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选择字号→ 特大

t10、弥勒章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2022-10-10至2023-2-18

讲于台北新店

第五、弥勒章。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这是请法的威仪,表三业恭敬。

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这是弥勒菩萨先赞叹佛前面的开示:“具有同体大悲的世尊,详细为现前的当机众开示佛法真正的秘密宝藏,使与会的大众深深了悟轮回是由于真随妄转才造成的,因此便能分别什么是邪,什么是正。这样的开示,不但能利益现前的菩萨众,也能施给末世一切发菩提心修行圆觉的众生无畏道眼,还能对于大涅槃生起决定的信心,不会再重随轮转境界而起月运、岸移等循环见了。”

怎么才能做到同体大悲呢?就是一定要到见诸法实相,入一真法界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同体,这时的大悲心才能遍法界。

“世尊”是指一切世间最尊贵的,无论是六凡的有情世间,还是四圣的正觉世间,都是最尊贵的。

开示佛法真正的秘密宝藏,是指佛前面开示如何修行成佛的秘密法门,这个法门不应机不说,说了也不懂,所以叫秘密藏。

“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前面佛一重一重的开示,如云驶月运、舟行岸移等,以云驶、舟行比喻妄见,以月、岸比喻真心等,就是要大众深悟轮回是怎么造成的,原来是真随妄转才有生死轮回,这样就能分别什么是邪,什么是正,“邪”是无明妄见,“正”是圆觉真心。分别邪正,才能知道如何破迷,真正开悟。

“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什么是“无畏道眼”?无畏,是无所畏、决定的意思,就是心中很笃定,无所畏惧。因为听了佛前面的开示,就能够以智慧来决定邪正,不会把妄当作真,所以得无所畏。道眼,是指五眼中的慧眼、法眼,能辨识修道之眼。凡夫是肉眼,天人是天眼,阿罗汉是慧眼,菩萨是法眼,佛是佛眼。

所以,能使末世的一切众生得无所畏的道眼之外,还能对于大涅槃生起决定的信心。为什么叫做“大涅槃”?因为能断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所以叫做大涅槃。小乘人只能断分段生死,所以不能叫大涅槃。

什么是决定的信心?不会再被其他的见解所转了。对大涅槃有了决定的信心,就不会再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等错误的见解所转了,所以说“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如果还是把真心当作妄心,就仍然继续轮转生死。

接下来就是要请法了。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

“世尊,若是诸菩萨以及末世的众生,想要游于如来的大寂灭海,为何应当先切断轮回的根本呢?”

前面金刚藏章,佛开示:“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菩萨修行应当先切断轮回根本。但是,什么是轮回的根本,佛并没有说。所以在这一章,弥勒菩萨首先请佛开示什么是轮回的根本。

前一章说到“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现在又说“欲游如来大寂灭海”,这个“入”和“游”究竟有什么差别呢?“入”是悟入,属于解;“游”是修证,属于行,先能信解悟入,才能进一步修行证入。

于诸轮回有几种性?

“由无明妄见所起的轮回,有几种性质?”

因为前面一章,佛开示“种种取舍皆是轮回”,并没有说明“种种”的内容,所以弥勒菩萨要进一步请佛开示轮回有几种性质。知道了轮回的性质内容,就要进一步明白如何跳出轮回,所以弥勒菩萨第三请佛开示:

修佛菩提,几等差别?

“想要解脱轮回,修行证入佛果菩提,其中有几等的差别?”也就是请佛开示,修行有几种根性。要证的菩提道果虽然相同,但是修行却有浅深的差别。

在证入佛果菩提的大智之后,如何以大悲心来度化众生呢?所以弥勒菩萨第四请佛开示:

迴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

“菩萨在回入尘劳之后,应当设几种教化的方便来度脱一切的众生呢?”也就是请佛开示,菩萨度众生有几种方便。“迴入尘劳”,是菩萨在跳出轮回后,为了悲悯众生,再回到尘劳中度众生。

问:原本不是请问菩萨如何修行吗?为什么又问到菩萨如何度众生呢?

