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6、说法轨理,完结轨理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我们今天从一百二十七页开始讲起,今天要介绍的呢是法师方面。说法的法师他应该注意什么样的事项呢?那就相对我们昨天介绍听闻的时候弟子他应该注意的,就是把自己当病人想嘛啊。所以现在法师呢他就把他当作是医生来想,这是第一想。

我们看一百二十七页第一行开始:第一想就是说法师把自己当作医生来想。因为佛是大医王,能够治疗众生一切身心的病痛。所以现在善知识或者上师他就是替佛来说法,因为佛已经不在了,那我们只能靠上师的教导。上师教导的内容都是佛当初所说的内容,所以只是代替佛来宣说法教。所以佛既然是大医王,那现在替佛来教导我们的这个上师也等于是医生。所以说法者自己要把自己看作是医生来想。

那第二想呢,是把佛法当作是药品来想。他所宣说一切法教的内容、佛法的内容呢,都是治疗众生无明的病、烦恼的病、各种业力障碍的病,所以这些法教就等于是药品。佛所说的法,就是能够治疗众生身心病痛的良药。

那第三想呢,就是把闻法者当作是病人来想。

那第四想,这个一样的,把佛当作是修行的榜样来想。祂整个示现、八相成道示现,也是说法法师的榜样。

那第五想呢,是将佛的正法做久住世间来想。这个也跟那个听闻者的内容是一样的,希望佛法能够久住世间。我们昨天讲到了:怎么样才能够让佛法久住世间呢?就是一定要有说法的人,还要有听闻的、学习的人——这两个条件都具足了,才有可能让佛法久住世间。

这是说法者,首先要有这五想。

另外很重要的是什么?就是对闻法的徒众修习慈愍心。就是说要有那个慈悲心,不能够厌烦,不能够选择来见你的人,你不能够选择。你的心要平等,不能说哪个人、哪个师兄喜欢见;然后哪一个、哪个信众不喜欢见,不可以这样子。就是修慈悲、慈悲心,平等、慈悲这样子来对这个闻法的徒众,要存有这样的慈愍心。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众生长久以来,被恶业还有烦恼所缠绕,如今希望能够以佛法的药拔除这些久病的重疴,久病的重疴就是说已经很严重了,病已经病到非常严重的地步,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他们慈悲。

有些他业障比较重的嘛,你就不要担心说会怎么样怎么样。因为很多人说师父会帮弟子挑业障,有没有这回事?有?都听过?你们认为呢?那当师父的可能死得很早吧?是不是这样子呢?你们觉得?大家都这么说,是啊?哇,那没有人敢当上师喽?你们认为怎么样?你们久修的?(有师兄答:似是而非)似是而非?等于没有讲。(有师兄答:是)是?为什么?为什么你们大部分都认为是?不是自己的业力自己造自己受啊,个人生死个人了啊,自己吃饭自己饱,不是吗?

那为什么上师会担业障呢?担弟子的业障?为什么啊?(有师兄答:因为慈悲)哦,因为他慈悲,所以,好!发愿一切众生的苦都在我身上成熟。已经怎么?(有师兄答:看情况)看情况?谁的情况?看他的情况?有些人要担?有些人不要担?什么情况?我听不懂啊,情况是怎么情况?那个比较严重的担一下,那个轻的自己担,还是怎么样?你的情况,看情况看什么情况?那不是有分别心吗?愿力来担这样子,因为发愿过,要慈悲,也发菩提心过,所以怎么来就怎么承受,是不是这样子?

所以前面讲到说:这些徒众,他们都是长久以来被恶业,所以些业障很重的啦,还有那个烦恼很重的啦,他会告诉你说“这个怎么办啦?那个怎么办啦?让父母生病怎么办啦?家庭有问题怎么办啦?小孩子读书怎么办啦?事业怎么办啦?”就是通通他都会问啊,就是说烦恼嘛,因为他有我执,有我执就贪瞋痴,有贪瞋痴就造业,造了业就要受报;可是他这整个过程他都不明白,其实一切的烦恼是来自于我执;那怎么会有我执呢?因为无明以为有“我”,事实上是没有“我”的。

