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2、前五识(2)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Orchid Country Club

二○一二年三月八日

 

喇嘛、法师、各位师兄:

晚上好!

我们今天介绍第一首偈颂的后面两句,就是:“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那这两句就是说明前五识它所相应的心所。前五识和哪一些心所相应呢?在五十一个心所里面,前五识相应的有三十四个。

第一个相应的是“五遍行”。五遍行就是作意、触、受、想、思。

所谓的作意,就是“注意”。我们眼睛随时在看,耳朵随时在听,鼻子随时在闻,舌头随时尝味,身体有种种的感触。可是你注意到的那个,你才会看到、听到,要不然境界很多,可是为什么你会锁定一个目标去看到它呢?那个就是作意的功用,就是你注意到它了。

譬如说:你去逛街,走走走,诶!听到一首音乐,你的心就趣向那个外境,就是那个声尘,耳根趣向那个声尘,你听到那个音乐,你的心注意,这个就叫“作意”。那你耳根去跟那个声尘接触的那个当下,叫做“触”,听到的那个当下叫“触”。那你就把这个声音听进来,这个叫做“受”,所以“受”是领纳外境,就是你的心去把它接受,那个境界到你的心里面来,有进来到你的心里,那个叫做“受”。然后你就去认识,认识是“想”,想就是认识的作用,你就知道你听到的是西洋乐呢,还是国乐呢,还是交响乐,还是……就是音乐,你知道它是音乐,还是噪音呢?好听不好听呢?所以认识外境这个作用,我们称为“想”。“这个音乐还不错,我决定去买一张CD回去听”——这就是“思”的作用,所以思就是令心造作,我们的心考虑了之后,决定要怎么做,那个就是思的作用。

所以只要我们心识一活动,就有五遍行。我们每天五根面对五尘境界,一定要有五遍行,所以它是我们心识的活动,一切活动都是有五遍行,就是八个识,前五识、第六、第七、第八,都有五遍行,所以它遍一切识嘛。所以我们现在讲这个前五识,它相应的心所就一定有五遍行。那也是我们每天五根面对五尘境界,起心动念的开始,就是有作意、触、受、想、思这五个。

第二个相应的是“五别境”。五别境就是欲、胜解、念、定、慧。

想一想,我们每天忙什么?要享受嘛,对不对?忙着享受,就是眼睛要看好看的啦,耳朵要听好听的,鼻子要闻好闻的,嘴巴舌头当然要尝好吃的,那身体的感受更重要,太热了,air-con(空调)嘛,还是……我们挑衣服也是要那个最好是吸汗的啦、很柔软的啦、触感好的啦,就是身触,这是五尘境界嘛,色声香味触,这些都是属于“欲”。所以我们给“欲”一个定义就是:对于我们自己喜欢的境界一味追求,这个就叫“欲”。所以我们每天就是追求五欲之乐嘛,要享受,满足我们的五欲之乐,这个就称为“欲”。

那我们昨天讲到前五识它是性境、现量,对不对?所以你看,当下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你不会看错,你当下听到什么就是听到什么,也不会听错,这个就叫“胜解”。所以对于外境有殊胜决定性的理解,不会看错、听错、理解错误,这个我们就叫“胜解”。

然后我们对于曾经看过的、听过的、闻过的味道,或者尝过的食物、尝过的东西,身体接触过的东西,你都会有一种记忆的作用,这个就叫做“念”。不然你怎么会记得哪一部电影好看,对不对?哪一个音乐好听,哪一个香味好闻,哪个东西好吃,就是你受用的当下回熏到第八识,成为这个种子。所以这种对于曾经串习过的境界,能够明记不忘,就是这种记忆作用,我们就称为“念”。

那有时候我们看东西,看得很入神,看得很专注,好像定住了,定在那里,这个就称为“定”。所以所谓的“定”,就是对于所观察的境界非常专注、不散乱,这个我们就称为“定”。

