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12、仪轨正受-正行仪轨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正行仪轨者。谓于阿阇黎前,右膝着地或者是蹲踞,恭敬合掌而发其心。如道炬论云:“无退转誓愿,应发菩提心。”仪轨中说:“乃至菩提藏。”故非仅念为利他故,愿当成佛而为发心,是缘所发心乃至未证菩提誓不弃舍,当依仪轨发此意乐。若于愿心学处不能学者,则不应发如是之心。若用仪轨仅发是念,为利一切有情我当成佛者,则于发心学处,能不能学皆可授之,愿心容有如是二类。若用仪轨受其行心,若于学处全不能学,则一切种决定不可。故有说云龙猛与无着所传律仪仪轨,于众多人有可授不可授之差别者,是大蒙昧。复有一类造初发业行法论,说受行心仪轨令数数受,然全不知诸总学处及根本罪,未尝宣说所学差别是令受行最大无义。教授胜光王经说:“若不能学施等学处,亦应唯令发菩提心,能生多福。”依据此意修次初篇云:“若一切种,不能修学诸波罗蜜多,彼亦能得广大果故,方便摄受亦当令发大菩提心。”此说若于施等学处不能修学,容可发心,不可受戒,最为明显。

正行仪轨者。如何受的仪轨,第二部分是正行仪轨。

谓于阿阇黎前,右膝着地或者是蹲踞,恭敬合掌而发其心。正行仪轨,是在阿阇黎面前,右膝着地(在印度)或者是两脚蹲地(在西藏),恭敬合掌,然后发心。

如道炬论云:“无退转誓愿,应发菩提心。”发心,应该如道炬论中所说:“发不退转誓愿的菩提心。”

仪轨中说:“乃至菩提藏。”故非仅念为利他故,愿当成佛而为发心,是缘所发心乃至未证菩提誓不弃舍,当依仪轨发此意乐。什么是不退转的誓愿呢?仪轨中说:“一直到证得菩提为止。”意思是说,不仅仅是为了“利益众生,愿当成佛”而发心,而且这个发心,一直到未证菩提之前,也誓愿不弃舍,这才是不退转的誓愿。所以,应当依仪轨发这样的心。

若于愿心学处不能学者,则不应发如是之心。如果对于愿心学处不能学习的人,就不要发这样的心。因此,必须先自我衡量,看自己是不是能发不退转的愿菩提心。

若用仪轨仅发是念,为利一切有情我当成佛者,则于发心学处,能不能学皆可授之,愿心容有如是二类。若是仅依仪轨念诵,心念“为利一切有情我当成佛”的话,那无论发心学处能不能学,都可以传授发心仪轨,因为发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经发了不退转的愿菩提心,这时对愿心学处则一定能学;一种是仅依仪轨念诵,心念“为利一切有情我当成佛”,并没有发不退转的誓愿,这时对愿心学处则不一定能学。

若用仪轨受其行心,若于学处全不能学,则一切种决定不可。但是,如果已经依仪轨受了菩萨戒,却对学处完全不能学的话,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故有说云龙猛与无着所传律仪仪轨,于众多人有可授不可授之差别者,是大蒙昧。所以,有人说:龙树和无着菩萨,在所传菩萨律仪的仪轨当中,有可授、不可授的差别,这完全是蒙昧无知的说法,因为不能学习学处的人,是绝对不能受菩萨戒的。

复有一类造初发业行法论,说受行心仪轨令数数受,然全不知诸总学处及根本罪,未尝宣说所学差别是令受行最大无义。但却有一类人,对初发心的学人,鼓励他们多多去受行心仪轨(受菩萨戒),像这样完全不知道所有学处和根本罪的内容,也不曾宣说所学的差别,只是一味地受行心仪轨,实在没有太大的意义。

教授胜光王经说:“若不能学施等学处,亦应唯令发菩提心,能生多福。”教授胜光王经中说:“若是还不能学习布施、持戒……等学处的人,可以先教他发菩提心,因为这样也能生出多福。”

