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善法十一(信)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好,我们看一百三十七页最后一行。“信”它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可以对治不信。所以什么时候我们有信心?就是除了我们改过以外,把疑根去掉以外,把怀疑不信这个去掉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让我们的信心圆满。
所以我们问自己:“我什么时候信心才圆满?”就是你什么时候没有“不信”:不相信别人啦、怀疑啊,你什么时候没有,你什么时候就有信心。因为它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不可能说“我对佛法很有信心,可是我又怀疑东、怀疑西”,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你会怀疑表示你信心还不圆满,只要你还有这个念头、还有这个种子,它就会生起现行。
所以信心它最大的作用,这边讲到的:就是对治不信,它可以去除我们怀疑啊这种染污的心,以及乐于行持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善。为什么有了信心之后,你才可能行善呢?因为你相信嘛,你相信因果,你相信善有善报,你相信三宝的功德,你相信自己的自性本自具足佛性,“菩提自性,本自具足;菩提自性,本自清净。”心本来是清净的,那你才会朝这个修行的目标不懈怠,非常精进努力地去达到最后开悟成佛的目的。这整个过程就是靠信心来推动,因为你相信,相信自己能成佛,你才会去努力修行嘛;可是会放逸懈怠,那就表示说你这中间可能还有夹杂着其他一些染污烦恼在里面,或者是业障没有清净啊等等的。
所以信心它等于是推动我们去行一切善,不管是有漏的善还是无漏的善,都要靠信心才能够圆满。我们我执没有断以前,就是还有带着“我”啊,行善也有、做好事也有“我”的观念:“我今天帮了什么事情,我帮了什么人”,都记得很清楚;也没有关系,那个我们叫做有漏的善法,它是跟烦恼相应的。可是之前我们还是要行世间的善法,即使它是有漏的,他带着烦恼的,带着执著的,没有关系,他还是在累积一些福报或者是功德。
可是慢慢我们开悟、见到空性,明白实际上没有“我”,无我的这个道理以后呢,这时候行的善就没有一个“我”在行善的人,也没有我行善的“对象”,或者行善的这件“事情”,我们都可以当下把它空掉。那个就是说你开始行的是无漏的善法,无漏的意思就是说没有烦恼、没有执著相应,叫做无漏。
所以不管有漏、还是无漏,都是靠信心才能推动,让我们精进努力、不懈怠地去完成一切的善法。因为我们相信它会有这样的结果,有这样的功德,然后无漏的善法能够让我们成就菩提的佛果,我们这样相信,我们才会努力去完成它嘛。
所以它这边讲说可以成就一切的善,不管是世间还是出世间的善,都是靠信心才能够圆满。
好,接下来它还是再次地重复信心的内容有哪些,有三种:
由以上可以得知,信的差别有三种:第一个,是对诸法的事相以及实相,就是有为法和无为法,都能够产生决定的信解,也就是所谓的胜解。不管对一切事物生生灭灭的现象界,我们可以如实地了知它是无常生灭的、它是无我的——这个,我们就对现象界有了胜解。任何情况之下,都不会轻易地动摇你的观念,对这个无常的观念、对无我的观念、对性空的观念,对三界轮回只有苦没有快乐这个观念,是任何情况之下都不会动摇了——这个我们就是对现象界有了信心,所谓的“事”这个方面有了信心。
所以这个时候人家说:“哎呀,不要这么精进地行善,或者不要那个;我们去做什么。这个不用那么急,或者是不用那么努力,没有关系。那我们先去做别的:跟贪、瞋、痴相应的那些事情。”所以有人试图动摇我们的信心的时候,我们那时候就可以尝试,可以反省自己是不是很容易就受到别人的引诱啊,或者是诱惑啊。
因为世间的诱惑太多了,尤其是现代,信息越来越发达,贪欲的外缘越来越多,所以生在现代的修行人势必要比古时候有更高的定力;要不然他很难抵挡诱惑:这种声光的诱惑啊,看的啊、听的啊、闻的啊、尝的啊。
还有身体健康,怎么样让我们的身体健康长寿的方法越来越多,所谓的养生之道,这也是诱惑啊。修行人应不应该好好地来研究健康长寿的秘方啊?或者要吃哪些健康食品啊?或者是要练哪一些功法来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修行人应不应该花很多的时间在研究这方面?应不应该?你可以有很充足的理由啊,为什么?“我要先把身体弄健康我才有力气修行。”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是不是这样子呢?应不应该把自己的身体先养好来,才能够好好地修行,是这样子吗?是啊?啊?(有师兄答:应该是调心比较重要)调心比较重要;可是病恹恹的怎么办?没有力气修行,整天在忙着看病,这样可以吗?这样可以?应该怎么办?有病要不要看医生?去看医生是不是怕死?