同时我们在看的当下,或者是听的当下,能够去分辨它好不好看、好不好听,闻的当下,知道它好不好闻,吃的当下,知道它好不好吃,身体感觉好不好,这个就是“慧”的作用。所以“慧”就是对于所观察的境界,有分别简择的能力,这个叫做“慧”。

这就是所谓的五别境。我们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也是随时都有欲、胜解、念、定、慧这样的作用,所以前五识就一定跟这个五别境相应。也就是说,对于希望境我们会起欲,就是希望嘛,希望享受,那个希望,对那个希望的境界产生欲;对于那个决定的境界产生胜解;对于曾经串习过的境界产生念;对于所观察的境界我们有定,还有辨别——那个慧的能力,非常专注叫做定,能够辨别叫做慧,所以对于观察的境界,我们都有定跟慧的作用,这个就是所谓的五别境,就知道前五识一定有这五个。

前五识也跟十一个善法相应,这十一种善就是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行舍、不放逸、不害——这十一个。

这十一个为什么称为善?它的原因就是这十一种法它的自性是善的,就是说它的自体、它的本身就是属于善性。那怎么知道它是善性呢?因为这十一个法,它远离一切的过失,而且能聚集一切的功德,那这些功德包括了世间、还有出世间的一切善法在里面。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这十一种善法的话,我们就能够自利利他,还能够在这一世、还有将来世都能够得到利益,所以我们就称为“善”。为什么称为善的原因在这里,就是一切不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它都是能够得到利益的。

第一个善法就是“信”。信,就是我们的内心绝对的纯净,没有丝毫的主观和自己的见解。所以它的重点是:你的心非常纯净,清净到了极点,就是净化,不断地纯净、pure(纯净的),一直清净、清净、清净,清净到了极点,会发生什么事呢?就跟我们的自性很接近了,对不对?因为我们的自性本来清净嘛。那你现在因为信心,让我们的心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清净,是不是就跟你自性本来清净那个相合了?所以我们一切的修行,其实就是在修一个“信心”而已,你的信心圆满,你就成佛了,为什么?因为“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就是你能够见到那个诸法的实相,也就是说你能够明心见性,你可以见到自己的菩提自性,因为你清净的那个自性心现前了,你就能够开悟,你能够证果。

所以这个“信”非常非常的重要,不管你是对世间的善法相信,还是佛所说的一切法相信,还是对三宝的功德相信,世间圣贤的道德相信,或者你相信业力它所展现的那个能力。业力它是一股很强的力量,你造善造恶一定会有那个果报出来,这是一种业的力量,你相信那个业力的存在。

因为相信,你才会精进嘛。你对那个不信的,你当然就不会很勇猛精进去把它完成,或者去把它做到。就是一定是相信,你才会做。所以它是精进的一股动力,就是靠信心来的。不信的话一定懈怠。我们相信有好处,我们才会去做嘛。所以信心它是精进的推动力,它也是我们成就最重要的根本,就是信心。所以我们一面修,就一面让自己的心清净、清净、清净,净到了极处,自性自然就现前。

我们有这个体悟,常常一怀疑,心就被染污了,对不对?就开始不信这个、不信那个,怀疑东、怀疑西,那个就是开始你的心被染污了,所有的烦恼就生起了。所以不信、怀疑会让我们心受到染污,然后一切的染法,一切的烦恼就这样生起了。除非你有信心,你的心才能够保持那个清净心,所以它很重要。

第二善法就是“惭”。惭,简单说就是反省自己的一种自觉的能力。譬如说我们做了坏事,我们内心会感到羞耻,老是耿耿于怀,或者觉得对不起自己良心的那种感觉,那个就叫做惭。

那个“愧”呢,愧是尊重世间公共的那个舆论,叫做愧。譬如说我们做了坏事,我们很害怕舆论的批评,害怕别人的指责,觉得没有脸见人,这个就是一种愧的心理。所以惭跟愧是有一点差别:惭比较偏重在你觉得自形羞惭;那愧呢,就是恐怕愧对他人,怕一些批评啊,或者责备啊。所以一个是对自己负责,一个是对他人负责的一种情怀。这个是惭、还有愧。

