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修八圣种观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各位大德!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介绍“无所有处定”。
什么叫“无所有处定”呢?就是舍弃内、外境界,把我们的心念安住在“无所有”这个境界当中,就叫无所有处定。我们的心跟“无所有”相应,无所有,就是什么都没有,没有内在的境界,也没有外在的境界,舍弃一切内外的境界,心安住在无所有当中,所入的定境,我们就叫“无所有处定”。
前面一个是识处定,识处定是我们的心安住在当下的心念。所谓的心识,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现在当下的心念马上就过去,就成为过去的心念;还没有生起的心念,我们叫未来的心念;未来生起了,叫现在;现在消失了,叫过去,所以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心念的生灭现象,这样而已。
所谓的前面一个识处定,是我们的心安住在心识上面,可是心识它的活动,就是从未来到现在,然后到过去,生灭、生灭,未来到现在、到过去,不断不断地生灭,所以你的心安住在这样的一个心识的状态,能真正的安稳吗?不可以,为什么?因为心念念念在迁流、在变化、在生灭,所以你的心不可能安住得很好,因为心念一直在生灭、生灭、生灭,所以你的心安住在这样一个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心识当中而入定,那个定心不安稳,所以我们要舍弃这个识处定,而进入今天讲的无所有处定。
第一个“空处定”,它是缘外在的虚空而入定;第二个“识处定”,是缘内在的心识而入定。一个是缘外在的虚空,一个是缘内在的心识,所以不管是缘外在的虚空,还是内在的心识,你的心都不能真正的安稳,所以我们才要从第一个空处定,进入识处定,可是识处定又不是真正的安稳,所以我们要再舍弃。
所以,无所有处定,就变成是你舍弃了第一个空处定,缘外在的虚空而入定,外在的境界我们也舍弃;第二个识处定,缘内在的心识而入定,我们也一样的舍弃。这样舍弃外在、内在的境界,那怎么办呢?心总要缘在一个什么地方,那就是内外皆舍的那个无所有,所以我们的心念就安住在无所有的这样一个境界当中。这时候的心没有依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心识上面,没有了,就没有心识的地方,心没有任何的缘外在或者内在,心没有任何的依倚,这个才是真正的安稳,这个就是赞叹。
我们首先呵责,呵责什么?呵责识处定的过失,然后赞叹,赞叹什么?赞叹无所有处定的殊胜,这就是第一个,我们先呵责识处定的过失,然后接下来赞叹无所有处定的殊胜,怎样殊胜?只有没有心识的地方,你的心没有任何的依倚,就没有任何的依靠,这时候你才能真正的安稳。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修观照法,这个观照法就是我们上一堂已经介绍过的所谓八圣种观,八圣种观,就是如病、如痈、如疮、如刺,是无常、苦、空、无我的。所以,我们现在也是要呵责这个识处定,识处定它的定是怎么形成的?虽然已经没有色法了,可是还有受、想、行、识,没有色蕴,因为进入四空定就已经没有色法了,已经舍弃色阴,可是还有受、想、行、识,所以四种空定,无色界的四空定,是已经没有色法,但是都没有离开受、想、行、识这四阴的和合,所以这四种空定都是受、想、行、识和合而有的定,所以它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定境,是虚妄的,是不真实的,是因缘和合而形成的定境,是无常生灭的,所以它都不究竟,所以我们要一个一个的弃舍。
八圣种观,就是帮助我们思惟前面这个识处定,它是可厌患的,因为我们大家都不喜欢生病嘛,也不喜欢长脓疮,也不喜欢被刺扎到,很痛嘛,一个小小的刺扎到就很痛,这个都是我们不喜欢、非常厌恶的,所以我们就是要把它弃舍,像我们生病,就是希望要赶快把这个病丢掉,我们也是同样的心情,要把前面所证得的那个识处定,赶快把它弃舍,因为它不是真正的安稳,所以我们就要做这样的一个思惟,思惟受、想、行、识,因缘和合而有的识处定,它不是真实的,是虚妄、无常、生灭的,是虚假的。
我们这个图片上有谈到说分别的对治,我们上一堂没有讲,是因为它比较微细,如果说你要真正的一个一个来起观的话,它是比较微细,我们这一堂因为有打上字幕,所以我们就可以稍微解释一下。
