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旧讲5、呵欲第二,弃盖第三,问题回答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好,我们今天看呵五欲。昨天讲具五缘:修习止观之前必须要做的工作,首先要具备五个因缘,昨天介绍过了。那今天我们讲呵五欲跟弃五盖。

呵欲这个“欲”就是指五欲:色、身、香、味、触这五欲。为什么要呵五欲呢?因为这五欲就是我们欲界众生每天面对的境界,都没有离开这五尘境界:色、身、香、味、触。我们眼根每天要看——这是所谓的色尘;耳朵每天要听——这是声尘;鼻子要闻种种不同的香气;舌根要尝种种的味道;身体有种种的触感。色、身、香、味、触,这是我们欲界众生最容易沉迷在里面的。所以我们现在如果要开始修禅定、修习止观的话,它就会妨碍我们没有办法得定,所以我们要呵五欲,“呵”是呵责的意思,呵责它,呵责的意思就是远离它,不再亲近它。

那怎么样做到呵责五欲呢?那就要明白这个色身香味触它不是真实存在的,它是来迷惑、来欺骗我们的,欺骗我们引发贪瞋痴,像眼见种种色的话,我们就会生起喜欢、不喜欢,还是没有什么特别喜不喜欢这三种反应,我们眼睛面对任何境界现前的时候,只有三种反应:喜欢,看到就喜欢,这是很可爱的,刚好和我意的,这个我就生起贪欲;如果不是我喜欢的,我不想看到的,这个就会生起瞋恚、不欢喜;没有特别强烈的喜欢或不喜欢的话,那个就是跟愚痴相应。所以我们每天见到种种的境界,都不外乎这三种反应,但是这三种反应就是贪瞋痴啊。

所以每天眼睛面对这种种色尘,引发的都是我们的贪瞋痴。那一旦生起贪瞋痴,要修定它就很难得定,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看怎么样来呵责色身香味触这五欲,眼见色是这样子。

那耳闻声也同样的,耳朵要每天听不同的音声,那赞叹我的我听了很欢喜,我就生起了贪;毁谤我的,我不欢喜听到的那些音声的话,我就生起瞋恚心;没有特别喜不喜欢的情绪的话,也是跟愚痴相应的;所以我耳朵在听闻种种声音,也不外乎这三种。

同样的,鼻子闻到种种的味道,也有喜不喜欢这样的差别。

那舌尝种种的酸甜苦辣、种种的滋味,也是同样的有这三种反应,喜欢不喜欢吃,譬如说我们去一个餐厅,晚上看你们吃什么,去一个餐厅的话,如果吃到这个这个饭菜是很可口的话,那我们一定会告诉自己说“我下次一定还要再来,为什么?因为它什么菜很好吃,还是什么饭很好吃。”那如果我们花了很多的钱,然后吃到了不好吃的,就是不和我们胃口的那个菜、饭的话呢,我们当下就是心里不太满意,那个就是瞋恚心生起来了,心里会埋怨说“我下次一定不会再来这家吃这个菜了!我还花那么多钱,然后这么难吃!”那就是心里不太满意。那如果没有特别的喜不喜欢,就是这样子傻傻地把它吃完了的话,那个就是跟愚痴相应的。

色、身、香、味、触。那我们身体也是有种种的感触:天气太热啊、太冷了、湿度比较高的时候啊;或者是比较喜欢细滑柔软的,像我穿衣服会选择质料嘛,那个质料啊、颜色啊,各方面的。那质料就是我们穿起来舒不舒服、它凉不凉爽,然后吸不吸汗、透不透气啊,这个就是跟触感有关系,身根就是接触这个触尘,那也是有喜欢不喜欢,还有没有特别喜不喜欢。

既然我们五根面对五尘境界都会引发我们的贪瞋痴,那我们是不是就最好都不要看?眼睛不要随便看?然后耳朵也最好是关起来不要听?这样我就不会引发贪瞋痴,不会生烦恼了,这样对不对?这样对不对?可不可能这样?不可能嘛,不可能做到,因为我们眼睛一睁开就色身香味触全部现前了:你要用早点啊,你不可能不吃早点,然后不可能不吃三餐;那鼻子也不可能说关掉,然后我都不要闻它是香味还是臭味,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既然没有办法逃避这个五尘境界,每天都要面对它,那我们怎么面对它来呵责这个五欲呢?不再被它迷惑然后引发贪瞋痴,那就是看我们能不能做到眼见色尘的时候,看到喜欢的东西看能不能不引发贪;看到不喜欢的看可不可以不要不满意、不要引发瞋;然后不要引发愚痴,可不可能做到,面对境界的时候我们心住在无分别平等这样的一个状态当中,看可不可以不要引发贪瞋痴,可不可能做到的?你们做得到做不到?(有师兄答:做不到)还是不可以,那怎么办呢?

