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色法(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我们看三百六十四页。今天讲六尘境界,六根所面对的就是六尘境界。
首先是色尘,眼根所对的境界。它分成形色跟显色的差别。色尘依物体的型态所显现的颜色分为形色和显色,而显色当中呢又有本显色(本显色,就是一切显色以此为根本,叫做本显色),还有差别色的区分。就像后面的表:形色,就是它的形状是长的、短的、方的、圆的、高、下、正、不正,这个是说明它的形色。
那显色呢?分为本显色,就是一切显色以这个颜色为根本嘛,像青、黄、赤、白等等颜色它就称为本显色;还有差别色,就是光、影、明、暗、云、烟、尘、雾,这些是属于差别色。一般的色尘都没有离开过这样的范围:形色或者是显色。
譬如我们说看风水啊,房子要方正比较好啊。方正属于哪一个?房子不要有斜角啊,不要对到人家角头啊,这个是属于什么色?(有师兄答:形色)形色,好。客厅的灯光要亮,卧房的灯光要暗,因为那个有助于睡眠,这属于什么色?(有师兄答:差别色)对,显色的差别色,没有错。
那观想红色的明点啦、蓝色的明点啦,这属于什么色?红色的明点,红色、明点,属于哪一个?(有师兄答:本显色)明点属于哪一个?形色?明点,明点知道吗?一个圆圆的会发亮的叫做明点,是哪一个?(有师兄答:差别色)红色的明点呢?本显色,对不对?这样会分了。
所以任何一个色尘都没有离开这样的范围,你都可以把它说明:它的体积啊、大小啊、形状啊、颜色啊、然后它的亮度啊,都可以把它描述得出来,这就属于色尘的范围。
下午下了一场雨,什么色?下午又闪电,闪电什么色?(有师兄答:差别色)差别色。下雨,“雨”是哪一个?(有师兄答:差别色)差别色?雨是差别色?是吗?猜不出来了吧。雨,雨有没有形状?(有师兄答:有)水滴有没有形状?(有师兄答:有)可不可以说它是形色?可以。雨有没有颜色?(有师兄答:有啊,透明色。)透明色也算色嘛,有没有本显色在里面?有?没有本显色?雨没有颜色?没有颜色也是颜色啊,有无彩色、有彩色嘛,对,有,透明也是色啊,透明色嘛,对不对?透明的颜色也是透明色啊。
好,这样大概知道了。
这就是我们的眼根所能够缘的色尘,就有这些内容。所以“眼识之所取故”,以上所说内容虽然多种,都称为色尘,这是眼根所对、眼识所取的境界。
好,声尘呢,我们听到的音声,它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这个我们昨天讲了),四大种互相摩擦、相击所造出来的声音,这是耳根所对的境界。
声尘,有由有情所发出的语言音声,或者是无情所发出来的风、雷、鼓(钟鼓声),像下午的那个打雷,它就算一种无情所发出来的音声。那我们再依我们听了音声之后的反应,我们把它分成我喜欢这个声音还是不喜欢这个声音,所以有可意、不可意。可意,就是你很喜欢,很喜欢听的音乐啦,或者赞叹的声音啊,大家都很喜欢听的,这个叫可意;那听起来不舒服、不喜欢的,会反感、排斥的,这个就是不可意的,就不是喜欢听到的音声。
我们任何的音声听了之后都会有反应;可是如果我们安住在我们的自性当中,你就没有喜、不喜欢听的,你只知道有声音这样而已。没有特别的、很强烈的好、恶、取、舍,没有这样的心情。
如此所依发声的原因、物类、还有反应这三类,我们把它分成八种。就是下面这个表,分成有执受大种,或者是无执受大种。那我们就看这个表,跟后面的文字一起对照来看。
第一类:是依发声的原因,分为有执受大种跟无执受大种。那什么叫做“有执受”呢?有执受就是说,你有精神的作用在里面的,这个叫做有执受。有执受,就是你有精神的作用在上面,所以你就对那个会有一些执取的作用,这个叫做有执受。有执受大种为因,是说有一种音声,从有执受的大种发出来的。有执受,就是指有精神的执持,所发出来的觉受。那什么叫做“大种”呢?就是指地、水、火、风,这个我们昨天刚好解释过,四大种就是地、水、火、风。所以从这个四大和合的生命肉体中所发出来的音声,我们就称为有执受的大种声。