我们是有所谓的总观、跟别观。
总观,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你所证的那个空处定或者识处定,它都是由受、想、行、识四阴和合而有的定,所以它不是实有的,因此是可厌患的,不实在的,这个是总观。
别观,就是分别、分别来观,有事相上的,有理体上的。所谓事相上的意思,就是我们的现象界,有理法界跟事法界,理体本身来讲,就是讲我们的本体,讲它的自性,讲它的本体;事相来讲,就是讲整个现象界。所以我们就是别观,就是这四种、四种,一共是八种,叫八圣种观。就是以事相上来观察,然后以理体上来观察。
以事相上来观察,不管是前面讲的空处定,它是可厌患的,或者第二个识处定,它都是可厌患的。
以事相上来观照,我们就是用“疾病”来对治受阴,那我们就不会耽著在种种的感受当中,因为每一种空处定的境界都有不同的受阴的境界,我们不管你是什么样受阴的境界,都要把它弃舍。像很多师兄,他如果喜欢玩感受的,他就很难进步,他的禅定很难进步,为什么?因为他一上座就要感受他身体的感受,或者心的感受,那就是被那个受阴所束缚,不
得解脱。所谓的解脱,就是从五阴当中解脱,可是他如果喜欢玩感受,不管他进入什么样的境界当中,身心有什么感受,他如果着在上面,他就很难突破,很难从受阴这个感受当中解脱,所以千万不要玩感受,玩感受的很容易就停留在欲界定,都很难突破到未到地定,甚至入初禅,他会有障碍,因为他一直停留在身体的感受,或者气走到哪里啊、气脉有哪些变化,都停留在这个色身上的种种感受当中,他的定境是很难突破的。
那也很难开发智慧,为什么?因为修定的目的,是要开发智慧。修定就是把我们整个身心都宁静下来,非常非常安稳、宁静之后,我们本来的那个智慧才有透脱出来的那个可能性,可是你现在把你的心念全部都放在感受上面,你就变成说你的身心没有办法真正安稳、宁静下来,我们虽然是本自具足的智慧,但是它没有机会显露,因为你都在玩感受,所以我们希望都是从受阴当中解脱。那这个受阴对我们来讲,就好像我们生很重很重的病,要赶快痊愈,希望赶快把这个病丢掉,这样的一个心情,来舍弃空处定,或者识处定,或者一切禅定的受阴的那种感受,要赶快把它丢弃,所以我们用疾病来对治,就好像我们生很严重、很严重的病,就快要死掉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能耽著这种种的感受境界当中,所以我们就用这个疾病来对治受阴,我们就不会被任何的感受所困住,可以一一的超越,我们的定境就飞速的进步,一个一个很快的就可以突破,这就是受阴来讲。
我们用“痈疽”来对治想阴。痈疽,我们上一堂也介绍过了,痈、疽、跟疮,这三个是不一样的,下面是脓疮,痈疽跟脓疮,它的差别在哪里?因为痈疽也是一种毒疮,我们说长疮了,可是长疮它有过程,对不对?它可能先红肿,然后再化脓,然后再溃烂,对不对?它的过程,所以如果我们的疮口是很浅,还没有很深的时候,很浅,然后有一些红肿,这个时候我们叫痈;我们的疮口如果说已经很深了,可没有很红肿的现象,我们叫疽,痈疽,痈跟疽的差别就在这里。一个是有红肿,一个没有红肿;一个是疮口比较浅,一个是疮口比较深,这样的差别。如果已经化脓的话,就进入脓疮的阶段,已经化脓才叫脓疮,已经化脓的疮口,叫脓疮,甚至溃烂这样,它就是脓疮,就是它从开始长毒疮,一直到化脓溃烂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给它不同的名称,这样而已。目的都是什么?要厌恶,因为不喜欢长脓疮,因为脓疮特别痛,有时候还会发炎,还会感染,大家都不喜欢,因为那个感觉是非常、非常疼痛的。
所以,我们就用这个来比喻,我们要舍弃空处定或者识处定,就好像我们已经长了一个毒疮,非常非常严重的毒疮,那我们也希望赶快把它丢掉,赶快痊愈,这样的一个心境,来对治想阴跟行阴。用痈疽来对治想阴,用脓疮来对治行阴,就是不要执著种种的想,也不要执著行阴。
行阴的意思,就是流转的意思,像我们推动这个轮回的力量,就是行阴的力量,你没有办法把它切断,没有办法停止说明天太阳不要出来,没有办法,我不要老,没有办法,为什么?因为行阴一直在流转,它一直往前推,时间一直往前推,你是没有办法切断的。说明天不要来,没有办法;我永远二十岁,依然美丽漂亮,没有办法,因为行阴一直在流转变化,我们整个轮回或者十法界,它就是行阴的流转的变化,就是一切的现象界,从三界六道轮回,一直到整个十法界,都是行阴的流转的现象。
