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1、经文: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Orchid Country Club
二○一九年五月二十三日
好,前面说到密咒可以度五教人,昨天问《心经》到底说给谁听的呢?它要度的对象有哪些人?那什么样根性的人适合来学《心经》?那我们首先要知道众生的根基有哪些。一般来说,众生的根基的种类有三聚和五乘性。
三聚性,那什么是三聚性呢?那就是正定聚、邪定聚和不定聚。那正定聚是一定能够证悟的,因为已经断尽烦恼得无漏,所以他一定能够证悟菩提,这个我们称为正定聚。
那不定聚的话就是不定性的,就是他不一定能够证悟,为什么不一定呢?就是他的属性不一定:他如果遇到善缘的话,他就能够成为正定聚;如果遇到恶缘,他就成为邪定聚,他本身是不定的,所以我们就把他归在不定聚这一类。
那邪定聚,就是属于邪性的。譬如造五无间罪的,严重的十恶业的,这些邪性的众生,他是一定不能够证悟的,那我们称为邪定聚。
所以结论就是正定聚是一定可以证悟的,不定聚就不一定能够证悟,那邪定聚是一定不能够证悟的,不管你今天学佛修行花了多长时间,就是成佛或者是开悟解脱非常的遥远。这是所谓的三聚性,我们先了解,众生的根基有三聚性。
还有所谓的五乘性,五乘性我们就比较了解、比较常听到:就是阐提性、不定种性、声闻乘种性、缘觉乘种性、还有大乘种性。我们常常听说一阐提的众生不能够成佛,那到底能不能成佛,它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有的说他因为实在是很难,因为恶性重大,实在是很难成佛;可是又有一派说:只要有佛性的众生一定可以成佛,只是他成佛的时间可能非常遥远,然后这个中间的那个过程可能非常的辛苦,可是他最后终究有一天是能够成佛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本来具足佛性;既然具足佛性,佛性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嘛,既然有佛性,就一定能够成佛,只是他的时间的远近的差别而已。
所以第一个是阐提性,我们又称为断灭种性,就是断灭如来种性。那这些人有什么特征呢?我们观察一下就知道,什么称为一阐提众生的?
他第一个特征就是说:他虽然看见轮回的种种过患,轮回有种种过患嘛;但是他却生不起丝毫的哀思之心,像我们《广论》说要思惟三恶趣苦啊,然后在六道轮回当中只有苦没有快乐。他虽然听见轮回的种种过患;但是他也不会生起丝毫想要解脱的心啊,他(说)苦就苦嘛,有什么关系?反正大家都苦啊。所以他没有丝毫的那个哀思之心,这是第一个特征。
那第二个呢,他虽然听闻佛有种种的功德,但是他却生不起丝毫的信心。讲到信心就非常的重要,怎么检查自己有没有信心?反正你还在寻寻觅觅的,那个都还没有信心,你的心还不定,还想跑道场,还想找师父,还想找法门,还在寻找那个阶段是没有信心的;如果你有信心的话,你就安住啦:这个法门就这个法门,这个师父就这个师父,这个道场就这个道场,你的心能够安。那可是为什么你要忙着跑道场、然后找师父、然后换法门呢?就表示你信心不够嘛;不然就不用换了,对不对?