那无执受的大种为因,就是说有一种声音,从无执受的大种发出来的。譬如说:山上溪水的声音,还有时钟滴答、滴答、滴答这样的声音,它是无执受的声音。从无执受的大种所发出来的音声。虽然它也是由地、水、火、风所造出来的音声;但是因为它没有精神的执持,所以我们就称为无执受大种声。
所以我们知道它第一类的有执受、无执受的意思,就是说有没有精神作用在上面来分,这是依发声的原因来分的。
第二个:是依它的物类来分,就是有情名,还有非有情名的差别。那什么叫有情名呢?就是从有情的口中所发出来有意义的音声,叫做有情名;那非有情名呢,就是虽然也是从生命体发出来的声音,但是它属于没有意义的声音。譬如说你拍手,拍手本身没有意义;可是,是由有情——就是有情识的众生所发出来的音声,可是它的音声没有意义,所以就称为非有情名,这是以有执受大种来说的。
那如果是无执受大种它也分成有情名跟非有情名这两类。那有情名,就是指化人所发出来的音声。譬如说由留声机:像歌星所唱出来的音声,不是他本人唱,只是机器发出来的那个音声。留声机虽然没有精神的执持,但是它能够发出有意义的音声。非有情名呢,就是指由无情所发出来的音声,譬如说树木相击所发出来的音声,树木本身它是无情物,这是以物类来分。
第三类:是以反应来分,就是说我们听了之后的反应,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的差别。听了喜欢的我们就称为可意声;听了令人厌恶啊、讨厌啊、不喜欢听,这个就是不可意声。所以不论是有执受大种,或者是无执受大种,都是这样的内容,都是分成可意、不可意。
所以,以上所说的分类虽然有很多种,但是都是属于声尘,耳识所取的境界。这个我们看表就很清楚了。
好,第三个是香尘。香尘呢,三百七十页,它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的。四大是能造色,就是地、水、火、风它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嘛,所以它是能造色。那五尘呢是所造色,是鼻根所对的境界,这是香尘。我们闻到这种种的香气,它把它分成好香、恶香、俱身香、还有和合香或者变异香等差别。就是说我们鼻根所闻的种种香气,我们把它分成有这些种类,它都是鼻识所取的境界。
那什么叫做好香呢?就是闻了神清气爽。现在最流行的那个什么?香精。你们叫什么?也叫香精吗?对,用闻的,现在不是很流行吗?你们新加坡有吗?(有师兄答:精油)精油啊?燃烧,然后它会有各种不同的气味,(有师兄问:师父,那个香气好不好?)要看什么香:它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有化学的都不好,对;所以它是天然植物的萃取物的话,那个就好。芳香精啊什么的。
你们好像没有用的感觉,看你们的表情好像不是很熟悉。现在多流行啊,已经差不多流行过了,前两年就开始流行了,现在已经好像要开始没有那么流行了,已经流行过了。
好,所以只要是闻了之后,让我们感到非常舒适喜悦,能增益我们内心、长养四大种的,并且能够增长福业的,我们就称它是好香。
那闻了之后,让我们感到很紧张不安的,对我们身心也没有帮助的,也不能增长我们任何福业的,这个我们就称为恶香、不好的香气。可能会危害我们人体健康的气味,像一些化学毒品的气味就不好,化学物品的气味,有一些是还有含毒的,那就当然更不好,这就是属于恶香类的。
那什么叫做俱生香呢?就是它本来天然的味道,没有掺其他的在里面。像纯的天然的檀香啦、纯的沉香啦。就是天然的,它本来的那个原味的,没有调制过,没有加工过的,那个我们就叫做俱生香。“俱生”就是它原来的、天生的、自然的那个味道,所以具有天生气味的香呢,譬如说天然的纯檀香、沉香,这个我们都称为俱生香,就是原味、原来的气味,天然、自然的气味。
