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t18、二空观:观心无我的修法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经文:

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好,我们接下来说的是“观心无我”的修法。我们看经文:

“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四缘假合,妄有六根”,这个“四缘”就是地、水、火、风这四大因缘;“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所以藉由四大因缘的假合,才妄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我们就知道,所谓的六根哪里来的?四大因缘的假合,才有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

那为什么称为“妄有”呢?在本来无生中虚妄有生,所以称为“妄有”。我们前面观身无我,已经了知身是虚妄的,对不对?现在这个虚妄的身,还要生起六根,所以是虚妄的有六根,称为妄有,就说明它不是真实有,是虚妄的有。所以我们知道四大也不是真实有,由四大因缘所假合的六根也不是真实有,都是虚妄有的。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一个在中,一个在外。什么在中呢?四大在中,六根在外,因为眼睛要面对色尘、耳根要对声尘,所以相对四大假合的身体来说,它好像是往外,六根面对六尘,眼要见色尘,好像是往外,所以它就是在外;中,就是四大假合,这个是中。四大在中,六根在外,这样中外和合,才假有这个妄身。所以我们这个虚妄的身体,就是四大在中,六根在外,这样假合成为虚妄的身。

“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这就说明我们所谓的“心”,它到底是怎么来的?有了这个虚妄的身,你只有六根、六尘,那可不可以产生六识的作用?没办法,对不对?还有一个功能,那个功能是什么?就是现在讲的“妄有缘气,于中积聚”,这个虚妄而有能缘的气分,入于六根之中积聚,似有缘虑之相,假名为心。就说明我们所谓的心,一般我们所谓我的心,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

那什么是“缘气”呢?就是能缘的气分。这个能缘的气分就是我们自性的功能。我们眼根为什么能够看东西?耳根为什么能够听闻种种的声音呢?它就有一个功能,它的功能就是来自于我们自性本来有这样的功能:能见、闻、觉、知的功能,但是它必须透过六根面对六尘,它才能产生六识的作用。所以这个能缘的气分,它入于六根之中积聚,就是说这个自性的功能,随时要在六根当中,当它有六尘境界现前的时候,它才能够产生六识的作用,所以我们说它入于六根之中积聚。积聚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自性的功能,都一直在我们六根当中,所以随时有六尘境界现前,它随时就能产生六识的作用;随时要用就有,当六尘境界现前,它就有;六尘境界没有现前,它还是积聚在六根当中,没有起作用。

所以,这个能缘的气分就是自性的功能,它入于六根之中积聚,在缘六尘境界的时候就有能见、能闻、能觉、能知,我们说见闻觉知就是这么来的。有能见、能闻、能觉、能知的作用;但是这个作用它不是真实有,所以称为妄有,又是虚妄有,不是真实有。

那什么是“缘相”呢?缘相,就是六根缘六尘境界的时候,所引起的妄心,就是缘虑之相。缘相,就是缘虑之相。为什么说这个缘虑之相“假名为心”呢?因为缘虑之相,有六尘境界现前的时候才有,没有六尘境界现前的时候它就没有作用,所以我们才说它“假名为心”。

我们就知道这个心,看起来好像有缘虑之相,就是我们所谓缘虑的心,这个缘虑的心怎么产生呢?就是六根面对六尘的时候,我们自性的功能自然就能够产生这样的作用、六识的作用;但是这个心它没有自体,并没有它的自体,它必须要依托六尘境界才能够生起;所以有境界的时候它才有,没有境界就没有,所以说它是假名,假名就是这么来的。它不是真正的心,它不是我们真心,不是我们不生不灭的心,所以是妄心。

我们都把妄心当作真心,这个妄心它是有生灭的,有境界现前它才产生,我们的自性功能才产生作用;没有六尘境界现前的时候,它就不能够产生作用,所以假名为心,是这么来的。

所以我们就知道,这六个识它都能够称为心;但是这边的“假名为心”这个心,是说缘虑之心。那这个缘虑之心是怎么来的?我们刚才讲过,六根面对六尘,产生六识,所以我们就知道这六个识都能够称为心;但是这边的心特别是指第六意识的心、第六意识。我们一般以为我的心是我的心在看、我的心在听,以为是我的心;可是这个心并不是真心,它是缘虑之心,六尘境界现前才有。