所以很简单的检查自己的方式,就是说你现在学佛修行不论你什么法门,或者哪个道场哪个师父,这个都不是重点;而是说你的心能不能安,如果你的心能够安住在这个法门上,在这个听经闻法这个法义上面,就是说法能够入心嘛,法入心的话,你才能够跟法相应的那个法喜才能够生起来,你的心才能够安定,有那个安定的作用。所以定不是修禅定才有定,那种心中的那一份安定,它其实就是信心来的。
那信心又跟我们的证悟有关,就是说你听闻到哪里,然后你学习到哪里,你思惟到哪里,然后你修到哪里,来决定你的心安的程度。
如果说,我们常常说空性的智慧,如果说你对空性的智慧有所了悟的话,你的心自然就定了嘛。或者我们常常说一切本自具足,如果说你可以发现:我找了半天,无量劫以来都在找,到底在找什么?除非你找到了你的心才安。
就是我们昨天说,来怎么检查自己到底有没有开悟呢?到底有没有证悟?就是说发现“哦,原来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原来一切的宝贝都在我们家,是本自具足,诶,我之前怎么就没看见呢?”所以因为没看见,所以你在外面找得很辛苦,找了半天才发现原来一直都在自己的家里,从来没有丢掉过,所以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心安。没有找到自家的宝贝之前,就是没有办法心安。
那现在讲的这个阐提性,他就从头到尾都是没信心;你跟他讲什么都没有用,他就听完就耳边风,就过去,一阵风就吹过了,都不会种到他的那个八识田里面成为善根的种子。所以我们才会说他是断灭如来种性的。你跟他说如来的种种功德,他就没有丝毫的心;然后也没有想说“哦,我要好好的向佛学习啦,或者是跟佛一样开悟解脱啦”,从来都没有这样的想法。主要说,那个是…,佛法是一回事,那我在红尘里又是一回事。所以那个信心都没有办法生起来,这个是第二个特征。
那第三个的话就是没有惭愧的心、没有羞耻心,就是我们所谓的无惭无愧。对自己没有羞耻,然后对其他的人他也无所谓,不怕别人的批评。像我们都会很在乎人家看我们的眼光,或者我有没有做错事情?我会不会做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别人、对不起社会国家甚至破坏地球、染污地球的事情。
所以一个有惭愧心的人他就会对自己负责,他一点点动那个不好的念头啦,他就会生惭愧的心,讲错一句话他自己难过好久,你都不用责备他,他自己责备自己,他就已经不放过自己了——这是有强度的羞耻心的人、惭愧心的人,他对自己会心生惭愧,自己做错了事会忏悔;然后对别人他也会有所交代,也不会做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如果万一有做错,他也会忏悔,这个是一个有惭愧心的人。
可是我们现在讲阐提性的,他是做错事情也是脸不红气不喘,然后还为自己辩护,然后讲话很大声这样子,这就是丝毫没有惭愧羞耻的心,那当然也没有慈悲的心。他每天想的就是怎么样为自己,让自己获利更多啦,让自己活得更好,或者是都站在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很少去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或者是有没有伤害到别人啦,有没有让人家的利益受损啦,这个就比较少考虑。所以他是比较没有慈悲心的人。然后他造下种种的罪业呢,也没有丝毫忧悔的心。像我们都会要忏悔啊、自己很懊恼、追悔啊,他也不会。
所以具有这样一个特征的,我们就知道他属于一阐提的,断灭种性的,这样的一个种性;所以我们才会说他那个成佛的时间非常的遥远,而且非常的艰难,为什么?因为他就是也没有信心,然后做错事也不悔改嘛。所以你说要断十恶业、行十善业,他也很难啊;所以虽然他具有佛性,但是就是开悟的时间可能要很久很久、很久远。
所以并不是说他们已经完全断灭了成佛的可能,只是说他在轮回当中流转的时间非常的长远、而且非常的艰难而已,并不是绝对不能成佛,还是可以,因为他具有佛性。
