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译者生平,解释经题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Orchid Country Club
二○一七年三月八日
我们今晚开始讲《心经》。
首先介绍《心经》的翻译者,大家都知道:鼎鼎大名的玄奘法师。那他是哪里人呢?就是中国河南省偃师县人,俗家姓陈。父亲的名字叫陈慧,曾经做过江陵令,就知道他父亲是当官的。他有兄弟四个人,玄奘是最小的儿子,他的俗名叫做陈祎(yī)。
玄奘法师从小就跟其他的小孩子不一样。像其他的小孩子可能看的就是漫画啊、武侠小说啊、还是什么;可是玄奘法师呢,他不是雅正的典籍不看(雅正,就是典雅的“雅”)。所以他读的肯定就是四书五经啊、什么经史子集之类的。因为从小你所接触的那些资讯,它会影响你一生一世。所以从小看雅正的典籍,就培养他将来一番的大作为,其实是从小就可以培养出来的。那除了宿习所追,就是宿世善根深厚这个原因之外,还有后天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还有呢,不是贤圣的风范不学习。所以他学习的对象一定是古圣先贤;那看的书或者是了解的内容呢,可能是《高僧传》啊、高僧大德的传记。那现在小朋友都是追星族,或者是崇拜偶像,所以他对他偶像的生平故事都非常的熟悉;可是什么《高僧传》啊,哪一个高僧大德的传记、生平故事,就是一概都不了解。所以从小接触的、你所模仿的对象,或者是你所想要见贤思齐的这样一个对象,对一个小朋友来讲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就是从小他所崇拜的是英雄人物啊,还是《水浒传》里面的哪一个谁啊,还是什么,也会影响到他将来的前途。
还有呢,玄奘法师他也不结私营党。就是小朋友喜欢搞帮派嘛,或者是喜欢结社啊,或者是搞小圈圈啊。可是玄奘法师都不结私营党,表示说他从小就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自己人生模仿的、见贤思齐的对象;或者是他的思想,或者是哲理,其实是从他从小所接触的这些:所读的书啊,还有希望能够达成的志愿或者是目标,都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从小就是这样,跟一般的小孩子不太一样。我们看很多伟人、或者是哲学家、或者是宗教家,他其实从小就会跟一般的小孩子不一样,所以从小就可以看出来。
好,那他的父亲不但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也是精通儒术的学者。就知道他的家庭教育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的思想。那他的父亲弃官归隐家乡之后,他就在家里教导他四个小孩子读书。所以玄奘法师他也是从小让他父亲一手培养长大的。
在玄奘八岁的时候,父亲有一天教他读《孝经》,就讲到“曾子避席”这一段《孝经》的故事。他突然就离开座位,把衣服整理整理,然后就很恭敬地站在一旁。那他的父亲就问说:“诶,你怎么站起来了?”玄奘法师他就说:“在过去曾子听老师讲《孝经》,就懂得避席而起,那现在儿子听父亲慈悲的教导,又怎么能够坐在这里呢?”所以他很恭敬地站起来,就是表示他心里面对《孝经》的一种恭敬心。所以他父亲听完之后,就知道这个儿子也跟其他三个儿子不太一样,所以就特别地悉心教导他。
可是很可惜的,在玄奘法师十岁的时候,他父亲就离世了。玄奘法师一时之间失去了依靠,那怎么办呢?所以他就到洛阳的净土寺去找他的兄长,是捷法师(快捷的捷),捷法师,开始就学习经典。所以玄奘是在十岁的时候开始接触佛法的经典。
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当时的隋炀帝(当时的皇帝是隋炀帝)下令度僧。有好几百人参加考试,但是只录取二十七名,录取率算很低的。玄奘当然也很想出家,可是他年龄还太小,才十三岁嘛,还没办法参加考试;可是他又好想进去考试,怎么办呢?他就舍不得离开,在那个考场外面走来走去、走去又走来,一直徘徊,舍不得离开,终于引起了考试官的注意。
