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t15、重颂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经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好,长行的内容说完了。

“正答”的第二部分,是重颂。我们看经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这时,世尊为了重新宣讲长行中的义理而说了下面的偈颂。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

佛说:“普贤!你应当知道,一切众生无始以来如幻的无明,都是从如来藏圆觉妙心所建立的。”“普贤汝当知”,这个“当知”并不是普贤不知道,而是代替我们众生问的,所以这里佛实际上是告诉现在和未来的菩萨:“你们应当知道。”

“一切诸众生”,指的是九法界的众生,因为三乘圣人,枝末无明虽然已经断了,而根本无明还没有尽,所以还在一切诸众生之内。

“无始幻无明”,这个“无始”和“幻”都是形容“无明”的。那为什么称为“无始”呢?因为无明无因,所以称为无始。最初这一念的妄动,没有最初的相貌可得。就是如果你问:最初的无明是什么相貌?那你形容不出来,只能说它是生相无明,也没有生处可得,就是你也没有办法说出无明是从哪里生起的,所以无生则无因,无因故无始。无始,就是没有开始,你不能说出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从哪里生起的、长得什么样子的,所以就用“无始”来形容无明,因为没有初相可得,没有生处可得。

那为什么称为“幻”呢?因为根本无明和枝末无明都没有它真实的自性,所以称为“幻”。幻,就是不真实的意思。

“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

因为普贤菩萨只问到如何离幻的方法,而没有问到一切幻化的起源是从哪里生起的,所以佛这里开示“都是从如来藏圆觉妙心所建立。”为什么不说“如来”,而说“如来藏”呢?这里的“如来”,我们不能够把它当作“佛”来解释,因为佛已经永断无明,所以不可以说无明是从果位上的“如来圆觉心”中建立,所以只能说从“如来藏圆觉心”建立。

那么,“如来圆觉妙心”和“如来藏”它们有什么差别呢?在众生迷失自性的时候,我们称为“如来藏”。什么是“如来藏”呢?“如”,就是不变的意思,因为它不生不灭,我们的自性本来没有生灭,所以我们用“如”来形容我们那个没有生灭的自性。可是它又能够随缘,对不对?所以“来”,就是随缘的意思,随染缘、随净缘。虽然体性不变,但是它能够随缘起用,起无穷的妙用。所以“如”是不变的意思,“来”是随缘。“藏”,是能含藏一切染净诸法,一切法都含藏在里面,不管是清净的、是染污的法,都含藏在里面,这就是如来藏那个“藏”的意思,就是能够含藏一切染净诸法。

所以这边因为它能够含藏染法,所以我们就能够说“无明”是依它而建立的;可是虽然它能够含藏一切染法,能含藏一切染法就是随染缘生起一切染法,这是“随缘”的部分;虽然是这样,但是它不会被染法所染污,这个就是它自性本来清净,这是“不变”。

那一直要等到无明断尽,圆证圆觉的时候,如来藏这个时候才称为“如来圆觉妙心”,所以有这样的差别。“圆觉妙心”跟“如来藏”的差别就在这里:一个是众生迷失自性的时候,一个是圆证圆觉的时候,所以它的名称有些不同。

“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犹如虚空中的花朵,是依虚空而现相,等到虚空中的花朵灭了,虚空本来不动。这段话就是比喻无明没有它的自体,就好比虚空中的花朵,是因为你眼睛生病了,你才妄见清净的虚空有种种的花朵显现。等到眼睛的病好了,才发现虚空中本来没有花朵。但是不论眼睛生病,还是眼睛的病好了,不管它是虚空中出现花朵,还是花朵好像从虚空中灭了;可是虚空的本性始终不动——这句话才是重点:不管你有花朵、没花朵,眼睛生病了、还是没生病,虚空的本性始终不动。

“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

所以一切幻化从圆觉妙心生的情况也是一样,等到一切幻化都灭尽,圆满的觉性并不断灭,圆觉妙心依然不动。这里的“幻”是指根本和枝末无明。“觉”是指圆觉妙心。根本无明和枝末无明都是从圆觉妙心随缘而生的,虽然是从圆觉妙心生;但是它从来没有真正的生起过,就如虚空中的花朵,它是随病眼而生,眼睛生病了,你才看到虚空中有花朵,虽然花朵从虚空中生起,但是实际上却无生,就是并不是真正有花朵生起,是因为你眼睛生病了,可是实际上虚空中是本来没有花朵,等你的眼睛病好了,你才发觉虚空中本来没有花朵。

