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3、听闻轨理1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我们进入另外一个单元。

前两天都介绍这本论有什么殊胜的四个特点,我们介绍完了。

既然那么殊胜,是不是要开始学习了?那学习怎么学呢?当然就是从听闻开始,我们在听闻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些注意事项?是不是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的?听闻的态度,还有是什么样的一个心态来听闻,接下来就是来介绍这个:

那说法的法师,他是不是有什么也应该要知道的。只有听闻的人还有说法的法师,他们都具备本论所说的这个条件之后,才能够相应、说的人跟听的人才能相应,才能够获得佛法的利益。

如果听的人态度很恭敬,也很专心地在听;可是说法的法师,如果他说法的心不是很清净的话,他的心不是很清净,譬如说他为了名闻啊、利养啊或者是恭敬啊,这个不清净说法来讲,即使来听的人他的心非常好乐学佛,然后他的心也非常恭敬;可是说法的法师他有所求,不是以清净心说法,也一样不能相应。

所以一定要双方:听闻的人还有说法的法师心都要是善良的发心跟动机,这个时候才能够相应而获得佛法的利益。

所以接下来的一大段就是要介绍:听闻的人应该注意什么样的内容,说法的法师他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只有在这两者条件都具足之后,才能够获得闻法的利益。

它首先就是介绍听闻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事项:一位初学佛法的人在听闻佛法的时候,应该有的态度,(在第三行);还有说法的法师他应该具备的条件,只有当两者因缘具足的时候,才能够真正获得佛法的利益。所以首先它就要介绍我们听闻的时候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应该注意什么样的事项。

因为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学习佛法非常重要。若是不重视佛法,只是把它当作一般知识的传授,或者是资讯的摄取,就是有一些人他把它当作听一听而已,听一听增长见闻,获得一些知识,或者只是把它当作是一些资料或者资讯的摄取,他只是当作是研究佛法到底在讲什么,可能搞学问的,可能搞研究的——这不是正确的态度。

再加上听闻的时候,他又一副轻慢的态度。如果是这样子的话,是没有办法和佛法相应的。因此,如果能先了解听闻佛法有什么殊胜的利益,这样我们对于佛法就能生起稀有之心、难遭之想,我们就会体会到佛法实际上它非常的难遭难遇,对于说法的法师也能生起恭敬心,如此以至诚恭敬的态度来听闻佛法,就能够远离一切由于听闻不当所造成的过失。

所以接下来它就要详细来说明。它这只是先一个好像开场白这样子。接下来它会详细的说明:我们既然要听闻佛法,就要知道听闻佛法它到底有什么好处,有什么殊胜的利益。

我们昨天也刚好讲到了整个佛法的内容,不过就是分三个阶段嘛,从断恶修善开始:“诸恶莫作”,然后“众善奉行”,断恶修善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断除一切的恶,应该舍的我们要把它舍弃,要修一切的善;可是接下来就是自净其意,连善也不执著,这个“是诸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就把所有佛教的内容就讲清楚了,也说明整个学佛的次第还有修学的次第就是从断恶开始,然后行一切的善,连善也不执著,就可以自净其意,把自己的心保持在清净心,三轮体空地来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清净心三轮体空的这样一个态度来发菩提心行六度。这样一直到我们成佛的资粮圆满为止,智慧资粮福德资粮圆满为止,就能够究竟成佛。

所以这四句话实际上就把整个佛法的内容说得很清楚了。

可是怎么样断恶,怎么样修善?我们是不是要把所有恶的内容,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才叫做造恶?应该怎么样行才是正确的,我们要听闻才能够了解。我们昨天也强调:因为佛法的善恶的标准跟世间法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藉由听闻之后,我们才知道佛法它是怎么样告诉我们善恶判定的标准,然后我们怎么样一步一步地去掉不好的部分、弃舍不好的部分,然后怎么样来成就一切的善法——这个都要藉由听闻。

成就一些善法,到连善也不执著,到最后的从持戒清净,由戒而生定,由定而开发智慧。所以一学佛就想开发智慧是不可能的;或者一开始他就学一个禅定的功夫就想要修定,要修定得定也是不可能的;想要得定要从持戒清净开始。

所以很多人如果说他修定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可是他一直不能得定,恐怕他的问题就出在不是没有好的法门,每一个都是好的法门,问题就出在他可能前面持戒的部分没有圆满,因此就很难得定,因为他戒律有毁犯嘛。那毁范的话,就会造一些恶报,对他的修行成就禅定就会有障碍。再加上常常破戒的人,他的心神不宁,就好像我们做错事情会觉得很心虚,或者是心没有办法很平和,没有办法心平气和,就是我们常常做错事,像我们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嘛,今天说错了一句话或做错了一件事情,我们会很懊恼。那你想想看,你常常这样懊恼的心、懊悔的心,你可能得定吗?不可能!所以常常破戒他就会常常去追悔、去懊恼,使得他的心没有办法安定,没有办法安定,你不管用什么法门都没有办法得定,实际上就是因为戒律有穿缺、有亏损。

