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30、粗恶语,绮语,饮酒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口业的第三个是“粗恶语”。

只要说出让对方生气恼怒的话,这个就算恶口,不论你是有意还是无意。有意的情况大概就是因为自己发脾气了、生气了,所以故意说一些激怒对方的话,这个时候就是恶语;或者嘲笑、讽刺对方,说一些尖酸刻薄的话,这个时候也算是恶语。

我们现在大概都不太会故意去惹别人,或者是故意去嘲笑别人,我们现在大概都不会做这样的事;可是有一种情况之下,恐怕到目前为止还很难断,譬如说父母亲管教子女啊,或者是夫妻之间、情人之间、朋友之间,为了要让对方好。或者是对方犯错了,说错话或者做错事,这个时候因为爱护的关系,难免就会说一些责备的话、责难的话,然后让对方很伤心。这个都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恨铁不成钢,这种情爱是比较难断的。所以我们大概就是从这方面来下手。

你可以管教子女,你可以把声音提高八度,但是心不动,可以这样子做,就是达到吓阻的效果,让小孩子知道你在生气,可是实际上你的心没有动,把该说的、该责备的话都讲完了,但是我们没有动瞋心,这个很重要!要不然变成说我们为了爱护对方,结果自己造了业,造了口业,也造了瞋恚的业,这当然就不理想了。所以我们看能不能练习,我们为了对方的好,可以啊,那说一些应该说的话,也可以啊;可是我们要小心地观自己的起心动念,有没有跟瞋恚心相应,然后言语措词方面,稍微,不要让对方听了太难过。或者是伤到他的自尊心,或者让他心中从此刻下一道很深的疤痕,最好是不要有这样的后果,是比较理想的。这是有意方面。

那无意间说呢,就譬如说朋友之间开玩笑啊,结果对方居然生气了,搞了半天,对方是禁不起开玩笑的,结果不小心把他弄生气了,这就是无意的嘛。本来只是开玩笑,也不是真的恶意地想要说一些中伤或者伤害他的话,是不小心,这是无意的一种例子。

那另外一种情况,有些人讲话会有一些口头语,譬如说带着“三字经”啊,或者什么比较低俗的话语在他的言语之间,可是他是无意的,因为他已经变成习惯性的,这个也是无意的一种恶口的状态。

只要对方了解你说什么,这个就构成了恶语业。我们尽量不要说恶口,尽量说柔软语,以这个柔软语来代替恶口。

如果能够远离恶语的话,我们就可以成就八种清净的口业。哪八种呢?

第一个是,我们说话就会非常得体、有分寸。如果我们说话让人家听了好像不是很恰当,或者老是不知道怎么拿捏分寸,我们常常形容说“这个人没大没小”,就是说他说话没大没小,不懂得那个轻重,像这种情况我们现在就知道,原来是他恶口的语业的过失,才会造成他今天讲话非常没有分寸。

第二个清净的语业,说的都是利益别人的话。如果我们常常为了对方好,明明是好话,可是我们说出来,对方听起来也不是很欢喜,好话变成了坏话,像这种情况我们现在也知道,是因为我们过去恶语业果报的关系,所以我们现在讲话,虽然是为他好,可是他不认为你是为他好,说不定还会生气,可能我们表达的方式或者措词不是很恰当的缘故。

第三个,我们说话都非常有道理。不管怎么说,都是合乎道理的。不会像有些人,我们说他这个人讲话就没有道理,那就是说他有这些口业的过失,所以每每讲话我们都会觉得他一大堆歪理,或者没有办法契理、契合这个道理来说话。

第四个,说话的时候言语高雅,用词恰当。非常的美妙动听,又有吸引力,很喜欢听他讲话,就是各方面都是非常的美妙、悦耳。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讲话也不动听,也没有吸引力,人家也不爱听,就是口业有过失。

第五个,所说的话能够让对方很欢喜地接受。所以我们就不会责怪别人说“为什么我讲话,你总是唱反调?”那是有原因的,不是对方喜欢唱反调,而是我们过去无量劫以来,可能就是恶语业会比较重一点,所以我们就是忏这个就对了。“奇怪!怎么老是有人跟我唱反调?”我们现在也知道原因出在哪里了。

