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起序(别序)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台北新店
二○一一年一月三十日
经文: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我们现在还在序分。序分有两个部分:第一个是证信序,就是上一堂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那为什么叫做证信序呢?证信序就是要证明这部经是佛说的,让大众能生起信心。由于这段文在每部经的开端都有,所以又叫做“通序”。
那第二个是发起序,就是今天要介绍的部分:“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那为什么称为“发起序”呢?发起,就是发起说法的因缘。因为每一部经都有它发起说法的因缘,这个因缘在一开端就把它点出来了,所以叫做发起序。但是每一部经发起的因缘不同,因此又叫做“别序”。
所以我们现在知道,什么叫证信序,什么叫发起序;什么叫通序,什么叫别序。
好,我们看经文:“尔时”,就是那个时候;什么时候呢?就是正当说法和听法的机缘都成熟的时候,说法跟听法的因缘都成熟,这样才容易跟法相应。
“世尊”,佛为一切世间所共尊,称为世尊;佛有十个名号,以世尊为总称。那为什么称为世尊呢?因为在三界四生当中,无论是福德还是智慧,都没有能够和佛相等的,所以佛当然就为一切世间所共尊,称为世尊。
“食时”,就是正当午前,将要行乞食的时候。行乞食的时间大约是在早上辰时,就是七点到九点左右,这个时候是行乞食的时候。那为什么要在辰时左右呢?因为如果太早的话,在家众还没有准备好,你就乞不到食物;那如果太晚,又恐怕过了日中,又不能再去托钵,所以进城乞食都在辰时左右。因为一般早上七点到九点,是家家都在用餐的时间,所以这个时候家家都有食物,你乞食就不难。如果你硬要在不是食时的时候去,就是说并不是大家在吃饭时去托钵的话,这个时候可能没有食物可以布施给你。那在家众又想布施,可是这个时候又没有食物,因为时间不对嘛,所以他心里又觉得很惭愧,说“我应该供养出家人,可是我现在又没有食物。”这样等于让在家众心生烦恼;那如果自己托不到食物,又饥又渴,难免自己也生烦恼。所以为了不自恼,也不恼他,佛就制定乞食的时间在辰时左右,这个时候家家都有食物,就容易乞食。
“著衣”,就是著大衣。这个大衣是在大众集合、授戒、说法,还有乞食的时候穿。
那“持钵”呢,就是手拿着钵。钵,梵语叫做“钵多罗”,翻成“体色量”。这个“体”的意思,就是钵的本身来说,限制只能用铁、瓦等等质料来制造。不许用木的,因为外道都用木碗,而且木的容易吸收油垢和味道,很难清洗干净;这个“色”呢,就是钵的颜色,颜色尽量朴素,以素色最好;“量”是钵的大小,那钵的大小要怎么来制定呢?如果太小,万一不够吃怎么办?那如果太大,又怕会增长贪心,所以应该应量才好,就是内应自己的食量,外应施主的施量,这样来制作钵的大小才适当,所以钵又叫做“应量器”,就是食“应”其“量”的意思。
相传佛所持的钵是四天王所献,是一个绀琉璃的石钵。这个钵本来是过去维卫佛所有,在佛涅槃之后,龙王留在宫中供养。等到世尊成道之后,龙王就把它送出海上。这个时候,四天王都想拿它来供养佛,那怎么办呢?就把它化为四个钵,各自供奉给佛。佛在接受这四个钵之后,再把它合成一个钵。所以我们现在看佛钵的那个钵沿,有四层的叠痕,原因就在这里。所以钵也可以称为“应器”,就是贤圣应供之器。
佛制戒必须要著衣持钵的原因,就是为了要显示中道,离苦乐两边。因为在家众太乐,穿的是锦衣华服,用的是宝玉食器,只会增长放逸,这样太著在乐边;那些出家外道呢,修种种的苦行,连衣服都不穿,像那个裸形外道,就裸着身形不穿衣服,用手捧着饭吃,连个装的东西都没有,所以常常遭到诃责,还有也经常出丑,这样又太著在苦边。所以佛呢处中道,著衣持钵,这样就不会落在苦乐两边,这是佛制著衣持钵的用意。
“入舍卫大城”,这个“入”,就是从城外的给孤独园,进舍卫大城中,所以叫做“入”,由外而内,叫做入。那给孤独园在什么地方呢?它在城外东南约五、六里的地方。现在要进舍卫大城,所以叫做“入”。
“舍卫大城”称为舍卫国丰德城。为什么叫“丰德”呢?就是很多有德行的人叫“丰”(丰富的丰,就是很多),就是因为国中、国家里面有很多具有殊胜功德的人,所以叫做丰德城。所以它除了以丰德名闻天下以外,城中又出了很多奇珍异宝之物,所以它又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闻物”。
舍卫国是波斯匿王所居住的城市,它方圆有六十里,所以可谓是地广;国中一共有九亿人口,所以可谓是人多。由于地广人多,所以就称为“大”,舍卫大城的这个大,就是因为它地广人多,所以称为大。