那就是想办法进一步去分析它:这种种漂亮的、我喜欢的这些色尘,它是怎么构成的呢?它是不是真实存在的?色尘是不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前面摆的美丽的花是不是真实存在的?香水百合好漂亮、好香;玫瑰好漂亮、好香;还有胡姬花,是不是真实存在的?昨天的花跟今天的花是同样一盆花?同不同?相不相同?(有师兄答:不相同)不相同,为什么不相同?我们看到的只是花的生灭的相续相,它每一刹那都在改变,对不对?今天比昨天憔悴多了嘛,明天可能就更憔悴,然后晚上就收起来了。所以它每一刹那都在生灭、生灭展现它的色尘。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生的相续相,我们以为是昨天那盆花,今天还在这边,它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可是不是,因为它已经有很多的改变了。如果用连续的照相机,你就可以照出来那个花从含苞,然后慢慢慢慢怎么样的张开,然后慢慢怎么样盛放,然后最后怎么样枯萎,这整个过程都可以把它记录下来。那我就知道,它每一刹那其实是都在改变的,所以这盆花不是真实存在的,对不对?我们看到它是无常的相续相,生灭、生灭、无常,不断不断生灭、生灭、生灭……然后连续起来,我们以为它是一直都在这里,可是它不是真实的。如果是真实存在的,它应该不会谢嘛,对不对?我放在那边,它就一直在那边了。既然它会从花开到花谢,那说明它不是真实存在的,对不对?

那我怎么知道这一朵是香水百合呢?是因为我的眼根看到这个花朵,再加上我第六意识的分别,我才知道它叫做香水百合,对不对?如果今天我眼睛不看,知不知道它是香水百合?不知道;我如果今天有眼睛可是没有花朵,我也不知道它是什么花;如果今天的第六意识不起分别的话,我也没有办法分别它是什么花。所以我知道它是香水百合,必须要眼根、色尘,再加上第六意识的分别,我才能够说出它是什么,中间缺一个都没有办法证明它的存在,对不对?刹那的存在都没办法证明,这说明什么?它是因缘所生,必须要三个缘才有这朵花的存在,这说明它是因缘所生;既然是因缘所生,它就是无自性的嘛,自性就是空的,它就不是真实存在的,它是无常的。所以我们面对种种让我们引发贪欲的这个色尘的时候,如果我们当下观察它不是真实存在的,像水中月、像阳炎、像空花(虚空中的花朵),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只是刹那、刹那无常的展现这样而已。如果我们当下都作这样观察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的真实面貌——其实不是真实存在的,是因缘所生。

那有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在看这个花呢?我是不是真实存在的?我也是假的了嘛,对不对?五蕴的假合、四大的假合。所以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在看真实的色尘,我不可得,我的眼根所见的色尘也不可得,能见所见都不可得,那当下会是什么样的境界呢?就明白了嘛:一切法无自性空啊,说不定就可以契入空性,或者是得定、进入定境。

所以我们在眼见色的当下,如果作这样的观察,我们的心不但不会动,不会引发贪瞋痴等等的烦恼,而且还能够开发空性的智慧,我们就是平常作这样的练习,眼见色的时候就作这样的分析。你能够见到色尘:喜欢的色尘不引发贪,不喜欢的不引发瞋,没有喜不喜欢的不引发愚痴的话,这个就是有定力的摄持了。如果当下又能够作刚才我们讲的那个观察的话,就是当下观能见、所见都是不可得的,这个就能够开发空性的智慧。