那经过和合之后所产生的气味,我们就称为和合香,它是有掺杂了很多种之后,混合的香气就叫和合香。
经过变异的过程才产生的气味呢,就称为变异香。就是说已经发酵了,像东西坏掉了。变异,就是已经改变它原来的那个结构跟组合了,已经有一些改变的,之后所散发出来的气味我们叫做变异香。
除此之外,还有等香、不等香。什么叫做等香?就是恰恰好,我们闻起来不是觉得它太强烈,那也不是味道很微弱,然后闻不到,不是。不是太强、也不是太弱,恰到好处,我们叫做平等香。
那不平等香,就是它可能太浓,可能又太淡,那个味道不是很平均的,我们就称为不等香,就是这些的差别。
味尘,就是我们舌头尝的这个,舌根所面对的境界就是味尘的境界,它也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的,由舌根所对的境界。所以味尘呢,就是可以被舌根所尝的种种滋味。那这个我们太熟悉了:有咸的啦;淡的啦(淡的,就没有这么咸的,叫淡的。我们说这个菜做得太淡,就是它不够咸嘛);或者是甜的啦;辣的啦;酸的;苦的;喜欢的不喜欢的(就是可意、不可意),或者是和合的,很多种把它合在一起的,那个滋味就是和合;那俱生味就是原味,没有掺杂其他的,它本来的味道、天然的味道,叫做俱生味;还有变异,就是说已经改变它原来的那个成分的,这种种的差别。
我们吃进去以后,我们会首先尝到咸味,为什么呢?它后面会讲。首先,东西吃进去之后,我们首先感觉的第一个是咸味,然后呢是甜味,接下来是酸味,最后才是苦味。那是跟我们这个舌头味蕾的分布有关,我们舌头不同的部位,它是尝不同的味道,像舌尖、舌缘(就是舌头的边缘,舌头的旁边叫做舌缘)、舌根(就是舌头的最后面的,那个叫做舌根),这个全部呢都可以感觉到咸味。所以我们东西吃进去,你首先会感觉到的是咸味,就是因为差不多舌头都能够感觉咸,所以咸味你是先尝到、能够先感觉到咸味。
那舌尖呢,是对甜味比较敏感。所以接下来它会感觉到甜味,是因为舌尖最先接触嘛,我们东西放进去的话,一定是舌尖先,因为它在最前面,所以你会感觉甜会先感觉到。
然后呢,才会感觉到酸味,因为酸味是我们舌头的边缘才能感觉酸。舌尖、舌头的中间、还有舌根,不能够感觉酸,它是在舌头的边缘可以感觉到酸味,所以它是接下来你才可以尝得到的。
那最后是苦味,因为苦味是舌根才可以尝出苦味来,所以一般那个苦味是最后才能够感觉到的,这就是跟我们舌根的分布有关系的。
但是不管有分为哪些种类,都是我们舌识所取的境界。
第十个是触尘。触尘,也是地、水、火、风这四大所造。那这里面的“触”呢是指色尘的触,是身根所对的境界,而不是指那个触心所。我们前面讲到五遍行,有讲到作意、触、受、想、思嘛,那个“触”是属于心所。现在讲的属于什么?触尘,所以不一样。虽然用同样一个字,但是它表示的意思不一样:一个是讲心所、心所的作用;一个呢是现在讲的这个触尘,是指色尘的触,是身根所对的境界,所以不一样。
那触尘的内容有哪些呢?有地、水、火、风、轻、重、涩、滑、冷、暖、饥、渴等,这些都是身识所取的境界。地、水、火、风它属于能造触;其余呢,其余就是轻、重、涩、滑、冷、暖、饥、渴,这个是属于所造触,所以它有能造、所造。前面曾经提到的地、水、火、风四大种是能造色,这个是以组织万有的要素来说,就是说地、水、火、风它是组成色法的基本单位嘛,所以它是能造。