依据此意修次初篇云:“若一切种,不能修学诸波罗蜜多,彼亦能得广大果故,方便摄受亦当令发大菩提心。”此说若于施等学处不能修学,容可发心,不可受戒,最为明显。依据这个道理,在修次初篇中也说:“如果不能修学布施等波罗蜜多,也能得广大的果报,所以应当方便摄受,使他能发大菩提心。”因此,对于还不能修学布施等学处的人,可以依仪轨方便令发愿心,但不可受戒,这是很明显可受、不可受戒的差别了。

受心仪轨者。“惟愿现住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于我存念,阿阇黎耶存念,我名某甲,若于今生,若于余生,所有施性戒性修性善根,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以此善根如昔如来应正等觉及住大地诸大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如是我名某甲,从今为始乃至菩提,亦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有情未度而当度之,未解脱者而令解脱,诸未安者而安慰之,未涅槃者令般涅槃。”如是三说。皈依仪轨,及此二种,虽未明说须随师念,然实须之。此是有师之轨,若未获得阿阇黎者应如何受,觉所造发心轨云:“若无如是阿阇黎耶,自发菩提心之仪轨者,自当心想释迦牟尼如来及其十方一切如来,修习礼供诸仪轨等,舍其请白及阿阇黎语,皈依等次第悉如上说。”如此而受。

受心仪轨者。“惟愿现住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于我存念,阿阇黎耶存念,我名某甲,若于今生,若于余生,所有施性戒性修性善根,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以此善根如昔如来应正等觉及住大地诸大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如是我名某甲,从今为始乃至菩提,亦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有情未度而当度之,未解脱者而令解脱,诸未安者而安慰之,未涅槃者令般涅槃。”如是三说。受发心仪轨文:“惟愿现住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于我存念,阿阇黎耶存念,我名某甲,若于今生,若于余生,所有施性戒性修性善根,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以此善根如昔如来应正等觉及住大地诸大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如是我名某甲,从今为始乃至菩提,亦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有情未度而当度之,未解脱者而令解脱,诸未安者而安慰之,未涅槃者令般涅槃。”这样重复说三遍。文中的“存念”,是依这个对境受发心仪轨;“若于余生”,是指过去生而言;“所有施性戒性修性善根”,是能受发心的资粮;“有情未度而当度之”,指八地以上菩萨,虽然烦恼障已断,但微细的所知障还未断,所以发心使他能得二障净尽菩提而得度之;“未解脱者而令解脱”,是指已断恶趣,还未断生死的有情,令断生死;“诸未安者而安慰之”,指还未出恶趣的有情,令出恶趣;“未涅槃者令般涅槃”,这里的涅槃,指的是无住涅槃。凡夫住生死、小乘住涅槃,只有佛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称为无住涅槃。所以,还未得无住涅槃的有情,令得无住涅槃。

皈依仪轨,及此二种,虽未明说须随师念,然实须之。前面的皈依仪轨,和现在的发心仪轨,虽然没有明说必须随师念诵,而实际上是必须如此。

此是有师之轨,若未获得阿阇黎者应如何受,以上所说,是有师的时候,可按照这个仪轨受,可是,如果找不到阿阇黎(以具足愿、行二心的阿阇黎最佳,若无,只具足愿心有大乘法相的也可。)的话,又应当如何受呢?

觉杄所造发心轨云:“若无如是阿阇黎耶,自发菩提心之仪轨者,自当心想释迦牟尼如来及其十方一切如来,修习礼供诸仪轨等,舍其请白及阿阇黎语,皈依等次第悉如上说。”如此而受。在阿底峡尊者所造发心仪轨当中曾说:“如果没有以上所说的阿阇黎,可以自己发心受,受菩提心的仪轨时,观想释迦牟尼如来、及十方一切如来,在自己的面前,然后修礼敬、供养等仪轨,去掉请白和阿阇黎存念我的语句,而改为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存念我,这样就可以了。其他皈依等次第,和上面所说的相同。”应该这样来受。

