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讲3、数息,学习止观的发心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有关这个数息的法门,我们稍微解释一下,那你们回头练习的话,才知道自己现在到了什么阶段,到底入定了没有入定。所以它整个那个过程呢,我们要了解。这个法门是从一数到十,吐气的时候数,气吐光之后才数,所以它不是一面吐一面数,是气吐完才数“一”,然后吸气吐气,气吐完之后(完全吐光)数“二”,这样一只数到“十”,然后再回过头来从一数到十,一直反复练习。这中间如果有数丢,就是“一,二,三,四”然后就想到别的地方去了,数丢的话我们再从一开始。如果有数过头,数到十几,二十几,三十几,才发现自己怎么数这么多,那就赶快再回头,从一数到十。所以数丢或者数过头,我们都是重来、重新来过。
那第一个阶段,对初学来讲,第一个阶段呢就是非常的散乱,也许根本就没办法数,这也是正常,因为平常很散乱,现在坐下来才发觉自己的念头怎么这么多,平常都没有发现,因为现在静下来什么事都没有做,只是坐在那边看,就发觉自己的念头这么多,他就想说:“我没有坐都没有念头,为什么一坐念头就这么多?”其实不是,是因为他平常身心太忙乱,没有发现自己有这么多的妄念。那现在静下来反而可以看到自己的妄念很多,这是一种进步的现象,所以绝对不是坐了以后才有念头、才有这么多念头,不是的。所以第一个阶段可能都是妄念纷飞,根本没有办法安静下来。那没有关系,我们继续练习。
那继续练习就会一面数息一面打妄想,这个是第二个阶段。所以可能数息都断断续续,有时候数过头,那有时候数丢了,这个也是正常的。所以数息是断断续续。那妄念呢跟着数息一起发生,所以这是第二个阶段,就是数息也没有办法数得很完整,那依然妄念纷飞。那没有关系,不要气馁,继续地加油,继续地经常练习,就会进入到第三个阶段。
那第三个阶段就是我们已经可以开始数得很完整了,从一到十、一到十,都能够很完整了,但是妄念仍然不断。所以妄念是伴随着我们数字一到十,虽然没有数丢,也没有数过头,都可以数得很完整,但是妄念依然很多,这是第三个阶段。
那我们继续用功,就进入第四个阶段。那第四个阶段就是可以数息数得很完整,一到十,不会断断续续,都可以相续得很好。那因为正念的力量比较强了,正念的力量就是表示说我们数息数得比较好,这时候数息是正念,数丢数过头叫做失念。所以,因为现在正念的力量越来越强,所以妄念就慢慢地减少。这是第四个阶段,就是正念的力量大过妄念的力量。
那到第五个阶段,就会只剩下正念、只剩下数字,从一到十都不会间断,那妄念非常非常的少了,所以这时候就剩下有一个“我”在数息,还有呼吸、数字这三个清清楚楚,这是第五个阶段。
那再继续用功的话,慢慢的,一个能数的“我”,所数的“数字”,还有“呼吸”慢慢变得越来越模糊了,慢慢、慢慢淡忘了这三件事情,就几乎要入定,这是第六个阶段。
第七个阶段,就是通通消失了,身、心、世界通通好像都不见了,在刹那之间消失,什么都没有剩下,这个时候就真正的入定。所以到第七个阶段是真正与定相应的阶段。
一般我们详细来分析,从开始数,开始练习到入定,会经过这七个阶段,这个我们要了解。所以我们平常在练习就大概可以检查出来说“我这一座到底是第几个阶段。”一般到第五个阶段就算不错了,就算是已经进入这个数息的…。我们有修数跟证数,你修习这个数息,还有你证到数息,所以这个时候,从第五阶段之后就可以说你是证到数息的阶段。那第六、第七都是渐渐地与定相应。到第七个阶段就是完全入定了。所以光是数息就可以入定,这个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所以接下来呢,各位就要经常地来练习,最好是每天固定一个地方,固定一个时间,十分钟、二十分钟都好,最主要是它这个功夫要随着时间的累积,它不是一两天就可以成就的。所以每天即使再忙,希望都能够抽出一二十分钟来坐,能够更长的时间当然是很好,可是现在的人太忙碌,所以不能够要求太多,即使一二十分钟也有它的效果在。
