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卷二)具五缘:持戒清净,忏悔的方法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
二○○九年十二月二日
喇嘛、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今晚我们介绍第二卷——外方便。外方便有五个内容:就是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
为什么称为“外”呢?这个“外”的意思,就是指“定外用心”的意思,就是还没有得定之前的修心方法,所以称为外;“方便”的意思就是善巧修习。所以外方便,就是在还没有得定之前,善巧修学调心的方法,叫做外方便。
调心的内容很多,这边是最粗的,就是调伏欲界的粗心,一开始先调伏欲界的粗心,所以这边的调心指的是欲界的粗心,粗细的粗。表示他要在修禅定之前做一些准备的功夫,把你的心调好,身、心、息都调好,然后才好用功,所以称为外方便,就是一个准备的功夫。
第一个是具五缘。这五缘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得善知识——这五个缘,要具备这五个缘叫做具五缘。
我们先讲到第一个——持戒清净。我们都希望持戒清净,但是你知道你持的是哪一个戒吗?持戒的内容很多,从凡夫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它有不同持戒的内容。那一般来说呢,依浅深的差别,我们分为十种。所以所谓的持戒清净,你持的到底是哪一种戒呢?要先弄清楚,才知道自己持的是世间的戒律清净,还是出世间的,还是出世间的上上戒清净,它有很大的差别。也是从凡夫持戒,一直到证初果,证三果,这个都是小乘的范围;然后呢,大乘菩萨他持戒清净的范围,他持的是什么戒,一直到圆满成就,譬如说那个圆顿根性的菩萨,他持的是什么戒?它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现在来一一介绍。
第一个、持的是不缺戒。这个“缺”就是好像一个碗或者一个器皿,它已经有残缺,完全没有办法使用,那我们就知道它实际上是很严重了,所以它指的就是律仪戒里面的四重罪——杀、盗、淫、妄四重罪,如果犯了这四个,我们就叫做缺戒。你能够持四重戒不犯,不犯四重戒,我们就说你持的是不缺戒。就好像那个器皿,它是没有任何的残缺的,就是还可以很完好的使用。
第二个、叫做不破戒,持的是不破戒。这个“破”就比喻器皿它已经破损,有一些破损的现象。刚才是完全不能使用,现在是有一些…,譬如说破裂啊,可是也是没有办法像完好的那么好的使用,就是它还是有一些破裂的地方,这个指的是律仪戒里面的十三僧残。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持戒,能够持不犯十三僧残的话,我们就说你持的是不破戒。
第三个是持不穿戒。这个“穿”就是穿漏的意思,就好像我们刚才比喻那个器皿它有穿漏,但是它可以补的那种情况之下,所以我们就知道它是律仪戒里面最轻的,就是不犯五篇中的下三篇,这个内容你能够不犯,就叫做持不穿戒。
所以不缺戒、不破戒、不穿戒这三个,就是指律仪戒的全部范围,这个是小乘的律仪戒。凡夫只要散乱心都能够持这样的戒;那以大乘来讲,它是十信人所持的戒律范围。
第四个是持无瑕戒。也可以称为不杂戒,因为它没有烦恼等杂念,所以称为不杂戒。那怎么样能够没有烦恼的持戒呢?除非入定,对不对?所以它是凡夫入定之后所持的戒,所以它又称为定共戒。因为入定,所以他有定法持心,心不妄动,那身口自然就清净,身业、口业是从意业来的。那你意业入定了嘛,有定法持心,所以你的心不会妄动;那你的心不妄动,意业就清净;意业清净,身业、口业也跟着清净,所以三业自然就能够做到像皎洁的明镜一样,用这个比喻他身、口、意三业清净不犯的意思。所以它称为无瑕戒,也称为不杂戒,也称为定共戒,这个是凡夫入定所持的戒。