完结仪轨者。阿阇黎耶应为弟子,宣说愿心诸应学处。完结仪轨者。如何受的仪轨,第三部分是完结仪轨。

阿阇黎耶应为弟子,宣说愿心诸应学处。这时,阿阇黎应该为弟子,宣说所有愿心的学处,就是下面所说,得已,守护不令失坏等内容。

第二得已守护不令失坏者,谓当知学处故应宣说。此中分二:一、修学现法不退发心之因;二、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初中分四:一、为于发心增欢喜故,应当修学忆念胜利;二、正令增长所发心故,应当修学六次发心;三、为利有情而发其心,应学其心不舍有情;四、修学积集福智资粮。今初

正受菩提心的仪轨,第二部分是已受者,守护不令失坏。

既然已经正受菩提心仪轨,就应当知道学处的内容,所以接下来阿阇黎就会为其宣说,如何守护不令失坏。内容分二:第一、修学于此世发心不退之因;第二、修学于他生也不离发菩提心之因。

第一、修学于此世发心不退之因,又分为四:(一)为了对发心增长欢喜,应当修学忆念菩提心所有殊胜的利益;(二)为了增长所发的菩提心,应当修学六次发心;(三)既然为了利益有情已发了菩提心,就应当修学心不弃舍有情;(四)修学积集福德智慧资粮。

首先介绍思惟菩提心所有殊胜的利益。

若阅经藏或从师闻,思菩提心所有胜利,华严经中广宣说故应当多阅。如前所引说如一切佛法种子,又说总摄菩萨一切行愿故,犹如总示。谓若广说支分无边,于总示中能摄一切,故谓总示。又如嗢柁南,摄集一切菩萨道法所有扼要,说为嗢柁南。菩萨地中所说胜利,是愿心胜利,彼最初发坚固心有二胜利,一谓成就尊重福田,二能摄受无恼害福。第一者如云:

“天人世间皆应敬礼。”谓发心无间,即成一切有情所供养处。又如说云:

“发心无间,由种性门,亦能映蔽诸阿罗汉。”谓成尊上。又说:“虽作小福,亦能出生无边大果,故为福田,一切世间悉应依止,犹如大地。”谓如一切众生父母。第二者如说得倍轮王护所守护,若寝若狂或放逸时,诸恶药叉宅神非人不能娆害。若余众生为欲息灭疾疫灾横所用无验咒句明句,若至此手尚令有验,何况验者。由此显示息灾等业,发心坚固则易成办。诸共成就,若有此心亦得速成,随所居处,于中所有恐怖斗诤,饥馑过失非人损恼,未起不起设起寻灭,转受余生少病无病,不为长时重病所触,常为众生宣说正法,身无极倦念无忘失心无劳损。

若阅经藏或从师闻,思菩提心所有胜利,华严经中广宣说故应当多阅。不论是翻阅经藏,或者从善知识处听闻,有关菩提心所有殊胜的利益(如华严经发心品中所广为宣说的内容),都应当多多参阅、思惟。

如前所引说如一切佛法种子,又说总摄菩萨一切行愿故,犹如总示。正如前面所说,菩提心有如一切佛法的种子;又说:菩提心总摄一切菩萨的行愿,这些都好比是总示。

谓若广说支分无边,于总示中能摄一切,故谓总示。又如嗢柁南,摄集一切菩萨道法所有扼要,说为嗢柁南。若是要广说支分,应有无边,但一切的支分,都能含摄在总示之中,所以才称为总示。就好比嗢柁南,能摄集一切菩萨道法的所有扼要,所以称为嗢柁南(总聚的意思)。

菩萨地中所说胜利,是愿心胜利,彼最初发坚固心有二胜利,一谓成就尊重福田,二能摄受无恼害福。在菩萨地中所说的殊胜利益,指的是发菩提愿心的殊胜利益。只要最初发起坚固的愿心,就有两种殊胜的利益:一种是成就无上的福田;另一种是能摄受无恼害福。

第一者如云:“天人世间皆应敬礼。”谓发心无间,即成一切有情所供养处。第一种,能成就无上福田的意思,是说:“一旦发心,一切天人世间,都应当礼敬他。”也就是在发愿心的第二刹那,立即成为一切有情所应供养的对象。

