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二随,三止,五根本气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
二○○九年七月一日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从数息进入随息。昨天大家都练习数息,然后怎么样证到数息,“修数”跟“证数”昨天已经介绍过了。
当我们证到数息之后,由于心念非常的微细,呼吸也很微弱,所以这个时候不想再数了,会觉得这个数字很累赘,因为你数到慢慢心可以平静了,然后还要特别再提念继续数,这个时候反而会觉得那个数字是一种累赘,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进入随息的阶段。就是数、数到不想再数了,也没有必要再数了,因为心已经很平静,就是因为我们的息已经调得很好,所以气息是非常微弱,心念也很微细,所以这个时候就会觉得数字是多余的。
这个时候,我们把我们的心念放在呼吸上,心念跟呼吸同步进行,就是心念随着呼吸,吸进来、吐出去,就是心念随着呼吸出入,就是呼吸到哪里,心念就跟着到哪里,心念放在呼吸上,很清楚知道吸气、吐气,你把你的意念就放在呼吸上,然后跟呼吸一起吸进来、吐出去,心念跟着呼吸进出、进出,这个就叫做“修随”,这个就称为随息。
这样一直修到你的心念和呼吸结合在一起了,这个时候就是“证随”,就证到随息。原来你的心念是跟呼吸一起同步进行:吸气、吐气、吸气、吐气,慢慢你的心念跟呼吸就会结合在一起,我们叫做“心息相依”。什么时候证到随息?就是心息相依的时候,就证到随息。因为心念跟呼吸已经结合在一起了,所以呼吸的状况会非常的清楚,因为你的心念是跟着呼吸走,所以呼吸是长短、是冷暖或者是轻重或者是粗细,都了了分明,这个时候就知道证到随息了。
像这样子心念随着气息的出入越来越细,细到最后几乎感觉不到息的进出,这个时候就进入“止”的阶段。就是说你这个时候的心没有缘什么,没有缘数息,没有缘随息,心只是止在那里,这个就叫做“修止”。心息相依之后,你会觉得还有进出,然后慢慢、慢慢地,因为心念跟呼吸结合之后,它慢慢又变得越来越微细,几乎好像要停止了,这个时候就进入止的阶段,它是很自然到达,等一下我们练习,大家就知道了。我们从数息、进入随息、到止,其实它是很自然就到达的。数息数到不想数,就是进入随息;感觉呼吸的进出,慢慢地心念跟呼吸就结合在一起了;然后呢,接下来就好像要停下来,呼吸非常的微弱,心念也非常微弱,几乎要停下来,那个时候就进入止。
那进入止以后呢,心念只是停在那里,偶尔有妄念起来,知不知道?知道。呼吸也是久久吸一次,知不知道?也知道。但是不会受到干扰,就是那个心念的力量非常强,知道有妄念起来了,知道还在呼吸,但是心都不会受到干扰;然后一直强化这个心念的力量,继续强化、强化。当这个心念越来越集中,你的身体会突然好像挺起来,这个我们叫做“有法持身”,恭喜你!证到欲界定!所以什么时候证到欲界定?就是你的身体在心念非常集中,这个时候会很自然的就挺起来。平常你怎么样去调他的身体,就是没有办法坐得这么直:不是太挺,就是凹下去;可是这个时候会很自然的就挺起来。而且坐多久都不会累,懂吗?那偶尔会挺一下,但是一下子就腰酸背痛,那个就不是欲界定。
所以什么时候证到欲界定?就是身体不但自然挺直,而且妄念好像被伏住了、被一股力量伏住了,之前没有修定的时候是妄念纷飞嘛。这个时候好像有一股力量压住那个妄念,不让它生起,所以妄念是自然的就不会再起来了,好像有一股定力把它伏住那个感觉,所以当下是没有什么念头,但是周遭的情况清清楚楚:你也知道你坐在这个讲堂,然后你也知道还有呼吸,你也知道妄念偶尔生起来,但是都不会受到干扰,身体不管坐多久都不会累,这个我们就知道证到欲界定了。