第二个是不定种性,这个就是指会随着环境或者是外境而转变的人。那这类的人如果他和声闻的人来往或者是学习的话,他就会成为声闻乘,等下会讲到声闻乘的种性。譬如说他今天如果接触的他的那个同参道友都是学小乘法门的、南传佛教小乘法门的,或者说他听闻、接触道场和师父都是传播那个小乘法门的,他就会成为声闻乘的种性;那如果今天他遇到是缘觉性的,和缘觉乘的人来往、学习,他就会成为缘觉性的种类、种性;那如果他今天接触的是大乘、听闻的是大乘法门,然后他的同参道友都是修大乘的,或者是听闻的都是大乘的佛法,他就会成为大乘种性。
所以我们说他是不定的种姓,他可能成为声闻、可能成为缘觉、可能成为大乘,是不一定的,由外在的环境,还有接触的人来决定他会成为什么样的种性。
那第三种,声闻种性。声闻种性我们之前有稍微介绍了一下,上一次来的时候,有说什么样是小乘人,还记得吗?我们说了还蛮多的,小乘人他的那个的特征,就讲到说那个非常害怕轮回的,看见轮回有这么多的过患、轮回这么苦,他就说“绝对不要再来了,绝对这一世就要解脱”,这是第一个小乘声闻种性的特征:就是他非常害怕轮回,他看到轮回种种的苦,他就起大怖畏、大怖畏的心,就是要赶快解脱,所以他是欣乐涅槃,想要最快速的解脱,要离苦得乐。轮回是苦的,所以他要怎么样?他要舍弃,然后欣乐什么?涅槃。
那第三个就是他慈心非常的小,对于菩萨道、利生的事业呢,他没有很好乐,然后也不喜欢参加,不喜欢参与或者是从事利生的事。就是说:我们大家一起来,哪边要办什么法会啊,我们大家来做义工啊,或什么…,就是对于利益众生的事情他很少参与。因为我们知道菩萨事业就是需要大众来共同成就的嘛,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很多的人力或者是财力。可是这类众生他就是没有很好乐来参与,为什么?因为他一心一意想要赶快解脱。然后要攀缘那么多外缘,会可能会障碍他的解脱,可能这个中间又会生烦恼啦,然后又会造业啊,又是障碍自己的什么?戒定慧。所以干脆全部都不参加,全部拒绝,一心一意只要怎么样?赶快证得涅槃就好,所以他的想法是这样,所以他会远离大众,过自己清净的生活。
这就是下面的那个缘觉种性的,他厌离轮回,欣乐涅槃,还有慈悲心小,这个跟刚才讲的声闻种性是一样的;然后他还加上傲慢心大,然后喜欢一个人住、喜欢独居,居住在那个阿兰若处,最好是远离人群,因为这样子能够减少很多的烦恼,也不会让自己有很多造业的机会,然后障碍自己的解脱,这就是缘觉种性。
那大乘种性的呢?他们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性住种,一个习所成种。
自性住种,就是说他能够自己很快的,就能够让佛法很快地增长然后成熟,善根很快的,这个是他过去世所谓的善根深厚的,因为无量劫以来他可能都是行大乘的,都是走大乘的法门,然后行的都是菩萨道,所以他这一世再来,他很自然的就是大乘种性。可能他无量劫以来,都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已经非常久远了、已经非常久;所以这个天生他就是会修,然后天生他就是会很快就怎么样?就开悟,这就跟他过去宿世所种的善根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有些人他这一世来,好像学佛修行没有很困难,他听闻佛法就是一听就懂,然后也很多时间也有那个福报来修行,然后修得也非常好,然后没有花很多时间、吃很多苦啊,什么行苦行才能够…,也不会,他看起来也是没有在修行上吃很多的苦;可是对他来讲行菩萨道好像就是很自然的事、然后很简单的事情,也没有这么辛苦的事情——这个就是属于自性住种,就是因为他从无始以来呢,就已经对这个大乘法门、还有这个菩萨道非常非常的熟悉,所有这一世他自己就可以让那个佛法善根不断不断地增长。
可是第二种,习所成种呢,他就会比较辛苦,他硬要通过听闻,闻思修,长久、长时间不断不断地熏修,他才可能成为那个大乘种性,是比较成熟的这种大乘种性,这个就是习所成种,需要勤修善根才能够让佛法不断地增长、善根增长、佛法不断地增长、修行增长,然后慢慢的成就——这个就是所谓的习所成种,是勤修善根所得的结果,而不是好像天生就对大乘法门很熟悉。所以还是有这两种的差别,大乘种性。