第六个,讲话是一定非常有信用的,不会言而无信。

第七个,说话的时候,话说出来不会被人家讽刺或者是批评。所以有些人也是,他一说出来就会遭到别人的讥笑啊或者讽刺啊或者批评啊,老是喜欢跟人家辩这样。

第八个,说的都是柔软语的缘故,所以让对方听了心里非常高兴。当然粗恶语讲出来,对方当然就不高兴,只有讲柔软语的时候,对方才愿意接受,然后听了心中非常的欢喜。

这八个就是远离恶口而成就的八种清净语业。如果把这个功德回向无上菩提的话,将来成佛的时候,就能具足佛的梵音声相。梵音,就是清净的音声,可以具足如来清净的音声。

这个是“恶口”。

接下来是“绮语”。只要说没有意义的话,都属于绮语。所以学佛修行人只讲有意义,还有利益别人的话。在一起只讨论有关于佛法见地、理论,或者是实际功夫这样子的内容,其他的都算绮语。

其他的就包含非常非常广了,就是我们每天在讲的,就是这些其他的内容。譬如说有些人喜欢跟人家斗嘴,逞强好斗,这个互相斗嘴,或者是互相叫嚣、叫骂的这些内容,甚至严重一点就是诉讼或者是打官司,这当中所有所说的话都是属于绮语。还有就是佛法以外的言论也算是绮语。像世间的言语,或者外道的言语、言论,或者是咒语,这些都是属于绮语的内容。

我们只在一种情况之下,会去谈论外道的一些言论,或者是他们的咒语,那就是为了要折服外道的时候。菩萨要利益一切的众生,要度尽一切的众生,这个“一切”当然是包含了魔道、外道,不管他是什么道,我们都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当然是包含了所有其他的所谓的魔外,一切的众生,都要发愿去度他们。所以外道他们的经论要不要去研究?以菩萨道来讲,大菩萨他也要研究。可是他如果研究、研究,然后就一头钻进去,非常好乐学习,也经常为人家演说,然后又赞叹说“这个说得好!”这个就犯了菩萨戒。所以菩萨戒里面的违犯有这一条:就是说你为了要度外道的那些众生,你可以去研究外道的经论;可是时间不能够超过你研究佛法的一半。意思就是说,譬如我每天都花四个小时来研究佛法,那你研究外道言论的时间就不能超过一半——两个小时。所以就不能够说你研究外道的时间,比研究佛法的时间多,这个就违犯菩萨戒。为了调伏外道,你可以去研究,可是也不能够非常的好乐,然后经常的忆念、诵持,然后去赞叹,这个都是违犯菩萨戒。有关这方面的言论,都属于绮语的内容。

还有就是,在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伤心痛苦的时候,所说的一些话语,“活着真没意思啊”,什么很消极的话,这个也算是,就是你因为痛苦而发出的一些言词,这个都属于绮语的内容,就是心情不好、发发牢骚,这个都算是绮语;或者是你在放逸、纵情玩乐的时候所发出的一些言词、所说的一些话,那个是跟放逸、跟贪欲相应的一些话,这个也属于绮语之类的;还有,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谈什么?谈国家大事、谈政党政治、社会新闻,这个算绮语;要不然就是三姑六婆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谈论人家的是非,这个也算绮语;或者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想到哪里就扯到哪里,海阔天空、天马行空随便扯,这个也都算是绮语;还有就是在一些热闹的场合,婚丧喜庆啊,或者开party(聚会)的时候啊,讲的一些应酬话,这个都是绮语;或者你在看表演,作秀表演的时候,或者你在家里看电视,一面看一面讲的所有言论,都算是绮语。

完了!这不是我们每天在讲的吗?我们每天讲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是属于绮语,怎么办?我们今天念完这一段,是不是明天开始就闭嘴不讲话?有人要跟你谈政治啊,谈今天发生了什么社会新闻,你说“阿弥陀佛!我是佛教徒,我不讲绮语,所以我没有意见。”可以这样子吗?这样很快你就会变成孤家寡人,没有人了,旁边的人都跑光了,被你吓光了。那怎么办呢?

菩萨利益众生,我们刚才讲了,大前提就是讲有意义、利益他人的话嘛。那我们怎么把一般人谈论这些言语的内容,本来是绮语,一般人讲是绮语,可是换到我们的口里说出来,它就会变成利益众生的话,会变成有意义的话,而跟佛法相应的话,只要我们心住正念。跟他谈论政治的时候、国家大事的时候,我们的心安住在正念当中,心跟佛法相应,知道它是生灭、无常、无我的,不要太冲动,所以就不会讲一讲,讲到自己比他还激动,比他还投入,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我们有定慧力的摄持来跟众生谈论这些话语的内容,可以,没有关系。

