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Orchid Country Club
二○一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因为有些地方是早上,所以我现在不能说“晚上好”,因为我们是直拨的,那有些,像美国、加拿大,他们那边就是早上。
好,我们这次介绍第八颂:“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
这个“次”就是对最初的异熟能变,就是第八识。我们前面介绍过的异熟能变,第八识,是第一个介绍的。第二能变就是第七识,所以它是思量能变。现在第三能变是指了境能变,就是前六识。“差别有六种”,这第三能变有六种差别,这六种差别是怎么来的呢?它是随着六根、六境的种类差异而来的。
前六识,它所依的根、所缘的境既然有六个,当然心识也就随它的种类差别说有六个,因此偈颂说“差别有六种”。这六种指的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前六识,就是我们这一次要介绍的内容,就是前六识,它是第三能变。我们说一切法都是心识的变现,那能变的心识有几个呢?就是有三个、有三能变:第一个我们介绍前面的第八识;然后接下来第二能变是第七识;第三能变就是前六识,所以一切法都是心识所变现的。一切的心识有三能变——就是八个识。
“了境为性相”,这个“了境”就是了别境界。“性”是体性,指识体的自证分;这个“相”就是行相,是作用,指能缘的见分。那前六识是以了别境界为它的体性、还有作用,也就是说,前六识它可以用自证分来了别境界;也可以用见分来了别境界,所以前六识称为“了别境识”,是这么来的。前六识称为了别境识,就是它的体性跟作用都是了别境界,就是“了境为性相”的意思。
那我们看六识的作用,眼识是依于眼根,缘色境而生起了别认识的作用,所以眼识的作用我们说过,九个缘嘛,眼识九缘生,只要这九个缘具足,我们眼识就能够生起了别色境的作用,那了别色境的作用依什么呢?依眼根。那耳识的生起,耳识八缘生嘛,少了一个光明,耳识八缘生,那它是依于耳根,缘声境,而生起了别认识的作用。那鼻识呢?是七缘生,依于鼻根,缘香境,而生起了别认识的作用。
这个大家都知道,可是我们再重复一遍,因为我们等一下要讲所依根,所以先加深印象,等一下要问各位问题,仔细听了。那舌识是依于舌根,缘什么?味境嘛,而生起了别认识的作用。那这个身识依于身根,缘触境,而生起了别认识的作用。那意根、意识就依于意根,就是第七识,第六意识的所依根是第七识,我们之前都已经介绍过了,缘什么?法尘,法境就是法尘境界,而生起了别认识的作用。
那我们看这个六识依于六根,去了别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它的作用很明显就可以看得出来,对不对?所以只看作用的话,它的作用是了别,很容易看得出来;但是体性也是了别,体性也是了别境界,这个体性就比较难去了解。因为体性它没有形象,然后你也没有办法去把它直接的指示出来说“哦!这个就是体性”,然后它也非常的微细难知。所以我们只能在它的作用上,作用是了别境界,只能在它从体起用嘛,然后再摄用归体,所以它从体起用,在这个作用上很明显的看出来,它是有六根缘六尘境界,生起了了别的作用,所以体性也是了别。我们一般对体性很难去掌握,只能从它的作用说它是了别,所以它只能在产生了别外境作用的时候显示出来,所以说“了境为性相”,了别境界是前六识体性的作用,体性就是自证分嘛,也是能缘见分的作用。
好,现在要问问题了:“了境为性相”,了别境界是体性自证分的作用,也是见分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用自证分来了别境界,也可以用见分来了别境界。请问各位师兄:你们是用自证分来了别外境,还是用见分来了别外境?自证分?见分?对不对?有没有不是见分的?每一识都有四分,知道吗?八个识都有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眼识有四分、耳识有四分,眼耳鼻舌身意识,前六识每一识都有四分,第七识有四分,第八识有四分,这个先弄清楚。所以每个都有自证分,对不对?好,那刚才有师兄说我们现在眼识生起作用,我们都是用见分去缘这个相分,那这个见分跟相分是怎么来的?自证分来的,对不对?