第五个,持的是随道戒。这个“随道”的意思,就是指说他可以随顺道谛。那小乘来讲,他能够顺道谛,至少他证初果,破见惑,他才能够随顺四圣谛那个道谛,苦集灭道那个道谛他才能够随顺,就是说明他是破见惑的初果圣人所持的戒,我们称为随道戒。这个凡夫就没有办法持了。
所以我们刚刚说前面三个,是凡夫散乱心所学习、能持的戒律的内容,它是律仪戒的内容;第四个,必须凡夫入定才能够持的定共戒,这四个是凡夫持的。可是第五个就必须是证初果的圣人所持的,凡夫就没有办法持这个随道戒。
第六个是持无著戒。这个“无著”是说对思惑已经没有染著。那要证到几果对思惑才没有染著呢?欲界的思惑,色界、无色界的思惑不染著,至少要三果圣人嘛,对不对?我们说思惑完全断尽证阿罗汉,但是对思惑已经没有任何的染著至少要三果。所以我们就知道这个无著戒是证到三果的圣人才能够持的戒,初果都没有办法持。
那我们就知道,第五跟第六它是以真谛来持戒,它是属于空观持戒。真谛,就是说苦、集、灭、道那个道谛,他已经见到那个道谛,就是初果圣人嘛。所以初果圣人跟三果圣人他们所持的戒,我们就说他是以真谛来持戒。这个真谛就是相对俗谛来说的。我们分为真谛、俗谛,空观、假观、中观,我们用这个来分持戒的内容,它们有种种的差别。我们就知道第五、第六,它是属于真谛持戒,就是空观持戒。
从第七开始,就是菩萨所持的戒律。但是菩萨又有登地以前——地前菩萨,还有登地之后的菩萨,他们所持的戒也是不同的。
第七个、持智所赞戒。这个智所赞戒,就是智者所赞叹的戒,有智慧的人都这样赞叹他。那他持戒的内容就是我们一般的菩萨戒的内容。虽然它有不同的戒本,有瑜伽戒本、《梵网经》的戒本,或者是其他菩萨戒的戒本,不管你是哪一个戒本,持的是菩萨戒的内容,我们就说你持的是智所赞戒。譬如说菩萨持十重、四十八轻戒。所以菩萨一旦发菩提心持戒,他就不是为自己持的,发菩提心之后,他是为令一切众生得证涅槃才持戒,他是为了一切众生持戒,不是自己持戒。为了自己持戒,就是刚才我们讲的那个律仪戒,小乘的戒律是为了自己持戒。可是从发菩提心之后,都不是为自己持戒,都是为众生持戒。所以发菩提心持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这个我们就说他持的是智所赞戒。
为什么有智慧的人都会称叹呢?就是因为这个戒可以到达佛果,能够教化众生,所以为一切智者所赞叹,就称为智所赞戒。
第八个、持自在戒。这个又更高了,比刚刚那个还高。就是说菩萨持戒,能够在种种破戒的因缘当中而得自在,破戒的因缘当中而得自在,所以叫做自在戒。破戒,我们菩萨戒,像瑜伽戒本里面就讲到:真正发菩提心的菩萨,他可以为了慈悲众生而犯下杀、盗、淫、妄,不但没有过失,还有功德,讲的就是现在这个,你能够自在地,在破戒的因缘当中,还能够自在,这个就是现在讲的,持的是自在戒。
像我们常常看佛经的故事,就是说菩萨为了度化这一位杀人魔王,所以他把他杀掉,这样可以救更多的人,如果不把这个杀人魔王把他杀掉,他会残害更多众生的生命,所以为了慈悲的缘故,为了救度这个众生(这个杀人魔王)的缘故,把他杀掉,这样又可以利益这个魔王,因为把他杀掉,他就不会再继续地造杀业,那又可以救度其他本来要被他杀害的那些众生,等于是两利、有两种利益,所以把他杀掉。这个时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于破戒因缘当中而得自在”。他不会把他杀掉之后,然后说“我完蛋了!”我们平常杀一只蚂蚁、还是蟑螂、还是什么……,就说要赶快忏悔呀,就说我们对于这个持戒,还没有办法心得自在。
但是现在我们说的这个菩萨,他可以这样子来做。那他为什么可以这样子做呢?就是菩萨他了知犯罪、不犯罪都不可得,因为他对空性有一些了悟,所以他知道犯罪跟不犯罪是二元对立的嘛。所以在空性当中没有持戒、破戒的差别,持戒、破戒都不可得;杀生、不杀生,在空性的境界当中都不可得,是这种情况之下去做杀生等等的看起来好像是破戒的事情,但是他其实是为了利益众生来做看起来好像破戒的事情。那持戒的事情,他也是为了利益众生持戒,破戒也是为了众生,不管他持戒不持戒,持戒或者是破戒,都是为了利益众生,那持戒跟破戒对他来讲自性都是空的,都是为了利益众生才做的。
