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1、前五识(1)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Orchid Country Club

二○一二年三月七日

法师、各位师兄:

晚安!

我们今天介绍《八识规矩颂》。

我们知道研究唯识,第一部要看的就是《百法明门论》,那接下来就是《八识规矩颂》。《百法明门论》的内容,就是把一切法归纳为一百个法,在有为法的部分,包含了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这个是有为法的部分;无为法它分成六种无为,所以加起来一共是一百个法。那借着九十四种有为法,我们希望能够当下去见到无为法,而了悟一切法无我的道理,这就是整部《百法明门论》的重点,是要悟到“一切法无我”。

可是,如果我们不了解一切法是从哪里生起的,要当下去见到无为,或者是一切法无我,它还是没有办法这么样的快速。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去了解一切法它是怎么生起的那个缘由,那我们要体证无为,或者是现证空性,或者明白无我的道理,会显得更容易。要不然我们常常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可是境界来的时候,碰到事情来的时候,就梦幻不起来,它也不像泡、也不像影子,一切法都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不明白一切法它是如何生起,才会有这样的迷惑。明明很执著,可是要强迫自己说不要执著、不要执著;可是你就一切法都认为是真实存在,你要不执著是很困难的,除非你知道“我”也不是真实存在,一切“法”也不是真实存在,就是除非你证到人无我、法无我,你才可能当下梦幻泡影得起来,当下知道它是虚妄不真实,自性是空的。

所以,一切法它到底是怎么生起来的呢?就是一切法都是八识所变现的,那八识从哪里来的呢?从一念无明妄动来的。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都是清净的真心,本来是这样的。真心里面是离一切念,离一切相的,坏就坏在一念妄动,无明一起,心一动就有了第八阿赖耶识。所以第八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的,真心加上那一念的妄动,而有了第八阿赖耶识,所以它是真妄和合的。然后第八阿赖耶识再变现出能缘跟所缘——能缘的心跟所缘的境,就是所谓的见分跟相分,而有了一切法的生起:包含我们所谓的身心世界,正报还有依报,所有都是八识所变现出来的,所以是“一切唯心,万法唯识”,一切唯心造,都是从真心一念妄动而起无明,而有了第八阿赖耶识,然后才有了一切的身心世界,一切法的产生。

那我们把这个见分,把它当作是“我”,把相分当作是“法”,不知道它都是从阿赖耶识的自证分所变现出来的,因此在因缘所生的当下,就是“依他起”的当下,起了“遍计所执性”。“遍计所执”就是执见分为我、相分为法。所以我们明白一切法它是怎么生起的,就能够在面对一切境界的当下、因缘所生法的当下、就是依他起的当下不起遍计所执,就能够回归到“圆成实”。这个都听不懂没关系,我们后面会再继续讲。因为今天首先要介绍《八识规矩颂》的内容,它有很多的唯识的名相,可是都没有关系,那个不是问题。重点是我们了解一切法是八识的变现,然后八识是真妄和合的,然后我们就能够回归真心。因为我们知道第八阿赖耶识是从真心妄起无明而有的,那我们只要知道一切法不是真实存在的,不起我执跟法执,你自然就可以回归,从见分、相分,回归到自证分,然后再回归到证自证分,然后再回归到真心。这样就离开十法界了,而入一真法界,然后把一切的无明都去除,就能够究竟圆满成佛。

所以明白八识的内容非常非常的重要,因为它在这个中间就会告诉我们所有八识它所涵盖的,它每一个每一个规矩,八识规矩,就是那个“规矩”,它到底每一个识有哪一些规矩,我们等一下会介绍。我们现在首先强调,为什么念完《百法》之后,我们要进一步来研读这个《八识规矩颂》的原因,就是能够更快地了悟一切法是虚妄不真实的,而回归到我们的真心。如果我们明白理的话,功夫要提升就很快;要不然理不透,然后明明以为是实有的,还要强迫自己说这个假的、假的、假的,这样很辛苦嘛,用压抑的很辛苦。所以我们希望能从“理”下手,只要你这个理透了之后,你功夫自然就能够提升。它对我们的修证也是有很大的帮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继续来讲这个《八识规矩颂》的理由在这里。