我们一个正确的态度就是:我们要把我们的身体好好地去把它照顾。像菩萨戒里面就有一条:你无缘无故地折磨身体,行那个无益的苦行、没有任何利益的苦行,犯了菩萨戒。它这条是什么意思呢?不是叫我们很爱命,很贪生怕死,然后很爱护这个身体、舍不得这个身体,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我们要借假修真,我们要完成这个菩提道业,不管是自利、还是利他,身体非常的重要。所以我们有病要看医生;但是是没有执著,不是因为执著身体、执著我们的生命,这样的态度去看医生。而是不执著的态度,因为法的缘故,因为道业要精进的缘故,要有力气修行的缘故,没有执著地去看医生,应该怎么医就怎么医,应该怎么样吃药打针,就按照医生的吩咐来做。目的是什么?不是对生命的执著,也不是对身体的执著;而是为了道业精进的一个资粮,这个态度就对了;如果不是的话就不对。
现在那种店,这边不晓得有没有?有机食品,你们现在有这种店吗?生机,(有师兄答:有,但是还没有很普遍)还没有很普遍?你们有没有观察,是哪些人来开这种店?所有养生的这种店,大部分是修行人在开,为什么?原来的动机是很好:因为让大家健康嘛,有健康的身体好修行,对;可是这中间我们就要很仔细地检查:我们可以去饮用这个生机的什么蔬菜啊,有机米、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什么,所有都是有机的。我们不是说不可以,只是说我们去买的心态我们要好好的反省一下:咦!这有没有贪著在里面?有没有贪?贪我们的命、生命?有没有贪我们的色身?这个四大的假合之身,有没有那个贪著在里面?还是纯粹是为了修行,我才把身体(保养好)。
就是举一个例子,我们做任何的事情,像一天吃三餐也是啊,有的人会很注重营养,那注重营养你也要反省自己:你是为了贪生怕死才注意,为了贪著这个色身注意营养,还是说真正你是为了修行,你吃东西没有执著,不是因为好吃不好吃,而是要吃得很健康,没有错,都为了修行,为了将来想要行菩萨道、发菩提心、利益众生,为了这个目的,你把自己养得很健康,这个是很正确的一种态度。
这个是我们很容易犯的,就是谈到这个贪欲,我们现在太多的贪欲在诱惑,因此我们要成就定力就会比以前还要困难很多。再加上信息的发达,电波的干扰,因为电器发达,所以空中的、地下的都充满了干扰的电磁波啦、声波啦、光波啦,它也是一种无形的干扰。因此我们越是现代化,高科技的社会呢,我们要成就定力就越困难。所以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现代这样社会的一个状况。
所以我们面对这个五欲之乐,就是色、声、香、味、触,我们的眼根面对色尘的时候,耳根面对声尘的时候,鼻子面对香尘的时候,口中吃东西面对味尘的时候,我们身体触尘的时候,都要当下了知它是因缘所生无自性,你就不会贪著在那个色境上面,那个声光幻影,你就不会贪著在声色的诱惑里面,也不会被音声所诱惑。
所以你平常这样训练,你听音声的话,看这个不同的内容,对你有没有产生不同的心的波动:听到有人赞叹,是不是马上就心跳加速这样,很欢喜嘛;然后听到不顺耳的声音,有人批评你啊,或者是对你有意见啊,甚至讲话很不客气啦,吵架的时候啦,咦!你再看看你的心,是不是也是心跳加快嘛?气血上升、往上冲,马上血压高。
对,你好好的观察,音声对你的影响。为什么不同的内容,我们会引发不同的反应跟情绪呢?因为我们当下不了知音声是无常,音声是因缘所生,音声是无自性的,我们当下没有这样的觉察力,所以很容易被不同音声的内容,产生不同的反应跟情绪。
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对于诸法的事相,事相就是有为法,我们昨天讲的,有生灭的、无常的、有所造作的,这个就是有为法。那我们五根面对五尘境界的时候,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嘛,面对五尘境界(色、声、香、味、触)的时候,要练习观照它是因缘所生、它是无常的。音声是无常的,为什么?因缘所生。听到音声有哪些因缘呢?眼识九缘生。耳识呢?八缘生。哪八缘?我们要听到音声要具有什么因缘啊?要有耳根嘛,还要有音声嘛,还有呢?还要有耳识嘛,对不对?耳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还有种子、还有作意。这个听不懂没关系,我们说明,你耳朵要听到音声,它就要有那么多因缘你才能够听到音声,少一个你就听不到了。这个说明什么?它是因缘所生法,它是生灭法,它产生一个音声,你听到了;可是它马上又消失了嘛,可见它是无常的,音声是无常的,它是生灭的;八个因缘具足的时候,音声就产生了,然后它就消失了。生灭、生灭,我们作这样的观察的时候,就知道音声它是无自性的。
它既然是无自性,它自性是空的,它是无常的,它是生灭法,为什么我们会对这个不真实的音声产生这么多的执著?而有这么多的反应、情绪呢?那是不是很颠倒?是不是?所以,好,下次有人骂你的时候,怎么办?观音声无常、音声无自性,是生灭法,因缘所生,空!看当下是不是可以空掉。就是我们举例子,作这样的观照。所以人家讲什么内容,没有什么差别的,都是因缘生灭、生灭这样而已,没有什么差别的。差别在于什么?你听的人,你的心有分别,是不是这样子?