所以想要得定实际上是从戒律下手,只要你持戒清净的话,你很容易就得定。因为你没有什么…,而且你每天的身口意都是如理如法,都没有破戒,那你一定是心很有自信,然后心非常的安定,因为没有什么说错话、做错事或者是常常起那个不好的念头。

前面我还会有不好的念头,就是意业贪瞋痴嘛,那口业是四个,身业三个,这样加起来是十业。所以十恶业如果没有办法断,没有办法每天行的都是十善业的范围的话,恐怕我们十戒或者是你的五戒都没有办法好好持的话,那要得定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从持戒然后得定,有了禅定之后,我们本自具足的那个智慧才有机会开显。所以变成说开发智慧又要有禅定的基础,又要有持戒的基础;所以变成说持戒是戒定慧三学的基础,有了戒律之后,你就很容易得定,得定之后你的智慧才可能开发。这整个过程也是要藉由听闻来的,听闻之后,思惟,然后去把它实践,那戒定慧就能够圆满,圆满就可以达到涅槃解脱。

所以变成说我们初学佛,从初步的断恶开始,一直到戒定慧三学的圆满,到究竟圆满的解脱,都要靠听闻来的,因为这任何一个部分我们都没有办法靠自己来学习;只有经论里面佛为我们宣说得非常圆满,因此我们要学习——这就是听闻佛法的利益。

这一段就在八十九页这边,第三行:藉由听闻就能够了知善恶诸法,知所取舍。我们就知道要取的就是善法,要舍的恶法我们要弃舍。你是要听闻了之后你才知道哪个是好的,你要保留;哪个是不好的,你要赶快把它改掉、这个毛病要改掉——这就是听闻来的,你才知道有善恶的标准。这样子的话我们慢慢弃舍了一切的恶行,那就能够遮止一切恶行,断除一切无益的身语意三业。

我们知道身业有杀盗淫嘛;口业有妄语、离间、恶口、绮语,这是口业;那意业就是贪瞋痴——这就是身口意三业,我们就能够断除。那慢慢的由持戒而得定,由定而开发智慧、而生出智慧,由慧才能够证得涅槃。

所以我们就知道,从断恶修善一直到圆满戒定慧三学,乃至最后得证涅槃,都是依止听闻来的。这就是我们修学整个过程都要依止听闻,所以我们就知道听闻佛法的利益非常殊胜。

既然这么殊胜,那我们正式听闻的时候是不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所以接下来就说明我们听闻的时候应该以“五想”来听闻正法。这个在九十一页<菩萨地>中所说的以五种想来听闻正法:

第一个是“珍宝想”。珍宝想就是要想到我们今天听闻这个佛法是非常稀有难逢的,为什么稀有难逢?不是随时你想要学佛就可以听闻佛法的。那我们现在处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大家都知道现在是末法嘛,末法怎么算知道吗?从释迦牟尼佛到现在,它是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所以释迦摩尼佛这个教法只能够流传一万二千年。我们现在是末法的刚开始,所以还剩下差不多九千年左右,还可以有机会听闻佛法。

可是人身越来越陋劣,然后五浊恶世越来越浊恶,是因为末法到后来,根性越来越差、越来越差。可是它全部还有一万年都还有机会听闻到佛法,这个之后就没有佛法了。所以我们再出生在那个时候,我们连听闻的机会都没有。一直要到下一位弥勒佛出世,那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我们才有机会听闻佛法,中间是黑暗时期。

所以我们现在是多么的幸运,还能够在末法的刚刚开始,还有机会来听闻佛法,所以我们就要知道这个实际上是非常稀有难得、很难碰到的,所以我们要很珍惜这个法宝,千万不要轻视它。

所以第一个,我们在听闻的时候就要把它当作是珍宝想,非常的稀有难逢。所以第一个要作珍宝想,佛的出世非常难遇,佛法也是同样的难闻,由于稀贵的缘故,我们要作珍宝想。好,这是第一个。

那第二个我们要作“眼目想”,眼目是什么?就是说你有眼睛才可以看清楚一切东西,这个比喻你能够开显智慧,你听闻佛法之后,你就可以开显智慧。那有智慧的眼目之后,你就可以了达一切的法:从刚才讲的听闻佛法的利益,从断恶修善一直到最后的涅槃解脱,这所有的你都能够很清楚地了知。