这个《八识规矩颂》,我们首先就要介绍这部颂的缘起。这部颂是玄奘法师所造的。那玄奘法师为什么会造这一部论呢?是因为玄奘法师在造了《成唯识论》之后,他的弟子窥基大师,觉得这部论义理太过深广,不是一般人能够深入去探究的,于是就启请玄奘法师集合八识的要义,就是最精要的内容,另外再作成偈颂的方式。其实他是为我们启请的,为了后世的众生、末法的众生,慈悲心嘛,怕我们看《成唯识论》怎么样?又长,然后义理又深,然后又广,那个内容又非常广大,怕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就契入,所以才会启请玄奘法师,可不可以把这个八识的精要,最精华的部分、要点,去把它作成偈颂的方式,于是就有了这个《八识规矩颂》。

所以玄奘法师就把八个识把它分成四章:第一章就是说明前五识,第二章是说明第六识,第三章是说明第七识,第四章说明第八识。每一章都有三颂(三首偈颂),前两首颂是说明有漏位的八识情况,那第三颂是说它转识成智之后清净位的那个内容。所以每一章都有三颂,每一颂有四句,所以每一章就是十二句嘛,那四章就是四十八句,这就是《八识规矩颂》,非常的简单,只有四十八句,每一句是七个字,所以它一共没有多少的内容。虽然它只有短短的四十八句,可是把十卷的《成唯识论》义理,完全的包括在里面,可以说是最简洁的唯识纲要,那也是我们学习唯识最重要的指南,这个就是《八识规矩颂》的缘起。

那我们接下来要解释经题,《八识规矩颂》的经题。

“八”,就是八个识嘛。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这五识),再加上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一共是八个识。所以“八”是数目,就是指它有八个识。

第二个字“识”,是了别的意思,就是认识。我们能够了别种种的境界,这个我们称为“识”。那能够了别境界的心识有八个,所以称为“八识”。

“规矩”,就是说这八个心识各有各的规矩,绝对不能违背它们所应该遵守的规矩法则,所以它称为规矩。

那有哪些规矩呢?每一个识都有它各别的规矩:

第一个它介绍的规矩,就是“识境”。就是说八识它所缘的境,它分成性境、带质境、跟独影境。听不懂没关系,后面每个都会介绍,因为我们现在要介绍整个大纲嘛,了解这个大纲,就知道《八识规矩颂》它内容到底说了哪一些东西。所以它第一个介绍的是八识的识境,一般它有三境:就是性境、带质境、跟独影境。

第二个规矩,是“识量”。就是能缘的心,就是我们八个识它所有的量度,它分成现量、比量、还有非量。就是说我们心识去认识外境,你马上就知道外境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刚才说“识”是了别嘛,了别外境,那你心识就有了别外境的那个作用,那你一看到,你的心就能够有一些量度。量度就是说,像一把尺,我们拿那一把尺去量布的话,就知道这个布有多长,是一尺、两尺,还是一匹,还是多少。那我们的心识在缘外在境界的时候,也是有一个量度,就是有这个量度,所以马上知道它是什么样的状况。

所谓的现量,就是你眼前当下你看到的,这个就是现量。

比量的话就是,这个境界不是现前的,是比度出来的结果。譬如说:等一下我们下课一出去,地上湿湿的,就知道刚刚下过雨了。你有没有看到雨?没有,所以它是比量,就是比度出来的一个结论,那也是我们心识的作用,去认识外境说:刚才下了一场雨。这个我们就叫识量,就是我们的心识有这个量度的作用。

所谓的非量,就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我们叫非量。譬如说,第七识就是非量,第七识就是我执的来源,执八识的见分为我,那个是我执的来源;可是有没有这个?根本不存在“我”,所以我们知道第七识那个我执的力量,其实它是非量的。明明没有一个我,可是它把它当作是有“我”的存在,这是第七识恒审思量,执八识的见分为我——这个是非量的。所以我们念到第七识,知道第七识是非量的,我们念到第七识,明白它是非量的,那很快就破我执了,因为根本世界上没有“我”这个东西存在,所以你要证到无我就很容易了,因为它是非量的。世界上没有这个东西,叫做非量。

