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10、世尊在师子座熙怡而笑,笑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卷九~十)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本讲经过师父润饰)


上课大纲

经文(卷九~十)

尔时,世尊在师子座上坐,于三千大千国土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譬如须弥山王,光色殊特,众山无能及者。

尔时,世尊以常身,示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是时,首陀会天,梵世天,他化自在天,化自乐天,兜率陀天,夜摩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天及三千大千世界,人与非人,以诸天华、天璎珞、天泽香、天末香、天青莲华、赤莲华、白莲华、红莲华、天树叶香、持诣佛所。

是诸天华乃至天树叶香,以散佛上。所散宝华,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上,在虚空中,化成大台。是华台四边,垂诸璎珞,杂色华盖,五色缤纷。是诸华盖,璎珞,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以是华盖、璎珞严饰故,此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及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皆亦如是。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及十方众生,各各自念:佛独为我说法,不为余人。

尔时,世尊在师子座,熙怡而笑,笑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以此光故,此间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皆见东方如恒河沙诸佛及僧;彼间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皆见此间三千大千世界中释迦牟尼佛及诸大众。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是时,东方过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其世界最在边,世界名多宝,佛号宝积,今现在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

尔时,彼世界有菩萨,名曰普明。见此大光,见地大动,又见佛身;到宝积佛所白佛言:“世尊!今何因缘有此光明照于世间,地大震动,又见佛身?”

宝积佛报普明言:“善男子!西方度如恒河沙等世界,有世界名娑婆,是中有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欲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是其神力。”

是时,普明菩萨白宝积佛言:“世尊!我今当往见释迦牟尼佛,礼拜、供养;及见彼诸菩萨摩诃萨绍尊位者,皆得陀罗尼及诸三昧,于诸三昧中而得自在。”

佛告普明:“欲往随意,宜知是时。”尔时,宝积佛以千叶金色莲华,与普明菩萨而告之曰:“善男子!汝以此华散释迦牟尼佛上。生彼娑婆世界诸菩萨,难胜难及,汝当一心游彼世界!”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看原文:

“尔时,世尊在师子座上坐,于三千大千国土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譬如须弥山王,光色殊特,众山无能及者。”

这个时候,世尊坐在师子座上,在三千大千世界当中,祂的功德特别尊贵,无论光明、色像、还是威德,都是非常的崇高伟大,能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就好像须弥山王,它的光明色像殊胜特别,是其他山都比不上的。我们先看这一段。

这边说到,佛的功德特别尊贵,无论是光明、色像还是威德都非常伟大。可是我们知道,像转轮圣王、诸天圣人他们的光明、色像、威德也很伟大,为什么这边只说佛的功德特别尊贵呢?这是有量跟无量的差别。这些人虽然也有光明威德,但是有限量,佛是没有限量。有限量,就好比星星一样,太阳一出来,光明就不见了,所以我们才会说佛的功德特别的尊贵。而且佛是从无量劫以来就修集了大功德,一切都已经圆满具足了。以布施来说,内身、外财都没有任何的吝惜,全部都可以舍得干干净净:身外之财,像国家,释迦牟尼佛把整个国家都拱手让给别人了,王位,这个是世间法当中最尊贵的,其他包括财富、妻子,全部都可以舍;还有内身,无量劫以来也不知道舍了多少头、目、髓、脑,看众生需要什么,祂全部都可以舍,所以我们说祂的布施已经圆满了。同样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非常的圆满,因此我们说佛的功德特别尊贵,是其他转轮圣王、诸天圣人所没有办法比的。

可是,如果说释迦牟尼佛的威神力无量,为什么还会受到九种罪报呢?祂也会生病、祂也会遭受到毁谤、祂也会托钵托不到食物,这又怎么说呢?我们就一个、一个来解释,祂有哪些罪报?跟祂过去世有什么关系?祂为什么会有这些罪报的展现?目的是为了什么?我们现在就来说明:

第一个罪报,是佛祂曾经受到梵志外道女子──孙陀利的毁谤,连五百阿罗汉也同时遭受到毁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要说到释迦牟尼佛的前生,祂有一世在波罗奈城这个地方,是一位博戏人。博戏,就是赌博游戏,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另外有一位淫女,淫女,就是跟谁都可以搞男女关系的,非常淫乱的一个女子,她的名字叫做鹿相,博戏人的名字叫做净眼。净眼就引诱鹿相到园林里面共相娱乐,可能中间发生什么不愉快,结果就把这位女子杀害了,那怎么办呢?要把尸体藏起来,藏到哪里去?就藏到一位辟支佛的茅庐里面,想嫁祸给这位辟支佛。大家发现这个尸体,就以为是辟支佛杀害的。当时杀人是要偿命的,所以差一点就把他带出去杀了。这个时候,净眼他良心发现,觉得不应该这样做,就出来自首,承认自己的罪,最后被国王杀死。当时的博戏人净眼,就是这一世的释迦牟尼佛,当时的淫女鹿相,就是这一世的孙陀利。所以为什么佛会遭受到孙陀利的毁谤,就是这一段因缘的缘故。