我们前面讲过嘛,自证分是我们的本体,我们的体性,当你要作用的时候,你的自证分会先变现见分跟相分,然后生起作用,就是现在讲的见分去了别境界,所以眼识的自证分变现出眼识的见分跟相分,所以这个见分去了别境界,这个是用见分去了别,那见分跟相分哪里来?自证分来,眼识的自证分,这样听得懂?那耳识也是一样,我们耳识要生起作用,是耳识的自证分先变现出见分跟相分,所以你才知道你听到了什么音声,这个时候是用你的见分去缘声境、声尘,所以才知道你听到了什么,这个是见分的作用。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同样的道理,你如果是用见分去明白那个相分的话,见分跟相分都是从自证分来的。
那请问八个识的自证分是一个、还是八个?几个?一个的举手。每一个识都有自证分,八个识都有自证分嘛,这八个识的自证分是一个、还是八个?八个的举手?八个?既然每一识都有自证分,应该八个吧?没有?一个?一个,对不对?好!大家都点头,太好了!所以体性只有一个。所以常常说八识心王,以为有八个心,那还得了?八识心王只有一个心,只是我们把这个心分成八个识,因为八个识它分别的作用,我们之前都已经介绍过了,所依根啊、所缘境啊,还有什么……所缘境就是所缘缘嘛,然后还有一个种子为它的亲因缘,那剩下的都是增上缘,这个我们上一次才讲过,就是四缘,还有等无间缘是一定有的,前念灭后念生,就一定是等无间缘嘛,而且它的作用是相等的,所以叫做等无间缘,所以都是这个四缘在作用。可是它的本体、体性只有一个。
好,那我要问:这六识的所依根,它是怎么来的?要生起眼识的作用要用眼根嘛。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它是怎么来的?我们的根身怎么来的?它是什么?它是相分,对不对?什么的相分?什么的相分?我们的根身是什么的相分?第几识的相分?(有师兄答:八识)八识,好棒啊!你们,“受熏持种根身器”嘛,对不对?“去后来先作主公”,那个是第八识的作用,所以我们的根身还有器界是什么?八识所变现的相分。所以我们八识先变现出我们的根身还有器界,所以那个baby(婴儿)一出生,哇!世界已经在了,对不对?我们不是说各人变现各人的身心世界吗?对啊!所有这个时候是顿现,你这一世投胎做人,你那个人道的种子在你第八识就变现出人道的根身器界来,这样明白吗?这是第一能变嘛。
然后我们每天六根面对六尘境界,生起了了别境界的作用,这个是什么?这是这六个识的什么?自证分所变现出的见分跟相分,我们六识自证分自己变现出能缘的见分还有所缘的相分,听出来这个的差别了没有?所以我们为什么六识要依根而得名?为什么叫眼识?是依眼根嘛,因为它的所依根是眼根,所以我们叫做眼识;耳识因为它是依耳根,所以我们叫做耳识;所以六个识是依它的根而命名,叫做眼耳鼻舌身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依根而得名。那你会问说:它为什么不能依境而得名?它为什么不能说色识,六根面对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嘛,六境,刚才讲的六境,六尘境界,那为什么不能叫做色识、叫做声识,不可以吗?我叫做香识、味识、触识、法识,不可以吗?为什么一定要叫做眼识、耳识、鼻识、舌识?为什么?有什么差别?
因为六尘境界是什么?六识的自证分所变现的相分,有没有?那六根呢?是第八识的相分,听清楚了吗?它们的差别。“受熏持种根身器”,这个根身器是第八识所变现的相分,对不对?可是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六尘境界是什么?六识自己个别的自证分所变现的相分,那听明白吗?六根是第八识的相分,六尘境界是前六识的相分,这样听明白吗?听明白了。好!
所以为什么不依六尘境界来命这个六识的名称,而是要用六根来命名呢?就是因为如果我生起六识,是用我的自证分来生起的话,有没有六尘境界?有没有?我们刚刚不是说了境为性相吗?我可以用自证分来了别境界,我也可以用自证分所变现的见分去缘那个相分嘛,所以我如果用见分来了别境界的话,那个是六个识个别的自证分所现的见分去缘那个相分,这样明白吗?