同样一句话,讲出来,每个人反应不一样啊,那可见问题不在我发出来的音声嘛;而是在你们每一个人的分别心。你们每个人的分别心听了之后,产生不同的感觉:讨厌的人讲甚么话,听了就很讨厌嘛,对不对?自己的爱人,他(她)不管讲什么,哇!都很顺耳。怎么有那么大的差别呢?同样的话,跟你讲、跟他讲就是不同的反应,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分别心在反应,不是音声本身它在作分别,让你听了有不同的结果,不是的。
所以我们就很清楚,音声的本身是无常的;可是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观照,我们把听进来的东西、听进来的话,都把它当作是真实存在的、真实得不得了。我们才会听到赞叹好欢喜,嗯!马上轻飘飘;那听到不喜欢听的内容,我们就开始有一些情绪反应了,对不对?就是这样练习。
那每天要吃东西,也是啊:舌根也是因缘所生,所以你吃到什么东西,怎么样?东西的本身没有分别;那为什么同样的一道菜,每个人吃下去的结果也不一样?有的人说“嗯,不错”,有的人说“太咸”,有的人说“太酸、太甜、太怎样”,怎么有那么多的差别呢?同样的食物,每个人吃下去都不同。这个也说明了味尘是因缘所生无自性的。
所以我们每天要吃啊,吃很多东西啊,所以我们当下是不是也有作这样的观照?是不是也这样的练习?说它是因缘法,它是生灭无常的,它是无我的——这样我们又能够慢慢去掉对食物的贪著。
好,看到的也是这样练习、看到的,没有对象的差别,都一样,为什么?眼识九缘生、九个因缘,还要光线、还要空间,加上我们刚才讲的这些因缘,一共九个因缘和合了,你的眼识才可以看到东西,所以它也是生灭法。
那同样看到一个对象,每个人的反应也不一样:他是我的好朋友,我就:“哇,好喜欢他来”;“那是我的怨敌,就最好不要出现在我的面前。”同样一个人,可是每个人的反应也会不一样,也是说明了我们的眼识它是生灭法、它是无常的。
好,从现在开始怎么练习?怎么练习?去明白现在讲的,诸法的事相,怎么去明白它的真实相是什么?一切的外境都是因缘所生无自性,是无常生灭的,然后怎么样?然后安住在没有分别的那个状态,我们叫做现量。没有分别,你就是看而已,没有分别;就是听,练习不生分别心,不去判别好坏,这样练习,你就不会引发你的贪、瞋、痴烦恼,不容易现行。可是很清楚的知道你看到什么东西、看到什么人,很清楚;可是试图不要因为不同的对象引发不同的心境。你的心在作用,产生烦恼,练习不要让我们的心生烦恼,就是安住,安住在无分别的那个境界当中,只是如实地看,很清楚。不是说“我都不清楚,因为我没有分别心,所以我都不知道我看到了什么”,不是这样,是很清楚看到了什么,当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没有分别它的好坏、善恶,没有取、舍。取,就是我们喜欢的要取嘛;不喜欢的要舍,要丢嘛,讨厌死了——试图不要做这样的一个分别,这样来练习。
这个练习呢,能够帮助我们明白诸法它的现象界,借着这样观察,我们可以体悟无常、性空、无我的道理。
那接下来是讲诸法的实相,就是所谓的无为法,就能够进一步去体会它不生不灭的这个法性、这个实相。所以怎么去体悟到这个诸法的本体它没有生灭的呢?我们就从观察生灭无常的这个事相当中去契入。当你心不生分别的时候,你慢慢、慢慢的心就能够安住了。安住了之后,保持现量境之后,我们就可以从有为法进入无为法的境界当中,那个当下就没有生灭了。
好,所以我们从有为法的练习是要契入无为,这个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开悟嘛、要见性嘛。可是什么是我们的菩提自性呢?就没有生灭的那个本体,就是我们的菩提自性。可是我们如果随着生灭现象界去随着它转、随着外境去转的话,我们永远没有办法体悟到我们的自心、本性,它是没有生灭的。所以我们作这样的练习,实际上是要由这个有为法契入、去体悟那个本来没有生灭的。
所以它是怎么样契入呢?就是当你的心不分别之后,诶!它就可以安住,安住在那个没有分别的现量当中,你继续地保持,它就是一个没有生灭的状态,因为你已经没有随着外在的生灭现象去什么?去跟它、随着它转,你的心没有受到它影响,你的心安住得很好。什么叫安住?就不动嘛,怎样才是真正的不动?没有生灭就不动;你的心一动了就有生灭,就是这样练习。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修定?就是练习心不动摇嘛,专注、不动摇,不随着外境来动摇我们的心。所以我们看只是看,我们的心不动,所以就不会生贪、瞋、痴;我们听就是听,心不动,不会随着外在的境界而动摇,这样安住久了,就是一个不生不灭的无为境界,我们就契入了法性了,就有可能开悟,开悟是这样开悟的:是借着有为生灭的色、声、香、味、触,或者一切因缘所生法去观察,观察到它原来自性是空的,因为生灭、生灭,所以它自性是空的,由这个观察而进入、契入空性,你就可以安住在没有生灭的无为境界当中,就有可能可以体悟到我们那个本来没有生灭的菩提自性,你就开悟了,就是这样契入的。