同理可证,耳朵听音声也是同样的:我如果是一个喜欢音乐的人,我喜欢古典乐啊,还是交响乐啊,还是中国的那些古筝啊、古琴啊、萧啊、还是笛子啊,如果我很喜欢听的话,那我为了要呵责五欲,我是不是就(因为我怕引发贪欲嘛)不要听音乐了?也不对。因为我要呵责五欲,从此以后我就不听音乐了,这个落在空边;可是我听得很入迷,引发我的贪,这个又落在有边,对不对?所以要不要听?可以听,我们刚才那个当下这样子观察来听:音声无自性,音声也是无常的啊,“哆、来、咪、发、唆”,对不对?前一刹那的音消失,后一刹那的音又上来,所以它也是生灭、生灭,无常的相续,我们听到的音乐它只是无常相续相这样而已,它也是不可得的,所以音声也是无常的,刹那生灭不停留。所以我们照样可以欣赏音乐,但是不引发贪瞋痴;而且当下知道它是无自性的,没有一个能闻的“我”,也没有所闻的“音声”,当下又契入空性,所以我可能听音乐听到开悟,对不对?

那鼻嗅香也是同样的道理。现在很流行芳香疗法嘛,香精啊,你们喜欢哪一种香精?香精油啊,对不对?薰衣草不错,我喜欢,它可以减低我们紧张的压力,舒缓我们的情绪,可以治疗失眠,晚上睡不着可以滴几滴在枕头上,它还可以减缓我们的疼痛或者是身体的酸痛,所有的芳香疗法,每一个香精都有它的疗效,现在很流行。所以现在这个芳香疗法对我们的鼻根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你会不会喜欢上哪一种味道?然后没有它睡不着?可是如果我们有了刚刚说的那个观照,我们就不怕啊,你尽管去喜欢哪一种,没有关系。我在运用薰衣草的时候,我也是当下观:没有能闻的“我”,也没有所闻的“薰衣草”,所以你也可以在用薰衣草的当下契入空性。

同样的,每天要吃很多自己喜欢吃的嘛。如果呵责五欲,从此不可以吃我喜欢吃的,那大家都不要修行了,那个太痛苦了。所以不需要这样子,我们可以面对境界,然后当下去起观照,当下用定力的摄持不让它生起贪瞋痴,碰到喜欢的不生贪,看可不可以做到?它是一个定力上的考验,吃到那个不合自己胃口的,会不会当下不喜悦的情绪就冒出来了?看是不是吃得每一口都念念分明?都有这样的观照,般若观照在里面,每一口都吃得…,比如说我喜欢吃咖喱饭的话,每口咖喱饭没有能吃的“我”,也没有所吃的“咖喱饭”,那把这一盘咖喱饭吃完,我心里面好像禅宗说“终日吃饭,没有咬到一粒米”,就是这样的感觉,我很不执著地就把它吃完,那我还是身心非常的喜悦、非常的自在,可是我在这样的一个当下把它享用完了,可是我又感觉好像什么都没有吃到,因为咖喱饭自性是空的嘛,可是我又如实地把它吃下去了,是不是很有意思?这样子呵责五欲就可以接受。我照样可以吃我喜欢吃的,但是当下我有这个般若观照,有定力的摄持,这样我们要修禅定就不会被五欲所障碍。这样应该听明白了。

好,这个呵五欲,我们就这样子来说明。

那接下来就是弃五盖。呵五欲是面对外在的境界现前的时候,我们怎么样达到如如不动的心,还有空性智慧的观照。那如果说外在的境界我可以摆平了,可是我内在的贪瞋痴烦恼不断的话,我还是一样没有办法修禅定啊。

第一个、贪欲盖。如果我是一个贪欲很重的人,那我坐在那边老是打妄想,妄念不断,因为妄念多的人他大部分是贪欲比较重的人,所以他坐在那边都是“我等下要干嘛,我要什么、我要什么、我要什么……”那瞋恚就是从他那个贪欲不能满足的时候,他的瞋恚就生起来了。所以瞋恚是跟着贪欲不能得到满足而生起的,所以一个贪欲重的人,他没有办法满足他的贪欲的时候,他的瞋恚也一样会生起来,那它就会障碍我们的禅定,因为我们坐在那里就贪瞋痴不断。所以接下来我们内在的烦恼也要想办法怎么去调它。所以呵五欲,接下来就是弃五盖: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

一般我们怎么对治呢?就是平常可以修一些对治法:贪欲重的修不净观嘛,这个大家都很清楚。那瞋恚重的人我们就修慈心观,多多让自己的慈心充满,慈悲充满我们的内心,这样子瞋恚就比较不容易有机会生起。