当时的考试官叫做郑善果,他就非常好奇地问玄奘说:“你在这里来来去去徘徊,是不是也想出家?”玄奘法师他就回答说:“是的。但是我因为年龄太小,没有办法参加考试。”郑善果就进一步地问说:“你为什么会想出家呢?那你出家的志愿又是什么呢?”玄奘法师就回答说:“我想要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这个意思就是说:我出家的志愿,就远的来说,是想绍隆佛种,立志成佛;那近的来说,是想让佛遗留下来的佛法发扬光大。你看年纪这么小,才十三岁,就想到远的、近的,可见他一定是再来人嘛。
那郑善果听了以后,就觉得说这个小孩子真的是不同凡响,就破例让他出家。然后事后也跟他的同事说:“靠后天的努力,成就是很容易的,但是更难得的是过去世所栽培的善根,这个是后天再怎么努力都没有办法达到的。”所以他说:“若是度他出家,将来必定成为佛门中的大器。”所以郑善果他都看出来了,这个小孩子不一样,他一定是宿世善根深厚。
玄奘出家了以后,就一心一意地学习佛法。当时长安有两位佛学权威都是玄奘的老师:一位叫做法常,他是以擅于研究《摄大乘论》而闻名;那另一个是僧辩,以精通《俱舍论》见称。这两部论我们读《唯识》的都知道,它是唯识一定要研究的经论。这两位大德都曾经当面称赞过玄奘,他们怎么称赞呢?就是说:“你,可说是佛门中的千里马,再(过)不久就会超过我们,只可惜我们看不到了。”他两位老师是这样子当面称赞他是佛门中的千里马:“很快就超过我们,但是我们应该是年纪大了,看不到了。”
那另外呢,有一名僧基法师也常常说,他说:“我在讲坛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像他悟性这么高的少年。”还有相州慧休法师也曾经对人这样赞叹过玄奘法师,他说:“这真是世界上稀有难得的僧人(就是出家人),世界上稀有难得的出家人。”所以我们看玄奘法师他在青年的时代,也是获得这么多的赞美还有赏识,可见他真的是与众不同的再来人。从小就可以看出端倪,然后成长的过程,青少年时代也都是表现得不同。
玄奘在国内到处求法,所学的经论已经重复好几遍。当时在中国所有的经论他全部都学习过,而且重复学习很多遍;特别是对真谛三藏传来的《摄论》和《俱舍》有更多的心得(特别有心得的就是《摄大乘论》,还有《俱舍论》)。
那他有的时候也在各处弘法,所以已经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弘法师了;但是他对自己所学的从来都不满意,他也觉得不满足。那不满足的原因在哪里呢?就是因为每个老师讲的都不一样,而且往往有很大的分歧,就是差异性实在是太大了,然后无所适从,不晓得这个老师对,还是那个老师对,所以他对于自己所学的觉得不满足。
那玄奘法师他最大的疑惑不是佛法的真理,他不是对佛法有疑惑,他是对译师们的译笔有疑惑,就是说翻译的人也许翻得不是这么恰当,或者是没有把佛的本意翻译出来,所以他是对翻译有意见,不是对佛法有意见。
所以那怎么办呢?怎么来解决他心中的困惑,或者是种种的疑点,怎么办呢?他就想到说佛法是从印度传来的嘛,除非你到印度去寻求佛法真正的本源,你才知道哪个译师译得是正确的,哪个不是很正确,然后他们的差别到底在哪里。于是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到印度去求法,把真正的佛法带入中国。
所以呢,到了贞观三年,玄奘终于不顾一切的困难还有危险,踏上印度的旅程。这个困难跟危险要讲的话就讲很长了:就是说当初其实皇帝是不让他出国、不准他出国,他费尽了心机,尽了一切的努力,偷偷地就跑出去了。这就是说他不顾一切的困难和危险,主要就是指国家不让他离开,因为他太优秀了嘛,不让他离开,他只有偷偷地离开。
那在印度的这一路上,当然是经历了千辛万苦。因为古代交通不方便,不像现在你坐个飞机很快就到达目的地了嘛。而且当时的交通也没有这么方便,现在有很多的交通工具以前都没有,只有靠走路。所以一路上也是危险重重,随时都可能丧命。但是玄奘法师他不顾一切,只身走入大沙漠,一个人孤伶伶的走在荒漠当中,往上看,看不到一只飞鸟;往下看,看不到一只走兽;四边、四处到处看,看不到半个人,连一个鬼影子都没有,所以说他孤伶伶的一个人走过那个大沙漠。
