教派,我们如果分教派会有什么样的坏处?这很重要,因为我们一分就怎么样?我们就会贪自宗,排斥瞋恚他宗。然后我们跟他见面谈论了之后回来就心情不是很好,打坐的时候,他就一直把刚才对他的那个不好的印象也好,你们刚才争论的内容也好,它就一直冒出来,影响我们禅定,因此我们很难得禅定,这就是它的坏处。

然后我们又分嘛:他是那个宗的,所以我不学那个咯;所以他们的所有的什么教理,我也不会有兴趣要听闻;他所有的法门,我也没有兴趣想要去学习,是障碍自己成就多闻。我这个不学,这个挑剔,然后那个排斥,那个不是很相应,我只能够一点点,所以我学习佛法…;佛法是非常浩瀚的,好像大海一样无量无边的;可是我们因为自己要分,执著自己修这个才是最好,其他的一概排斥的话,变成说我们就不会有兴趣想要学其他的。

像净土宗的,你对其他宗就没有兴趣嘛。那他们到底在广学多闻哪些?然后修学哪些法门,你是不是变成都没有机会去听闻去修习?是不是这样子?那你就不可能成就他们的那些内容,你就不可能成就多闻了嘛。

多闻就说没有什么不明白的,通通都知道。法门无量誓愿学。

其实它是没有矛盾冲突的。我们会觉得矛盾冲突,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圆融无碍一切法到我们的心中,我们的心还有碍,所以法到我们的心中就有碍了。如果说我们成为一个圆教人,圆教人的意思就是说他的心完全圆融无碍,所有的不管各宗各派,只要它是真正的佛法,他都能够汇归到他的自性,然后完全的圆融无碍。所以他这个时候看一切的法没有一法不圆,这时候才有大圆满,才圆得起来。

他如果心不圆满,他就说他今天跟哪个上师什么灌顶啊,修学圆满啊,他也一定不圆;因为他如果老是觉得他那个是最好的,其他都不殊胜,然后其他都怎么样…;他只要有这样的观念的话,就表示说他并没有具备第一个条件。那这样的一个弟子的话,他不管今天修学哪一个法门,他都不可能成就。为什么?因为不可能有这样子狭隘的心量,然后他成就的成就者,然后心量这么小嘛,不可能,是不是?

所以它不但会障碍我们多闻,而且障碍我们成就禅定。因为我们会瞋恚他宗的,我们一定不可能得禅定。因为想到就怨了嘛,心中就不平衡了,分别执著就起来,他怎么可能有禅定呢?

我们看它怎么说:所以能依学者的德相,第一个是正住。就是不堕党类,不会陷入宗派的执著。如果心不能住在这个正直当中,老是执著说自己的宗派最好,而排斥批评其他的话呢,心因为被贪执所覆蔽,很难看见其他宗派的功德。因此呢,我们就不能够获得其他宗派的善说妙义而障碍自己的多闻。

所以第一个过失就会障碍自己成就多闻,你会这个也不清楚,那个也不明白,为什么?因为你拒绝去学习它、去修那个法门。

那第二个它的坏处就是说:我们很难证得禅定。如《中观心论》中所说:由于堕党类会扰乱自心,因此始终不能证入禅定。就是说堕党类的人,因为贪著自己的宗派,瞋恚其他的宗派,所以呢心常被分别执著扰乱而难证禅定。

你们观察,你们应该有一些经验呐:那个不是有分两派的吗?那个什么传承不是分两派的吗?那不是斗得很凶吗?是不是很难?对!因为见面就要先问说“你是哪一边的”嘛,那不是一边的,就马上就对立起来了嘛,对!是不是就是现在讲的这种过失?他一定很难成就多闻,然后他一定很难证禅定。

因为我们前几天才讲《百法》,是不是才讲到无为?还在讲禅定,对不对?很容易,证得初禅的人已经没有瞋恚心了,对不对?他已经离忧苦了,所以他如果是一位已经证得初禅禅定功夫的人,他会不会有那么强烈的瞋恚心去排斥他宗?会不会?他没有瞋恚心了,他没有那么强烈的对立性,他也没有那么强的执著;要不然他不会证到初禅。那就同时说明了:如果我们瞋恚心、分别执著心那么重的话,我们就很难证到初禅,因为初禅没有这样的瞋恚心。所以我们有这么强的瞋恚心,就障碍我们成就禅定嘛,很容易的就能够理解这个道理嘛,很容易就能够了解。所以瞋恚心那么强的人,它就是障碍我们没办法入初禅这样而已。

那我们就要知道这个条件很重要哦。我们心量不妨广大,全部都接纳。因为都是什么?没有离开我们自性当下这一念。只是佛当时为什么要宣说这么多的法门,就是因为不同的根器嘛,不同的因缘,应机说法。那每一法都是从祂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应机而说,不同的根性祂说不同的法。那都没有离开他当下那一念自性当中所流露出来的。

所以我们都可以把这所有的法门又回归到我们自性当中圆融无碍,其实它本来没有分别。是因为我们没有见性、没有明心见性,所以我们才会在那个相上、事相上,就是法门上去分别说:哪个法门比较殊胜,哪个法门怎么样啊,哪个法门比较快速。其实自己相应的觉得修起来快的就很好,那也不证明说其他的你现在不相应的就不好。因为我们所谓的相应,就是我们凡夫的分别心、执著心,合乎你习气的叫做相应嘛,很简单,懂吗?你的习气是这样子,所以它才会有一个法门来跟你的习气相应,你就觉得好,那是合乎你的习气;并不是说…,那合乎你的习气并不说明其他不合乎你习气它就不好。