回答:因为菩萨修行本来就是为了要度众生;而且在修行的路上,心也不弃舍众生,所以度化众生就是菩萨的修行。

最后,结示请问:

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耀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惟愿如来不舍救世的大悲心,能令修行的一切新学菩萨以及末世初发心的众生,能以智慧的眼目看清一切,圆满觉悟如来至高无上的正知正见。”

这里的“慧目”是指能照的慧眼,“心镜”是指所照,“肃清”是形容不夹杂六尘缘影的状态。所以,当能照的慧眼不向外攀缘六尘境界,才能向内反观,照耀心镜。为什么叫心镜?心清净有如镜子一般,所以叫心镜。一旦反观,才发觉心清净有如明镜一般,万法映现其中,就像梦幻泡影,这时就能圆悟如来无上知见。为什么称“无上知见”?因为能双悟菩提涅槃,所以这时的正知正见是至高无上的。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这是表请法的虔诚。说完了前面这段话,就五体投地,致最敬礼,如此请法,重复了三次。

接下来是佛赞叹弥勒菩萨的请问,并且开许说法。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时,世尊就告诉弥勒菩萨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佛先赞叹弥勒菩萨所问的内容,就是前面的四个问题,不但能利益现前与会的菩萨,还能利益将来末世的众生,所以说了两个“善哉”。“汝等”是指弥勒菩萨等,能够为诸新学的菩萨以及末世初发心的众生请问如何成佛的大秘密藏其中微妙的义理。有了这个知见,就能使新学的菩萨洁净清明智慧的眼目,也能令一切末世初发心的众生永远断除轮回的根本,心悟实相的道理,证得无生法忍。

众生因为有三惑的障碍,所以智慧的眼目不能洁净清明,见思惑障碍慧眼,尘沙惑障碍法眼,无明惑障碍佛眼,所以慧目不清。凡夫是肉眼,修禅定能得天眼,另外三眼要破三惑才有。

“实相”就是诸法真实的相貌,什么是诸法真实的相貌?就是诸法空相。所以,“心悟实相”就是心悟到了诸法空相。在诸法空相里,不但生死的自性是空,涅槃的自性也是空,因此能远离一切虚妄,生死涅槃同时寂灭,这就是诸法的实相。轮回就像虚空中的花朵,本来不生,不生就没有灭,心悟实相的道理,就能了知虚空中本来没有花朵,就是本来无生的道理,心中这样忍可就叫做无生法忍——对无生法心中忍可。

若是不能心悟实相,就妄见有生灭,有生灭就有轮回。心悟实相,见一切法无生,轮回就断了,所以说“永断轮回”。由于这个无生忍是众生本具的,所以称“具无生忍”。因此,具无生忍就是安住在无生无灭的真理而不动,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

佛赞叹完弥勒菩萨的善问,就答应说法了,但是叮咛大众要仔细地听,所以佛说:“你们要仔细地听,我就要为你们说了。”这时,弥勒菩萨承受佛的教导,非常欢喜,就和大众一起静下来,用心地听。

佛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轮回的根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什么是轮回的根本呢?恩爱贪欲是轮回的根本,所以佛说:“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由于有种种恩爱贪欲,所以才有轮回。”

这里的“一切众生”包括了六道和四圣法界,六道众生有分段生死,四圣法界有变易生死,都没有了生死。“从无始际”是问轮回是怎么来的,一念无明来的;你说这一念无明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没有办法说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因为心无初相可得,所以说“无始”。就是从一念不觉妄起无明的时候,迷本觉为不觉,遮蔽妙明为无明,由无明变现妄想。从无始际,由于生出种种的恩爱贪欲,所以才有轮回。这一段是略说,先点出什么是轮回的根本——恩爱贪欲是轮回的根本。然后再进一步详细说明内容:为什么说恩爱贪欲是轮回的根本呢?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佛说:“世界中的一切种性,不论是卵生、胎生、湿生,还是化生,都是因为淫欲才有了性命;因此当知,轮回是以贪爱为根本。”