所以我们心识去了悟的那个境界,它不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叫做非量。比度出来的结果,叫做比量。当下现前,你可以看得到的,这个叫做现量——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识量。我们的心识去缘外在境界,你会有一个度量的结果,就是现量、比量或非量这样一个度量的结果,我们称为识量。

所以在《八识规矩颂》当中,它首先会介绍识境:就是它属于性境、带质境、还是独影境。像性境的话,也是当下现前,等一下我们会介绍,因为前五识就是性境的,当下现前的,这个我们称为性境。

像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场梦,是不是当下现前可以看到这个梦?没有办法拿出来说我昨天做了这一场梦是长得这个样子,你看不到,这个我们就叫做独影境。前五识是没有作用,但是它第六意识单独起了…,造了种种的山河大地,还有梦中也有种种的人物——这个我们就称为独影境。独影,就是第六意识单独造出那个梦境的影像出来,那个不是当下现前的,我们就叫独影境,譬如说,这样就比较有概念了。

所以我们就知道《八识规矩颂》,这个规矩第一个告诉我们的是识境;第二个就是识量:现量、比量、非量。

第三个规矩是什么呢?就是识性。八识有各别它相应的那个善的、恶的、或者无记的,各别相应的那个,我们称为识性。

像前五识它就是善、恶、无记都有,它跟善心所相应的时候,就是善性;跟烦恼心所相应的时候,它就是恶性;不属于善、不属于恶的那个当下,就是随缘……像我们在走路,它没有善、还是恶,一些行为或什么,只要你当下的心没有跟善或者恶相应的,那个我们称为无记。无记性,就是无可记别,没有办法把它归在善或者是恶这样的一个内容当中,我们就称为无记性。善恶无法记别,叫做无记性。所以八个识它会分别的介绍,前五识它是跟善、恶、无记这三性哪个相应,第六识是跟哪一个,第七、第八。所以第三个规矩,就是八个识它各别跟善、恶、无记这个三性相应的状况,各有各的规矩,这个是第三个它要介绍的识性,善、恶、无记三性,我们称为识性。

第四个规矩,就是要介绍八个识它所活动的范围,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三界九地当中,前五识它的活动范围到哪里,第六识它三界九地活动的范围到哪里,第七识、第八识各别活动的范围到哪里,各有各的规矩,这个是它第四个要介绍的,就是八识它所活动的范围。

第五个规矩,就是介绍八识所相应的心所。你们念《百法》就知道,心所有五十一个心所,从五遍行、五别境开始嘛,善十一……这样就背完了,五十一个心所。它也各别各别,前五识、第六、第七、第八,各别相应的心所是不一样的。像前五识的话,它只有三十四个心所相应,第六识是五十一个全部相应,所以它各有各的规矩。所以我们就知道它第五个介绍的是所相应的心所。

第六个规矩,就是八识所有的依缘。就是要生起八识,所依的缘有哪些。我们已经知道“眼识九缘生”,有没有?“耳识惟从八”,“鼻舌身三七”,这个我之前有介绍过,就知道说你要生起眼识的作用,它必须要有九缘才能够生起眼识的作用,所以八个识它有各别的依缘,要生起八个识有各别所依的缘,是不同的。

第七个规矩,就是八识所起的作用,八个识它各别的作用是不同的。像前五识是用来做什么?就是观察五尘境界这个尘世间,这个红尘就是要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来观察这个世间的一切境界,这个就是前五识所起的作用。所以八个识有各别生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各有各的规矩,这是第七个,八识所起的作用。

第八个,就是介绍八识什么时候能够转识成智。我们知道前五识是转成“成所作智”嘛,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什么时候转,这个是重点,你说我刚开始修就要全部转识成智,是不可能的,所以它有一个一个,“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第六识跟第七识在因中能转;可是前五识跟第八识要果上圆,就是你成佛的那个时候才能转,才能转识成智。这个我们也要了解转识成智的那个内容,这所有的规矩也在这第八个内容会介绍。

