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3、十六特胜:16,观弃舍,六妙门④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台北新店
二○一四年五月十八日
我们今天介绍第十六个特胜,叫做“观弃舍”,它是相对无色界的非有想非无想定来说的。
“非有想”,就是已经没有粗想了,“非无想”,就是并不是完全没有想。所以非有想就是已经没有前面所谓的色界四禅,还有无色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这些定的明显的粗想,已经没有了;但是又不像已经入灭尽定的圣者已经灭了想心所,已经没有想了;所以它还有微细的想,所以它叫做“非想非非想”,这个名称的来源是这样。
那它这个细想的内容,就是还有非常微细的受、想、行、识这四蕴。所以一般凡夫或者是外道,证到这个定的时候,他会以为是入了涅槃。因为这个其中就是剩下很微细、很微细受想行识的作用。可是因为他们没有智慧的观察,所以会以为已经证到涅槃,然后就不再往前迈进了。
所以修十六特胜,它殊胜的地方,就是他这个时候会有这个智慧来起智慧的观察:观察虽然是很微细的想,但还是因缘和合、还是虚妄不真实的,因此就不会耽著在这个定境当中而不再进一步地求三界的解脱。
所以所谓的“观弃舍”就是弃舍此定,知道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定不是究竟的涅槃,要弃舍,然后才能够再进一步证得真正的涅槃——就是灭受想定。再把想心所、受心所灭掉,才能够真正地入这个灭尽定。所以第二个“弃舍”的意思,就是说弃舍三界、三界的生死。然后第三个“弃舍”的意思,就是它双舍:双舍有想跟无想。
那这个定已经是三界禅定最高的了,可是它就是差那么一点点,所以没办法从三界当中解脱。只有佛法的禅定才能够真正地从三界当中解脱,就是弃舍这个定,再进入九次第定。就是四禅八定再往上就是九次第定,才能够真正证得涅槃。
我们十六特胜就介绍完了。那我们为什么会介绍十六特胜呢?是因为我们在讲这个卷七“六妙门”的时候,把它放进来。卷七里面的“六妙门”,我们前面已经介绍了数息法,然后进入随息的时候,我们就把十六特胜放进来,因此时间拖的很长,就是想详细介绍。
那现在既然介绍完了,所以我们就要回到这个六妙门来。六妙门因为我们之前在《六妙门》那本书的时候已经详细地介绍,所以我们现在就来一个总结论,这样就可以了。我们知道六妙门它就是分十二嘛(十二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那每一个妙门又有跟它相应的六门,所以加起来是十二门。
像数息的话,我们把息调好,就是远离那个风相啊、喘相啊、气相啊,这个息调好之后开始数息,从一数到十,心不散乱,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在修数;一直数到这个数字可以任运生起,从一到十不间断,心不分散,然后从一到十是任运的,就是说你不用再加功用了,它都不会断或者是数丢了,这个我们就是说你已经跟数相应。
那直数到你觉得数字很多余了,这个时候就可以进入随息。随息就是心念跟着呼吸走:呼吸到哪里,你的心念就紧紧跟随你的呼吸。像吸进来、吐出去,就跟着呼吸走,跟着呼吸出入。因为心念跟着呼吸走,这个就是修随息。因为心念一直在呼吸上,所以呼吸的状况:长啊、短啊,或者是冷啊、暖啊,整个息的状况就会非常清楚,因为你的心念是在这个息上面。那慢慢的心念跟这个呼吸好像要合在一起了,慢慢地我们所谓的心息相依,这两个相依之后呢,会合一,心念跟这个呼吸好像合在一起了,这个时候我们说“已经跟随相应”。
那相应之后,你就会觉得这个心念随着呼吸走,还有出入,也是觉得很多余。因为慢慢的心念觉得要止下来了、要停下来,那个息也是慢慢感觉要停止了,所以这个时候就能够进入止的阶段。那在这边它讲的那个止是属于制心止,就是制止我们的心念,不再随着前面的数息或者是随息,要把这个所缘境放下,制止我们的心念,不再随着数息或者心念走了,这样子你心才能真正的止息下来,这个叫做制心止。所以这里讲的修止就是修制心止。
那渐渐地,就能够什么有法持身啊、什么身心世界都消失啦,或者是……就是可以慢慢地进入所谓的欲界定、未到地定,甚至初禅,这个时候我们就说“跟止相应了”。
可是修定不是我们的目的,因为你就是定力再高,证得我们所谓的四禅八定,你都还是在三界当中不得解脱,因为没有解脱的智慧。所以我们还要再进一步来修观,而且因为有智慧的观察,也知道不论再高的定境呢,它还是因缘和合而有的,是虚妄不真实的。任何禅定境界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都要舍,然后从定中起智慧的观察。
那在《释禅波罗蜜》的第九章,它说到了很多的观门,譬如说: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等等,都在第九章介绍过。我们之前也修过那个不净观、白骨观,它其实都在第九章里面有详细的介绍,我们只是把它提前拿来修,所以这个就是修观的部分。
你不管修哪一个观法,修到跟这个观法相应;相应的意思就是说,譬如说修不净观能够调伏贪欲了,这个就是你已经做到能够调伏贪欲,就是跟这个观门相应。所以不同的观门,它有不同相应的部分,只要你达到它的效果,我们就说跟这个观门已经修到相应了。
可是不论是哪一个观门,它一定有一个能观的“心”跟所观的“境”。可是永远有能所的话,是不可能见到我们的真心本性,因为我们的真心本性是没有能所的。所以修观还不能怎么样?明心见性。所以必须要再进入下面一个——还门,“还”就是返本还源。所以我们了知能观的心跟所观的境都是了不可得的时候,它就能够返本还源。所以等到我们修能所双亡,能观的心跟所观的境——两个都知道它不可得,能所双亡之后,我们的真心本性就能够现前。所以能所双亡的当下,我们说你跟“还法”相应了,那我们的自性自然就能够现前。
自性现前,我们就能够发觉到我们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这个时候就进入净门。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所以由我们自性所生起的一切法也本来是清净的,这个就是修净。然后我们就能够从清净的自性当中随缘地生起一切法,成就一切法,利益众生,这个时候就跟净门相应。
以上就是很简单的介绍六妙门跟这个相应的状况,很简单的介绍,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修法。所以还记得的话,我们现在就从数息一直到净门,好好地在坐中把它复习一遍。好,现在开始练习。
(众师兄坐中练习六妙门……)
所以这个六妙门如果熟练的话,我们可以在一座当中,就从第一个数息,一直到最后的还、净,在一座当中就可以完成。这个是对每一门都非常熟悉之后,可以每一座都这样子练习。
另外,你也可以找相应的那一门来入手,之前我们介绍《六妙门》的时候也说过:任何一门都能够通向涅槃,所以为什么称为“妙”的原因,就是都能够得证涅槃。所以不论你从六妙门的任何一门入手,只要修那一门就能够证得三乘的涅槃。像之前的十六特胜也是同样的道理:十六特胜不一定要每一个特胜都修过,你可以修一遍,然后跟你比较相应的那一个特胜,你就从它下手,然后修到相应,也是能够修得三乘的涅槃。所以天台止观不管哪一个法门都是非常的殊胜,因为它证得解脱、涅槃非常的快速。所以我们想要赶快解脱、赶快利益众生的师兄,就要加紧来练习。
好,那有关于卷七的内容,我们就已经都讲解完毕,那我们今天的课程到这里结束。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