那和我们平常见到的这个地、水、火、风,它是不同的,我们看到的地、水、火、风是粗糙的颜色,不是最微细的那个基本单位,所以它们两个有差别。所以这一段要解释说那个能造色的地、水、火、风的基本物质,构成一切色法的基本物质,跟我们现在眼睛可以看到的地、水、火、风有什么差别。那我们平常所见到这个地、水、火、风呢,它是指所造的万有现象来说的。为了区别两者的差异性,我们就称前者为“真四大”,而后者称为“假四大”。真四大,就是构成物质或色法的基本条件,它是真四大,这是名称而已,地、水、火、风。那假四大,就是它在构成比较粗糙的这个色法、比较粗糙的物质,我们眼根可以看得到的,它就称为假四大,因为它是假合的。因为宇宙间的万有诸法,都是由四大种所组成的,所以我们就称为四大种,因为它是基本单位嘛。那它所组成的四大呢,就是随顺我们世间俗情假想而立名的,所以称为假四大。
它这边会举例子,为什么叫假四大呢?譬如我们形容一块地它有多广,我们就说这块地有六十公顷,然后它是黄色的土地,土地是土大、是地大嘛。或者形容说这是一片很碧绿的海水,或者一团红色的火,一阵黑风刮过去、吹过去,这个都是形容。这些形容当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都有四大的内容在里面。这四大是藉由形色,形色还记得吗?我们刚才讲长、短、方、圆、大、小,这个是有形状的叫形色。所以刚刚举的这些例子是有形状的嘛:“一块”地它有多大,这个就是形色,是一块六十公顷的地。那一片碧绿,这“一片”也是形色嘛,“一团火”、“一阵风”,这个都是属于形色。那还有显色,因为我们有讲出它的颜色,它是黄色的土、绿色的海水、红色的火、黑色的风。那就可以说明什么?它是有形色还有显色,假想来立名的,因此我们说它假四大的原因,就是说它是这样子来立种种的名称。
由以上说明,我们就可以归纳出真、假四大的差别,这两者有什么差别呢?第一个,真四大它是属于触尘;假四大呢属于色尘,所以这是不同的差别:一个属于触尘、一个属于色尘。
第二个差别呢,触尘的真四大是身根所取;为色尘的假四大是眼根所取。所以真四大它是身根所取,色尘呢它是眼根所取,这是它们的差别。
那第三个差别呢,真四大属于能造嘛,因为它是基本单位、物质的基本单位,所以它是能造;然后假四大呢属于所造,这就是两者的差别。
刚才是讲能造触(地、水、火、风),还有我们眼根所能看到的地、水、火、风,它们之间的差别。那所造触呢,就有另外的轻、重、涩、滑、冷、暖、饥、渴。那轻、重、涩、滑呢它是由体性来命名。就譬如说:什么叫做轻?就是它没有份量的,像灰尘,它没有办法用秤来称出它的重量的,这个我们就说它很轻,所以灰尘它会到处飘啊,因为它没有什么重量,它非常、非常、非常轻嘛,那你没有办法去称出它到底有多少公克还是怎么样,然后很容易被转移、移动,它很容易到处飘嘛;容易被转变、移动的,这个我们就称为“轻”。
那如果它是有份量,然后可以称出来它有多重的,它的重量有多少的,然后不容易搬动的,像我们每个人都有体重嘛,有多少公斤。你们是算公斤吗?还是算磅?不管怎么样算,就是很重的对不对?都是一坨在这边,这个就是叫做“重”,很难搬动的嘛,不容易被转变、移动,这个我们都称为重。
那什么叫涩呢?就是粗糙的、强硬的,这个我们叫做“涩”;柔和、轻软的我们称为“滑”,所以说涩、滑。譬如说那个地毯,它比较粗的毛所做的那个我们摸起来很粗糙,那个叫做涩;那像丝织品它很柔细,摸起来很滑,那个我们就叫滑,像丝织品,好像是所有的布料里面最滑的就是丝织品,它很柔,然后很滑,是这样来命名的。
这个都是我们的身根的感受嘛,你可以感受:这个衣服,像棉质穿起来就比较舒服、比较吸汗、比较透气,身根所对的这个境界,都是属于所造触的轻、重、涩、滑。
那还有冷、暖、饥、渴呢,就是以它的欲望,因为它会引动我们的欲望,我们冷的时候就会想要加衣服嘛,那热的时候就会想要吹冷气,它会引发我们种种的欲望,这样来立这四种名称的。所以它说是于触因上而立果名。譬如说:因为冷,我们才会发生想要求暖的这样一个要求,就是说你会生起想要求暖,所以你会加衣服等等的,或者是吹暖气,在比较寒冷的地方就生木炭啦,在那个炕啦,北方是要坐在炕上,它会比较温暖啦,就会让我们引发想要求暖的这样一个欲望。那热的话,很热、很热、很热,我们就会想要吃冰啊、喝凉水啊、还是吹冷气啦,它会引发想要求冷这样的一个欲望。那肚子饿的话,就会想要吃东西嘛,所以饥饿的话,就会发生想要求食物的这样的一个食欲。那口渴的话就会想要喝,看要喝什么饮料,就会发生想要求饮的这样的一个欲望。
