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13、断除能忘失菩提心的四种黑法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第二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分二:一、断除能失四种黑法;二、受行不失四种白法。 今初

已受者,守护不令失坏,第二部分是修学于他世也不离发菩提心之因。内容分二:一、断除能失坏的四种黑法;二、受持不失坏的四种白法。

首先介绍断除能失坏的四种黑法。

大宝积经迦叶问品说成就四法,于余生中忘失发心,或不现行。又成就四法乃至未证菩提中间不忘菩提之心,或能现行,此即愿心学处。四黑法中,欺诳亲教及阿阇黎尊重福田者。当以二事了知,一境,二师易知,言尊重者谓欲为饶益,言福田者谓非师数,然具功德,此是迦叶问品释论所说。二即于此境由作何事而成黑法,谓于此等随一之境,故知欺诳则成黑法。欺诳道理者,释论解云:“谓彼诸境以悲愍心举发所犯,以虚妄语而蒙迷之。”总之凡以欺诳之心,作蒙蔽师长等方便,一切皆是。然谄诳非妄者,如下当说,此须虚妄。以集学论说断除黑法即是白法。能治此者,即四白法中第一法故。若于尊重启白余事,而于屏处另议余事,说善知识已正听许,亦是弟子欺蒙师长。

大宝积经迦叶问品说成就四法,于余生中忘失发心,或不现行。又成就四法乃至未证菩提中间不忘菩提之心,或能现行,此即愿心学处。在大宝积经迦叶问品中说:如果做了四种法(黑法),他生之中就会忘失发心或不发心;若是做了四种法(白法),在未证菩提之前,都能不忘失菩提心或能发菩提心,这四种法就是愿心的学处。

四黑法中,欺诳亲教及阿阇黎尊重福田者。什么是四种黑法呢?第一,是欺诳亲教师、阿阇黎、尊长、福田(包括父母在内)。

当以二事了知,一境,二师易知,言尊重者谓欲为饶益,言福田者谓非师数,然具功德,此是迦叶问品释论所说。这分两方面来说明:第一是欺诳的对象。就是亲教师、阿阇黎、尊长、福田这四个对象。前面两个我们比较容易了解;尊长,是为饶益众生的人;福田,是指亲教师、阿阇黎之外,具有功德的人,这是迦叶问品释论中所说的。

二即于此境由作何事而成黑法,谓于此等随一之境,故知欺诳则成黑法。第二是对这四个对象,做了什么事而成了黑法呢?就是只要对任何一个对象,心里明明知道,却故意欺诳,就构成了黑法。

欺诳道理者,释论解云:“谓彼诸境以悲愍心举发所犯,以虚妄语而蒙迷之。”总之凡以欺诳之心,作蒙蔽师长等方便,一切皆是。什么是欺诳呢?

释论中解释:“亲教师等对象,以悲愍心举发你所犯的过错,你却用虚妄不实的话蒙蔽过去。”总之,凡是以欺诳心,做了蒙蔽师长的事情,都属于第一种黑法。

然谄诳非妄者,如下当说,此须虚妄。诳,分虚妄与不虚妄。欺诳阿阇黎等,属于虚妄(有妄欺诳);第四种黑法所说的谄诳,则属于不虚妄(不妄欺诳),下面会说明。

以集学论说断除黑法即是白法。能治此者,即四白法中第一法故。以集学论来说,如何断除这四种黑法呢?就是以四种白法来对治。所以,现在能对治第一种黑法的,正是四种白法中的第一法。(不以欺诳心蒙蔽师长)。

若于尊重启白余事,而于屏处另议余事,说善知识已正听许,亦是弟子欺蒙师长。如果对尊长报告这件事,却在私下说成了另一件事,还说善知识已经答应了,这也算是弟子欺蒙师长。

于他无悔令生追悔。其中亦二,境者,谓他补特伽罗修诸善事,不具追悔。于境作何事者,谓以令起忧悔意乐,于非悔处令生忧悔。释论中说,同梵行者正住学处,以谄诳心令于学处而生蒙昧。此上二法能不能欺,生不生悔皆同犯罪,释论亦同,然释论中于第二罪作已蒙昧。