自己的习气是这样子。就好像我们要选择:有人喜欢吃辣的,有人喜欢吃甜的,有人喜欢吃酸的,那酸甜苦辣本身它没有对还是错嘛。只是你喜欢吃的,你就说“这个好、这个口味好”,是我们要挑,我们有分别心,有执著。

所以实际上应机就是好嘛。那佛陀祂为什么要教这么多法门?就是众生的习气很多嘛,烦恼很多种啊,所以祂必须要这么多给他们挑;要不然不够挑,分别心太多了,它只有一两个不够挑的。众生的烦恼无量,习气无量,所以祂就有无量的法门,不管你怎么挑,诶!祂就是这么圆满,就有一个合乎你习气的,那个才叫做圆满的佛陀嘛,祂的智慧无碍通达。对!祂就是有办法,你烦恼无量,祂就有无量的法门来和合乎你的标准、你的选择。

所以祂这个无量法门,这中间就没有什么好分别比较的,都没有离开佛自性的流露。那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也是,如果想要早一点开悟的话,就早一点断根,对!我们才能够早一点见性,因为自性里面是没有什么分别执著的嘛。你什么时候离分别执著,你就什么时候开悟。对!所以我们能够具备这个条件,其实就说明这个弟子很快可以开悟、可以证悟,因为他不会在这个分别执著上面去增长他的习气。因此具备这个条件,他等于是不管修什么法门,他都很快相应才对嘛。因为他不是在修他的分别执著。

那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他不管修什么法门只是在增长他分别执著的习气,对不对?所以他怎么可能跟法门相应呢?不可能!所以它就变得说其实是障碍我们弟子的成就,会变得非常的缓慢而已。

所以我们一定要先具备这第一个条件,它非常的重要。所以修行人呢,应该先观察自己的内心,看看是不是有这方面的贪执,如果是有的话,应该赶快把它弃舍,才不至于障碍自己学习佛法。那应该如《菩萨别解脱经》中所说的:先舍弃自己心中的贪执,对于所有的亲教师、轨范师(我们都叫做上师啦),或者是所有的宗派呢,我们都能够生起同样敬重的心。各门各派它所有的上师,我们都同样的恭敬,所有的法门同样的恭敬,这样就对了。不要再分设是哪一派的,你是哪一边的,你就是自己在分别执著。统统恭敬,哪个传承通通恭敬,这就对了,就具备这个条件。一样的恭敬,一切的上师,一切的法门,一样的恭敬,就具备这个条件,不再去分。

那你自己选择是你自己的习气在选择,那别人要选择是尊重别人,不一定要强迫别人跟你一样。不一样就是另外一国的,另外一派的,老死不相往来——那就是显得我们自己的心量太小了。

所以怎么样具备一个条件?很简单,就是同样的恭敬一切的上师跟法门就对了。

所以第二个呢,就是我们要有分辨的智慧嘛,所以我们看一百六十八页:如果有上述第一个条件呢,是不是足够了?当然不够。虽然能够不堕党类,他没有宗派的分别心;可是如果他没有那个分别的智慧:是擅说还是不擅说,正法还是邪说,他如果不能分辨,他也不是一个好弟子。

所以它说:倘若没有办法分辨选择是善说的正道还是恶说的相似道这两件事情的智慧力,他如果没有这样的智慧力,他仍然不是一个具器的闻者。所以第二个条件呢,就是要具慧,就是具备这样子分辨的智慧,必须有分辨善说或者是恶说的智慧力,第二个条件。

那第三个条件就是要有广大的希求心,我们看最后一行:如果没有求法的意乐(意乐就是心),你没有求法的心,那对佛法没有兴趣,这样也不能够算是一个具器的闻者。所以第三个条件呢,就是要对于听闻佛法有广大的希求心。这是第三个条件,这样子我们学佛修行才能够持久。我们如果没有这个推动的力量,我们就没有办法持久,没有办法很精进地来听闻佛法、修学佛法。

那有另外的地方呢,它又再加上两个条件,一共是五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一样的,另外还要什么呢?就是下面一行:

始终也有再加上要恭敬法跟法师,这是第四个条件。

第五条件就是说:我们在听闻佛法的时候要一心专注。这个在前面讲,我们听闻的时候、学习的时候态度都要怎么样怎么样的态度。前面都已经介绍过了,而成为五种德相。这是另外一个在《释论》里面它讲到的,除了刚才三个条件,还具备你要对一切的法有恭敬心,一切说法的法师都要有同样的恭敬心,而且在听闻佛法的时候要非常的专注,不能够散乱啊,不能够昏沉啊,不能够在想心事啊,不能够做自己的事情,前面也都介绍的很详细,就具备这五个条件。

一百七十页第二段:以上所说的,依学者之相是成为一个可授善知识引导的法器。所以我们看,我们就这样检查自己是不是已经具足一个闻法的法器了,是不是一个好弟子的条件,所应该具备的条件。那我们就观察自己是不是已经具备这样的条件,如果说已经是具足的,放鞭炮庆祝(你们这边不能放鞭炮),好好的嘉奖自己一下,是值得欢慰庆幸的事情。

那如果说还有哪边没有做到,还有一点点分别心,还是有一点点什么,有时候还是不太能够分辨它是不是正法,如果还不够完全具备的话呢,我们就是要来努力地让它具足这些条件,成为一个好的弟子。

好,那我们到这边刚好一个段落。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