第四个是“无贪”。无贪就是不染著。对于已经得到的,我们不会耽著在里面;对没有得到的,你也不会拼命去追求,你就是很安于现状,这个就是无贪的特性。

我们修行人,就是不但不要贪,还要对它们产生深深的厌恶,因为我们要知道贪是轮回的根本,为什么会来轮回?就是一念“贪”来的,所以阿罗汉证到无贪、无瞋、无痴,他就不会再来了嘛,不会来六道了。所以我们对贪要生起非常强烈的厌恶,一种出离心。

那你说“我为了证明无贪,所以我每天也就不要去特别讲究说,什么眼睛要看好的,还是耳朵要听好的,我就随便吃啦,还是随便糟蹋自己的身体”,这样也不对。所谓“无贪”的意思,不是说我就把这五尘境界丢掉,然后我也不睬它,然后我逃避它,为了怕引发我的贪,所以我就很害怕它,然后远远地避开它,不是这样子。你可以很自在地受用五尘境界,但是你的心不染著。受用,就是你还是要看,还是要听,但是你的心没有怎么样?没有受到它的诱惑,还是安住得很好;可是你可以很自在地受用五尘境界,但是心不染著,那个叫无贪。不是说我就都不要受用了,不要受用你没有办法活啊,不吃饭就饿死了。所以不是说你不要受用,而是你可以很自在地受用,但是你一定要很小心地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有没有跟贪相应,这个就是功夫嘛。有修止观都OK啦,没问题啦。面对五尘境界心不动,就是止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它是生灭无常、无我的,就是观嘛。然后受用,你可以吃多多都OK,所以它是功夫的问题。

所以我们修行人不但对世间的名闻、利养,或者是…,就是我们说名关、利关、恭敬关嘛,关关要过关,对不对?就是不但不贪著世间的这些名闻、利养等等的。那对出世间的涅槃、菩提也不贪求哦!不要说我世间的这些我都可以放下了,可是我一心一意就是要追求菩提跟涅槃果,这个有没有贪?我们叫“善法欲”啦,可是这个还是跟贪相应,为什么?因为你是为了自己的成就而追求菩提涅槃果,这个就有贪,因为还有“我”,懂吗?重点是没有“我”就对了!我今天想要开悟、想明心见性、想要证果,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希望赶快有能力去利益众生,这个就对了。

所以我不但对世间的名闻利养,我不会去贪求,我做一切的善法功德,我也不会为了贪求世间的善业果报(有的人是为了功德才去做的嘛,为了善报,为了福报,然后才去修善法还有功德的,这个还是贪啊!你在修贪啊!因为你希望获得一些好的果报,这是世间的贪。可是一旦学佛修行,又会贪,要赶快开悟、赶快证果、赶快解脱,这也是贪;然后修禅定,就耽著在禅悦当中,舒服得都不想下座,什么事都不管了,什么责任也不想扛,就想躲起来,那个也是贪啊!)所以也不要贪著那个禅定之乐,更不要贪求想要证果。所以,学佛修行都是为了利益众生,不是为了自己解脱证果,这样就是做到“无贪”。

“无瞋”,就是不恚怒,充满了慈愍心。像我们为什么功德不能够累积呢?为什么功德不能累积?就是我们好不容易累积了一点功德,可是火烧功德林,“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全部烧光光了。好不容易银行存一点钱,一次就领空了,这个就是瞋恚。因为我们还有瞋恚,所以只要瞋恚心一起来,我们所有的功德全部烧光光,所以说火烧功德林嘛。

那为什么我们的慈心生不起来呢?我们那个同情心、那个慈愍心生不起来呢?也是因为瞋恚,还有瞋恚,所以瞋恚它会障碍我们慈心的生起。因为你一发脾气怎么样?自己都不快乐,你怎么可能给众生快乐?对不对?慈心就是要给众生快乐,可是你发脾气的时候你不快乐,所以你不可能给众生快乐,所以当我们还有瞋恚心的时候,我们是不可能有慈心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那个慈愍心生不起来的原因,就是还有瞋心。