转识成智之后,它能够生起什么样的作用呢?怎么来利益众生的内容呢?这个就是第九个,转识成智之后的作用,八个识各有各的规矩。

就是这九个内容,就是整个《八识规矩颂》介绍各别八个识的规矩,也就是说,八个识各有它各别所应该遵守的法则,所以就称为“规矩”,这就是“规矩”的意思。

最后一个“颂”,就是偈颂。偈颂它不是诗的形式,也不是词的形式(因为我们中国有诗词嘛),偈颂不是诗词的形式,它是一种中国再加上印度文学参合以后的一种变体,叫做韵文(音韵的韵,押韵的韵),它称为韵文。它也是经论体裁的一种,很多经论就是用偈颂的方式。印度的论师们,他们造论很喜欢先把偈颂造好,然后再用长行来慢慢地解释。长行是一种散文的形式,就是那个长篇大论,那个就是散文,再慢慢用长行这个散文的方式来解释偈颂的内容。因为偈颂很简短,所以就是太简洁,简洁到可能就是没有办法了解它这么深广的内容,因此还需要长行来解释。所以讲偈颂,就是相对这个长行来说的。

这就是《八识规矩颂》的经题,介绍完了。

那我们首先就来看前五识颂。前五识,就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有五个识。为什么不把它分开说?眼识作三个偈颂,耳识作三个偈颂,分开来说不是更清楚吗?它为什么要把它合在一起说,前五识来作偈颂?这是有理由的,就是因为…,这个五个识为什么要合在一起说,它有七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前五识它同样是以净色根为所依。就是眼识依的是眼根嘛,耳识是以耳根为所依,鼻识是以鼻根为所依,舌识是以舌根为所依,身识是以身根为所依——那这五根都属于净色根,而不是浮尘根。净色根我们之前介绍过了嘛,净色根就是属于神经系统,而不是器官,不是我们看得到的这个眼睛、耳朵、鼻子,这个我们称为五官。不是指这个外在(浮尘就是外在你可以看到,它非常粗糙的,我们称为浮尘根),不是指这个五官,而是指五个胜义根,或者是现在讲的净色根,它是清净的四大所造的,我们眼睛是看不到的,譬如说视觉神经、听觉神经,这个我们眼睛看不到;因为它是微细的四大所造的,太微细,微细到我们的这个眼睛是没有办法看到的,那我们称为是净色根。所以第一个理由是:前五识都是以净色根为所依,所以我们把它合在一起说。

第二个理由,就是这个前五识同样都是以五尘境界为所缘。我们知道眼识缘的是什么?色尘为所缘,耳识是以声尘为所缘,鼻识是以香尘为所缘,舌识是以味尘为所缘,身识是以触尘为所缘。就是我们说眼耳鼻舌身相对什么?色声香味触,所以把它归在一类,这是第二个理由。

第三个理由,就是前五识都是属于性境。我们刚才说当下现前的那个就是性境。前五识都是属于性境,同样都是缘现在所有的境界,所以我们把它归在一类说。

第四个理由,就是前五识同样都是属于现量,你当下就可以缘这样的一个境界,然后当下你的心识去了知,也是当下的作用,不是刚才说的比量或非量。前五识你就是一看就知道看到什么,一听就知道听到什么,都是当下现前的,所以它是属于性境,也是属于现量。所以第四个理由是,前五识同样都属于现量所得。

第五个理由,是前五识同样是向外门转,就是说它向外攀缘。色声香味触在外面,所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是向外去攀缘这个五尘境界,不像第七识它是内缘的。第七识跟外面都没关系,它只是执内在那个八识的见分为我,跟外在的境界没关系,那个叫内缘。那这个前五识全部都是往外在的境界,五尘境界都在外面,所以它都是向外攀缘,所以又把它归在同一类。

第六个原因,就是这前五识同样都是有间断的。我有时候看,有时候听,这中间是有间断的,不像第七识它是恒审思量,从来没有间断过,我们就知道那个俱生我执有多难断,因为它是恒审思量,执八识见分为我,没有刹那的间断。你在梦中有没有我?有啊!晚上做梦有我,白天醒过来还是有我,它是恒审思量,恒常不间断的,念念有我。所以要证到无我,除非你明白它是非量的,要不然还真的很难,知道它根本不存在,OK,比较好祛这样的执著。