那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可以到达,只是我们要先明白这样的观念:什么是本体界、什么是现象界。有生灭的是现象界,我们活在有生灭的现象界,这个不是法身大士、不是明心见性,或者不是破一品无明的菩萨他们的生活。就是说,破了一品的无明,我们称为法身大士,就是他已经破了见思惑、破了尘沙惑、又破了一品无明,我们就称为法身大士。他们活着是什么生活?他们是用真心,真心是没有生灭的,所以他们是用他们的真心、没有生灭的心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都是用真心,所以他的心是没有生灭的,他看到诸法也没有生灭。
我们没有破见思惑,没有破尘沙惑、也没有破无明,所以我们的妄心是生灭的。我们观心无常就看到了:我们的念头生灭、生灭、生灭……,很快,那表示我们用的是妄心。虚妄的心有生灭。
真心没有生灭,真心是真如无为的境界,没有生灭。所以诸佛菩萨用的是真心在过生活,所以祂们是不生不灭,所以祂们不会变心的。
那个要死要活的,执著的不得了,那个我爱你、你爱我,就是互相控制对方嘛,说清楚了就是这么一回事,对。那互相他们都是用虚妄心,虚妄心就是有生灭的,有生灭的它就是虚妄、它就是生灭法。我们只要是用生灭的心在做事情、在想事情、在说话、在做事情、在给人家promise承诺,那个怎么能算数?因为,他用的是生灭的妄想心在做事情,我们没有开悟之前用的都是虚妄的心,所以今天会这个心情,明天又那个心情,不一样。今天喜欢,可能明天又不喜欢了,自己都变来变去,你能给对方什么承诺说“我爱你是永远不会改变。”自欺又欺人嘛,怎么可能?因为你用的是妄心,他也用虚妄心听,他也听了很欢喜:“哇!真好,有人爱我真好,被爱的感觉真好。”对呀,他不明白,两个虚妄心讲的话怎么能够相信?
所以除非我们已经开悟了、已经见到我们的本性、我们那个没有生灭的真如,那我们平常也是用这个真心在过生活,他讲的话你可以相信了,为什么?真心是没有生灭的,所以他讲的是真心话——这个才是真心话。
平常他用他的妄心说“我说的是真心话”,你就不要上当了嘛,他不是真心所说出来的话。所以我们为什么说:佛祂说的话是真实语?真实语,为什么佛说的是真实语?因为祂是用真心说的,所以祂的话绝对是不会虚妄的、不会欺骗我们的,绝对是可以实现的。
可是我们没有开悟之前用的都是妄心,我们观察自己的念头就知道了嘛:生灭、生灭、生灭,它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的就是不能够相信的。所以有一句话说:除非你证到阿罗汉,你说的话才算数,或者是阿罗汉说的话才能够相信——这句话是真实不虚的,因为他阿罗汉已经断了我执,他是在涅槃境界嘛,所以他是不生不灭,他用的是真心,所以他说的话才是可以真正的相信。
我们虚妄的心每天自己都在改变,每一刹那都在改变,因为它是无常的,自己的心都变来变去,三心二意嘛,怎么可能一心一意?一心一意是真心才是一心一意,我们是三心二意,三心二意就表示它变化无常。
所以现在我们首先第一个要相信的内容:就是现象界跟本体界它的差别。那跟我们修行又有什么关系?然后怎么样体悟由有为法进入到这个无为,由有生灭的进入到没有生灭的,它这一个过程就是我们修行的过程。所以除非我们开悟,开悟是见到什么?就是见到那个没有生灭的、我们的法性、我们的菩提自性嘛,那个叫做开悟。你看到了,你至少已经知道:“哦!原来我们的真心是没有生灭,我们的菩提自性它是不会随便改变的,它是真常的,不是无常的。”你有这样的体会之后,那悟后起修,你才慢慢、慢慢把你的习气,慢慢慢慢的去把它修清净,连种子也清净,这个我们昨天讲过了。
所以什么是生灭法?什么是不生不灭的?我们要先弄清楚:不生灭的是本体;只要是因缘所生的,现象界它都是有生灭,它一定是无常的,不可信任的。所以我们相信眼睛看到的那个色尘,然后产生贪瞋痴,这个是很虚妄的;我们听到的音声它也是虚妄,为什么?因缘所生,所以音声是无常的;同样的我们闻到的、尝到的,身体感觉热、感觉冷都是无常的。所以刚才坐在那边打坐,舒服不舒服,它也是无常的,你就不会觉得坐在那边那么辛苦了。如果说坐到什么腰酸背痛,还是怎么样。你们都坐得太紧了,有几个,反正我推不动的都是太紧了,身体要再放松,放松到我轻轻地一碰你就可以动了,那个就是身体放松。
