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第三篇、尘境融入觉知

◎ 轻松觉知,消融烦恼

徒:在尝试保持觉知的过程中,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好像……

师:很用力?

徒:对。

师:这样就错了,不必用力。

徒:可是很轻松的时候,会好像抓不到。

师:没有要抓,因为它一直都在,你一注意的时候,它就在了,你不必特别要去抓它。保持觉知的意思,就有点像提醒的作用,不然你的心就去忙别的了;当你的心一回来,那个觉知它就在了。所以,它本来都在,是你把它忽略掉了。现在要做的就是你知道它现在就在,是这个意思,没有其他的动作,它本来就在。

徒:可是时间很短?

师:因为你的心又去忙别的了。

徒:提醒之后,不能持续地安住在当下,所以又跑掉?

师:对啊。你一注意它就在了。因为它没有跑掉,是你的心跑掉了,觉知都在。我们上课时说过,虽然它一直都在,可是当我们散乱、昏沉、掉举的时候,就不能感受它的存在。现在就是说,你要觉知它的存在,这样。它其实没有这么难,就好比说你走路时,为什么不会踢到、绊到?就表示你那个警觉心一直都在,只是多跟少的差别。我们大部分都是没有办法完全的觉知,都是一点点、一点点这样。那为什么大部分不见了?就是因为昏沉、掉举、散乱,所以只有一点点觉知。其实它一直都有,即使是睡觉的时候,有人叫你,你也会回应啊!表示说那个觉知它没有睡着,肉体睡着,觉知它不会睡着。

徒:所以一般人只有少分的觉知力?

师:对啊。就是没有办法完全的觉知,才会让烦恼进来。完全觉知的时候,烦恼是没有办法进来的,对不对?即使进来,也因为有觉知,于是它就消失了,所以我们才会说它消融在觉知之中。因为觉知的成分大一点,烦恼就小一点。如果以一百分来讲的话,一开始可能只有五分的觉知,和九十五的烦恼,如果觉知力再强一点,烦恼会越来越少,慢慢就有五十分、六十分、七十分、八十分、九十分的觉知,到最后烦恼也没有了。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而已,不用特别要把它怎样。

徒:所以它自动就没有二元对立?

师:对啊,因为是现量,现量就没有二元对立。安住在当下,那个当下也是没有二元对立的,当下也是完全的了知、觉知。所以不管用什么名词,觉知在当下或安住当下,都是同样的意思,当你知道了以后,这些名词也不用了。其实每一样都是觉知力,只是我们有参杂着烦恼,还有分别执著等很多东西在里面,可是觉知从来没有消失过,不然你没有办法过生活啊!如果没有觉知,你怎么知道现在要做什么,你怎么知道从你家来到这里,到不了的,那也没有办法把饭吃完,也没有办法讲那么多话,这全部都是觉知力啊!所以我们才会说它一直都在,只是比例的问题。每个人都有,没有的话就死翘翘了。

徒:比如说我现在烦恼已经起来了,我知道自己快要发脾气了。

师:看着它,它就消失了。

徒:只要继续看着它,它就会消失?

师:对。

徒:可是当我看的时候,还是觉得我有二元对立。

师:因为你还记得那件事情,我们上课的时候有讲一个重点:就是你看着你的贪或瞋,而不要看你瞋的对象,那个是重点!因为你看着你瞋的对象,你看着让你生气的那件事情,那个瞋就很难消失,因为会越想越气啊。所以说你看着那个贪的本身就好,不要看对象,你看着贪,贪就消融了。看着那个贪、欲求,不要看你贪的对象,它才可能消融掉,你一直想着它(贪的对象),是不可能消掉的。


◎ 保持觉知,现量倾听

徒:有时听别人诉苦时,自己也觉得很苦,但又不知道要怎么帮他?