所以看看自己,觉得菩萨道很难的,然后虽然很好乐;可是觉得说:有点辛苦啊,然后有点困难啊,那大概就是还是要再加倍、加倍的熏修;那个天生就觉得说一点都不困难的,理所当然的,那就是因为他过去世已经行菩萨道非常久了,然后修大乘法门也非常久,宿世的因缘是这样子,所以他会比较容易成就、比较快速;然后不用经过很长时间,或者是很长时间的熏修,为什么?因为他看经典就是在复习嘛,很简单,过去就已经很熟悉了嘛,现在拿起来就是复习一下,所以当然是很简单,很轻而易举就能够成就的。
好,所以我们都希望是,这五种这个种性希望都是大乘种性嘛,所以我们希望能离开怎么样障碍我们成为大乘种性的这种因缘,然后能够具足大乘种性的这样的一个顺缘。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讲,要依什么样的因缘才能够开发本来就具备的大乘种性。内具的大乘种性,就是其实我们本自具足嘛,佛性本自具足,大乘种性在我们的八识田的种子也是本自具足;要不然我们是怎么样熏都应该熏不出大乘种性来嘛。可见它也是本来就有的;只是说你的违缘比较多还是顺缘比较多,违缘就是违背的因缘,让我们的大乘种性没有办法开显。虽然你本来有;但是你就是一直没有那个缘啊,所以很难让你本来有的那个大乘种性能够被开发出来。所以有哪一些违缘呢?我们希望能够远离。
所以远离的违缘,第一个,生在无暇之处,就是生在没有闲暇修行的地方,没有机会听闻佛法,没有办法好好地修行,没有闲暇来修行的这个地方。我们都念过《广论》,知道八无暇嘛,八种没有闲暇修行、学佛修行的地方。第一个,希望能够远离这样的违缘。
第二个呢,就是他的违缘是什么?就是没有任何学佛的习气,就是红尘的习气很重,红尘俗事他很熟悉;但是一听经闻法他就打瞌睡、打哈欠,要不然就睡着了,一打坐也就是睡着了。可是红尘俗事那个吃喝玩乐的事情呢,他就,哇!精神百倍,像这种也是一种违缘,也是没有机会让我们本有的那个大乘种性能够被熏发出来。
所以我们在他身上,虽然有所谓的佛里佛气,因为学佛的人学到最后就是满口的佛话,一开口闭口就是空啊什么的,听得好讨厌,对不对?一般人。那个就是他已经有佛里佛气,他有学佛的习气了。现在我们就生怕他没有学佛的习气,他讲的都是红尘俗事,哎呀股票啊什么投资啊,哇!好熟!可是一讲到佛法就…,眼睛慢慢失去了对焦的能力。
所以佛里佛气虽然是有时候让人家好讨厌;可是现在讲的习气,就是说至少要有一些、熏染一些佛法的那个习气嘛,在你身上。所以有些人一看,哦!那个是修密教的,对不对?因为他有密教的习气;那个一看,哎呀,一贯道的,因为他看起来就有道清的习气;或者有一些练瑜伽,你一看也看得出来,那就是说他已经有那个…,他学习什么法门或者熏修什么内容,在他身上就无形当中就会散发一种习气。那现在讲这个违缘,就是说在他身上从头到尾,从里到外都找不到佛法的气息就对了。
第三个,就是趋入邪道。就是他碰来碰去呢都是邪师恶友,所以他一直没有办法趋入正法、趋入正道。他一直趋入的那个就是邪道。就是我们说,他虽然想要学佛,可是碰来碰去…,因为我们知道现在很多新兴宗教嘛,很多相似法嘛,他也说他在讲佛法;可是真正明白佛法的人就知道他不是,我们以佛法的立场,就说那个是外道嘛。就是碰来碰去就碰到外道的朋友、然后外道的师父啊、然后接近的也是外道的那些宫庙啊,或者是什么道场啊,所以它也算是一个违缘,虽然你很想…。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会想要…,你看想说,这一世就是一直在找嘛,你到底在找什么?你有想过吗?你到底在寻寻觅觅,你到底在找什么?有没有?从小到大内心有一股力量就是好像要找到什么,好像要抓到什么。那个找的力量其实就是我们本来每个众生内心本来就有的那个,就是我们现在知道要找的是回家的路,回归自性的路,要找到真正的家,那个就是我们自性的家,一切法的源头,这才是真正的回家;而不是现在世俗的家,那个是什么?生灭无常的嘛,不晓得什么时候地震啊风灾啊,也是会毁坏。可是我们那个自性是怎样?本不生灭、本不动摇、本来清净、本自具足的嘛,那个才是永恒的处所,我们心灵本来就应该待在那个地方。所以我们为什么我们心不安?就是因为你没有找到那个根本的家、本来的家。
那所以,我们刚才讲说每个人他内在都有冲动,或者是那个想要寻求那个心,可能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他在找什么,所以他会以为成家立业就是他要找到的人生的目标,结果他从出生到死亡,他如果没有找到佛法,或是没有找到一条回归自性的路的话,他还是怎样?遗憾终生然后就死了。