所以上师因为都证到空性的,所以他怕不怕带业障?业障自性也是空的,怕什么,来嘛。哈哈,所以开悟的上师,他是不怕担业障,因为对他来讲,业障的自性也是空的。现象是有,你说有没有那个不舒服,有啊!也会生病啊;可是它不会影响他的心性,不会影响他的那个菩提心,不会影响。

只是现象界,只要是属于现象界,就说明什么?我们好像《百法》才上过了,前几天才上过,不是有本体界、现象界吗?所以那个本体界就说他已经证悟到空性,他已经见到自性,那就是说他已经悟到那个不生不灭的本体了,所以他是安住在那个不生不灭的本体的那个佛性当中来慈悲度众生的。所以他的心如如不动,就是你们读过那个首楞严就知道、《楞严经》就知道,他安住在的那个是首楞严大定,就是自性本定,我们的自性、菩提自性本不动摇,本来是不生不灭,它当然不会动摇。

所以他只要是见性的上师,他就随时都安住在他的那个首楞严大定、就是自性定里面。所谓的自性定,就说它不是修来的,而是他悟到了他的自性是不生不灭,因此它不会动摇,那他就安住在他那个自性定当中,就是首楞严大定当中。

那现象界它是生灭无常的,他明白是因缘生因缘灭;可是它的本体不会动,不会随着现象界的生灭而生灭。所以他只是看着缘生缘灭,他只是看清楚每一个缘起,但是他如如不动。所以他看待烦恼也好——烦恼自性是空的;他看待业力也好——业力的自性也是空的;他看待轮回也好——轮回自性也是空的;那涅槃呢——涅槃自性也是空的。所以他是轮涅不二——轮回涅槃无二无别,为什么?因为他已经证到不生不灭的。所以所有生灭,一切有为法是生灭的,有所造作的,叫做有为法,只要是有所造作,就一定是生灭,它随着因缘在转变。那个现象界它既然是无常的,生灭就是无常,既然是无常的,它就是无我的,它自性就是空的,那有没有什么好担心?没有什么好担心!因为它是无常的、无我的嘛,所以就不用担心,所以业力也是无常、也是无我的,也没有一个人在受报这件事情,因为它自性是空的。他可以三轮体空嘛。

这就是为什么那个上师、那个合格的上师,就说我们说他开悟的、已经见性的上师来讲,他非常非常的慈悲,他是很自然的,他不用说“我来修个菩提心”,不用!因为他已经任运就能随时生起慈悲心,为什么?因为他都安住在他的佛性当中。那我们这个慈悲是本自具足的,我们本自具足无量的智慧德能。所以像佛这么样圆满的智慧,其实是我们佛性里面本自具足,我们本来就有的,只是因为无明啊、烦恼啊把它遮障,那个智慧没有办法产生出来,是因为我们的遮障,这些烦恼、无明的遮障。

可是每一位众生他本来就是有那个智慧,像佛一样圆满的智慧。所以我们修行其实只是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消业障,就是把那个障碍去掉,诶!我们的佛性的光明就显现了。所以我们就在没有成佛之前,每个人都要消业障,不是做错事才要消业障。只是业障有轻重,就表示说:你那个无明的覆盖、烦恼的覆盖,那个云层是厚还是薄的差别。没有成佛之前都需要消除,因为我们有烦恼障、所知障嘛,有这些障碍。

所以一切的修行其实就是在去除障碍而已。我们多多修忏悔,那就是更快的来破除这个无明,勤修忏悔,然后累积功德、福德资粮、智慧资粮。

所以刚才讲到:我们的佛性里面本自具足无量的智慧还有德能,这个德能就包含了各种的能力:包括慈悲力、方便善巧力、神通力,都是每个人本来就有的。还是同样的问题,无明烦恼的遮障,让他没有办法开发这个潜能、这个神通力,还有慈悲力。

所以见性的上师,就是他已经开悟了,所以他的佛性可以慢慢的开显。那既然本来就有这个慈悲力,所以他根本不用修什么菩提心的,不用!他的菩提心是任运、随时,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所以他绝对不会轻易的就舍弃众生啦,然后选择啦,他不会这样子,因为他心已经平等了嘛,没有分别,然后也没有丝毫的执著。然后他观一切的现象界都是如梦如幻的,自性都是空的,是无常无我的。因此业力对他来讲,自性是空的,他不会放在心上——这就是为什么他可以做到对闻法的徒众修习慈慜心的缘故,就是最主要他是见到空性了,已经开悟了。所以他就会看到被这些业障所缠绕的众生啊,或者是烦恼习气很重的众生啦,他都是非常慈悲的,希望他们可以赶快解除这些痛苦。因此他才会勤于说法,因为说法才是最好的法药;或者是教导众生怎么样去除这些烦恼的方法。就是教导众生,这就是以佛法的药来拔除这些已经病得很严重的众生。