这个境界我们凡夫比较不能够体会,那个是菩萨的境界。所以他持戒也是如幻的持戒,破戒也是如幻的破戒,都是不可得。所以他才能够在破戒的因缘当中而得自在,心还是依然自在,都是在利益众生。
所以第七、第八,我们就知道它是菩萨所持的戒律。菩萨修的是假观嘛,如幻假有,知道一切众生如幻假有,持戒破戒如幻假有,所以这个是假观持戒。相对刚才的真谛来说,它就是属于俗谛持戒。这两个都是菩萨为了利他所持的戒,不是刚才讲的二乘人能够持的,凡夫当然也没有办法持这样的戒。二乘人也没有办法持这样的戒,包含了我们刚才讲初果、还有三果的圣人,也没有办法持这样的戒,它是菩萨所持的戒。
我们刚刚说前面三种戒是律仪戒,以菩萨的阶位来讲,我们也可以把它以菩萨的阶位来说明,刚才我们说律仪戒是别教的十信菩萨所持的;那个无著戒是十住菩萨所持的;第七、第八它是属于十行、十回向的菩萨所持的。
第九个,持的是具足戒。为什么叫做具足戒呢?因为菩萨他能够具足一切众生所持的戒法,一切众生就是包含我们刚才前面所说的,他全部都能够持,所以叫做具足。他不但能够具足一切众生所持的戒法,还能够具足初地以上(就是地上菩萨),地前菩萨的戒律他可以持,地上菩萨的戒他也能够持。所以我们就知道它一定是初地以上的菩萨所持的戒律。初地以上的菩萨,他不但能够圆满具足我们前面讲的凡夫散心所持的律仪戒,这个是十信人所持的;凡夫定心所持的叫做定共戒;还有初果圣人所持的道共戒;三果圣人所持的无著戒,这是十住人所持的戒律;还有地前菩萨所持的智所赞戒和自在戒,这个是十行、十回向的菩萨所持的戒律——这些就是所谓的一切众生所持的戒律。还有地上菩萨,就是初地以上菩萨所持的,就是地上菩萨,(地前、还有地上),证初地、二地、三地、四地,我们就称为地上的菩萨。所以我们就知道,持的这个戒律一定是初地以上的人才能够持,凡夫不管是散心还是定心都没有办法持;小乘即使证果也没有办法持;地前菩萨也没有办法持这个具足戒。一定要等到初地以上才能够持。
最后一个,持随定戒。随什么定呢?就是随首楞严大定。什么叫首楞严大定?就是自性本定,菩提自性本不动摇,这个就是首楞严大定。它不是修来的,你只要见到自性,菩提自性、我们的自性本来没有动摇,就安住,它是本来就有的,不是你修出来的定。这个我们称为首楞严大定,就是我们自性定,我们的自性本来就是没有动摇的,那安住在这个定境当中,就是现在讲的首楞严大定。
这个菩萨他能够不起定,就是他安住在这个定境当中,又能够现种种的威仪戒法来度众生。他虽然现种种的威仪戒法来度众生,但是他的心又没有离开定,还是在这个首楞严大定当中,在定中起种种的戒法来利益众生。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就是“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就是在讲这个,没有不定的时候,行、住、坐、卧都在首楞严大定里面,但是他又能够现种种的威仪来利益众生。这个时候所持的戒,我们称为随定戒。
这时候持的戒也称为中道第一义谛戒,所以他是中道持戒。我们前面讲了空观持戒,又讲了假观持戒,这个时候是中观持戒,中道持戒,中道第一义谛,所以我们说他是中观持戒。这个是大根性的菩萨所持的戒,通教的菩萨也做不到。我们知道有藏、通、别、圆嘛,别教跟圆教的菩萨可以做到,只要他入这个中观实相当中,他就能够持这个戒,但是通教的菩萨没有办法持这个戒。
所以我们给一个结论,就是前面四个戒它是属于世间的清净持戒。你说我要持戒清净,你如果要持的是小乘的律仪戒的内容,我们就说你持的是世间的清净戒。那如果你因为持这个戒律而证初果、二果、三果,证到小乘圣位的话,这个时候就成了出世间的净戒、清净持戒,你持的就是出世间清净戒,如果你可以证果的话,就不是世间的持戒了,就是出世间的持戒清净。