所以它在有漏位的时候,我们刚才说前两颂是有漏位,第三颂是无漏位嘛,所以它在杂染有漏位的时候,有这六个相同。

那在转识成智、在无漏清净位的时候,它同样都是转成叫“成所作智”,这是第七个理由:转识成智之后,前五识都叫做成所作智。

所以基于这七个理由:六个是在杂染位,第七个是在清净位,基于这样种种的理由,我们就把这五个识,前五识把它归在一类来讲,同样作了三首偈颂。

那我们就看第一首的第一句——“性境现量通三性”。

来了,性境来了!我们大概有概念了,对不对?什么叫“性境”呢?就是当下现前的真实的境界,就叫做性境。所以这个“性”就是真实的意思,这个境界是真实的。

譬如说:我眼前看到一朵花,前五识是没有办法分辨它是什么花,这边很多花;可是我这样子眼识一看到,就是花这样而已哦,还没有分它是香水百合、还是胡姬花,还没有哦。所以当下的第一念,性境现量,当下的第一念还没有起分别;第二念,第六意识加进来(我们后面会讲眼识生起有九个因缘,里面有第六识),第六识在第二念的时候就加进来,你马上就知道什么花、什么花,还是什么颜色,黄色、红色、橘色,那是第二念,第六意识加进来之后才有种种的名言计度,就是你才会给它种种的名称跟言说,去形容它是什么花,然后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这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加进来之后才有的。可是前五识它是当下,是性境、是现量,当下你看到就是花这样子,还没有分别它的内容。

所以我们就知道,譬如说:我眼前看到了这朵花;这朵花是真实的一朵花;我可以确定它是一朵花,不是别的东西,就是你的认识没有错误的;还有呢,它是真真实实地放在我的眼前,所以它不是我昨天梦里的那一朵花(我昨天做梦也梦到很漂亮的花园),不是梦里的花,也不是我虚妄假施设出来的花,这些都不是性境、现量,这样懂吗?所以它不是随我们的心妄想出来的一朵花,也不是推论出来的一朵花,也不是过去的花,也不是未来的花,也没有用种种的名称跟言说去形容出来的花,这个我们叫做“性境”。

归纳整理,所谓的性境,就是有四个重点,我们刚才都讲了,归纳一下:

第一个,这个境界一定是当下现前的。所以,当下现前的意思是什么呢?它不是过去的,也不是未来的,是当下现在你的眼前的。这是第一个重点,当下现前,叫做性境。

第二个重点,真实不虚假。就是确实有这个境界,它不是假设出来的,也不是妄想出来的,也不是推论出来的境界。就是我们刚才讲了,它不是虚幻假施设出来的,或者是你想象出来的,或者推论出来的,都不是,这个就叫做真实不虚假。

第三个,没有错误,你的认识没有错误。你不会把花看成别的,我当下看的就是花,绝对不会认错了,不会看成别的东西,这就是第三个。

第四个,可以亲自实证到的。就是我凭直觉,马上就可以亲证到这是一朵花,不是用我的第六意识去思索半天才得出来的结果,不是。是我直觉,就我一看就知道它是花嘛,所以它没有透过第六意识的想象,或者我考虑一下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我看到的是什么,不是。所以这个我们叫做“可以亲自实证到”的意思就是说,它不是透过你的意识去想一下、思索一下、考虑一下才得出来的那个结果,而是你可以凭你的直觉,马上就可以亲证到这个境界,知道它是一朵花。

那我们刚刚说了,这是第一念,是前五识的作用,那个第一念;可是第二念就加上第六意识进来了,所以你就可以开始说它是玫瑰花啦、百合花啦,还是什么颜色的花,就给它种种的名称,什么花、什么花,然后什么颜色,这是第六意识、第二念之后,第六意识加进来之后才有的结论。

所以什么叫“性境”?有四个特点:就是说我们心所缘的这个境界,它是当下现前,真实不虚假,认识没有错误,可以亲证到的,这个境界我们就叫做“性境”。所以前五识它的识境是什么呢?就是性境。