这是首先,说法的法师要具足这五想。跟昨天讲的少了一想,是哪一想?殷重修嘛。不要殷重修了嘛。我们昨天还有病人想,要看医生,然后要开药方,还要什么?服药,服药的这个勤加修习,精进地修行——这个没有;其他的五个,就是两个完全一样,那三个就是倒过来:一个是医生想,一个是病人想,这样子。

那另外他在说法的时候应该要断除的心态,这个也很重要。在一个刚开始练习说法的法师,那个说法很久的大概就不会有这些毛病。刚开始,他可能没有开悟,那他可能还有一些分别执著,他可能对信众还有一些索求的心,可能他的名利心没有放下;或者是他要求人家恭敬的那个心没有放下。所以接下来讲的这一段就是说:开始练习说法的,他应该注意哪些内容。刚开始说法的法师,应该断除的心态:

第一个要断除的是唯恐别人胜过自己,因此生起嫉妒心。刚开始练习讲经呢,教学相长嘛,就不要怕人家胜过他。也许坐在下面的那些听众有一些还还修得不错的,或者是理论还背着蛮熟的,有时候他会被考。

法师还要被考试,你们知道吗?因为常常会有师兄好像是在问问题,其实他是在把他知道的要考法师,看他知不知道这样子,他就假装问一个问题,其实他已经很熟,然后他也知道答案了,然后他就问:请问这怎样怎样怎样,然后看他可不可以回答出来,然后才给他打分数说满意不满意这样子,满意度怎么样,百分之多少percent(百分之)这样子。

那还有一种心态呢,就是他不是考试的,是他爱显,就是他修行都是作秀的,他到哪边就:啊!背一大堆佛学名词啊,或者讲一大堆理论,好像假装要问法师,其实他是在表现他自己知道了多少,有一种情况是这样子。所以他会要请法师开示,然后自己先讲一堆,他自己先讲一堆“开示”,然后请法师开示;尤其是旁边还有其他新学的那些师兄的时候,每个人这样:听得都“啊!”嘴巴张大大,这样眼睛“啊这样,怎么这么厉害?讲得这么深,我都听不懂的,好厉害的师兄!”然后就好得意,越讲越得意,有一种是这样子,就是他爱显,就是喜欢秀这样子,生怕人家不知道他懂佛法,然后懂得很多,因为他讲那些名词一般人都听不懂的;除非你有研究经教才会懂那么多佛学名词。

那还有一种就是要你印证他的。他跟你讲:我有什么样的境界,我怎么样怎么样“求法师帮我印证”,印证什么呢?“你看我有没有开悟?”一个不晓得自己有没有开悟的人,你说他开悟了没有?一个是开悟的人会问了人家说“你看我开悟了没有?”你们觉得呢?“啊,求法师帮我印证。”我说印证什么?他说“你看我有没有开悟”。我说我也没有开悟,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开悟?只有开悟的人才知道你有没有开悟。不是很满意就离开了。

所以什么样的都有。那这边讲到说:说法法师其实他要调伏自己的慢心。不要觉得说“我很会说法,然后我很有群众魅力,然后我口才很好”,还是怎么样——不要这样想,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搞不好高手就坐在下面,随时你就会被考倒。

所以要谦下,要让自己非常的谦虚。如果有慢心要把它调服,然后也不要害怕人家胜过你。就是被考倒也没有关系,你回去怎么样?发愤图强嘛,先忏悔完,然后勤修、勤读经书、然后勤修,然后来充实自己。所以也不要害怕说别人胜过你然后就嫉妒他,就想办法想要怎么样批评他,那就是一种嫉妒心,就非常的不好了。所以我们要练习说法,第一个就要学习谦卑,随时就是发现发觉有那个程度比你高的,你不要生嫉妒心,这是第一个。