“幻灭觉圆满”的意思,是说以幻修幻,等到诸幻灭尽,觉性圆满,不至断灭。觉心本来不动,是说明任凭它幻生、幻灭,都和觉心没有关系,跟我们那个圆觉妙心没有关系,因为觉心本来不动,圆满的自性它是本不动摇嘛,菩提自性本不动摇,它本来没有动过。不管你是一切的幻化生起,还是一切的幻化都灭尽了,都跟我们的自性没有关系的,因为它本来不动,不会随着幻生、幻灭,然后它就跟着生灭,没有!因为它本来是不生不灭的。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一切菩萨以及末世众生,应当经常修习远离种种的幻化,一直要到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远离的地步,就像用火烧木材,到最后木材烧完了,火也灭了,什么都没有剩下。所以在了知一切是幻化的当下,就已经离幻,既然已经离幻,当下就是真觉,所以不用依什么次第,也不用借助任何的方便。

这边的“诸幻悉皆离”,这句话是说明如何将幻化远离的过程,这就是我们上一堂解释的那四重、四重远离:第一步,远离幻境;第二步,远离幻心;第三步,远离幻离;第四步,远离离离。所以不但虚妄的境界要离,这是第一步(这是远离幻境);坚执远离的心也要远离(这是远离幻心);连远离的这一念也要远离(这是远离幻离);最后“无念”这个妄念也要远离(这是远离离离)。一直要到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远离的地步。

“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这种“离无可离”的状态,就有如想钻木取火,等待火出了,再回过来烧木材,等到木材烧完了,火也灭了,接着烟跟着灭,最后连灰也没有了,就这样一直到“灭无可灭”的地步。

“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诸幻既然远离,觉心就显现,自然没有什么次第可说;既然知道是幻,就已经离幻,当然也不劳再用什么方法。

所以,我们现在知道本章所用的法门,就是“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就是都是在当下,你知幻的当下,就已经远离一切的幻化;既然远离一切的幻化,当下真觉就现前,所以它都是在刹那之间或者是一瞬间,在你悟的当下,你就是随悟、随修、随证,所以它是属于顿教的法门。第一章跟第二章都是属于顿教的法门;文殊、普贤章都是属于顿教的法门。所谓的顿教,就是它没有任何的方便、渐次可以依循的,所以它称为顿教。

那这个“顿”是什么意思呢?大乘顿教的这个“顿”,是“智慧明了”的意思。智慧明了,就是这一念“知”;只要知,你就能“离”;一旦离,就是全部离,不会才离一点,就好像你在梦中,不管你做什么梦,所有的梦境都是一切的幻化;等你醒过来就知道:啊,原来是做梦嘛。做梦你知道是假的,就全部都是假的,整个梦境都是假的,对不对?所以,整个梦境不管它是什么内容,你都能够远离,因为你知道它是如幻的。

现在也是同样的,你只要知,就能够远离,这个“离”是全部离,不会说我才离一点,第一步离一点、第二步离一点,不是。既然离,就全部离,那当然就不用什么方法一步一步的远离;那只要全部离,离到“离无可离”嘛,我们的真“觉”就现前,所以自然也不用什么次第,不落于任何的次第说“我一步觉、第二步再觉一点、第三步再觉一点”,不是!顿教的法门就是当下,就是!就是!知幻就离了,离了就觉了,都是当下。所以不用什么方便、也不用什么渐次。

所以“知”就是悟;“离”就是修;“觉”就是证。“知幻即离”的这个“知”就是悟嘛,你当下知道,就是刚才讲的“智慧明了”,你当下知,知道一切是幻化的,就“离”了,所以当下就等于是顿修了,顿悟当下就顿修;然后离幻就“觉”了嘛,能够远离一切幻化,自然我们的菩提自性就现前,这个就是顿证。随悟、随修、随证——这个就是顿教的法门。