“若诸世界”是指依报世界,“一切种性”是指正报一切种类之性。不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都是因为淫欲才有了性命。四生是果报之相,都离不开“情”和“想”这两个因子:情多想少的是胎生,想多情少的是卵生,以情合想的是湿生,以情离想的是化身,由此转变为十二类生。

卵生唯想生,以想成动颠倒,飞则上升,沉则下堕。胎生因情有,以情成欲颠倒,人为竖生,畜为横生。湿生以合感,以合成趣颠倒,向上则翻,向下则覆。化生以离应,化生托迹全是假颠倒,“舍其故,趋其新”,就是离开旧的,趋向新的。

“当知轮回,爱为根本”,因此当知轮回是以贪爱为根本。性命是由淫欲来的,淫欲是由贪爱来的,所以说贪爱为轮回的根本,因为贪爱才有淫欲,有淫欲才有生命的轮回。

因此,严格来说,只要还在十法界都有爱:人类的爱最重;爱渐渐轻,则慢慢升,升到大自在天,则爱最轻。到了色界,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三禅——离喜妙乐,这些喜乐都是爱;四禅的舍念清净虽然是舍离爱,但微细的爱还在。到了无色界,四空天的著空也是爱。就算到了非想非非想处天,微细的爱仍然没有忘,所以都出不了轮回。

要超出三界,得阿罗汉果,出了分段生死,才能舍离欲界、色界的爱;然而,阿罗汉的欣乐涅槃也仍是爱。到了权位菩萨,为了上求佛道而贪修圣业仍属法爱,因此无明未破,不出变易生死。

所以要一直到证得佛果,破了微细无明,爱方能永远断除。

前一段是说身命因为淫欲而有;接下来则进一步说明淫欲滋养贪爱,我们看经文: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这里的“诸欲”不单单指色欲,还包括外在的六尘境界在内;“爱性”是指内心。所以佛说:“由于有五欲六尘等外境来助发能爱的心去贪爱外境,这样心境和合就造业,依业再受报,因此使得无边的生死相续。”也就是说,内心有贪爱的种子,外境牵动贪爱的种子生现行,因此生种种烦恼而造业,再依不同的业受报,致使生死不断。

佛说: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这一段是总结贪欲和身命的因果关系:“欲因爱生”,是说淫欲因贪爱而生,因为有贪爱才生淫欲,有了淫欲又助发爱性,所以爱是根本,欲是助因。“命因欲有”,身命只因淫欲而有,因此,若能不生贪爱,就没有淫欲,没有淫欲,就没有身命。

“众生爱命,还依欲本”,有了身命之后,众生便爱著自己的身命,然后再依这个身命作为行欲的根本,所以“爱欲为因,爱命为果”,以身命来说,爱欲是因,爱命是果,两者互为因果,因此使生死相续不断。

下面分别说明六道是怎么形成的,先说三恶道: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因为贪爱,心就会趣向五欲境界,面对五欲境界,境界又来触动心而起种种的违顺境界。如果境界顺心的,就放纵自己的情欲,贪得无厌,使贪爱之心不断增长;如果境界不顺心的时候,便生憎恨嫉妒,因为憎嫉就生瞋恨,生瞋恨就杀害、逼恼、打骂、凌辱等而造种种恶业,如十恶业等。严重的就堕地狱,受种种寒热之苦;其次的生饿鬼,五百世不闻浆水之名,千万劫常受饥渴之苦;罪轻的堕畜生道,愚痴成性。这个三恶道的苦,都是因为贪爱所致。

接下来是三善道:

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了知爱欲心是堕恶道的因,因此对五欲境界深深厌离,怖畏恶道,不造恶因,对于离恶法门深深爱乐,舍十恶业,乐十善业,又感人天果报。这里的人道有东、南、西、北四洲的差别。这里的天道指的是六欲天中的地居天,也就是四天王天及忉利天。阿修罗是介于天与人之间,善中带着恶业。

接下来是说明从六欲天的空居天起,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天为止的情况。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

又能了知诸爱可厌可恶的缘故,因此弃舍贪爱之心,而好乐修习舍定;不知乐舍之心仍然滋长贪爱的根本,还是不能远离贪爱,只能感得有漏的增上善果,还在轮回当中,不能成就圣道。这里的“诸爱”是指上品十善,为生六欲天之因,“可厌”是离其爱,“可恶”是恶其爱。

十恶业为堕恶道之因,十善业为生天、人善道之因,不论爱恶爱善,都不能免苦。造诸恶业,堕三恶道的称苦苦;善业虽生天人,也不离苦,名坏苦;人间有八苦;天人有五衰之苦,地居天有斫截、残害、驱摈等苦。

“弃爱”是指弃舍五欲之乐、淫欲心等,说的是前面的人天果报。地居天仍有男女相交;到了空居天:夜摩天只要相抱热恼便止息,夜摩天是牵手,化乐天是互相微笑,他化自在天是互相注视,所以都没有离开贪爱之心。

“乐舍”是说好乐修习舍定,舍定就是四禅八定,四禅天和四空天都是以舍定为主。舍是放下,本来是好事,却不知把内六根、外六尘、十二处、十八界一起放下,而只是厌下界,希上界,厌下界的苦、粗、障,希上界的净、妙、离。

修觉观时,如果修到身心合一,就能从欲界生到色界初禅,称为离生喜乐地,但觉观属于火,仍不能免除大三灾的火灾;于是舍觉观修二禅,到了身心合一称为定生喜乐地,由于还有喜心在,喜属水,所以不能免除水灾;于是舍喜修三禅,称为离喜妙乐地,此天虽然离喜,但仍不免风灾;于是舍三禅之乐,修四禅,将乐舍净,称为舍念清净地,这时虽然能够免除大三灾,但仍属凡夫定,是有为的善果,并不是无为的善果,因此感得五百大劫的寿命,等到寿命尽,定力衰退,仍然要落入轮回。

于是,有志的天人又舍色界的微细身,修上界的四空定,这时虽然已无色蕴,但尚有想蕴在。以想蕴次第修舍心,舍空,识,无所有,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天,此天依然有八万四千大劫的寿命,等寿命尽仍然要堕轮回,这是因为“舍”的这一念还是不离爱的缘故,所以说都还在轮回当中,不能成就圣道,只能感得有漏的增上善果。这里的“善果”指的是色界、无色界殊胜的依报和正报。

最后总结:轮回的根本都是贪欲、爱渴的过患:

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所以,众生想了脱生死,不再轮回,就必须先断除贪欲及爱渴之心。

有众生起了疑惑:“菩萨不断来轮回中度众生,难道不是因为贪爱吗?既然必须断除贪爱之心,为什么菩萨也有贪爱?也有受生呢?”佛为了解除众生的疑惑,而作了下面的开示: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佛说:“善男子,菩萨作种种变化,示现在世间,并不是因为贪爱,而是为了慈悲众生,为了让众生舍弃贪爱,才假借贪欲而入生死。”

这里的“变化”是说菩萨入世度众生,有如月亮映现在水中,又如镜中现像,来无迹、去无踪,所以称变化。虽然示现有父母、妻子,但不是因为贪爱,而是以菩萨四摄法的“同事”来摄受众生,使他们能舍离贪爱,所以是权变示现,而不是真实的事。为了教化众生,必须示现受生,所以有父母;示现如同凡夫,因此有妻子,虽然有妻子,心却恒常清净,而非爱欲,是以“同事”来利益群生,假借贪欲而入世间生死。因此作种种示现,正说明菩萨的悲深,也就是深切的大悲心;并非因为贪爱,正说明菩萨的智深,也就是深切的大智慧。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所以,若是末世一切众生能够舍弃一切贪欲以及断除一切憎爱的心,就可以永断轮回,然后再进一步勤求如来圆觉境界,有了清净心才能开悟。