所以如果我们想说快速地累积功德,就是发菩提心嘛,我们前面一直强调的。然后想要有慈心,也是要先做到无瞋,所以这个无瞋也是很重要的。

那什么是“无痴”呢?就是对一切事、理明白了解,叫无痴。所以它等于是有正知正见,也等于是有清净的智慧,是同样的意思。你只要能够明白一切的事理,你就自然没有愚痴,境界来的时候不会迷惑颠倒,然后也能够有智慧来抉择什么是正行,什么不是正行,这样子你才可能很正确地来修习一切的善法。

所以我们常常说行善也要有智慧,这个智慧就是从无痴来的,你不但具有正知正见,而且对一切的事理明白,就是说一切的现象界是“事”,一切的现象界你都知道它是生灭无常的,所以你不会著在任何的境界上面,所以你不会迷惑颠倒,任何境界现前你都不会迷惑颠倒,因为你对“事”已经做到无痴了。那对于一切理,这个“理”,就是指空性的智慧。刚才是讲事相上的差别,事相上有千差万别,但是你不会迷惑,当下可以观空——这个空性的智慧就是属于理体的部分,就从现象界可以直接就回归到那个本体界。所以,你是在事相的当下去明白那个空性的道理,而入那个理的法界。所以有事法界,有理法界。事,是指现象界;理法界,是指透过现象界,你去明白它空性的道理,那个就是进入了理法界,能够做到,就是现在所谓的无痴了。

这个无贪、无瞋、无痴,在小乘来说,它称为“三善根”。所谓的善根,就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因为它能生起一切的善法,所以叫善根。所以证到小乘的阿罗汉或辟支佛,他一定有无贪、无瞋、无痴这三个善根,因此他也能够圆满一切的功德。就是从这个无贪、无瞋、无痴的三善根来的,善法的根本,所以一切善都是从这个根本生出来的。所以只要你有无贪、无瞋、无痴,你去圆满一切的功德就很容易了,因为它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所以这三个善根它是趋向解脱,阿罗汉就是解脱嘛,小乘就是讲自己的解脱,所以它是可以趋向解脱的,所以它称为三善根。

那以大乘来说,做到无贪就可以成就布施、持戒的功德;你做到无瞋,就能够成就忍辱的功德;你如果做到无痴,就能够成就般若智慧的功德。所以不论小乘还是大乘,这无贪、无瞋、无痴都非常非常的重要,因为它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依于这种根本,你才可以圆满一切的功德善法。

善法的第七个是“精进”。精进,就是努力向上的一种进取心,叫做精进。在佛法它本来的意思,就是专门对那个止恶行善来说的,所以我们常常说四正勤嘛,三十七菩提道品有所谓的四正勤,就是讲精进。就是对还没有生起的恶法,我们不要让它生起;已经生起的恶法,要赶快让它断除;还没有生起的善,我们要赶快生起;已经生起的善,要让它增长广大——这个就是止恶行善来说的四正勤,就是精进的范围。这个比较偏在自己的、自我利益的上面,自己修行的内容。不管小乘、大乘都有三十七菩提道品,所以这个四正勤都是小乘、大乘必须要修的,你自我完成修行的内容,就是四正勤非常重要,这样你才可以断恶修善,很快速地达到这样的一个效果。所以有了精进,才能对所修的一切善法不减不退。

所以什么叫做“精”?就是说这中间没有恶法的杂染了,叫做精。就是很精纯,没有恶法夹杂在里面,才叫精进的“精”。所以你今天还会行恶,虽然你今天做了很多的善,可是你中间有夹杂恶在里面,你今天不能说精进的那个“精”,没有!因为不纯嘛,你有夹杂恶在里面。那“进”的话,就是说恶法会让我们的善法退失,就没有办法进。所以我们就是要很精勤地做到刚才讲的那个四正勤,努力精进地成就一切的善,但是这中间没有丝毫的恶夹杂在里面,这个才叫做精进,这是你自己的修行来讲。