那第二个呢,或是对于说法时常推延懈怠,不能精勤的来说。这个就懒惰啰,对弘法非常的懒惰。如果说有人请法的话,他能够推掉就推掉,能够拖他就一直延期的样子,很懒得说法,这样不可以!一定要非常精勤的说法,不能够懈怠懒惰,不能够推延。“推”就是能推的话就推掉,那样“延”的话就是可以延后他就延后,他就一直延期一直延期,一下有事,一下生病,一下什么,他就很多理由的——这个非常非常的不好。

就说你对众生不慈悲。你再累,除非你倒在那边没办法讲话了;要不然你都要爬起来讲法,应该是有这样的精神,这个才合乎说法法师的那种基本态度。所以第二个就说你要非常精进地来弘法、来说法,不能够推延懈怠。

那第三个呢,也不应该因为数数宣说而产生疲厌的心。一直重复、一直重复,我们每次教瑜伽、什么练气功,一直重复、一直重复。你不能说好烦呢,你还是要讲嘛,有新的一个,也要再重复一次。你不能产生那种很不耐烦,然后很疲累的那种态度说:“啊,又来了,又要讲一遍。”

我的《广论》已经讲十多遍,我十多年来已经讲了十多遍;可是还是要讲啊。我为什么背得那么熟,就因为我已经讲了十多年,然后讲了十多遍了。所以我合起来都可以从头背到尾。(有师兄说:都烂熟了)对呀!可是还是要“陪公子读书”。

所以就说明,说法法师他基本态度就是说,一直重复同样的内容,可是你不能烦、你不能厌烦。这就是有慈悲心才做得到,那就是说不能够产生疲厌的心。

那下面这个也很重要:就是不可以赞叹自己的功德,举发他人的过失——这个叫做自赞毁他。像菩萨就有这一条,你赞叹自己的同时,有影射说毁谤他人,就是说:我有哪些功德,我很厉害,然后我做了哪些善事,然后我怎么样怎么样,我多么了不起;或者说哪个法师怎样怎样怎样,要凸显说我比他怎么样?还厉害这样子。这种都不可以的,不可以在说法的时候,批评到其他的法师,或者是其他的那个上师、善知识,都不可以的。不可以赞叹自己,然后来批评毁谤其他的上师。

还有对于法布施呢,应该竭其所能地弘扬,不能有所悭吝,就说不能够吝法不布施。你会的法教,然后适当的因缘已经成熟,你就要教,你不可以这个留一手,那个留一手。“我好不容易才求来的法,我飞到印度还是飞到尼泊尔,然后在那边呆了很久,才学来的这一个法,都花了多少的精神、金钱,精力啊、时间啊,怎么可以这样一下就传出去?我是不是好像很划不来?”不可以这样想,你会的你就要利益众生。我们昨天才讲的嘛:你在学习的过程里就不是已经发心了吗?你是为了要成就众生、利益众生,你才来什么?你才来成佛的,然后你不是为了成就自己,你是希望能够利益众生,你才愿意成佛,然后你才愿意勤修一切法、圆满一切法,然后才能够方便来度众生嘛。

所以你从开始学法的过程,其实就已经不是为了自己,你是赶快把它学好,做什么?诶,改天有因缘,你可以教其他人啊,可以利益更多的人——那是你当初学法的目的跟动机呀。所以你就不能够忘记你那个初衷;说你“这中间吃了多少的苦,然后才学了这么珍贵的法,那一定要好好的,紧紧的抓住这样子,好好的挑选啦,还是怎么样;不可以轻易传,还是怎么样”——都不可以这样子想。这个也很重要,就是说不能够对法不布施,你会的你就要布施。

所以从我们开始学习,如果说你真的已经在学法的过程就已经发菩提心的话,你就不会吝法,因为你当初学的时候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教别人嘛。那你有机会可以教,你是很高兴的事情,所以你不会说:哎呀,这样藏起来,然后不随便教人,不会这样子。因为你当初的动机跟发心就是正确的,那这个就一定做得到,所以你会尽力的弘扬。

那以清净心说法,就是完全不顾着衣食等资财。就是说法没有其他的目的,就是利益众生,就是菩提心,然后清净心这样而已,没有其他“对那个信众有什么要求,需要募款建一个大大的庙啦,还是希望怎么样啦,那个我缺什么缺什么,然后希望来怎么样”——都不会想那样子。就是有机会就是说,无所求、对一切的信众无所求。