这就说明什么?我们内身中、我们身体里面会因为种种的触,生起不同的欲望、欲求出来,这个就是触的因。因为有这个因,你才会生起种种的欲望,所以这个欲望是果,是因为这样来立冷、暖、饥、渴它的名称。
那如果严格来说的话,它应该是属于欲心所才对。欲,就是以希望为性嘛,它的体性就是你的心有所希望,这个应该属于欲心所,如果严格来讲的话。可是它把它放在这个所造触的这个范围里面。
好,我们看最后一个、法尘。法尘,就是我们意根所对的境界,我们第六意识所攀缘的境界,它是五尘落谢的影子,所以它跟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没有关系。我们前面两堂曾经介绍过:是我们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攀缘五境之后,那个影像留到我们的心田里面,留下的那个影像,那个叫做法尘,是我们第六意识再攀缘它,而成为这个法尘的境界。所以它跟外在的境界已经没有关系,而是已经流入我们意地、心里面、心地当中的种种的影像。
好,法尘呢,是五尘所落谢的影子,它是在五根接触五尘之后,将这个影像留在我们的心识田中,然后第六意识的见分把它变现成相分,作为自己的所缘。所以它是第六意识变现出的相分,然后第六意识再攀缘它,成为它所缘的境界,法尘境界是这样来的。
因为法尘是意识内缘的境界,并没有直接接触到外尘,所以我们说它跟外面没有关系。所以它是一种假境,那这种假境的种类虽然很多,但统称为色法,都是意识所缘的境界。它有哪些内容?我们一般把它分成五大类,这个法尘境界有五大类:
第一类,是我们把这个色法分析到最小、最小的单位,我们叫做极微,这个就是第一类的,叫做“极略色”。极,就是已经到了最大的极限了,就是分析到没有办法再分析了,这个叫做至极的意思,已经到了最后的极限;那“略”呢,就是略析至极微,就是把它一直分析、一直分析,分析到没有办法分析的极微单位。像色法,分析到最小,所呈现的极微,就称为极略色。
像我们修观的时候,我们如果修法空观的时候,我们第六意识就会假想有对色中的实色,有对色中的实色是什么?就是我们前面那个表,第一天看的那个表的五根、五尘的内容,它是属于有对色,五识所缘的,还有五识所依的——就是五根、五尘这个粗色。那我们第六意识对这些慢慢、慢慢去分析到不能分析,那我们肉眼已经看不到了,只是用我们的意识去想象。一直分析、一直分析,到没有办法分析的状态,那只有第六意识可以去分析它嘛、去观想它。那这个时候呢,就会在意识内缘的法尘境界上,浮现最极细微的相分,我们称为极微,这个就称为极略色。就是我们分析物质到眼睛所不能见到最小的这个单位,它就是我们第六意识所缘的境界,而不是眼识所缘的境界,所以它属于法尘。因为眼根还可以看到的它是属于色尘;现在眼根已经看不到,而是意识可以想象它很小很小、最小最小的那个单位,所以它是属于意识所缘的法尘境界;而不是眼根所缘的色尘,因为眼根已经看不到了,眼识已经没有办法攀缘了。
第二类呢,也是把色法分析到…,它现在不是最小,是最远,远到眼根看不到了,这个也是意识所攀缘的境界。譬如说修观者,修这个法空观的时候呢,我们用第六意识假想有对色中的假色(刚才那个是实色,现在这个是假色),譬如说光、影、明、暗、云、烟、尘、雾等细色,渐次分析至极微,或者观想青色、黄色、红色、白色等显色,至极远而难见的时候,我们就称这为第二类的。譬如说我们常常在修观,你们修密教常常在修观,有没有?有。譬如说我们观想本尊显现,然后祂放光,有没有?那最后本尊再化光,融入自身,这个就是属于哪一个?属于光嘛、光影的那个光,有没有?