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18、忍辱波罗蜜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2022-03-25至2022-05-04

讲于台北新店

接下来是忍辱波罗蜜。什么是忍辱波罗蜜?经文说:“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蜜。”意思是:如果做到心不动摇,就具足了羼提波罗蜜。

问:什么叫做羼提?

答:羼提就是忍辱的意思。忍辱有两种:生忍和法忍。菩萨若是行生忍,能得无量福德;行法忍,则能得无量智慧;具足了福德和智慧,就能如其所愿,就好像有了双眼和双脚,就可以随意到达任何地方。

菩萨若是遇到有人恶口咒骂,或以刀杖砍打,就会思惟观察,了知罪业、福业都是因缘所生法,内外毕竟空,无我、无我所。这样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法印来印持自己的心,虽然自己有能力报复,但能做到心不生恶念,口不出恶言,因此不造恶业,这就是忍辱。有了忍辱,智慧就会牢固,就好比绘画的色彩,和了胶之后就会坚固地粘著在画布上。

有人说:善心有粗细两种,粗的叫忍辱,细的叫禅定。在未得禅定之前,心中的安乐能遮止众恶,叫做忍辱;若是已得禅定,禅定的喜乐能不造众恶,就叫做禅定。

忍辱属于心所法,和心相应,随心而行,它不是业,也不是业报,但会随意业而造作。

有人说:忍辱属于欲界和色界;但又有人说:忍辱只属于欲界,而不属于色界,为什么呢?因为色界已经没有外在的恶事需要忍了。另外,忍辱属于有漏法,也属于无漏法,因为凡夫和圣人都需要行忍辱。忍辱可以防止自己和他人不善心的生起,所以叫做善;因为属于善,所以可以用思惟修来断除,或者不用思惟修就能断除。

问:什么叫做“生忍”?

答:有两种众生来对待菩萨:一种是恭敬供养,另一种是瞋骂打害;这时菩萨的心都能忍,不贪爱恭敬供养的众生,也不瞋恚加害打骂的众生,这就是生忍。

问:为什么恭敬供养也叫做“忍”?

答:有两种烦恼:一个是贪爱,一个是瞋恚。恭敬供养虽然不会产生瞋恚的心,但却令人爱著,称为“软贼”。所以,对于这个软贼,应当要自我忍耐,不生爱著。那么,要如何才能做到呢?应该观察利养的无常,它是让人生烦恼的根源。正如佛所说:“利养的疮很深,它能破皮入肉,断肉入骨,再断骨入骨髓。人若是贪著利养,就是破持戒的皮,断禅定的肉,破智慧的骨,丢失微妙善心的骨髓,就等于是失去了内在的觉性、菩提等。”

譬如佛成道后,第一次回到迦毗罗婆国,同行的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都是当初修婆罗门外道的苦行僧,因为修供养火,所以形容憔悴,又修绝食的苦行,因此身体皮肤又瘦又黑。净饭王见了心里想:我儿子的侍从们虽然心清净高洁,但是容貌却很差。我应当在有两个以上儿子的家族中,每一户挑选一人出家,作为佛的弟子。这样思惟了之后,就下令全国凡是释迦贵族的子弟,到了受教育的年龄,都要选取一人出家。

这时,斛饭王的儿子提婆达多也出家了。他出家学道,背诵了六万首偈语,精进修行了十二年。之后,为了想得到别人的供养,就要求佛教他神通。佛说:“你只要观五蕴的无常,既可以得道,也可以得神通。”就是不教他修神通的方法。于是他就去求舍利弗、目犍连,乃至五百位阿罗汉。大家也都不为他说修神通的方法,只告诉他说:“你应当要观照五蕴的无常,这样既可以得道,也可以获得神通。”

得不到所求的神通,他失望地哭泣,整天闷闷不乐,于是又转到阿难处求学神通。这时阿难还没有得他心智,只因为是他的哥哥,所以就教他佛所说的神通之法。提婆达多得了法之后,就入山精勤地修炼,不久证得了五种神通。

得了神通之后,他心里就想:我应当找谁来当我的施主护法呢?于是想到了阿阇世王子,他具有大王之相,将来一定能当国王。为了亲近王子,他到天上去取诸天的饮食,又到北俱泸州去拿自然生长的粳米,接着到阎浮林中取阎浮果献给王子。有时变化自己的身体成为象宝或马宝来迷惑王子的心;或者化作婴儿坐在王子的膝上,让王子抱他,喂他吃东西,并且时常说自己的名字让太子知道。做这种种的神通变化,目的就是要打动王子的心。果然,王子被迷惑之后,就在柰园中建立了大精舍,除了例行的四种供养之外,还有种种杂供,可以说是无物不备,而且每天率领诸大臣亲自送上五百锅的羹饭。

提婆达多虽然得到了大供养,但徒众却很少,于是心里就想:“我已经有三十种相了,和佛也差不了多少。我现在只是弟子还没有聚集而已。如果有大众围绕的话,我和佛又有什么差别呢?”这样想了之后,就起了破坏僧团的心,因此得了五百位佛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知道了,立刻向这五百人说法教化,这五百位沙门又回到僧团中。

接着,提婆达多又起了恶心,想:“如果佛死了,我就是僧团的继承人。”有一次,他从山上推下巨石,想压死佛。这时,金刚力士立刻用金刚杵远远地抛过去,巨石顿时之间碎裂开来,有一个小碎石击伤了佛的脚趾头。华色比丘尼苛责提婆达多,他又用拳头挥打比丘尼,致使比丘尼的眼睛掉落出来,当场死亡。提婆达多造下了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杀阿罗汉三种五逆重罪。

他又去亲近邪恶的外道师富兰那,以致断了所有的善根,并且心中毫无惭愧懊悔的心。接着,他又把剧毒藏在指甲里,准备在礼佛的时候毒害佛。就在他正要前往王舍城的途中,大地自然裂开,燃烧烈火的车正来迎接他,就这样,提婆达多活生生地下了地狱。提婆达多虽然身具有三十相,但却不能以忍辱来调伏自己的心。为了想得到利养恭敬,以至造下大罪,而活生生地陷入地狱。