慢慢的,我们的感觉器官渐渐失去了反应,身体也跟着失去感觉,所以你坐在那里,会觉得:诶!手不见了;诶!头不见了;诶!整个身体不见了,很多人就在那边吓得不敢坐,怕自己不见了。好可惜!因为这个时候要恭喜他怎么样?证得未到地定。因为这个时候,心不是说得止吗?得止,心停在那里,所以它没有什么妄念。因为在前面欲界定的时候,你的妄念就已经被一股力量伏住了,所以没有什么念头。那没有妄念的话,随着妄念所起的一切分别也全部停止了,这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念过“百法”就知道,“二十四不相应行法”是第六意识的分别而有的,所以这个时候的数字啦、空间啦、时间啊,那个概念,在这一刹那完全消失,为什么?是因为第六意识进入那个现量境,因为没有妄念的缘故,所以不会起第六意识的分别,所以在当下由第六意识所起分别的那些概念全部都消失了,所以当下的感受就是你的身体不见了。不见的意思不是说真的没有了,从这边“嘣!”一、二、三消失,不是!不见的意思是说没有感觉反应了,没有感觉反应了。你虽然人也是坐在那里,手也没有动,但是你会觉得没有手的感觉;身体坐在那里,但没有身体的感觉。所以,当身心世界消失的时候,我们就称为“未到地定”。
那如果能够继续地加深定境,让我们的心不动,继续再把定力加深、加深,心还是依然不起妄念,心不动,我们就能够得轻安喜乐,这个时候就入了初禅,叫做“证止”。所以,什么时候证到止呢?严格来讲,就是证到初禅的时候叫做证止。你修止,什么时候证止?入初禅,就证到止的阶段。
那我们今天就练习到这里,从昨天的数息开始练习,看怎么进入随息,然后得止。得止之后,就看能不能非常的专注。当你身体挺得很直,然后不会疲累的时候就是欲界定;坐到你的感觉器官消失,感觉器官失去反应,身体也失去感觉,整个身心世界在这一刹那都消失不见,这个就是证到未到地定;当轻安喜乐生起的时候就是证初禅,很简单的一个简别的方式。所以你就知道,你打坐,坐了半天,到底是坐到什么阶段,自己会很清楚,这个等一下我们一起来练习。
那还剩下三个,我们明天就把它全部证完,三个晚上把六妙门都全部证完。
那现在呢,我们昨天答应各位要讲什么叫做“五根本气”。因为这个打坐的姿势,能够让我们的五根本气进入中脉。那什么是五根本气呢?我们现在就来做解释。为什么七支坐法这么重要,它跟我们得定开发智慧,还有那个喜欢修拙火的,诶,这个姿势到底跟拙火有什么关系?拙火到底是跟哪一个姿势有关系?我们现在就来进一步的说明。
五根本气 | 下行气 | 平住气 | 遍行气 | 上行气 | 命根气 |
住处(位置) | 海底轮 | 脐轮 | 生殖轮 | 喉轮 | 心轮 |
姿势 | 金刚跏趺坐 | 手结定印 | 背脊打直,两肩平张 | 头摆正,收下巴 | 舌顶上颚,眼开三分 |
除烦恼 | 嫉 | 瞋 | 痴 | 贪 | 慢 |
五大气入中脉 | 地大 | 风大 | 水大 | 火大 | 空大 |
我们看五根本气,第一个姿势是盘腿。盘腿就是称为金刚跏趺坐,这个金刚跏趺坐,如果你可以双盘的话是最好。我们前面也介绍过,双盘它是最安定、最稳定。在《大智度论》也讲到,你如果能够双盘的话,它能够有五种利益:第一个利益,就是你心不会散乱,很容易就摄心;第二个利益就是,它是最安稳的姿势;第三个利益,是魔看到了会怖畏,你只是双盘,盘个腿,坐在那里,魔看到就很害怕;第四个是,这个姿势是不同外道的,这个七支坐法是不同外道,就是说当时印度有很多外道,他们也打坐,但是没有一个姿势跟我们七支坐法一样的,你们练过其他的印度的教派的静坐,你们就知道,因为那个静坐方法太多了,或者是练过瑜珈的也知道,光是那个手的放法就很多嘛:他可以两个手放在膝盖上,可以这样放,也可以这样放,很轻松的掌心朝天,这样子放在膝盖上也有,然后也有这样子的,也有这样子的,放在膝盖上这样子,或者这样子,就是没有一个姿势是跟我们佛教的七支坐法是一样的。所以这样一坐,就知道跟外道是不同的。所以内行的人一看这个姿势,就知道他不是修瑜珈,然后也不是修任何印度的什么派,他修的是佛法的七支坐法;第五个利益,就是最容易得止。