这是有关于这个法门,希望弄清楚之后呢,我们修的时候就不会盲修瞎练,那也很清楚自己在修什么,整个过程也都是很清楚,这样就不会出任何的状况。
那还有一点时间,我们谈谈发心。已经给各位师兄两天的时间,问问自己:“我为什么来这里?我今天为什么想要修学这个天台小止观?我到底是什么发心跟动机?”我们找了两天,告诉我答案,好吧?你们为什么来?不会是看热闹的吧?对不对?我看大家都坐得很好,很认真啊,听得很仔细啊,好像煞有其事。所以你们为什么来?来说说看。
都可以呀,你说说看,我看你坐得很好,你说,你为什么来这里?(有师兄说:去教人家)教导别人,哦,先要做别人的模范,所以先把自己修好,做别人的模范,才能够利益众生,是吗?哦,你是为了利益众生才来的,哦!这样很好啊。
还有别的理由吗?不客气,来讲。(有师兄说:希望开发智慧)希望开发智慧,好!我们知道开发智慧是来的其中一个理由,发心想要修学止观的理由就是要开智慧。
好,刚才一个是利益众生,有一个是开智慧。还有呢?多讲几个我才可以作结论。来,谁还说?(有师兄说:断烦恼)哦,断烦恼,嗯,这个听起来也名正言顺,断烦恼,多好的理由啊。还有吗?(有师兄说:找回自己)找回自己,哦!迷失了,要找回自己,好。(有师兄说:我想修习这个止观,会不会能够对治烦恼……)哦,对治烦恼,跟刚刚那位师兄一样。(师兄说:因为对治了烦恼之后,我们以后见到别人有痛苦的时候,也能够从这方面告诉人家怎么……)是、是!自己的烦恼先对治,才可以帮别人对治烦恼。
还有呢?都怎么没有人说“我要健康长寿啊,我要治病啊……”(有师兄说:出生死轮回)哦,要解脱,诶!这个听起来又更高一点,这也是很好的理由,想要了脱生死,跳出轮回。(有师兄说:想以止观的功能来帮助自己在念佛方面……)哦,希望用止观的功夫来让自己的念佛更好,往生更有把握,听起来也不错。(有师兄说:是希望心态不容易随着……),面对境界比较能够看到自己的心态,不容易随着境界转。有定力嘛,这个就要有定力,为了增长自己的定力,所以来修学止观。
师兄:我想知道静坐跟佛法有什么关联?
师父:静坐跟佛法有什么关联吗?想了解?了解静坐对了解佛法有没有帮忙?可以互相增长,因为一个理论嘛,一个实际修习的功夫,理论跟实际的功夫要互相配合,(是)这个意思。因为佛法不是讲理论,它要有实证的功夫,所以透过实证的功夫去更进一步了解佛法的理论,嗯!也不错。大家的动机发心都很好。
还有吗?有没有不一样的,跟刚才几位师兄不同的?(有 师兄说:……)哦,本来是为了健康的理由才来了,可是一来才发现不是为了这个。那个是其次,静坐一定有益健康,也能够治百病,都没有错,可是它不是静坐原来的目的。它是一定有的效果,它是一定会有这样的效果,但是它不是我们修定的目的。身体一定会健康,也能够长寿,这个都没问题,还可以开发神通,有没有为神通来的?(有师兄说:没有敢讲)心里很想,但是不敢举手,哈哈哈。
(有师兄说:智者大师他是小释迦,所以希望自己学会也能够在这方面成就,然后因为很多同修有这方面的烦恼,所以希望借此能够帮助……)是,听说天台智者大师有东方小释迦的名号,心想往之,所以希望修学天台止观来帮助其他的同修,对治烦恼也好,或者是解决他们的困难,或者开发他们的智慧也好。
有什么不同,我们后面的课堂上会介绍,就是我们一开始上课前面就有介绍:天台有四部止观。那《摩诃止观》是四部止观的其中一部,“摩诃”就是大的意思,就是大止观。我们现在是小止观,就是它是止观的一部分,它主要是《释禅波罗蜜》第二、第三、第四卷其中的部分。天台四部就是有《六妙门》、《释禅波罗蜜》、《摩诃止观》,还有我们现在上的《天台小止观》,这是四部天台止观。
好,我来作结论:什么是错误的发心?什么才是正确的发心?