所以佛说利养的疮很深,它能破皮,断肉,断骨,最后进入骨髓。因此,应当要除祛贪爱供养的心,这就是菩萨的忍辱,心不爱著恭敬供养的众生。

一般来说,得到供养有三种因缘:第一种是因为先世的福德因缘;第二种是由于今世持戒、禅定、智慧的功德,所以受人恭敬供养;第三种是用虚伪、欺骗、迷惑人的手段来获得供养,实际上内在并没有真实的功德,只是外表假装清净洁白。对于这三种供养,心中应当思惟:

如果是因为过去世勤修福德的因缘才得到这一世的供养,这完全是自己的努力才有的结果,又有什么好贡高我慢的?就好像春天殷勤播种,秋天就有丰盛的收获,都是以自己的力量去获得的,怎么可以自生憍慢呢?这样思惟了以后,就可以忍耐降伏自己的心,对利养不起执著,也不憍慢。

若是由于今世的功德而获得供养,也应当思惟:我是以智慧了知诸法实相,断除烦恼,因为这些功德,才受人供养的。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供养的人实际上是爱乐功德,并不是爱乐我的人。譬如罽宾有一位三藏比丘,修头陀苦行,有一次国王的寺庙正在举行大法会,就想进去参加。守门人看到他衣服粗鄙不堪,就不让他进去;他试了好几次,都因为衣服太破烂而无法进入。于是他就借了一套上好的衣服前来,果然,守门人就让他进去了。到了法会场所坐定之后,侍者送上种种美好的饮食,他在饮食之前都先供养这套衣服,大家都好奇地问:“为什么饮食之前都要先供养衣服呢?”他回答说:“我刚才来了好几次,都不让我进来;现在是因为这套衣服,才能坐在这里享受美食。所以,在饮食之前,应该先供养这套衣服。”同样的道理,是因为持戒、禅定、智慧的功德才得到供养,所以是供养功德,而不是供养我——这样思惟了之后,就能调伏自己的心,这时就叫做“忍”。

若是因为虚伪欺骗而得到供养,这是自己害自己,实在不可取。应当思惟:如果我用虚伪不实的手段来骗取供养,和恶贼抢劫偷盗以获得饮食又有什么差别呢?而且还犯下欺妄罪,所以我不应当爱著供养我的人。

对以上这三种供养的众生,做到心不贪爱执著,也不贡高我慢,保持心不动,就叫做“生忍”。

问:在没有得道之前,衣食是很急迫的事,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到忍而不去执著贪爱供养你的众生呢?

答:应该以智慧力观无常相、苦相、无我相,这样就会经常生起厌患的心。就像死刑犯在受刑之前,虽然美味当前,家人也在一旁劝慰,但因为对死亡的忧虑,所以食不知味。修行人也是如此,经常观无常相、苦相,虽然得到供养,心也不会贪著。又好比麞鹿被老虎追赶,虽然遇到美好的水草可以饮食,心中却没有一点染著。修行人也是一样,经常被无常的老虎追逐,没有一刻舍离,虽然得到美味的饮食,但因心中厌患,也不会生起恋著的心。因此,对于供养的人,也可以做到忍而不去贪爱他们。

如果有女人想以色欲来诱惑菩萨,这时菩萨也应当调伏自己的心,忍住欲念不让它生起。譬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时,魔王忧愁菩萨成道,就派遣了乐见、悦彼和渴爱这三位玉女现身前来,做出种种撩人的姿态,想破坏菩萨的修行。菩萨这时心不倾动,连看都不看一眼。

三位玉女就想:每个人的心都不同,各有各的爱好,有的爱青春少女,有的爱成熟妇女,有的爱身材高挑的,有的人爱小巧玲珑的,有的人喜欢皮肤白皙的,有的人喜欢皮肤黝黑的……由于个人的喜好不同,所以贪爱的对象也有差别。于是,三位玉女就各自化作五百美女,每一位美女又化作不同变化的姿态,从树林中出现;顿时之间,就好像在密布的黑云里,突然散发出闪电般的光芒,有的扬眉眨眼,有的眯着细眼,配合着音乐,做出种种的媚态来接近菩萨,想碰触菩萨的身体。这时密迹金刚力士瞪大眼睛,怒目呵斥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人吗?竟敢用妖媚的姿态来触犯啊!于是就说了下面的偈语:

“你们不知天帝因为此事失败,连胡须都变黄吗?大海水原本清澈美味,如今全变成苦涩的咸味了。你们不知月亮已经亏损,婆薮诸天也堕落了;火本来在天边,如今却吞噬了一切。这些你们全都不知道,却敢来轻侮这位圣人。”

这时,玉女们稍微退却了一步,然后告诉菩萨:“眼前这些美女个个端正无比,你可以随意和她们一起娱乐啊,端坐在那里到底是为什么呢?”菩萨说:“你们充满不净,臭秽又令人厌恶,赶快离开,不要再说了。”于是说了下面的偈语:

“身体是污秽聚集的场所,堆积着腐臭的不净物,就像行动的厕所,怎么能让人快乐呢?”