这个就是能够双盘,有五种利益。
修密宗,就是讲脉、气、明点嘛,那如果能够双盘的话,他的脉、气、明点是最容易净化,为什么容易得到净化?就是我们等一下会讲的,就是五根本气,因为五根本气进入中脉,又可以除五种烦恼,然后又能够让我们五大气入中脉,就是它还清净我们的五大之气,所以对那个修脉、气、明点来说,这个七支坐法也是非常的重要。
单单以双盘来讲,我们刚才不是说入初禅是得轻安喜乐吗?得轻安喜乐之前,有一些好像预备功夫;可是你要真正得轻安喜乐,你的双盘必须要盘一个小时以上,你才有可能得轻安喜乐。就是说你双盘一个小时以上,腿不会麻、骨头不会酸,就能够得轻安喜乐、证入初禅的那个轻安喜乐。
好,这个是讲金刚跏趺坐,就是这个盘腿它是非常的重要,它能让我们的下行气进入中脉,你把腿一盘,所谓的下行气,就很容易入中脉。这个五行气是什么意思?这个五根本气,它是属于业气,就是不清净的业气,这五种根本气是属于业气,就是业力的习气。那中脉它是属于智慧气,懂吗?我们借着这个七支坐法,让我们这个不清净的业气能够入中脉之后,能够达到什么效果呢?由这个业气所引发的那个烦恼就会消失,就是很容易就被调伏了;只要你的五根本气能够入中脉,所有由这个五根本气所引发的贪瞋痴慢疑(或者是贪瞋痴慢嫉,显教是说五毒——贪瞋痴慢疑,但是密教是说贪瞋痴慢嫉),就是让这个五毒不会引发起来。
因为如果我们五根本气没有入中脉的话,它就很容易生起,很容易引发妄念,这个妄念的内容,就是我们所有烦恼的内容,根本烦恼、随烦恼,都是从这个不净的业气所引发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说这个七支坐法它能够断烦恼或者是调伏烦恼的原因,就是只要你有办法让它入中脉之后,这些不清净的业气所引发的那个妄念,所生的烦恼就能够得到止息,所以我们说它能除烦恼的原因在这里。
金刚跏趺坐可以让下行气入中脉。那这个下行气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我们海底轮的地方,海底轮知道吗?在最下部的地方,我们现在盘腿的最下面,那个就是海底轮,现在碰在蒲团上,那个就是海底轮的位置。
这个下行气有什么作用呢?它主要是管我们排泄的功能,所以它能够…,不管是津液啦、还是血液啦,都能够向下运行,就是要靠这个下行气;还有你每天上大号、小号,是什么力量推动你去上洗手间的?那个就是下行气;而且它能够控制,就是说你上大号、小号,为什么可以随时就把它结束?那个也是一个力量,那个也是下行气的力量,不会一发不可收拾,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也不会,所以它都是下行气在控制的。
所以它可以除嫉妒,所以我们常常盘腿打坐的话,我们那个嫉妒心很自然的就慢慢地减少,是因为盘腿的缘故。
那以五大之气来说,是让我们的地大之气能入中脉,所以它等于是清净我们的五大之气。我们五大之气也是混浊的。那它可以气入中脉之后,能够清净五大之气。像我们打坐,坐一段时间会得煖,有没有?会觉得身体有一点发热,但不是流汗的那种,不是觉得很热,然后汗如雨下,不是那个,而是煖煖的,我们称为得煖相。为什么会有得煖相?就是因为你的下行气入中脉,它得到的一个征兆,就是得煖。所以常常在静坐的,就常常有这种感觉,就是你坐了没有多久,你才盘腿坐不久,但是你的身体就开始发煖,这就是下行气入中脉的征兆。
我们盘好腿,我们就是要手结定印,就是我们的左手放在右手的掌心上,那个手掌是朝上的,然后两个大拇指轻轻地相触,轻轻地相触,这个很重要,不要用力,因为用力的话就容易紧张,所以我们是轻轻地大拇指碰在一起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手结定印呢?因为这样两个手,大拇指轻轻相触,它能够让我们的左右气交流循环,然后容易得轻安,所以这个手的姿势也很重要,就是一定是手结定印,然后放在肚脐下面,手结定印之后,往身体靠,然后放在肚脐下面。