现在我们讲说光、影、明、暗,这样假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对色当中的假色,然后括号(指课本):光、影、明、暗的这个光嘛,属于这个光的部分,因为我们观想放光或者化光,这个都是属于我们在修观的时候,观想本尊都是用第六意识,对不对?所以第六意识这个时候所观想出来的都是属于法尘境界,第六意识所观想的,你作种种的观。譬如说:我们可以用第六意识观想白色的明点,它慢慢变小、变小、变小,变小到最后没有了,就是属于这一类,都是用第六意识观想嘛。那它变小、小、小、小、小,小到……哦,消失了;或者观想蓝色的“吽”(藏文字)字,从下面开始慢慢融入,到最后的那个“惹大”(藏文字)也没有了,然后变成好像,慢慢融入,对不对?到最后那个“惹大”变成好像一根很细、很细的头发,然后那一根头发也消失了——像这一类的观想,都是属于现在讲的这个内容。就是细到或者远到看不见了,最小、最细、最远的那个第六意识的观修,就是属于这两类的法尘境界。
那我们就知道,我们一切观想的修法,都是第六意识所缘境的法尘境界。那这边有一个表是《色法三种假实表》:显色呢,青、黄、赤、白,它是属于实色,我们眼睛可以看到的,所以它是眼识的所缘;那剩下的我们看不到的这个就是“假色”了,是第六意识所缘的境界:像光、影、明、暗、云、烟、尘、雾;或者是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或者是表色:有表色,就是我们的动作啊,你去拿东西,或者是放东西叫做取、舍;或者是你把手脚缩回来,那个叫做屈,把它伸出去,那个叫做伸;或者是行、住、坐、卧——这个都是在讲动作,它是属于有表色。这个我们不要管它。
接下来这个“受所引色”,就是在讲什么?譬如说我们受戒,我们受戒之后就有一个叫做“戒色”的,就是现在讲的这个:譬如说你受了五戒,你从受戒的那一刹那开始,你就起了要护戒的那个心;所以一个有受戒跟没有受戒的他有很大的差别。因为那个没有受戒的他就会,他没有护戒的心嘛,因为他没有受戒,所以他就不会时时要警惕自己说“我不能够杀生、我不能够偷盗”,他没有那个护戒的心,所以他没有这个戒色。
那我们受戒之后,虽然你没有常常说念念都提醒自己说“不要、不要、不要”,没有;但是它就会因为你受戒的那一刻开始,它就产生了那个防恶修善的那个功能,因为你想要持戒清净,你就会有那个防护的心,虽然你睡着了;可是那个防护的心还在,它是一直在任运增长的。
所以受戒非常重要,就是说你一旦受戒,即使你是放逸、你是懈怠、你是昏沉、你是散乱、你是掉举、你是睡着了;可是它那个防恶的功能会一直在增长,这就是受戒之后的殊胜。它的这个“色”就是属于现在我们讲的受所引色,有领受、“受”是领受的意思;“引”呢就是引取,就是说我们的心在领受了某种戒律,或者是你发了某种誓言(像三昧耶戒就是一种誓言嘛)之后呢,我们的第六意识它自然就会引生这样的一种功能,什么样的功能呢?要取善,然后要什么。那如果说你发的是毒誓的话,那它就会引恶:“我发誓一定要报仇!我发誓一定要让你死得很难看!”那一旦发这个毒誓之后,它这个也是会形成一种色哦,就是现在讲的,发了一些毒誓或者恶誓之后,它也会引发一种色,那是因为他下了这种恶咒之后,所引发的那个色。
所以它可以引我们引善,它也可以引恶。那引善、引恶就看你是受这个戒,发誓要持这个戒;还是你发了那个恶誓,它就有不同的功能会产生了。所以它这边讲说第六意识就会引取善或者是恶的功能,那由取善或者取恶所显的这个色呢,它就是属于现在讲的,由领受之后所引的这个色,它也是属于法尘境界。