那为什么是第六意识,而不是前五识呢?我们就要知道,前五识它的功能没有这么强,就是说眼识它只能缘眼根所面对的色尘境界,它不能够缘耳根面对的声尘境界,眼识不能听,眼识只能看,耳识只能听,所以它就有局限。这个五根面对五尘境界,产生五识,它不能够交叉作用。但是第六意识可以,就是我们前五识产生功能的时候,一定有第六识在里面,所以变成说第六识不但能够缘前五识,同时生起作用,它还可以单独作用,就是所谓的独影意识,就是第六意识没有前五识的功能,它一样可以产生作用。所以我们就知道,这个缘虑之心最强的是第六意识,它不但能够跟前五识同时生起作用,它还可以单独作用。譬如说:我们的梦境、在定境当中所产生种种的影相,这个都是第六意识的独影境,没有前五识的帮忙,它一样可以作用,所以我们就知道第六识它的功能最强,就是能缘虑的功能最强。

所以这边所谓的“假名为心”,这个“心”就是指的第六意识。所以众生才会妄认第六意识为自心相,它就是这么来的。

第六意识,我们知道它能缘的力量非常强,前五识能缘的力量非常薄弱,就是因为眼识只能缘眼根所对的色尘之境,耳识只能缘耳根所对的声尘之境,不能缘他根所对的尘境,所以说它能缘的力量非常薄弱;第六意识能够通缘六根所对的尘境,所以它能缘的力量非常强。所以我们就知道第六意识它有两个部分:

一个是和前五识一起作用的,就是我们刚才讲,前五识作用的时候一定有第六识,这个时候的第六识叫做“明了意识”。就是说我们眼识只是看,但是你怎么知道看到什么?那是因为有第六意识的分别,你才知道你看到了什么,所以称为明了意识。这是第一种的第六意识的部分,叫做明了意识。这个明了意识,能够缘前五尘的境界,缘过之后,就收归意根,所以它有两个名称,它能够叫做“同时意识”,为什么叫做同时意识?因为它和前五识同时生起,所以叫做同时意识;也因为它和前五识俱缘五尘境界,所以又称“五俱意识”。这是“明了意识”,它称为同时意识、又称为五俱意识。

所以前五识生起作用的时候,一定有第六识。譬如说眼识,眼识为什么能够生起作用?它虽然是自性的功能,但是它也是因缘所生,对不对?境有则有;境界没有现前,它就没有那个功能,所以虽然自性的功能一直都在,但是也要有六尘境界现前,它才能够生起作用。像眼识的话,它必须要有九缘生,九个因缘才能够有眼识的功能,就是说我们眼睛能够看到东西,它必须要有九个因缘,所以我们就知道它是因缘所生,它是生灭法。这九个因缘,缺任何一个,你的眼识都没有办法圆满地发挥它的作用,就是说你眼睛就没有办法看到,只要缺一个因缘都没有办法,所以它是九个因缘。就是你眼睛要看的话,要有眼根;还要有色尘;还要有光线,黑暗当中看不见;还要有距离,你放在眼睛前面就看不见,所以它必须要有距离;还要有作意,什么叫做作意?我们念过《百法》就知道,引心趣向外境的那个叫作意,所以你的心没有想要往外面看的话,没有这个作意的话,你的心也不会跑出去,就是说你眼识也没有办法发挥作用,所以它一定要有作意;然后种子生现行嘛,所以它一定要有种子,这是自类的种子;还有什么呢?第六识,所以前五识一定有第六识在里面,第六识叫做分别依,就是说你眼睛知道看到什么,耳朵知道听到什么声音,这个分别是怎么来的,就是第六意识的功能。

那还要有第七识,第七识叫做染净依,就是你的第六意识分别之后,第七识就加上它的恒审思量,执八识的见分为我,这个它是染净依;所以你第六意识有分别之后,那个“我”就加进去了,就是我在看、我在听,那个是第七识的功能。那为什么叫做染净依呢?如果你第六意识如果能够转成妙观察智的时候,你的第七识就是平等性智,这个时候就是清净的,所以菩萨清净的眼虽然看众生,但是他没有分别、执著、妄想,所以这个时候虽然有第七识的作用,但是它是清净的。可是我们凡夫就不一样,他是染著的,因为那个我的观念马上就加进去,所以它就变成说你眼睛看到种种东西分别之后,它马上就有“我”的观念放进去,所以它是染污的;