五百阿罗汉为什么也同时遭受到毁谤呢?这又要说到过去久远劫,有一位婆罗门叫做延如达,他经常教导五百位童子。当时有一位婆罗门的妇人,名字叫做净音,经常来供养延如达。一直到有一天,城里面来了一位辟支佛乞食,净音从那天开始就每天供养辟支佛最丰盛、最美好的食物。看在延如达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心生嫉妒,叫他的五百位童子去毁谤这位辟支佛,说他与净音私通,逼得这位辟支佛没有办法,只有示现神通入灭,这时大家才知道原来是延如达恶意毁谤。当时的五百童子就是现在的五百位阿罗汉,因为毁谤的这样一个因缘,所以这一世也同时遭受到毁谤。

这是第一个佛陀罪业的展现。

第二个,是有一位旃(zhān)遮婆罗门女子,拿木盆绑在自己的肚子上假装怀孕,然后用这个来毁谤佛,说这个孩子是佛的。这也是有一个前世的因缘,在尽胜如来的时候,婆罗奈城有一位长者叫做大爱,他的妇人叫做善幻。善幻经常供养两位比丘,一位比丘叫做无胜,一位比丘叫做常观。可是她偏心,供养无胜比丘比较好,衣食无缺,供养常观比丘就没有这么好,经常有资具缺乏的情况,所以常观比丘心里不是滋味,就毁谤无胜比丘跟善幻私通。当时的善幻就是现在的婆罗门女子,当时的常观比丘就是现在的释迦牟尼佛,也是因为毁谤的因缘,所以释迦牟尼佛这一世才会遭受到她的毁谤。这是第二个罪报。

第三个,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就是佛有一次在灵鹫山经行的时候,提婆达多从山上把大石头推下来,虽然山神把石头挡住,可是旁边的小碎片,还是砸到佛的脚大拇趾,然后流血。为什么会有这个事情发生呢?在过去罗阅祇城,有一位长者叫做须檀,他有一位儿子叫做须摩提。在长者须檀死了之后,有另外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字叫做修耶舍,这位哥哥怕弟弟跟他一同分家产,就骗他到灵鹫山上面,把他从高高的悬崖上推下去,再砸下石头,结果当场就死了。须摩提就是现在的释迦牟尼佛,当时的修耶舍就是提婆达多,所以这一世提婆达多才会想要害佛。

第四个,有一次裂开的木头,把佛的脚刺伤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在过去世有两位商主,一同入海去取宝,刚好遇到涨水,两位雇主都要争这个船,就互相打斗起来。第二位商主把第一位商主的脚刺伤,然后当场死亡。第二位商主就是现在的释迦牟尼佛,第一位商主就是提婆达多,这是他们过去世的因缘。

第五个,是有一次毗楼璃王带兵去杀佛陀的族人,当时佛陀感到头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业报呢?也是在过去久远世的时候,罗阅祇这个城闹饥荒,米粮非常贵,一般老百姓没有钱买,怎么办呢?就到池边去捕鱼来吃,整个村庄的人携家带眷,共同到池塘边去捕鱼,捕上来的鱼放在岸边,就这样跳跳跳跳。有一位四岁的小孩,看到鱼在跳,怕牠跳跳跳,又跳回池塘里去,就拿木棒来敲鱼的头,一个一个敲,敲昏、敲昏,那个鱼就不动了,乖乖地躺在地上。当时这个四岁的小孩,就是这一世的释迦牟尼佛,所以祂会觉得头痛。那祂的族人为什么会被杀呢?这一世的释迦族人,就是当时去捕鱼的这些村民,领兵来杀害释迦族的这个国王跟士兵,就是当时那一池里面被吃掉的鱼,所以就演变成这一世有这样的因缘。

第六个所展现的业报,是大家也很熟悉的,佛吃了三个月的马麦,马麦就是喂马的饲料。佛没东西吃,接受卖马的人的供养,他储存了很多喂马的饲料。当时佛接受阿耆达多婆罗门的请供,带领了五百位阿罗汉一起去结夏安居,结果遇到饥荒,没有食物吃,释迦牟尼佛跟五百位比丘就一起吃了三个月的马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果报呢?在过去世时,有一位毗婆叶如来,他在盘头摩跋城中受完供之后,正要回去的路上,经过一个婆罗门的家里,看到婆罗门供养沙门的食物非常好,就起了嫉妒心说:“这些秃头沙门,应该吃马麦!”也叫他带去的五百童子一起跟他说“秃头沙门,应该吃马麦!”就是这样的因缘,感得自己和五百位阿罗汉都吃了三个月的马麦。