第一个、为了利养,为了利养的缘故发心修学止观。什么叫做为了利养呢?就是:我如果成为大禅师的话,我一定可以有很多的供养。或者是我今天来开班收徒,一个人交五十块,你看这边有多少钱?哈哈哈……像我大概每个月都不用去工作了吧?我每个月只要开一班就好了,为了利养的缘故发心修学止观,这个叫做发地狱心,因为地狱的众生就是喜欢丰厚的供养。所以第一个,不是为了利养来修学止观的。
那第二个呢,如果是为了名闻称叹的话,名闻称叹的意思就是好(hào)名,这个发的是鬼神心。因为鬼神好名,我们供养它,然后常常说称赞它的话,它会很欢喜我们,求它什么,它都会帮帮我们,就是鬼神好名。所以如果是为了名闻的话而发心修学止观,这个发的是鬼神心。就譬如说:我希望成为世界闻名的大禅师,所以我现在吃点苦没有关系,我一定要好好地熬我的腿,这样子修学个三年五载的,我一定要有很大的成就,要成为非常有名的大禅师,这个就发的是名闻;还有称叹呢就是我修学止观,我希望人家称赞我有禅定,然后称赞我功夫好。一提到某某师兄就说:“哦,他的禅定功夫很高!”那我一听就很欢喜,那就是好名的心,希望别人赞叹自己有禅定的功夫,这个是鬼神心。
那第三个是为了眷属而发心修止观的话呢,这个发的是畜生心。眷属的意思就是希望我今天盖个大道场,然后广收徒众。那个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三千算什么?我要三万、三十万、三百万,我的徒众越多越好,最好是全世界有分会,然后每个分会都有很多的徒众啊,那我有一天想要做什么的话,各式各样的人才都有,都可以随时来听我的使唤。如果是这样子来发心的话,发的是畜生心。那为什么是畜生心呢?因为畜生它有地域性嘛,牠喜欢占地盘,你们看狗狗就知道了,牠走到哪里就做一件什么事情?那个牠就在占地盘。那在猴子里面,一群猴子里面一定有一个猴王,牠也是有地域性的,牠要做领袖。那狮子有狮王。动物牠都有这种地域性。所以我们自己本身如果说也划分一个地域,划分一个地区,然后它是属于我统领的范围,是这样的一个发心,然后一个范围就是有很多的徒众嘛。所以我们有分说:诶!这个是我的道场,然后这些是我的弟子,所以他们如果跑到别的道场,或者是跑去见别的师父,我的心里面就怪怪的。这个就是他有眷属这样的一个发心,他希望眷属越多越好。
那第四个呢是为了嫉妒。嫉妒别人,譬如说他看到别的师兄功夫很好啊,那个禅定功夫很好,或者修行的修得很好,他不但不赞叹他,而且嫉妒、心生嫉妒。那怎么办呢?发誓“我一定要把他比下去!我一定要胜过他!”是为了嫉妒,然后发誓要胜过他。这时候他发的是修罗心。因为我们知道阿修罗他是最好斗、好强、好胜、善妒(善于嫉妒),这个是阿修罗的特性。所以如果我们自己想说:“我乖乖地闭关三年没关系,我在里面一定要忍耐,等我出关以后,我就一定要把什么什么什么以前那些师兄比下去!”如果是发这样的心的话,就是修罗心。
那第五个呢,是为了害怕恶道的苦报,希望能够止息一切的不善业,这个就有一点接近刚刚有几位师兄讲的“我希望断烦恼”,有一点接近这个。为什么要断烦恼?因为断烦恼就不会造业,没有恶业的话我就不会堕恶道,我就不会受恶趣的苦,因此我希望断烦恼。所以他断烦恼的目的是为了不要堕恶趣才止息一切的不善业。因为一切苦报是因为有业,那业怎么来?是因为有烦恼他才会造业,有业才会受苦报。所以他为了不……尤其是怕堕三恶趣的苦,因此他希望能够断烦恼——这个发的是人心。这个听起来就比较好一点,前面四个是比较不好的:地狱、鬼神、畜生、阿修罗——这个是比较不好的发心。从现在开始都是善趣的发心,听起来是比较好的。所以第五,从第五开始发的是人心。