为什么要放在肚脐下面?就是因为它能够让我们的平住气入中脉。平住气它在什么位置呢?就是脐轮的位置,所以我们的手要放在这里,就是因为平住气它是在脐轮的位置。这个平住气它有什么作用呢?它是管消化的,像我们饮食进到身体之后,会经过消化,然后把营养分带到全身各个器官——这个就是平住气的作用,它的功能主要是管消化,然后把营养输送到全身。
这个平住气入中脉之后可以…,学过中医就知道,这个火,这个时候的平住气,我们不是说它管消化吗,所以它是一种帮助饮食消化需要有那个火,在中医我们就称为命门火,这个命门火能够怎样呢?它可以解开我们身上七万两千条的脉结。所以我们要修气脉的,要打通气脉的,那个脉结要打开的,就是这个平住气的作用,你想要打开身上的脉结,就要靠这个平住气。所以平住气能够入中脉的话,你身上的脉结就容易被打开。脉结打开之后,修拙火的,拙火就容易生起,所以它跟修拙火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知道修拙火能够得定,还有大乐嘛,这都是因为拙火生起就会空乐不二,可以安住在那个定境当中,然后生起大乐的境界,这个都跟平住气入中脉有关。只要你平住气能够真正的入中脉,你所谓的定乐、还有拙火就容易生起。
刚才讲的那个下行气,只是得煖相,但是还没有办法让拙火生起。拙火生起,必须还要再加把劲,就好像钻木取火,你还要再继续地煽风,继续地用功,然后拙火才能够生起。
所以一旦平住气入中脉,就能够除瞋烦恼。我们常常用这个姿势,手结定印来打坐的话,我们的瞋恚心会越来越少,就是因为它的业气,因为平住气这个业气所引发的妄念、烦恼会被调伏,因为入中脉嘛,那个妄念自然就没有了,懂吗?那妄念没有了,由妄念所生起的瞋恚也会被调伏。所以你只要好好打坐,就会发觉自己脾气越来越好,那是一定的。忿恨恼嫉害越来越少,就是因为我们的平住气已经能够入中脉,它自然就有调伏瞋恚的功能。
那五大之气来讲,就是能够让我们的风大之气入中脉,也是能够清净风大之气的意思。
接下来,我们就是背脊要打直,然后两个肩膀要平张(就是平直)。那我们先讲背脊打直它的重要性。如果你背脊不能够打直的话,就是这样弯腰驼背,这边整个胸这样凹陷下去的话,你这样子来打坐容易得胃病,或者是消化不良,会有这样的过失。那你说挺起来好不好?挺起来,太挺又容易上火;所以要刚刚好,腰挺起来,但是又没有太挺、没有太用力,然后又没有凹下来、又没有凹陷,这个就是背脊要打直。
那有的人坐坐坐坐坐,就弯到左边去了;有的人坐坐坐,就弯到右边去了;有的人坐坐坐,头就垂下来;要不然就往后仰,它都会有过失,那我们现在分别来解释:
如果坐坐坐,身体往左边靠,往左边靠对他的定境来讲,就是说他修定的当下,他会觉得说那个喜乐生起来,可是很快就消失,消失之后反而增长贪欲。所以我们看一个人打坐的姿势,他如果坐坐坐,每次坐都歪左边,我们就知道他的贪越来越重,这个是属于贪欲性比较重的众生,所以他每次都歪左边。可是他歪左边,才刚刚歪过去的时候,他有那个喜乐的感受生起,可是消失之后就变成贪欲了。
那有的人往右边歪歪歪,歪过来的当下,“诶,好亮哦!”眼前好亮,就是明相,我们所谓的明相产生,也是不持久,马上光明就消失了,反而增长瞋恚。所以我们就知道,老是身体往右边歪的,越坐脾气越坏。
然后有一些就是往前嘛,他刚刚这样慢慢往前、往前的时候,他会觉得说“诶,好像心比较没有那么散乱哦”,也是很快就消失,然后就进入一片愚痴无明的状态,所以它会增长愚痴。所以他老是这样低着头、往前倾,这样子来坐的话,他的愚痴性越来越重。然后他跟人家做朋友,老是喜欢猜疑、嫉妒,老是不开心,就是这个过失,就是因为他打坐老是往前。然后它也会妨碍到我们的命气,因为这边往前倾嘛,会压迫到我们那个命气,所以也是有所妨碍。
那往后仰好不好呢?往后仰,“啊,我都空了!”当下空相现前,然后很快消失之后,就变成憍慢,所以他越坐越傲慢。因为他常常这样的姿势,然后常常觉得说见到空了,所以他就很容易落入那个顽空的境界,然后越来越憍慢,这就是往后仰的过失。