所以我今天我如果不是用见分来了别境界,我是用自证分(因为它说体性、自证分也可以了别境界嘛),我如果用自证分来了别境界,有没有见分跟相分?有没有?没有。所以我如果是用我的那个自证分直接去(自证分就是我们前面讲过那个胜义根,有没有?六根那个胜义根,我们根身器界是八识的相分,这个根身是胜义根,我们之前介绍过了胜义根它本身有见闻觉知的功能,对不对?是我们的自体本来就具有这样的功能,就是我们自性本来就有见闻觉知的功能,它就是我们自证分的功能)。所以我今天假设我六根面对六尘境界,我是用我的六根、我的自证分直接去了别外境的话,那那个色声香味触法,就不一定是眼识去了别色尘,耳识去了别声尘,对不对?
因为刚才大家都说自证分只有一个,所以我可不可以用眼根去了别声尘?我如果用自证分的话,自证分只有一个嘛,我今天可不可以用我眼识的自证分去见色、然后闻声、然后闻香、舌尝味、身触,可不可以?自证分一个嘛,可以,而且它本来就有见闻觉知的功能,所以用见分来了别境界,跟自证分来了别境界,它们的差别在哪里?你们听出来了吗?它们的差别在哪里?你的自证分已经变现出见分跟相分,是二元对立,有没有听出来?一个能缘、一个所缘;自证分能所双亡,见分、相分回归自证分,能所双亡叫做现量无分别,没有生起二元对立,这样听明白吗?因为它跟我们平常所强调的那个用功的法门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就明白不管你是觉知的训练、还是你在修定、还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一直要强调说你要安住在当下,保持觉知,就是保持现量无分别,因为现量无分别就是自证分还没有变现出见分跟相分,你一旦变现出见分跟相分,就是二元对立了,就有能所,有能缘的心、还有所缘的境。
可是如果你自证分直接作用,你可以眼见色、耳闻声、舌尝味,同样一个,一根可以互用,一根可以用到其他五根,就是六根可以互用的意思,可不可能?可能。我们就明白为什么那个《楞严经》要说“舍识用根”,舍识用根我们现在就听明白了,舍识用根的意思就是说,你用自证分直接去了别境界,你不用变现出见分跟相分,因为变现见分跟相分就是识的作用,而不是根的作用,明白吗?根就是胜义根,因为胜义根本来就有见闻觉知的功用,所以它六根可以互用、也可以并用。
这个很重要,就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说你不要落入二元对立,现在就知道了。你如果能够做到,你都是自证分直接起用,从体起用,然后用完,摄用归体,这样你的六根就可以互用,而不是局限在六识的作用这样子而已。
那要修到什么境界才可以安住在自证分?然后直接从我们体性,直接就生起了别境界的作用,要到什么境界啊?你们猜猜看,证到的师兄说,你已经几地了?所以没有证到八地以前,我们都是熏修,练习用你的现量去了别,我们叫善分别嘛,我们之前讲过。你第六意识的比量叫分别,可是你用现量,我们现在就明白了,现量指的是什么?你用自证分直接去分别的话,那个叫善分别,就是你的第六意识已经转成妙观察智了。
所以还是很多师兄他不了解,就是因为天天都有人问问题,我每天都在回答问题,全世界的。“你说要用现量、无分别,那我学佛修行怎样现量、无分别,然后来学佛修行呢?你叫我不要分别,我不会修了,我听闻难道不要用分别吗?我思惟不要用分别吗?我修不用要分别,我不会耶!”那是他用他的见分,有没有?他的见分去缘相分,有二元对立,所以是比量的分别。可是所有的佛的境界,经论里面讲到的佛菩萨的境界全部都是现量境嘛,对不对?我们刚刚讲的那个六根互用,就是现量境啊,就是自证分直接起作用,它没有落入二元对立,它不是见分去缘相分,它是自证分直接就起用了,那个叫做现量无分别。可没有修定的人,他也很难去体会,因为念念都在比量分别,从来也没现量过。所以你叫他说现量无分别,他就…啊,不会活了,然后也不知道怎么办?说不分别,他就“难道我不要分别那个是非、善恶、对错吗?”也不是那个意思嘛。
