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卷四)明验恶根性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
二○一○年五月卅一日
各位法师、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这次主要是介绍恶根发相,我们今晚会介绍什么是恶根发相;然后明天介绍这些恶根发相怎么来对治,应该修哪些对治法来对治这个恶根发相的情况;第三晚,我们介绍有哪些禅病,应该怎么样对治这些禅病;第四晚呢,我们介绍魔事,就是说有哪一些着魔的事,在修禅定的时候,那应该怎么办,这就是我们这一次上课主要的内容。
以后我们上课的方式也会跟之前不太一样,因为我们主要是介绍天台止观。那止观我们知道它是注重实修实证的,所以我们打算说讲课的时间比较短,各位禅修的时间比较长。我们希望能够把天台止观所有修止修观的方法,都能够在课堂上大家一起来练习,希望很快能够有开悟证果、成就止观的人,这是我们开这个课最主要的目的,能够在止观方面得到真实的利益。自己成就了,然后再去利益众生。
好,我们今天就介绍什么是恶根发相的种类。
有的人在修禅定的时候什么善根也不发,烦恼却一直发出来,这种情况我们就知道是恶根发了。为什么会有这个恶根发的情况发生呢?就是因为他过去世没有深植善根,就是过去世善根没有种得很多,再加上烦恼重,然后罪业又深,所以在这一世修禅定的时候,这些恶根就发出来了,原因是因为这样。
那究竟有哪一些恶根发的情况呢?我们把它归纳成五大类,每一类有三种,所以加起来三五一十五,就是有十五种恶根发相的情况,我们一个一个介绍:
第一类就是觉观恶根发相。觉观,我们念过《百法》的人都知道什么是觉观,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的分别,比较粗的我们把它归在“觉”,比较细的把它归在“观”,所以总的来说,觉观就是我们心的分别。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比较重的人,他现在在修禅定的时候,他会在修禅定的同时妄念一直起来,然后分别心一直出来,一直忙着打妄想,忙着分别,不管是粗的分别还是细的分别,所以他很难得定的原因就是他觉观多。
觉观多又分三种情况:就是说他在那边胡思乱想,他是很清楚知道他在胡思乱想呢;还是有时候清楚,有时候不是很清楚;还是他甚至有时候是陷入一片昏沉,可是昏沉当中,他好像又知道自己在打妄想。所以觉观多的这种恶根发相我们分成三种情况来说。
第一个就是“明利心中觉观”。就是在修定的时候,他什么善根也不发,只觉得念念攀缘,停都停不住,就是妄念纷飞:一下子缘贪、一下子缘瞋、一下子又缘痴。所以不管他修禅定修多久,他就是不发禅定,就是不得定,就是因为他心停不下来,就一直攀缘、一直攀缘。因为他对于所攀缘的事情他很清楚,他刚才心在攀缘什么,譬如说刚才坐了四十分钟,他都知道他四十分钟打了哪些妄想,最主要的内容是哪一些,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就叫做“明利心中觉观”。就是说他觉观的现象是在明利,就是心没有落入昏沉,我们就说他心是非常明利的状态,所以他打了哪些妄想、哪些内容,他都清清楚楚,但是他又没有办法停止他那些妄想,停都停不住,就是因为觉观多,它也成为得定的一个障碍。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叫做“半明半昏心中觉观”。就是说他在修定的时候,觉观烦恼是念念不住,念念都不停留,也是一直攀缘、一直攀缘,但是有的时候能够清楚明白自己在攀缘什么事情,但是有的时候,比较陷入昏沉的时候,又不能够察觉自己在攀缘什么,所以有时候心明利,有时候心昏沉,所以叫做“半明半昏心中觉观”。这就是觉观的第二种,就是有时候清楚,有时候不清楚自己在攀缘什么。