可是大乘的菩萨来讲,这样还是不够的。因为大乘有发菩提心嘛,他不但自利,刚才是自我修行,是自利方面,他还要再利他。所以他在行善的、他在广修一切功德善事的时候,他不会为了自己,就是说他没有一念的贪心夹杂在里面,贪心也是杂染嘛,也算是恶法,算是烦恼。而且,他在利益众生这个过程,所有在行菩萨道的这个过程,他不会有那个疲厌的心,不耐烦:“哎呀!众生好难度,算了吧!我还是自了比较快!”不会生起那个疲累的心,永远在弘扬如来的正法,利益无量的众生,不达目的,绝不终止,就是这样一个勇猛精进的心。所以能够做到这样自利利他,才叫做真精进(真正的精进),这是菩萨的精进。

所以菩萨有所谓的“披甲精进”,披着铠甲就不怕,好像那个战士上战场,就往前冲啊冲啊,他为什么不害怕?因为他披甲,披着战甲、盔甲,所以他可以冲冲冲冲冲,杀什么?杀烦恼贼啊,这是第一个披甲精进。第二个精进,叫做“摄善精进”,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广修一切的功德善事,但没有为自己一念的贪心夹杂在里面,这个是叫摄善,收摄的摄,摄善的精进。第三个,就是“利乐精进”,就是利益众生,宣扬如来的正法,不达目的,绝对不停止,这个叫做利乐精进。这个是大乘的真精进。

第八个“轻安”。轻安,就是指我们身心非常的调和安适、轻松畅快的那个感觉,叫做轻安。

那你说平常有没有轻安?没有!轻安是你修定才会有的轻安。所以世间的那种身心刹那的畅快,那个不叫轻安,差太多了。这个轻安是指修定来的轻安,你有修禅定才会生起这个轻安的感觉。有了这个轻安,你才可以远离身心的粗重;远离身心的粗重之后,你才不会有昏沉的现象。不然现在我们一般白天是什么?是小昏沉,晚上睡着是大昏沉,都在昏沉当中,就是因为没有轻安。身体也非常的粗重,老是四大不调啦,五脏六腑生病啦,就身不调嘛,就是身粗重;心也很粗重,一下生烦恼,一下又闹情绪,然后又什么感受,心也不轻安。

所以除非你得定,身心才能够在这种调和安适、轻松畅快这样的一个状态当中,你才可以永远远离昏沉。我们也说,你可以到达色界初禅就没有睡眠了,晚上你就是躺在那里,你的意识也是非常非常清明,就是睡着了,你也知道你每一个(动作):你翻身,你也知道你翻身,你踢被子,你也知道你踢被子,都很清楚,所以它是修定来的。

第九个,“不放逸”。就是说我们时时刻刻都防护自己的这一念心,不让它放逸、懒惰地向不正当的方面去发展,这个就是不放逸;也就是很勤勉地在修一切的善法。所以很精进地在无贪、无瞋、无痴这三善根上面,很精进地在这个三善根上面,心不丝毫的放逸,这个我们叫做不放逸。所以佛果它其实就是不放逸来的,所以佛随时都在定中嘛,祂心不会放逸的,永远在这个三善根里面,永远没有贪瞋痴。

第十个,“行舍”。行舍也是精进三善根来的,精进无贪、无瞋、无痴,久了呢,我们的心自然就能够非常寂静地安住在什么状态呢?平等、正直的这个境界当中。平等、正直是重点。

像我们一般心都不平等嘛,我们的心有高下,所以不平等。为什么不平等?亲人就产生贪爱嘛,怨敌就产生瞋恚,所以心不平等;所以,除非我们已经做到了行舍。这个行舍是定力的成就,就是说你已经心能够安住在这个定当中了,那在这个定当中,当然就不会有怨亲、中庸的差别,所以你的心才能安住在平等上面。

那所谓的正直,就是不邪曲,叫做正直。也不会散乱,也不会昏沉,然后也不会有一些那种恶的寻思,我们所谓的恶觉,就是不好的念头,不会有。这个我们叫做正直,就是没有邪曲的意思。