好,能够开显智慧是第二个,作眼目想。由于听闻正法能渐渐开显本自具足的智慧,如同眼目一样能明见一切,故作眼目想。第一个想说佛法稀有难逢,第二个想说如果能够听闻的话,就能够开显我们本自具足的智慧。每个人都有佛性,可是我们没有学习,不知道我们有佛性。我们现在知道有佛性,可是又不知道怎么样去开发我们的佛性,让它显现,让它恢复它原来具有的、本自具足的功能,没有办法发挥。所以,所有修学的内容,也无非就是让我们开显自性这样子而已。所以第二个就如眼目想。

那有了智慧呢,就有了光明。所以第三个“光明想”,这个光明就比喻智慧。我们开显智慧之后,智慧有哪些智慧呢?有所谓的根本智和后得智。根本智就是一切智慧的根本,所以叫做根本智,它是我们所谓明心见性啦,或者是开悟啦所见的那个般若无分别智。我们开悟之后,所谓的悟后起修,你开悟之后你才知道…;所谓的开悟其实就是见到空性的道理:知道一切因缘法实际上它是无自性,所以它是空性的,所以无我也无法,一切法本来无我;所以所谓的开悟就是你见到这个空性了,你真正了解其实只要是因缘所生,只要是有为法,它都是生灭法,不是真正的、真实存在的,它是无常的、生灭的,为什么?因为它要依于因缘的条件而有还是没有。所以它生灭是依于什么来决定,依于它的因缘,因缘的有无来决定它的生灭,凡是有生灭的一定是无常的,因此它自性是无我的。自性是空的是无我的。我们见性的时候、我们开悟的时候,其实就是见到空性。

你了解了之后,知道一切法本来无我,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断除一切的烦恼。我们前两天好像也提到,一切烦恼的来源来自于什么?来自于我执嘛、法执嘛。那现在已经见到空性,知道一切法本来无我,原来过去是无明愚痴颠倒,以为有我有法的存在。那你现在见到空性就是“诶,本来没有嘛,根本就好像虚空中的花朵,它根本是从来没有存在过。”我们过去就是因为有我执以为有“我”,这个我的身体,我的想法,我的感受,我的见解,我的思想,我的行为,我的五脏六腑,我的气脉,现在修气脉有我的气脉,都是有我的观念在里面,就是不明白,实际上它是假合的,是因缘假合、四大假合、五蕴的假合,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那你见性就是见到这个。

之前你可能听到理论而已,但是你并没有真正的证得,是因为你没有透过一些修行的法门,常常去思惟修习,然后透过一些修行的法门,然后去证悟到这个空性。所以知道这个理论并不等于证到。那你什么时候见到这个“本来就是没有我的嘛”,那就是我们所谓的开悟,所以开悟不是什么虚空粉碎啊、大地平沉啊,然后说得很玄妙,其实不是。就是说你真正的已经见到了这个,真的是证到了空性的道理。

所以之后你就不会执著了,虽然还有习气。所以所谓的悟后起修,就说你开悟的时候,并不表示说你过去的习气,在你开悟的那一当下它就消亡了,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时候才来看到我们的烦恼还有哪些,看到我们还有哪些习气,这时候因为没有执著了,所以我们就可以很快地就尽除我们这些剩余的烦恼还有习气——这就是所谓的悟后起修。

所以见性的那个我们称为根本智。再依于根本智的基础之上,我们再起种种的善巧方便,所以所谓的善巧方便并没有离开空性的智慧——这个根本智没有离开。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的要善巧方便嘛,这个方便那个方便,结果变随便嘛,对呀!什么“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就是这样子来的。因为你没有见空性,你没有空性的基础,你没有根本智所起的,、不是真正的善巧方便。

所以我们所谓的后得智,就是依于根本智的基础之上所生起的种种善巧方便,因为他见空性了,所以他所有的善巧方便都没有离开空性的智慧。这样才从圆满后得智之后能够究竟成佛。

所以我们刚刚见性的时候得的是根本智,那有了空性的智慧我们才可以发菩提心,三轮体空啊:没有一个发心的人,也没有我要发心的众生的对象,也没有发心这件事情。见性之后你才做得到啊,因为你知道一切法本来无我嘛,无我无众生啊、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你才可以破四相,才可以离四相来成就你的布施度。

所以布施度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放下了,没有执著有一个布施的人,或者是布施对象,或布施的这件事情,你持戒的时候也不会执著说我要持戒,持戒的对象,还有持戒的戒相这件事情、戒的内容这件事情。