第七个罪报,是冷风吹得释迦牟尼佛的背脊疼痛。这是在过去世,罗阅祇国在节庆的时候举行相扑。有两位大力士,一位是刹帝利族的,另一位是婆罗门种的。比赛前,婆罗门种的力士就告诉刹帝利族的力士说:“你等一下假装输,事后我给你钱。”他就假装输了,事后(婆罗门种)也没有给钱,这样子一共三次。这位刹帝利族的大力士非常生气,就在下一次比赛的时候,狠狠地用脚踹他的背,让他扑地当场死亡。结果国王一高兴,就赐金钱十万。就是这样的因缘,之前因为贪财,后来又起了瞋恚心,扑杀大力士,让他当场死亡,所以这一世就感得背脊疼痛。

第八个,是释迦牟尼佛修了六年的苦行。为什么要修六年的苦行呢?在过去婆罗奈城的旁边,有一位婆罗门的儿子,名字叫做火鬘,另外还有一位瓦师的儿子,叫做护喜。有一天护喜邀请火鬘跟他一同去见迦叶佛,可是火鬘说:“有必要见这个秃头道人吗?”就这样粗口恶言了三次。后来,火鬘还是去了,他见到迦叶佛,相好庄严,心生欢喜,就出家学道。可是,他三次恶言对迦叶佛的果报double(加倍),就换得六年的苦行,是这样子来的。

第九个,佛有一次进入婆罗门的村庄去乞食,但乞不到食物,空钵而回。

还有一次在冬至,我们知道冬至很冷,就在冬至前后的八个晚上,寒风凛冽,把竹子都吹破了,这个时候佛要求三衣来御寒。另外又有一次,佛患热病,要阿难在背后帮祂搧凉。

我们现在听了佛这九个罪报,本来对释迦牟尼佛这么好的印象都被打破了。佛在成道的时候,不是已经断尽一切恶了吗?不是已经圆满一切功德了吗?为什么还会受到罪报呢?我们觉得很怀疑。佛生生世世不是都在修布施,布施都已经圆满了吗?又怎么可能乞不到食物,空钵而回呢?也是很奇怪,对不对?还有,像一些外道仙人,都能够用药草或者是咒术来替人治病,佛不是具备一切功德跟智慧吗?难道祂连自己的病都不能够治吗?我们也觉得很疑惑,是不是?

原来,佛作这些示现是有目的的,是为了慈悲末世的众生,尤其是末世的出家弟子所作的方便示现。我们知道佛有两种身:一个是法性身,一个是父母所生身。法性身是不会生病的,因为法身没有生灭,没有生灭就不是无常身,就不会生病。法性身等于是我们的本体,好像虚空一样,无量无边,它是没有形像的,可是它可以作种种的展现,它可以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它可以依不同的因缘,以不同的名号,在不同的地方受生,度化众生,这个都是法性身的作用,就是说它可以示现报身或者是应化身来利益众生。可是父母所生身,它是有生灭的,所以要示现什么时候受生、什么时候涅槃。现在所谓的九种罪报,就是父母所生身所作的方便示现。

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方便示现呢?因为到了末法的时候,出家众感得的福报非常少,生活资具常常缺乏,有时候缺少衣、有时候缺少饮食、有时候缺少医药、有时候缺少卧具,这时候就会受到在家众的讥嫌说:“你们这些出家众,连衣食都不能得,生病也没有办法自己医治,又如何成道来度众生呢?”这个时候,出家众就可以说:“我这一世生活资具缺乏,是因为过去世罪业的果报。可是我出家修行的功德,可以感得将来世越来越好。你看!释迦牟尼佛祂也会生病啊,祂也是托不到食物啊,更何况是福薄的我们。”在家众听了这些话之后,就平息了他的瞋恚心,然后供养出家众衣服、饮食、汤药、卧具,这四事供养就不缺乏了。这些出家众也因为得到色身的安稳,就能够专心地修道证果。所以佛是为了悲愍未来世的众生,而方便示现这种种的罪报,并不是真实有这些罪报。

我们接着看原文:

“尔时,世尊以常身,示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是时,首陀会天,梵世天,他化自在天,化自乐天,兜率陀天,夜摩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天及三千大千世界,人与非人,以诸天华、天璎珞、天泽香、天末香、天青莲华、赤莲华、白莲华、红莲华、天树叶香、持诣佛所。”

这个时候,世尊以平常的身形示现在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面前。这个时候,首陀会天(指的是色界第四禅的净居天)、梵世天(指的是初禅三天)、他化自在天、化自乐天、兜率天、夜摩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天(这是欲界六天),还有三千大千世界的人与非人,都拿着天华、天璎珞、天泽香、天末香、天青莲华、赤莲华、白莲华、红莲华、天树叶香,来到佛的处所。