所以我们背脊一定要打直,不要往左,也不要往右,不要往前,也不要往后,一定要打直。鼻子跟肚脐在一条线上,就都没有偏。这个是有关背脊要打直。
那两肩平张呢,就是肩膀要平。我们这样坐嘛,所以你的这边是有空隙的,你的腋下是有空隙的,因为是这样坐,所以你不要这样子夹得紧紧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腋下有一个昏沉脉,所以我们这边一定不是靠身体,让它有一个空间,你就不会压迫到那个昏沉脉,然后很容易落入昏沉。所以我们一定是两肩平张的意思,就是这边肩膀要平、两边要平,然后把它张开,这边离开身体,手臂的内侧不要靠身体,这样子才不容易落入昏沉,它的原因在这里。
背脊打直、两肩平张,能够让遍行气入中脉。那遍行气在什么位置呢?它是在密轮,或者我们称为生殖轮的这个位置,就是生殖器等高的那个位置,就是密轮或者生殖轮它的位置,它就是我们遍行气的位置。那遍行气它有什么功能呢?它的作用很重要,这个遍行气能够让我们的气遍满全身。我们昨天有练习怎么样调息,有没有?就是先观想气遍满全身,然后毛孔同步吸气、吐气,那个能够让我们的气遍满全身的,那个就是遍行气它的作用。所以我们就知道,遍行气它可以除修气之病,你所有修气的毛病,都可以因为这个遍行气入中脉而得到调解,或者是能够除去修气的过失,所以它对我们修行来讲也是很重要。
只要我们的遍行气能够入中脉,我们的血液就能够循环得很好,然后新陈代谢也会变得越来越好,然后也会让我们的血脉速度正常。你血脉速度正常是什么意思呢?你的心脏就会很健康;那你要修到心气不二(修密宗的都很想得到心气不二,心跟气不二,已经结合了),那个就要遍行气入中脉,你就很容易得到心气不二;要不然很难,要不然心念是心念,呼吸是呼吸,气是气,心气是二,没有办法结合在一起。可是一旦你遍行气入中脉,就很快。所以记得,背脊一定要打直,两肩平张,这样遍行气就很容易入中脉。
我们全身的动作,像行、住、坐、卧啦,或者是你要这样摇动啊,你站起来,往返什么地方啊,来来去去,这所有的动作都是遍行气的作用。所以它可以除痴烦恼,让水大之气入中脉。
接下来,我们的姿势就是头摆正,然后收下巴。收下巴的意思,就是压住这两条颈动脉,这个之前我们讲过,压住这两条颈动脉,那它的血流就会变慢;因为你压住这边的动脉,它流的速度就会变慢。流的速度变慢,我们的那个妄念就容易停下来;妄念容易停下来,就容易得定;得定的话,那个无分别智就容易生起——这是由定而生慧,无分别的智慧就容易生起。所以这个收下巴非常重要,一定要压住这两个颈动脉,很快就能够得定,开发智慧。
所以头摆正、收下巴,能够让上行气入中脉。那它在什么位置呢?上行气的位置,是在我们的喉轮的位置,所以压住颈动脉,就是跟这个喉轮有关。上行气它最主要的作用,它就是管…,这个喉咙是管什么的啊?我们饮食要经过喉咙,饮食;还有讲话要不要用?要,饮食、言语;呼吸会不会经过这边?会,出入息;唱歌、发出声音,都是上行气的作用。上行气入中脉,就能够除贪烦恼,让火大之气入中脉,就是能够清净火大之气。
接下来,我们是舌顶上颚、舌头轻轻地顶住牙后根里面那个牙龈的地方,轻轻地顶着,千万不可以用力,你如果舌尖顶得太用力的话,你坐了半天会觉得喉咙痛,所以舌头一定是轻轻地顶住上颚,千万不要用力,不然你坐完就会喉咙痛。
那这个也很重要,修道家的就知道,就是舌顶上颚,他们称为“搭鹊桥”,就是它是接通任脉跟督脉,最重要就是靠这里接通。因为督脉是从丹田气往下,从尾闾上来,一直到头顶,穿过头顶,从背后上来,然后往前一直到上嘴唇就停止了;因为我们嘴巴中间是空的,它没有办法连结;那另外一条任脉,就是从丹田往上,一直到下嘴唇,也没有办法再走了。所以一个停在上嘴唇,一个停在下嘴唇,嘴巴中间是空的,任督两脉是没有办法连接的,所以要靠舌顶上颚,只要你顶在那边,任脉跟督脉就接通了,就可以“转河车”啊什么的,道家练的,练那个打通任督两脉。
