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禅修:不净观⑭,识处定
“释禅波罗蜜法门”禅修
不净观⑭识处定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解
讲于台北新店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我们还是继续不净观的部分。跟上次一样,把八色光观出来之后,就安住在八色光里面。然后经过二禅,三禅,四禅,为了要超越色界,必须把八色光灭除,所以我们就观想八色光除去,这样就可以很安全地进入无色界的空处定,上次是练习到这里。
在空处定定久了之后,我们会发觉这个定也是不安稳的,为什么呢?因为心缘虚空,虚空无边,缘多则散,会破坏定;而且虚空是外在之法,心缘外在之法而入定,这个定一定不安稳,所以我们应该缘内在的心识,这样才是安稳的。
而且我们在定中观察:空处定它是由受、想、行、识四阴和合而有,所以它如病、如痈、如疮、如刺,是可厌恶的;而且是因缘和合而有,是虚妄不真实的,所以,以理观来说的话,它是无常、苦、空、无我。
这样观察了之后,我们就舍弃空处定,一心缘识。这个“识”就是现在的、当下的心识,虽然它念念不住,但是你还是可以安住在上面,安住在当下的心识。
我这一次到中正纪念堂去赏樱花,一面赏樱花,一面经行,试试看我在行走的时候,看樱花的当下,我可不可以还是可以心缘当下的心识。结果证明是可以的,我可以一面行走,一面看樱花,然后安住在当下的心识。你会发觉刹那之间是所有都没有了,所以可以证明缘现在、当下的心识是可以入定的。就是你提高警觉,看着你当下的心识,你会发觉它根本是起不来了。
我们没有摄心的时候,念念生灭生灭,也没有观察到,因为它太快了、速度太快。都是事后才警觉到“我刚才怎么想了一堆?我不应该想这个,我不应该想那个”,然后才在后悔、懊恼。可是如果你提高警觉,观你当下的心识,你会发觉你那个念头根本起不来,为什么?因为被定定住了、被定伏住了,那个念头根本起不来。所以只要你把你的心安住在当下的心识,你看着它,它反而没有;你没看着它的时候,它就很忙,生灭、生灭、生灭,很忙。你提高警觉的时候,看着它,它反而没有念头了;然后你就安住、安住,这样就可以入识处定。
所以有人问说:“这个心识不是刹那刹那生灭(吗),我怎么可能安住在这上面呢?”可以啊!因为我们是有忆持心识的能力。像我们说你昨天哪一件事情,你马上就回忆起来,可是那个念头不是已经过去了吗?那是昨天发生的诶,为什么你现在一想,它就回来了?表示我们心念有忆持的功能。那你也可以坐在这边想“明天我要干什么”,所以它是可以穿越过去跟未来的。所以我们说当下的心识它是念念不住,它不会停留,它生起就消失、生起就消失。生起还没有消失之前叫做“现在”嘛;消失以后叫做“过去”嘛、过去的心识;那还没有生起,叫做未来的心识,可是它一生起就变成现在的心识,消失就变成过去的心识,所以过去、现在、未来是不是相通的?对不对?讲“现在”已经过去了,未来的马上又生起了。所以我们虽然说是安住在当下的心识,可是这个心识因为它能够生起,也能够消失,所以它是穿越过去跟未来的。
那我们现在就试试看可不可以把心安住在当下。那也是八色光灭了之后,就心缘虚空,然后再把虚空定空掉,缘当下的心识。
好,我们现在练习。
(众师兄练习……)
(师父开示)
当空处定灭,识处定还没有生起之前,也有一个中间禅,这个时候不要心生忧悔,继续用功,心就能渐渐地安住在识缘当中。当心能够任运安住在识缘当中,就是未到地定。
之后,心豁然与识相应,当下只有心识,其它什么都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心识无量无边,感觉清净安稳,心识明利,这个时候就证得识处定。
有人问:前面我们要超越四禅的时候,用的是“苦粗障、胜妙出”六行观,现在修习四空定,为什么用的是八圣种观?难道不能用六行观吗?因为四空定比较微细,不容易观察它的过失,我们才要用八圣种观。如果善修六行观也可以,但是不像修八圣种观来得快速。因为我们知道外道他也修四禅八定,但是外道没有所谓的八圣种观,这是佛弟子修的,可是他们也照样可以证得四禅八定,可见都可以到达,差别在哪里呢?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有了八圣种观,你要超越四空定是比较快速的,比外道所修的四禅八定要来得快速证得。而且我们也知道八圣种观里面有所谓的事观跟理观:如病、如痈、如疮、如刺,这个是事观;苦、空、无常、无我,这个是理观——这个部分外道是没有的。所以理观如果能够深入的话,能够当下证得无漏。
所以前面的四禅也好,后面的四空定也好,只要能够契入理观的部分,通常也都是可以证果的:小乘是阿罗汉果,大乘能够登初地,就是达到圣者的初地、二地、或八地等等的,就看你当下的见地还有功夫到哪里。
所以我们知道,佛弟子跟外道同样修四禅八定,但是结果是不同的:一个可以达到解脱证果,一个不可以。这就是和外道四禅八定的差别。
而且小乘发心跟大乘发心也有很大的差别,大乘菩萨都已经不是为了自己来修了,他自己必须要有修有证,才能够利益其它对四禅八定好乐修学的这样一个根性的众生,才能够利益他们,不但能够帮助他们证得四禅八定,而且还可以在这个中间帮助他们得到解脱,或者证果,或者开悟。所以动机发心不同,它的果报也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今天就介绍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