那有一次玄奘走在冰天雪地的大雪山,当然非常的冷,然后正要经过一座几十丈高的冰原。这个时候,他就小心翼翼地只敢往上看,不敢往下看,为什么不敢往下看呢?因为沿路从山上滑下去的尸体,整条路上看到的都是从山上不小心滑到山底下的尸体。因为冰天雪地,那个尸体不容易腐烂,所以就一具一具的尸体在山下。因为天寒地冻,然后加上雪地非常的滑,所以你只要一个不小心,很容易就滑下去了,所以沿路上都是尸体。所以他只敢往上看,不敢往下看,因为下面全部都是尸体,看到了就让人家心惊胆跳。
就这样一路上孤伶伶的,然后再加上危险重重的,千辛万苦的,终于走完了五万多里的路,在贞观七年到达印度。贞观三年离开中国,贞观七年到达印度,所以中间经过了四年,九死一生。我们也知道他历经了非常危险的状况,几乎丧命的次数实在是多到不胜枚举,太多次了;可是因为他有重要的任务,所以他一定不可以就这样子离开了。我们知道他一路上只要碰到危难,他都念什么?念《心经》,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讲《心经》它是最好的守护者。然后沙漠里面常常会看到幻境,或者是太热,然后晒晕了或者什么,种种的幻境,又饥又渴,什么样的情况都经历过;但是在最危急的时候,玄奘法师都是念《心经》,就可以度过重重的危难。
好,那到了印度之后,玄奘经历了很多的国家;经历了这么多的国家,他一面学习佛法,一面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字,所以他会讲很多印度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语言跟文字,他都学习下来。也是因为这样,方便跟印度人沟通,所以到处受人欢迎还有礼遇的原因,就是他不但佛法可以跟别人论议,而且语言文字沟通没有任何的困难,所以到处受到欢迎还有礼遇。
那后来当玄奘法师到达中印度的摩揭陀国,他就进入了当时佛教的最高学府——就是那烂陀寺。那烂陀寺在王舍城外(这是讲它的地点),规模相当大,那里面的出家人到底有多少个呢?经常住上万个僧人在学习佛法,就知道它真的是规模非常庞大,住在里面的出家人有上万个、上万个出家人在学习佛法。
那玄奘在那边待多久呢?他一住就是五年。在这五年当中他学习了哪些内容?除了学完所有的佛法课程以外,他还学习了当时印度最有名的《四吠陀》,还有各种哲学的思想,还有文字啊、医药啊(就是我们所谓的“五明”),他都圆满地学习。所以真正要利益众生的话,你只是知道佛法(佛法属于内明嘛,五明里面的内明),可是其他的你也是最好多多学习,因为它是方便接引众生的很多不同的内容。因为你要接引各种不同的众生,你最好学习得多一点,这样比较方便接引众生。所以在佛法来说,它是要通达五明,除了佛法(内明)之外,你其他也都要圆满地学习。
那当时在那烂陀最有名的就是戒贤法师,当时他已经一百零六岁了,年纪很大了。那他特别看重玄奘法师,因为老师也看得出来这个学生很特别,也是特别地教导他,然后把他自己所学的全部都传授给玄奘法师。
那玄奘法师他在印度学完法之后(当时的印度分成五印度:东印度、西印度、南印度、北印度,还有中印度,所以就称为五印度。不是有五个印度,就是印度把它分成五个不同的方位,所以就统称为五印度),所以当时玄奘法师学完了佛法以后,五印度的国王都争先恐后地来供养他。
尤其是以摩揭陀国的戒日王,他的名字叫做尸罗逸多,对玄奘法师特别的礼敬,还为他举办辩论大会。所以在贞观十五年的时候,他就特别为玄奘在曲女城开辩论大会。这时候来的有五印度十八个国王,还有大乘、小乘的出家人、婆罗门、还有外道,一共有六千多人来参加这个辩论大会。那这个时候,玄奘法师他就立了一个“真唯识量”挂在曲女城的城墙上面,而且说:“如果有哪个人在我所立的因明量上找出一点过失,我愿意以头来答谢他。”