所以它也是定力来的,就是说你的心在定当中,所以它可以一直安住在这样的一个状态,平等正直这样的一个状态,我们就称为行舍。所以它可以对治掉举,你定修得好,就不会有那个粗的散乱,也不会有细的掉举。

好,善法最后一个,“不害”。就是不损恼、不伤害众生,就是说我们随时随地都不会让众生感到痛苦,所以它是一种悲心,悲心就是拔苦嘛,帮众生去除痛苦,拔除众生的苦,这个是不害来的。你要有这个不害的心,随时不想伤害众生,不想让众生痛苦,还希望帮他除苦,这个就是不害。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可能生起伤害众生的念头,更何况是语言暴力、行为暴力,都不可能,所以它是一种悲心的展现。

我们昨天介绍前五识它是性境、现量嘛,所以它一定就是跟这个纯善、至善的十一种善法相应,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比较不能够理解的是说,它为什么还会跟后面等一下要讲到的那个烦恼相应呢?就是第六意识是罪魁祸首嘛,我们昨天讲过,只要第二念第六意识加进来,第六意识生烦恼,跟烦恼心所相应,前五识也跟着跟烦恼心所相应。可是前五识它本身是性境现量的,所以它是无分别的嘛,无分别跟这个善法相应就比较能够理解。

那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十一个善行对我们修行的重要性。因为我们修行无非就是要从断恶修善开始下手嘛,然后再修习止观,成就戒定慧三学,最后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那你想要完成这个自利利他的这样一个修行呢,你就一定要有十一个善行,所以什么时候圆满这个自利利他的修行,就是什么时候做到了这十一种善法,你就圆满了。就是这么重要,这十一种善法非常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还要特别来把它归纳整理一下:

 

第一个信心,我们刚才讲了,信心非常非常重要,所以它是一个根本,一切成就的根本就是信心。有了信,你才会好乐(yào)行善,所以信心的作用就是好乐行善,就是那个“乐善”,就是好乐行善。

无贪、无瞋、无痴,我们刚才讲了,它是三善根,一切善法的根本,它能够生起一切的善法,所以它叫“作善”。你要行一切的善,就是以无贪、无瞋、无痴为根本。

精进,是菩萨唯一的善根嘛;不放逸,就是时时刻刻防护我们自己的这一念心。有了精进跟不放逸,我们一切的善法功德,自然就能够圆满成就,所以叫做“满善”,就是圆满成就一切的善。从哪里来的?从精进跟不放逸来的。什么是不放逸?刚才讲过,就是精进在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上面,叫做不放逸。

这个是你要修一切的善必须具备:信、无贪、无瞋、无痴、精进、不放逸这些善根,你才能够修习一切的善法,圆满成就一切的善法,(这是)基本条件。

那你想要止息一切的恶,就要靠惭跟愧心,所以惭、愧它的功能就是止息一切恶,这就做到了我们修行第一步的什么?断恶修善嘛。

轻安→对治昏沉(障观)

行舍→对治掉举(障止)

然后就要修习止观了,对不对?修习止观才能够得轻安,我们刚才说轻安是由定来的。初禅开始就有轻安了,初禅以前的欲界定、未到地定都没有轻安,初禅开始有轻安,所以标准没有很高嘛。那轻安它主要是能够对治昏沉,昏沉一旦对治了,我们就能够很快的生起慧观而成就慧力,所以得轻安能够成就慧力。那行舍呢,它可以对治掉举,掉举对治了之后,我们就能够很快的成就定力。

所以轻安跟行舍,就是不管各宗各派,你修习止观,就是想要成就定慧的话,它的下手功夫从哪里下手?就是修止观,然后成就轻安跟行舍,从这边下手。

不害——拔苦——悲

无瞋——与乐——慈

那不害呢,就是你自己成就之后就要行菩萨道嘛,那你那个慈心的来源从哪里来?就从不害来,我们刚才说了。所以不害是修戒定慧,还有行菩萨道的根本。

那我们看那个四无量心,就是说我们能够悲愍众生、怜愍众生,然后希望去利益他们,就是因为我们有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可是它们的特性有一些不一样,就是说它的体性是不同的:

慈心比较偏在给众生快乐,这个要做到无瞋才能够给众生快乐,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你自己都不快乐,不可能让众生快乐嘛,所以你自己要先去除这个瞋恚心,你的那个慈心才可能生起。那个悲心,就是希望为一切众生除苦,所以它是不害这个善根为它的体性。慈心是以无瞋善根为体性;悲是以不害善根为体性;喜是以不嫉妒这个善根为体性,不嫉妒才会随喜嘛,所以这个喜,也是希望让一切众生感到欢喜,所以你不但不会嫉妒他,而且还能够随喜,随喜他一切的功德等等;那个舍,就是以无贪、无瞋善根为体性,这个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行舍那个“舍”,心平等正直。我们对亲人会贪爱,对怨敌会瞋恨,就是有贪、有瞋,所以我们的心不平等、不正直。所以这个舍无量心,就是心能够做到平等正直,自然它就是以无贪、无瞋善根为它的体性。

那这四个都是很重要,我们想利益众生,想行菩萨道,就是要有具备这样悲愍众生的心,就是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是非常重要的行菩萨道的基本功夫,基本条件。

前五识不但跟十一个善法相应,就是前面的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都相应;它也跟烦恼心所相应,是因为第六识加进来的关系,所以它也和两个中随烦恼,八个大随烦恼,还有三个根本烦恼相应。所以就是下面一句:“中二大八贪瞋痴”。

“中二”,就是无惭、无愧。现在讲的都是跟我们刚才讲的相反的,所以我们很快把它带过就好了。无惭、无愧就是刚才讲的惭愧的反面嘛。刚才是说要有惭愧心,我们才可能止息一切的恶行,那你无惭、无愧的话,当然就是没有办法,你就是会生长一切的恶,都是从无惭、无愧来的。所以,无惭就是做了坏事,自己不觉得羞耻,就没有惭心;没有愧心,就是做了坏事也不怕别人的批评,简单说就是这样。

八个大随烦恼,就是指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散乱、不正知。

“不信”,就是相对刚才那个信来说的。所以你不信的话,就会懈怠,因为你不相信行善会有好报,你就不会去行善:不相信世间的善法,你就不会行世间的善;不相信出世间的善法,你就不会行出世间的善。那他为什么会不信呢?它的根本是愚痴来的。现在所谓的随烦恼,就是随根本烦恼来的,我们称为随烦恼,所以它一定是从根本烦恼那边来的。所以现在讲的不信,它是从根本烦恼那个贪瞋痴的“痴”来的,因为愚痴,愚痴才会不明白事理,所以你才会不相信嘛,因为它就是宇宙的真理,可是你居然不相信,就是愚痴嘛,所以它是愚痴来的。

第二个大随烦恼就是“懈怠”。懈怠就是懒惰啦、不精进啊,不努力地断恶,然后不精进的为善,所以它很难圆满一切善法的原因在这里,就是它会懈怠、会懒惰。它也是愚痴来的,因为不信就会懈怠,所以不信是愚痴,懈怠也是愚痴相应的,所以它属于痴的一分。

那“放逸”呢,就是我们的心每天任意放纵在五欲的享受上面,不知道有所节制,我们就叫做放逸。一放逸,我们的心就忘失正念,一忘失正念就会造作一切罪恶的行为。所以应该要断的恶,你不会很有效地去预防;应该要修的善,你也不会很精勤地去修。所以所谓的放逸,就是懈怠还有贪瞋痴,所以放逸跟贪瞋痴相应,还有懈怠的一分。

“昏沉”,就是昏昧沉重,就是属于痴,它是和愚痴相应的。昏沉是修观最大的障碍,所以我们为什么常常修观的时候,我们对所观的境界总是观不起来啊,观不清楚啊,然后不能保持啊,就是因为昏沉,所以它是障碍我们修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还会昏沉。所以想要修一切的观行都不能够成就,就是整天身体重重的啦,头脑昏昏的啦,心也是暗昧不明啊,昏昧的状态,这个我们就称为昏沉。