前面佛显了六次的神通,现在为什么又要以常身来示现在这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的面前呢?这是佛为了要说般若波罗蜜,因此显了六次的神通:第一次显神力,是进入三昧王三昧之中,从脚底一直到顶髻放光;第二次现神力,是佛的一切毛孔全都微笑;第三次现神力,是佛放出常光一丈;第四次现神力,是佛的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微笑;第五次现神力,是佛进入师子游戏三昧之中,这时候三千大千世界起了六种震动;第六次,是佛坐在师子座上,现出最殊胜的光明色像威德,崇高伟大——现这六次的神力,是要用来感动众生,有信心的众生都能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还有疑惑的人现在见到佛的平常身,就会认为这是佛的真身,佛从初生、初成佛、初转法轮,都是这个身体,他就愿意相信,相信他就能够得度。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佛现在又要以平常的色身,向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众生来示现的理由。

我们现在解释什么是首陀会天?它是色界第四禅的净居天。色界第四禅有八天,其中五天是三果圣人所居住的地方,称为净居天;另外有三天,是凡天跟圣人共住的。这个八天之上,还有一个地方,是十住菩萨住的地方,这个地方也叫净居天,也就是大自在天王的住所。现在所谓的首陀会天,指的就是色界第四禅的净居天来说的。这个梵世天,指的是初禅天。我们知道初禅有三天:梵众天、梵辅天、跟大梵天,为什么会有这三天的差别呢?就是看你证得初禅的功夫。如果证得是下品禅定的话,就会生在梵众天当中;中品的禅定,就生在梵辅天当中;上品的禅定,就生在大梵天当中。大梵天等于是国王,梵辅天等于是大臣,梵众天等于是老百姓,是这样的差别。另外,梵是清净的意思,如果你有第一等清净心的话,就会生到大梵天。还有,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来说,如果修得上等的慈心,也能够生在大梵天当中。

我们现在要问:为什么只提到初禅跟四禅,还有二禅、三禅,你为什么不说呢?那是因为要证得初禅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我们欲界的众生,五欲六尘的欲望特别特别重,除非你能够离欲,才能够证初禅,所以初禅对欲界众生来讲,是非常难修的。四禅就更难了,四禅还要经过二禅的大喜、还有三禅的大乐,这个喜、乐都是我们欲界众生非常容易耽著在上面的,因为那个喜乐不是世间喜乐能够比的。你一旦入了二禅、三禅,那种喜乐会让你不愿意再出定了,什么事都不想做,什么都可以放弃,那种喜乐没有办法用言语来形容,除非你证到,才知道那个身心的舒畅,每一个毛孔、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轻安喜乐,实在是很难舍弃的。可是你要证到四禅舍念清净,就一定要舍得放下二禅的大喜跟三禅的大乐,等到喜乐心都完全止息了,才是真正的清净。所以以难易来说,初禅跟四禅比较难,二禅跟三禅比较容易,你只要能够入初禅,很快就可以进入二禅跟三禅,可是要到达四禅就比较困难,这就是为什么只提到初禅跟四禅,而没有提到二禅跟三禅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是一般人都知道大梵天,其他的天就比较少听到,所以只提大梵天。还有,净居天的大自在天王因为怜愍众生,经常劝请佛为众生说法,所以我们也要常常提到大自在天。

第三个理由,是佛说法的声音可以到达大梵天。另外,佛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时候,我们人间不晓得发生什么事,可是天人他们知道,这时诸天传唱这个好消息,一直到净居天。

第四个理由,大梵天是最接近欲界的,所以欲界的众生应该听过。净居天的大自在天王,他是色界天的天主,欲界的众生也应该要知道。

第五个理由,二禅的大喜、三禅的大乐,都住在放逸当中,所以不说。

以上就是为什么只提到色界的初禅跟四禅,而没有提到二禅、三禅的五个理由。

接下来,我们介绍欲界的六天:第一个,他化自在天。为什么叫做他化自在天呢?他化,就是他人所化,我自己来自在享用,这一天的天人,都是拿别人变化出来的种种境界,来娱乐自己。第二个,化自乐天。是自己变化出五尘境界,自己来娱乐自己。第三个,兜率天,又叫做知足天。第四个,夜摩天,又叫做善分天。第五个,是三十三天。最下面第六个,是四天王天。

我们欲界有一座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须弥山的山顶有三十三天的天城,须弥山的半山腰是四天王天所居住的处所,在哪里呢?就是须弥山的旁边有一座山,叫做犍陀罗,高四万两千由旬,这座山有四个山峰,每一个山峰有一座城,四天王就各居一城。所以第一层是四天王天。第二层是三十三天,都属于地居天。从夜摩天以上等诸天,一直到色界的净居天,都是七宝为地,在虚空之中,由风力把持住,我们称为空居天。