玉女们听了偈语,心里就想:这个人不知道我们有清净的天身,才会说这样的偈语。于是她们就变化身形,恢复原来的天身。瞬间光芒照耀整个林树间,并发出天乐声告诉菩萨:“我们的身体原来是这样的,有什么可以苛责的呢?”菩萨回答:“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玉女们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菩萨用偈语回答:“诸天的园林中有七宝的莲花池,天人都在其中娱乐。当失去这些的时候,你们就见到无常了。天上的快乐是苦的,你们应当厌患此欲乐,而爱乐真正的道。”玉女们听到偈语后心里想:“这个人有无量的大智慧,这么清净的天乐都知道要厌离,我们实在是无法抵挡。”于是立刻消失不见。

菩萨就是这样观察淫欲的快乐,所以能够克制自己的心,忍耐而不倾动。

菩萨以智慧来观察淫欲及种种的不净:在一切的衰败中,女人的衰败是最严重的。刀剑、火焰、雷声、电光、霹雳、怨家、毒蛇之类的,都还可以暂时靠近;唯独女人的悭吝、嫉妒、瞋恨、谄媚、妖娆、污秽、斗诤、贪婪,是绝对不可以亲近的,为什么呢?因为女人心智浅薄,眼里只有情欲,她不重视富贵、智慧、德行、名誉,只专门想着邪恶的淫欲,以破坏人的善根。虽然桎梏、枷锁,闭系、牢狱很难逃脱,但还算是容易的;只有女人的枷锁紧紧地系缚着人,且染固根深,没有智慧的人是很难逃脱的。所以在一切的病当中,贪爱女色的病最为严重。正如佛在偈语中所说的:

宁以赤铁,宛转眼中;不以散心,邪视女色。

含笑作姿,憍慢羞惭;回面摄眼,美言妒瞋。

行步妖秽,以惑于人;淫罗弥网,人皆没身。

坐卧行立,回眄巧媚;薄智愚人,为之心醉。

执剑向敌,是犹可胜;女贼害人,是不可禁。

蚖蛇含毒,犹可手捉;女情惑人,是不可触。

有智之人,所不应视;若欲视之,当如母姊。

谛视观之,不净填积;淫火不除,为之烧灭!

这段偈语的重点是,女人是如此的诱惑人,千万不要被迷惑而沉没其中。最好是不要带着邪恶心去看,如果一定要看,就把她们当作是母亲或姊姊。如果一定要仔细观看的话,就看做只是一团不净物的堆积而已,这样就不会产生贪爱的心。

女人若是受到别人的恭敬对待,就会使丈夫产生高傲的心;如果对她们敬爱之情淡薄,又会使丈夫感到害怕。女人就是这样,经常带给人烦恼和忧愁恐惧,因此怎么可以亲近呢?会和亲朋好友远离,都是女人挑拨离间的结果。善于察言观色,是女人的聪明之处。燃烧的大火,还可以靠近;清风无形,还可以捉摸;蚖蛇含毒,也还可以接触。只有女人的心,实在让人难以知晓,为什么呢?因为女人对于富贵、端正、名闻、智慧、道德、家世、技艺、辩才,还有对人是否亲切、为人是否忠厚,全都不放在心上,眼里看到的只有情欲,就好像蛟龙不选择好丑,只乐杀人。女人若是不被人看顾,就会忧愁苦闷,神情憔悴;如果照顾得太好,又显得骄奢而不知节制。

女人在善人之中自视甚高,在愚人当中又将之视作怨敌,对富贵的人敬爱追逐,对贫贱的人又视之如狗,她只会随自己的欲望行事,从来不随功德。

譬如说,有一位国王的女儿叫做拘牟头,有一位渔夫叫怵波伽。一天,渔夫走在路上,远远看见国王的女儿站在高楼,正朝着窗口往外看,似乎在注视着他,于是他就想象和她在窗口见面的情况。

回去后,心中越想越染著,越来越痴迷,就这样日日夜夜,思念情重,一个月后终究不能饮食。母亲见状,就问他原因,他据实回答说:“我见到国王的女儿了,心里始终不能忘怀。”母亲开导儿子说:“你是市井小民,国王的女儿是尊贵的人,这事是不可能成的。”儿子回答:“我的心已经无法挽回了,要是不能如愿的话,我恐怕也活不成了。”

母亲为了儿子,就经常进入王宫,送上肥鱼鸟肉给王女,但不取价钱。王女觉得奇怪,就问她:“你有什么愿求吗?”母亲告诉王女说:“请你屏退左右,我再说明原因。我只有一个儿子,由于非常敬慕王女,以致情结成病,现在已经快要死了,希望你能怜悯他,救他一命。”王女说:“你回去吧。这个月的十五日,在某某天祠中,叫他等在天像的后面。”母亲兴奋地回去告诉儿子:“你的愿望已经得到了。”就把上述的情形说了一遍。

到了那天,渔夫先沐浴,并穿上新衣,然后等在天像的后面。王女禀告父王说:“我有不吉祥,必须到天祠去求福。”国王说:“这很好。”随即派了五百辆车乘送王女到天祠。到了以后,她命令随从们等在门口,然后独自进入天祠。天神心里思惟:“这件事不应该让它发生,国王是世上的主人,不可以使这个渔夫小人毁辱了王女。”于是非常厌恶地让他昏睡不醒。王女进去之后,见他睡得很熟,推也推不醒,只好把身上价值十万两黄金的璎珞留下,就离开了。渔夫醒过来,看见璎珞,又问众人才知道王女来过了,眼看不能如愿,忧恨懊恼,顿时淫火内发,把自己烧死了。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证知,女人的心从来不分贵贱,只是随从自己的情欲罢了。

从前还有一个国王的女儿和贱民旃陀罗行淫;又有一个仙人的女儿,竟然和狮子行淫。这种种的例子都可以看得出来:女人是不选择对象的。所以,对于女人,心中应该除祛情欲,忍耐而不爱著。

对于瞋恼自己的人,应该如何来修忍辱呢?应当自己思惟:一切众生,之所以会互相侵害,一定有他的罪业因缘。我今天受了恼害,也是本着过去罪业的因缘,虽然这一世我并没有造作恶业,但是因果通三世,必定是我过去生中造作恶业所得的果报,如今我只是偿还罢了,所以我应当心甘情愿地接受,怎么可以有所违逆呢?就好比身负重债,如今债主上门讨债,就应当很欢喜地把债还了,怎么可以生瞋呢?