这边有举例子:譬如说我们修行人在我们上师那边受戒的时候呢,我们第六意识的思心所(思是令心造作嘛),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开始产生“我不要继续造恶,我要清净持戒”的那样一个功能它就产生了。所以我们第六意识思心所的种子呢,就会引取防恶发善的功能,它自然就会有这样的功能生起,在你受戒的那一刻开始,它就已经产生这样的作用了。或者是某人在发毒誓之后,他的思心所的种子也会从他发誓的那一刻开始,就会引取发恶这样的功能。所以依止这样的功能所引发的善色或者所发的恶色,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受”,因为你领受了一些戒或者誓言之后所引生的色法,所以叫做“受所引色”。
那这种戒体之色虽然看不见,也不能够表示出来给人家看见,没有办法表示出来,所以它称为无表色或者无戒色;但是它会在无形当中会影响我们的身、心。由于它能够时时的影响我们的身、语(像我们受五戒,我们就不会杀、盗、淫啊,那语呢,我们就不会打妄语啊),所以它就会影响我们的身、还有语,所以也是一种色法。
这种戒色从受戒的那一刹那就开始存在,而且非常有效地进行着止恶行善的功能。即使我们睡着了,或者在放逸、懈怠的时候;可是我们所受的这个戒呢(在这个时候好像忘记了);可是没有,它还是继续有那个功能。
所以受戒、持戒真的是非常殊胜,也是它为什么能够成就定力跟开发智慧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的原因就在这里。不管你就是不用功、不精进;可是它还是一样,效果还是一样存在的。所以它说:你即使在睡眠或者放逸的时候,你所受的戒律好像那时候已经把它忘记;但是呢,他也仍然可以坚守着这个戒律。除非有一天他破戒,或者他心里面舍戒了:“啊!我不要继续持了”,从那一刻开始就没有这样的功能。所以它说:除非有一天他破戒或者舍戒,决心不再守戒,这个时候,这个戒色就在那一刹那就毁坏了,那就没有现在我们讲的这个色法的存在。
好,第四类呢是遍计所执色。这就是第六意识所造作出来的境界,这个是我们每天都在造这些遍计所执色。这是由第六意识起遍计所执所产生的种种色境,譬如说回忆啊,你坐在那边发呆,然后想过去的事情,这就叫回忆嘛,这是我们常常在做的事情。那这时候没有五尘境界来引发我们,没有;只是说你坐在那边回想,所以你回想的那个都是第六意识的法尘境界,那时候跟眼前的色、声、香、味、触就没有关系了,只是你坐在那边回想过去的事情,这个就是属于遍计所执色。
或者幻想,坐在那边幻想:“我可以成为一位伟大的修行者、我一定要好好地利益众生。”坐在那边打妄想,或者幻想:“我以后……哇!怎么样、怎么样……”,也是属于第六意识,因为也跟眼前的色、声、香、味、触没有关系嘛,跟眼前的境界没有关系。你只坐在那边,第六意识在那边幻想了很多的景象这样而已,这个也是属于法尘。
还有做梦、梦境。梦境也是第六意识,我们叫做独影境嘛,已经没有前五识的作用,只是第六意识单独地,在我们心中、我们心的作用,产生了种种的境界,那就是梦境。所以梦境是怎么造成的?我们心的作用嘛,第六意识所现的种种境界。所以它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不是真实存在。那为什么要那么在意那个梦境吉不吉祥呢?晚上做梦,白天再来说梦话,说“这个梦好不好?它代表什么意思?”那就表示说我们把它当作是真实存在的,然后很在意它是好、还是不好:“它是不是在提醒我什么?是不是我的障碍会现前?还是怎么样”这都是属于第六意识的造作,所引发的这个梦境。
什么叫做“遍计所执”呢?就是周遍计度,执一切因缘所生法以为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我们叫做“遍计”。遍计,就是周遍计度的意思。那执什么呢?一切本来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就是告诉我们是无自性的嘛,它是性空的、它是无常的、它不是真实存在的;可是我们执著它,以为它是真实存在的,我们这样的一个执著,就叫做遍计所执。