忍辱也是啊,没有一个我在忍辱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忍辱。没有见空性之前的忍辱,会“内伤”的那种。强忍!“不可以,我学佛我是修行,我不可以随便生气。”为什么会强忍,因为他那个“我”没有空掉,没有见到空性,所以就变成忍耐,那不是忍辱,是强忍,为什么会强忍?就是因为没有做到三轮体空,为什么做不到?就是因为他没有见到空性。所以他没有办法说:没有一个忍辱的人,也没有我要忍辱的对象,为什么,因为我的自性也空,他的自性也空嘛,没有我,也没有他,也没有众生,也没有人,所以当然就没有一个要忍的我,也没有一个我在忍辱,也没有一个我要忍的对象,也没有要忍的那件事情——三轮体空,这三件事情也都是自性是空的。所以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行忍辱。

同样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也是。绝对不会跟人家炫耀说“我一天念佛念多少声,我持咒持多少遍,我大礼拜一天做一千次哦,金刚萨跺一千次哦,我四加行半年就做完喽……”,对呀,精进他有精进相:有一个精进的我,有一个精进的对象,还有一个精进的内容,就一轮都没有空掉——这都是因为没有见性的关系。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也是啊,有一个我在修禅定的人,他才会说,才会常常喜欢说他禅定的境界:“我上次修道、我上次打坐,哇!都空掉了哦,都没有了哦,没有身体的感觉,哇,好清净哦”。对呀!他还会在谈种种禅定的境界,可见他也没有三轮体空在修禅定,因为他有一个修禅定的人,还有禅定的境界,都是禅定相,就知道他没有见空性。会谈论这些的,我们就知道他没有见空性。你们还喜不喜欢谈?以后?

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个智慧就是见空性的智慧。所以没有第六度的智慧来摄持,前面的五度是五度如盲,好像瞎眼睛一样,因为没有智慧摄持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你就好像瞎眼睛一样,你会执著,执著有布施、执著有持戒、忍辱、精进,有禅定,就是没有第六度的见空性的智慧摄持。

所以我们知道,大乘菩萨道,其实它就是依于这个根本智摄持的一切的六度万行,或者是十度圆满十波罗蜜,都没有离开空性智慧的摄持。

所以现在讲到这个我们要作光明想,它主要就是指我们藉由听闻思惟修习之后,我们就能明心见性,所以我们就可以首先得到根本智,再依于根本智的基础之上去圆满一切的六度或者是十波罗蜜,这个圆满之后就可以究竟圆满成佛了。

所有的内容,从根本智到后得智要靠什么呢?就是要靠听闻,所以我们在听闻的时候知道佛法这么殊胜,它能够从初学一直到成佛,所以我们要作光明想,因为它可以成就我们的智慧。

我们看书上怎么说呢:所以第三是作光明想。有了智慧的眼目,就能够见到如所有性(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根本智),尽所有性(就是后得智)。这个光明就是比喻智慧的光明,哪些智慧呢?根本智跟后得智。能够了解、了知一切,通达无碍,如光明出,黑暗必除。所以它就用智慧的光明来比喻什么?破除愚痴无明的黑暗。我们只要无明破尽了,就可以究竟成佛。

所以破除无明的黑暗靠什么?就是靠般若空性智慧的光明。两种智慧的光明,能破除一切愚痴无明的黑暗,等待无明完全除尽的时候,这两种智慧(就是根本智跟后得智)就能够圆满。圆满的时候,就是我们成就佛果的时候了。

它这边有解释:什么叫根本智呢?就是我们见道的时候,就是我们刚才讲开悟的时候、明心见性的时候,就是现在讲见道的时候所显现的般若无分别智。因为它是一切智慧的根本,所以我们称为根本智。这个般若无分别智是我们本来就有的;可是因为我们前面不明白,我们本来有这个般若的智慧、般若无分别智,是因为有无明的遮障,云层遮住了虚空,所以我们看不到虚空。

可是虚空的太阳它是一直都存在的,太阳比喻我们的自性;可是因为无明的遮障太厚,所以我们看不见太阳,那我们借着修行就能够去除乌云,这个乌云,就比喻我们从持戒开始,然后修定,由定就能开发智慧,或者是从断恶断除一切恶,因为一切恶所引发的业障就是层层的乌云。所以我们业障越重,我们的遮障就越重,我们的云层就越厚。

所以我们能够慢慢地尽除业障,去除了无明愚痴的黑暗之后,诶!就好像拨云可以慢慢见到太阳,就用这个来比喻我们见性的道理。

所以我们要知道,根本智是我们本来就有的,只是它没有机会开显这样而已。

那什么叫后得智呢?就是依于根本智的基础之上而起的种种功用。譬如说初地菩萨一直到十地,所圆满的十种波罗蜜多,还有菩萨种种的利生事业,都是属于后得智。所以一切善巧方便所圆满的种种菩萨行都是依于根本智的基础之上去圆满它的。