修行人要经常修行慈心,这样虽有恼乱的事来逼身,也必定能够忍受。譬如忍辱仙人在大树林中修行慈忍。有一次,迦利王带着一群宫女到树林中游玩嬉戏。饮食完之后,国王就小憩片刻。宫女们在林间采花,见到仙人就恭敬礼拜,然后站在一旁。于是仙人为宫女们说法,赞叹慈忍的殊胜。由于言辞美妙,让人流连忘返,久久不忍离去。

迦利王睡醒了,不见宫女们,以为遭遇不测,于是就拔剑追踪她们的下落。只见她们很恭敬、很欢喜地站在仙人面前专心听法;顿时憍慢和嫉妒心涌上心头,就奋力举起剑,愤怒地指向仙人问:“你在这里做什么?”仙人回答:“我在这里修行慈忍。”国王说:“那我倒要试试你,如果我现在用利剑割下你的耳朵、鼻子,再斩断你的手脚,你都不起瞋心的话,我就相信你是在修慈忍。”仙人说:“就随你的意吧。”

国王立刻挥剑割下他的耳朵、鼻子,斩断他的手脚,然后问:“你的心动了吗?”仙人回答:“我修慈忍,心没有动。”国王说:“你是因为身体在这里,没有一点力量可以抵挡,所以口里说心没有动,谁又会相信呢?”这时仙人就发誓说:“如果我是真的在修慈忍,身上的血就会变成乳。”说完,血立刻变成乳。国王见了大为惊喜,就带着宫女离去了。这时,林中的龙神不忍见仙人受此恼害,就放出雷电霹雳射向国王,国王因此被毒害,回不了宫。所以说修行人在恼乱中能够行忍辱。

菩萨要修行大慈心。一切的众生经常有众多的苦:在母胎时有狭窄逼迫的苦;出生时又因产道狭迫,骨肉像要被挤破一般的苦;呱呱坠地时,冷风接触身体,比剑戟刺身还要痛苦。所以佛说:在一切的苦中,生苦最为严重;出生之后,还有老、病、死苦;再加上种种的灾难和困厄。人生既然已经这么苦了,修行人怎么忍心再增加众生的痛苦呢?若是使众生苦上加苦,不是就像用刀在毒疮上再划上一刀,让它破得更严重吗?

菩萨心里思惟:我不应该像其他人一样常随着生死漂流,我应当逆流而上,找寻生死的源头,进入涅槃之道。一切凡夫,受到侵害就瞋恚,得到利益就欢喜,遇到恐怖就畏惧。我是菩萨,不可以和他们一样,虽然还没有断除烦恼,也应当自我抑制,修行忍辱。遇到恼害时,不生瞋恚心;有人恭敬供养时,也不生欢喜心;有种种困苦艰难时,更不应生怖畏的心,勇敢承担,应当为了众生兴起大悲心。

菩萨若是见到众生来恼乱,就要自己思惟:他是我的善知识,是我的老师,是要来教导我修忍辱的,于是对他更加亲爱和以恭敬心对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如果没有他的种种恼害,我是不能成就忍辱的,所以说他是我的善知识、我的老师。

菩萨心里也了知佛所说的众生从无始以来就往来在无量世界的轮回中,我曾经作为众生的父母兄弟,众生也都曾经做过我的父母兄弟,将来也是如此。所以,我不应该以恶心来怀毒、瞋害他们。

再进一步思惟:众生之中有很多是未来佛,我如果瞋心向他们,不等于就是瞋佛吗?若是瞋佛,我不就完了吗?再说,连鸽鸟将来都能成佛,现在虽然还是鸟,也是不可以轻视的。

在一切的烦恼中,瞋心是最严重的;在一切的恶报中,瞋心的果报也是最大的,其他的烦恼都没有这么严重的罪报。正如帝释天问佛:“什么能够杀安稳,什么能够杀不悔?什么是毒的根本?它能吞灭一切的善,杀什么值得称赞?杀什么可以无忧?”佛回答说:“瞋心可以杀安稳,瞋心可以杀不悔,瞋心是一切毒的根本,瞋心能吞灭一切的善,杀瞋心诸佛都称赞,杀瞋心可以得无忧。”

菩萨思惟:我现在修慈悲心,是要让众生得到快乐。既然瞋心能吞灭一切善,能毒害一切,我又怎么能造此重罪呢?若是有瞋恚心,不但自己失去利益安乐,又如何让众生得到快乐呢?再说诸佛菩萨都是以大悲心为根本,都是从大悲心出生的;而瞋心是息灭大悲心的毒药,特别的不相宜。若是破坏了大悲心这个根本,又怎么能叫做菩萨呢?菩萨又该从何出生呢?所以我应该要修忍辱。若有众生瞋恼于我,应当念其功德:虽然现在他有一个罪过,但他还有其他种种的善妙功德,由于其他功德的缘故,我就不应瞋怒他。何况此人骂我、打我,是为了要调治我,帮我祛掉烦恼的杂质;就好比炼金师提炼金子,污垢随火祛掉了之后,真金就留下来了。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瞋恚心祛掉了之后,忍辱就留下来了。如果是因为过去世的罪业才有现在瞋恚的事情发生,我就应该当作是还债,不应该瞋,应当修忍辱。

菩萨对待众生的慈心就像对待自己的小孩一样。阎浮提的人有诸多的忧愁,很少有欢乐的日子。如果骂我、破坏我,能得到快乐的话,那这种快乐也很难得,就随他们任意地骂吧,为什么呢?因为我本来就发心要让众生得到欢喜。世间的众生经常被重病所苦恼,又为死贼所随逐,就好像冤家随时等待机会下手。作为一个善人,怎么可以不慈悯众生,又要让他苦上加苦呢?只怕苦还没有到,自己就先受其害了。这样思惟了之后,就不会再瞋恨对方,而能修习忍辱了。