那还有第八识,它是根本依,就是都是八识的功能嘛,我们说都是八识的变现,所以它一定有第八识。有第六、第七、第八;因为第七、第八都是内缘,跟外境没有关系,所以就变成说第六意识它的力量最强、它能缘的力量最强。就是说我们前五识虽然都有第六、第七、第八,但是第六意识它的功能、能缘的力量最强,所以我们才说这边所谓的妄心,就是指第六意识的缘虑之心。

就是第一个,它有明了意识,有分别了知的功能。

第二个功能,它还有单独作用,没有前五识的配合,它可以单独作用,所以它这个单独的作用就是所谓的“计度分别”,所以第六意识另外一个部分就是叫做“独头意识”,也叫做“独影意识”。独头意识,就说明它能够单独作用,它不能外缘五尘,只能内缘法尘,所以我们说第六意识面对的那个叫什么?叫法尘。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那个法,就是法尘,就是现在说的独头意识,它所缘的是法尘。

那什么是法尘呢?法尘,就是刚才讲的同时意识,第六意识跟前五识同时一起生起作用,那个叫同时意识,所缘的五尘境界,缘完之后,那个第六识到哪里去了?那就回归到自性的功能,就是吸入意地,然后合为法尘。所以法尘就是五尘落谢的影子,吸入意地成为法尘。所以我们知道法尘怎么来的?就是五尘落谢的影子,就是同时意识,跟五识同时生起作用之后,它就落入意地,成为那个影相,那个影相就是法尘,法尘是这么来的。

所以现在所谓的独头意识,它缘的是什么?就是缘这个法尘,五尘落谢的影子,吸入意地之后,就是残留影相,五尘落谢的影子留在第六意识的那个影相,就是法尘。

所以我们就知道,刚才讲的明了意识跟现在讲的独头意识,它的差别在哪里?除了我们刚才讲说一个是缘五尘境界嘛,就是跟前五识一起生起作用;一个是单独第六意识就可以生起作用,不用前面五尘境界的配合,也不用前五识的配合,它可以单独作用。所以这两个的差别就是明了意识(就是同时意识),它只有明了分别,就是分别了知、第六意识只有分别了知,它只有分别了知,接下来没有啰。

接下来那个喜欢、不喜欢,是从哪里来的?是从独头意识来的,就是五尘落谢的影子,落到我们的心地以后才有下一步,就是独头意识的作用,所以独头意识它还能够计度分别,就是作种种计较筹度:是好、是坏、喜欢、不喜欢,它是哪里来的?就是现在独头意识来的,你的五识作用了之后,第六意识分别了知,本来也就OK了;可是因为有独头意识的分别计度,所以它才有好、坏、喜欢、不喜欢,喜欢就生贪,不喜欢就生瞋,然后就起惑造业,分别计度之后,就生烦恼,就是贪、瞋等等的烦恼,有烦恼就造业,有业就轮回。所以轮回的根本从哪里来?第六独头意识,从这边来。所以第六识它的造业力量最强,所以它也是我们生死的根本、轮回的根本。

我们一直执这个,把它当作是我的心,其实它是虚妄的心,假名为心。这个缘虑之相不是真实的,它是生灭无常的,只要生灭无常就不是真实的;真实的就是不生不灭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都是把妄心当作是我们的真心。可是我们也要知道,这个妄心从那里来的?就是这么来的,明了意识再加上独头意识的作用,因此才有种种的烦恼,还有造种种的业,都是从这边来的,所以它是生死的根本,所以我们知道第六意识造业的力量最强。

好,我们现在知道这个妄心不是我们的真心,所以我们就不要再把妄心当作是我们的真心,我们要知道这个妄心它只是第六识攀缘五尘境界落谢的影子,以缘气积聚,似有假相,它只是妄想的影子这样而已,假名为心。而这个心离开了六尘境界,并没有它的自体,所以它是生灭无常的,知道它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就不要认假为真,不要把妄心当作是我们的真心。