善分别是更明白,你更不可能破戒,然后你安住得很好,安住在当下,怎么样?禅定最高嘛;然后又了了分明,智慧最高嘛;全部都是自性的作用,自性直接起作用,那个叫做现量无分别。可是如果没有入定过的经验,或者没有现量的经验的话,还真的很难去明白什么叫现量无分别。所以他都是用第六意识的比量去什么?去臆测什么叫做现量无分别,所以他的现量无分别还是第六意识的比量有分别,去了解,哦!这个可能是现量无分别;可是他还是用比量去分别,什么叫做现量无分别。所以就是怎么样?一个用自证分的作用,一个见分的作用,它的差别就在这里。
所以今天我们有念唯识,就讲得清楚了,不然还真的说不清楚。比量、现量,一般人还是弄不清楚,有分别、无分别还是搞不清楚。现量无分别的意思是你没有第六意识的比量分别,但是你有没有分别?有啊,我们的自证分直接就可以去了别境界,怎么会没有分别呢?是不是?有分别嘛,现量无分别是这个意思,无分别是无第六意识的比量分别,但是它是善分别,是它的自证分还没有落入见分跟相分之前的那个体性直接生起作用——这个弄明白很重要,因为修行就是修这个。如果你一直用比量修,我们上次讲过,用比量修是“煮沙成饭”,是不可能有结果的。所以很多人念唯识也是用比量去念,他怎么能够了解什么叫自证分?他是比量的“自证分”,永远不明白什么叫现量无分别。
所以,如果说眼识是九缘生,九个因缘嘛,对不对?大家都背得很熟了,我把每一个因缘都回归到它原来的。譬如说光明,你眼根要见色,要有光明,我把光明回归光明;你说要空间,我把空间回归空间;你说有作意,我把作意回归作意;还有什么?所依根嘛,把所依根回归所依根;我把所缘境回归所缘境;就是六根、六尘我都回归。因为是因缘所生,就是这九个因缘全部都具足了,我眼识才能够生起作用,对不对?那我把这九个因缘各自回归到它本来的:第六意识是分别依,回归分别依;第七识染净依,回归第七识染净依;第八识根本依,回归第八识根本依;九个都归完了,还剩下什么?还有没有剩下什么?有剩下吗?剩下什么?能还的都还了,还有没有那个没有办法还的?有没有?还不了的有没有?有吗?
譬如说:我现在眼识看前面这个美丽的…,什么花不用讲的啦,哦!美丽的花,看完了,所有的九缘回归原来九个因缘,我还有没有剩下什么?然后耳朵,等一下耳识又一个音声,现在可以听到那个马达、冷气的声音,听完,耳识八缘生,八个缘再回归它各自的缘,回去,有没有剩下什么?唉呀!这些花好香,闻完了,还有没有剩下什么?有剩下什么吗?你们有看到有剩下什么吗?还是都还完了,断灭啊,如果没有的话就断灭了,全部还完什么都没有,断灭了,你有没有觉得很奇怪?眼识作用完、看完东西,诶!等一下耳朵又可以马上听到,你有没有觉得有一个东西是没有办法还的吗?有吗?不然你为什么能马上……境界来了马上可以反应,可见没有还完嘛,还完的话,等一下音声来了,我没有办法去缘那个声音啊。我怎么能那么快?有音声我马上就听见,然后有香味我马上就闻见,可是作用完了,就是把那个缘又回归到它各自的缘去了嘛。
能够还的都还了,剩下一个没有办法还的就是什么呢?能够还的是生灭法,因缘生、因缘灭,因缘具足就眼见色、耳闻声嘛。那作用完了,那个剩下的就没有生灭的嘛,对不对?那是什么?唉呀答案快出来了,什么?我们的真心本性是没有办法还的。《心经》不是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吗?所以那个增减的是生灭法,它用完了就没有了。我看完就没有了,我等下就去听,听完又没有了。可是为什么有一个东西一直都在?它没有办法还,它一直都在,因为它一直都在,所以一有境界来我马上可以反应啊。它如果都还完了,我没有东西在这里,我怎么去反应?这样明白吗?