那第三种呢,就是“一向沉昏心中觉观”。就是在修定的时候,虽然有时候是陷入昏沉的状态,好像快睡着了,可是在昏闇当中,他又觉得自己念念不停地在攀缘,他又知道他自己心在打妄想,然后在攀缘什么,他又知道,可是他是在一片昏沉当中、昏闇当中,又知道自己在攀缘,所以这种情况叫“一向沉昏心中觉观”。
觉观就分这三类。这是第一种,觉观多的。
第二类是贪欲恶根发相。它也是分三种:一种就是对别人贪;一种是不但对别人贪,对自己也贪;第三类更贪,最严重的就是他不但对别人贪,对自己也贪,还有对外在的一切境界也贪,遍一切处贪。所以对于贪欲恶根发相,也有三类:
第一类叫做“外贪欲”。就是在修定的时候,他心突然产生贪欲:男的想女的,女的想男的之类的,想他(她)的什么呢?想他(她)的容貌啦、姿色啦、动作啦、言语啦,就这样念念攀缘,停都停不下来,这个就是外贪欲发的现象,就是对别人(他有一个贪爱的对象),这个称为“外贪”。
第二种就是“内外贪欲”。就是不但对别人产生贪欲,对自己的形貌、动作、举止也是念念染著,这个就叫做内外贪欲发的现象。不但对别人贪,对自己也贪,贪的内容就是跟第一种一样:不管是容貌啦、还是姿色啦、还是动作、还是言语,在打坐的时候,那个念头一直跑出来、一直跑出来,就是贪欲的念头,有时候是对别人的贪欲,有时候是对自身的贪欲,这就是第二种“内外贪欲”。
第三种,我们说最严重的,就是“遍一切处贪欲”。就是他不但对别人、对自己产生贪欲之外,还对一切色、声、香、味、触这个五尘境界产生贪欲;还有一切长养我们生命的东西,一些资生的用具,他也会产生贪爱;有的是贪著田地啦、园林啦、或者是屋舍(就是房屋)啦、或者是衣服、或者是饮食。这个就是遍一切处贪欲发的现象,就是他在禅定的时候,这些东西也一直冒出来。
所有的内容都没有离开贪,只是他贪的对象是什么,我们把它分成三类。
那第三个呢,是瞋恚恶根发相的情形,也是三种:一种是莫名其妙的,也没有理由的就起瞋心;第二种是有理由的、合理的起瞋心;第三种,就是你跟人家意见不同,有一些诤论,所以它分成三类:
第一个,莫名其妙的他就在那边发脾气,这个我们称为“非理瞋”。平常我们生气就说:“都是你招惹我的,如果不是你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或者是“如果不是那件事情怎么样怎么样发生,我是不会生气的。”那就是说有一个引发你瞋心的一个对象。可是第一类不是、没有,他一个人坐在那边,他也可以生气,所以我们说他没有道理的,没有理由的瞋。
所以如果我们在修定的时候,瞋心突然起来,这时候也不管是有道理还是没道理,有人侵犯还没有人招惹,可是他反正就是没有事也起瞋心,他就莫名其妙就生起瞋心,我们就称为“非理瞋”。