所以我们没有见性之前,我们就有带着我执、带着烦恼,然后想要布施、持戒、忍辱或者行一切善行,其实它只是能够得到人天果报而已,是不可能成佛的。所以有没有执著,有没有带烦恼的善行,它就有很大的差别:只有三轮体空才能构成圆满成佛的资粮;没有三轮体空的一切的善行,都只能得到人天果报这样而已。所以你有执著的布施——人天果报,你有执著的持戒——人天果报,后面都一样。

所以这个十种波罗蜜就是相对初地到十地来说的:我们知道初地菩萨是以布施度为主;二地是持戒;同样的,三地是忍辱,四地是精进;五地是禅定;六地是智慧;然后过来是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最后一个是智波罗蜜。

从第七、八、九、十这四地的菩萨从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方便波罗蜜,到最后的智波罗蜜。其实就这四个嘛:愿、力、善巧、智慧;因为刚才是六度,然后再加上这四个,所以这后面的四个:从七地到十地这四个波罗蜜,实际上就是第六度智慧的摄持。我们刚才讲根本智,它不但摄持前面的五度,还依于第六度见空性的智慧这个根本智,起种种的善巧方便,所以后面的四个是属于善巧方便、第六度的智慧而起的善巧方便,所以我们就知道后面的善巧方便它没有离开第六度空性智慧的摄持。所以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善巧方便,这时候的方便就不会变成随便了,因为他已经见空性了。

第四个,我们要作大胜利想,这个就是指可以证果来说。听闻修习正法在最后究竟成佛的时候,我们能够得到两种果:叫做涅槃果,还有菩提果。所以我们要作大胜利想,非常殊胜的利益这样子来想,为什么?因为它可以证果,可以证菩提果、可以证涅槃果。

那菩提果跟涅槃果有什么差别?它接下来解释:我们众生不能成佛,就是因为有这两种障碍,什么障碍呢?烦恼障跟所知障。烦恼障我们比较了解:贪瞋痴这些。所知障就是你见解上的错误、你见解上的错误,这个我们叫做所知障。我们情感上的迷惑颠倒,这个是属于烦恼障;可是有关于认知的方面,思想见解观点,这个是你思想上的错误,这个是属于所知障。

所以我们明明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可是他为什么乌云这么厚?就是两种障碍:所知障跟烦恼障障住了。所以我们烦恼障可以除尽的时候,证得的我们叫做涅槃果。所知障断尽的时候,证得的我们叫做菩提果。涅槃是清净的意思嘛,不生不灭叫做涅槃,那这个是我们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的果位。

菩提是觉悟的意思,你什么时候才是大彻大悟的人,就看你所有的思想见解完全都正确了,跟佛一样的想法,一样的做法,是完全觉悟的人,这个时候所证得我们就叫菩提果,菩提是觉悟的意思。

最后一个想就是无罪想,为什么可以无罪?我们按照它这个本论告诉我们的方法,慢慢地尽除业障,这样一直到圆满一切的功德,是不是就没有一切过失了?所以就没有一切的罪恶了或罪障了,所以我们要起无罪想。

现在虽然还不能证得涅槃果或者是菩提果,但是由于听闻正法之后,我们就能够正确地来修止观。修止是修禅定,可以得定,用定力来伏住烦恼;但是没有办法解脱,修定只能伏住烦恼,不能够断烦恼。断烦恼一定要靠见空性的智慧!因为见空性的时候,你才知道一切法本来无我,那你就可以断我执,你断我执之后就不会起贪瞋痴,所以这个时候才是真正把烦恼的根本拔出,完全地拔出。所以要断除烦恼,一定要见空性才可以,一定要靠智慧。因为明白了本来无我的道理,你才不会因为我执生起贪瞋痴。

所以修观是修智慧,以慧力来断除烦恼。所以我们就知道修习止只能伏烦恼,观能够断烦恼,一个得定,一个是修慧。由于定慧力的增长,我们就能够慢慢地伏住这个烦恼而除尽一切的过失,所以我们要作无罪想。

这就是我们正式在听闻佛法的时候要作这五种想,我们就知道佛法非常的殊胜,这是第一个。

那第二个,我们要做的是,对于法还有法师发起承事。这个在九十三页倒数第三行开始:我们听闻的时候听闻什么?听闻佛的法教嘛,所以我们要对听闻这个法的内容要非常的恭敬。那谁来说这个法?说法的法师,他等于是代替佛来宣说祂的法教,所以我们也要对这个说法的法师生起这个恭敬的心。

这是接下来讲的:既然了解闻法所有的殊胜利益,但这些殊胜的利益从哪边来呢?怎么样获得呢?那就是从佛法的本身来获得。那谁来说法?那就是说法的法师。所以我们是从佛法还有说法的法师这边来获得听闻的利益。