第六呢,是为了得善心安乐,他发的是六欲天的心。我们知道欲界天他就是每天耽著在五欲之乐里面,所以我们如果修习止观打坐的话,会产生那个乐受、喜乐的感觉,然后他非常耽著在这个喜乐的感受。为什么要坐?因为坐起来很舒服,那个舒服不是世间这些快乐可以相比的,所以他就很喜欢打坐。那他只是喜欢打坐之后舒服的感觉,或者是那个乐受。他如果耽著在上面的话,他发的就是六欲天的心,因为欲界天他喜欢的就是乐受,耽著在乐受当中。
第七就是我们刚讲的神通。因为神通由定发,因为想要得神通,所以要先修禅定。没有禅定没有办法发神通,所以希望能够修禅定,希望自己有power(编按:力量)有大势力,能够神通自在,那这个发的是魔罗心。魔罗就是魔王波旬嘛,他都可以神通自在,有大势力。所以为了power,为了希望得神通才发心修止观的话,他发的就是魔罗心。
第八、为了开发智慧。这个智慧要看是什么样的智慧,如果是世智辩聪,是世间那种智慧,就是说他头脑很好啊、很聪明啊,反应快啊,那个他发的就是外道心。如果他求的智慧是般若空性的智慧,佛法这个般若空性的智慧,那就还可以说得过去。可是他不是,他只是希望能够聪明,得到世间这些所谓的世智辩聪的话,他发的就是外道心。
那第九个呢,是为了生在梵天。就是发的是色界跟无色界天这样的一个发心,那是什么现象?就是说我们打坐常常有光明,会见到光明,明明在晚上,那个灯也不是很亮,可是为什么我就觉得说满室放光?或者是明明白天天气是阴天,可是我一坐就觉得好像阳光出来了,就是有放光或者是见光的这样的觉受,那有一些人他就很喜欢这种光明的感受,所以他一座都希望能够获得这个光明。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喜欢见光、发光、放光,是走这样的途径的话呢,他发的就是色界心。因为色界天他们天人的特性就是身上都有光明,他们互相沟通也不用言语,他们是用放光,一放光就知道对方的意思。所以光明主要是色界天的特征。
那又有另外一种,就是他希望坐到无念,清清净净的,什么念头都没有,他觉得那个就是究竟,或者认为那个就是涅槃,那个就是解脱,这个发的是无色界天的发心,因为无色界天最主要就是无念。所以我们如果希望打坐坐到都没有念头的话,这样清清净净的话,那个发的就是无色界天的发心。
那最后一个就是为了刚才讲的了生死,出三界,我希望解脱总没有问题了吧?这个发的是二乘心。二乘就是声闻、缘觉小乘的发心,这个也是错误的发心。因为我们现在修学的法门不是内观禅啊那些小乘的法门。如果我们今天修学的是小乘的法门,我们说要自我解脱——那个是目的,那就没有错。可是我们今天《天台小止观》,它是大乘的禅法,大乘禅法的话,那注重的就是大乘的发心。所以他想要自我解脱的话,那个是发的二乘心,不是大乘的菩提心,所以我们也把它归在十种错误的发心里面。
以上十种错误的发心,我们希望在刚开始学止观的时候,能够去除。这十种虽然有善恶的差别(刚才前面四种是恶道的嘛,后面六种看起来是比较善的),虽然有善恶的差别;那也有束缚跟解脱的差别(前面九种是还在三界当中,它是束缚的;那第十种它是解脱的),虽然它有这样的差别,可是它们共同、相同的都是没有大悲心,没有般若正观,堕在空、有两边,所以没有办法趣入中道,没有办法跟禅波罗蜜相应,落在空、有两边。空边就是第十个——解脱,想证得涅槃,那个是落在空边;前面九种落在有边,所以都不能够趣入中道实相,因此我们说它是错误的发心。
那什么才是正确的发心呢?就是天台止观它的中心思想——就是要见般若实相,诸法实相、中道实相,所以是以中道实相、般若正观的这个前提之下所生起的空悲不二的大悲心,发四弘誓愿要利益一切众生,这个才是最正确的发心。那希望各位师兄都能够发这样的一个大悲心。所谓空悲不二,所谓诸法实相、中道正观的发心,就是不落空、有两边,空而不空,“空”就是你有见空性的智慧,因此你可以不执著,不执著有众生可以度,不执著有一个“我”在发菩提心,“我”可以度众生,然后也不执著天台这个止观的法门——这个叫三轮体空。