于他无悔令生追悔。第二种黑法,是于他无悔处,令生追悔。(就是对于他人原本没有追悔的地方,令他心生追悔)。

其中亦二,境者,谓他补特伽罗修诸善事,不具追悔。也分两方面来说明:第一是令生追悔的对象。就是有人做了种种善事,心中没有追悔。

于境作何事者,谓以令起忧悔意乐,于非悔处令生忧悔。第二是对他做了什么事而成了黑法呢?使他心生忧悔的心。对于本来没有忧悔的事,生起了忧悔。

释论中说,同梵行者正住学处,以谄诳心令于学处而生蒙昧。释论中说:同修梵行的人,如果以谄诳心,使他人对正在安住的学处心生蒙昧,就犯了第二种黑法。

此上二法能不能欺,生不生悔皆同犯罪,释论亦同,然释论中于第二罪作已蒙昧。前面所说这两种黑法,不论对方有没有受到欺诳、有没有生追悔的心,都等同犯罪。释论中也是这么说的,只是它把第二种罪叫作已蒙昧(做了以后,令他心生蒙昧)。

说正趣大乘诸有情之恶名等。境者,有说已由仪轨正受发心而具足者,有说先曾发心现虽不具为境亦同,此与经违不应道理。其释论中仅说菩萨余未明说,然余处多说具菩萨律学所学处者,谓正趣大乘似当具足发心。于此作何事者,谓说恶名等。由瞋恚心发起而说,与释论同。对于何境而宣说者,释论说云:“如彼菩萨欲求法者,信解大乘或欲修学,为遮彼故对彼而说。”然了义者即可。其恶称者如云本性暴恶,未明过类。恶名者如云行非梵行,分别而说。恶誉者如云以如是如是行相,行非梵行广分别说。恶赞者通于前三之后,是释论解。此于我等最易现行,过失深重前已略说。又如菩萨起毁訾心,则此菩萨须经尔劫恒住地狱。寂静决定神变经说,唯除毁谤诸菩萨外,余业不能令诸菩萨堕于恶趣。摄颂亦云:“若未得记诸菩萨,忿心诤毁得记者,尽其恶心刹那数,尽尔许劫更擐甲。”谓随生如是忿心之数,即须经尔许劫。更修其道,则与菩提极为遥远,故于一切种当灭忿心,设有现起,无间励力悔除防护。即前经云:“应念此心非善妙,悔前防后莫爱乐,彼当学习诸佛法。”若有瞋恚则其慈悲先有薄弱,若先无者虽久修习亦难新生,是断菩提心之根本。若能灭除违缘瞋恚,如前正修则渐渐增长以至无量。释量论云:“若无违品害心成彼本性。”又云:“由前等流种,渐次增长故,此诸悲心等,若修何能住。”

说正趣大乘诸有情之恶名等。第三种黑法,是对正趣向大乘的诸有情,说他的恶名等。(就是诽谤大乘有情。)

境者,有说已由仪轨正受发心而具足者,有说先曾发心现虽不具为境亦同,此与经违不应道理。其释论中仅说菩萨余未明说,然余处多说具菩萨律学所学处者,谓正趣大乘似当具足发心。第一是诽谤的对象。有的是说:已经由仪轨正受发心、也具足发心的菩萨;有的是说:先前曾经发心、但现在已不具足发心的有情。这个似乎和经中所说互相违背,所以不采纳。

在释论中只说到菩萨,但没有明说是什么样的菩萨,而在其他的地方,大多是说,具足菩萨律仪学处的菩萨,所以,正趣向大乘的有情,似乎应当具足发心的条件,才是现在所说的对象。

于此作何事者,谓说恶名等。由瞋恚心发起而说,与释论同。第二是对于这个对象,做了什么事而成了黑法呢?说了恶名等。主要是因为瞋恚心,才说了恶名等,这个说法,和释论所说的相同。

对于何境而宣说者,释论说云:“如彼菩萨欲求法者,信解大乘或欲修学,为遮彼故对彼而说。”对那些对象说了恶名等呢?在释论中说:“如果有菩萨为了求大乘法,不论是信解大乘、还是想修学大乘,你为了阻止他,而说了一些诽谤的话(如恶称、恶名、恶誉、恶赞等)。”

然了义者即可。然而,对象必须是能了解你所说的内容,才算有犯。其恶称者如云本性暴恶,未明过类。恶称的意思,譬如说:“你就是本性暴恶……。”但没有明说有那些过失的种类。

恶名者如云行非梵行,分别而说。恶名的意思,譬如说:“你行了那些非梵行……。”并且分别说明内容。

恶誉者如云以如是如是行相,行非梵行广分别说。恶誉的意思,譬如说:“你就是以这样、这样的方式行非梵行。”并且详细分别说明内容。

恶赞者通于前三之后,是释论解。恶赞,是释论中才有的解释,前面三者则相同。

此于我等最易现行,过失深重前已略说。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对我们来说是最容易犯的,因为我们还不能真正辨识,谁才是发心的菩萨,但这个过失却是最重的,前面深信业果时,已经约略地说过(由于福田门力大,毁坏如恒河沙的佛塔,不及诽谤菩萨罪的一分……)。