所以刚才坐了那一个小时的静坐,所有的感受也是生灭法,所以痛就痛,它一定会过去,它不会从现在开始痛一辈子,不会的,为什么?因为它是无常法,所以没有什么可怕的。那个痛啊、酸啊、麻、胀啊、不舒服,没有什么可怕,为什么?生灭法嘛,无常的,它一定会过去,你稍微移动一下姿势,它就消失了嘛;或者打坐完起来,它就消失了,所以没有那么可怕。我们明白它是无常的之后,我们比较能够安忍静坐的苦,那我们的功力、定力就可以增长得非常快速。
我们一般打坐进步得很慢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太在意那个感受、舒不舒服的感受,因此我们很难进步。因为我们都会被那个感受牵引来影响我们的心:舒服就全身舒畅,心就好像产生乐受;不舒服的时候就产生苦受,因此我们很难。然后我们又希望坐到舒服;可是它偏偏又四大不调,气脉不通畅,它也不可能舒服。所以就在那边撑,坐得很辛苦。这样我们就会觉得打坐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那怎么可能会进步呢?你没有办法坐得很欢喜嘛,也不会很喜欢坐,所以它要进步就很困难。
可是我们明白它是无常的之后,我们就能够忍受,忍一忍就过去了嘛。身体所有的不舒服,就是因为你没有调好嘛,可能五脏六腑不健康、可能地水火风四大不调、可能气脉不通畅……就是这些毛病啊;可是你不坐的话,它也不可能调好。
所以我们明白它是无常的之后,我们就能够忍受。咦!功夫就进步得很快速。我们前面坐不好都是因为不能够忍受,然后希望舒服,然后排斥那个不舒服,因此一点点苦受我们就觉得好像不能够忍受,不能忍受就不喜欢坐了嘛,回去就不喜欢练习了嘛。在这边是因为有师父盯着,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那个姿势太难看这样子。可是回去谁看得到?可能就坐得已经变形了也没有人知道。所以只有靠自己的努力,经常不断地练习。
那他如果怕苦的话,他就一定很少练习,因为坐起来不舒服嘛,不舒服就不坐啰。那不坐就不会进步了,定力就很难增长。那我们越能够忍受的话,他就能够慢慢越坐越久,然后身心也越来越轻安(后面会讲到轻安),慢慢地那个轻安会生起。那个之后我们就会很喜欢坐。
可是这个之前的痛苦期,我们一定要给它撑过来。那怎么能够帮助我们早一点来度过这个过程呢?痛苦的过程,调身、调心的过程呢?就是要明白:这个现象界它是生灭法的道理,对我们修行有很大的帮助,明白它自性是空的,它是无我的。
好。那第二个呢,是对三宝真实清净的功德生出爱乐之心。这个我们昨天讲过了,三宝有哪些清净的功德,等一下那后面也还有。
那第三个是对于一切世间与出世间的善法,相信只要肯努力精进,一定能够有所成就,因此生起希求的心,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到达,达到成就一切的善法、功德、甚至神通、智慧,都希望自己能够到达。
由于具备以上三种信心,就可以对治不信,而使心爱乐修习一切世间的有漏善法,还有证得一切出世间的无漏善法。忍,就是胜解,是信的因;爱乐还有希求心是信的果。如果要确实描述“信”的自相是什么?就是前面提到的“心净为性”。就是说,“信”的体性是什么?就是能让我们的心恢复清净,这是信的体性。
好,我们看一百四十页。由于信的自性澄澈清明,能够清净我们污秽的心还有心所,所以我们说它的体性是心净为性。就是说它能够让我们被染污的心,被什么染污呢?被无明、被烦恼、被业力、所知障、烦恼障所染污,这个心还有心所(心所就是跟心一起作用的,我们现在讲的都是属于心所)。信能够让它清净,所以信心就是让我们的心恢复清净。
为什么不也说心所清净呢?那因为心是主,说到心其实就已经包含心所,所以我们只要说心净为性就可以了,也不用再说心所清净。这种情况就好像水清珠,水清珠是比喻信的体性,能够让我们的心恢复到本来清净的状态,就好像那个水清珠,我们把它丢到那个浊水、很浑浊的水里面,它是能够澄清,让这个水慢慢、慢慢变得很干净,就是用这个信来比喻水清珠能够澄清浊水,那浊水就是比喻我们的心受到染污的状态,它能够慢慢、慢慢让它澄净、清澈。