这些天人都拿着天华等等这些东西来供养佛,这些天华,有的长在陆地上、有的长在水中、有的长在树上、也有的长在蔓藤上面,这种种的天华,不但有各种漂亮的颜色,而且非常非常香。我们世间的华,要顺风才闻得到,可是天华的香气逆风也一样闻得到。加上它的华瓣也非常柔软细滑,所以这些天人要拿天华来供养佛。

天璎珞是悬挂在佛的头顶上面;天泽香是用来涂在佛走的地上;天末香是用来洒在佛的头顶上。

天莲华,有青莲华、红莲华、赤莲华、白莲华。为什么没有黄莲华?因为黄色属火,火不适合水中的华,所以没有黄莲华。这些莲华也跟我们世间的莲华不一样,它的华茎是瑠璃做的,中间的莲华台是用金刚做的,它的叶子是阎浮那陀金做的,这个莲华既柔软,又芳香。另外,天人还拿着天树叶香等等,来到佛的处所供养佛。

经上说,天人拿了天华供养佛,还有人与非人,也拿了天华供养佛。天人拿天华,是理所当然,因为天华是长在天界上面的;可是为什么人与非人也拿天华来供养佛呢?前面佛不是用神足通放大光明,大地起了六种震动,这个时候诸天都洒下各种妙华,遍满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用来供佛,所以现在人和非人就可以拿这些天华来供养佛,是这么来的。另外还有一个说法,是印度当时把最殊胜、最好的东西都叫做天物,人和非人拿的华,虽然不是天上的华,但因为是人间最妙好的华,所以也叫天华,这样说并没有过失。

我们再看原文:

“是诸天华乃至天树叶香,以散佛上。”

就是把这些天华,乃至天树叶香,散在佛的身上。那我们又要问,为什么把华散在佛的身上呢?这是恭敬供养佛的缘故,佛是三界中的第一等福田,所以把华散在佛的身上。

我们再看:

“所散宝华,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上,在虚空中,化成大台。”

所散的各种宝华,在三千大千世界上的虚空中化成一座很大的华台。我们又要问了,散华就散华嘛,为什么要在虚空中,把它化成这么大的一个华台呢?这个佛有祂的密意在里面,那就是众生所散的华少,而能化成这么大一个华台,表示众生种的因少,所结的果多。

奇怪!为什么这个大的华台能在虚空中停住,不会掉下来呢?佛又用这个来说法,要告诉我们什么?佛是要以神通力来告诉众生,让众生知道佛是福田,所得到的果报是不会消失的,所以它一直停留在空中,一直到我们众生成佛,所得的福报都不会消灭,是要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讯息。如果说佛有这么大的神通力,就自己变一个华台就好了嘛,为什么要这些众生来散这个华,然后才把它化成一个大华台呢?这个是为了要使众生得到清净的信心,因为众生看到自己所供养的华变成了大华台,心里会非常的欢喜,心一欢喜就能够得到大福德。所以佛祂不自己变现一个大华台,要众生来散华,然后才作这样的变现。

我们继续看:

“是华台四边,垂诸璎珞,杂色华盖,五色缤纷。是诸华盖,璎珞,遍满三千大千世界。”

在这个大华台的四边,垂下来各种的璎珞,以及杂色的华盖,五彩缤纷。这些华盖及璎珞,遍满三千大千世界。

继续看:

“以是华盖、璎珞严饰故,此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及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皆亦如是。”

因为这个华盖、还有璎珞的严饰,所以三千大千世界都变成了金色,还有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也都是如此,全部都变成金色。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及十方众生,各各自念:佛独为我说法,不为余人。”

这个时候,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以及十方众生,每一个都心想说,佛是单独为我说法,不为其他的人说法。这又奇怪了,佛祂不是只有一个身体吗?佛是以祂一个身体,示现三千大千世界以及十方世界,那众生为什么每一个都看到佛单独为他说法呢?这又是佛的神通力。佛有两种神通力说法:一种是佛坐在一个地方说法,能使很远地方的众生都能够看到,也能够听得到佛说法。另一种是佛在一个地方说法,能使每一个众生,都各自见到佛单独为他说法。这种情况就好比“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只有一个,但是你有千条江的水,每一条江都可以反映一个月亮,所以看起来好像有一千个月亮。现在的情况也是,佛只有一个,可是影现在每个众生的面前,就只看到佛为他说法。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变现呢?因为众生的根器不一样。有的人见到佛身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就能够生起清净的信心;但是有的人非要见到佛亲自在他面前为他说法,他才能够生起信心,所以佛才要作这样的变现。

继续看:

“尔时,世尊在师子座,熙怡而笑,笑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以此光故,此间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皆见东方如恒河沙诸佛及僧;彼间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皆见此间三千大千世界中释迦牟尼佛及诸大众。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这个时候,世尊坐在祂的师子座上,安乐怡然地微笑,微笑放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因为这个佛光的加持,所以这里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众生,都能够看见东方如恒河沙诸佛及僧;那里如恒河沙等世界的众生,也都能够看到这里三千大千世界中的释迦牟尼佛,还有大众;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的世界众生都是如此,大家互相都可以看见。佛在前面已经放很多次光了,现在为什么又要放光呢?先前的放光,各有各的因缘,前面已经说过了。现在放光,是为了要让十方参与大会的众生彼此都能够看得见对方,所以才要放光。