所以有一个东西一定丢不了的,那个就是我们那个不生不灭的,那个觉性也好、本性也好,不管用什么名称,真心也好、菩提自性也好,那个是没有办法还的。所以它一直都在你们家,对不对?不用找得那么辛苦。你一直往外面找,六根攀缘六尘境界,每天在外面游荡,就回不了家。那个没有生灭的一直在你们家,你就一直没看见啊,你就一直去缘那个生灭的,然后执著得不得了,对不对?分别以后就执著嘛:唉呀!我看到那个喜欢不喜欢的。喜欢不喜欢怎么来?就你的自证分变现出见分跟相分;你安住在自证分,现量无分别,有没有喜欢、不喜欢?没有啊!所以怎样用自证分过生活?可以嘛,就是了了分明,但是都没有什么?没有那个第六意识的分别依,也没有第七的染净依,全部都没有那个分别执著加进来嘛,是不是?对啊,就如实反应,就是看完就完了嘛,因为因缘生、因缘灭嘛,跟你有什么相干?听完就完了嘛。
重点是你那个、你那个一直都在你们家,那个才是重点啊!不在外面,外面的那个色声香味触法不是重点嘛;可是我们每天就是追逐那个六尘境界,有没有?你的六识自证分变现出见分跟相分,然后你的见分一直追着色声香味触法跑,忘记回来找你们家那个跑不掉的那个东西,是从来都没有发现它,它一直都在。
所以这“了境为性相”它非常非常重要,这个明白,你就知道怎么样舍识用根,怎么用自证分来去认识外境,然后你的六根可以互用,全部都是你自性的功能,见闻觉知直接起作用,而不是六识的自证分变现出见分,然后去缘那个相分。见分相分都是自证分所变现的。
这样明白了吗?听明白了,有师兄问问题,我就说不要让我讲两次,我今天晚上上课会讲,所以我之前就没有回答,我说今天晚上上课刚好会讲到这个部分。不然讲两遍很累嘛,对不对?同样的内容讲两遍。
所以这样就很好用功了,对不对?就安住在当下,现在你就知道为什么要安住在当下,安住在当下那个就是你的真心本性嘛,那个跑不掉的嘛,对不对?没有生灭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没有增减的。你往外面去追逐,那个就是有增减、有生灭,那个是虚妄不真实的境界,那个都是相分境。你自己自证分所变现的相分境,你的见分去缘它这样而已,然后你就生了无量无边的烦恼,很多余嘛,对不对?那你回归到自证分,不落入二元对立,安住在当下,当下就是你的真心本性,它是没有生灭的,它是没有增减的,它是没有染净的差别,不垢不净。
所以都是不二嘛。因为二就是二元对立,就是有二,所以什么叫不二法门?就是这个啊,安住在当下就不二啦,你自证分不变现出见分跟相分,就是不二了。你安住在自己的本性当中,就是不二了,所以不落入二元对立的意思就是这样子。
相信都很明白了,都会用功了,好、很好!做到就是八地菩萨了,好快,咻!就八地了。我们是圆顿根性的,不用按照次第来,不用初地证了再二地,就“咻!”就八地了,只要你可以安住在每一个当下,不落入二元对立,保持觉知,保持觉知就是什么?你的自证分就可以直接起作用了,就六根可以互用。好,很好!