因为我们都是大乘菩萨嘛,都是行大乘菩萨道的,所以我们不可能远离人群,我们有家庭、有子女,还在这个社会当中,然后每天还要工作,我们怎么可能不跟人家讲话呢?他们讲的大部分都是绮语呀,大部分都是绮语呀。我们不要矫枉过正,可以谈论,只是我们要心住正念,然后用定慧力来跟他谈。你在跟他谈佛法的道理,可是他不知道,你可以把佛法的道理,你平常体会的,把它带进到这些新闻、社会事件等等的这些内容,在聊天的时候,其实你在跟他谈佛法,可是他不知道,你在度众生。所以尽管谈没有关系,因为只要跟佛法相应,它都是有意义,而且是真实利益众生的话,这样我们就不会害怕,不敢讲话;可以尽量讲,只是我们要很小心。

心住正念的意思,就是说你一定是跟佛法的内容是相应的。定慧力的意思,就是说有定力的摄持,你的心不会动,心平气和的、清清楚楚的。慧力,就是很清楚,就是对方讲的每一句话都很清楚,你都透过智慧的观察、智慧的分辨,然后用佛法的智慧的内容来回答他,这样就可以不算犯绮语。菩萨都有无量的善巧方便,所以没关系,不要害怕。

如果我们能够远离绮语的话,就可以成就三种功德:

第一个,有智慧的人,都会对你非常尊重敬爱。

第二个,你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都能够以智慧来回答。不会废话一堆,或者是讲了半天,一直绕一直绕,抓不到重点,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平常闲扯扯惯了,就会讲话没有重点,平常都在讲废话嘛,所以现在也没有办法把握(重点),很清楚的、条理分明的把事情说清楚。

第三个,在人天当中是最有威德的,会让人又恭敬、可是又害怕,心里面有那个怖畏的心,可是又很喜欢亲近你,所谓“敬畏”的心。可是不会因为那份敬畏的心,然后又不敢接近你,不会,因为每次亲近你的时候,跟你谈,都觉得自己很受用,都觉得自己得到了佛法的利益,所以又很喜欢亲近你,虽然心中非常的敬畏。

这就是三种功德。如果把这个功德回向无上菩提的话,就能得到如来的授记。所谓的授记,就是为了鼓励这些发大心的菩萨,所以祂事先会授记说“你将来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成佛,然后你的佛的名号叫什么”,这个就是所谓的授记。

四种语业介绍完了。

下面是饮酒戒。饮酒戒原来《广论》没有这个部分,可是因为杀、盗、淫、妄,五戒的另外四戒都已经介绍了,就是饮酒戒没有介绍,所以我们就把这个放进来,这样五戒也介绍圆满,同时也可以介绍十恶业的内容,所以我们就把它放进来。

饮酒戒是唯一的遮戒,前面四个:杀、盗、淫、妄属于性戒,性戒就是说它自性有罪,它本身就有罪,杀盗淫妄本身就有罪。可是喝酒它的本身没有罪,只是佛遮止的,后来制定戒律的时候遮止的,所以它没有根本罪,只有犯,但没有根本罪,所以它是可以忏悔的。

因为我们现在也是要交际应酬,有时候不得已,一些婚丧喜庆,或者是跟自己的老板,或者朋友啊,有一些场合真的是很难避免的时候,我们就喝一口忏悔一次,喝一口忏悔一次,所以它是可通忏悔的。

可是,佛祂为什么要遮止说不能够喝酒呢?那就是因为酒精的成分会让人醉,喝醉了之后就会丧失理性,也可能会乱性而犯了前面的杀盗淫妄,因为喝酒的缘故。就是曾经有这样的一个事件发生,所以佛陀才制定说以后不能够喝酒。

而且更重要的是,喝酒会让我们智慧很难开发。喝过酒的经验就知道,你说我也没有喝得大醉啊,我喝一点点,喝到微醺,身心好像在一种很舒畅的状态,那个不是可以养身吗?促进血液循环,对身体也会有帮助啊。因为有些人他晚上喝一点红葡萄酒,也可以帮助睡眠,然后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尤其是年纪大的,有人是这样做。

可是你喝到这样有一点好像茫茫然,那种情况之下你来思惟佛法看看,看那个脑筋可不可以转得动?那时候思惟佛法的内容,恐怕是很难,因为头脑有一点昏昏的那种状态之下,头脑不清醒的状态,是很难思惟佛法。所以它为什么障碍智慧的生起?最主要的原因在这里。所以佛陀制定不能够饮酒,制定这个戒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因为它会障碍智慧。所以不要以为喝点小酒没有关系,“我又没有酗酒啊,有什么关系?喝一点说不定还对健康有帮助,有什么关系?”不是这样子,最主要是障碍智慧的开发,因为我们学佛就是希望能开智慧嘛,开悟成佛。