所以这个舌顶上颚非常的重要,只要顶对了地方,那个口水会一直流下来,然后那个口水是甜的,所以这个口水千万不要把它吐掉。道家是还要在嘴巴里面漱,他们称为“漱津”,津液的津,漱口的漱,漱津就是在里面转转转,然后分三口,“咕噜、咕噜、咕噜”分三口把它吞下去,可以滋润五脏六腑,懂吗?是非常滋补的。所以打坐一定是越坐越健康,光是这个口水吞下去,就五脏六腑都得到滋润,所以舌顶上颚也是非常的重要。
然后就是眼开三分嘛,就是垂帘。为什么这样做呢?是能够让我们的命气(也是命根气)容易入中脉。命根气在哪里呢?就是我们心轮的位置。命根气的作用,它就是管我们的呼吸,所以它可以把所有的能量,把它运到我们的六根门头:眼、耳、鼻、舌、身、意,为什么能够发挥作用?就是命根气的缘故,它可以把所有的能量都运送到六根门头;所以我们可以看、可以听,有六根的作用。然后更重要的就是它能够保持寿命,就是我们为什么能够活着?就是因为有这个命根气,那命根气一离开身体,我们就死亡了。所以它是婴儿在母亲里面,怀孕刚刚成胎的时候,开始有生命,就是这个命根气是最先着床的;那最后离开身体,离开身体之后就死亡了。所以它称为命根气,就是我们生命之根的那股气,就叫做命根气。
那一旦这个命气可以入中脉的话,我们的观想,不管你今天修什么观,很容易明了。常常有人说:“我观什么观不起来,观起来,一下就没有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你的命根气没有入中脉。只要你打坐,舌顶上颚,让你的命气入中脉,你要观想什么很清楚,而且很持久,不会一下子就没有了。所以它跟我们的观想清不清楚有很大的关系,就看你的命气有没有入中脉。
能够入中脉,也可以除我们的慢烦恼,所以我们的憍慢也会慢慢慢慢地减少;然后让空大之气入中脉。
这就是有关于为什么要用这个七支坐法。这样分析之后,我们就觉得这个姿势实在是太重要了,一定要很规矩的把每个姿势都做到标准,想尽办法让我们的五根本气入中脉,一定很快得定,开发智慧,观想什么都很容易成就。
所以,讲究这个七支坐法,这个姿势要很标准的原因,就是你的身调了,你的脉就调,因为你的脉是长在你的身上,你只要身调,你的脉就调。那脉调呢,气就调,为什么?因为气是行于脉的,只要你脉调,气就调。那气调呢,你的心就容易调——这是我们昨天讲的,我们数息的时候,呼吸越来越微弱,你的心念也越来越微弱,妄念也越来越少,所以这个心调是从哪里来?是从气调,只要你调息调得好,你只要气调,你的心就调;那心调呢?你的气就不容易往外散,容易专注在你的所缘境上:不管你现在是数息也好,随息也好,还是修止也好,修观也好,都能够安住得很好。所以,为什么这个姿势很容易就得定的原因就在这里:身调则脉调,脉调则气调,气调则心调,心调就容易专注,容易专注就容易得定,得定就开发智慧。
所以这个就是有关于打坐的姿势,现在我们就知道它的重要性了。
好,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练习:从昨天的数息进入随息,到止,各凭本事,看你可以得什么定。我们也是请两位师兄上来,带大家一起做前面的暖身运动。暖身也很重要哦。我们那个腿,熬腿熬得很辛苦,就是因为你腿的筋没有拉开。如果筋骨松开,然后筋也很柔软的话,你就可以盘腿坐,坐得很好,就比较容易得定。
请各位起立,动一动再坐。我们首先是头部,上下三次(编按:暖身运动及拉筋运动请查看《天台小止观》内的“附一”及“附二”)。然后是左看、右看,左右、左右,三次。然后是靠肩膀,靠左边的肩膀,头靠右边的肩膀,头靠左边肩膀,这样也是三次,右边、左边、右边。然后是头旋转,转三次,然后反方向转三次,慢慢转,不要太快,慢慢转。转完之后,就肩膀往后三次,往后旋转三次,往前旋转三次。然后两手平举,我们转手腕,把这个手腕也松开,顺时钟三次,反时钟三次,转完之后甩手。接下来我们就腰部旋转,由腰部来旋转,所以我们身体要先弯下去,然后做一个大圈圈,也是旋转三次,然后再反方向旋转三次。接下来我们转动膝盖,每个方向转三次,右边三次,左边三次。接下来是转动我们的脚踝,我们的脚立起来,然后旋转三次,反方向再转三次。转完之后,我们就踢一踢,之后换脚,换一边,也是旋转,顺时钟三次,反时钟三次,转完之后,脚踢一踢。