所以,修行人必须先断贪欲之心,然后再除去憎爱之心,才能进一步勤求如来圆觉境界。就好比先从金矿里面提炼出金,才能做种种的金器。一定要先断贪欲,因为断贪欲就不造世间恶业;然后除憎爱,除憎爱就能拔去生死之根。因为中阴入胎就是由于这一念憎爱,称为润生无明。欲不除,则身不清净,爱不除,则心不清净,身心不清净,就与圆觉不相应,因为圆觉是清净的境界。前面说贪爱,现在说憎爱,境界不顺心的时候就憎,就知道憎是由贪来,贪不到就憎,所以贪爱就是憎爱。“勤求”是指永断三障,三障断了心就清净,有了清净心才能开悟。

以上是佛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轮回的根本?恩爱、贪欲是轮回的根本,所以想要永断轮回,就要先断贪欲以及除爱渴。

接下来佛要回答第二个问题,由无明妄见所起的轮回有几种性质: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佛说:“善男子,一切众生由一念不觉所发挥出来的无明,显出五性的差别,其中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由本贪欲”,这个“本”就是一念不觉,是遮蔽妙明为无明的根本无明。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什么是二障呢?第一是理障,它会障碍正知见;第二是事障,它会使生死相续不断。理障是由于贪、瞋、痴等惑障碍了所认知的境界,所以称为所知障,同时也障碍了能知的智慧,所以又称智障,因为它障碍了所知之理,致使知见成碍,因此会障碍正知见的生起。事障是由于贪、瞋、痴等惑扰乱众生的身心,名为烦恼,而这个烦恼会障碍得证涅槃,致使生死相续不断,所以称为烦恼障。

无明有两种:一种是发业无明,就是现在说的理障(所知障),它是由法执而起。“发业”的意思是无始最初一念的妄动而迷失本觉圆明,所以称无明,此无明迷本有的法身,妄认五蕴幻妄身心为我。此时虽然迷真认妄,但还没有续诸生死,只能发业而已。另一种是润生无明,也就是事障(烦恼障),它是由我执而起,这正是生死相续轮回果报的根本。由前面的迷理无明,妄认五蕴身心为我,然后再对这幻身起男女、好丑、憎爱之见、贪爱淫欲之想,因此爱见而发,所谓“汝爱我心,我怜汝色”,就是这样的因缘,使得百千万劫长在缠缚之中。

众生迷法身慧命真性,但以淫欲一事而受身禀命,所以说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如今修行,当知轮回以爱为根本,想超越生死,得免轮回,当以断除淫欲为第一要务。

由此可知,理障障碍我们不能明心见性,而事障则障碍我们不能了脱生死。

了解了轮回的性质之后,就要发心修行,希望能超出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那么,众生修行有几种根性的差别呢?这就是佛回答的第三个问题:“云何五性”,修行有几种根性?有五种根性,哪五种呢?一、凡夫种性;二、二乘种性;三、菩萨种性;四、不定种性;五、外道种性。

什么是凡夫种性?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佛说:“善男子,若是理、事二障都没有断灭,就是凡夫种性,并没有成佛。”所以不断二障是凡夫种性。

什么是二乘种性呢?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若是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因此止息攀缘,就能永舍贪欲,断分段生死。但这只是先除事障,并不能断理障,因此只能悟入声闻缘觉二乘,而不能显住菩萨境界,所以能断事障成二乘种性。