所以能够真正找到这个源头、自性的源头的话,除非你接触佛教,然后听闻佛法,然后如理的修行,才可能到达。
那么我们现在讲的违缘就是,虽然他内在好像要找一个什么,让他的心能够真正安定的那股力量;可是他一直没有那个因缘,碰来碰去都是心外求法的,没有办法真正回归到自性的那个法门或者那个知见,他没有机会听闻;所以虽然本来具足大乘种性,但是没有机会发芽、生根。所以我们就把它归在违缘,障碍我们那个菩提自性开发的那个因缘。
那还有呢,就是曾经造下很重的业,它也是一种障道的因缘。就是譬如我们刚才讲的破根本罪啦或者谤法罪,我们看完《广论》就知道,谤法的业也很重,还有小乘的所谓的五逆重罪啊,这些都是比较严重障道的因缘。所以这些业障障碍在那里的话,我们那个大乘种性也很难开显。
所以这四种就是开发我们内具大乘种性的违缘,我们希望能够远离。
那我们希望具备顺缘,所以要亲近顺缘,顺缘就是希望能够听闻嘛,听闻到大乘的佛法,那我们那个本有的才能够被开发出来啊。所以要遇见那些开示正法的人为助伴,这个是外缘来讲,希望能够来宣说那个大乘法门的,这样的师父啊,或者亲近这样的道场啊、这样的同参道友啊、同行善知识也是很重要的,可以互相鼓励嘛,这是外缘。
那内缘来讲呢,就是我们心意也能够如法的去和种种善法善行相应。就是说今天虽然你有机会听闻佛法,但是如果你内心不相应的话,也是没办法,所以内缘也很重要。
外缘很重要,内缘也重要,这样内外才能够相应。所以内缘就是我们自己本身呢,要能够行五戒啊十善啊,要发菩提心啊、然后行六度啊、十波罗蜜啊等等这些大乘法的内容,我们也要如理的思惟、然后如理的去实践,要实修实证这些大乘法门、还有大乘种种法教的内容,自己本身的心也要跟它相应,然后去把它实践出来,这样我们大乘的种性才能被开发出来。
好,那大乘种性到底有哪一些征兆呢?我们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具备、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大乘种性?那在《十法经》里面讲到:“无暴戾粗恶,诚实正直不欺骗,慈爱众有情,此是菩萨种。”
这就是大乘菩萨的种性,他具备这几个征兆:“无暴戾”就是没有暴戾之气,然后言语也不粗恶,“诚实正直不欺骗”,这就讲到那个无暴戾粗恶,就是讲到我们的身业跟语业是非常的调柔、谦和的。我们说身段要柔软,话语要柔软,然后没有谄曲心,就是正直嘛,然后没有欺诳的心,这就是不欺骗,那对各种众生自然会十分的慈爱、十分的慈悲,这就是慈爱众有情,对一切的众生很自然地、是发自内心很自然会去护念众生,去关怀众生,然后去帮助众生,对他来讲是很自然的事,不用别人劝,也不用自己劝自己,劝了半天还没有很心甘情愿地去做,这就不是菩萨的种性。就是很自然,他天生就是很自然的就做帮助众生的事,天生就是对一切众生非常的慈爱。
那另外《庄严经论》也说:“作业之前起悲心,仰慕大乘具堪忍,于诸善业能奉行,此为菩萨种性兆。”
菩萨种性的征兆也是有这些。“作业之前”,就是在进行任何的作业,或是接触大众的时候呢,首先就会以慈悲心替众生着想,意思是这样,“作业之前起悲心”。然后对大乘法门也是十分的仰慕、喜爱。就是有些人他一听到大乘他就非常的相应,尤其是有关空性的智慧、无我空性的智慧,他就“哦!这个就是我要找的啊!”马上就相应了,这个就是大乘种性的征兆,对大乘的法门,他很好乐去修,听了马上相应、然后马上修,所以他很快就能够成就。
对难行的菩萨法,也是难行能行,他能够不计较得失地去承担大乘,就是说荷担如来家业嘛,把一切众生的那个重担怎么样?一肩挑起,然后不会觉得很沉重。自性众生誓愿度嘛,自性当中的众生我誓愿一切度尽,就是我们昨天讲,一切众生都不在外面嘛,其实都在我们心里面,大海在小水滴里面,所以我们自性里面的众生誓愿怎么样?度尽一切自性的众生,不会觉得很那个困难啦,然后觉得很难忍啦。
所以对那个大乘菩萨种性的,他没有什么忍辱这件事,就是忍辱这件事对他来讲是丝毫没有困难的。我们都说:哎呀,不能发脾气要忍,然后那个人家对不起你要忍,然后这个要忍,那个要忍,好难啊!哪一天就爆发了,对不对?那他就不是大乘种性。