它的识量是什么呢?就是现量。所以它第二句就是“性境现量”嘛,“现量”就是我们当下能够认识这个境界的心,这个识量以前五识来说,它是属于现量。这个“现”是显现的意思,它当下就能够显现。“量”,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量度,好像拿那个尺去量那个布它到底有多长,那我们心去量这个境界,它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这个我们就称为识量。

前五识它是属于现量,所以你当下看到的、听到的境界,都是属于性境现量。所以境界现前,我的心就可以马上显现它的量度,我们叫做现量。知道它是一朵花,确定它是一朵花,可以亲证没有错误它是一朵花,这个我们就叫做现量的作用。所以现量它也是要当下现前,然后理解没有错误,可以亲证到。

因此,我们所缘的境界是性境,能缘的心就一定是现量。有一个能缘、所缘嘛,我的心是能缘的,境界是我的心所缘的。所以我能缘的心,以前五识来讲,就是现量;所缘的境界就是性境,这样应该很清楚了。

现在“性境”、“现量”考不倒了,对不对?很明了了。

那什么是三性呢?前五识都是通善、恶、无记三性的。我们刚才说前五识它是属于性境现量嘛,它应该没有分别的,应该是不会通善、恶、无记性的。你说现量,你还没有分别之前,应该都是跟善性相应,所以它跟善十一法相应我们还可以接受;可是它为什么会跟恶相应?无记还有一点像,因为它还没有分善恶嘛,还可以;可是为什么会跟恶性相应?为什么会跟根本烦恼、随烦恼相应呢?还是第六意识是罪魁祸首,因为第六意识加进来了,所以第六意识它当下作用是跟烦恼心所相应的时候,这个当下它就是恶性。所以前五识它是善、恶、无记这三性都有,所以我们说它通三性。

所以我们在认识外境之后,因为境有顺逆(境界有顺境、还有逆境),还有好境,就是它有好丑,有我喜欢的、我不喜欢的,因此我们的心就有了憎爱(就是讨厌的、还有贪爱的),讨厌就跟瞋相应,所以它是烦恼心所,贪爱也是烦恼心所。所以不管是顺境、逆境,都是跟烦恼相应,一个跟贪相应,一个跟瞋相应。有了好、恶,有了喜欢、不喜欢,还是跟烦恼相应。所以因为境界,我们心去缘了境界,那境界有顺逆、好坏、美丑,种种的不同,因此我们的心就起了憎爱、还有取舍,喜欢的就取,不喜欢的就舍。

所以当下的心识如果跟善心所相应的时候,就是属于善性;跟烦恼心所、不善心所相应,就是恶心所相应的时候,我们就称为恶性;那善恶不能够记别的时候,我们就称为无记性。所以我们就知道,前五识它是通三性的,最主要是第六意识加进来之后,它才有三性的差别。

我们现在就知道偈颂的第一句,它说的是前五识同属性境、现量,通善、恶、无记三性。性境是说明“识境”,就是前五识所缘的境界;现量是说明“识量”,前五识所有的量度;三性,就是说明“识性”,就是前五识所有的性别:善、恶、无记三性都有。

我们看第一首颂的第二句,就是“眼耳身三二地居”。

“眼耳身三”,就是指眼识、耳识、身识这三识。

“二地”就是指色界的初禅,就是离生喜乐地。为什么是第二地呢?就要先看那个表。三界有九地,它是第二地,所以就说二地。

那我们看三界一共有九地。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我们所谓的三界。欲界它是一地,称为“五趣杂居地”。为什么称为五趣杂居地呢?就是它是天、人、地狱、饿鬼、畜生这五趣的有情共同混杂而居的地方,所以我们叫做五趣杂居地,所以欲界只有一地。

色界有四地,就是色界我们知道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嘛,就是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所以色界有四地。

无色界也有四地,因为它有四空天: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加起来是九地,对不对?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加起来是九地。所以现在的第二地是哪里啊?第一地就是五趣杂居地,第二地就是初禅离生喜乐地。