酒的种类有很多,像五谷酿的酒,米酿的酒就是米酒,或者麦酿的酒又非常非常多,很多whisky(威士忌)是麦酿的,啤酒也是麦酿的,高梁酿的高粱酒,都属于五谷之类的;另外一类,就是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所酿的酒,最多就是水果酒嘛,我们常看到的梅子酒,植物所酿的酒;或者药草所酿的酒,我们叫做药酒……,种类非常非常的多。

什么叫做酒呢?就是它只要有酒的颜色、酒的香味、酒的味道,还有喝了会让人家醉的,这个就称为酒、定义为酒。就是有酒色、酒香、酒味、喝了会醉的——这个就叫酒。

所以,什么样的情况之下犯?它是酒,然后你知道它是酒。有时候不知道,不知道就不算犯。有时候人家请客、你去作客,可是你不知道它那个菜里面或者它的哪一个料理里面,有时候是煮完然后上面洒一瓢米酒,说这样可以提味,可是你不知道就给它吃下去,这种情况之下就不算,因为你不知道是酒。所以有三个条件:第一个它是酒;第二个你确定它是酒、知道它是酒;第三个,一入口就算犯。所以进入口里面,一口忏悔一次,喝第二口再忏悔一次,就是你喝一口的当下你就忏悔,没有办法嘛,不得已,要忏悔,不是喝得很高兴。喝一口忏悔一次,这样就可以,非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就是这样子,这就是它的开缘。

如果是看起来有酒的颜色,但没有酒的香味,也没有酒的味道,喝了不会醉的,有的醋的颜色很像是酒,或者茶的颜色,或酱油的颜色很像酒的颜色。虽然有酒的颜色,可没有它的香味、还有酒的味道,那喝了不会醉的,这个当然就不算犯。

那如果为了生病的理由,医生说你开这个药方里面就一定要加酒,这种情况之下不算犯,就是当作医疗用的情况之下不算犯。

还有呢,就是煮菜会放一些米酒嘛,只要它那个酒精被蒸发之后,喝了不会醉的,这个时候也不算犯。所以常常有人问说“菜里面加酒,算不算犯饮酒戒?”不算,只要它没有酒精的成分,就是酒精的成分已经被蒸发之后,就不算犯。

如果能够不饮酒的话,就不会有以下所说的这十种过失:

第一个,就不会气色不好。常常喝酒的人一定面容憔悴,然后整个神情很黯淡。那不喝的话,当然就没有这样的过失。

第二个,也不会虚弱无力。

第三个,眼睛也不会不好。我们知道喝酒伤肝嘛,肝开窍于目,就是我们的肝脏开窍在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喝酒伤肝,然后眼睛就不好,很多眼睛的毛病就是因为喝酒所引起的。

第四个,不会有那个瞋恚相。你如果远离喝酒,不犯这个戒律的话,你就会看起来和蔼可亲、慈眉善目。常常喝酒的人就是有两种情况嘛:一种就是眼光呆滞;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眼露凶光、青筋暴露。经常喝酒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第五个,我们的田业或者家产,不会被我们败掉。因为你不会交到酒肉朋友,不会整天花天酒地,也不会喝酒误事情,所以家里的田产或者家业都能够守得住。

第六个,不会生有关于喝酒的疾病。像我们知道酗酒的结果就会酒精中毒或者肝硬化,很多疾病是因为喝酒之后所引起的。现在既然不喝的话,当然就没有这些毛病,身体会非常的健康,气色会非常的好。

第七个,也不会跟人家结怨或者互相斗殴。很多青少年他喝了酒之后,就互相看不顺眼,还没有开口,只是看不顺眼就打起来了,那都是喝酒闹事,就不会有这样的过失。严重一点的就是打官司,官司缠讼啊,这个也是因为喝酒的关系。

第八个,就不会有坏名声。人家不会批评说他是败家子啦,或者是整天喝酒不务正业,就是酒鬼、又是什么,不会有这样的坏名声。

第九个,能够聪明有智慧,耳聪目明,头脑清晰。常常喝酒就是头脑不清楚,整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

第十个,死后不会堕三恶道。那是因为不会因为喝酒引发贪瞋痴而造下三恶道的业,当然死后就不会堕三恶道。

这是五戒讲完了,四种口业也讲完了。

那我们讲一个结论就是:不能够不讲话,一定要讲,我们就希望讲的是什么?真实语,就是绝对不打妄语,讲的是真实语;讲的是不挑拨离间,讲的是和合语;不讲粗恶语,讲柔软语;不讲绮语,讲有意义、利益众生的话。我们要讲话就一定是讲这样的话,其他的话不讲,从此就可以远离一切口业的过失。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