那这个告示挂在曲女城的城墙上十八天,来来往往的僧众,还有一般世俗的学者,可以说是不计其数,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问难。所以戒日王就举牌告示说:“支那国法师立了大乘义,破诸异说,至十八日来,无敢论者,普以知之。”这个意思就是说:中国法师立了(支那就是当时中国的名称,当时称为支那国,就是中国),中国法师立了大乘义,破了一切的异说(就是说不同的那个学说,就是破了一切的异说),那十八天以来没有一个人敢来论议,所以现在普告天下。
所以经过了这次的辩论大会,就是没有人敢来问难。从此玄奘的声誉震动了整个印度的佛教界还有学术界,无论僧俗(就是不管是在家还是出家),没有一个不知道中国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法师,而且给予高度的仰慕之心,就是大家都对玄奘法师生起高度的仰慕之心,佩服得不得了。
玄奘游历了印度大小几十个国家,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能够为大众讲释论难,就是你有任何的疑惑,他都可以为你开示;任何的问难,他也可以破除。因此就博得印度朝野的敬重,小乘学者尊称玄奘为“解脱天”,因为小乘以解脱为主嘛,那最高就是解脱天了;那大乘学者尊称玄奘为“大乘天”。从此以后听不到玄奘的名字,只听到“解脱天”、“大乘天”这样子来尊称玄奘法师。
那玄奘在印度游学的这段期间,也从来没有忘记过当初来印度求法的目的:就是要将如来正法传入中国,所以他想一想,现在也该是回国的时候了,所以他就宣布他要回国的消息。但是这个消息传开了之后,大家都纷纷地挽留,尤其是那烂陀寺的大德们都恳切地慰留,然后请求玄奘法师能够在印度常住,弘扬佛法。
连他的老师戒贤论师也问玄奘说:“那你自己打算怎么做呢?你是留在印度?还是要回国呢?”那玄奘法师就回答说:“印度是佛陀出生的地方,我当然是很欢喜留在这里;但是想到我当初来印度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如来的大法,期望能够以如来大法来利益众生。那我到印度之后,承蒙老师给我的教导,使我能够决断所有的疑虑还有迷惘。”他曾经所有的疑虑全部都消除了,所有当初得不到答案的,现在都得到答案了;而且更深入地进入佛法,而且可以听闻各宗各派非常深奥的宗旨,也都是契入到他的内心。所以玄奘说他感到衷心的快慰还有庆幸,这一趟不虚此行。
那玄奘最后说:“我决定要回国,我现在学习了这么多的佛法,也把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都得到了非常圆满的答案。所以我愿意把我所听闻的教理,回到中国之后把它翻译出来,让那些有缘的大众能够共同见闻佛法。我玄奘就是用这个来报答师恩,报答您老师对我的恩德。”所以最好报答师恩的就是赶快成就嘛。那玄奘当时就说:“我要把这些经论带回去,全部把它翻译出来,这就是最好报答师父的恩德,所以我还是决定就回中国吧。”
那戒贤论师他听了也是非常的欢喜,说:“这个真的是很好的决定,能够让佛法在中国弘扬开来,把所有带回去的经论,尽量地都把它翻译出来,这实在是美事一桩。”所以他就同意玄奘回到中国,那大家也就不好苦苦挽留了。
到了玄奘法师他正式要回中国的那一天,各国的国王,还有四众佛弟子,都争先前来相送玄奘的最后一程,就是前来送他,人群绵延了有十里之长,这么多来相送的群众。那戒日王也供养这一路上的所需。而且拜别了以后(跟他送别了以后)还舍不得,所以在别后的第三天,国王又带着各个国王,率领他们的轻骑(就是很快捷的那个叫做轻骑),数百个人再度地再送别,快马加鞭又再来送一次这样子。就是太舍不得了,因为这一次回去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就是很舍不得,但是就一再地再送再送。并且还派遣了四位使者带着国书一路护卫玄奘,并且命令沿途各国要迎接,而且要护送玄奘,一路护送到中国的边境——这个是他戒日王所下达的命令,他就写了那个国书,让四位使者带着国书,这一路上就这样子护送玄奘,一直到中国的边境。沿途的各国不但要来迎接,迎接完还要继续护送,这样一路护送回中国。