这个在专修或闭关的时候比较明显。因为平常很忙碌,我们都会怪东怪西,都以为是外在的问题:都是你怎么样,然后那件事情怎么样,这个环境怎么样;我如果换一个环境,或者是我都远离这些是非,都没有人招惹我,应该就OK了。可是当他一个人躲在山上闭关或专修的时候,诶,没有人招惹你啊。可是他莫名其妙,里面就瞋心一直发起来,就知道瞋心其实跟外面没有关系,是他瞋心的种子还在;只是说有外缘牵动的时候它比较明显,说是因为什么外缘,然后牵动你内在八识田里面那个瞋恚的种子生起现行。可是当没有外缘的时候,你坐在那边打坐,它也会一直冒出来,那表示什么?都不是别人的错嘛,最主要的错是因为你瞋恚的种子还没有清净,这个才是最主要的。
所以我们修行如果碰到事情,还一直往外面去找答案的话,我们修行很难进步。所以想要进步快速,就是你碰到事情的时候,永远找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我生气,就是我瞋心的种子还在嘛!所以我应该忏悔,然后努力地修对治,把我那些瞋恚的种子完全清净:不管是忿、恨、恼、嫉、害,都是。根本烦恼、随烦恼,把这些种子都清净,这个才是彻底解决问题。
如果贪欲起来,我不能怪说都是你来引发我的贪,就表示说你贪欲的种子还在嘛,所以都不是别人的错,都是自己的错,自己贪瞋痴慢疑,所有的这些烦恼的种子都没有清净,所以一有外缘牵动的时候,它很自然就现行了。所以都不是外面的错,都是自己的错,自己这些烦恼的种子没有清净的缘故。如果我们修行能够这样来反观,然后自己来清净这些种子的话,这样子是比较容易成就的。要不然你会一直停顿在一个阶段,一直很难突破,就是你都往外面去找答案。其实答案都在自己,自己的心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嘛,烦恼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所以你的心摆平了,烦恼摆平了,你就成就啦,就是这么容易啊!所以所有的答案都不在外面,都在自己的内心,这些烦恼、业力、习气,这些全部都摆平了,就天下太平,不管人家怎么招惹你,你也不会引发贪瞋痴了,因为你没有种子可以生现行了嘛,这才是彻底解决问题。
我们现在讲到这个“非理瞋”就是这样子,也没有人招惹你,莫名其妙就生气,这个就叫做“非理”,就是不合道理的,没有道理的就起了瞋心,在打坐的时候。
如果这个时候,在修定的时候,确实有人触怒你、恼怒你的话,这个我们就称为“顺理瞋”。它就是有道理的瞋,确实有一个外缘来迁怒你,让你起瞋恚心,这就是第二种。就是它是合乎道理的,可能是合乎戒律的道理,合乎戒律的道理就譬如说:你是一个持戒很清净的人,可是看到别人犯戒,你就起瞋心,有没有?然后看到人家这个不如理、那个不如法,就很生气嘛。可是为什么你生气,你是可以讲出道理的:“因为他不合乎戒律,或者不合乎佛法的理念”,这个时候就是理直气壮,是可以生瞋恚的,所以我们称为“顺理瞋”,就是说它是顺这个道理的,才生起这个瞋恚,不是无缘无故的乱发脾气,不是。
第三类的“诤论瞋”呢,就是对佛法太过执著了。就是说我的见解永远是对的,我对佛法的理解,我的是正确的,别人都是错的,你所有反对我的,跟我的理念不合的,你跟我产生争执的时候,讨论或者是在辩论的时候,我就会引发那个瞋恚心,只要你的道理跟我的道理不合的时候,我就生起这个瞋恚,这个我们称为“诤论瞋”。它是因为对一些理念,或者是对佛法的理解的诤论,因为他跟你的想法不一样,所以你就生起这个瞋恚,这一类的我们称为“诤论瞋”。