再观察瞋恚,它的过失最深,在三毒之中,没有比它更严重的;在九十八结使当中,以瞋恚最坚固;在一切心病当中,瞋恚也是第一难治的。瞋恚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也不观察罪报和福报,不知道利害关系,也不会想到自己将来有一天会堕恶道;所有别人的忠告,经典中的法语,全都忘了;不爱惜自己的名称,也不顾及他人的恼怒,不计较自己身心所受的疲劳和烦恼,只一味地让瞋恚覆盖了慧眼,专门行一些恼乱他人的事。就如同一位得了五神通的仙人一样,因为修行的地方被干扰而生起瞋恚心,虽然修的是清净的梵行,但却因此杀害了一个国家的人,就像贱民屠夫一样。

瞋恚的人,好像虎狼,很难和他相处;也像恶疮,容易发作、容易烂坏;瞋恚的人有如毒蛇,大家都不喜欢看见;累积瞋心的人,恶心渐渐增大,终至不可收拾,最后会杀父、弑君,甚至恶意向佛。

譬如拘睒弥国的诸比丘,在僧团里只因一个小小的因缘,却使瞋心越转越大,最后分裂成两部。本想快速做个了断,但是谈判了三个月,还是不能解决。佛来到众人面前,举起相轮手遮止说:“诸位比丘,不要再起斗诤了,这样恶心相续的结果,会使苦报越来越严重。你们为了追求涅槃寂静,已经舍弃了世间的利益,安住在善法之中,为何还起纷争?世间人的愤怒和纷争还可以饶恕,但你们是出家人,怎么可以斗诤呢?出家人的心中怀藏瞋毒,只会自己害自己。”诸比丘告诉佛说:“佛你是法王,希望你保持沉默就好。那些无耻之辈侵犯我们,不可以不回报他们。”佛心里想:“这些人真是不可度啊。”于是就在众僧的面前凌空而去,进林树间入寂然三昧。这些比丘由于瞋恚的过失,甚至连佛的话都不听了。

因此之故,修行人应当除祛瞋恚,修行忍辱。而且,能修忍辱的人,容易获得慈悲;获得慈悲,就能够成就佛道。

问:忍辱法当然都好,但有一事是不可忍的:那就是小人的轻慢。他们会以为我们忍是因为害怕,所以不应该每件事都要忍。

答:如果因为小人的轻视傲慢,说你忍辱是因为胆小害怕,因此就不忍了。要知道,不忍的罪过比这个还要严重,为什么呢?因为不能忍辱的人是会被贤圣善人所轻贱,而忍辱的人是被小人所轻慢,这两种轻视之中,宁愿被无智之人所轻慢,也不愿被贤圣善人所轻贱,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无智之人轻慢的是不该被轻慢的,而贤圣善人轻贱的是应该被轻贱的,所以应当要修忍辱。

能忍辱的人,虽然不行布施、禅定,但会因此微妙功德生在天上、人中,最后还能成就佛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心地柔软的缘故。

菩萨思惟:若是这一世有人恼怒我、诽谤我、侮辱我、夺取我的利益,还轻慢我、怒骂我、系缚我,我都应当要忍耐。如果我不能忍耐,就会堕地狱:铁的墙壁、炽热的地,要受尽无量的苦,被烧烤、被烹煮,说也说不完。小人没有智慧,修行人虽然被轻慢,而实际上是尊贵的;若是不能忍而用威势回报小人,虽然觉得畅快,但实际上却是低贱的。因此,菩萨应当要忍辱。

菩萨经常思惟:我当初发心愿为众生治疗心病,现今众生被瞋恚烦恼的病所苦,我应当要赶紧救治,怎么可以自己反而得病呢?所以菩萨应当要忍辱。譬如药师治病,若有病人得了鬼狂症,拔刀相向,出口谩骂,完全分不清好坏,这时药师知道是得了鬼病,只会一心想治疗他,而不会对他起瞋心。菩萨如果被众生瞋恚、恼怒、谩骂,也知道众生是得了瞋恚烦恼的病,才会被狂心所驱使,因此用尽种种方便治疗,而不会嫌弃责备众生,情况也是一样。

菩萨养育、爱护一切众生,就像自己的子女一样。若是众生瞋恼菩萨,菩萨只会慈愍对待,不起瞋心,也不责备。就像慈父抚育子孙,子孙幼稚无知,对父亲有时打、有时骂,既不恭敬,也不畏惧。慈父愍念他的愚昧幼小,反而会更加爱护;虽然有不恭敬的过错,也不会瞋恚,菩萨对众生的忍辱也是如此。

菩萨心里思惟:若有众生瞋恼于我,我应当要忍辱;如果我不能忍的话,不但这一世心会追悔,后世还会入地狱受无量的苦;若是投生在畜生道,也是做毒龙、恶蛇、狮子、老虎、豺狼;如果投生在饿鬼道,则长时口中喷火,就像被火烧时最初的痛很轻,后来的痛越来越重。

菩萨思惟:我作为菩萨,就是要给众生利益安乐,如果我不能忍辱,就不能叫菩萨,应该叫恶人。

菩萨又再思惟:世间有两种,一种是有情世间,一种是无情世间,我最初发心是为一切众生。当无情世间的山、石、树木、风、寒、冷、热,水、雨来侵害我的时候,我只会抵御,而不会起瞋恚心。现在我发心想要利益的有情众生加害于我,我应当要忍受,怎么能够起瞋心呢?