入舍卫大城做什么呢?就是乞食。那为什么要乞食?因为乞食可以远离四种邪命,以正命过活。而且还可以折服我慢,出家前不管你是出生在什么豪门啊,还是什么富贵人家,出家之后都一律平等去托钵,这样就可以折服他当初在家的那种憍慢之气。乞食还能够不贪著口中的滋味,因为由不得你,你乞到什么食物就吃什么,没得选;也还可以不积聚财宝,这样才能够专心修道,这是以自利来说。
那利他呢?可以令一切人破除悭贪、增长福报,还可以令见者生惭愧心。在家众因为每天只会贪图自己的口腹之欲,只求安逸的过日子。现在看到出家人出来托钵,觉得是在行苦行,这样委曲自己辛苦托钵,那他就会觉得心生惭愧,认为说“应该要让我的道心增长,俗念减少,这样比较好”,对世俗的那种爱恋要减少,就是有这样的一个效果在。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就是在舍卫大城中,依次第乞食完毕。这个“依次第”的意思,就是挨家挨户的乞食,不可以越过次第,专门挑富贵人家来乞食,或专门挑贫穷人家来乞食,不可以!一定要一家挨着一家,这个是依次第的意思。佛祂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就是因为我们都知道最初,那个行头陀的迦叶尊者,他就专门去挑贫穷的人家乞食,因为他的想法就是说:“为什么这一世会贫穷?就是因为过去没有布施嘛,所以这一世应该成就他布施的功德,他将来就能够脱离贫穷。”这是他的想法。可是另外一位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他就专门挑富贵的人家来乞食,那他的想法又不一样,他是想说“那个穷人都已经穷到没有东西吃了,那我再去跟他托钵,那等于让他心生烦恼嘛!他自己都吃不饱了,哪里有东西再布施给你?而且那个富贵人家呢,如果能够继续布施的话,就等于是可以继续地享受福报,这样也不错。”所以他的想法是这样,就专门挑富贵的人家来乞食。当佛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祂就规定比丘以后一定要依次第来行乞。
那这样子依次第有什么好处呢?第一个就是能够破除二乘人的分别,就是刚刚那两个圣者的分别:就是迦叶尊者专门舍富从贫,他的目的是要令他生福;那须菩提尊者又专门舍贫从富,是为了不要恼他,不要让在家众心生烦恼——那这两个都是分别。应该要心平等,没有贫富的差别,这样呢就可以息灭凡夫的猜嫌,也显示大慈平等。如果你托钵的时候挑三拣四的,未免世俗人就会讥嫌。所以为了显示如来慈悲,不择贫富,平等普化,令人人都能生福,因此规定要依次第来行乞。
“乞已”,就是乞食完毕。那什么时候乞食完毕呢?就是依次第行乞不超过七家算完毕。不管你的钵有没有满,都算完毕,不能够超过七家。所以不是整个城中全部一家一家的这样托钵完叫做乞食完毕,不是!不能够超过七家。那你如果不到七家,钵满了,也算完毕。譬如说你前面一家、两家,你钵就满了,这个时候就算乞食完毕,最多不能超过七家。这是佛制是这样规定的。
“还至本处”,就是你乞食完毕,再从城内还到本住的给孤独园处。这个也是佛制定的,佛制比丘戒,除了召请之外(在家众有召请你到他家),除了召请之外,不能够没事往白衣家跑。所以乞食完毕就返回,不作任何的停留,这个叫还至本处。
“饭食讫,收衣钵”,就是吃完饭呢,收起刚刚进城的时候所穿的大衣,还有盛饭的钵,收好干嘛?准备用功啊,准备用功修行。那如果没有预先收拾好呢,到了修定的时候,难免有所牵挂,不能安心修道,所以就先把衣钵收拾好。
“洗足已,敷座而坐”,就是上座前先把脚洗好,这又是佛制。佛制规定:外出乞食必须要打赤脚,这个是为了要保护生命,因为你穿鞋子很容易伤害生命,所以就规定要打赤脚。那既然是打赤脚,路上来回难免就会沾染尘埃,因此在静坐前就要先洗脚。洗完脚之后,佛自己展开坐具,然后结跏趺坐。这个“敷座而坐”的“敷”就是展开的意思;“坐”就是坐具。就是佛自己展开坐具,结跏趺坐,就是端身而住,正念不动,表示将要说法了。
那佛每次说般若呢,都要自己亲自来敷坐具,表示恭敬法。那为什么要恭敬般若呢?因为一切法都是从般若出的:不论你是说法时候的文字般若,或者是你修行时候用的观照般若,还有最后所证的实相般若,没有一法不是般若,所以佛要恭敬般若。
好,这就是这段发起序它表面的意思,一般都是这样解释就完毕了。
那我们就再进一步来说,佛这一段发起序它到底还有什么密意在里面。我们一般看佛宣讲其他经典的时候,往往都是放光动地开始作为发起。那这个《金刚经》不一样,为什么?我们一刚开始念那一段,就是什么吃饭、穿衣、洗脚、打坐,这好像就是很日常生活里面做的很平常的事情。那佛在这一部经为什么要用这么寻常日用的事情来作为发起序呢?祂有祂的原因。