可是现在佛涅槃了嘛,所以我们只有依止这个说法的法师来听闻佛法。所以佛陀虽然涅槃,但是佛法还在;可是如果没有说法的法师来宣扬佛法,我们一样是没有办法来听闻的。所以我们就为了要忆念佛说法的恩德,那我们就要对替佛来宣说圣教这个法师能够生起佛想,因为他说的是佛的法教。那我们生起这样的一个想、忆念的话,就好像佛亲自为我们说法一样。因为说法法师他只是好像传声筒一样,他说的不是他自己的东西,而是佛的东西、佛的法教。所以我们能够生起这样的恭敬心来听的话,就可以获得佛的加持,因为宣说的内容是佛的、佛宣说的法的内容,所以我们就能够如佛亲临说法一样获得加持。

那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听闻的时候要降伏我们的杂染还有慢心,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听闻佛法产生最大的利益,同时也不会造下对法不恭敬的障碍,或者是对法师不恭敬的障碍。

对于法及法师发起承事的内容,像《地藏经》里面就说到:我们在听闻佛法的时候应该很专心的听;那对所听闻的法还有说法的法师比较充满信心,而且态度要很恭敬,不要对法或者是说法的法师起任何的毁谤,应该行种种的供养来答谢法师法布施的恩德,把法师当作佛想,以狮子座迎请法师升坐说法,把法师视为佛一般的来行恭敬利养,这样我们就可以断除种种的不尊敬、对法跟法师的不尊敬,我们这样子来想的话就能够断除。

接下来它会详细的来讲:怎么样真正的来断除这些过失,不尊敬的内容,在<菩萨地>里面有详细的说明,就是我们正式在听闻的时候应该注意三点:

第一个,应该远离高举,就是贡高我慢的心,我们听闻的时候应该远离贡高我慢;第二个,应该远离轻蔑等杂染,就是说不要对我们听闻的佛法,还有法师呢生轻视毁谤这样的一个心;第三个要注意的就是说:我们不要去找说法法师他的缺失、五种过失。“不应作意法师五处”,就是不于法师五处寻求过失。

接下来都会详细的说明,我们怎么样来远离一切贡高我慢的杂染心,有三个重点。现在它先解释第一个,怎么样远离贡高我慢的心,有六个重要的项目要介绍的:

第一个,是应该经常听闻佛法来获得法的利益。可是如果我们贡高我慢的话,我们就会以为说“我自己看就好啦,我都懂的啦,不用去听,不用去上课了,不用去听了”,这就是一种贡高我慢的心,这样子做呢,就会为自己成就多闻生起种种的障碍!因为他要选嘛:这个我喜欢听的、那个不喜欢听的,我自己看看书就可以,要跑这么远很麻烦。他就没有办法成就多闻,多闻就是慢慢了解一切佛法的三藏十二部,慢慢地契入经藏,才能够智慧如海嘛。可是因为起贡高我慢的心,觉得说可能自己看一看经论自己就可以通达,因此他就没有办法真正了解所有佛法的内涵,所以实际上它是障碍自己成就多闻而已,这是第一个情况。

第二个情况,就是说他在听的时候呢,应该要对佛法还有说法的法师生起恭敬心;可是因为他贡高我慢,所以他就很容易心带着他的那个烦恼心来听闻佛法而生起毁谤法、还有法师的业障,这是第二种情况。

第三个,应该对法师发起供养承事,对于法师种种的供养承事,就等于是供养承事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是学者最殊胜的资粮田。就是说你供养法师就等于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我们就知道这个是非常殊胜的,不是供养一尊佛而已,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以就知道这个是学者最殊胜的资粮田。可是因为贡高我慢的缘故,不愿意行供养承事,这实际上是自己有损失,我们错失了很多积聚资粮,还有成就自己的机会。

第四个,就是不应该对法师发脾气,然后生起忿恚心。这就是说,你可能有一些不如法的地方,你有一些缺失;那法师因为慈悲的关系,因为他慈悲才要摄受你才会跟你讲,他如果放弃你的话,他会对你很客气的;可是当他在呵斥你的时候,如果说你不能接受,可能就不服气啊,可能会回嘴啊,回去很生气啊,越想越生气啊:“我没有这样子,为什么要讲我。”想了一堆。实际上就是会造下很严重的业障。所以这个也要非常注意。

所以我们在碰到法师呵斥的时候,他越凶我们就要想加持力越大,就没事了。所以它这边就是这样讲的:法师若是因什么事情在呵斥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心生忿怒、还有恚恼,应该调伏我们的慢心而视为加持。我们应该这样子来想:法师的呵斥其实是帮我们消业障,它可以尽除过去的恶业。实际上是法师的慈悲摄受他才要来呵斥你,所以我们应该深怀感激才对,然后很欢喜地来接受,因为业障消了,然后又从此可以如理如法的来修,应该成就得更快。可是我们如果没有办法体会法师这一份慈悲心的话,我们可能就会起瞋恚心、会怨恼。