好,我们翻过来一百二十八页。所以呢,说法的动机是希望自他、自己跟一切众生(他就是自己以外的)这一切的众生都能够成佛啊,这是说法的动机,就是希望一切众生能够成佛——就是这么纯粹的发心而已、就是这么单纯,没有夹杂任何的动机跟烦恼,或者执著在里面,没有!就是这么样纯净的心而已。那绝对不是为了贪著世间的财物而说的,不是为了供养来说的。供养多才多说一点,供养少,少说一点——不会这样子。

那么翻过来,因为下面几句话,就等于是一百三十页这一段,它把它讲得更详细,所以我们翻过来念就可以了,那第二行:虽然大众都很“爱乐亲近”,就是说那些信众都很喜欢亲近他,那也很喜欢听他讲经说法,就是也欢喜从他听闻说法;但他对徒众却没有任何的需求;可是他视一切众生平等,不管他是什么样的身份来的,诶,在他眼睛里面看都完全是一样平等,然后对任何一个来见他的都没有索求,没有索求,对任何一个信众。

但他呢,对徒众却没有任何的需求:不管是饮食啊,或衣服啦,或卧具,或医药,或者他有缺什么,他都不会动那个念头的;而是为“愿自他一切有情早日成就佛道”这个利世利人的菩提愿而说法。所以他是跟菩提心相应,然后跟他的愿心相应的。就是说他为什么会讲经说法?他为什么会走这个弘法路?就是他发愿要弘法利生嘛!那这个菩提心相应的、愿力相应的,他只是这样子来说法,是非常单纯的。

所以说法不是为了世俗的安乐,说法的功德才是我真正的安乐趣。所以他真正的安乐是弘法的这个功德,而不是为了世间的这些圆满的安乐来说法的。

好,这是第一个,说法法师他应该注意的这些内容。

那接下来要介绍就是说,哪些情况之下是不适合说的。一般是没有请法的时候不说。那请法是不是一定要说?不说就不慈悲?不是,他还要观察:你所请的法适不适合你现在你的根基,传法的因缘是不是成熟了?要观察。然后你请法的态度是不是很恭敬?因为恭敬就表示说你恭敬法,你是真正的想要求法,而不是随便说说。所以要观察,如果适合的话才说,因缘成熟才说。

那如果对方因缘已经成熟,譬如说弟子他的因缘已经成熟了;可是他没有祈请,这时候应该不应该说?应该说!所以菩萨戒里面也有这一条:就是该说的时候你不说——犯戒;不该说的时候说——也犯戒哦。不该传的弟子,不该传法给他的弟子,就是说你没有观察好你就传法给他,是不适合传的,你传了,你自己破戒。

所以要观察那个弟子的情况,非常的重要,所以现在讲到这个说法的情况也是,就是这些原则。我们看一下,一百三十一页:这个如《毗奈耶经》中所说的(这是第三段开始):众生没有请法的,不应该为他说法,这是第一个。一般是有请才说,为什么呢?因为法不孤起,要有因缘才说。所以一般没有祈请的话呢,我们不会主动说,这是第一种情况,有请才说。

那第二种情况就是说:他有请,我们是不是就要说呢?这我们要注意了。所以它说若是有人请法的时候,也要观察他的根器,适不适合听闻学习他所请的,就是说他今天请什么法,然后你观察他,他是不是适合现在来学习这个部分,适合的话才能传;不适合的话就不能够答应,这是慈悲,不是不答应不慈悲,是因为慈悲才不答应,要搞清楚。

第三种情况就是说,你观察他的因缘也成熟、根性也成熟,那你可以主动地说,这是第三种情况。所以如果知道对方是闻法的根器,时间、因缘也已经成熟了,纵使他没有劝请呢,我们也可以主动地说。

所以这样子看,我就这样一共有三种情况来决定该说还是不该说。

那有人请法的时候,我们要先谦虚一下,就是下面这一段要讲,一百三十一页:如《三摩地王经》中所说:若是有人来请法,应该自谦地说“啊,我也修得不好,我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然后所知的也不多诶,‘那我看你修得不错了嘛,应该可以不需要这个法’。”先谦虚一下,然后考验考验他是不是很诚心。“那在你面前怎么能说法呢?”应该如此先调服我慢,然后说一些自己很谦虚的话,不马上就答应他。

所以一般是请法要请三次才答应。第一次来请,他可能会拒绝;那你不要灰心,他可能考验你的耐心啊,或者是考验你的真诚度啦,是不是真的想要求,还是说说而已,然后没有就算了,他也无所谓。那就表示他对这个法、他请的法并没有很恭敬,也没有觉得说很重视,那算了就算了嘛,那也乐得的轻松,不是吗?