第四类是愚痴恶根发相,也是有三种。我们知道佛法是讲中道的嘛,就是不落两边。所以只要你是落在断见或者是常见,落在有或者是无,就是空有两边,只要你落一边,不管你是著有还是著空,著断还是(著)常,这个都是邪见。那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愚痴,不明白中道实相的道理,才会产生这种错误的见解,所以我们就把它归在愚痴恶根这个范围里面。是因为愚痴,才会不明白事实的真相,或者是佛法的真理,或者宇宙的真理,才会不明白,是因为愚痴的关系。所以这个“愚痴”不是说很笨的那种,像什么动物之类的,我们形容说“你跟什么动物一样的笨”这样之类的,不是讲那个“笨”,而是指你理解错误。
因为愚痴,理解错误,所以邪见的关系,它就会障碍你得正定,所以你得的也是邪定,会障碍你发正慧,你发的是邪慧,就算有神通,也是邪通,邪定、邪慧、邪神通,然后邪的辩才无碍,都是因为愚痴才会有这样的过失。
所以现在讲的愚痴恶根发相也是有三类:看你是堕在断、常;还是有、无;还是你妄计一切世间法是有它真实的自性,所以我们把它分成三类:
第一个就是“计断常”。那它是怎么发生的呢?就是在修定的时候,在修定当中,他就忽然发起这个邪思惟,他在明利心中,就是说他的心不是陷入愚钝暗昧的状态,不是;他脑筋很清楚,第六意识分别很明利,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开始起了邪思惟,他怎么思惟呢?诶!过去世的我,还有过去世的我是怎么形成的?就是色、受、想、行、识嘛(五阴嘛),或者讲五蕴。过去的我,还有五蕴这种种法,是因为灭了然后才有现在世的我、还有五阴等等法?还是说没有灭就有现在世的我、还有诸法?就是过去到这一世,它是灭了才生?还是不灭就可以生?就是它一直延续。
所以如果这样思惟之后,认为过去世的我、还有五蕴诸法是灭了以后,才有现在世的我、还有五蕴诸法的话,就落在断见。因为他觉得过去世跟这一世没有关系,它是灭了之后,然后这一世我才生,生出我、还有五蕴等等这些法,这就落在断见。可是你思惟的结果认为没有灭,继续就到这一世的我、还有五蕴诸法,这个就落入常见。它没有灭,它就是这样一直延续到这一世,从过去世到这一世。所以这两个都是错的,一个是断见,一个是常见,这个我们就把它归在第一类的“计断常”这样的愚痴恶根发的现象。
那第二种呢,是“计有无”。也是他在修定的时候,他心中就突然起了分别,他就开始思惟:现在的我、还有五阴这种种法,是一定有呢?还是一定没有?如果他推寻的结果,认为是一定有的话,他就落在有边;认为一定没有的话,就是落在无边,那落两边都错,这个就是“计有无”的愚痴发的现象。
第三种叫做“计世性”,就是妄计世间相有它的自性,叫做计世性。计,就是妄计;世,就是世间相;性,就是自性;妄计一切世间相都有它的自性。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也是在他修定的时候,因为愚痴性的关系,不明白中道实相的道理,所以他在修定的时候,他就观察一切众生还有世界,它是怎么来的呢?地水火风啊,我们这个四大的假合,是地水火风四大的假合才有这个身体;外在的世界也是地水火风构成的,所以不管是外在的世界还是自身,都是地水火风的假合才有。我再进一步推:地水火风是怎么来的呢?一定有实际的东西形成地水火风,那这个实际的东西是什么?我再继续去分析它,分析到最后就是什么?什么分子啊、粒子啊、原子啊什么的,现在最小的就是夸克。不管你怎么分析,它就是物质,分析到最细,分析到不能再分析,最微小的那个单位,不管你叫它什么名称,诶,就是有这个东西。所以一切的众生,还有一切的世界,它是地水火风所形成的,地水火风又是由微尘(就是你分析到最小的那个单位)的积聚才有了地水火风,然后才有一切众生跟世界。他在定中这样思惟,就得出这样的结论,他就认为这个是正确的。这说明什么?宇宙的一切相貌是有它的自性的,都是由微尘所积聚而成的,这个微尘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我们说它是愚痴的恶根发相,因为他这样的推理是错的。这就是“计世性”的愚痴发的现象。