所以我们就知道它这一句颂的意思,眼耳身三二地居,这个“居”,就是止的意思,就到这里为止了。眼耳身这三识就到色界初禅就为止了,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三识活动的范围,我们刚才说三界九地,八个识,三界九地它各别活动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像五趣杂居地,这整个欲界五识都有。可是到了色界初禅,两个识没有了,哪两个?鼻识跟舌识没有了,对不对?只剩下眼、耳、身三识。那为什么入初禅之后,两个识没有了呢?是因为他吃的东西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欲界叫“段食”,就是分段,要吃早餐、中餐、晚餐嘛,喝下午茶、还有宵夜,不管几段,就是叫段食,他是分段而食的。

入了初禅以上,还要不要吃啊?禅悦为食,懂吗?打坐就吃完了,他是以禅悦,在禅定当中生起的那个喜乐为食,不用像我们还要吃,所以他鼻子还要不要闻香?舌头还要不要尝味啊?不用啊,因为他不用段食──分段饮食,不用分段饮食,他是禅悦为食,所以他都是入定。

我们讲过四禅八定嘛,初禅有五支,对不对?哪五支?寻、伺、喜、乐、一心——五支。所以他有那个喜乐,就是所谓的禅悦为食。既然不用吃东西,所以不需要鼻嗅香、舌尝味,不需要,所以他鼻识跟舌识入了初禅以上,不需要了,不需要用到。这就是眼、耳、身三识止于初禅,就到初禅为止。

那你说二禅以上呢?二禅以上五识都不起作用了,为什么不起作用?到了二禅剩下什么支啊?寻伺有没有?寻伺没有了,对不对?剩下喜、乐跟一心了,所以它也是禅悦为食,但是它没有寻伺的作用了。所以到了二禅不需要再认取外在的境界,所以它眼识不起作用;已经没有粗细分别的寻伺,所以耳识不起作用,因为寻伺是属于声;那喜支跟意识相应,所以身识也不起作用。所以到了二禅,眼不见色,耳不闻声,身不知触,没有触,只剩下意识的存在,所以它前五识都不活动了。

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说他在定中见到光,佛菩萨跟他讲话,身体还有种种的感受,你说他有没有到二禅啊?没有嘛,对不对?那我们就知道,从二禅开始就只剩下意识的存在,三禅、四禅,还有四空定,都剩下很微细的意识存在而已,前五识都不起作用了,所以它才会说“眼耳身三二地居”,到初禅为止了,活动的范围就到初禅为止,二禅以上只剩下意识,前五识都不起作用了。

前五识不起作用,那你说二禅以上的天人,有没有这个五根啊?眼睛、鼻子、耳朵,他五识都不用作用,他有没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有没有?五识都不用作用了,他要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舌头干什么?还有这个色身啦,色声香味触嘛,眼耳鼻舌身相对的是色声香味触。有没有见过二禅天人长什么样子的呀?没有在定中见到?还有,懂吗?他虽然五识不作用了、不起作用,但是他还有五根的存在。所以色界的有情,虽然已经离开了欲界这个粗重的体质,但是还有微细的色身存在。

我们曾经也形容色界的四大,色界还有四大,可是它是非常微细的四大,不是我们现在欲界所见到的、感受到的那个很粗糙的地水火风四大,不是;它是非常微细的存在。所以你看色界天人都是充满了光,然后感觉他是透明的,就是他不是我们欲界这个实质的肉身的存在,不是。他是微细的四大所成的,所以他依然有五根,虽然他的五识已经不起作用,但是他还有五根,他是为了庄严他的身相,使他的身相圆满无缺,所以五根还是很完整的具备。所以他不会因为没有五识的作用,然后连庄严的身相、五根都没有了,不会,还是一样有庄严的五根,一样有色身,这个身根还是有,眼耳鼻舌身这五根都还是存在的。

好,这个就是第一首颂的前面两句,我们已经知道重点了,第一个重点就是“性境现量通三性”,第二句是“眼耳身三二地居”,说明了它的识性、识量,还有就是它所活动的范围,就到色界初禅为止,二禅以上就没有前五识的活动了。

那我们时间也刚好差不多了,我们今天就讲解到这里。

最后回向:(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