师:听众生诉苦的时候,保持觉知,安住在当下,没有二元对立,只是听着他说,就不会跟着他苦。如果有苦的话,就觉知苦,看着它,任何情绪都会跟觉知一起消融。保持觉知地听,让自己不落入二元对立。如果一面听,一面比量的话,就是二元对立了。听的时候,该回什么话就回什么话,可是你的心都没有动,这个就是善分别,还是现量,没有落入比量。第六意识已经转成妙观察智,就可以回答得更好、更明确,都是他需要的。可是我们还是没有落入二元对立。众生的种种苦是他的业力使然,不要让自己陷入焦虑之中,这个是重点。我们能想到的,有尽力去做就好了,其它都是因缘果报的展现,没有什么是非对错。


◎ 让情绪消融于觉知

徒:情绪生起时,怎么处理?

师:还是保持觉知就好了,因为你的情绪一起,觉知就不见了,对不对?你觉知一找回来,情绪就消失了。就是这样,对每个当下的状况都很清楚。我们从头到尾都有觉知,它都没有消失过,我们只是忘记了它的存在。它就是我们本觉的一部分,是我们本觉的作用,也是我们自性的作用,它本来有这样的功能。我们的自性不会死,死亡只是一种现象,一种生灭无常的现象而已。


◎ 保持觉知,任运消业

徒:精神不好的时候,脑筋像塞住一样,讲话也词不达意,就会着急上火。

师:不要用力去想,等到业消了,自然就好了。不要太去在意消业的过程,还是保持觉知,安住在当下。

徒:如何与冤怼(duì)相处,不再继续结怨?

师:与冤怼相处时,能了知是受报的过程,那就会心平气和一点;但这只是作还债想而已。如果能保持觉知、安住在没有二元对立当中,都是现量,没有比量,那些烦恼都不会现起,这样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只要有对立,就已经离开觉知了。保持觉知就是你知道,但是没有烦恼,因为你没有落入二元对立。可是你一比量,就是离开当下了。“念念在当下、保持觉知”,当作咒语来念。因为是我们自己落入好坏、好恶等等的二元对立,才会对别人有意见。这就好像看恶人在造业,看了太生气了,不知道这都是业力在牵引。应该是充满了菩提心,要很怜悯地看待众生,这样才是正思惟。因为众生的业力就是讨债还债、痛苦折磨,这样才报得完,真正的菩萨在旁边不会有意见。


◎ 语默动静,保持现量

徒:师父说保持觉知是现量,不是比量,可是跟人讲话时,我一定要比量,不然怎么讲话?

师:不会。从头到尾我都是现量跟你们讲话的啊。

徒:现量怎么能讲话?

师:可以啊,那就是已经转识成智了,转八识成四智,所以该怎么讲就怎么讲,那是般若智慧,是善分别。比量只是分别而已,没有“善”,“善”是现量的意思。

徒:如果没有成就的人怎么办?

师:要练习啊。

徒:熏修吗?

师:对啊,你尽量保持熏修的时间长一点,我们修定也是在修这个,就是让它的时间更加长,因为不再一直地虚妄分别妄想,要转识成智也会更容易。所谓的现量无分别,重点就是在这里,就在训练这个觉知。因为保持觉知,最后就是本觉现前。那你说本觉现前时,你会不知道、不清楚吗?一定清楚,这时就没有第六意识的比量,因为觉知已经变成般若智慧了,所谓“般若无知,无所不知”就是在形容这个。所以不是说“我如果要很清楚,一定要有分别”,不是的,只要是有般若智慧,你就会很清楚,而且又没有落入比量。念念保持觉知,境界来的时候,自然就可以现量反应,而且那个是很正确的,我们凡夫都是比量了半天,然后都还是错的。

徒:还烦的要命,然后一直胡思乱想。

师:心也没有办法清净,又判断错误。

徒:看错又作错事,苦啊!

 

(编按:小标题为编者所加,普愿见闻者,悉皆发菩提,我等与众生,早日成正觉。未完待续,敬请拜读下一篇)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