如果你持的是第五个跟第六个,就是观因缘生法即空,就是空观持戒,这个时候我们就说你持的是出世间的戒律清净,所以这时候的持戒清净是出世间的净戒、清净的戒律。如果是第七、第八,就是观因缘即假,就是假观持戒。那还有第九跟第十是观因缘生法即中、即是中。即空、即假、即中,这个即是中,这个就是中观持戒。七、八、九、十这四个是属于出世间上上戒净、上上持戒清净,这个是最高者的持戒。
所以我们今天发心要持戒清净,先要看你持的是哪一种、这十种的哪一种,你就知道你持的是凡夫散乱心所持的戒呢,还是凡夫入定之后所持的戒呢,还是初果圣人所持的戒,三果圣人持的戒,还是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持的戒,还是初地以上菩萨持的戒。
还有一种最厉害的,就是我们说他是圆顿根性的,有没有?圆顿根性的,圆观、圆修、圆证的这个圆顿根性的,他能够在一念之中十种戒律全部圆满,一念当中,十种戒律全部圆满具足,圆顿根性的人可以做得到,为什么可以做得到?因为他一心当中空、假、中三观圆满具足,空、假、中三观于一心中得,就是一念心当中同时具足空、假、中三观,是不是这个所有的戒律都在里面?都在他这一念当中?所以他一念可以即空、即假、即中,因此他可以十种戒律全部圆满具足,这个是最利的根性、圆顿根性的菩萨可以做得到。
以上所说的,就是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持戒的差别。但是严格来说,只有佛一个人具足最清净的戒律,其他的人都称为破戒者,如果以圆满成佛的标准来说的话,只有佛一个人是清净的持戒,其他的人都是破戒的人,这是经上说的,这一句话。
所以我们应该要发心持戒清净,但是随分随力,就是说你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什么样修行的进度,或者你现在是什么样的根性,也不要着急,你就随分随力,希望能够不断不断地增进持戒戒律的内容,可以不断不断地增进:从前面的律仪戒开始清净,然后不断不断地,然后可以发菩提心,然后持菩萨戒,然后再更进一步地,能够于一心当中圆满具足所有的戒。重点是,如果不持戒的话、不持戒清净,是很难发禅定的,这个是我们为什么具五缘第一个就讲到持戒清净(的原因),因为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在我们修禅定的这个过程当中,它是一个很重要的,一定要做到的,一定是持戒清净,才能够得禅定。
但是有时候又不一定。持戒一定会发禅定吗?破戒就一定不能够发禅定吗?有时候还真的不一定。所以一般来说,它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就是虽然犯戒但是他却发禅定;有的人他是持戒,但是不发禅定,这是第一种情况。
他为什么虽然犯戒,但是他又能够发禅定呢?那就跟他过去世有关,过去世修习禅定的善根非常深厚,就是说他过去禅定修得非常好,所以到这一世他虽然破戒,但是那个宿世善根太深厚了,所以他这一世虽然破戒,但是他还可以得禅定,是因为他过去禅定修得好,我们所谓的善根发相嘛,禅定的善根发相。可是有一个很重要的这一世的因缘,就是他破戒之后,有生起很强烈的惭愧心,然后忏悔清净他所犯的戒,才能够发禅定,要不然还是不行。所以重点还是在他有忏悔,有把它忏除清净,这一世所犯的;再加上他过去世的修禅定善根深厚为因,加上这一世的生惭愧心、忏悔清净为缘,有这样的因缘,所以他这一世虽然犯戒,但是依然发禅定。
那为什么持戒又不发禅定呢?那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了,因为他过去世也没有修禅定,没有过去世禅定的善根,或者是他宿世、生生世世虽然学佛,可能都是修其他的法门,他都没有修习禅定;所以到这一世,等于刚开始,刚开始马上就要得定,是有一点困难,因为大家都是已经熏修了多生多劫,都不是这一世才开始修习。所以他过去世如果没有修习禅定的经验,这一世想要持戒清净得禅定,有时候还没有这么快。所以我们就知道,有时候虽然他看起来持戒清净,但是为什么一直不发禅定?那就跟他过去世有关,过去世从来不修禅定,所以这一世也很难发,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情况,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就是破戒就不发禅定嘛,持戒就发禅定,这个一定是这样的,我们能够理解,这是第二种正常的情况。