又如说云:“发心无间,由种性门,亦能映蔽诸阿罗汉。”谓成尊上。又如论中所说:“在发心的第二刹那,以种性来说,就已经能超过阿罗汉了。”因为在发心的第一刹那,就已入大乘种性,所以在第二刹那,能超过阿罗汉等的小乘种性,这就是为什么称为“成就无上”的意思。

又说:“虽作小福,亦能出生无边大果,故为福田,一切世间悉应依止,犹如大地。”谓如一切众生父母。又说:“虽然所做的只是小小的福业,却能生出无边的大果,所以称为福田,是一切世间都应依止的,有如大地一样。”也有如一切众生的父母。(一切众生,以父母为主,而一切成佛的因缘,以菩提心为主。)

第二者如说得倍轮王护所守护,若寝若狂或放逸时,诸恶药叉宅神非人不能娆害。第二种,能摄受无恼害福的意思,是说能得加倍于转轮圣王守护神的守护(转轮圣王常有一千位大药叉神围绕守护),无论是在睡眠、痴狂(迷闷)或放逸时,诸恶药叉、宅神或非人,都不能扰害(这三个时间最容易受到非人等的扰害)。

若余众生为欲息灭疾疫灾横所用无验咒句明句,若至此手尚令有验,何况验者。像其他众生,为了息灭疾病、瘟疫、灾难、横祸等,所用的密咒(诸佛菩萨所传的)、明咒(药叉非人所加持的),在没有效验的时候,到了发心菩萨的手里,都变得很灵验,至于那些本来就很灵验的咒语,当然就更不必说了。

由此显示息灾等业,发心坚固则易成办。由这个可以显示,修息、增、怀、诛等密法的时候,发心坚固的菩萨,比较容易获得成就。

诸共成就,若有此心亦得速成,随所居处,于中所有恐怖斗诤,饥馑过失非人损恼,未起不起设起寻灭,转受余生少病无病,不为长时重病所触,常为众生宣说正法,身无极倦念无忘失心无损恼。还有其他的共同成就(成佛),如果有愿菩提心的话,也能快速成就。不论居住在什么地方,所有恐怖斗争、饥馑灾祸、非人损恼等事,不会发生,如果发生,很快就会消灭。他生来世也能得少病、无病、不会被长时重病所恼的果报。为众生宣说正法时,身不疲倦、念不忘失、心不劳损。

菩萨安住种性之时,由其自性粗重微薄,既发心已,身心粗重转复薄弱,由其成就堪忍柔和,能忍他恼不恼于他,见他相恼深生悲恼,忿嫉谄覆等多不现行,设暂现起亦无强力,不能久住速能远离,难生恶趣,设有生时速得解脱,即于恶趣受小苦故,即由此缘深厌生死,于彼有情起大悲心。菩提心福若有色形,虽太虚空亦难容受,以诸财宝供养诸佛,尚不能及此福一分。勇授问经云:“菩提心福德,假设若有色,遍满虚空界,福尤过于彼。若人以诸宝,遍满恒沙数,诸佛刹土中,供养世间依。若有敬合掌,心敬礼菩提,此供最殊胜,此福无边际。”传说觉杄绕金刚座时,心作是念:

“当修何事而能速证正等菩提。”时诸小像起立请问诸大像曰:“欲速成佛当修何法。”答曰:“当学菩提心。”又见寺上虚空之中,有一少女问一老妇,亦如前答。由闻是已,于菩提心,心极决定。由是能摄大乘教授一切扼要,一切成就大宝库藏,超出二乘大乘特法,策发菩萨行广大行,最胜依止,应知即是菩提之心。于修此心当渐增长勇悍欢喜,如渴闻水,乃至多劫以希有智,最极深细观察诸道,诸佛菩萨唯见此是速能成佛胜方便故。如入行论云:“能仁多劫善观察,唯见此能利世间。”