那这样子,如此才不至于造下瞋恚菩萨的重罪。可是我们没有办法接受的话,就会对上师起瞋恚心。经中说:我们只要对菩萨起一念的瞋恚心,就是住地狱一劫的果报。一念哦!那你这样生气五分钟就好多念了,那就不知道地狱是多少劫。那你又回去又很生气,生气三天,那就很难估计了。

这个很重要,刚开始它就先说出来。那我们在亲近法师的时候,听闻佛法的时候就不会有这样的过失,因为这个业很重的。

第五个,我们要随顺正行。就是说我们听闻之后不是把它当作理论听完就完了;而是要依教奉行。所以随顺这个法教来正行,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听闻佛法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能于善法随顺而行,才能获得闻法的利益。如果因为慢心依然我行我素的话,听一套,可是你还是按照你原来的没有什么改变,原来的习气啊烦恼都还在。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有学佛的十年啦,十年如一日;二十年,二十年如一日,如如不动,很难改变一点!很多是这样的情况。就是说他听归听,跟他的行为都没有什么相干的,他听来然后开始他也很会说,可是他没有什么改变,就是因为慢心的关系。

因为我们现在讲这六个重点都是因为慢心才有的现象,因为慢心中的人他很难接受人家的意见。我们观察自己或者是周遭的,我们就能够了解那个慢心比较重的,你说他的时候他会不服气,然后反弹、很快就反弹。或者是他即使有时候好像很谦虚地来请教你:“请问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办?然后问这个事情怎么办?”他可能问好几个;可是最后他都是按照他自己的那个意思来办。他又要问,可是他又不听,这就是很难接受人家的意见,这个其实就是反映他的慢心很重。也是这样的情况之下,所以他即使是听闻佛法之后呢,他也很难改变,对他原来的那种言行,也就是改变得非常的慢。

所以他都是自以为是,或者是我们说刚愎自用这样的一个性,就会有这样的一个情况发生。所以他还是因为慢心的关系,我行我素,对于任何一个善法他都不顺行,虽然他听,已经能够听闻怎么样才是正确的行善,可是他不会去做。任何一个恶法,也不随断,知道恶要怎么断,他也不断,不断恶修善,就是没有什么改变这样子。这样的话他听闻是没有办法获得任何法益的嘛。

第六个过失,就是我们在听闻的时候,不要寻求法师任何的过失。譬如说威仪啊,威仪,我们平常就说他的行住坐卧,看他有没有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有没有听过?这标准的四威仪。行要像风一样的,不会这样子走出来晃,行如风就是有他行的威仪,不会东张西望的,然后非常的轻,好像没有那种很大的动作,不会很错落,都是有他行的威仪。坐如钟,坐下来,不要这样一直动;也是好像钟一样,坐下来就坐下来,非常稳重的感觉。卧如弓,弓箭的弓,要右胁卧嘛,然后两个脚有点弓起来,所以看起来好像弓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威仪。

那也不去品头论足,说他的相貌长得好不好看。又不是选美,对不对?我们是听他的法,又不是看他的长相。所以只要他说法说得好,我们就应该跟他学习,不要嫌他的相貌不够端严或者什么,不是选美大会。

也不要说他音声。有的人讲话比较沙哑或者比较粗,或者音声不是很好听,那个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是听闻法的内容,跟音声没有关系,只要他说得好,我们也一样要听的。或者他用的言辞可能因为他顺应众生的、一般大众都能接受的程度,他有时候会讲比较通俗一些,好像比较口语的,那就不是很优雅的用词,可能会比较粗俗一点,那我们也不要说他用的言辞好像不是很优美。

这些我们应该调伏慢心,契入佛想,如此才能断除一切的过失,而不至于造下轻慢法师的罪障。

这是第一个部分,就是怎么样远离一切的贡高我慢来听闻佛法。

刚才讲的第二个,就是我们要远离一切轻蔑的杂染。轻慢或者是轻视或者是污蔑,我们叫轻蔑的杂染。就是说要非常敬重法、还有说法的法师,不对佛法,还有法师生起轻蔑心,这是第二个要注意的。

第三个,我们刚才说不应该作意法师五个地方,这五个地方不要去找他的毛病,就是不在法师的五个地方寻求过失:

第一个我们不要看他好像戒律有缺损。戒穿缺,就说戒律有亏损的时候,我们不寻求说他,背后批评毁谤说他破戒了。因为戒律都有开遮持犯嘛:开就是有开缘;遮就是遮止,不应该造的,可是它有开缘;持就是说你能持守;犯,就是什么样情况之下,你算是违犯——它有这四个部分。所以任何一个戒律都有它的开缘;可是我们如果对戒律的内容不了解的话,我们看他好像破戒;可是他可能是在能开缘的那种情况之下,可是我们因为对戒律不熟悉,所以我们会觉得他好像犯戒、好像破戒,然后就批评他说是一个破戒严重的法师,或者是由此而轻视,这样就造下很严重的业障。