然后我们就坐下来,各位请坐。从我们脚掌心相对,脚掌对脚掌,尽量往身体靠,往身体拉,尽量往身体靠。我们从左边的膝盖开始压,我们左手放在左边膝盖,弹八下之后往下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弹好之后往下压,这样子做四个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然后往下压,这样做四次。往下压的时候,那个手要打直。做完以后我们就换边,也是一样弹八下,往下压。往下压,就是尽量用手把那个膝盖,尽量把它靠地,最好是可以碰到地,这样子我们等一下盘腿的时候,脚就比较能够坐得久,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脚筋把它弹开。
做完以后,两个脚一起弹,现在两个手放在两个膝盖,弹八下,用力往下压,手打直,往下压,看你能够压到哪里,尽量往下压,这样子也是做四个八。
我们今天再多加一个动作,就是我们把左脚抱起来,也是跟刚才一样,膝盖打弯,然后把脚背放在右脚的大腿上,也是弹八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然后往下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往下压,也是做四次。做完四次之后,我们就用两个手把脚抱起来,从下面把腿抱起来,然后尽量往身体靠,这个时候的脚(小腿)是平行的,尽量抬高,是水平状,然后往身体靠四次,一二三四,往身体靠。然后旋转我们的脚跟,左右,左右,加强它的效果,左右摇动,就是它的筋可以拉得更开。然后呢,我们就转动我们的脚踝;因为我们打坐的时候,下座的时候都是脚踝很痛,对不对?所以我们现在就把那个关节把它松开,等一下坐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痛了,也是顺时钟转一转,然后逆时钟转一转就可以了。
那我们转完之后呢,把它放在身体的外侧,转过来放在身体的外侧,尽量往身体靠,然后我们两个手抓住膝盖,也是弹八下,然后把它竖起来,弹八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竖起来,有点困难没有关系,是脚背会痛,还是哪边会痛,反正你哪边痛的,就是你那边的筋没有拉开,懂吗?难怪你熬腿熬得很辛苦,就是这边的筋没开,那边的筋太紧,才会坐得很辛苦,所以我们尽量把它松开之后,就比较容易来入座。
做完之后,我们就换边,刚才也是先把它放在大腿上,右脚弯起来,把它放在左脚大腿上,然后往下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用力往下压,也是四个八。压完之后,我们用两手把脚抱起来,尽量把它抱高一点,就是水平的高度,然后往身体靠四次,用力:一二三四,往身体靠。然后再左右摇一摇,摇动摇动,把那个筋拉开。也是一样转动我们的脚跟,旋转我们的脚跟,顺时钟转一转,逆时钟转一转,把这个脚踝的地方,这个筋把它松开。然后放在身体的右侧,抓住膝盖弹八下,立起来。
好,我们的苦难已经结束了,明天再加一小节,后面还有,今天到这边就好了。