又不空、空而不空,空就是有这个空性的智慧、般若空性的智慧;又“不空”的意思,不是因为他们自性都是空的,所以我就不要度众生了,我就不要修学,不是!不空的道理就是你虽然见空性了,能够做到三轮体空,但是又能够在空中来发四弘誓愿,因此你就不会很执著有众生可度,然后有一个“我”很了不起的菩萨在发菩提心,还有很了不起智者大师的天台小止观,就不会有这样的念头,就会不执著。虽然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无自性空的,但是我又能够在空性里面任运生起大悲心,很精进地、很勇猛地利用这个天台小止观,发四弘誓愿来度尽一切的众生——发这样的誓愿,这个叫做不空。这就不会落在空边嘛。都是假的,都是虚假,都是幻有的,所以我就不要做了,不是!那是落在空边。“不空”的意思就是说,可以在空性当中又任运生起一切的菩萨事业,然后又不执著,勇猛精进地要发愿度尽一切众生;但是又不会落在这个空边,这就是空、有两边都不著,了解中道实相的道理。以这个大前提来生起大悲心,发四弘誓愿,这个就是我们希望做到的最正确的发心。
其实它也可以用在我们学佛修行或者任何其他的大乘法门,实际上这个发心都是同样的,这也是我对各位师兄的期许,希望大家都能够这样子来发心,然后我们今年度共同来学习、互相勉励、互相精进、互相切磋,希望今年各位在止观方面都能够有一些成就。然后自己成就之后,就能够真实地来利益一切众生了。
好,我就讲到这里。各位师兄有没有什么问题要发问的?
师兄:师父,什么叫数息、观心?
师父:数息、观心?我没有讲这个啊。数息法?
师兄:《释迦牟尼传》它有讲数息跟观心。
师父:数息跟观心不同的法门,观心是有一个观心的法门。像禅宗他们用的是观心的法门,直了心性,不是数息本身。数息归数息,数息就是我们现在介绍这个数息的方法,对。那如果要讲观门的话,就是《六妙门》的一数,二随,三止,四观的那个“观”就是有包含观心的法门在里面,那个属于观门的部分,你可能还不是弄得很清楚。
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师兄:师父,那天有同修问如果坐的时候这时要去厕所呢?请师父再讲一次,因为可能有些同修……
师父:如果坐中想上厕所,实在憋不住,那你就下座嘛。按照我们那个下座的方法,下座之后去上厕所,然后我们昨天讲的方法,有没有?咬牙切齿,把脚跟垫起来,这样子上就不会流失能量。
师兄:师父,我想请问,如果……精进地修练,会有什么状况和规律性?
师父:状况我刚才讲过,就是按照那个一步一步,七个阶段就可以入定了。
师兄:如果是顺利的阶段,如果有一些意外差错呢?
师父:意外差错?如果有意外差错?还没开始你就假设有意外差错?这是负面思考的人。一切的境界都不去理它,这样就可以很安全地过关。不能解决就等我下一次来吧。只要按照我们的方法,应该不会有什么状况,这个是最安全的方法。
师兄:师父,像我们要跟佛菩萨启白的时候,要怎么启白叫佛菩萨加持于我们,给我们……
师父:可以呀,你就希望祂加持我们可以止观成就,修习中间没有障碍,对!早早成就止观法门,请佛菩萨加持。如果你每天礼佛要启白的话,你就这样说,对!也希望能够同时发愿:我是为了利益众生才学的,不是为了自己。这样会更好。
(师兄说)我还是不做,等你来做。
看你的状况自己可不可以解决。反正一切的境界都不去理它就没事了嘛,对!可是如果你实在不放心的话,就等我来吧,反正我每两个月就会来一次。没有那么严重啊。你们太没有安全感了,你们信心不够,对这个法门信心不够,信不过智者大师。
请说。
师兄:我想知道,有没有可能在无意间跑进几秒钟的定状里面,在定中……
师父:就“瞎猫碰到死老鼠”嘛。他说可不可能几秒钟不小心就入定了,那是瞎猫碰到死老鼠。
师兄:那所谓的定,是可以知道外界的声音?或者不知道外界的声音?