所以如果说他是很诚心,他会再来第二次,那你再看看他的情况,是不是他都已经准备好了:身心都准备好,然后态度也很恭敬,然后也是很诚心的,然后再观察因缘也已经成熟了,说不定第二次就会答应。可是他可能还是有一些疏忽的地方,可能上师又会拒绝说“过一段时间再看看啦”,就把他支遣走了。

那如果有诚心的话,他还会再来第三次。所以如果我们请三次都没有答应,那表示是真的不适合,因缘还没有到,那我们就过一阵子再说。所以最多是请三次。看情况,上师会看情况,你如果说已经是具器的弟子,然后你真的很诚心,他可能第一次他就会答应。反正经过三次没有答应,我们就要知道是真的不适合了,就不要再去第四次,这就是我们也要知道的一种规矩。

所以它说:他会先谦虚一下,可能会拒绝你,然后他会观察你的反应:他拒绝你,你是不是马上脸色就挂下来了,就很难看,还是马上就有一些意见,还是就开始怎么样了,他会观察。

所以它接下来讲说:先观察他的根性是不是闻器。什么是具足闻器?知道吗?他已经是闻法的弟子,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就是我们今天以前说的那些,从上一次讲到现在的,那个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是一个已经准备好听闻的好弟子了,就是我们前面讲的,我们会把它做成CD一个单元来,来结缘、跟众生结缘,因为它很重要。就是说你要开始学习了,开始修法了,你是不是准备好?那你是不是一个…,我们前面讲的,你是不是都做到?如果你都做到的话,你就是一个最标准的、已经成熟的听闻的弟子,就说你已经可以开始学习了,那你现在目前,你已经具备这样的条件,你只要找到一个善知识,你就可以跟他学法,因为你应该具备的都已经完全具备好了。

那至于善知识的条件就是我们下一次来要讲的,专门开始讲什么才是好的善知识。那这个之前,我们就首先自己的条件要准备好。准备好之后,我们就要去找什么样才是善知识?他怎么样才是合格的上师?它有条件的。那我们就不会找错师父,然后跟了半天很冤枉,就不会这样子。就是书上会很明白很详细地告诉我们:怎么样才是一个具德的、一个好的上师。那我们了解这些内容之后,我们再去找上师就不会找错。

可是这个之前,我们是不是自己的条件也要先具足?然后再去找到善知识,诶,这样子因缘具足,我们就可以开始正式来学习了。

所以它这边讲到说:他要先观察看你的根性是不是闻器,就是具足闻器的,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这一段,就是具足闻器的。那再看他态度是不是诚恳,就是是不是很真心的来请的,还是再看他对法是不是很恭敬。

那第四个呢,还要再看时机恰不恰当。

第五个呢,看因缘是不是成熟了。时机对不对?因缘成熟了没有?

这样子观察完以后呢,他如果知道对方是听闻的法器,就应该为他说法。

那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说:如果时机成熟,他虽然没有请,你也应该主动跟他说。就是说你看他也是听闻的法器了,然后他现在的因缘来跟他说这个法,他能够马上相应,因为他这样的一个状态,你跟他讲,他可以马上就能够契入那个法要的时候,他就会主动跟你讲。

所以那弟子跟上师之间,如果说那个关系就是非常的密切,就说常常去亲近他,他很了解你的话呢,他有时候会看时机成熟,他会主动跟你说一些那个法的内容——这就是没有请,但是他会主动说的一种情况。

那接下来要介绍的呢就是:这些情况之下是不适合说法的。我们看哪些情况是不适合说法的。《毗奈耶经》当中也提到说哪些情况不应说法:为了恭敬法的缘故,站着的人不为坐的人说。你是站着,然后他坐着,然后他要问你的话,你不应该回答,因为他坐的,你站着。现在老师好像都是这样,学校的老师,你们这边是不是这样?台湾是这样,学生都坐着嘛,老师站着写黑板嘛。可是在佛法,这种情况他就不说法。好,这是我们要知道,为了恭敬法的缘故,站的人不为坐的人说法。