所以在知幻的当下就已经离幻,所以不需要用什么方法;既然离幻,当下就是真觉,因此也没有什么次第可言,这就是顿教法门。

可是我们前面不是说要一步一步远离吗?不是要分四步吗?那个是假说的方便,不是真正要一步一步的。既然是顿、顿悟法门,它就没有次第、也没有方便。可是在没有次第方便,你又要假说方便,所以它就分成四重远离,不是真正要分四个次第或者是方法,不是的。

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个“知幻”是对不知幻的人来说的。“知幻”是对不知幻的人所开的方便。因为你知道是幻,自然就远离,自然就不用什么方法嘛,所以它是对那个不知幻的人来说,就好像有一个方法。

那“远离”呢,是对有取著的人所示的渐次,因为一旦远离,当然就不会再取著,所以其实它也不用依什么次第;可是对那个有取著的人,就是念念还会想要贪求、想要拥有、想要占有这样的一个念头,我们称为“取著”(取,就是把它取过来,然后执著得不得了),对这样的人来说,念念贪求或者欲求,想要拥有的这样一个根性来说,我们就说:那你就一步一步的远离,所以它也是假说的渐次,并不是真正有一步一步的次第可说。

第一步放下、第二步再放下,我们前面说四重远离嘛,第一步先放下外面的境界,知道它是幻化的,然后能远离的心再放下;然后再把远离的这一念再放下;再把放下再放下,看起来好像有次第,对不对?

其实你一念放下就统统放下了,不管是内心、还是外境,其实你知道它是幻化的当下,一切的幻化是从无明来的,那无明呢?又从一念妄动来的;可是我们真心里面本来没有任何的念头,对不对?真心离念,对!所以你可以安住在真心离念这个状态,不生不灭的状态,后面都没有了,你就不会一念妄动,就不会起无明,没有无明就没有八识,没有第八识就不会变现出一切的身心世界,这个妄境跟妄心都是从八识变现出来的,一个是见分,一个是相分。

所以我们知道无明本来没有,由无明而幻化的一切境界当然就本来没有,所以“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所以它所谓一步一步远离,一直到离无可离,也只是假说的方便,并不是有什么次第可以一步一步照着做,这就是本章所用的法门。

那我们只要念念可以安住在真心当中,不起心动念。那你说不起心念动怎么生活?怎么过生活?不起心动念怎么过生活?保持现量境,第六意识不起分别,第七识也不起执著,然后第八识不落影相、六根面对六尘不落影相,那要怎么生活?

这个境界就是已经转识成智了嘛,对不对?你第六意识的分别已经转成妙观察智,所以你的分别是善分别,你就善分别了知一切境界,当下就不生起执著,就是不把那个“我”放进去,第七识就没有串习的机会,第七识也慢慢转成平等性智,最后八识也转成大圆镜智,最后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

所以在真心当下,你所起的就是这个智慧的作用,已经全部的八识都转成四智了,所以你是用智慧来过生活:用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这样子来过生活,是智慧的生活,是没有任何分别、执著、妄想的生活。

就是你这个法门如果用得上的话,你就是安住在这样的一个境界当中,每天虽然六根要面对六尘境界;可是你还是可以保持现量、无分别、无妄想,都是用转识成智的那个智慧来过生活。

这就是这一章,我们就讲到这里。

接下来的,它就是有渐次了。第一章跟第二章,佛为上上根的人所说的,所以它没有方便、也没有渐次,文殊章跟普贤章都一样。可是从第三章,要从没有方法、没有渐次这个当下(因为根性不一样,不是上上根的人都没有办法契入,怎么办呢?)佛再假说方便跟次第,就是从第三章开始,普眼章就开始是为上根的人所说的;上根的人说完了还不懂,那接下来就为中根的人说;再不懂,再为下根的人说。所以,接下来是四章、四章、再一章,为上根的人说是有四章,中根的人说再四章,然后为下根的人来说再一章这样子,还剩下最后就是流通分。

本经佛说法的内容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内容:先为上上根人说,你不能契入没关系,再为上根的人说,再不能契入,再为中根,然后为下根,总是有方法可以契入。所以佛有智慧、也有方便善巧,能够摄受一切众生,都能够普入圆觉境界。

我们今天就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