可是,问题来了,这些人又没有天眼通,凭什么可以看到对方?像阿罗汉,如果随便观的话,只能观见一个小千世界;如果用心观,就可以见到一个中千世界。如果是辟支佛,他随便观,可以观见一个中千世界;用心观,可以观看整个大千世界。可是现在这些人,没有证到阿罗汉,也没有证到辟支佛,凭什么可以互相见到这么远方世界的众生呢?这当然是佛威神力的加持,才能够使众生彼此互相看见,并不是众生自己有天眼通,即使是阿罗汉或者辟支佛,也是要佛威神力的加持,才能够看到无量的世界,所以都是要靠佛神力的加持。

我们继续看:

“是时,东方过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其世界最在边,世界名多宝,佛号宝积,今现在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

这个时候,东方过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中,最旁边的一个佛世界,叫做多宝世界,佛号叫做宝积佛,现在正为诸大菩萨(菩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宣说般若波罗蜜。为什么叫多宝世界呢?因为那个世界不管是财宝还是法宝都非常多,所以叫多宝世界。佛号为什么叫宝积佛呢?宝就是法宝,积就是积聚,法宝所积聚的佛就叫做宝积佛,就是这位佛,祂是由无漏的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等法宝所积聚而成的,所以叫做宝积佛。

我们再看原文:

“尔时,彼世界有菩萨,名曰普明。”

这个时候,多宝世界有一位菩萨,他的名字叫做普明菩萨。为什么叫普明?因为他的光明普遍照耀一切世界,所以叫做普明。

我们再继续看:

“见此大光,见地大动,又见佛身;到宝积佛所白佛言:‘世尊!今何因缘有此光明照于世间,地大震动,又见佛身?’”

这位菩萨,他见到大光明,也见到大地震动,又见到佛的色身,于是就到宝积佛的处所问佛说:“世尊!现在是什么因缘,有这个光明照耀世间,大地震动,又见到佛身呢?”

“宝积佛报普明言:‘善男子!西方度如恒河沙等世界,有世界名娑婆,是中有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欲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是其神力。’”

宝积佛就告诉普明菩萨说:“善男子啊!向西方过了如恒河沙等世界之后,有一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这世界中有佛,叫做释迦牟尼佛,祂现在正要为诸大菩萨演说般若波罗蜜,你所见到这种种的现象,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神通力。”

“是时,普明菩萨白宝积佛言:‘世尊!我今当往见释迦牟尼佛,礼拜、供养;及见彼诸菩萨摩诃萨绍尊位者,皆得陀罗尼及诸三昧,于诸三昧中而得自在。’”

这时,普明菩萨就向宝积佛说:“世尊!我现在想要去见释迦牟尼佛,向祂礼拜、供养;我也想见见那些一生补处的大菩萨们(一生补处,就是将来都要继承佛位的这些大菩萨),他们都已经得到了陀罗尼,以及种种的三昧,而且在种种的三昧中也已经得到自在了。”

“佛告普明:‘欲往随意,宜知是时。’尔时,宝积佛以千叶金色莲华,与普明菩萨而告之曰:‘善男子!汝以此华散释迦牟尼佛上。生彼娑婆世界诸菩萨,难胜难及,汝当一心游彼世界!’”

宝积佛就告诉普明菩萨说:“你想去的话,就随你的意去吧!只是要知道时宜。”这个时候,宝积佛就拿一朵千叶的金色莲华给普明菩萨,然后告诉他说:“善男子!你把这朵华散在释迦牟尼佛的身上。生在娑婆世界的这些大菩萨,很难去胜过他们,也很难比得上他们,你应当要一心恭敬谨慎地去游历那个世界!”这是宝积佛对普明菩萨的嘱咐。

我们又要问了,佛为什么说:“你想去就随你的意去吧!只是要知道适合时宜。”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像我们,自己的弟子如果告诉师父说“我想去别人的道场,想去亲近别的师父”,不晓得这个师父的心里面会不会说:“好啊!你想去就去啊!”所以我们这边要说明的第一个,是说佛祂已经断除对弟子的贪爱跟执著了,所以祂才会说“你想去你就去嘛!没有关系,我心里不会觉得怪怪的。你去亲近别的师父,去跑别的道场也无所谓,没关系!”还有,因为菩萨四十一品的无明还没有完全断尽,还没有得到佛的一切智,也没有得到佛眼,所以心中多少还有一点怀疑:释迦牟尼佛会不会功德比较大?我去亲近祂,获得的利益会不会比较殊胜?所以宝积佛为了要消除他的疑惑,很快就答应了。去到那边,当然普明菩萨就会发现:宝积佛的世界虽然离娑婆世界那么遥远,但他们所说的诸法实相是完全相同的,这时他的信心就会大增,求佛的心也更加坚固了,所以宝积佛才会答应他去参观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