第三种情况,就是不论你是持戒还是犯戒,都发禅定。持戒发禅定是可以理解;那犯戒发禅定,就是刚才我们讲的第一种情况,宿世修习禅定善根深厚,加上这一世虽然犯戒,但是他有忏悔清净,所以可以发禅定。所以我们就知道,第三种情况是不论他是持戒还是犯戒,都能够发禅定。
第四种,就是通通不发嘛,不管你持戒还是犯戒,都不发禅定。那什么理由?我们也可以同理可证,前面说过的:持戒不发禅定,就是他过去生没有修禅定的善根,所以这一世比较难发禅定,虽然他持戒清净。那犯戒是本来就不会发禅定,所以不管是持戒还是犯戒,都不发禅定。
一共分这四种情况来说明,就是持戒清净是不是就一定能发禅定呢?就是有这四种情况来说明。
结论是什么呢?结论就是破戒一定不能够发禅定,禅定一定是经由持戒才发的。那你刚才说那些破戒的人,但是可以发禅定。那我们说了嘛,原因他过去修习禅定的善根深厚,请问他为什么过去世禅定能够成就,而有这么深厚的善根呢?是不是持戒清净来的?还是持戒清净来的。所以他为什么过去禅定修得这么好?因为持戒清净,所以禅定修得这么好,一直可以影响到这一世那个善根。所以我们知道,你不好好持戒,常常破戒、犯戒,是不可能发禅定的,这个是我们的结论。
所以一旦犯戒,就忏悔很重要,一定要忏到清净,才能够发禅定。所以说到忏悔呢,它的方法很多,但是综合起来不外乎三种。我们现在介绍忏悔的三种方法,然后它们有什么差别,一定要弄清楚。然后选择一个最快速,效果最好的忏悔方法来忏,好过那个慢慢忏,但是总是没办法清净,然后也没办法得禅定。所以认识这个忏悔的方法,然后认真地忏,也是蛮重要的。
第一种是作法忏悔,这个就是小乘的忏悔法。它是依照戒律的方法来忏悔,你只要依照那个戒本如法地忏,这个我们就称为作法忏。
第二种、观相忏悔,这个是以禅定的方法来忏悔。这个也是依照经典中所说的忏悔方法,专心修定,在定境当中要见到种种的好相。像菩萨戒里面就讲到:必须见到好相,罪才能灭除,所以它称为“观相”。观相就是观种种的好相,有没有种种的瑞相产生。哪些好相呢?譬如说:有佛来给你摩顶,或者见到种种的光明,见到莲花等等的瑞相。这些瑞相可能在定中出现,也可能在梦中出现,也可能是在你修行的时候出现。所以我们要观,看有没有种种的好相,才知道我们的罪业有没有清净。
那有人说啊:那个天魔它也会幻化出种种的现象,那你怎么能够分辨说“我现在见的这个种种瑞相,是天魔化现的,还是因为我很诚心的忏悔,然后才现出这种种的瑞相,代表我罪业已经清净了呢?要怎么分辨?”所以这个时候善知识就很重要,如果你有亲近的善知识,他能够分辨邪正的话,你就直接去问你的上师,说我现在见的这个瑞相,是天魔化现的?还是真正代表我的罪业已经清净了?因为只有善知识他能够知道真假,他能够辨别邪正。
如果找不到善知识怎么办呢?有几个大原则,你只要把握住,大概也没有太大的问题。第一个,我们要观察的,就是说你见到这种种的瑞相之后,你是不是就能够内证种种的法门?你是不是从此身心轻安喜乐?你是不是从此道心开发?你是不是更容易得定?以前修了半天,就是一直在打妄想,心很散乱,不然就是掉举,不然就是昏沉,就是有种种的障碍没有办法得定。可是自从见了种种瑞相之后,诶!很容易就得定,这个大概就错不了。道心越来越坚固,不容易退心。以前是修一修,没有什么觉受,就停住了;然后哪一天心血来潮,再修一修,道心很容易动摇。可是从这个时候——见到种种瑞相之后,诶,道心非常坚固,不管有觉受没觉受,有证悟没证悟,照样勇猛精进修禅定,这样就对了。