那第五类呢,是恶业障道恶根发相,也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沉昏闇蔽障”。就是我们在修定的时候,才开始要摄心就昏睡过去了。有一些人一上座就打瞌睡,一上座就昏沉,就是这种。他要开始用功,就昏过去了、就睡过去了,可能打呼流口水也说不定,就是这第一种障碍,昏沉性比较重的,然后整个心都闇蔽,都被遮蔽,然后一片昏闇这样,这就是沉昏闇蔽障发的现象。就是你一上座就好像昏睡过去,都没有办法用功,没有办法摄心,然后也不清楚,就是懵懵懂懂的,无所记别这样的一个状态,就障碍没有办法发禅定。
第二个,就是“恶念思惟障”。就是在修定的时候,虽然没有昏睡过去,但是生起恶念,恶念一直冒出来。所以有些人说“我没打坐都没事,我一坐呢,生起的都是坏的念头,一直冒、一直冒,哇!好害怕!就忏都来不及忏,就是那个恶念一直冒。”我们说要造业意业在先嘛,那生起恶念的话,就付诸身口,就开始想要造口业、想要造身业嘛。所以当恶念起来的时候,你又没有正念来观察的话,没有正知正念的话,往往那个恶念起来你就会继续,继续下去就是说:我就一定要讲那个什么恶口,然后就一定要去做什么样的伤害谁的事情,所以就会变成说想要造作,因为恶念一直冒出来,力量非常强,就会想要开始造作十恶业啊、五逆重罪啊、四重啊,比较严重的,或者是想做一些破戒的事情啦,或者是想要还俗啊,打坐那个恶念一直起来,就想:我还俗算了、我就破戒算了……。所以当有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是属于恶念思惟障。
第三个就是“境界逼迫障”。就是说他在修定的时候,身体突然觉得疼痛,不坐都没事,一坐,全身痛;要不然就是遭受种种逼迫的事,就是说有一些逼迫他生气的境界就现前了:坐啊坐啊,就看到没有头的怪物出现了,要不然就没有手啊、没有脚啊、没有眼睛啊,就很恐怖的那些境界都现前;或者是看到自己,虽然是看到自己,可是是穿得破破烂烂的,然后很憔悴、很无助的一副相貌;或者是说打坐的时候,看到自己无缘无故就陷到地里面去了,无缘无故就被火烧;要不然就是从很高的悬崖上“咚!”这样掉下来,吓得一身冷汗,惊醒过来;或者是看到两座山这样一直、一直逼过来,就压住你,你就是困在两座高山中间,不得动弹,也是很恐怖的一种情况,因为那山很高,你想逃都逃不出去,那个惊恐的心就出来了;或者看到罗刹出现,想要吃你的肉、喝你的血啊;或者是看到老虎在追啊,那个恶狼在后面,好像恶狼要扑咬那种(感觉)很恐怖,然后就一直逃、一直逃,所有种种恐怖的现象,所以它叫做“境界逼迫”,就是说你身心有觉得是在逼迫,然后生起了惊慌恐怖、或者是苦恼这样的情绪出来,或者是感受出来,所以没有办法安心修道,所以它就是一种境界逼迫障发的现象。