师父:那看入的是什么定。
师兄:会不会有所谓的见光,或者又见光又听到声音?那个是走进了邪定或者是正定?
师父:它是那个过程当中会见光,但是因为我们不执著,所以它就不会影响我们入定,不会影响我们的定境或者止观的成就,对!在修定的过程它会有光明啊,还有我们刚才讲的那个乐受啊、光明啊、或者无念啊,它都会有这些现象产生。但是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它是错误的发心,我们也不是为了要有这样的境界才发心修止观的。所以有这样的境界现前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一个是跟欲界天相应,一个是跟色界天相应,一个跟无色界天相应。我们都不是想还要在三界当中轮回的,所以我们就不会耽著在这种境界里面。
师兄:可是我们都是凡夫啊,如果说那个境界体现了我们都耽著乐受,几秒钟、几分钟我们都会沉浸在里面,我是假设啦,我不知道)
师父:你的假设好多(师笑),是,那你沉著在里面就错了嘛。对啊!然后你就会一直停顿在那个阶段,然后很难进步、很难突破,因为你很执著那个境界。如果你耽著的话,耽著乐受的话你就很难超越,你就会每次上座就想要去找那个乐受。
师兄:那所谓的见到光的境界里面,有没有可能再听到一种声音?比如说我们就听不到外界(譬如说我们就听不到)冷气的声音,我们只是……
师父:会,我们刚才讲,到后面都是身心世界好像都消失了,那个就是什么都听不见了,外在的声音也听不见了。对!如果真的入定,听不见。
后面刚才还有一位,哪一位师兄想问的?请说。
师父:请问下座以后,适不适合马上上床睡觉?
师父:上床睡觉?可以。就是我们确实做好按摩以后,就是说那个脚不会再麻了,那个按摩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们下一次再坐的话,能不能坐得比较好。就是要彻底地按摩,对!就是要做好下座的那些动作,全部做完之后可以马上睡觉。
师兄:这个《小止观》是要利益众生的吗?
师父:是!
师兄:那么纯静坐可以利益众生?
师父:不是!静坐。所谓的止观,止就是培养我们的定力,观就是可以成就我们的慧力。当我们有定力跟慧力,我们要利益众生就比较能够知道要怎么做。你成就止观之后,你就知道怎么来利益众生,因为那时候已经有智慧,也有很高的定力了,对!你会善于观察众生的根性还有缘起,不会越帮越忙。没有止观功夫就会越帮越忙,发心都很好,结果都使不上力。
师兄:师父,口吐浊气的时候舌尖是这里?
师父:没有。口吐浊气,你口张开你不可能舌顶上颚,对不对?你口张开了嘛。
师兄:是在静坐中时候?
师父:对!我们静坐的时候,数息的时候是舌顶上腭,对!就是口吐浊气,因为口张开,那个时候没有办法口顶舌上颚。可是数息的时候可以,就是我们在静坐的时候都是舌顶上颚的。
师兄:口吐浊气之前是气进来?
师父:先吸气,然后吐气,鼻子吸气,嘴巴吐气,对!
请说,要麦克风吗?
师兄:师父,我以前打坐,我看到我的师公教我念经,那个是小乘的师公。有没有这回事?
师父:那是你的幻觉,没有这回事。
师兄:他来的时候我问他,他说你照念啰。我说是什么意思,我念回给他听是什么意思,他没有告诉我,他说你照念就对了。
师父:那个都是你的幻觉,那个不是真的,好不好?不是真的,不要执著。
师兄:好,谢谢!