当我们六根面对六尘境界,你产生了六识的作用之后,赶快保持第六意识现量境嘛,所以我们现在就知道止观多重要!止观的那个“止”,就是帮助我们第六意识不生分别,保持现量境,不落入比量,因为比量就会刚才的统统有了,那个虚妄的心就有了,那个缘虑之相就有了,就是你的独头意识又有分别计度,那个就是因为你的第六意识变成了比量,分别计度,所以才会生烦恼造业,有业就会轮回。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呢?第六意识保持无分别,就是现量,它就不会分别计度,对不对?我们六根面对六尘,知道看到了什么,就是刚才讲的那个明了意识,知道看到了什么,接下来就没有了,没有什么喜欢不喜欢啦、爱不爱啦,什么都没有,所以就不会起惑造业,就不会生烦恼、也不会造业,没有业就不会轮回。

所以,那个修止观的那个止,就是帮助我们第六意识不生分别计度,就是只有明了意识,但是没有独头意识的那个,那个起惑造业的根本,没有那个部分。慢慢我们第六意识才能转成妙观察智,它是这么转的。

所以你第六意识没有看好的话,那就是没有办法,想要解脱轮回啊、得定啊也都没有办法,什么开悟成佛都是非常遥远的事情。所以我们知道现在所谓的这个妄心是怎么来的,我们只要回归真心,不要把妄心当作真心,妄心自然就消失,对不对?因为它是生灭的,它用完就没有、用完就没有,它都回归自性当中,回归自性,那个自性就是我们的真心,它是没有生灭的。用的是有生灭的妄心,我们都把它回归真心,这样虚妄的心就不能够产生作用,因为全部都回归真心了,这样我们的真心就能够现前,就不会把妄心当作真心。

所以这一段告诉我们妄心是怎么来的,假名为心,我们一般所谓的心是怎么来的,知道它是假的,就不要把假的当作真的,那我们妄想自然就能够息灭;当妄想息灭的时候,我们不求真心,真心自然就能够显现。

所以,佛告诉我们虚妄的心是不可得的。就是下面的经文: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给我们一个结论:告诉我们这个虚妄心它不是真实有的。所以佛说“善男子!这个虚妄心,若是没有六尘就无法存在(我们刚才讲的,没有六尘境界,它就不作用;要有六尘境界,虚妄的心才能够产生作用,所以若没有六尘,它就没有办法存在),所以当四大分解各归本性,则无尘可得。等到所缘的四大、六尘各归散灭,则毕竟无有能缘的心可见。”

“四大分解,无尘可得”,是说四大分离,各归本性,则六尘不可得。为什么呢?因为六尘是怎么来的?刚才讲了嘛,六尘怎么来的?六尘是四大所成,对不对?都是色法嘛。色法有那些?五根、六尘都是色法,四大也是色法。所以六尘是怎么来的?是四大所成,地、水、火、风没有离开色法的范围。所以六尘是四大所成,所以当四大分解的时候,六尘当然也不可得,因为六尘是四大来的嘛。前面我们观身无我的时候,不是把我们色身分成地、水、火、风四大,对不对?四大把它分解,各有各的归属,那表示说四大一分散,六尘在哪里?六尘是不是就不可得了?这就是“四大分解,无尘可得”,就是这个意思。当四大分离,各归本性的时候,六尘也不可得,为什么呢?因为六尘是四大所成,所以当四大分解的时候,六尘当然也不可得。

“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这个“缘”就是指四缘,就是四大嘛,刚才讲说四大分解;“尘”就是指六尘。各归散灭,四大、六尘各归散灭,就是都没有,就是刚才讲的:六尘是由四大来,四大分解,六尘不可得,所以缘尘就各归散灭了。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心是假托六尘而有,刚才讲的嘛,妄心怎么产生作用?六尘境界现前才有虚妄心嘛。没有六尘境界,那个六识没有办法产生作用,所以虚妄心也不可得。