那什么是“掉举”呢?掉举就是我们的心在一种轻浮躁动的状态,我们叫做掉举。像有些人总是喜欢闲逛啊,到处逛啊,东逛逛、西逛逛,到处游荡,这个叫做身的掉举;讲话喜欢东拉西扯啦,谈笑风生,这个是口的掉举;每天放纵自己的心怎么样?任意地遨游奔驰,天马行空,不断地攀缘外境,就是在打坐修定的时候也是胡思乱想,妄念纷飞,或者是见到种种的恶境界,这个都是意的掉举。所以,掉举能够障碍我们得定,所以它是修定最大的障碍。那为什么会掉举呢?它是跟贪相应的,因为贪欲,所以不断不断地妄念纷飞,都是从贪欲来的。

下面一个“失念”。失念,就是忘失正念,不能够忆念保持正念。不能够忆念保持正念,就会让我们的邪念增长,心就散乱。所以一失念,心就散乱。

那什么是“散乱”呢?散,是分散;乱,是扰乱。就是让我们的身心驰散流荡,不能够收摄,不能够专注在一个境界上面,因此不能够得定的原因,就是因为散乱。不能够得正定,发的都是恶慧。所以心一散乱,就一切的烦恼都来了,所以它是贪瞋痴的一分,贪瞋痴它都有,所以散乱的原因是贪瞋痴都有。

那最后一个,“不正知”。就是指没有正知见,有的都是邪知邪见。这个“知”就是指知见,知见只要不正的话,那个邪见就会增长,所以它是属于邪慧,还有愚痴的一分,这个是不正知。

前五识跟这两个中随烦恼、八个大随烦恼相应之外,还跟三个根本烦恼相应,就是贪瞋痴。贪瞋痴,我们刚才讲无贪、无瞋、无痴,反过来就是贪、瞋、痴。

所以贪,就是贪欲。不管你是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种种的欲乐,心中永远不会感到满足,这个就是贪爱的一种心理状态。

那瞋呢,瞋就是心怀恚怒,瞋恚那个恚怒,这个我们叫做瞋。我们一般都说瞋恚,就是心怀恚怒,叫做瞋,没有慈愍心。所以说“瞋心障慈,害障悲”。

痴呢,痴就是愚痴无明,对事理不明白叫痴。所以因为无明愚痴,才会不信。我们刚才说不信是什么?愚痴的一分嘛,所以愚痴就无明,不明白事理,然后就开始不信,然后就邪见,然后懈怠、放逸、昏沉、散乱都跟痴有关。所以愚痴一上来,就统统都有了,这些烦恼都有了。所以在一切的烦恼当中,愚痴是最严重的一种烦恼。

我们讲它相应的一些心所,一共有五十一个心所,贪瞋痴有了嘛,根本烦恼有六个,贪瞋痴有了。为什么没有慢、疑、恶见(恶见就是五不正见)?为什么没有这三个根本烦恼?是因为我们要生起慢、疑,还有五不正见,必须要有我执跟法执,可是前五识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因此没有这三个根本烦恼。

第二个,它为什么没有小随烦恼?十个小随烦恼,为什么不相应?就是因为小随烦恼是随着我们第六意识分别,个别现行的,前五识它是现量任运分别,所以它没有小随烦恼。

最后一个,它为什么没有四不定?因为这四个不定法都是跟第六意识相应的,所以它没有这个四不定。寻、伺是第六意识的粗细分别,叫寻伺嘛;那个悔,前五识不会后悔,因为它现量性境,不会后悔;那睡眠,前五识也不会睡着,所以睡眠是第六意识的昏昧状态,我们叫睡眠,所以前五识没有睡眠,因此说它没有四不定。

我们今天就介绍前五识它所相应的心所内容,一共三十四个心所相应,其他十七个不相应。

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回向: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