以上我们介绍这五大类,十五种类的恶根性,可以把它归纳成三障。我们对三障很熟嘛,哪三障呢?就是烦恼障、报障跟业障。所以我们刚才讲那个五类里面有贪、瞋、痴这三毒就是属于烦恼障;觉观它是属于报障;最后一个,因为恶业而引起的三种障道的——这个就是属于业障,所以它一共是三障。这三障会障碍修行人不能发禅定,不能够开发智慧,所以就称为“障”。障道的因缘有这五大类,十五种,所以我们称为恶根发相。我们今天介绍恶根发相的内容,就是这样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就准备要禅修。我们刚才已经讲了,希望把天台止观所有修止修观的方法,都能够在课堂上练习过,后面会陆陆续续介绍一些。像我们明天就会介绍对治的方法、对治的法门,就是今天讲的这个恶根发相怎么来对治呢?一共有十五种,所以对治的方法也有十五种。因为不净观跟白骨观很重要,就是贪欲重的我们知道要修不净观。贪欲我们刚才也介绍了:有外贪、内外贪、还有一切处贪。所以我们就打算从今天开始好好地来修不净观,不净观也包含了白骨观在里面。
因为它观想的内容很长,所以我们变成说每一天只能有一小段进度,就是我们今天有一个进度,然后明天的进度是再加上今天的进度,就是今天观的内容到一个段落;然后明天继续观,明天要继续观,就从今天的开始观,再加上明天的;后天的,就是第一天、第二天,加上第三天的;第四天,就是一、二、三、四,从第一天晚上的开始观,加上第二天的、第三天,然后再第四天的,所以课程是延续的。
这一次还是没有办法观完,我们还要继续下一次,所以这一次四个晚上只能观到白骨;下一次就是另外一个段落,可是它是延续这一次的观法,所以我们一个一个来练习。像这个练习完,我们就练习另外一个,就是把这些对治的法门,可以慢慢地都把它圆满。这样我们要对治的话就比较有力量;不然我们只是讲理论,天台止观四部全部讲完,可是大家都还是一样没有功夫,为什么?因为没有坐,所以坐其实比讲还要重要。
像我们讲说贪欲重要用不净观来对治,我们讲了一百遍“贪欲要用不净观来对治”,那你贪欲有减少吗?没有啊!它贪欲还是这么多。然后我也知道贪欲要用不净观对治啊,可是如果我没有修不净观,它贪欲也不会减少啊,所以它不是停留在理解或者是理论的阶段说“我知道对治就是这样子”,这样是不够的。所以我们才说实修实证才是最重要的,一直要对治修到你的贪欲真正地清净了,这个才算数。
如果之前有那个“九想观”的基础的话,我们会比较容易,很快就观起来。那没有的话也没有关系。所谓的“九想观”,它就是对治我们讲的第一种外贪,你对别人的贪,我们就修“九想”来对治,就能够去除对别人的贪。
那对别人也贪,对自己的也贪呢?“九想观”是不够的,还要再继续我们今天讲的,今天要开始练习的这个不净观还有白骨观,这样才能同时对治外贪还有内贪。
所谓的九想观,就是你观想你最贪爱、最执著的那个对象就死在你的面前,他(她)死了以后躺在你的面前,然后你观想他(她)整个腐烂的过程:死了之后就是先发胀嘛;发胀之后就萎缩掉,然后皮肤也失去弹性,所以它会开始皮开肉绽,整个就裂开,皮肤开始裂开,里面的就开始流那个污血,慢慢地坏掉了之后,就是整个内脏啊还是什么,都流得满地都是;之后就是开始溃烂,全身开始溃烂、化脓溃烂;溃烂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它又慢慢好像干掉,那些腐烂的肉又干掉了;然后慢慢的身上就开始长虫,那些蛆,全身都长满了蛆,来啃那些腐烂的肉;啃、啃、啃,啃到差不多啃完之后,就会露出一副白骨,啃到最后那个腐烂的肉都啃完,就是一副白骨在那边了;那继续啃,把骨头跟骨头之间的筋再啃断,那一副白骨就不是很完整的一副,而是散落一地的骨头;最后这个骨头再去一把火把它烧掉,就是一小撮的灰这样子——这就是你最贪爱的人,最后就是一堆灰了,你还会继续爱他(她)这个人吗?