什么是菩萨种性?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佛说:“善男子,若是末世发大乘心的一切众生,想要入于如来大圆觉海,就应当先发愿精勤断除二障,如果二障已伏住,就能悟入菩萨境界。若是事理二障永远断灭,即可进入如来微妙圆觉境界,圆满证得菩提及大涅槃。”所以,能断二障成菩萨种性。

为什么称为“大圆觉海”?因为圆觉的“体”能够远离一切的过患,圆觉的“相”能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圆觉的“用”就像恒河沙那么广,由于具足这三者,所以称为“海”。想要渡过这个海,中间必须经过烦恼的水流,而且风浪又大、范围又广,必须发大愿,立大志,修大行,才能越过。所以,“先当发愿”,首先应当发大愿,也就是四弘誓愿:一切的修行,志在成佛,不为别的,这就是立大志,也是“佛道无上誓愿成”;为什么要先立志成佛呢?因为,只有成佛才有能力度众生,这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如何成佛呢?永断二障,怎么达到呢?发愿修学无量的法门来断除无尽的烦恼,这就是修大行,也是“法门无量誓愿学,烦恼无尽誓愿断”。

所以,想度尽一切众生,就要先发愿成佛;如何成佛?永断二障才能成佛,这就是勤断二障。断的方法不外乎“四正勤”,中间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才能渐伏二障;等破一品无明,登初地,断分别我执、法执,就能悟入菩萨境界。二地至七地断俱生我执;八地至等觉断俱生法执;到等觉后心,金刚道后异熟空,二障永远断灭,就可进入如来微妙圆觉境界。

什么是不定种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佛说:善男子,一切众生虽然都可以证得圆觉,但是依各人所遇到的善知识,所教因地修行法门的不同,这时的修行就有渐顿的差别。如果能遇到大善知识,教导如来无上菩提的正修行路,则无论根的大小,都可以成就佛果。

“一切众生”,指一切初发心的众生,“皆证圆觉”,是因为各个具有如来种性,所以都能证得圆觉。

虽然各个具有如来种性,但依所遇善知识而有不同:如果遇到的是声闻阿罗汉,就会教导修四谛为因地法行;如果遇到缘觉,则教导修十二因缘为因地法行;如果遇到菩萨,则教导修六度为因地法行。而这三乘又由于发心的不同,便有顿悟渐修的差别:若是遇到通教善知识,则教以无言说道;若是遇到别教菩萨,则教以发广大心,这两者都属于渐教。若是遇到圆教菩萨,则教以先悟圆觉之理,任运断惑,圆伏烦恼,这就是顿教。若是能遇到大善知识,则不教修声闻缘觉,也不教修渐次,而是教以修如幻观,开如幻众,作空花佛事,建水月道场,不住相而布施度生,外不住境,内不住心,这就是无上菩提正修之路。这时,众生根器无论大小,皆可成就佛果,这就是圆顿教的因地法行。

这里的不定种性,主要是在老师的教导,而不在学生的根性,也就是所谓的“闻熏成种”,你怎么听闻,就怎么熏习,就成为什么种性。所以要亲近最殊胜的善知识,教导圆顿教的因地法行。

什么是外道种性?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若是初发心的众生为求菩提,虽然希望能寻求善知识的引导,但是却遇到具有邪见的邪师,因为知见不正,所以不得正悟,这就是所谓的外道种性。一切众生虽然本具圆觉,却因为熏习的是邪知邪见,因此不能开发圆觉,这都是邪师教导的错谬,而不是众生的过失。

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以上所说的就称为众生五性的差别。

这就回答了第三个问题——修行有几种根性。一切众生都共同具有圆觉性,但是因为遇教的不同,而有大小邪正的差别;所以发心想求菩提的修行人,应当要善于分别邪正。

前面弥勒菩萨第四个是请佛开示:菩萨在回入尘劳之后,应当设几种教化方便来度脱一切众生?