睡眠盖是昏沉睡眠盖,它也是一个很主要的障碍,因为我们每天都要睡眠,如果都是陷入大昏沉的话,要得定也是会有障碍,因为睡眠我们是比较不容易去感觉到它的,因为我们都是觉得理所当然每天一定要睡觉,所以我们不会去特别想要去对治它说怎么样来对治睡眠的问题,或者是昏沉的问题。

那一般昏沉的话呢,我们就是用随息的方法,就是我们前面练习的那个随息的方法,那我们昏沉性比较重的话,我们就修随息,让我们的心念随着气息进出、进出,然后念念分明,就是用心念来观察我们的呼吸进出,这样子就能够让我们的意识比较清明,这样子来练习。所以散乱比较重的我们就修数息,昏沉性比较重的我就练习随息比较多,它就可以对治。

所以下面一个就是掉举恶作盖,那书上是翻成掉悔盖(“掉”就是掉举的掉),就是我们比较散乱、比较掉举,这样的情况的话,我们就可以修这个数息。像刚才那个昏沉睡眠盖怎么来对治?除了随息以外呢,我们还可以常常来念死无常,一想到生命剩下的可能真正能够修行的时间不多了,那无常不晓得什么时候来到,那我们就会警策自己的心,不会再这么样的贪著睡眠,所以念死无常是一种对治法。

那个掉悔盖,因为调举而犯了身口意业,所以会常常让我们生起后悔、懊恼的心,所以它叫做掉悔盖。这个“悔”呢就是后悔,这个后悔怎么来?因为掉举来的。你还没有练习打坐的时候,平常的生活当中,因为掉举、因为散乱,所以常常会做错事情、会说错话,那当我们坐下来打坐的时候,那个错的事情我们就开始在心中产生懊悔,所以它是一种障碍,障碍我们得定的一种障碍,因为刚刚说错话,现在我开始打坐的话,我就开始后悔:“为什么我要讲那句话?她回去一定哭三天,抱着棉被哭三天。那我现在实在是很后悔……”那你说可不可以得定?没办法得定。所以这个悔是从应该做(但)没有做,或者是不应该做但是就做了,我们都会生起后悔的心念,所以它会障碍我们得禅定。所以这个散乱掉举比较重的,我们就是刚才讲的用数息法来对治。

那最后一个——疑盖(就是怀疑的疑)。疑盖它分成:怀疑自己、对自己怀疑。

我们怎么检查自己我们疑心重不重?我对自己到底有没有信心呢?你就问问自己:我如果是修净土法门的,我是不是有信心我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现在修天台止观,我有没有信心我这一世一定可以止观成就?如果信不过自己,那就是有怀疑,有这个疑盖。因为这样怀疑,那可不可能成就?因为你一面修一面怀疑:“我怎么可能呢?凭我?我怎么可能这一世就能够得定,然后开发智慧?然后开悟成佛?我行吗?”如果相信我一定可以,那我发愿一定要这一世成就;我一定要开悟成佛!我一定要度尽一切众生!这样子就是有信心的人。

那还有一种怀疑,就是怀疑老师、教导我们的老师。我们从旁边观察:看他,看起来好像也不怎么样,跟我差不多;看来看去都是好像戒律也不是很清净嘛;好像也没有什么禅定啊,因为有时候也看他有情绪啊,那他的定力实在是很让我怀疑;那他有时候的判断我也不是很满意,他真的有开发智慧吗?他真的有见空性吗?我也实在是很怀疑。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对这个老师就没有信心,就是有这个疑盖。那如果我们对他不是很服气,有意见的话,我们跟他学习可不可能成就呢?不可能成就嘛,因为你一面跟他学,然后一面觉得他不怎么样,然后一面怀疑,那你今天不管跟他学什么你都不可能成就,为什么?因为一怀疑,我们的心就受到染污。可是我们修任何的法门,要达到什么清净心,所以它等于是背道而驰的。因为你的清净心跟你染污的心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当你有信心的时候你的心就清净,你就容易法门成就,因为修法门就是要恢复我们自性的清净心嘛。所以当我们有信心的时候,我们本自清净的菩提自性就现前啦。可是当我们怀疑的话,心马上受到染污,那就是染污的心、烦恼的心,那是不是修任何法门都不可能成就?