可能从发胀开始,他(她)变形以后可能不爱的啦,不用到最后烧成灰。你观想死了之后全身肿胀,就是你最爱的那个脸蛋啊,什么纤纤玉手,全部变形啦,全部肿得跟气球一样大,一点都不可爱了。然后再继续观他(她)腐烂了,然后变一副白骨,你也不会爱他(她)了嘛。
所以它就是对治外贪,常常观想这个“九想”就能够对治你对他(她)的贪爱跟执著,经常观想这个死亡之后腐烂的过程,到最后一把灰,就慢慢可以去除对他(她)的贪爱——这个是对治外贪。
那我们今天要开始观的,就是同时对治外贪还有内贪(对自身的贪)。其实说“我爱你”,其实还是最爱自己;“没有你,我活不下去”,还是因为我活不下去,所以你才重要,所以我还是主角。所以说来说去,“我都是为你好”,其实是为自己好,因为你不好,我就不好嘛,所以是为了我好,所以你要好这样子,所以我才要让你有好日子过。其实分析到最后都是最爱自己,所以你把爱自己的这个贪欲如果降伏了之后,其他大概也不可能对任何人产生贪爱了,因为世界上还是最爱自己。
所以我们今天的观想,就是观自己打坐的姿势,坐在这里,我观想我的身体开始膨胀了。可是这个膨胀不是一二三就胀得跟气球一样,没有那么快。因为在观想的过程,我们需要练习,因为观想就是心的练习,我们没有修观的这个练习的话,我们平常就是心不能作主嘛,有没有?心不能够自在作主,都是烦恼在作主,习气业力在作主,心一点都不能作主,是因为我们没有常常修止观,所以我们的心力很微弱、那个力量很微弱,做不了自己的主人,都是被习气拉着走,烦恼生起来也没办法:生气就生气啰。
所以我们止观的训练,它其实就是一个心的训练而已。那你说为什么要观得这么细呢?因为在练习的过程,你的慧观就慢慢成就了,不知不觉当中就成就了你的慧观。所以不要觉得说“观想那个膨胀就膨胀嘛,为什么要这么仔细呢?”从左脚的大拇趾开始发胀,还慢慢发胀,先胀得跟龙眼、荔枝一样大,然后再继续胀,跟鸡蛋差不多大。
可是它不是像鸡蛋那么洁白、那么漂亮的白,不是,因为假设死亡了嘛,那个尸体是乌黑的颜色,然后它发胀到跟鸡蛋一样大。所以我们要先观想左脚大拇趾慢慢发胀,胀到跟鸡蛋一样大,观想出来之后,再观第二个趾头也慢慢发胀,跟鸡蛋一样大,然后第三个趾头,第四个趾头,第五个趾头;全部都发胀跟鸡蛋一样大之后,接下来就是脚掌嘛,脚掌也发胀;脚掌过来是什么?脚后跟,就是脚踝,脚踝也发胀;脚踝上来是什么?小腿,小腿发胀;再上来膝盖发胀,大腿发胀,再过来就是左边的屁股发胀。
到这边换右脚,右脚的大姆趾慢慢胀胀胀,胀到跟鸡蛋一样,再第二个趾头,第三个趾头,第四个趾头,第五个趾头,五个脚趾头都发胀到跟鸡蛋一样大。
接下来是什么?脚掌,脚踝,小腿,膝盖,大腿,右边的屁股,所以两边的脚都发胀了。还有哪边没胀?大小二便那边还没有观到,所以再从大小二便那边整个发胀上来。
接下来呢?后边就是腰了嘛。腰、脊发胀。腰相对应的前面是什么?肚子,腹、胁,我们说胸、胁、腹嘛,就是胁跟腹发胀。然后背后腰脊上来是什么?就是背嘛。那背发胀之后,背相对应的就是胸,发胀。
再上来是什么?就要接到手了,对不对?左边的肩胛骨,发胀;然后手臂,手臂发胀;过来:手肘,手掌,五个指头。右手同样的,肩胛骨,就是肩膀发胀,手臂,手肘,手腕,手掌,手指。现在还剩下什么没有胀?脖子,对不对?脖子发胀,头发胀。
好,这是第一个“胀想”,全身发胀。
接下来怎么样?就是“坏想”嘛,皮开始破了嘛,皮开肉绽,皮肤发胀以后就萎缩了,然后皮肤开始裂。然后流出污血,这就是“血涂想”嘛。胀想、坏想、血涂想,然后呢?溃烂,“脓烂想”,开始全身化脓溃烂。
接下来,脓烂的皮肤慢慢干了之后,就是“青瘀想”嘛,它开始干了之后,就是乌黑的、干的、腐烂的肉。然后大小二便排出的是脓,就是大小二便它流出来的是脓还有虫。所以它等于九想里面的五想,到目前为止是五想:就是胀想、坏想、血涂想、脓烂想、(青瘀想)、还有噉想。噉想就是观想大小二便流出来的是脓、还有虫,从下面流出来,就这样子。我们今天就观到这里,会不会太长?不会,后面还要继续加。
所以我们就先从左脚开始,就是脚趾,然后脚掌,脚踝,小腿,膝盖,大腿,左边屁股。然后右边也是同样的,然后再上来就是什么?大小二便那边,慢慢上来一直胀,到现在为止就是腰部以下,对不对?