佛现在回答:“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佛说:善男子,菩萨只以大悲和方便来开示那些未悟的众生,甚至变化示现世间种种形相,以逆境界或顺境界和他同事,度化他成佛。能这样做,都是依于无始以来所发的清净愿力。

“菩萨唯以大悲方便”,是说虽然菩萨遇到种种不同根性的众生,但是只用大悲心和摄持的方便来随类应化;如果没有大悲心,不能回入尘劳;若是没有方便,也度不了众生,所以度生以方便为首,入尘以大悲为宗。只要有大悲心,就能普遍度化,只要有方便,就能称机教化,能用最适宜的方法来度化他,而不会有任何的过失。

“入诸世间,开发未悟”,是说菩萨回入尘劳世间,是为了使未悟者得悟,悟偏者使导正,也就是开示发明正知正见,令众生得正悟,而不为邪知邪见所惑乱。

譬如入有情世间开发凡夫外道,外道不了唯心,只知心外求法;凡夫念念著有,不悟真空之理,所以菩萨开发外道了悟唯心的道理,开发凡夫了悟真空。

又譬如入正觉世间开发三乘,使其融空假而入中道。声闻缘觉了悟真空,却沉空滞寂,堕在空边,所以菩萨教化其要从空出假,再入于中,这样才能断变易生死。

对于那些无明未破的菩萨,由于还在十法界当中,贪、瞋、痴还未断尽:如勤求佛道是贪,鄙视二乘不能求佛道是瞋,不了众生皆有佛性是痴。因此,菩萨教化,令舍三毒,悟中道之理,不住两边。

“示现种种形相”,是指菩萨随类应身,或现同类身,或现异类身,如观世音随三十二类而应其身,有慈眉善目的,也有金刚怒目的,“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逆顺境界”是指:或现外道邪魔,起贪瞋痴,作种种非法等是逆境界;或现正信男女,依戒定慧,修种种净行等是顺境界。

“与其同事”,是和他同事,或者做他的眷属、亲友来引导他,或者做他的冤家来成就他,无论何者,都能使众生增长善根,得种种利益。“同事”是四摄法之一,经文只提到同事,实际上还包括了其他三个:布施、爱语、利行,说明菩萨主要是以四摄法来度化众生。由于此经重在以断欲为主,因此独称“同事”为断爱的妙行。如果不是因为愿力所持,贸然同事,则没有不堕落的,所以要依“无始清净愿力”。

“化令成佛”,是度化他成佛,不会成为声闻缘觉,也不会变成外道,只教他最上乘的成佛之道。

“皆依无始清净愿力”,是说菩萨在因地之时,必然已发度生之愿,因此一切的所作所为,绝不是随自己的性情,而是依愿力,所以说“皆依愿力”。这个愿力所做的一切努力,并不是希望他报恩,也不含爱见之悲,必须冤亲普度,不随憎爱之情,所以说“清净”。这个同体大悲称性大愿,是自性中本来具足的,并不是特别新得的,只是由迷悟的差别来决定发或不发;若是发,则称为“无始”。

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必须成就大智;下化众生,必须成就大悲。

前一段,佛已经回答,众生方便以成就大悲;接下来这一段,则是回答修佛菩提以成就大智。

经文:“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意思是说:若是末世一切众生,在本来圆满觉悟的自性上希望求得觉悟的人,都应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现今安住佛的圆觉境界中,所求的善知识,不要遇到外道以及二乘。但依愿力而自策励,精进修行,渐渐断除理事二障,等到二障断尽,成佛之愿亦得满足,由十地而至等觉,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入大圆觉妙庄严域。

“于大圆觉起增上心”,这个“起”就是“发”的意思,也就是发菩提心,欲成佛道必须发无上菩提心。凡是决定立志成佛的人,都应当发菩萨清净大愿,也就是四弘誓愿。若是没有愿力,大多容易退转。若能发心,则乘此愿力所生之处,便不退转。心疲倦时,自然会忆起往昔所发的愿力来自我策励。