所以如果说这个上师我们跟了半天,觉得实在是很难生起信心的话,我们试试看可不可以不要观察他的过失,忏悔看看,然后再修信心看看。如果还是不可以的话,我的建议就是你还是赶快换一个老师,以免耽误自己的时间。

法门也是同样的,第三个就是对我们修行的法门没有信心,也是同样的。我常常建议说你如果觉得修这个法门,你觉得没有信心的话,你就赶快换法门。对这个道场不相信你就换道场;对师父不满意你就换师父;法门没有信心你就换法门。如果换来换去都还是不满意的话,那可能要好好地检讨,因为不可能全部都错,就是你对。所以他可能就是一个疑根比较重的人。那就是可能要真正地好好来修信心,要不然他这样子一直跑道场,一直换师父,一直换法门,可是一个法门都不能够成就,那可能真正的问题是出来自己。那什么问题呢?就是这个疑根的问题,因为只要我们一怀疑,心马上就受到染污了,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

那弃五盖我们就简单这样子介绍。从呵五欲,弃五盖,一个是使外境不入,一个使内心不起(内心的烦恼不起),所谓的“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外息诸缘,就是色身香味触,不让它怎么样?侵入;内心无喘,就是我的内心也不生起贪瞋痴等等,睡眠啊、掉悔啊、疑啊,我的内心无喘(喘气的喘),这是禅宗的话:“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心如墙壁就是内外都隔绝了,外境不让它入,内心也不起,内外隔绝了,好像墙壁一样的内外隔绝了,这样心如墙壁,就可以入道。不是成道了、不是成就了,“可以入道”,就是可以开始修行了,可以开始修行止观,或者是参禅啊、打坐啊,修习一切的法门。

所以这句话就说明呵五欲跟弃五盖它的重要性,对我们想要修习止观之前来讲,它是一个必备的课程。所以我们平常就要这样子观察、这样子来练习,看怎么样来远离五尘境界的诱惑,不让它生起贪瞋痴。那怎么样弃除这五盖的盖覆?因为它会盖覆我们的真心,让我们的定慧力没有办法生起,所以它是一种盖覆,叫做五盖。这个“盖”就是盖覆的意思,它会盖覆我们的真心,没有办法开显我们的菩提自性,所以我们必须要弃五盖,因为它会障碍我们得定,开发智慧。

那一般这个五欲、五盖要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的去除呢?就是证到初禅,证到初禅它自然就没有了。也可以说你什么时候弃除五盖,你什么时候就入初禅,也是因为入初禅,你就可以降伏这个五盖。为什么可以降伏贪欲盖呢?因为你证到色界初禅,那是色界,那时候反观你原来欲界的色身香味触它是非常粗糙的一种快乐,它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证初禅之后,我们身心是一种轻安、一种喜乐,那这种轻安喜乐不是我们这个欲界的身体所感受到的那种感官的快乐,是不一样的;它是身心轻安,远离粗重的那种法喜,那种喜悦从内心生起,所以这时候再看欲界的那种色生香味触,欲界的这种五欲之乐实在是太粗糙、太下劣,太微不足道,一点都不会贪著在上面,所以它自然就能够伏五欲,就是呵责五欲,他自然那种欲望就不会生起,因为他已经得到色界的轻安快乐、喜乐。

那当然他也不会生起瞋恚心。因为一个人在喜乐的状态他是不会发脾气的,对不对?因为生气跟快乐它不可能同时存在嘛,所以你身心在喜乐的时候,它是不可能生起嗔恚心的,所以他自然不但伏了贪欲盖,也伏了嗔恚盖,它就自然不会生起了。

所以一个证入初禅的人,你每天看到他过生活都是很开心的,都是法喜充满。不会这个看不顺眼,然后那个唠叨……不会!都没有那些情绪了,为什么?因为他身心充满了喜乐、轻安,所以很自然地就伏贪欲盖跟嗔恚盖。

那睡眠盖、昏沉睡眠盖有没有?因为证了初禅的人,他是意识非常清明的,很少会昏沉。我们白天是昏沉,晚上是大昏沉,昏沉的程度一直加深、加深、加深就叫做睡着了,懂吗?那白天虽然是醒过来,可是浑浑噩噩的,头脑不清楚,好像塞了什么浆糊还是怎么在里面,意识不是很清明的那种状态就是昏沉的状态。那昏沉一直加重、一直加重就是睡眠,所以睡眠才叫做大昏沉,因为它是昏沉的一直加重。