然后就开始是背,背部下面的是腰,我们说“背脊”嘛,所以腰跟脊;然后前面是腹跟胁(胸胁的胁)。后面就是背嘛,前面就是胸。然后再上来就是左边开始了:左边的肩膀,然后手臂,手肘,手腕,手掌,手指;然后右边也是一样的。然后再上来就是脖子发胀,然后头发胀。这样整个身体都胀了。
胀了之后开始萎缩,皮裂开,流出污血,然后开始溃烂,溃烂然后慢慢风干,好像风干的又青又黑的肉,然后下面大小二便排出脓、还有虫这样,就这么简单,今天就到这边为止,我们试试看。
(众师兄座中练习,直到敲引磬)
好,我们今天就练习到这里,明天继续。
我们之前讲到心不能够自在作主,这个很重要,对我们修行来讲。像菩萨他为什么可以同时入百千三昧?就是止观的成就,所以修止修观都非常重要。那我们怎么检查自己止观到达什么程度呢?像刚刚练习修观就可以检查得出来:如果你观不太起来;或者观起来但是模模糊糊;或者好不容易观起来,也清楚了,但是没有办法持久,这些都表示我们的心念不能够自在。
或者说,你平常是修数息的(假设),现在修另外的法门,譬如说现在开始修不净观,可是你修一修就:“一、二、三、四……”就数起来了,这表示你心念不能自在,那懂吗?你平常念佛的,观一观,诶,佛号跑出来了。不管你现在换修什么法门,你原来那个就很自动地跑出来,这表示你的心念不能自在,懂吗?不是说你已经修到一心不乱,所以任何情况之下都是数息不断、佛号不断,不是。
所谓的你的心念可以自在,表示你现在要修止就能得止,要修观就能起观,不但观得起来,而且清楚,要它停多久就停多久,别的东西不会跑进来,这个叫做“自在”。所以佛菩萨他为什么可以任运自在地入什么三昧就入什么三昧,不会说我永远就只能够入那个三昧,其他的三昧没有办法成就,不会这样子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止观已经成就,已经心可以自在。
所以凡夫,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他心不能自在,是因为烦恼、业力、习气在作主,那你现在换到修行来,也是一样。同样的,不管任何法门,你都可以成就的,要不然菩萨那个百千三昧是怎么成就的?就是说他要入什么三昧就可以自在入那个三昧,出入自在,可以同时成就,都没有问题。
所以我们现在练习止观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必须练到要入几禅就是入几禅,之后我们会开始介绍四禅八定,你要入几禅就是入几禅,要起什么观就观得起来,很快。这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是训练你的心,训练修止,训练修观,然后你的心念慢慢可以自在。所以你那个时候,就是说你的止观修到一个程度,你要伏烦恼就伏烦恼,断烦恼就断烦恼,你才有那个力量,它都是止观、定慧的力量,它是长时间熏修的。
因为我们无量劫以来,那些烦恼、习气就是熏得很久,所以它力量很强;可是你只是偶尔修一下止观,是不足以去对抗你那个强大的习气或者是烦恼的力量,所以一定也是长时熏修,是因为你的烦恼、习气也是长时间熏习出来的,所以我们现在要反过来,我们止观定慧的力量,要强过你原来烦恼跟习气的力量,所以它也是要时间慢慢累积的功夫才能够成就。
这段话,最主要就是勉励各位师兄长时熏修,绝对中间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到底,一直到成就为止,绝不善罢罢休。
好,我们今天就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