或者过去修定是修得烦烦恼恼的,因为坐下来不是腰酸背痛就是酸胀麻嘛,身体也不舒服,也没轻安喜乐。心呢,烦恼不断,过去宿世业力习气、烦恼的种子不断不断地冒,很难得定。身不轻安,心也不喜乐,可是自从见到种种瑞相之后,身心经常在轻安喜乐的状态,这个也是错不了。
第二个,我们观察:这种种的瑞相是不是你自己有心去求来的境界?因为一直说要见种种好相才代表我的罪业清净嘛,所以我修禅定就去求种种的好相,做梦也希望梦到种种的瑞相。有一天终于被你求来了,就可能是天魔化现的,因为你有所求,你天天想要见,天魔就让你见,你就以为你已经达到了;然后对于所现的种种境界又非常执著,这个就容易为魔所趁,就是容易有着魔的现象。就是第一个,很努力地、用心的去求;第二个,又对种种的境界产生很强烈的执著,一直很执著说我梦到,或者我定中见到,或者我有听到什么音声、跟我讲什么话,如果非常执著,就容易着魔。
就是这两个重点,如果我们能把握的话,大概就不会出太大的差错。所以我们所谓的观相,就是你没有去求种种的瑞相,你只是很用心的在修习禅定。等到你功夫到了,境界自然就会出现,然后你再依境界来判断罪业是不是已经消灭;而不是说在修定的时候你心里面求种种的瑞相,然后又很执著境界,这样反而容易出状况。
这个是所谓的观相忏悔,只要按照忏悔的方法,经论上面有种种观相忏的修法,你只要按照那个来修,然后修到见种种好相,你就知道你的罪业已经消灭。
第三个是观无生忏法,这个是以智慧的方法来忏悔,就是用智慧来观察。两腿一盘,开始观察一切的罪业是怎么来的?一切的罪业是怎么来的?别人给你的吗?不是,是你自己的心造作出来的。
所以首先问:一切的罪业是从哪里来的?是由心造的。那么心是真实存在的吗?一切的罪业是由心造的,那我们再来观这个心是真实存在的吗?你看你的心念生起、消失、生起、消失,它是真实存在的吗?生起消失的,叫做过去心嘛,对不对?还没有生起的,叫做未来心嘛;当下这一念,叫做现在心嘛,对不对?那我们就观这三心是不是实有的。
过去心已经过去了,可见它不是真实存在的,对不对?未来心,还没有来,所以它也不是真实存在的;那说现在心,它又过去了,念念不住,现在——就过去了。所谓的现在,给它一个定义,就是生起还没有消失叫现在嘛,可是因为它非常快速,生起、还没有消失叫做现在。消失叫过去嘛,还没有生起叫做未来;生起还没有消失叫现在。
过去心已经过去,未来心还没有来,这个都OK。那现在当下这一念是不是真实的呢?它虽然马上又消失,它马上又过去了,变成过去心,可是我每一个当下都有念头生起啊,那我说每一个当下就是现在心,你也不能说我错,对不对?只要这个心念生起还没有消失之前都叫做现在啊,所以你不能说没有现在心嘛。
好啦,就算有现在心了,请问:现在心在什么地方?它究竟在哪里?你说有现在心嘛,拿给我看,现在心在哪里?它在里面?外面?还是在中间?在哪里?找找看。
如果说现在心在里面,在里面?它就不用等外缘然后才会造业嘛,对不对?我们说为什么会造业,就是我内在烦恼的种子怎么样?跟外缘相应了我才会造业,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外缘让我造业,是不是?可是你现在说现在心是在里面,那我就不用等待外缘才会造业嘛,我里面自己就造业啦。这样不能成立嘛,因为我们造业,一定要有外缘来牵动我们内在烦恼的种子才会造业嘛;没有外缘的牵动,我们内在的种子,就还是含藏在第八识,它也不会自己跑出来啊,所以它一定会有一个外缘,牵动你内在烦恼的种子,然后才会造业。我们说起惑造业嘛,生烦恼,然后造业,那为什么会生烦恼呢?就是因为有一个外缘让你生烦恼。可是你现在说现在心在里面,那就应该它在里面自己就会造业了,而不用等待外面的因缘。可是不是,这不是造业的条件,是要有内因加上外缘才能够造业。所以,可见你说现在心在里面,这个是不能够成立的。
那就在外面啰?心在外面跟我有什么相干?跟我没关系啊!心如果在外面的话,跟我没关系啊!何况外面的山河大地,这些无情也不能说它是心啊,是不是这样子?所以也不能说现在心在外面。
那就在中间啰?中间是相对内、外来说才有中间,现在没有内、外,哪来的中间?所以现在心在中间,也是不能成立,对不对?