所以证入初禅的人,他是意识非常清明,他会不会昏沉?然后会不会睡眠?不会。他即使晚上睡,好像休息,他的睡眠是非常非常的浅,然后意识也是一直保持在那个非常清明的状态,所以他很自然地就伏了昏沉睡眠盖了嘛。

那还有没有什么掉悔盖?他都在定中,怎么会有掉悔盖?他不会掉举,当然就不会因为掉举而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该做而没有做,不该做而做了,那这种机会就减得很少了,所以他自然就也没有掉悔盖。不会常常在后悔当中、追悔当中说“唉!我实在是不应该说那个话,不应该做那个事……”然后怎么样怎么样,都不会有这样的情绪或者是念头发生。

最后一个疑盖,他还会不会再怀疑说“我可不可能证到初禅?”因为我已经证到了嘛,我实在是太相信了。所以他自然就伏了疑盖。

所以我们说呵五欲、弃五盖什么时候才可以做得到,就是你证初禅就可以做到。可是在证初禅之前,我们要努力的嘛,精进地按照我们刚才说的方法来这样子做。所以它就慢慢的,你就可以慢慢地伏五盖,那什么时候伏五盖什么时候就证初禅了,就是这样子契入初禅的。

好,我们今天就讲弃五盖,到这边刚好一个段落。

这边有问题。

师兄:请问师父,静坐时眼睛微张,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师父:眼开三分是不容易落入昏沉。眼睛全部闭起来容易睡着;可是眼睛全部张开的话又容易散乱,所以我们就眼开三分。

师兄:数息当中,如果佛号也随之而生起,佛号在这里是算妄念吗?

师父:算。因为我们用什么法门,那个法门就是正念。譬如说我现在念佛,佛号是正念,我这个时候数息,数字进来就是妄念。可是我现在修数息法,那个佛号起来了,数息是正念,佛号是妄念。所以看你修什么法门,那个法门就是正念,其他都是妄念。

师兄:可否以“阿弥陀佛”来数?

师父:不可以。我们昨天一开始有解释过为什么我们要从一数到十,而不继续数十一,或者是一百一,直到一千、一万,为什么不继续数?就是因为只有一个念:一、二。“十一”就有两个念头,比较不容易收摄心念,我们昨天已经解释过。现在“阿——弥——陀——佛”四个念,所以不可以。

师兄:请师父慈悲开示,弟子一离开数字就乱,怎么办?

师父:没有关系,还是继续要努力,还是继续数,数到我们刚才讲的:数到气息非常微弱才进入随息。

师兄:坐到一半换脚是否可以?

师父:可以。如果说实在是酸胀麻痛得不得了,你就换,动一动,然后换个脚,没有关系。

师兄:数息若还没到家,如何随息?

师父:如果还没有到家,就不用。因为我们要有进度,不可能一直数下去,(这样)我们就没有进度。所以我们要把下一步应该怎么样,然后再下一步……,因为有些人他已经数到要可以进入随息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把下面的阶段先介绍。那可以进入随息你就进入随息;你觉得数还没有数得很好,还很散乱,你就继续数息。

师兄:精神病患者,轻微,已在康复中,是否可以学习止观?

师父:可以。

师兄:有时坐了以后感觉头有拉紧的感觉,怎么办?

师父:你就把头部放松就好了。

师兄:弟子数息能按照师父的教法从一数到十,当中很像没有什么胡思乱想,可是弟子心中其实还有很多烦恼,境界现前时定力也消失了,请示师父怎么办?

师父:你还是一样的练习数息。慢慢你那个数息的定力就可以伏住烦恼。刚开始是数息跟烦恼是同时生起的,没有关系,还是继续地努力。

师兄:居士出书在解释佛法时批评其他法师的解释,这是否构成诽谤三宝的罪业?

师父:要看他是怎么样批评。如果我们能够感觉他的批评是慈悲,是很慈悲地想要指正错误或什么,就是看他的动机跟发心,或者是他那个批评的内容来决定。

师兄:弟子修学净土法们,应该如何运用止观的修学来帮助念佛?它对我们念佛的功夫有何帮助?

师父:有啊!你的止观修得好的话,你就很快入念佛三昧,所以它是有帮助的。

好,解答到这里。我们回向: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