我们现在就按照七支坐法,一个一个姿势尽量把它做标准。所以第一个是盘腿啰,先把腿盘起来。腿盘好之后,我们就手结定印。还是一样,你们那个有戴眼镜的、手表的,都把它拿下来;裤带太紧的,把它松开,把所有的衣带松开,身上那些东西尽量把它拿下来。盘腿坐好,手结定印,大拇指轻轻地相触,不要太用力。摇动身体七、八次,顺时钟慢慢摇动身体七次或八次都可以。背脊打直,两肩平张,两个肩膀放平,头摆正,收下巴。吐浊气三口:鼻子吸气,开口,嘴巴张开,慢慢吐气,观想全身百脉阻塞的地方都随着气息打开,秽气也随着排出来,鼻子慢慢地吸,开口慢慢地吐,观想全身阻塞的地方都打开,秽气也排出来,慢慢吸气、慢慢吐气,观想全身阻塞的地方都随着吐气冲开,秽气也跟着排出来。然后我们舌头轻轻地顶住上颚,眼开三分,开始坐。
好,大家都没有影响,还是坐得很好,我们现在从数息,从一数到十:用鼻子吸气、鼻子吐气,吐气不要用嘴巴,鼻子吸气、鼻子吐气,自然呼吸,吸气、吐气,数一;然后自然呼吸,吸气,吸完吐,数二,这个是修数。我全部讲完一遍,然后你数到数目可以不间断,妄念也不太干扰数息的心念,这个时候就证到数。你会觉得数字太多,你就进入随息。什么是随息呢?就是你的心念随着呼吸进出,这个就是修随息,修随。然后修到你的心念和呼吸合一了,这个是证随,证到随息了,心念跟呼吸合一了。接下来呢,慢慢地你的心念跟呼吸就会停止,这个就是修止。接下来,你如果能够坐到妄念自然不起,身体打直,妄念自然不起,这个是欲界定。身心世界坐到消失了,这个是未到地定。生起轻安喜乐,这个是证到初禅。
因为每个人的阶段会不一样,所以没有办法同步进行,我们只能把重点讲完。那现在大家开始练习。
(众师兄练习……)
(敲引磬)好,放松你的心念,离开你的所缘境。开口吐浊气三口:鼻子吸气,嘴巴张开吐气,观想全身的气散开。慢慢摇动身体七、八次。动肩膀,两手可以打开,然后头动一动,脖子,然后两脚也可以放开。我们先用手摩擦全身的毛孔,也许刚才毛孔打开,所以我们先把毛孔摩擦一遍以后,再两手搓热,放在两个眼皮上,眼睛张开。还是同样的,身体刚才酸胀麻痛的地方,要多按摩,从头按到脚,每个部位都把它搓热,僵硬的地方把它搓热;尤其是麻的地方,要用力搓,搓到不麻为止。
我们感谢两位师兄的示范。
我刚刚看你们打坐的姿势,稍微调了一下,有一些是头往前、往前低下来,身体往前低,头也往前低。大部分是背脊没有打直,我想你们坐垫子的方法有问题,你们是全部都坐在垫子上,对不对?整个屁股都在垫子上,对不对?这个是错误的,就是连脚跟屁股都在垫子上是错的;我们是只有屁股的一点点,一小部分是在坐垫上,脚是在坐垫外,因为我们的坐垫要有四个指头的高度,这样懂吗?就是我们屁股垫高是四个指头的高度,那个脚是在蒲团的外面,只有屁股把它垫高,四个指头的高度,如果我们在家里练习的话,屁股把它垫高,脚没有在垫子上,这样子你的背脊才容易打直。你如果全部连脚都坐在那个垫子上,你的背很难直,因为那个是平的,懂吗?你没有办法挺起来,没有办法挺直。所以明天练习的时候,我们的脚要在那个垫子外面,只有屁股一小部分是坐在垫子上而已,这样我们的背脊就容易打直了。
还有,我看有一些师兄太紧张了,那个手这样悬空,他是大拇指相触没错,但是他是悬空,然后整个身体很僵硬,这个也是错误的。我们的手,大拇指轻轻地相触,往身体靠,然后放在你盘腿的那个腿上,不是悬空的。手是往身体靠,然后放在肚脐下面,然后是放在腿上,肚脐的下方,然后腿的上面,把你的手很轻松地放在你的腿上。因为你的手悬空,整个身体就很僵硬,就很紧张,这样坐一下就会很疲劳,就身体太僵硬。所以我们要把手很轻松的放下来,就是放在你刚才盘的那个脚上面就可以了。
我明天还会再帮各位调姿势,多调几次,你们回去练习,那个姿势才很标准。不过一般来讲,要坐到姿势很标准,如果没有特别用功,需要一年的时间,你的姿势才会很标准。所以现在不标准是正常的,就是要多调几次。
我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结束。明天我们就把另外那三个妙门,观、还、净三个,说明完之后我们练习。然后还有时间的话,我们就来谈一谈有关于打坐应该注意的事情,还有顺便回答各位的问题,这就是明天课程的内容。
我们回向:(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