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就是前世的因缘。虽然这一世普明菩萨生在遥远的东方,但因为跟释迦牟尼佛有前世的因缘,所以今天才有缘前往娑婆世界听释迦牟尼佛说法。另外还有一个含意,就是娑婆世界里面的菩萨,见到普明菩萨从那么遥远的地方来听法,心里面就会想说:“他都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听法了,何况我就生在这个世界,哪有不听法的道理呢?”也会对闻法生起好乐心。

佛不是功德已经圆满了吗,为什么还要供养呢?难道是要求福报吗?当然不是为了要求福报,佛是为了恭敬功德才作供养的,这又要说到一个故事了:

当时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眼睛瞎的比丘正在缝衣服,不小心手中的针线掉在地上,他就喊啊:“谁爱福德啊?替我来穿针吧!”佛这个时候刚好从他身边经过,就过来说:“我是爱福德的人,我来替你穿针。”盲眼比丘一听是佛的声音,赶快起来,向佛顶礼,然后很奇怪地问佛说:“佛的功德不是已经圆满了吗?为什么还说爱福德呢?”佛就回答说:“我的功德虽然已经圆满了,但是我深深地了解到,功德的恩德在哪里,功德的果报在哪里,功德的力量有多么的殊胜!今天能够使我在一切众生当中最为第一,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就是福德的关系!所以我爱福德!”佛向比丘赞叹了功德之后,就为他说法,他当下证到了初果。所以,这说明什么?虽然佛功德已经圆满,再也不需要作功德了,但是为了教化弟子,还是要作供养,祂可以向弟子说:“我都还要作功德,你们为什么不作?”所以祂是为了教化弟子才作这样的示现。

宝积佛有神通力,祂为什么不直接把华散在释迦牟尼佛的身上就好了,何必要派普明菩萨去供养呢?这是为了要让娑婆世界的菩萨们相信普明菩萨,因为他是宝积佛派来的使者,我们对使者要恭敬,要相信他。另外一层的意思,是佛要让祂派遣的使者平安到达,虽然路途这么遥远,中间可能经过水、火、兵、毒等百千种的灾害,佛要加持他、保护他,不让他受到伤害,所以一定要让普明菩萨带着这朵莲华去。

我们又要问了,为什么要带莲华?供养的东西这么多,为什么不供养最殊胜的宝物,甚深的经典也很殊胜啊,佛宝也很殊胜啊,为什么要供养莲华这看起来好像微不足道的东西呢?因为佛不需要任何的宝物,佛宝、天宝尚且不需要,何况是人间的宝物,佛不需要,佛自己都有,所以不需要供养。甚深的经典也一样,“甚深”是对凡夫说的,对佛来说没有甚深的问题。众生有疑惑的东西,祂是完全无碍的。凡夫觉得难的,对佛来说,那是太容易了,所以,所有的经典对佛来说都不是甚深的。像我们人间送礼物,一定要送那个最殊胜的,所以宝积佛为什么要供养莲华呢?就是因为莲华是最殊胜的。到底有什么殊胜?我们就来说一说:

一般供养佛,就是三样东西:第一个是华,第二个是香,第三个是旛盖。为什么供养华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香气,还有它的颜色。可是其他的华也有香气,也有颜色,为什么一定是莲华呢?在《华手经》里面就说到:“十方佛都是以莲华来供养释迦牟尼佛。”这就说明十方佛供养释迦牟尼佛都是以莲华来作供养。一般来说,有三种莲华:一种是人间的莲华,我们大家都看过,它只有十几瓣的莲华瓣。一种是天上的莲华,那我们就没看过,它有百瓣,就是百叶的莲华。有一种是菩萨的华,就是千叶莲华。宝积佛的世界当中,就有很多这种金色光明的千叶莲华。我们娑婆世界中是没有,可是可以用神通变化出来千叶莲华,但它不是生长在水中的金色千叶莲华,只有宝积佛世界中的金色千叶莲华,是从水里面长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宝积佛要供养金色千叶莲华的原因。

宝积佛为什么叫普明菩萨把华散在释迦牟尼佛的身上呢?这是一种供养的方式。旛(fān)盖呢?我们刚才讲供养佛有三种东西:华、香跟旛盖,旛盖一般是张挂在佛的头顶之上的。香有很多种,干的香是用来烧的,湿的香是涂在地上,末香和华是散在佛的身上,这就是供养的方式,所以这个华一定是散在佛的身上。