菩萨从久远劫以来,只是因缘和合,假名为人,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人可得;那么,又要对谁起瞋心呢?观察这中间只有骨、血、皮、肉的组合,就像用陶捏的人,也像用木头做的人,只是牵引机关做出种种来去的动作而已——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不应该有瞋。如果我起瞋心,就是愚痴,自受罪苦。因此,菩萨应该要修忍辱。

菩萨再次思惟:过去无量恒河沙等诸佛在因地修菩萨道时,都是先行生忍,然后再修法忍。我如今求学佛道,也应当要学诸佛的生忍法,不应起瞋恚;否则就像魔界法一样。因此之故,应当要忍辱。

以上这种种无量的因缘,如果都能够忍,就叫做生忍。

卷十四结束。

卷第十五,经文:“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之余”,是解释初品中忍辱波罗蜜的其余部分。

能够忍耐对我们恭敬供养的众生,以及能引发我们瞋恼、淫欲的人,叫做生忍。能够忍耐供养恭敬的法,以及瞋恼、淫欲的法,叫做法忍。法忍使我们能做到对眼、耳、鼻、舌、身、意内六根不贪著,对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尘不受干扰,对这两者都不做分别,为什么呢?因为内六根和外六尘都是心识的显现,自体是一,两者都是因缘和合而有,自性是空;能变现的心识不可得,所变现的六尘也不可得,因此,一切的法相是常清净的,和真如实相不二;虽然不二,但也不一,“不一”是指现象界,“不二”是指本体界,如果能这样来观察诸法,内心坚信而不动转,就叫做法忍。

正如《维摩诘经》中法作菩萨所说:“生灭为二,不生不灭是不二入法门。”以现象界来说,生灭是二;但以本体界来说,却是没有生灭,自体是一,这就是入不二法门。乃至文殊师利也说:“无闻、无见,一切心灭,无说、无语,是不二入法门。”闻而不闻,见而不见,一切的心行都息灭了,这样离一切文字相、言说相、心缘相,就是入不二法门。这时,维摩诘居士默然无言,因为真正的心性本体不可说。于是诸菩萨赞叹说:“善哉!善哉!这是真正的不二入法门。”

一切法有两种:一个是众生,一个是诸法。菩萨于众生中能忍,前面已经说过,现在说于法中忍。法有两种:就是心法和非心法。非心法中有内、有外:外有寒热风雨等,内有饥渴、老病死等,这些都属于非心法。心法也有两种:一个是瞋恚、忧愁、怀疑等,一个是淫欲、憍慢等,这些都属于心法。菩萨对于心法、非心法这两者都能忍,心不动,就叫做法忍。

问:如果对众生瞋恼害命,会得罪报;若是怜悯众生,会得福报。而寒、热、风、雨,既没有增益,也没有损减,为什么也要忍呢?

答:外在的风雨等,虽然没有增益和损减,但因为会引发恼乱、忧苦等烦恼,这些都会损害菩萨道的修行;因为瞋恚时没有慈悲,所以应当要忍。再说,不但杀害、瞋恼众生有罪,因为外在因缘而引起的恶心同样有罪,为什么呢?因为三业之中,以意业最为严重,譬如精神病患在无记心之下杀生,虽有杀生,但却无罪;又如发菩提心慈念众生,虽然实质上好像没有给出什么,但所得的福却很大。所以,外在的寒热风雨,虽然没有增益或损减,然而会引生恶意,所以有罪,因此应当要忍。

而且,菩萨自己知道:是由于宿世罪业的因缘,才会生在这种严寒、酷暑、狂风、暴雨的处所。既然是自己造的业,自己就应当要承受,这样思惟了之后,就能够忍。

再进一步思惟,国土有两种:净和不净。菩萨若是生在不净的国土中,遭受种种辛苦、饥寒等苦恼时,就发清净的誓愿:“愿我成佛时,国中无此众苦。现在虽然生在不净的国土中,但对我的修行却是有利的。”菩萨思惟世间的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苦,连贤圣都不能避免,何况是我?所以应当要忍。”

菩萨知道人的色身不牢固、不坚强,总是被老、病、死所追逐。天人的色身虽然清净,没有老、病的苦,但整日耽著在天界的快乐中,像是喝醉酒的人,没有办法修行福德,也没有办法出家远离贪欲,所以应当要趁现在得人身时修行福德,利益众生。

菩萨再次思惟:“我既然受了这个四大五蕴之身,就一定有种种的苦,无论是富贵、贫贱,出家、在家,是愚痴还是有智慧,都不能避免。为什么呢?因为富贵的人为了殷勤守护财物,经常处在畏惧、恐怖当中,就像养得肥肥的羊,早就有被宰杀的危机,也像乌鸦嘴里衔着肉,一定会被众鸟所追逐一样;而贫贱的人吃不饱,穿不暖,有饥寒的苦。出家的人今世虽然苦,但后世能享福报,还能得道;在家的人,今世虽然快乐,而后世却会受苦。愚痴的人,总是先追求今世的快乐,当无常来到时,就只有受苦了;而有智慧的人,则是先思惟无常苦的道理,发心修道,后世就能享受安乐,以及证得道果。这些都是告诉我们:受五蕴之身的人,没有不苦的,因此菩萨应当修行忍辱。

何况,一切世间的本质都是苦的,没有真正的快乐,为什么我还想在这中间追求快乐呢?菩萨心里思惟:“我无量劫以来,经常受到众苦,从来未曾对众生有所利益,也不曾为求法而受苦。今日我为了众生要求佛道,虽然受到这些苦,但将来会得大利益,所以对于外内种种的苦,我都应当忍受。”再说菩萨发大誓愿,阿鼻地狱的苦都要忍了,何况是这些小苦,如果小苦都不能忍,又怎么能忍大苦呢?所以,对于一切外法的苦,都要发心承受。

以上种种外在非心法的苦都能忍受,就叫做法忍。

问:什么叫做“内心法中能忍”?

