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觉知的训练③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台北新店
二○一二年九月二十三日
我们今天的课程是训练觉知。
在日常生活当中,即使我们的心非常散乱,但是为什么我们过马路不会撞到车?或者是即使在晚上睡着了之后,有人喊你的名字,你也仍然会做响应?这个都说明觉知的作用其实它一直都在。即使我们的心非常散乱,想过去、想未来;可是你走路还是一样会看,那个就是觉知。晚上睡着了、即使是睡着了,但是觉知仍然还在。
所以我们要了解的就是:这个觉知其实它一直都在,只是我们没有去察觉到。那为什么没有察觉到呢?就是因为我们心散乱嘛:不是想过去就是想未来,像一般我们在走路的时候也是一面走,一面想心事,虽然不会踢到石头,但是它就是没有安住在当下。
所以我们今天的练习呢,就是让觉知一直保持,就是安住在当下,保持觉知,念念分明。所以等一下我们会先坐,坐个十分钟,然后我们到外面去走一圈,看这个整个过程当中,你能不能仍然保持这个觉知。
所以等一下我们坐的时候呢,不管你是从数息还是随息下手,我们只要坐到第六意识现量无分别就可以了。现量无分别,就是安住在当下嘛,那等到我们下座之后,到外面走一圈,看是不是仍然可以安住在当下,保持觉知。那就是一直保持我们的第六意识不让它落入比量或者是非量,就是现量境,你只要保持第六意识的现量无分别,你就可以安住在当下,保持觉知。
那我们念过《八识规矩颂》就明白:前五识它是性境、现量,对不对?所以问题都不在前五识。所以等一下出去走一圈,你可以尽量用眼识看东西,你眼睛可以尽量看,耳朵尽量听。因为外面有各种的鸟叫虫鸣啊,那你也可以看到现在桂花正在盛开,还有各种的水果:像柚子啊,还有各种的菜啊,你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你当下第六意识保持现量无分别,但是你看得很清楚,也闻到桂花的香。所以,你尽管放松你的心情,打开你的六根——眼耳鼻舌身,你去看、你去听、你去闻,身体去感觉,是有一点热,天气闷闷的,还是一阵凉风吹过来的当下感受,但是都仍然保持在第六意识的现量。
前五识当然是性境、现量,它没有问题。问题出在第六识,那第六识我们也念过:它是通三境跟三量,第六意识它有现量、比量、非量,它也通三境——性境、带质境、还有独影境。所以前五识没有问题,它就是性境、现量,我们只要保持第六意识的性境、现量就OK了,那就是念念在当下,保持觉知,可以做得到。所以你第六意识尽量不要落入比量或非量,保持现量,现量就是性境。
所以我们配合这个理论的了解之后,我们去实行、当下去做。
一般我们在坐中保持现量无分别很容易;但是你下座之后,是不是又散乱、昏沉、掉举,又回来了?是不是又马上又想过去、想未来?过去已经过去,没有什么好想;未来还没有到,所以也没什么好想的,这样你就可以念念安住在当下,保持觉知。所以我们等一下坐一下,我们就会在外面走一圈,然后再走回来这边,我们课程就结束。
我们现在练习。
(在师父的引领下,众师兄到户外展开觉知力训练……)
大家都练习了一遍,觉得容易吗?安住在当下,保持觉知,容易吗?(有师兄答:不是很容易),没有那么容易,对不对?所以要经常地练习。那各位回去,每天找一段时间来练习。那我们的希望是能够把这个觉知可以一直保持,让它延续:从白天清醒的时候,延续到晚上睡眠了之后,等到你不论是清醒还是睡眠,都能够保持觉知的时候,你临终才能够保持觉知。
所谓“临终有把握”,也就是觉知的训练,当你连晚上睡眠都可以保持觉知,那你的生死大概就没有问题了,就是你临终能够有把握到你想要到的地方去。虽然也可以随着你的菩提愿,让它去牵引,就是哪边因缘成熟你就到哪里去,也是OK的啦,就是带着你的菩提愿离开这个人世,也是很好的;但是这个觉知还是很重要。
那我们是透过五根,开放你的五根去练习,当你能够保持现量无分别的意思就是说,你就可以安住在没有二元对立的觉性中。如果以唯识来说,没有二元对立的意思就是没有能所,也就是你的见分跟相分都回归到了自证分——也就是你八识的本体当中。八个识都有四分:见分、相分回归自证分,就是回归八个识的本体,它离我们的本觉就很接近了。所以我们是透过这个练习让我们的本觉能够现前,那我们之后再一步一步地把它加深。
那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觉知能够保持、能继续地保持。一发现它又落入比量、非量的时候,因为你有觉知,所以你又提醒自己,再把那个觉知再找回来。我们刚才说了:它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因为你散乱、昏沉、掉举,你没有感觉它的存在,可是它一直是存在的。那我们就把这个觉知能够让它清醒地一直保持,这是我们训练的目的。
我们也说过:你完全地了悟,就是你觉知能够一直保持,你就是佛了。所以现在不能保持现量无分别,安住在当下,是很正常的。你念念都能够保持觉知,就是所谓的“依智不依识”,就是你不再用八识来过生活,而是用智慧,所有的八识都转成五种智慧了,然后就过着智慧的生活,那就是佛陀嘛——完全觉悟、了悟的人。所以我们是朝这个目标来向前迈进。
好,我们今天的练习就到这里结束。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