那另外还有一个说明“心净为性”的理由,就是相对“不信”的自秽秽他说的。不信心所和其他的烦恼不同,其他的烦恼都各有各的自相,不会染污其他的心所;只有“不信”这个心所不但自相浑浊,还会浑浊其他的心跟心所。就像脏的东西,不管放在哪里,都会把其他的东西弄脏一样。
这个什么意思呢?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只要我们的心一开始怀疑、不相信的话,我们的整个心就受到染污了,就开始影响到其他的心、其他的心所也跟着染污;不是只有一个、一件事情会被染污而已,或者一个心所,不信这个心所会被染污而已,不是!它会把所有其他的心所都染污了。
所以它这边就做了一个比喻:就好像一个脏的东西,不管放在哪里,都会把那个地方弄脏。就是说我们只要怀疑不信的话,我们整个心就受到染污,那其他的心所呢也会跟着染污,就是一片浑浊,本来清净的水就变成一片浑浊。所以它的伤害性、危害性最大的就是这个“不信”,所以它很重要的原因就在这里。
所以在说明“信”的自相的时候,就会相对“不信”的自相来说而以“心净为信”的自相。
好,那下面呢还是解释这个“信”是什么,诚信不疑的意思。再重复这三个内容。我们看一百四十二页:什么叫信?就是诚信不疑,你真诚地相信,没有丝毫的怀疑,叫做信。那分成三类:
第一个,是信实有。就是我们说过了,已经说了两堂课了。对于佛所说的教理,不管是间接地阐述一切法因缘所生的世俗谛(世俗谛,我们稍微把这个名相要稍微的记一下:世俗谛,就是所谓的生灭法,无常生灭的这个现象界都是属于世俗谛);或者佛为我们开示的一切法空无自性的胜义谛,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没有生灭的无为法,这个就属于胜义谛(我们要稍微记一下),这个属于实理的部分。那不管是世俗谛,佛为我们开示的内容;还是胜义谛,为我们开示的内容,其中的正因正果关系,都能够到达深信不疑的地步,因此不再被其他错误的事理或邪因邪果所转变。由于这是经过殊胜的理解之后才产生的信心,因此这个胜解就是信的因。我们相信,对世俗谛、还有胜义谛所有的内容产生信解,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可动摇了——这个就具备了第一个,信的因。
它这边说的邪因邪果,就是其他不是佛法正知见以外的那些歪理,歪理有千条嘛。不管它怎么说,我们都不会改变:“一切因缘所生法是什么?无常的、性空的”,我们坚决地相信;不再去生起“以为真实存在、实有的”这样的一个邪知邪见,不再会生起这样的邪见。那我们就是有信心了。
好,那对三宝的功德呢,前面有提到三宝的功德有法身、般若、还有解脱这三个功德,这三个功德对于我们成佛有很大的关系。后面有一个表格,它就作了一个说明,所以我们这边要详细地看,它很重要、很重要。
第二类是信有德,就是相信三宝具有法身、般若、解脱等真实清净功德,因此对三宝深信好乐,认定祂就是我们真实究竟的皈依处。由于不再被数论派所说的三德或者胜论派所说的十四德所迷惑混乱。数论派、胜论派就是当时外道(其他)他们也有一些说法。那我们现在不研究他的三德、十四德是什么内容,就是不会被他们混乱。因为他们也讲三德,那我们也讲三宝有真实的三种功德嘛,那就可能会混乱。
所以我们要先弄清楚所谓三宝真实的功德指的是什么呢?我们就看下面这个表,关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是如何成就的,列表说明:
三观,就是空、假、中三观,这个就讲到我们一般修观有三种观法:第一个是修空观,第二个修假观,第三个修中观,这个我们在前两堂也都在讲。我们说诸法实相是空而不空,这个“空”呢,就是你修空观就可以证到空性,证到一切法自性是空的,这个就是修空观。看你修的是人空观还是法空观,人空观就是你用像南传小乘的,他们是用析空的方法、分析空,分析空也可以达到自性空、契入空性。分析空我们可以举例子,我们过去也举过例子:
譬如说这是一本《百法明门论》,是吗?这本书是真实存在的吗?是不是真实存在的?有嘛,有吗?是真实存在的吗?(有师兄答:不是)不是?为什么不是?来,我们用分析的方法,因缘所生法,怎么证明它是因缘所生法?证明给我看,说到我相信它是空的为止,(有师兄答:由纸张啊、木头……)由纸张、木头,先砍树,然后开始制造木浆,然后变成纸张,一本一本装订起来,所以有《百法》,还要写稿子、校对、印刷、编排,所以才有这本书,所以证明它是空的,是这样吗?是不是这样?这样你们可以相信这本书是空的了吗?空的还念什么?不要念。是不是空的?这样可以相信它空的吗?还从砍树开始想,很长。(有师兄答:种树)从种树开始想?从播种开始吧!