大乘种性他也是,刚才讲了天生他就是很谦卑很柔和,他就是有一颗柔软的心嘛,讲话也柔软,身段也柔软。然后对他来讲,没有什么忍辱这件事,本来就是理所当然:那个众生无理取闹理所当然,众生不能够理解大乘理所当然,众生不听劝理所当然,对不对?全部本来就是这样,因为他,尤其是他没有种子,你叫他怎么生现行?因为我们知道一切种子都是熏修到八识田的嘛。那他没有听闻佛法之前,他的种子都还没种进去啊,你跟他说“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要这样做,要那样做”;可是他种子里面还没有,你们要讲的这些种子他都没有,你叫他怎么起现行?所以我们任何的一个身口意都是要有种子生现行,你才会这样子想,这样说这样做嘛,那都是种子生现行。可是你没有耐心先去耕耘,找一片肥沃的地先让他耕耘,先播种,阳光、空气、水啊,然后慢慢很有耐心地、很有爱心地每天洒慈悲的水,有爱心,慢慢慢慢地让他发芽嘛,慢慢地茁壮,哦,然后才能够成为一棵大树,然后开花结果。
也就是说过程都要非常非常有耐心,那个耐心就是忍辱的基本,叫做耐心啊。这个没有耐心,做事没有耐心,这个要快快快,没有耐心的都很难行菩萨道,所以他忍辱波罗蜜很难成就。忍辱波罗蜜讲白话就是非常有耐心的意思。
他不需要忍耐,本来就是这样,众生本来就是很无明嘛,不然每个都叫佛了嘛,叫众生就是因为他无明还很重才叫众生嘛,他有见惑有思惑有尘沙惑有无明,五十一品无明,你叫他怎么听得懂你讲的是什么?对不对?听不懂也是理所当然,所以你不可以不耐烦啊。
所以同样的话讲一百遍,种子就种下去了嘛,再听不懂讲一千遍,种子也种下去了,那个叫耐心。就是行菩萨道,一定要非常非常有耐心,同样的话一直讲一直讲,都没关系,不会生气哦,没有委屈哦,没有一肚子气、一肚子火,统统都没有。
现在讲到这个重点就是,他会把一切众生的那个重担然后自己一肩挑,一肩挑起,他不会觉得说很重。无量无边的众生呐,度到什么时候?对他来说是没有这个问题;众生很难度,没有这个问题;菩萨道很难行,没有这个问题。对他来讲都是很简单,而且都是理所当然,本来就应该这样的啊,为什么?因为他是大乘种性,因为他无量劫已经发了菩提心,行菩萨道很久了。所以对他来讲都是理所当然,而且很容易就成就的事情,没有那么委屈,没有那么难,也没有那么多问题,不用考虑这么多,就是去做就对了,所以就没有什么难的嘛。
现在就在讲到这个堪忍,堪忍就是你能够忍耐叫做堪忍,忍耐就是修忍辱嘛。也不用修忍辱,为什么?没有一个忍的我,没有忍辱的对象,也没有忍辱这件事,不是吗?三轮体空嘛,没有!根本不需要忍辱,所以忍辱自性也是空的,本来六度十波罗蜜自性都是空的嘛,对不对?既然自性是空的,所以没什么好计较的,就去做就好了,没有这么难,真的没有这么难。
所以这边讲到:对难行的菩萨法,能够不计得失地很勇敢的去承担,而且能够堪忍,然后不会喊“好累啊、好苦啊、好难啊”,都没有这些话出来,然后和波罗蜜相应的善法呢也能够随时奉行,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什么五戒十善啊,然后什么六度啊、十波罗蜜啊这些,和波罗蜜相应的这些法,他都能够依教奉行,就是最后一句“于诸善业能奉行”,对他来讲也没有什么困难。
因为还是有很多人怕破戒不敢去受戒,那个是持戒对他来讲是有点困难的。可是具有大乘种性的(人)不管什么戒,很勇敢的去受,然后很精进地来持,所以菩萨戒没有什么困难啦,就是不忘失菩提心,这点做到,其它大概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忘失菩提心就破了菩萨根本戒了,就是说“这个不要度,那个不要度,众生很难度”,这样就已经破戒了,失去了菩提心你就马上退堕到小乘,小乘和大乘的差别就是有没有菩提心嘛,没有菩提心就是小乘,有菩提心就是大乘。那你退失菩提心忘失菩提心,你就是小乘啊,所以就没有资格当大乘的人。
好,了解了三聚跟五乘性之后呢,我们就能够明白《心经》到底是说给谁听的。还记得吗?刚才那个三聚性嘛,在三聚性当中呢,“正为不定,兼为正定,及为邪定”,三聚性来说还记得吗?第一个是正定聚,第二个是不定聚,第三个是邪定聚。