为什么宝积佛说:“你应当要一心恭敬谨慎,娑婆世界的菩萨们,他们很难比得上,也很难胜过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个话?祂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说“你应当一心恭敬谨慎”?一心恭敬谨慎这么重要吗?非常重要!一切成就都是靠一心来的。像佛、辟支佛、阿罗汉、还有一切贤圣,他们之所以能够降伏内外的魔军,就是因为他们随时都是一心恭敬谨慎,所以能够降伏内外的魔军。内在的魔军就是烦恼,外在就是种种的魔。还有,我们想要持戒清净,也是要一心谨慎,防护不犯。我们也是收摄心念,才能够证得禅定;证得禅定,就能够开发智慧;开发智慧,就能够解脱;解脱,就能够断尽一切的苦。所以从持戒、得定、开慧、解脱、断苦,都是从一心得来的,所以一心恭敬谨慎非常、非常的重要。

在佛涅槃一百年后,有一位叫做忧波毱(jū)的比丘,他是已经证得六种神通的阿罗汉,也是当时阎浮提的大导师。那个时候,有一位已经活了一百二十岁的比丘尼,她年轻的时候曾见过佛。忧波毱就准备去这位比丘尼的处所,请问她佛的容貌怎么样啊、佛的威仪怎么样啊……。比丘尼要试试看这位忧波毱比丘的威仪如何,你既然要问佛的威仪怎么样,那我先看看你的威仪怎么样。她就偷偷放一钵的麻油在门坎下面,他进门一定会经过那个门坎,看那个油会不会洒出来,如果会洒出来,表示他的威仪不够严谨。忧波毱慢慢地推开门,虽然是慢慢地推开门走进来,可是那个麻油还是洒出来了几滴。坐下来之后,他就问比丘尼:“听说你见过佛,那佛的容貌怎么样啊?可不可以说给我听听看啊?”比丘尼回答说:“我那个时候还很年轻,佛到我们的村庄,大家都说:佛来了!我就跟着大家一起去见佛。我向佛顶礼(那个时候还是在家,所以头上插有金钗),头上的金钗就掉到地上,本来那儿是一片黑暗的森林,由于佛的光明照耀,再幽暗隐秘的地方都看得见,所以我马上就找到了金钗。见佛之后,我就出家当比丘尼了。”忧波毱就问:“佛在世的时候,比丘的威仪怎么样啊?”比丘尼回答说:“佛在世的时候(我们知道有六羣比丘),六羣(qún)比丘是当时最恶劣、最没有羞耻心的比丘,但是他们的威仪还胜过今天的你哦!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当时六羣比丘进门的时候,不会把麻油洒出来一点点,虽然他们的行为很恶劣,但是行住坐卧还不失比丘的威仪。你今天虽然已经是证得六种神通的阿罗汉,却还不如当时的六羣比丘。”忧波毱听了这番话,起了大惭愧心。这说明什么?一心恭敬谨慎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个问题,一切的大菩萨不是都有大功德,都是智慧利根的吗?为什么只说娑婆世界的菩萨是最难胜、难及的呢?这就要说到多宝世界跟娑婆世界有什么差别。多宝世界它是七宝所成的,有种种的宝树,那边的人不用做工的,他们一想要吃什么,饮食马上就现前。那娑婆世界呢?我们就做工做得很苦嘛,然后有生老病死嘛。他们的世界是七宝所成,我们是怎么样?沙、石头,很恶劣的环境。所以,宝积佛为什么要对普明菩萨说这一段话呢?就是怕普明菩萨到娑婆世界来一看,你们的世界长得这个样子,跟我们那个七宝所成的世界实在是差很多。他们的身形比较高大,一看到你们这边的“大”菩萨,身体这么小,难免就会生起轻视傲慢的心,认为你们的世界比不上我们。为了要调伏这个轻视傲慢的心,所以宝积佛说了这一段话。另外,就是两边世界的人生活差很多嘛,一个很安乐,一个很辛苦、很操劳。可是哪一边的智慧比较明利呢?越辛苦的智慧越高,对不对?要不然你拼不过别人,会被别人比下去嘛,然后很难生存嘛。所以你在越难生存的环境,就会磨练出越多的善巧方便跟智慧来。我们娑婆世界有生老病死苦,还有工作很辛苦,都是苦比较多,所以比较容易生起厌离的心。可是那个多宝世界不容易,那边不需要工作,所以就很难生起厌离心,他们的智慧也少,根器也不利。这种情况,就好像一把很锐利的刀,如果你拿来切豆腐、切肉,它很快就生锈了。可是你如果拿石头来磨,用油脂、炭灰来洗、来涂的话,锈很快就能去除,而且变得很锋利。菩萨也是这样,如果生在比较浊恶的世界,自然就会根利、有智慧,就好像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比较勤奋、肯吃苦,将来就会变得很能干,是同样的道理。娑婆世界的菩萨多善巧方便,功德、智慧、根性,都是其他世界的菩萨所没有办法相比的,所以宝积佛才会说了这一段话。

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