还有吗?请说。
师兄:在静坐的时候,如果外面有点声响会受到惊吓……
师父:惊吓?哎,对!这个是意念抓得太紧,所以外面有一点声响会受到惊吓,这个是我们的心太专注了,然后身体没有放松,就会有这个现象,会吓一跳。心太专注,没有放松,就会有这种现象。其实放松的话,那个很大的声音我们不会吓到,那个表示我们身心有放松,虽然很专注,但是有放松。
师兄:人家说静坐容易走火入魔,那您之前也有……
师父:那个是盲修瞎练才会啊。
师兄:因为我们一般早上都要上班,那有的时候有些工作忙,都留到晚上静坐,那会不会跟晚上静坐有关呢?
师父:不完全是晚上的关系。所谓的走火入魔,不完全是因为晚上很晚打坐的关系,有些人他晚上打坐也没有问题啊。大部分都是自己盲修瞎练比较多;第二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欲望太强、欲求心太强,所以他会招感一些有的、没有的、其他的众生,是因为自己可能妄念很多,然后贪欲又强,或者是不好的念头比较多,他就容易招感不好的那个众生相应,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出来这两个比较多。
师兄:请问一下打坐是不是一定要吃素?
师父:吃素?打坐是不是一定要吃素会更好?那个看功夫。初学者可能是,食物比较清淡,他可能身心比较容易宁静。因为有些食物它会刺激什么性荷尔蒙啊还是影响那个生理,有一些食物是这样子。那对初学来讲,就是说因为他的定心还不稳,所以你吃什么食物可能会有一些影响,还会影响我们所谓的脉丛结,就是我们那个三脉七轮,那个每个轮,我们称为脉丛结。它在温度比较高,能量比较高,或者有一些食物吃下去的话,他那个脉丛结会引起骚动不安,因此很难入定。所以那些瑜伽行者,他们严格要吃素,而且香菇啊、蛋啊,有一些特别的食物(所谓惰性的食物)都不能够吃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那些食物会影响他们的脉丛结,然后让他们比较不容易得定,是有这样的说法。
可是如果功夫很高的话,他其实吃什么都没有什么差别,因为他调心已经调得很好;那他的身,他的气脉可能已经通畅了,那他的色身可能已经由欲界身转成色界身,所以食物啊或者是其他的欲界众生的习气他也慢慢的都没有,所以欲界众生的那些食物,男女、饮食、睡眠等等也不会影响到他。所以这个也跟功夫有关系,就是有禅定功夫的人其实都没有这些问题,他吃什么都一样,在定境当中。
师兄:我请问一个问题,我想要知道打坐多久,要不要放个闹钟?
师父:不要放闹钟。如果你不是要赶着去上班呐,或者是有很重要的事情怕耽误的话,平常练习不要放闹钟比较好。我们慢慢地要练习出入自在。就是说入定跟出定都要自在,不是说我一坐下去我就不能够控制自己,不是这样子的。我们到最后可以设定:我这一座要坐四十分钟,很准的,你不用看闹钟,你就是四十分钟出定。慢慢要练习这样子出入自在。
师兄:(编注:录音听不清)
师父:灵魂出窍?你的身体太虚弱,体质的关系,对!精神耗弱。
师兄:(编注:录音听不清)
师父:不会,你先把身体弄好。那个是魂魄的问题,我们有一种叫做离魂症的,就是感觉好像灵魂出窍了,那个是肝的问题,把肝调好就OK了,你不用担心,对!你把肝脏调好,那个魂魄就不会乱跑。我们有三魂七魄嘛,那是魂魄离体的一种现象,就是暂时身心分离的一种状态,对!不要控制,你把身体调好就好了,也没办法控制啊,它就跑出去啦,魂没事情就跑出去,变成习惯了,对。
请说。
师兄:请解释所缘境。
师父:所缘境,就是我们修习这个法门就是我们的所缘境。譬如说我们念佛,佛号就是我们的所缘境;我们现在在数息,这个数字就是我们的所缘境。我们的心所缘就叫做所缘境,就是我们当下的心念是缘在什么对象上面,那个对象就是我们心的所缘境。
好了,十点整,我们还是不要让他们师兄挨骂比较好。我们回向: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