所以现在就是说心假托六尘而有,六尘又依四大而成;现在四大无体,六尘即空,就是“缘尘各归散灭”的意思嘛。那缘尘既然散灭,那个心体当下即空,所以说“毕竟无有”。因为心要假托六尘,六尘又依四大而有;现在四大分解,各归本性,六尘不可得,那缘心有没有假托的对象?也没有,对不对?所以“毕竟无有缘心可见”,这时候虚妄心也没有办法产生作用,为什么?因为没有六尘,为什么没有六尘?因为四大分解了,所以就没有六尘,所以“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就是这么来的。这个“缘心”,就是前面讲的那个缘气之心,也就是缘虑之心,这个缘虑之心没有根尘,没有六根、六尘,它就不能够产生作用。

所以结论是什么?虚妄心不可得,见不到这个缘心。当没有六根、六尘的时候,当然也没有办法产生六识的功能,所以缘心不可见,无有缘心可见。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这个虚妄心不可得,这个就是“观心无我”的修法,我们只要这样分析就知道,那个缘虑之心不是我的心,它是虚妄的心,生灭无常的,就不要把妄心当作是我们的真心,只要保持第六意识无分别,六根尽管跟六尘境界产生作用都没关系,你只要把第六意识看好,保持现量无分别就可以了,它都可以把所有自性的功能,就是六识不是入于六根积聚吗?才会有这个自性的功能,所以自性的功能发挥作用以后,就回归我们的真心,这样就可以了,就不会继续生烦恼、造业。

一切众生都是妄认身心是我。我们现在用正思惟,以观察的智慧了知身心不可得,这个时候我执自然就能够破除,这个就是所谓的“我空观”。到现在为止,把我空观介绍完了,就是先修“观身无我”,再修“观心无我”,就能够证到我空,身心都不是我,就没有我了,我就空了嘛,就可以证到我空。证到我空,我执,执著有一个我的这个我执自然就能够破除,对不对?所以你只要修观身无我,观心无我,结论就是身心都不是我。那我呢?我不可得,就能够证到现在所谓的我空观,就是观我不可得;我不可得,所谓的我执自然就破除了,就可以证到无我,它就是这样子来修的,一步一步来修的。

所以我们常常这样修,修我空观就能够证到无我。所以这个非常非常的重要,因为我们念念有我,执五蕴身心是我。现在就要这样子好好地来修,思惟观察,以观察的智慧来了知身心都不是我,而证到我空,破除我执。

好,这个是我空观。

那什么是法空观呢?我们看经文: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

“彼之众生”就是指前面修我空观的人。这样的众生,刚才不是以智慧观察吗?以智慧观察,修观身无我,第一步,就能够悟知此身只是四大的和合,实同幻化——这个是前面讲过的,这个时候幻身就灭了。所以“幻身灭”,这个是由修观身无我所得到的结论,我们这个色身实同幻化,就好像幻化的,它并不是真实有,所以这个时候幻身灭,我们的幻身就可以灭了。

“幻心亦灭”,再以智慧观察,修观心无我,也能够悟知此心毕竟无有,因此幻心也灭,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观心无我”的内容,以智慧来观察的结果,就能够了知虚妄的心也不可得,所以叫做幻心。幻心,就是虚妄的心,不是真实的,它也可以灭了,也知道幻心不可得,因此幻心也灭。

“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刚才讲幻心是依幻尘而有的,六尘境界现前,你的心才可以产生作用,你的妄心才能够产生作用,对不对?所以幻心是依幻尘而有的,幻尘就是六尘嘛,有六尘境界,你妄心才能够产生作用,所以幻心是依幻尘而有。

现在幻心灭了,那幻尘还需不需要存在?那就不用存在了嘛,所以幻尘自然也不存在,这个就是“幻心灭故,幻尘亦灭”。

“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当幻尘灭了,能观察幻灭的智慧也跟着灭,一个能观、一个所观嘛。前面我们都是用观察的智慧来观身、观心、观尘(观六尘),因此这个观察的智慧就是能观嘛,能观是什么?观察的智慧是能观,那它观什么?所观,所观就是能观的对象,就是观身、观心、观尘,所以这个身、心、尘就是所观。

现在所观的幻身、幻心、幻尘都灭了,这个能观的智慧还要不要?因为你本来起智慧的观照要把它观破,对不对?现在都知道它不是真实的,都是如幻的,那你这个能观的智慧也不需要了嘛。所以所观的幻身、幻心、幻尘都灭了,当然能观的智慧也不需要存在,所以也跟着灭。

