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卷七)六妙门①:数息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台北新店
二○一二年一月八日
我们之前介绍的四禅、四无量心、四空定,是属于有漏禅,它是共凡夫跟外道的。那为什么称为“有漏禅”呢?因为在初发心修禅定的时候没有生起厌离心,只是为了禅定的快乐和果报来修禅,所以在修禅的过程,就没有智慧的观察,因此不能够出离三界。在证得禅定的时候,也以为这些禅定的境界是真实存在的;出定之后,面对一切的境界依然会生起烦恼、造业,所以我们称为有漏禅。这个“漏”就是烦恼的意思,只要跟三界的烦恼相应,我们都称为有漏的。所以我们就知道纵使修习四禅、四无量心、四空定,也依然不能够出离生死、解脱三界。
那接下来要介绍的六妙门、十六特胜,这个是卷七的部分,卷八是通明禅——这三种是属于“亦有漏亦无漏”,就是它也可以属于有漏禅,也可以属于无漏禅。那这三个法门就是佛弟子修的,它可以证得三乘的果位:就是声闻、缘觉、菩萨的果位。
因为有时候发心修禅,可以厌离生死,生起厌患的心;可是有时候又会为了禅定的快乐和果报来修禅定。虽然修习的过程当中有智慧观察的部分,但是对治力非常的劣弱;那在证得禅定的时候,有时候还是会耽著在禅定的境界当中,但有的时候又能够了知一切禅定也是生灭无常的;那在岀禅定之后呢,有时候还会生起烦恼、造业,有时候可以断除烦恼。所以,这三个法门称为“亦有漏亦无漏”的原因在这里。
以小乘来讲,只要是还在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这个部分属于有漏禅;一旦证得不退的阿罗汉(四果),就能够称为“无漏禅”。
那你说:这三个法门都称为“亦有漏亦无漏禅”,为什么要分三个呢?就一个就好啦!这个是为了度化众生,依三种不同的根性而建立的。如果是慧多定少,就适合修六妙门,因为智慧比较多,所以他可以在下地的禅定当中,就是即使是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禅,他也一样可以发三乘的无漏。如果是定多慧少,就适合修习十六特胜,因为禅定比较多,慧比较少,所以他必须在上地,就是初禅以上的上地禅定当中才能够证得无漏。如果是定慧相当的话,就教导他修习通明禅,因为定慧相当,所以他可以在下地,乃至上地,都能够证得无漏,就是从欲界定开始,到最后的四禅八定,都能够证得三乘的果位。就是因为有根性的差别,所以分三种法门来教导。
那我们首先就练习六妙门。
为什么称为“六妙门”?就是有六个微妙的法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有六个,所以称为“六”;“妙”的意思,就是都能够通向涅槃;“门”就是道路。所以有六种通向涅槃的方法道路,就是这六个法门,任何一门都可以通向三乘的果位,证得涅槃。
那我们就先从第一个“数息”开始练习。所谓的数息就是数呼吸。那是吸气数?还是吐气数呢?就是吐完再数,不控制呼吸,就是你一般自然的呼吸状态就可以了。吸气,然后吐气,自然的吐光之后,我们数“一”;再自然的吸气,自然的吐气,吐完之后数“二”,以此类推。一直数到十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从一再数到十。这个就是数息的法门,我们现在开始练习。
(众师兄练习数息……)我们现在练习数息法门,我们是数出息。收摄我们的身心,把心念放在出息上,从一到十。如果数字还没有数到十,中间数丢了,我们再回到一,从头数;如果数(shǔ)超过十,我们发现之后,也一样回过头来,从一开始数。就是从一到十,一直重复地练习。
那为什么是从一到十呢?我“十一、十二、十三……”继续数不行吗?我数到一○一、一○二、一○三……不可以吗?因为数息的目的,是要对治我们的散乱心。什么方法能够让我们的心念最快达到专一,我们就用这个方法。从一到十,它只有一个数字,最容易让我们专一。所以一个心念如果有两个数字、三个数字,甚至更多,反而容易散乱。一、二……一直到十,它只有一个数字。我如果“十一、十二”,有两个数字,这时候我的心念是要放在“十”?还是放在“一”上面?十二,我是放在“十”上面?还是放在“二”上面?它反而容易分散。一○一、一○二,就三个数字,我是放在“一”,还是“○”,还是“二”上面?是不是又更散乱?所以从一到十,不超过的原因在这里,心念最容易专一。
而且超过十继续数,我们身体的气容易越来越满,腹部会有越来越膨胀的感觉,气息也会越来越……也是满的感觉,所以反而心不容易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一数到十的原因。
那至于为什么不数入息?数息是数出入息,为什么我们选择数出息而不数入息?那什么又是“息”?我们回去可以练习看看:你数出息,然后比较你再数入息,你看这两个有什么差别,我们下一堂再来讨论。因为要练习过才能够体会它们之间的差别。
那什么又是“息”呢?也是经过各位回去练习之后,我们才进一步来分析什么叫“息”。要得到这个要领,我们才容易很快能够得定,或者是入三昧。
我们今天就先练习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