那现在心可不可得?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就是三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那你说一切的罪业是由心造的,现在观心,三心不可得,那罪业可不可得?能造业的心已经不可得了,所造的业可得不可得?就不可得了嘛,对不对?那这样罪业就清净了,很快。
能造罪业的心不可得,所以由心所造的罪业当然也不可得,这样能所双亡之后,你就能够体悟罪业的自性本来空寂;罪业的自性既然本来空寂,它本来是清净的,所以无量劫以来的罪业是清净的,是不是这下就清净了?这就是观无生忏悔,只要观到能所双亡,明白罪业的自性本来空寂、本来清净,所有的罪业就清净了。
这个就是真正的忏悔,就是这个偈颂所说的“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一切的罪业是由心造,并没有它的自性可得,这是“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如果我们观察心不可得的时候,那么由心所造的罪业也不可得;“心亡罪灭两俱空”,那有了这样的了悟之后,像这样了悟能造的心和所造的罪两者都不可得,“是则名为真忏悔”,这个时候就是真正的忏悔,这个才是真正的忏悔。
所以,当我们要修观无生忏的时候,我们就先打坐,盘起腿来,然后观一切的罪业从心起,再观三心不可得,心既不可得,由心所起的罪业也不可得,这样就能够能所双亡;能所双亡,就回归到自性当中。在这个清净的自性当中,没有任何的罪性可得,就明白罪业的自性本来空寂;既然空寂,就说明它本来清净,这样无量的罪业自然就清净。
所以一定是观到能所双亡之后,你这个空性的智慧才能够生起;空性的智慧一旦生起,无量劫以来的罪业立刻消除,就好像太阳一升起,冰雪自然就融化。这个太阳比喻空性的智慧;这个冰雪比喻我们无量的罪业,只要太阳一出来,它就融化了嘛。所以我们只要有这个空性的智慧一观照,无量的罪业自然就消灭,这个才是最殊胜的忏悔法。这个就是观无生忏,就是观一切罪性本空,本来无生,这个才是真正的忏悔,它能够直接破无明,这就是它殊胜的地方,它可以直接破无明。
刚才那两种忏法:作法忏悔跟观相忏悔,能不能破无明呢?没有办法破无明。作法忏悔它只能够破除障道罪,什么叫障道罪呢?就是违背戒律的罪,我们刚才说它属于小乘的戒法嘛,就是律仪戒的内容。违背了戒律,就会障碍我们修道,所以它叫做障道罪,就是我们所谓的戒罪。罪有三种嘛,知道吧?戒罪、性罪,还有就是无明烦恼根本罪,三种罪。那作法忏悔只能破除障道罪,就是只能破除戒罪,就是违背戒律的罪。那个声闻乘的戒律,律仪戒的内容,只要有违背,我们就称为戒罪。那戒罪就用作法忏悔,就可以清净。
观相忏悔,它是能够破除性罪,就是自性罪。性罪就是自性本体的罪,就是自体本来有罪。像杀生,它就是属于自性罪,它本身就是一种罪,叫做自性罪,也叫做性罪。像这个自性罪,观相忏悔可以清净,但是刚才第一种忏法(那个作法忏悔)是没有办法清净性罪,性罪要靠观相忏悔才能够清净。
所以说,譬如比丘他犯了杀生戒,他可以用作法忏悔得到戒清净,就是把刚才我们讲的那个障道罪可以灭除;但是杀生的果报并没有灭,因为杀生它是属于性罪,要用观相忏悔才能够清净。所以我们就知道作法忏跟观相忏它两个有什么差别:一个是清净戒罪,一个是清净性罪。哪个范围比较大?哪个功效比较大呢?就是观相忏悔比作法忏悔的功效大。
可是这两个都没有办法破无明的罪,就是无明烦恼的根本罪是第三类,这个只有观无生忏悔可以清净,其他两种都没有办法破无明。所以观无生忏悔它能够破除无明,还有一切由烦恼习气所造作的罪,它都能够破除。所以观无生忏悔它是最究竟除灭罪业根本源头的方法,直接破无明,因为一切都是由无明而起的,你只要直接破无明,全部的罪业一定能够清净。所以我们就知道观无生忏悔非常的重要,如果你用这个忏悔方法,可以直接破无明。
我们今天时间的关系,只能讲到这里,剩下的时间我们就练习。
昨天是数息,今天我们就随息,随息如果做得好的话就能够得止。
昨天数息,从一数到十,如果你那个数字清清楚楚,不会数丢,也不会数过头,那个粗的妄念,已经没有什么粗的妄念;细的妄念虽然有,但是已经不会妨碍你数息的那个数字,都不会断,那个我们就称为证数,已经证到数息了。