那坐着的人呢,不为躺着的人说法。然后你坐在那边,他躺在那边,他躺着好舒服,你在那边讲。所以除非生病嘛,然后他是爬不起来,那没有办法,当然是,比如说他要往生啊或者什么,他就起不来了,病得严重,那你就要为他、坐着为他说法,这种情况可以。那其他的话就不行。

那坐在低位的人不能够为坐在高位的人说法。听者的态度也是相同的。就是说他坐得比你高,然后你要为他说法,就是当然不恰当嘛。所以他坐在比你高的时候,他要问问题,你可以拒绝回答,因为他态度不恭敬。

走在后面的人呢,也不能够为走在前面的人说法,这也是一种礼貌。所以一般我们要问问题的,不会超前,譬如说师父在前面,他要问问题的话,他不能走超过师父,然后问他问题,不可以。一般是至少要退半步,在你的左后方退半步,然后这样子往前一点问问题,就是说你在师父的后半步的后面,不能跟他一起走,这样肩并肩走不可以,你要比他退后半步,又不能太后面,太后面讲话听不到嘛,所以你要退半步,然后问问题,不能够超过他或者跟他平行,这样是不礼貌的。

那走在路边的人呢,也不能为走在中间的人说法。因为走在中间的,一般那个位置来讲的话,中间的人比较大嘛,然后比较小的才走在旁边;所以现在他走在旁边,然后你走在中间,然后要让他回答问题,这个也是不恰当,这个也是不恭敬。

另外,蒙着头叉着腰、抱着颈、叉着手的——这就是他那个样子,蒙着头就是我们说的那个戴帽子是不礼貌的吧,所以我一般会先把帽子拿下来,再顶礼啊,或者什么。这边比较没有戴帽子的习惯。蒙着头叉着腰,叉着腰就是那个姿势嘛,他叉腰当然就看起来很不恭敬了嘛,抱着颈叉着腰这样,就是看上去就好像不是很恭敬的样子,所以这些姿势都不是很恰当的。

头上绑着那个发髻或者戴着帽子、缠着头巾的,有些民族他是绑着头巾的,或者结着缦的人——这个都是因为不恭敬的缘故,所以我们也不为这些人、这样的对象来说法。

也不为他在那个交通工具上面的(说法),古代是骑着马啦,或者骑象的,印度都是骑象嘛;或者是穿着鞋袜的人来说;不为手持棍杖、雨伞、刀剑、武器或披着战甲全副武装的人说法。那就是他穿着战袍,然后拿着武器,这种人也不为他说法。

除了以上这些情况以外,就是适合说法的时机,就是它这边提出来的以外就是都可以、都适合了。

如果是说法者特别方便开许,那就是说比较特殊的情况,没有办法避免这些情况,那说法的法师说“那没有关系,你可以问问题”的话,就特别开许,就是他特别允许的话,那虽然是在这些范围之内,也是可以的;因为师父答应说可以问问题,这样就没有关系。

那是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因为各地的风土习惯不同,那就要依那个地方的习俗来决定,那可能就不是这样的内容。也许那个地方是包着头巾才恭敬,对不对?我举例子啦,那我们就不能说他不恭敬,因为他们的习俗是要这样子才恭敬,这里面讲到的,要这样子才恭敬,那当然就不能说他不恭敬,因为他们的民族习惯是这样子表示恭敬,所以他这样就不在这个范围之内了。

好,这是说说法法师还有说法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那最后说完法呢,我们就要回向,就是我们每次课程结束的时候念的那一段,就是完结的时候呢,说法完毕,我们要回向。那就表示说今天说法的功德,还有你们听闻佛法也是有功德、有听经的功德,那说法法师的功德还有弟子听经的功德,这所有的功能都不是为了自己。所以今天来听一座法,这功德利益我们不为了自己,而把它回向给一切众生,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早日成佛,所以我们最后有这个回向,都希望我们把功德回向,而不是为了自己来说法或者是听经的。