又如菩萨起毁訾心,则此菩萨须经尔劫恒住地狱。又如,对菩萨起轻视、毁谤的心,则造谤的菩萨,就必须经尔许劫,恒住地狱当中。(起瞋心一刹那,住地狱一劫。)

寂静决定神变经说,唯除毁谤诸菩萨外,余业不能令诸菩萨堕于恶趣。寂静决定神变经中说,除了毁谤诸菩萨的业以外,其他的业,不能使诸菩萨堕在恶趣当中。(已发心的菩萨,虽然不免因为过去的业力造恶,但由于发心力强的缘故,能使不堕恶趣。只有诽谤菩萨的罪,不是发心的力量所能掩护。)

摄颂亦云:“若未得记诸菩萨,忿心诤毁得记者,尽其恶心刹那数,尽尔许劫更擐甲。”谓随生如是忿心之数,即须经尔许劫。更修其道,则与菩提极为遥远,故于一切种当灭忿心,设有现起,无间励力悔除防护。摄颂中也说:“如果未授记的菩萨,以瞋恚心毁谤已授记的菩萨,随他所生恶心的刹那数,必须经尔许劫再从头修行。”意思是说,随他所生忿心的刹那数,就必须经多少劫,再从头开始修行,这样离证得菩提的道路,就会变得非常遥远。所以,应当于一切时中灭除忿心,对一切有情不起瞋心;假设生起,就在第二刹那赶快悔除;平时也要尽力地防护,不让它生起。

即前经云:“应念此心非善妙,悔前防后莫爱乐,彼当学习诸佛法。”也是前经所说的:“应当忆念忿恚心并非善妙之法,所以生起时尽快忏除,平时也要多加防护,并且多学习对治瞋恚心、以及发菩提心等佛法的内容。”

若有瞋恚则其慈悲先有薄弱,若先无者虽久修习亦难新生,是断菩提心之根本。若能灭除违缘瞋恚,如前正修则渐渐增长以至无量。如果还有瞋恚,表示慈悲已先薄弱,若是本来就没有慈悲,再怎么久修,也很难生起,这都是瞋恚心重的缘故,所以,瞋恚是断菩提心的根本,应当尽力将它灭除。若是能灭除瞋恚,再依照前面所说的方法正修,菩提心就会渐渐增长,以至于无量。

释量论云:“若无违品害心成彼本性。”又云:“由前等流种,渐次增长故,此诸悲心等,若修何能住。”释量论中说:“如果没有害心的障碍,菩提心就能成就。”又说:“由于先前瞋恚的等流种子,逐渐熏习、增长的缘故,这些慈心、悲心、菩提心,再怎么修习,又如何能安住?”

于他人所,现行谄诳,非增上心。境者,谓他随一有情。于此作何事者,谓行谄诳。增上心者释论说为自性意乐,谄诳者谓于秤斗行矫诈等。又如胜智生,实欲遣人往惹玛,而云遣往垛垄,后彼自愿往惹玛。集论中说,此二俱因贪著利养增上而起,贪痴一分,诳谓诈现不实功德,谄谓矫隐真实过恶,言矫隐者谓于自过矫设方便令不显露。

于他人所,现行谄诳,非增上心。第四种黑法,是对他人行谄诳,无正直心。

境者,谓他随一有情。第一是对象。对其他任何一位有情。

于此作何事者,谓行谄诳。第二是做了什么事而成了黑法呢?做了谄诳的事。

增上心者释论说为自性意乐,增上心的意思,释论中说,是正直心。

谄诳者谓于秤斗行矫诈等。谄诳的意思,是譬如说对于秤、斗,行矫诈等事。

又如胜智生,实欲遣人往惹玛,而云遣往垛垄,后彼自愿往惹玛。又譬如胜智生,本来是想派人到惹玛,却故意说要到比较远的垛垄,等到那个人面有难色,他才说到惹玛就好了,那个人才自愿前往,这也算是谄诳的一种。

集论中说,此二俱因贪著利养增上而起,贪痴一分,诳谓诈现不实功德,谄谓矫隐真实过恶,言矫隐者谓于自过矫设方便令不显露。集论中说,谄和诳,都是因为贪著利养而起的,属于贪、痴各一分。诳,没有功德,诈现为有真实的功德;谄,是矫隐真实的过失和罪恶。什么是矫隐呢?对于自己的过错,想办法隐瞒使它不显露出来,就是矫隐。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