答:菩萨思惟:“我虽然还没有得道,一切烦恼还没有断,如果不能忍的话,和凡夫又有什么差别呢?就不能叫菩萨了。”再次思惟:“如果我已经得道,已经断除一切烦恼,就没有修忍辱的机会了。再说,饥渴寒热是外在的魔军,结使烦恼是内在的魔军,我应当破除这两种魔军以成就佛道;若是不能降伏这两种魔军,就不能成就佛道。”

正如释迦佛修了六年苦行之后,魔王前来说:“尊贵的刹帝利呀,现在你只有千分之一活命的机会,赶快回国去布施修福吧,这样还可以得到今世、后世人中和天上的快乐。道是不可得了,只是白白地辛苦。你若是不接受我的好言相劝,还执迷不悟不起座的话,我就带领大军众来击破你。”菩萨说:“我现在就要破你的大势力内军,何况是你的外军。”魔问:“什么是我的内军呢?”回答:“贪欲是你的第一军,忧愁是你的第二军,饥渴是你的第三军,渴爱是你的第四军,睡眠是你的第五军,怖畏是你的第六军,疑悔是你的第七军,瞋恚是你的第八军,利养虚名是你的第九军,自高憍慢是你的第十军——这种种的军众,沉没出家人。我以禅定智慧力破除你的十军,当我成就佛道之后,就能度脱一切众生。”

菩萨对于这些魔军,虽然还不能破除,但是披上忍辱的铠甲,捉住智慧的利剑,拿起禅定的盾牌,遮挡一切烦恼的剑,这个就叫做“内心法中能忍”。

菩萨在这些烦恼中应当修忍辱而不应该断除,为什么呢?因为若是断除烦恼,对于整个菩提道来说损失太大了,等于是堕在阿罗汉道中,和焦芽败种没有什么差别。所以菩萨只遮止烦恼而不断除,修忍辱而不跟随烦恼。

问:如何做到不断烦恼又不跟随呢?

答:因为有正思惟的缘故,所以虽有烦恼而能不跟随。而且菩萨观一切法无常、自性空,所以虽有妙好的五欲而能不生烦恼。譬如国王有一位大臣,犯了罪却覆藏起来,不让人知道。国王发现后就对大臣说:“你去取一头没有脂肪的羊来,如果做不到的话,我就治你的罪。”这位大臣很有智慧,就把一头羊绑在柱子上,每天喂牠上好的草和谷,但同时又把狼带去,每天吓牠三次;因此羊虽然得到好的喂养,长得肥壮,却没有脂肪。大臣牵羊给国王,国王派人把羊杀了,果然肥而没有脂肪。国王问:“你是怎么办到的?”大臣就如实地回答。菩萨也是如此,见到无常、苦、空的狼,使得烦恼的脂肪消除,而让功德的肉肥美。

菩萨由于功德福报无量,所以心地柔软,烦恼薄弱,因此容易修忍辱。好比狮子王在森林中嘶吼,有人见到就叩头求饶,狮子见状则掉头离开。其他的老虎、豹子等动物就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狮子王是最尊贵的野兽,有智慧分别;其他的老虎、豹子等微贱的畜生则不懂得分别。又如打败仗的军队,如果遇到大将军,则能活命;若是遇到小兵,就只有死路一条。菩萨以智慧力观察瞋恚有种种过患,观察忍辱有种种功德,所以能忍烦恼。

菩萨的心有空性的智慧力,能断烦恼,但是为了众生的缘故,所以久住世间;虽久住世间,了知烦恼是贼,所以能忍而不跟随。

菩萨牢牢地绑住烦恼贼,不让它放纵散逸,而同时又能修行功德。就好比捉到贼人,不杀而把他紧闭在一个地方,同时还能从事自己的事业。菩萨如实了知诸法的实相,不以烦恼为恶,也不以功德为妙,所以对于烦恼不生瞋恚,对于功德也不生贪爱——由于有这个智慧力,所以能修忍辱。正如偈中所说:菩萨已经断除所有的不善,乃至最微细的都已经灭尽,没有剩余。菩萨的大功德无法测量,所有的菩萨事业都能成办。菩萨有大智慧力,一切烦恼不能恼乱;能知诸法实相,生死涅槃是一无有二,因为生死的自性是空,涅槃的自性也是空,所以轮涅不二。

由于以上种种的因缘,菩萨虽然尚未得道,但对于一切烦恼法中能忍,这就叫做法忍。

佛法甚深,而且清净微妙。如果对于佛所畅演开示的无量法门都能一心信受,不疑不悔,就叫做法忍。正如佛所说:“诸法虽空,但不是断灭;诸法虽缘生,但也非恒常;诸法虽无我,却不失罪福;在每一念的当下,身法心法虽然转灭不停,但此念并不到后念之中,而是念念新的生灭,虽然如此,在无量世中的因缘业力却不会消失。虽说五阴、十二入及十八界自性都是空的、无我的,但众生还是轮回在五道之中,不断受生死。”像这种种甚深微妙法,虽然还未得佛道,却能信能受,不疑不悔,就叫做法忍。

阿罗汉和辟支佛,由于畏惧厌恶生死,所以早求入涅槃。而菩萨虽然还未成佛,但为了求一切智,为了怜悯众生,为了了别知诸法实相,因此在这其中能忍就叫做法忍。

问:要如何来观察诸法的实相呢?

答:观察了知诸法本自圆满,没有任何瑕疵嫌隙,是不可破、不可坏的,这就是诸法的实相。

问:一切的言语都是可以回答、可以破、可以坏的。为什么说不可破、不可坏的就是诸法的实相呢?

答:因为一切法本来不生,所以不可破。佛法中超过言语可道,超过心念可行之处,恒常不生不灭,就如涅槃相,为什么呢?若诸法相真实有,后就不应无;如果说诸法先有今无,就是断灭。但诸法也不应是常,为什么呢?若是常,就不会改变;不会改变,就没有罪业、福业,没有伤杀、救命,也没有修行的利益,更没有所谓的束缚、解脱,这样世间就是涅槃了,所以诸法不应该是常。若说诸法是无常,则是断灭,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罪业、福业,也没有功德的增加或业力的损减,因缘果报也都消失了,所以诸法不应该是无常的。

问:你说佛法中常也不真实,无常也不真实,但事实不然。在我看来,佛法中常也真实,无常也真实,为什么呢?由于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以及虚空的不生、不住、不灭,是恒常之相;而五蕴是生、住、灭的缘故,所以是无常之相。你为什么说常、无常都不真实呢?