等到能观、所观都灭了,还有没有剩下什么?还有剩下什么?能观、所观都灭了。本来用能观的智慧观察身、心、尘啊这些,智慧的观察的结果知道,如实了知幻身、幻心、幻尘都不是实有的。既然所观的都不是真实存在,能观的智慧也灭了,当这个能观、所观都灭了之后,还剩下什么?统统灭了?那就断灭见,都没有剩下什么吗?还有剩下一个不生不灭的,(有师兄答:真心)对!就是这样修的,真心就现前了。一定要能观、所观都灭了,你真心才能够现前。

所以等到能观、所观都灭了,还有一个不灭的,那个就是我们的圆觉真心,所以一定要都灭光了,我们的真心才有机会现前。所以,我们看经文:

“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所以当能观幻灭的智慧(我们叫做幻智,因为能观的智慧也是如幻的),这个幻智也灭了,那个不属于幻灭的就叫做非幻,它就会现前,它就是我们不灭的真心。所以这种情况,就好比你要抹去镜子上的尘垢,镜子一直擦、一直擦,等到你那些尘垢都除尽了,镜子的光明它就自然显现了。所以它是一种比喻,这个尘垢就比喻我们前面要观的,所观的对象就是幻身、幻心、幻尘,还有最后的幻智,都是现在所谓的尘垢。这些尘垢都除尽了,镜子的光明自然显现。所以这个镜子就比喻我们的圆觉真心,所以用这个比喻:当所有的幻灭都灭尽了,不灭的真心就会显现,就好像尘垢都除尽了,镜子的光明就会显现是同样的道理。

但是这边的灭,不是说真的没有了,就是我们前面讲“远离”的意思,还记得吗?远离,所以这边所谓的灭,是远离,不是真的没有了。你说明明就有一个幻身坐在这里嘛、幻心念念生灭都在作用,你不可以说它没有啊,没有就是断灭见嘛。所以只能说远离,“远离诸幻”这样子。

因为本来无生,无生就没有灭嘛,所以就没有灭,只是知道它是如幻的,知道它是如幻的,就能够远离诸幻;等到远离诸幻,圆觉妙心就能够现前,就是前面所说的“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就是远离诸幻,就是现在讲的,全部灭光了,就是“远离诸幻”的意思。

那佛为什么要告诉我们这个离幻的方便呢?因为前面两章我们已经念过了嘛,就是上上根的,那个利根上智的才能够听得懂,才能够当下顿悟;如果不是这样根性的话就没办法。所以前面虽然说“知幻即离”;但是不属于利根的众生就没有办法马上做到顿离,佛说完他就马上远离诸幻,没有办法做到。所以佛才要开示离幻的方便,就是我们现在教的这个法门:先观此身是假,观身无我嘛,再观六尘也无,因为六尘是四大的假合,四大无我,各有归属,所以六尘也不可得,对不对?六尘,四大来的嘛。没有六根、六尘,那个能缘虑的心存不存在?也不能够存在,所以就是没有六根、六尘的话,我们的缘心也不可得,因为我们这个缘虑的心必须要借助六根面对六尘,这个缘虑的心才能够作用;现在六根、六尘都不存在,当然能缘的心也没有。

最后(这个都是要用智慧来观察),所以最后再把观察的智慧也泯除、也把它灭了,这样就能够做到“离幻即觉”,远离诸幻,觉性就能够现前、圆觉真心就现前,这就是“离幻即觉”。当觉性现前的时候,我们自然就能够悟到我空、还有法空的道理。悟到我空、法空之后,我执、法执就能够断除,这个就是“二空观”的修法——我空观跟法空观的修法,就是这样子来修的。所以佛很清楚的告诉我们次第,一步一步这样子修到这里,圆觉真心就能够现前,能够做到前面讲的“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这个觉就是觉悟了,觉性现前,真心现前的意思。

所以只要修二空观,就是我空观跟法空观,就能够开悟,我们的圆觉真心就能够现前。这个是观慧的第一部分——二空观。

那观慧的第二部分就是法界观,它很长,我们就下一堂再解释,今天就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