有更快的方法,什么方法?这个封面是《百法明门论》嘛,第一页是《百法明门论》嘛,是不是?这一页是书吗?这一个封面可以说它是书吗?不可以,好,撕掉;这一页可以说它是书吗?撕掉。这一页是书吗?也不是。一张一张撕,每一张都是一张纸,不是书。那你撕完了,撕到最后一张,《百法明门论》不存在,对不对?我们这个是一种分析的方法,就可以当下证明它不是真实存在有一本书啊,书的自相了不可得,书的自性是空的,为什么?因缘所生,无自性;因为它是因缘所生法,所以它自性是空的。
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这个房子是真实的吗?大家都坐在里面,它不真我们怎么坐?这个房子是真实的吗?不是。那为什么你们拼命买房子?房子的自性了不可得,你们买什么房子?(有师兄答:借来用)借来用?还是很好用。我们开始拆房子:这一面墙是不是房子?它叫做墙来的,砰!这一面墙倒了,不是房子,它是墙来的;那一面墙是不是房子?不是,砰!这一面是不是?不是;那一面是不是?不是。好了,这个屋顶,不叫房子,对不对?这叫天花板嘛,拆了;地板嘛,不叫房子,对不对?叫地板,不叫房子,拆了。好,房子在哪里?房子在哪里?告诉我。
桌子也一样可以拆嘛,对不对?这个桌面拆了,这一面叫做木板,那一片是木板,拆了;这一片也是木板,那一片是木板,拆了。桌子在哪里?没有。
这个是析空观。所谓小乘他们悟的空性大部分都是用析空的方法,所以他们可以一直分析、分析到什么?微尘,到最后是邻虚尘,已经接近虚空了——叫做邻虚尘,灰尘的尘。就是说你可以把物质一直分析。
我们现在物理也可以证明嘛,是不是?任何一个东西,它是怎么组成的?分子嘛,对不对?里面有什么碳啊、什么啊,全部都是化合物。我们可以把这个分子、它组合的这个分子,再把它分析更小,是什么?原子嘛,原子有原子核,原子核里面有中子,有质子,环绕在外面的是电子。所以每一个原子都有原子核,原子核里面是带着正电,原子核带的是正电,旁边的电子是负电。原子核里面带的那个数量,跟外面环绕的电子的数量是一样的。质子跟中子,原子核中间所带的数量,跟它环绕在外面的电子数量是一样:一个中间是正的,外面的电子是负的。所以正负阴阳互相吸引,所以它就变成一个在活动的(电子是一直跑的,一直绕着原子核绕的)这样一个正负电的结合。每一个东西,我们分析到最后都是原子组合的。
原子还可以再分析,现在已经可以分析出来到最后是夸克(quark),有上夸克、下夸克,我们翻成夸克。就是以前只能分析到原子,现在还可以继续再分析。
可是在佛法里面,你还是可以再继续分析,所谓的它有方分,继续再分析,分析到最后我们叫做邻虚尘。就是不能再分析了,再分析下去它就等于是虚空了。所以它已经接近虚空了,邻近虚空了(邻,就是邻居的邻,邻虚;虚,就是虚空的虚)已经接近虚空了,再下去就是虚空,就不是色法。因为色法是有质碍的叫色法;可是我们可以把这个色法一直分析到最后,已经接近虚空,不能再下去,再下去就是虚空,就不是色法了。所以我们就知道它可以分成最小、最小、最小的一个单位。
那现在科学家也发现,也研究出来,可以实验出来:整个宇宙的现象就是一种波动。所以现在的物理已经可以证明出来物质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分析到最后是一种波动,没有真实物质的存在——这个很接近我们佛法所谓分析空的道理,分析到最后没有了,没有物质真实的存在。我们可以一直分析、分析到最小的单位,发现它只是一种波动。
所以一切因缘所生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不是。物质,我们可以去分析它;那心念的话,我们可以观心无常就发现啦:我们每个念头生灭、生灭这么样的快速,他一定不是真实存在的,我们那个虚妄心的生灭一定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色法不是真实存在的,心法不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小乘的,或者是讲南传的佛法,他们就是观察自己身心的变化,色身的变化。他们的“四念处”就是这样:借着身体的变化、动作的无常,观察色法或者是心法,或者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分别一个一个去把它分析。这个我们也曾经讲过它是因缘所生,去观察它的无常性、它的无自性。因为无常就是无自性嘛,所以它是无我的,这个就可以证入空性。这是一种析空观,分析而得的结果。
那大乘呢,它有很多种空观。一般来说最普遍运用的就是“当体即空”。我们观察一个物像的当下,就知道它是空的,不用分析方法,我们不用分析,到最后,连电子、什么质子,什么都没有了,不用分析的方法。当下我就知道它是因缘所生无自性的,叫做当体即空。因为我的观念里面,已经知道一切因缘所生法它是无常生灭的,没有它的自性可得——我已经有这样的观念了,因此我在观察任何一件事物的时候,我都当下就知道它是无自性的,当下就知道它是空的。
所以有了这个空观的人、这个修行人呢,他虽然看到好像有很多物体的存在,这边有房子,坐了那么多的师兄在这里,有桌子、椅子、麦克风,我们又在看书本;可是在他的观念里面,这些都不是真实存在的,都是因缘法,这个就是当体即空的一个观法。