菩萨安住种性之时,由其自性粗重微薄,既发心已,身心粗重转复薄弱,由其成就堪忍柔和,能忍他恼不恼于他,见他相恼深生悲恼,忿嫉谄覆等多不现行,设暂现起亦无强力,不能久住速能远离,难生恶趣,设有生时速得解脱,即于恶趣受小苦故,即由此缘深厌生死,于彼有情起大悲心。一旦进入菩萨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烦恼习气就会变得很微薄,这是因为发菩提心,能使身心烦恼渐渐转为薄弱的缘故;能成就忍辱柔和,能安忍他人的恼害,而不恼害他人,见到他人互相恼害,心中生起深切的悲悯;同时忿恨、嫉妒、谄曲、覆藏等烦恼,也多不现行,就算暂时现起,也不会形成强大的力量,很快就会消失、远离;所以很难生在恶趣当中,假设有投生恶趣的话,也很快就得解脱,而且在恶趣时所受的苦也很微小,反而能因为这个因缘深深厌离生死,对受苦的有情生起想为其拔苦的大悲心。

菩提心福若有色形,虽太虚空亦难容受,以诸财宝供养诸佛,尚不能及此福一分。发菩提心所获得的福,如果有形色可以衡量的话,就算穷尽整个太虚空,也难以容受,若是要作比较的话,就是以种种财宝来供养诸佛,所得的福也不及发菩提心的一分。

勇授问经云:“菩提心福德,假设若有色,遍满虚空界,福尤过于彼。若人以诸宝,遍满恒沙数,诸佛刹土中,供养世间依。若有敬合掌,心敬礼菩提,此供最殊胜,此福无边际。”正如勇授问经中所说:“菩提心所生的福德,假设有形体的话,就算遍满整个虚空界,也无法容受(喻无量)。如果有人拿遍满恒河沙数的诸宝,到诸佛刹土中去供养诸佛,其所获得的福,比不上有人恭敬、合掌、一心礼敬菩提来得殊胜,因为以菩提心作为供养所获得的福无有边际(喻无边)。”

传说觉绕金刚座时,心作是念:“当修何事而能速证正等菩提。”时诸小像起立请问诸大像曰:“欲速成佛当修何法。”答曰:“当学菩提心。”又见寺上虚空之中,有一少女问一老妇,亦如前答。由闻是已,于菩提心,心极决定。传说阿底峡尊者在绕金刚座(藏人有绕塔修行的习惯)时,心里面想:“应当修什么法,才能快速证得菩提呢?”这时小佛像纷纷站起来,请问大佛像说:“想快速成佛,应当修什么法?”大佛像回答说:“应当学菩提心。”又看见寺上的虚空之中,有一少女问一老妇同样的问题,也是回答:“应当学菩提心。”听到这样的答案之后,更坚定了阿底峡尊者,要修学菩提心的决心。(才有日后依止金洲大师十四年,学习菩提心的因缘。)

由是能摄大乘教授一切扼要,一切成就大宝库藏,超出二乘大乘特法,策发菩萨行广大行,最胜依止,应知即是菩提之心。这个菩提心,能摄大乘教授的一切扼要;是一切成就的大宝库藏;也是超出二乘的大乘特别法;能策励菩萨行广大行最殊胜的依止,当知就是菩提心。(菩萨就是因为依止菩提心,才能行一切难行、难忍的广大行。)

于修此心当渐增长勇悍欢喜,如渴闻水,乃至多劫以希有智,最极深细观察诸道,诸佛菩萨唯见此是速能成佛胜方便故。如入行论云:“能仁多劫善观察,唯见此能利世间。”既然已经知道发菩提心的殊胜利益,就应当多多修习,使它能逐渐增长,必须做到勇悍欢喜,就像患渴已久的人,忽然听到饮水的名字,是那样欢喜踊跃的心情。这个菩提心,是诸佛菩萨,经过多劫以来,以最希有的智慧,最深细的观察,才在一切的法门当中,见到了唯一能快速成佛的方法。正如入行论中所说:“佛在多劫以来,经过了智慧的观察,只见到这个唯一能利益世间的法门。”