好,那我们就要讲下面一句了:“善不善俱非”。
那就是说这个前六识它善恶无记三性当中,它是属于哪一性呢?那它是通于善恶无记三性。“善不善俱非”,第一个“善”就是指十一个善心所,就是善性的意思。那“不善”呢,就是指二十六个烦恼心所,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所以加起来是二十六个烦恼心所。跟它相应的,我们就叫做不善性,不善就是恶,也叫做恶性。那“俱非”就是都不是,不是善、也不是不善,那就是什么?就是无记嘛,没有办法归在善或者不善的范围当中,就叫做无记。所以我们就知道,前六识它是通善、恶、无记三性的。
那这个前六识它是通善、恶、无记,那最主要是哪一识在决定的?前五识、还是第六识在决定它要善、还是不善、还是无记?哪一识?第六识嘛,对不对?第六识造业最强。所以前五识的作用生起的时候,第六意识一定加进来嘛,因为我们念过前五识,它生起的那个因缘,就是都有第六识的分别依嘛。所以你眼识要生起,九缘里面就是有第六识的分别依,那眼耳鼻舌身都一样。所以前五识要生起这个了别境界的作用,一定有第六识的分别依这个因缘在里面、这个缘在里面。所以第六意识它是通善、恶、无记三性的,所以看第六意识它是善性生起、还是不善性生起、还是无记性生起,来决定这个前六识它是善性、还是不善性、还是无记性,所以是由第六意识来决定的。
所以本来前五识它没有善恶的分别,因为我们念过前五识是什么?性境现量,还记得吗?所以它本身没有分别,是因为第六意识加进来了,就是前五识生起作用的时候,第六识同时生起作用,所以这个前五识就随着第六识的引导,它也变成通善恶无记三性了。所以我们现在讨论说,前六识它到底是跟三性哪一性相应?它是三个都相应,就是前六识它善恶无记都相应的原因,是因为第六识它通三性的缘故。那前五识生起一定有第六识的作用,同时生起作用,那第六识不管跟前五识的哪一识一起生起的时候,它一定也是跟它同缘一个外境,就是它所缘的境一定一样。像眼识如果是缘色尘,第六识也是缘色尘,所以它缘的一定是同一个境界,同时生起作用,然后同缘一个境界,然后去认识这个境界。
所以它有一个过程,我眼识生起作用的时候,我眼见色生起作用的时候,因为第六意识加进来,第六意识是管分别的,加进来,然后你才能了别这个境界。那它的过程有所谓的五个心,生起五种心念,然后你才知道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那第一个心是“率尔心”,就是所缘的境界现前的时候,我能缘的心立刻就掉进那个所缘境中。它说率尔堕入所缘境中,那个“率尔”就是马上、立刻的意思,境界一现前,我马上、我这个能缘的心马上就掉进那个所缘境,看这个所缘境现前的时候,我的心马上就掉进去,这个叫做率尔心。
然后掉进去之后,我就要知道我到底看到了或听到了什么内容嘛,所以第二个“寻求心”就是说在缘这个境的时候,我为了想要知道这个所缘的到底是什么境界,我就会对它生起希望寻求的心,这个叫做寻求心。所缘的境界一现前,我的心马上就掉进去那个境界里面,然后我要去搞清楚、弄明白说它到底是什么境界,我的心所缘的是什么境界,我去寻找说它到底是什么境界,这个叫寻求心。
那寻求完了,当然就知道是什么,我就是决定了别这个是什么境界,所以第三个一定是“决定心”。就是对这个寻求的境界知道了以后,当然就会有一种决定的了解,就知道我看到了什么、我听到了什么,或者是我闻到了什么,就是已经决定了这个境界的内容了。
那第四个是“染净心”。这个境界我认识了之后,有我喜欢不喜欢的嘛,它就有顺境、逆境的差别,这个就叫做染净心。就是在了别外境之后,就会对这个境界产生了是喜欢就是亲嘛,不喜欢就是怨敌嘛;是最亲爱的、还是最讨厌的;或者是我喜欢的就是顺境;我不喜欢的就是逆境;所以有这种顺逆的差别,有这个怨亲的差别,我们叫做染净心。
然后这个染净的心一直相续,我们叫做“等流心”。等流就是相续的意思,前后是相等,我们叫等流。所以这个染净的心相续,我们就叫做等流心。所以前五识跟第六意识…,前五识的任何一识跟第六意识,一起生起作用的时候,它就会有五心这样的一个过程,然后你就知道,然后你就能够了别外境了,知道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我们举一个例子好了。譬如说:你今天白天走在路上,走、走、走、走、走,诶!远远看到一包东西,这是什么心啊?率尔心嘛,看到一个,然后你的心就掉进到那包东西、那个境界里面去了,这个是率尔心。然后你就走过去,一看,看看它这一包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是什么?寻求心,你想知道这个是什么东西。然后你打开一看,哇!钞票来的,这是什么?决定心,决定了知、决定的了解它就是钞票来的,没有错!然后染净心就来了,染净心就来了。唉呀!善心先生起来:这个丢钱的人一定很着急,他说不定等一下会回来找,我在这边等他一下下!这个是清净的心嘛。等了五分、十分还不来,唉呀!反正也没有人看见,我就这样子直接放到我的包包里走回家,也没有人发现嘛,这什么心?这是染污的心,对不对?然后看你持续多久,那个叫等流心,你的善心持续多久,你说把它污掉了,反正当作今天赚的。你真的把它带回家,这中间就不还、不还、不还、不还,就是等流心,就染污的等流心一直相续。