其实先说佛祂有放光,祂放的是平等的智慧光;可是因为我们众生心不平等,所以没有办法察觉佛祂其实是有放光的。譬如说“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这个时候佛祂是手上放光;“入舍卫大城乞食”,这个时候是脚下放光;“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这个时候是眼中放光;“还至本处,饭食讫”,这个时候是口中放光;“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个时候是全身放光。所以如果有上根利智的人,观察到了世尊所放的这些光,立刻就能够得金刚如幻三昧而到达彼岸。那后面的开示就不用再听了,已经到达彼岸了。
可是如果不是这样的根性,那我们可能就要进一步用心来体会:佛祂这段发起序到底蕴含了什么样的深意?好,所以我们接下来就说说,佛祂到底有蕴含了什么深意:
“尔时世尊”,这个时候世尊祂其实是安住在祂的三昧当中,所以祂是自住在金刚般若波罗蜜中来说法,说于六度无相法门,所以这个时候祂是法布施。“食时,著衣持钵”,这个是彰显持戒。我们刚才说,著衣持钵都是佛所制的戒律,那个乞食也是佛所制的戒律。“入舍卫大城乞食”,这个是在彰显忍辱。“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这个是在彰显精进。“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个是彰显禅定,要上座用功了嘛。由戒而定,由定生慧,这个般若自然就能够现前。
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任何一件:穿衣、吃饭、运水、搬柴的任何一件小事呢,其实它都是般若的大用。既然是从自性般若所起的大用,它自然就具足了不管是六度也好,十波罗蜜也好,一切的大乘法其实都在其中,因为这些是本自具足的,本来就有的。本来就有的这些,那怎么去运用在日常生活呢?这个就是般若的用处:从本体起用,然后用后再归体。所以这个时候,借着穿衣吃饭,寻常日用的事情来显示六度。
所以这个“六度”不是我们平常说我们要修六度的那个“六度”,不是事修上面的六度;它是属于称性六度,这个“称性”的意思就是说你本自具足,我们自性当中本来就具足六度,那你有般若的慧光,把它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自然就圆满具足六度。
所以佛祂就是借着什么著衣持钵啦、乞食啦、次第乞啊、然后还至本处,到敷座而坐,祂自然就圆满具足六度。所以祂这时候持戒,不是说“我要持戒清净,然后这个不可以犯、那个不可以犯”,没有!祂已经没有持戒相,没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没有六度的相;而是称性就把它表达出来了,这个叫做称性六度,而不是我们平常所修的六度。
那既然是自性本具,当然就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很自然地就流露出来。所以佛祂示现和我们凡夫一样,每天在尘劳当中也是穿衣吃饭;可是不同的是,佛祂不论做什么事,都能够回光返照,回归自性,这正是般若的大用。祂也不会偏在有或者是空。因为一般我们说到般若,就说般若就是一切法空嘛,好像说般若就是讲空。其实般若它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所以你不能说它只讲到空性这个部分。所以佛祂不会著在空这边。著在空这边就是…,可能我们以为修行就是要躲起来,躲在深山里面,然后不涉入红尘,这个就有一点偏在空边。所以佛也没有告诉我们修行要躲在深山里面,祂就示现这么平凡在日常生活当中,在红尘里面就是你最好修行的大道场;所以祂就借着穿衣吃饭,每天要做的事情,来显示般若的大用,说明这个般若虽然是讲一切法空的道理,但是祂不会著在空边。那我们凡夫又是著在有边,我们穿衣吃饭得很执著,每一件日常生活当中的琐碎的事情,都非常非常的执著,这个又是落在有边。
所以佛祂示现这个般若,其实是说一切法自性是空,但是又能够起大用,这就是“空而不空”。在这个不空当中,每天有很多事情发生,但是又知道它自性是空的,都把一切法又回归到自性当中,这个又是“不空而空”。在这个不空的寻常日用当中,又可以回归到般若空性的智慧这个自性当中,这个才是真正佛祂要告诉我们的密意,就在这里。
那我们呢,虽然说金刚般若是佛和众生共有的,而且是当下现成的,这个我们上一堂已经介绍过了。但是为什么我们不是佛,而是众生呢?那重点就在我们每天也是奔走在尘劳当中,但是我们迷失了自性,不知道要返照本性。