正令增长所发心故,修学六次发心分二:一、不舍所发心愿;二、学令增长。今初修学于此世发心不退之因,第二部分是为了增长所发的菩提心,应当修学六次发心。内容分二:一、修学不舍弃所发的愿心;二、修学使它增长。

首先介绍修学不舍弃所发的愿心。

如是以佛菩萨知识为证,立彼等前立大誓愿,未度有情令度脱等。次见有情数类繁多行为暴恶,或见长久须经多劫励力修行,或见二种资粮无边难行皆须修学,为怯弱缘,若更舍置发心重担,较别解脱他胜之罪,尤为重大。如摄颂云:“虽经亿劫修十善,欲得独胜及罗汉,尔时戒过戒失坏,发心重过他胜罪。”此说菩萨毁犯尸罗,以能防护二乘作意,即是菩萨最胜尸罗,故若失此即是破戒。若未舍此,纵于五欲无忌受用,犹非破坏菩萨不共防护心故。即前经云:“菩萨受用五欲尘,皈依佛法及圣僧,作意遍智愿成佛,智者应知住戒度。”若弃如是所受之心,则须长夜驰骋恶趣。入行论云:“于少恶劣物,由意思布施,若人后不施,说为饿鬼因。若于无上乐,至心请唤已,欺一切众生,岂能生善趣。”是故此论又云:“如盲于粪聚,获得妙珍宝,如是今偶尔,我发菩提心。”谓当思念我得此者极为希有,于一切种不应弃舍,更当特缘此心,多立誓愿刹那不舍。

如是以佛菩萨知识为证,立彼等前立大誓愿,未度有情令度脱等。次见有情数类繁多行为暴恶,或见长久须经多劫励力修行,或见二种资粮无边难行皆须修学,为怯弱缘,若更舍置发心重担,较别解脱他胜之罪,尤为重大。虽然按照前面所说仪轨,诸佛、菩萨、善知识作证,并且站在他们的面前,立下“未度有情、令得度等”的大誓愿。但是,日后却因为见到有情的数量、种类这么多,行为这么暴恶(造恶不断);或见到必须经过长久历劫精进修行(需时遥远);或见到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无边难行,皆须一一修学。以此为缘心生怯弱,因此舍下发心的重担,这样弃舍发心的罪过,比别解脱戒的他胜罪还要严重。

如摄颂云:“虽经亿劫修十善,欲得独胜及罗汉,尔时戒过戒失坏,发心重过他胜罪。”正如摄抉择分中所说:“经过亿劫修习十善,想证得独觉及罗汉的果位,如果这时戒律有过失或失坏时,罪业极重。但弃舍发心的罪业,比这个他胜罪还重。”

此说菩萨毁犯尸罗,以能防护二乘作意,即是菩萨最胜尸罗,故若失此即是破戒。若未舍此纵于五欲无忌受用,犹非破坏菩萨不共防护心故。为什么舍弃发心的罪业这么重呢?那是因为菩萨戒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能防止二乘人只为自己解脱的发心,只要能达到防护的功能,就是最殊胜的菩萨戒,但是现在却弃舍了发心,这样就等于破了菩萨的根本戒,所以罪业很重。如果能不弃舍发心,纵使你仍然毫无节制地受用五欲之乐,也并没有破坏防护二乘作意的心。

即前经云:“菩萨受用五欲尘,皈依佛法及圣僧,作意遍智愿成佛,智者应知住戒度。”若弃如是所受之心,则须长夜驰骋恶趣。也就是前经所说的:“菩萨虽然受用五欲,只要他能皈依佛、法、僧三宝,并且发心为利众生愿成佛,有分辨智慧的人就应当知道,他仍然安住在持戒波罗蜜当中。”若是弃舍曾经所受(菩萨誓愿)的发心,就必须长夜流转在恶趣当中。

入行论云:“于少恶劣物,由意思布施,若人后不施,说为饿鬼因。若于无上乐,至心请唤已,欺一切众生,岂能生善趣。”入行论中也说:“如果本来想要布施很少的下劣物,但后来因为悭贪没有布施,要知道这样就已经种下将来堕饿鬼的业因。现在,对于证得佛果已经诚恳地发下誓愿,却又怯弱地退失发心,像这样欺骗一切众生的行径,又怎能生善趣呢?”