所以玄奘回国沿途经过了数十个国家,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才到达于阗(于阗就是现在的新疆境内,当时叫做于阗)。在停留的这段期间,玄奘就一面应国王的邀请为僧众说法,那一面上书给唐太宗,报告这一路西行求法的过程,还有现在人已经到达于阗的这个情况,向皇帝报告。
唐太宗得知玄奘回国的消息,不但没有问罪(当初他偷偷地跑了嘛,偷偷地跑出国,然后到达印度),不但没有问罪,而且还给了玄奘很大的安慰和鼓励。玄奘一接到消息,哇!非常的兴奋,所以就兼程赶回中国,终于在贞观十九年正月回到了长安。
一般到达长安,哪个大人物要来长安,官方都会安排欢迎的仪式;可是还来不及安排欢迎的仪式,大家听到玄奘大师要回来了,自动前往迎接的队伍、群众(队伍就是群众),前往迎接的群众塞满了整个沿途的道路。所以就是官方准备的欢迎仪式还来不及举行,但是听到消息自动前往迎接的群众,争先恐后地塞满了整个沿途的道路。所以自从贞观三年出国,到贞观十九年回国,前后长达十七年之久。
那玄奘回国以后,就马上开始翻译经典,从贞观十九年开始,一直到龙朔三年为止,这中间经过了十九年,翻译经典也是非常的长,十九年。那所翻译的经论一共有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虽然是以法相唯识为主,但是大乘的般若经,小乘的毘昙论,也翻译得非常多,譬如《般若经》的六百卷,《毘婆沙论》的两百卷,这些都是属于大部的译述。所以在译经史上可以说是开办了新纪元。
那玄奘规定自己每天要有一定的进度,每天规定自己一定要翻译多少、翻译多少,就是有一定的进度。那如果白天他很忙的话呢,晚上也要把它补起来,每天的进度一定不能够往后延,再忙碌也要把它补起来,不睡觉也要补起来;生病的时候可不可以休息一下?不可以!也是照样的翻译,绝不休息!那你说忙着翻译,自己的修行怎么办呢?照样不懈怠啊!所以虽然翻译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对于行持的功夫也从来没有懈废过。所以可以说是一位解行并重、实修实证的高僧。
一直到了玄奘六十五岁那一年,有一天他突然向译经的僧众还有门人说:“我就要和你们告别了,对于所有的经论如果还有什么疑问,你就赶快问吧!”这时候如果有他的门人要出远门的话,那他就会跟他说:“我们这一别,就不会再见面了。”
所以就在麟德元年二月五号那一天,玄奘法师安然示寂。这个消息震动了整个国家,还有整个佛教界。唐高宗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哽咽…哽咽地说:“朕失去国宝了!”于是罢朝五日,五天不上朝,表示哀痛。那示寂后,在四月十四号这一天葬在白鹿原这个地方。那从京城到各州各县来送葬的人有百万多人,当晚留在墓地的有三万多人,大家都感到相当的惋惜和不舍。
一代高僧就这样子离开了人世,留下来的就是辛苦翻译的经论。那我们现在学习《唯识》还有《般若心经》,除了感念玄奘法师的恩德外,我们还要以玄奘作为我们修行的榜样,要跟玄奘法师一样精勤地学习,还有修证。
这个就是有关很简单地介绍玄奘法师的生平。
那接下来是本经的经题,本经的经题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八个字。那经题分通题跟别题。通题是指最后“经”这个字,通题的意思就是共通的经题,不管什么经都一定叫什么“经”嘛:《般若经》、《金刚经》……所以这个“经”是通题。
还有就是别题,指前面“般若波罗蜜多心”这七个字是别题。那别题当中又分通题跟别题,再细分,别题就是个别的经题,通题是共通的经题。所以在别题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这七个字,我们如果再分成通题跟别题的话,那我们可以有两个说法:一个“波罗蜜多”是通题,因为在经典中叫做“波罗蜜多”的有很多嘛,叫做“波罗蜜多经”的有很多,所以这个时候“波罗蜜多”就是通题,“般若”就是别题;那另外别题,就是在经典中同样叫做“般若经”的也很多,所以这个时候“般若”是通题,“波罗蜜多”就是别题,这样子来分。
所以这样看来,在本经当中真正可以称为别题的只有《心经》的“心”这个字嘛,因为“般若波罗蜜多”可以是通题也可以是别题,真正是别题的就是“心”这个字嘛,对不对?