那你说《心经》到底说给谁听?这个三聚性来讲,它正为不定性来说的。“正”跟“兼”知道吧?真正要度的是不定性,然后兼为正定聚的众生说。那已经正定聚了,为什么还要说《心经》?就是让他们增长妙行,让这个正定聚的众生能够增长妙行,为他们说《心经》。还有为邪定聚的众生说《心经》是作远因缘。
因为我们分成近因、远因、还有极远因,邪定聚的众生是极远因。我们刚才说一阐提的,他要成佛路途很遥远,而且非常的艰辛嘛,对不对?所以只能为他们作远因缘,那现在讲的邪定聚也是,等一下讲的阐提性也是,为他们作远因缘,因为他们成佛的因缘非常的遥远,对他们来讲是极远因。可是对大乘种性的,或者现在讲正定聚的,他就是近因、成佛的近因,就非常的快速。那小乘就是远因、声闻乘的是远因。阐提性的或者邪定聚的是属于极远因。(好像没有写哈,没有写出来?)
好,很容易啦,大乘种性就是、正定聚的是成佛的近因,比较接近嘛。那小乘的种性因为还要让他回小向大,还要说半天。我们昨天讲的嘛,那个三时,分成不同的阶段来讲,还有初转、中转、后转。就是先让那个凡夫跟外道能够接触佛法,能够先进入佛法;那小乘呢能够转向大乘、回小向大;然后大乘权教菩萨又能够转为实教菩萨。
所以对这个凡夫外道啊小乘来讲,他的怎么样?成佛的因就比较遥远嘛,所以叫远因;那本来就具足大乘种性的还有正定聚的他就比较快,所以他是近因。所以现在呢,《心经》是为三聚性的众生,正为不定。因为我们前面看《心经》呢,如果会背的话就知道,你看它的内容,它就是为凡夫还有那个外道,破他们的遍计,著在空或者是有,破他们的遍计所执;然后令小乘的能够回小向大,趋入大乘;然后让权教的菩萨能够不迷于空,令三乘人能够入一乘的中道。
就是那个《心经》的内容都是在讲什么“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全部都是讲给三聚性的众生听的,所以我们就知道它是正为不定,兼为正定还有邪定。正定是让他增长妙行;然后邪定呢,是让他能够作远因缘、成佛的极远因。
那五乘性来说呢,正被如来种性,这就是刚才讲的正定聚,大乘种性,他是成佛的近因,所以《心经》要度的就是如来种性,还有不定性。以五乘性来说,正被如来种性及不定性。不定性就是有我们刚才讲:他的因缘看他是会成为大乘种性、还是声闻种性、还是缘觉种性,如果他能够成为大乘种性的话,就是成佛的近因;如果是熏习声闻、缘觉小乘的,他就会成为成佛的远因,所以他的不定性,成佛有近因也有远因。然后兼为余性,就是邪定聚的或者讲阐提性的,为这样的众生作远因缘,因为他们断灭如来种性,所以他成佛的那个时间非常的遥远,所以为他们作极远因。
所以结论就是:只要具备佛性的、般若性的,都是《心经》要度化的对象,所以我们说它所被机宜,就是说《心经》想要度化的对象呢,就是一切众生,从凡夫外道啦,然后到声闻缘觉,到大乘,包含那个一阐提,断灭种性的,都没有放弃。所以我们知道:佛一定是菩提心非常圆满,心不会弃舍任何一个众生。
所以我们刚才讲什么样的情况下破菩萨戒的根本戒呢?就是你的心弃舍任何一个众生哦,然后忘失菩提心,在任何一个因缘下,任何情况之下你怎么样?忘失菩提心,你的心不是菩提心,当下不是,没有把菩提心装在你的心里,忘失掉菩提心这件事情,那个当下:你做事情的当下,讲话的当下,起心动念的当下,你忘失菩提心,破菩萨戒的根本戒,心弃舍任何一个众生,犯菩萨戒的根本戒。
所以菩提心是从头到尾一定要在的,任何情况之下一定要有的。所以你说菩萨戒好不好持?好持啊,就持一个就好了,因为你有菩提心,其它都不会犯了。其它的戒都是小小戒,虽然有根本戒;可是对于菩提心来讲,如果说你可以随时都不忘失菩提心,随时都…,任何情况之下都不会弃舍任何一个众生,你菩提心就慢慢圆满了嘛,你还会不会杀生、偷盗?不会嘛,你给都来不及了,怎么会偷盗呢?布施都来不及供养都来不及,对不对?你也不忍心杀嘛,你有慈悲心这么强,菩提心都有了,你不可能做伤害众生的事,所以你绝对不可能杀生嘛,对不对?护念众生都来不及,希望一切众生都赶快成就,你怎么可能会去杀生呢?就不会了嘛,所以他是很自然地就持戒清净。
只要有菩提心,我们说消业障最快,积聚资粮最快的原因就在这里,断我执最快的原因就是你念念都是众生,“我”在哪里?没有地方放“我”了嘛,对不对?因为心都装满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已经没位置了。所以这个大海就回归到你这个小水滴了嘛,是不是这样子?