像经中说的“著衣持钵”,我们把它落实在现实生活上来比喻的话,就好比我们每一天早晨要穿衣出门嘛;“入舍卫大城乞食”,就好比我们去上班,为衣食忙碌;“于其城中,次第乞已”,就是在忙碌了一整天之后呢;“还至本处”,忙了一天就怎么样?回到家里了嘛;“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就好比吃完了饭,一切收拾完毕之后,就应该要上座来修禅定。
可是我们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每天是不是这样做呢?每天早晨穿衣出门,在这个尘劳当中奔走,为生活忙碌。那一整天下来,我们有没有称性六度?有没有很自然的布施就流露出来了?随时舍、放下,不忘怎么样去利益众生的那个心念就是布施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嘛,就是财布施;然后你能够有因缘说一些有利益众生的话,那个就是法布施嘛;鼓励鼓励别人,那个就是无畏布施嘛,那都是很称性的,不是说我故意今天要来修布施,没有!你就是有这样的因缘,有这样的对境,你就很自然去圆满这个布施度,这个就是称性的布施。
那持戒也是啊,持戒没有戒相,你自然不会犯,这个叫称性的持戒。那忍辱也是啊。生气完了才在那边想:啊!不可以!三轮体空,我也不是真实的,他也不是真实的,我生气的这件事情也不是真实存在的,来空空空这样,这个不是称性的忍辱。
本来就不是真实的嘛!都是如幻假有的啊!我、众生、还有我生气的这件事都是如幻假有,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本来就没有一个要忍辱的人嘛,也没有忍辱的对象,也没有忍辱的这件事,你自然就圆满了忍辱。
这样以此类推,你每天是不是有这样称性的来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精进,就是没有一念的恶嘛,精就是纯精,没有任何的夹杂,没有任何一念的恶法来夹杂,这样你才会进步;因为恶法会让我们的善法退失,就不叫做“进”。所以精进的意思就是说:你纯粹的善法,你今天身口意全部都跟善法相应,没有一个恶法,因为恶法会让善法退失,就不能够叫做“我今天有精进”。那就看每天你是不是都可以称性地圆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好了,那回到家以后…,还没有;下了班,这是说你在上班的整天当中,你是不是有这样子来做。那下了班以后,刚才说还至本处嘛,你是不是有赶快回家?还是说“今天好累哦,压力好大!”到小酒馆坐一坐,约个朋友吃个饭,喝个咖啡,交际应酬一下再回家,这样就没有马上还至本处了嘛。
“还至本处”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说:你忙完了,有没有赶快回归自性?你所有的事情都是从体起用嘛,从你的般若自性当中,自然去随缘做了很多的事情,忙了一天;可是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可以马上又回归到你的自性,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从体起用,再摄用归体嘛,这个也是还至本处的意思。
那回到家以后,把一切料理完毕,你是不是马上就用功修禅定?还是说打开电视看个节目,纾解一下压力;然后看到很累就直接去睡觉,没有时间修行啦,我今天已经好累了,没有力气打坐,打坐也是在打瞌睡,还不如去睡觉。
所以我们就知道,佛在这段发起序当中,祂其实已经在教导我们两个修行的重点:
第一个就是还至本处,忙完了,就要赶快回到自性当中。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都是自性的作用;用完了,就要赶快回归自性。所以如果我们每天只知道忙于衣食,不断地往外去驰求的话,当然就不知道返照本性,这个就没有做到还至本处。所以第一个我们每天修行的重点,就是要回归自性。
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敷座而坐,说明这个修禅定的重要。所以在每天吃,吃饱了,收拾完毕,就要赶紧摄心入观(guàn),这样我们本自具足的般若才能够现前。如果我们吃饱了,再娱乐嬉戏一下,那身心都在躁动不安的情况之下,你根本很难安静下来,不可能有片刻的安宁,那更要不说什么修观了,更不可能。可是修止观就是很重要嘛,因为一切的定慧力都是从止观才能够成就的。就是由这个整天下来,我们刚才说的由戒而定,由定而生慧,这个就一定要藉由修禅定才能达到。
所以如果我们知道还至本处,还有敷座而坐,每天怎么在这两个重点上用功的话,那我们就等于知道了这一段发起序佛要告诉我们的用意了。
好,那我们今天讲到这里,刚好一个段落。我们回向: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