那关于通题的“经”这个字呢?梵语叫做“修多罗”,我们中国翻成“契经”,就是契理契机的意思。什么是契理呢?就是契合诸法的真理,叫做契理;契机就是契合众生的机宜,叫做契机。所以凡是上契诸佛的真理,下契众生的机宜,就叫做契经。上契诸佛的真理,什么是诸佛的真理?就是诸法的实相嘛,诸法的实相是什么?空相,诸法的实相就是空相,一切法的真实面貌就是空。
所以你讲的一切理论,只要能够跟空性契合的,能够契入空性的,有谈到空性道理的,这个我们才能够叫做契理——契合诸佛的真理。所以你讲到,譬如说你如果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你讲的时候觉得它是真实存在的,这个不能够叫契理,这样明白吗?你虽然讲现象界,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但是你的心里面知道它的自性本空,轮回本空,业的自性也是空的,这个时候就叫做契理。一定要契合诸法的实相,诸佛的真理就是诸法空相、诸法实相,诸法真实的面貌就是空相,所以你一定要跟空性的智慧结合的,我们才能够叫做契理。不管你讲任何的内容,虽然讲现象界、一切的现象界:什么身心世界、什么六道轮回、什么十法界,如果你觉得或者是你说了让众生听了以为这一切是真实存在的,那就不能够说是有契理。
所以一定要让众生同时明白,他所说的这所有的一切法的自性都是空的,一定要跟空性契合,合乎空性的道理,这个时候才叫做契理;不然跟外道没有什么差别啊。因为一切其他的宗教跟佛法最大的不同,就是只有佛法讲到空性的智慧,其他的都没有。其他都是真实存在的:上帝是真实存在、耶稣真实存在、玛丽亚真实存在、天堂真实存在、地狱真实存在,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没有契理。阿拉真实存在的,所以没有契理,这样明白吗?所以一定要契合空性的道理,这个时候你所说的经论才能够说是契理。
那契机更重要。那个明明小乘根性,你跟他说要发菩提心,他就发不起来嘛。喜欢大乘的,你跟他说:“哎呀!小乘自己解脱都很困难,你发什么菩提心?众生很难度的!”没有契机嘛,对不对?所以下契众生的机宜,就是那个时间点也很重要,还有根性也很重要,你不但要契合他的根性,而且要讲得还是很恰当的时候,讲的是时候他才听了很相应。他不是那个根性(有上根、中根、下根嘛;或者是利根啊、钝根啊,不管你怎么分),他是怎么样的根性,你就要讲到他能够听得懂的那个程度,那个叫做契合根性。机宜的那个“机”,根机,要契合众生的根机。
而且“宜”就是合宜,适合的时间,讲对时间了。他刚好在人生的谷底,然后你这个时候一讲就讲到他的心坎里面去;他很顺利的时候,你不要跟他讲什么业、什么业,他听不进去,因为他飞黄腾达,然后得意得不得了,你这个时候说什么什么造业的,他就比较听不进去。可是当他受挫败、人生跌到谷底、还是什么,你这时候讲可能就比较听得进去。或者他问你说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就可以顺水推舟地说、轻描淡写地说两句业果的道理给他听嘛,对不对?这个时候就是时候对了,他就听得进去。
所以从上契诸佛的真理,就是说你说法的人,你一定要明白这个空性的道理,所以你不管说什么,你自己不会执著。要不然你跟人家说“你要断恶修善”,然后自己对因果的道理执著得不得了,执著不得了的意思就是说你见不得人家造恶业,你知道吗?因为对你来说那个是真实存在的,“你这个恶业不得了!你会下地狱!然后你会短命!你会多病!然后你会怎样……”。你自己都这么执著,因为没有证悟空性,所以你不管讲什么道理,你自己都非常执著,然后见不得人家做不到,你在旁边很着急嘛。很着急就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什么相、业果相,通通都有啦。
然后还要讲对话,讲对时间,对象要对。所以这个就是能够契合诸法的真理,还要再契合众生的机宜,这个时候才能够叫做契经。所以这个“经”的意思就是说你一定要契理契机,不然不能够叫“经”的。
所以佛法为什么让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就是因为它契理契机,要不然没办法,没有空性的智慧没办法。究竟成就嘛——就是空性的智慧,先了悟,然后实证,然后再来利益众生,有智慧然后有慈悲,悲智双运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
所以这个真正的经题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八个字,是本经的经题。
接下来呢,就时间到了(师笑)。所以明天再继续解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八个字到底是什么含意;我们今天只是先提一个经题的开始,明天再正式地来解释经题的内容。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