然后他真正已经证到这个空观的话,他看到一切物像,他都不会产生任何的执著,为什么?他看到的当下就知道它自性是空的,他会不会起贪爱?会不会不喜欢?这个颜色我不喜欢,我不喜欢白色,我喜欢黑色(今年流行黑色是吗?)他没有这个观念,没有喜不喜欢,因为白色、黑色对他来讲都是了不可得的,颜色了不可得、形象了不可得、色相了不可得、物像了不可得——这就是当体即空。
所以他每天好像很忙碌;可是对他来讲,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做,就是那种感觉。每天好像很多事情在忙;可是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落影像,你的心,都没有在你的心里面成为影像。因为你没有执著,而且你知道每一件人、事、物自性都是空的,所以即使你今天面对了很多的人,讲了很多的话;可是好像什么都没有做的那个感觉。晚上一回来,虽然整天很忙,可是你好像没有事,心里面没有事。没有留了很多那个什么贪、瞋、痴、慢啦、什么喜、怒、哀、乐啊,留了一堆的情绪,晚上做恶梦。没有那么多的那种情绪的干扰,思想的干扰,然后那种喜、怒、哀、乐,喜不喜欢啊,然后那个分别、执著、妄想一堆,这样子,所以会很累嘛,好累哦。
为什么很累?因为你都把它当作真的,你太认真了,所以你晚上会很累,懂吗?太认真了。你们都把一切,你今天做的事情、每件事情都是真实的;你今天见的每一个人都是真实的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真实得不得了。所以你回来以后,已经好几个钟头,你为什么还一直放在心上?还觉得:“唉唷,如果那个不好的话……”,对!你可能明天想起来还会生气的,气它三天三夜。为什么会这样?就是我们把那个人也当作是真实的,他讲的话也是真实的,还有一个真实的“我”,然后认真得不得了。
一切法都不空,没有一个当体即空的,一个都空不掉:人也空不掉、法也空不掉、话也空不掉,每个念头也空不掉,全部都是真实存在,为什么?就是没有这个空性的智慧,平常没有作这样的观照。所以不明白它每一个都是假合的嘛!那个因缘假合的、四大假合那个虚妄的身体,然后它发出什么无常的音声,然后说了一些无常的话语,说给谁听?说给那个无常生灭的假合、四大假合的人听嘛——就是你嘛!说的人也是空无自性,听的人也是空无自性,说的音声也是空无自性,那有什么好执著的呢?
所以我们明白一切法因缘所生之后,诶!我们当下就把它空掉。我们平常作这样的观照、这样的练习,我们功夫成熟之后,即使你每天都很忙碌;可是你不会觉得很累。所以每天晚上看自己累的程度,就知道自己今天执著的程度,越累大概就是越执著吧,就检查出来了。然后晚上是不是心平气和的,然后心里好像什么都没有留下来,然后这样睡得很安稳?如果不是的话,心里面有累积了今天一天忿怒的情绪,悲伤的、种种的感受,留了一堆,然后这样子——就知道今天不空嘛,今天人也不空、法也不空、音声也不空,没有一个空的,所以才会留了一肚子的委屈啊、一肚子的伤心啊,对不对?就是这样练习,就是当体即空。
所以我们修行第一个要练习的就是空观:修我空观、法空观。不管你用什么法门,我们就是要修空观。那空观它能够开发什么智慧呢?
那就可以开始练习,等一下吃东西的时候就练习。看那个东西空不空,看可不可以当体即空?管它是什么东西,吃起来都一样,就是这样练习。
那我们现在再看空观它有什么重要性?对我们修行有什么重要?空观它可以破什么?破见惑。我们的见、我们的知见有什么困惑?有什么不明白?就是不明白它是无常、无我、无自性的嘛。所以我们见了空性以后,我们就破了这个错误的知见,以为真实存在这个错误的知见,我们就纠正过来了,所以它可以破见惑、见思二惑。
那它证到什么智慧呢?就是所谓一切智,这个一切智是阿罗汉证到的。只要是证到空观,我们修空观(空观怎么修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看你是用分析的方法来破除以为一切法真实存在的执著,也可以;你用当体即空,当下把它空掉的方法也可以,这个都是修空观。)修空观的话,你就可以见空性;见空性,你就可以明白无我的道理,无我、无法的道理。
那小乘来讲,他明白我是空的嘛,那他就可以断我执,因此他就可以破见思二惑而证得一切智。所以我们现在要记起来:所谓的一切智,就是说他破了见思二惑,他已经证到人无我。那他怎么证到的?修空观证到的。修空观,破见思二惑,怎么样?证得一切智,这个功德叫什么德?叫做“般若德”。
我们说三宝有这三种功德,第一种般若德,他是怎么证得的呢?修空观证到的,证到的智慧叫什么?叫一切智。所证的功德叫什么?叫般若德。好,我们要记起来这个,破的是什么惑?见思二惑。
好,所以我们下次看到个般若,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什么智慧?见到空性的智慧。所以我们修空观就可以证到空性的智慧,这个功德叫做般若德,那个智慧叫一切智。
好,我看我们今天就讲空观,那我们现在就开始练习。那你们明天也可以继续练习。那我们明天介绍假观怎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