“应作是言”等于是发愿文。“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愿我现今安住在佛的圆觉境界中,就是志愿成佛,决定不趣余乘。既然了知圆觉是本有之心,全体具足,不欠丝毫,从此就能二六时中时刻用功,常住圆觉。

“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虽然已发心趣向佛乘,内心有无比殊胜的愿力,但仍需外缘具足。因此,希望所求的善知识,不要遇到外道邪师以及二乘劣等根器的老师来破坏我的善根;但愿能得菩萨善知识教导我正知正见,开示无上菩提正修行路。

“依愿修行,渐断诸障”,是说从此依愿力自我策励,精进修行,渐渐断除理事二障。理,虽可顿悟;但,事仍需渐修。

“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当障净时,则行住坐卧,一切时中,都能趣向解脱,因此以“清净法殿”来比喻。当愿满时,则触目对境,一切诸法无非圆觉,因此以“妙庄严域”来作比喻;到了等觉,直接进证佛果,不隔余位,所以说“便登”;“解脱”是自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常寂光土,这时分段变易生死永远消亡,所以说“解脱”。“清净”是无染的意思,也指常寂光土,此土是法身所依,因此以“法殿”来称呼它。

往昔为众生时,就本具大圆觉性,现今依愿修行而得证入大圆觉妙庄严域。这个妙庄严域,是依自受用土所显现的,能为自受用身所受用,所以称为“域”,域是疆域,也是境界的意思。妙庄严域就是佛的果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这时,世尊为了要重新宣说长行中的义理,于是说了下面的偈颂:

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于生死

弥勒,你应当以智慧了知:一切的众生不得大解脱的原因,都是由于无始贪欲的缘故,所以堕落在生死流转当中。

最初的五句是说明轮回的根本,以回答第一个问题。接下来的四句是说明轮回有几种性,以回答第二个问题:

若能断憎爱,及与贪瞋痴,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

意思是说,若是能断除憎爱之心,以及断除贪瞋痴,则不因五性的差别性,都能得成无上菩提的佛道。

二障永销灭,求师得正悟,随顺菩萨愿,依止大涅槃

意思是说,如何使二障永远销灭呢?必须寻求善知识取得正悟,这样就能随顺菩萨的大愿力,满足菩提及大涅槃。这四句是说明修佛菩提有几等差别,以回答第三个问题。

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示现入生死。现在修行者,及末世众生,勤断诸爱见,便归大圆觉。

十方诸菩萨回入尘劳教化众生,皆以大悲愿力为主,变化种种形相,以妙观察智之力观机施教,入于生死。现在修行的菩萨以及末世发菩提心的众生,应当发大悲愿,勤断事理二障,不堕爱见之悲,等障尽愿满,自然回归清净圆满的大觉性。圆觉之所以称为“归”,是因为圆觉是众生本具的,昔日虽迷不失,如暂离;今日既证为得,如便归。最后这七句是说明菩萨回入尘劳,应当设几种教化的方便,以回答第四个问题。

“弥勒菩萨”这一章,佛清楚明白开示众生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的所有内容:最初是“先断贪欲,及除爱渴”,因为它是轮回的根本,所以佛先教断轮回根本;但什么是轮回?它有几种性质呢?轮回因为二种障的缘故而有五性的差别,所以第二要了知二障的内容;知道了轮回的性质,就要修行,跳出轮回,那么修行有几种根性呢?所以第三要知道修行分五种根性,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希望遇到最殊胜的善知识,教导圆顿教的因地法行;第四,成就之后要回入尘劳,菩萨是以什么来度化众生呢?菩萨是以大悲、方便、同事以及清净的愿力来教化众生;最后第五是强调一切众生都应当要发愿同证圆觉。

但最切要的是:末世众生不必急于寻求开悟,应当先在勤断爱见上下工夫,因为凡夫著爱,外道著见,而爱是思惑的根本,见是见惑的根本;一旦爱见除去,则二惑自然从根本断。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