是故此论又云:“如盲于粪聚,获得妙珍宝,如是今偶尔,我发菩提心。”谓当思念我得此者极为希有,于一切种不应弃舍,更当特缘此心,多立誓愿刹那不舍。因此,入行论中又说:“有如盲人在粪堆中,获得微妙的珍宝,这是多么幸运、难得的事;如今我能于偶然间发下菩提心,也是同样幸运、难得的事。”所以应当思惟:我今能得如此殊胜菩提心的教授,实在非常希有难得,应当于一切时中不弃舍,更当缘此发心多立誓愿刹那不舍。

第二者如是不舍尚非满足,须昼三次及夜三次励令增长。此复如前所说仪轨,若能广作即如是行,若不能者,则应明想福田,供诸供养修慈悲等六返摄受。其仪轨者,谓“诸佛正法众中尊,乃至菩提我皈依,以我所修布施等,为利众生愿成佛”每次三返。

第二者如是不舍尚非满足,须昼三次及夜三次励令增长。为了增长所发的菩提心,应当修学六次发心,第二部分是修学使它增长。像这样不舍弃所发的愿心,对于修学发心来说,还是不够的,必须白天三次、夜晚三次,励力使它增长。

此复如前所说仪轨,若能广作即如是行,若不能者,则应明想福田,供诸供养修慈悲等六返摄受。该如何使它增长呢?可以依照前面所说发心的仪轨来广修,如果不能广修,就应该先将福田观想清楚,供上种种供养之后,修慈悲等仪轨,白天三次、夜晚三次,共分六次来受持。

其仪轨者,谓“诸佛正法众中尊,乃至菩提我皈依,以我所修布施等,为利众生愿成佛”每次三返。至于发心的仪轨,是念诵:“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我皈依,以我所修诸善根,为利众生愿成佛”每次三遍。

学心不舍有情者。道炬论及发心仪轨中说学处时,虽未说及,道炬释云:

“如是摄受不舍有情,于菩提心所缘及其胜利,发心轨则,共同增长及不忘故,应当守护。”尔时数之与根本文,意无乖违,故于此事,亦应修学。心弃舍之量者,依彼造作非理等事而为因缘,便生是念,从今终不作此义利。

学心不舍有情者。修学于此世发心不退之因,第三部分是应当修学心不弃舍有情。

道炬论及发心仪轨中说学处时,虽未说及,道炬释云:“如是摄受不舍有情,于菩提心所缘及其胜利,发心轨则,共同增长及不忘故,应当守护。”

尔时数之与根本文,意无乖违,故于此事,亦应修学。应当如何修学心不弃舍有情?在道炬论和发心仪轨中说学处的时候,并没有特别说明。道炬释中说:“应当如此摄受不舍有情,对于菩提心的所缘、殊胜的利益、发心轨则,应当守护不忘失并使它增长。”以这段话看来,其中的文意,和现在所说的内容是相合的。所以,应当修学心不弃舍有情。

心弃舍之量者,依彼造作非理等事而为因缘,便生是念,从今终不作此义利。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才算是心弃舍有情呢?简单地说,当他对你做出不合理等事情的时候,你的心中便生起这样的念头:“从今以后,我绝对不再做任何对你有利益的事了。”这时,就是心弃舍有情。

修学积集二种资粮者。从以仪轨受愿心已,当日日中供三宝等勤积资粮,是能增上菩提心因。此除先觉传说而外,虽未见有清净根据,然有大利。

修学积集二种资粮者。修学于此世发心不退之因,第四部分是修学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从以仪轨受愿心已,当日日中供三宝等勤积资粮,是能增上菩提心因。

从受愿心仪轨之后,就应当每天供奉三宝等来精勤积集资粮,以做为增长菩提心之因。

此除先觉传说而外,虽未见有清净根据,然有大利。这样的做法,除了西藏先觉们的传说之外,在大经论中,并没有见到有任何的根据,然而却有大利益。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