或者是在大乘的菩萨戒里面,像瑜伽戒本,因为菩萨戒有很多种嘛,《璎珞经》啊,还有平常比较流行,一般大众了解的就是《梵网经》啊,在瑜伽戒本是《瑜伽师第论》里面的一些戒本,菩萨戒它就有谈到那个可以破身戒的杀盗淫不算犯,如果他是见空性的,这当然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他可以犯杀盗淫不算破戒,因为他是慈悲心,然后有空性的智慧摄持而生起的慈悲心,他不是因为我执烦恼然后去破杀盗淫的、去造杀盗淫的业,所以他不算犯,而且还有功德。这个我们如果要去批评的话,那我们就很容易造下这个毁谤的业障。

他也可以打妄语,他也可以挑拨离间,他也可以说绮语,他也可以恶口,他在呵斥弟子的时候就是恶口啊,可能讲得难听,什么话都出来了。对啊!可是他是跟空性相应慈悲心的摄持来呵斥的。我们不能说这个上师常常骂人,所以他恶口,不可以这样说,对不对?

那他跟弟子在一起,因为弟子都是谈世间法嘛,他可能在一起会谈谈股票啊、跑马啊、赌马啊什么,那是恒顺众生来说,那我们不能说他讲的都是绮语。就是说这四种口过、口业呢,他看起来都有这四种,可是他没有犯,他也是当下跟空性的智慧相应的慈悲摄受弟子而有的开缘。

所以我们了解了之后,我们就不会很轻易的毁谤那个上师,他可能在做一个菩萨的示现;可是我们不明白,因为我们对佛法了知的或者是我们本身的修行还没有到达那样的境界,我们真的很难体会他做这样的一个事件是不是真的破戒,可能不是。

所以我们也不轻易毁谤,从外相看说这个法师有没有破戒,因为他的境界不是我们凡夫可以去了知的。我们还是不要轻易的毁谤会比较稳当一点。好,这是第一个我们不应该寻求的过失,就是看他有没有破戒的地方。

那第二个,不应该去批评他的出生是不是很低。出生低并没有妨碍到他的宣扬佛法嘛,弘法利生嘛,跟出生没有关系,只要是他是成就的,我们就应该跟他学习。所以第二个是种姓下劣,虽然他出生的种性不是很高,但是并没有损于他佛法的弘扬,所以我们不应该在意他出身的高低,这是第二个不应该在他身上寻求的过失。

第三个,就是形貌丑陋。他如果长得不是那么端严,我们也不要再批评他的长相怎么样。身形容貌的丑陋,无碍于说法者的功德,他只要善说,他就是一个很好的法师!跟他的长相没有关系的,所以我们不应该视其外表评论法师的过失。

第四个,就是他说法的时候用词,文辞是不是很优美。他如果说比较粗俗的话,文辞鄙恶,我们也不要对他有所批评。因为只要善说、善于说法的话,就是他用词用得不是很优美的词汇的话呢,他也有那个善巧方便,能够把佛法呢送到听闻者弟子的心中——这就是他的摄受力,那跟他的用语是没有关系,只要他能够利益众生就可以。

第五个,就是音声和不和美,他的音声好不好听。第五是“所发语言粗不悦耳”,他可能音声本身就是不好听啊。音声只是传达的工具,并不影响说法的内容,所以我们不应该作意音声好不好听、他讲话的声音好不好听。

就是这个五个地方,我们都不要去寻求他的过失。

如果是因为以上五种原因,就是对他的行为啊,作风啊,有意见啊,批评他的出身不高啊,长得不够端严啊,或者是用词很粗俗啊,或者音声不好听啊,如果因为这样子我们弃舍听闻的机会,那实际上是自己最大的损失。

像《本生》中也说:闻法时应该置身于低下坐,先调伏自己的慢心,以欢喜的眼神,正视说法者,好像在迎甘露法语,这样恭敬,专心,专一,至诚的心,和善,清净,无杂染——这个都是指我们的心是非常恭敬的心,非常专注地在听,非常至诚地在听,那心呢已经调得非常的和善了,而且心是非常的清净。这样的情况,没有杂染,就是没有跟烦恼我执相应,这样子来听。就好像病人听从医生的指示,用这个来比喻。因为病人生病的时候,医生说什么都是很听话的;那世间法可以这样,那更何况是我们今天是来听闻佛法,更应该以恭敬的心来听闻。

今天就讲到这里。好,回向: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