所以其实不难啊,你把一切众生都装到你心里就对了,本来就是你自性的众生嘛,你要把他丢掉哪里去呢?十法界之外吗?也没有啊,十法界也在你的心里嘛,对不对?十法界也在你的心里啊,你要往哪里丢呢?无量无边的法界全部都在你的心里,你要丢到哪里去?所以不知道。
所以就不可能舍弃任何一个众生嘛,因为本来就在你的心里面,你要怎么丢?丢不掉的!赶快心甘情愿的发愿度尽一切众生就对了,这样菩提心很快就圆满。
其实卡就卡在那个“我”啦,本来没有我嘛,《百法》就一直跟你讲“一切法本来无我”,有为法无为法,一切都是无我的。所以知见很重要,然后实修实证更重要,就是说所有听闻的佛法你都要证到才算嘛;不然就是口头禅,讲得很高,然后都没有做到。
好,那《心经》所被的机宜就是一切众生。只要具有佛性的都能够成佛,虽然有近因、远因、极远因的差别。
好,最后讲前面的显说般若,那个“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它就对应整个《心经》哦,从“观自在菩萨”开始,就这个五句密咒包含了整个《心经》。我们知道每个经都有序分,正宗分,还有流通分嘛。所以序分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第一个“揭谛”,这是序分。
接下来就是正宗分:“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第二个“揭谛”。“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是“波罗揭谛”,“揭谛揭谛,波罗揭谛”第三句,就是从“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接下来就是“波罗僧揭谛”嘛,“波罗僧揭谛”就是《心经》的“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然后“菩提”就是从那个“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直到“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就现在的“菩提”。
那“萨婆诃”这个就是流通分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所以“萨婆诃”就是“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然后就“揭谛揭谛,波罗揭谛……”这样连得起来吗?
所以最后流通分就是从“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一直到“即说咒曰”,这个是流通分,然后就是这个五句密咒了嘛。这样听明白吗?
所以这五句就是讲整个《心经》的内容,相对应就是这样的一个关系。
那我们也可以把这个五咒来对应《心经》的经题。《心经》的经题叫什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嘛,对不对?前面两个“揭谛揭谛”就是般若;“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这两句就是波罗蜜多;“菩提萨婆诃”就是心经。所以这五句又可以对应《心经》的经题来说。
所以我们就知道:经就是显咒,咒就是密经,这样听得懂吗?经就是显咒,咒就是密经。这样显密融通,就把第一义的《心经》彻底说清楚了,所以它是显密圆通,说是《心经》,其实它是显的咒,有没有?我们刚才说,前面是显说,后面是密说嘛,所以你前面显说的时候,它其实是显咒;后面密说的时候,是咒,但是它是密经。就是显密融通的意思。
这样就把这个《心经》告一个段落,这个段落是显教的解释。
那我们从下一次来,要讲密教怎么样来解释《心经》的内容,密教又包含了一切法在里面,那我们下一次再继续的解说。
所以到现在为止就是显教的《心经》讲完了。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