这样明白了。所以我们的五识跟第六意识生起作用的话,它就一定有这个五心这样的一个、一个很快的过程,它一下就过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前五识跟六识的作用,它如果一起生起作用的时候,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叫做“五俱意识”。
就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它有两种:一个是跟前五识相应的时候,一个是它单独作用的时候,所以第六识它的生起它有两种情况。就是说它的作用有两种:第一个就是你第六意识跟前五识同时生起,发生了别作用的时候,我们叫做五俱意识。这个“五俱”不是说五识全部跟六识相应,不是!它可能一个、可能两个,所以这个五俱意识不是五个跟第六意识同时生起,不是这个意思。它可能是一个生起:如果说你的第六意识跟眼识同时生起的时候,发生它的分别作用,这个时候我们叫做眼俱意识。那如果意识是跟耳识同时生起作用,产生这个了别的时候,我们就叫耳俱意识。所以一共有五个:眼俱意识、耳俱意识、鼻俱意识、舌俱意识、身俱意识,所以叫做五俱意识。这样懂了?五个,一共有五个,所以叫做五俱意识。就是前五识跟第六意识个别个别生起作用的时候。
也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两个,因为我可以同时看、还可以听嘛,对不对?我也可以有香味闻过来,我还是可以闻到香啊,所以不一定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还是五个。可是只要是前五识跟第六意识一起作用的时候,我们都叫做五俱意识,这样明白了。
那第六意识不跟前五识作用的时候,单独生起作用,我们就叫做“独影意识”,我们之前曾经讲过。所以这个独影意识有四种情况,就是意识不和前五识同时生起,而是单独生起的时候,我们就叫做独头意识或者是叫独影意识都可以,独头意识。
那第一种情况就是“独散意识”,就是我们平常胡思乱想的时候,这个都是独散意识,我东想西想,一下想过去、一下想未来,然后一下分别、推度或者想象,这个都是第六意识单独的作用,因为我没有配合前五识,我只是第六意识在那边分别啦或者是想象啦、推度啦、比较啦。
那第二种情况就是梦中的独头意识,这个是在睡梦中,缘梦中的境界而生起的意识。像我们梦中第六意识,它一样能够产生分别的作用,就是所有的梦境。因为前五识睡着了嘛,你眼睛没有睁开,睡觉嘛,对不对?你耳朵也都……所以前五识暂时停止作用。只有第六意识单独生起作用,去缘那个梦境,所以所有梦境里面的那个分别,都是第六意识的作用。所以我们才会说那个梦是第六识的独影境嘛,就是这样来的。
那第三种情况是定中的独影意识,就是我们在禅定当中缘那个定中的境界所生起的意识,我们叫做定中的独头意识。这个是什么?法尘境界嘛。所以我们之前一直强调,你不要以为你在禅定当中见到什么,那个全部都是法尘境界而已,那个是第六意识的独影境而已。不要以为自己发神通,结果变神经嘛。所以那个真的是你第六意识的独影境而已,在那个禅定的境界当中,你任何的禅定的境界,你的第六意识去分别了知,那个所有的禅定境界都是法尘境界,第六意识的独影境这样而已。真的不是发神通,好不好?千万不可以执著说我又看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又佛菩萨跟我讲了什么。没有天眼通、也没有天耳通、也没有他心通、也没有宿命通。
好,那第四个就是那个精神病患的狂乱的境界,狂乱的独头意识。那个精神病患会自己跟自己讲话嘛,自言自语,有没有?然后他会有一些动作说“唉呀!你不要来找我。唉呀!你赶快怎么样”,他可以讲很多话,然后又很多动作,那个全部都是他的独影境界,第六意识的、他的那个幻境。我们在旁边什么都没看见啊,可是他就看到了很多的境界。那我们就知道,这种情况属于第六意识单独起的作用,在精神狂乱的情况之下第六意识的作用,单独所生起的作用,一种幻想的境界,而不是真实的。
好,我们今天时间到了,暂时讲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