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那个数字很多余,是一个累赘。明明我的心已经很定了,还必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那个实在是很多余。因为当初数那个数字是为了要摄心,因为我们的心本来很散乱嘛,到处都是,那我们现在把它归到一点,就是数字上,让我们摄心的一个方便这样而已。那我们现在心已经宁静下来啦,那个数字就可以不要,就把它丢掉,所以我们就进入第二个阶段——叫做随息,就是随着你的呼吸,心念随着你的呼吸,这样就可以了。你的呼吸到哪里,你的心念就跟着你的呼吸走就对了,知道吸进来了,知道吐出去了,就是心念跟着呼吸走嘛。如果你要再详细一点,就是你知道这一口气吸进来,是从鼻子吸进来,然后经过你的喉咙,到达肚脐;吐的时候,就从肚脐经过你的喉咙,鼻子,又吐出来。你要再微细一点,就可以这样子,还知道它是怎样吸进来,怎么吐出去的那个过程,你也可以清楚。
这样子练习,慢慢地,你的心念就跟呼吸合在一起了,因为紧紧相随嘛、紧紧跟随,你的心念一直跟着呼吸走,然后跟得很好,你的心念就跟呼吸合在一起了,这个时候我们就称为证随、证到随息了。前面心念跟着呼吸走是修随、修随息;那现在心念跟呼吸合一了,我们就称为证随、证到了随息。
只要证到了随息,你的心念就会慢慢停止下来,这个我们就叫做得止,就进入第三个,一数、二随、三止。所以我们今天就看可不可从随息就入止了,心念跟呼吸合一,慢慢心念就会停止下来,好像停在什么一个地方,那个就得止,就不会再进出、进出了,懂吗?刚才还从鼻子进来到肚脐,对不对?肚脐再从鼻子再吐出来,有进出嘛:从鼻子到肚脐,从肚脐到鼻子,进来、出去、进来、出去。当你的心念跟呼吸已经合一了,你会觉得那个进来出去也是很多余的,它慢慢就不想要进出、进出,觉得太累赘,它就会想要好好地、我就停在一个地方就好了,这个时候就进入第三个——得止。很简单嘛,对不对?
好,我们现在来练习看看,也请两位师兄上来做示范。
好,我们现在就开始打坐。先把身上腰带松开,眼镜、手表拿下来,把腿盘好;手结定印,两个手上下交叠放,大拇指轻轻地相触;摇动身体七、八次,顺时钟摇动七、八次;背脊打直,两个肩膀平放;头摆正,收下巴;吐浊气三口,用鼻子吸气,慢慢地吸气,嘴巴张开吐气,观想全身阻塞的地方都随着气息打开,身上的秽气也随着排出来,这样做三次,鼻子吸气,嘴巴张开吐气;舌头轻轻地顶住上颚,眼睛微微张开,就是眼开三分。
然后数息,从昨天讲的,从一数到十,这个时候就是用鼻子吸气、鼻子吐气,吸气、吐气,吐完之后数一;然后吸气、吐气数二,吐完才数,这样子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就回过头来,再从一开始数到十,这个就是数息。
数到没有什么妄念的时候,觉得数字很多余,你就进入随息,就是心念跟着呼吸进出、进出。等到你心跟呼吸合一了,就不想再进出了,这个时候就进入止的阶段,我们今天练习到这里,一数、二随、三止。
(众师兄练习后,下座……)
慢慢放松你的心念,离开所缘境。开口吐浊气三次,鼻子吸气,嘴巴吐气,观想全身的气散开。慢慢摇动身体七、八次,顺时钟转动七、八次。头动一动,肩膀动一动,脖子动一动,两手、两脚都可以打开了。先用两手摩擦毛孔,两手摩擦之后放在两个眼皮上,两个眼睛可以睁开。
明天我们介绍具五缘的另外四个。具五缘的第二个是要衣食具足,但是它的衣跟食有分上根人的衣食、中根人的衣食、还有下根人的衣食,到底是怎么分呢?第三个是闲居静处,就是说我们修禅定,要住在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那怎么样去找适合禅定的地方?它也分上根、中根、下根人的闲居静处。那如果我们今天想闭关、专修,怎么样去找一个适合闭关专修的地方呢?我们明天也会告诉大家怎么找一个好地方修行。第四个就是息诸缘务,就是要停止四种缘务,外缘事务都要停止。第五个要得善知识,得到善知识的指点,那善知识我们一般分三种善知识,哪三种呢?我们明天再介绍。今天就到这里。
我们谢谢Thomas师兄、还有文福师兄的示范。
我们回向:(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