本来是依他起,依他起就是因缘所生,依他起的都是因缘生灭的嘛,都是无常的;可是我们把这个依他起而产生这个无常现象、这个生灭现象,把它当作是真实存在地去执著,叫做遍计所执。
所以不论是五根面对五尘所落谢的影子,这个法尘也好,或者是我们第六意识单独作用的幻想,或者是梦境也好,其实它是虚妄不实的。那凡夫却执为实有,所以他很在意啊,睡醒了之后他对他的梦境的内容很在意,就是遍计所执。如此由第六意识周遍计度所妄执的色法,我们就称为遍计所执色。
好,最后一个——定果色,这是修定以后的种种的境界。那个就是现在讲的,定境里面的,你也会看到种种定境的境界嘛,它也是一种色法,它也是第六意识所攀缘的法尘境界。所以什么叫定果色呢?这是我们修行人在修定的时候,在定中所现的种种境界。因为它是由定力所生的色法,所以我们就称它为“定所引色”,或者是“自在所生色”。
这个定果色,在凡夫跟菩萨来说,它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凡夫在那边依假想定,譬如说观想嘛,我们观想本尊啊;但是怎么样?它不会变成真的本尊,是因为我们的观想力,我们的定力的关系,所以这个时候是没有实际作用的假色,不像菩萨。像菩萨,尤其是八地以上的菩萨,祂所观想的,祂在定中所观想的会变成是真的,真实可以受用的这个境界、这个色法,所以它就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它说:八地以上的菩萨呢,为了摄化有情,祂可以依祂的威德定心所变现的神通之色而成为有实用的色法。譬如说:祂入火光定的时候,我们可以真的看到有一团光在那边;那入水定也是啊,祂入水定的时候,我们看过去祂是一片水,那就是变成真实的色法现前了,变成实色了,而不是假色;那如果是入解脱定的时候,祂可以变现山、水、火、威仪身等等。
像我们说阿罗汉证果的时候,祂可以上身出水、下身出火啊,就是现种种的神通,就是属于这一类:入解脱定的时候。或者是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时候,譬如说在闹饥荒的时候,祂可以变现一口井,观世音菩萨可以变现一口井,然后帮我们众生解渴;或者是很饿的时候,祂可以变现(下面讲的)、也可以变成什么?变土砂为金啊、银啊、鱼啊、米啊,如果闹饥荒,祂就可以变现出面包啊,可以吃的东西来,这是真的可以受用的,所以菩萨的境界就不同。
如果成佛了呢?成佛,已经知道地、水、火、风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因此祂可以再创造出,从空中再化现种种的妙有、妙色出来。所以种种的净土就是这样化现出来的。所以祂可以创造出地、水、火、风种种,构成佛界之色。
所以净土是真实存在的吗?这样看的话,不是真实存在,属于定果色的范围。那我们种种禅定所现的境界,是真实存在的吗?所以没什么了不起嘛。神通是真实存在的吗?也是无常的啊,神通之色也是定果色,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色法是生灭的嘛,那我们就知道它是无常,它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就没有什么好执著。所以修定的人,不管你的境界多高、你的禅定功夫多好,你能够变现即使像八地以上菩萨这样的境界,它也是生灭法,也不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了解了这个色法之后,我们就不会被色法所困住,不会对色法产生任何的执著了。
我们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