答:圣人有两种语言:一个是方便语,一个是真实语。方便语是为了个人,为了因缘的缘故,所以说常或无常。如对治悉檀中所说的:对执无常的众生说常,对执常的众生说无常;若说无常,是为了拔除众生对三界乐想的执著,佛思惟以何法才能令众生得以离欲,因此说无常法。正如偈中所说:“若观无生法,于生法得离:若观无为法,于有为得离。

什么叫“生”?生就是因缘和合而有,是无常不自在的,属因缘法,有老病死相、欺诳相、破坏相,这就叫做“生”,所以生是有为法。如对治悉檀中说:常、无常,都不是诸法的实相,两者都有过失。但如果说非有常、非无常,则是愚痴论,为什么呢?若说非有常,是破除以为是无常;若说非无常,则破除以为是常——若是破除这两者,那还有什么法可说呢?

问:在佛法所说的恒常空相中,是非有非无的:说空,是用来破除对有的执著;然后再说空空,就是把空的执著再空掉,来遮除对毕竟无的执著,这就是非有非无,为什么说是愚痴论呢?

答:佛法的实相中,是不受不著的。你现在受著“非有非无”,所以是愚痴论。若说非有非无,则可说可破,是心生处,是斗诤处。佛法则不然,虽然诸法由因缘生而说非有非无,但不生著;不生著则不可坏、不可破。诸法是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死后有神识、无神识,亦有神识、亦无神识,非有神识、非无神识;身是神我、不是神我,亦是神我、亦非神我,非是神我,非不是神我——以上这种种的知见,都不是真实的。观这六十二见以及诸法都不是真实的,这样把一切诸见都除却;而相信佛法是清净的、不可坏的,内心不疑悔、不动转,就叫做法忍。

“有”和“无”是两种边见,观诸法生时、住时是有见相,观诸法死时、坏时则是无见相,三界的众生,大多执著这两种见相,但这两种法却是虚诳不真实的。若是真实有这二相,则不应该无,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现在无而先前有的话,就会堕在断灭见中,但它并不是断灭。一切诸法,是由于名字的和合,才说它有,因此名字和合所生的法是不可得的。

问:名字所生的法虽然不可得,但是有名字的和合。

答:若是没有法的话,名字又是为谁而和合呢?所以是没有名字的。如果诸法实有,就不应该要用心识来了知才知道它是有;若是要用心识才知道它有的话,那就是没有。就譬如地是坚相,要用身根和身识来感知才知道是有;若是没有身根和身识来感知,就没有地的坚相。

问:身根和身识不管知道不知道,地经常是坚相的。

答:如果先前自己就知道地是坚相,或者听别人说过才知道地是坚相。若是先前自己不知,也没听人说过,则没有“坚相”的概念。如果地经常是坚相的话,就不应该改变它的坚相,好比凝固的酥油、封蜡的蜜,或树的胶汁,融化以后,就不再是坚相,而变成湿相了。金、银、铜、铁等也是一样。又譬如水,原本是湿相,若遇到寒冷,则转为坚相。这种种情形都是改变它原有的形相。

诸论议师们可以把有的说成无,也可以把无的说成有;但诸贤圣人和坐禅人,则能够真实地把地变成水,也可以把水变作地。这些例子都说明诸法是可以改变的,就像《十一切入》中所说的一样。

若是能不堕在有见无见之中,就能得中道实相。怎么知道是真实之相呢?因为如过去恒河沙等诸佛菩萨所知所说,如未来恒河沙等诸佛菩萨所知所说,如现在恒河沙等诸佛菩萨所知所说。所以,有大信心,不疑不悔,有大信力,能持能受,这就叫做法忍。

而且,因为禅定力的缘故,心地柔软清净,所以在听闻诸法实相时,心能相应,契入,深信,无疑无悔。为什么能做到呢?因为疑、悔是欲界粗恶的烦恼法,是不会入柔软的心中,这就叫做法忍。

再次,由于智慧力的缘故,在观一切法当中,发觉无有一法可得,因此安住其中,能信能受,不疑不悔,这就叫法忍。

菩萨思惟:凡夫之人,因为无明痴毒,落入四颠倒中:把无常当作常想,把苦当作乐想,把无我当作我想,把空当作有想。在证得圣人空性的智慧之后,就能破除无明痴毒,而了知诸法的实相。虽然证得无常、苦、空、无我的智慧,却能弃舍而不执著,并且安住此实相当中,这就叫法忍。同时,观一切诸法,从本以来常空,今世亦空,对于此法能信能受,就叫做法忍。

问:若一切诸法,从本以来常空,今世亦空,这简直是邪恶的知见,怎么能说是法忍呢?

答:若是观一切诸法毕竟空,取这个空相,心又著在空相上,这就是邪恶的知见。如果观一切诸法毕竟空,而不著在空相上,不生空无的邪见,就叫做法忍。正如偈中所说:“诸法性常空,心亦不著空;如是法能忍,是佛道初相。

如果对于观察诸法实相的种种入智慧法门,心不退、不悔,不随所观境而动转,也不忧虑,能得自利利他,就叫做法忍。

什么时候才能得清净的法忍呢?就是做到不见忍辱的“法”,不见忍辱的“我”,也不见辱骂我的“人”,不落入任何戏论当中,这时就叫做清净的法忍。因此菩萨安住在般若波罗蜜当中,能具足忍辱波罗蜜,心不动、不退。什么叫做心不动不退呢?就是心不生瞋恚,口不出恶言,身不加害对方,而且心中也没有任何的疑惑。因为菩萨知道般若波罗蜜实相,不见诸法,心无所著。若是有人来骂我,打我,甚至杀害我,对于这一切都能忍。所以说菩萨安住在般若波罗蜜当中,能具足忍辱波罗蜜。

关于忍辱波罗蜜,就介绍到这里。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