这就是最后一段,一百三十四页这个第二段这边:一般在说法之后呢,我们都会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为什么要这样念的目的呢?就是要把说法的功德还有闻法的功德、就是听经的功能,我们都回向给一切众生,希望他不但能够得到这一世的利益、现世的利益,就是说这一世能够得到利益,而且将来还可以究竟成佛的、最究竟圆满安乐的利益,从这一世的利益到将来成佛的利益,都是众生所希望得到的。因此我们就要以猛利的愿心将功德回向众生,早日成就所愿。就是众生他希望满什么愿,我们就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他,希望能够满他的愿:不管他是这一世的利益、还是将来能开悟成佛的利益,我们都把功德回向给他,然后满一切众生的愿,我们要有这样的发心发愿来念这个回向文。

如果能够依本论前面所说,就是我们之前所介绍的那个听闻轨理,就是说听闻者、来听经闻法的人,他应该要注意哪些内容,我们已经介绍完了。还有讲说轨理,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说法的法师他要注意哪些内容。如果说双方面这个条件都具足了,说法法师他也都做到了我们刚才讲的这些,那听闻的人呢、来听经说法的人也都做到了我们前面介绍的那些。那虽然是仅仅一座的时间,可能我们是讲一个小时,不管它的时间多长多短,怎么样?也一定能够产生经中所说所有殊胜的利益:就说有听闻的利益,还有说法的利益,那我们把这些利益全部回向给一切众生。

那最后我们要看的就是一百三十六页:我们现在知道学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从正确的讲闻开始。我现在都还没有正式起修哦,可是要把这个条件先具足了之后,我们再来找善知识再来学习,就不会有任何的障碍了。所以事前的这个准备工作非常的重要,所以要从正确的…,说法的法师也要正确,然后听闻的弟子也要正确,要从这个正确的“讲”跟“闻”开始。

如果我们对于这些教授的内容没有获得决定的胜解,就会像很多修行人一样,他虽然去学佛修行很久,可是奇怪了呢,学佛多年怎么样?心却没有因为修行而转变,依然烦恼不断,造业不断。如此修学就是为他再讲、为他再说很深很深的那个法、最深最深的佛法的内容也没有用,为什么?他没有准备,前面这些条件他没有具备。所以即使为他再宣说甚深的那种法教,对他来讲也没有任何的利益,因为他听闻只是可能是我们之前讲的:收集一些什么资料啊,因为他本身没有改变嘛,听了那么多、修的那么多,可是他的心没有改变,这个都是没有用处的。

所以它说也没有办法得到法益,任何佛法的利益都没有办法得到的。那问题出在哪里?就是前面讲这些他没有做到。就像天反而成了魔,天的意思就是说他本来是来帮助我们的;可是现在却变成扰害我们的魔,因为魔专门障碍修行人、让他不要成就的叫做魔;那天呢是希望保佑我们护佑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成就的,所以一个是帮助我们的,一个是扰乱我们修行、给我们障碍的。可是我们如果说前面这个没有做到,就好像我们本来要修行要成就的;可是不明白前面讲的这个道理,那可能就会造下这个种种的业障,那反而会障碍我们,就好像魔一样,它会障碍我们修行的啊。

所以修行本来是要修善、断烦恼、得解脱;结果因为没有正知见,前面讲这些道理他不明白,所以正法反而成了造恶、增长烦恼的助伴。所以反而是越修烦恼越重、习气越重、我执越重,会变成这样的过失。

所以前面这个准备工作非常非常的重要,因为一开始错,后面全部错。所以它这边举了一个例子说,印度当地有一句谚语,就是说:如果初一错了,当然初二错了,就一路错下去嘛,所以从初一一直错,就错到十五;再继续错就错到三十。这说明什么?就是说你一开始错你就全部都错,所以你不管花了多少的时间来修学佛法,那个都没有办法得到佛法利益,就是因为一开始应该有的态度,你就错了。

所以它说,如果初一错了,就一直错到十五,我们学佛若是一开始错的话呢,后面一步步就跟着错。因此对由讲闻而入佛道的义理呢,凡是具有分辨智慧的行人,都应该尽力地去做,它是准备学佛之前最重要的加行。

我们准备要找一个好的老师,好好去跟他之前,这个我们都要先具备好是一个具闻器的弟子,能够听闻佛法的这个具器的弟子,这工作呢先把它准备好,才不会从初一一直错到十五。因为一开始对的话,那后面全部都正确了,那应该很快就能够开悟成佛才对。

我今天讲到这里,回向: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