我们虽然在定中,譬如说这个人已经入定了,已经没有呼吸,看起来好像没有生命的现象,像我们现在讲的无所有处定,你真正入无所有处定的话,没有呼吸了,外行人会以为他是不是已经坐化了?是不是已经走了?可没有,他入的是无所有处定。所以,这个时候要非常非常注意,不要以为他没有呼吸,可是他生命现象还在持续,那个就是行阴的力量,只是那个变化变得非常微细了,我们从外在不太容易观察,可是他的生命还在走,他的身心也还在变化,也还在新陈代谢,只是速度变慢了,外在的口鼻呼吸转成内在的呼吸,所以他内在的细胞跟细胞之间还是有作用,只是非常非常微细了,然后变得非常非常缓慢,所以他的老化现象,常常入定的人,他老得比较慢,为什么?因为他的新陈代谢比较慢,他的呼吸变慢,所有的活动都变慢,身心的活动都变慢,所以就会变成说他这个老化的过程会比较慢。
这就是讲到什么是行阴,一般我们比较难体会,就是那个抓都抓不回来的青春,就是行阴的流转变化。
我们用这个“棘刺”来对治识阴。心识,就是过去、现在、未来,那个不断不断地生灭的那个,就是我们心识的变化,所以它也是无常的,也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我们就用这个,好像我们被荆棘,我们说满地的荆棘,就是布满了那个刺,所以被刺到也是非常疼痛,我们也是希望赶快把它丢弃,是这样的心情,然后来修这个事相上的观照、舍弃,由受、想、行、识和合而有的识处定,我们用这个非常厌恶的这四种圣观,把它舍弃掉。
接下来,我们就是理体上的观察,就是我们的本体,我们的菩提自性,实际上是本来没有生灭的,自性是空的,本来没有生灭的,所以一切现象界,受、想、行、识,它的自性都是空的,都不是实有的,都是无我的。
所以,我们用“无常观”来对治识阴。识阴我们知道是念念变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心识,念念生灭,是无常的。这样就可以对治识阴,我们会执识阴为实有、真实的,这样的一个错误的颠倒,就可以对治。因为我们的菩提自性没有生灭的,没有生灭,它就不是无常,它是常的。只要是有生灭,我们都称为无常;没有生灭的,称为永恒、恒常。
用“苦观”来对治受阴。不管你是苦受、乐受、还是舍受,苦、乐、忧、喜、舍,五受,我们讲这五种感受,其实它也是因缘而有的。
我们所谓的快乐,它的根本还是苦的,因为世界上或者三界当中,只要你还在轮回,没有真正的快乐,我们所谓的快乐,是苦的减少,你的苦的减少,你的错觉,是快乐。像现在非常非常热,天气非常非常热,你一进入冷气房,你会觉得很乐嘛!很舒服,好凉快哦!可是你一直吹、一直吹,从二十八度一直降,二十四、十八……零下以下就很冷了嘛,就很不舒服了,所以,冷,它不是快乐的,对不对?只是因为你很热,然后你突然觉得很凉快,那是一种乐受的生起,可是你一直冷下去,它也不乐,那就说明什么?那个冷,不是真正实有的快乐,要不然那个乐不会消失,因为一直吹、一直吹,愈吹愈乐才对,因为如果那个冷是快乐的,它应该冷气愈吹愈快乐,可是不是啊,我就开始苦啦。如果零下的话,我就又要开什么?又要开暖气了,对不对?所以那个暖气也不是真正的快乐,只是你原来的那个苦受减轻了,你会觉得好像是快乐,可是它不是真正的快乐。所以那种欢喜或者那种乐受,喜受或者乐受,它也不是真正的快乐,它的本质都是苦的。
所以,一切轮回的现象,它的本质都是苦的,没有所谓的快乐,我们的快乐是虚妄的,我们的一种感觉而已,没有真正的这个东西存在。轮回的本质是苦的,所以我们就用这个苦观来对治受阴。我们知道你一切的感受,本质都是苦的,那你就不会着在那个乐受当中,或者任何的感受当中,就不会耽著在里面所,所以我们就用苦观来对治受阴,明白一切受的本质都是苦的。
用“空观”来对治想阴。我们都会说:我想什么、你想什么,我的想法、你的想法,然后都着在上面,然后都会执著说我的想法才是对的,你的想法是错的。可是,那个想心所,不是一生起来,它就消失了吗?想心所的本身,它的自性是空的,那我们为什么会那么执著呢?就是因为我们以为那个想是真实的,我的想法是真实的,然后坚固,不容易被你随便打败的,所以我会坚持我的想法是对的,你的想法是错的,那我们都落在把“想”当作是实有的这样一个错误颠倒里面。想也是生灭的,想了就没有了,这一个念头起来,就消失了,所以你任何的想法,其实它也是生灭法,只是我们没有用空观来观照它,所以我们才会执著种种的想法是实有的,然后坚持得不得了,所以我们就要用空观来对治想阴,知道一切想的自性是空的。
用“无我观”来对治行阴。就是整个行阴的流转,是无我的。我们刚才已经解释过什么叫行阴,我们也说过整个轮回的现象,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行阴的生灭、生灭的相续这样而已,我们会以为有真实的三界六道在轮回。那有没有一个“我”在轮回?没有!没有一个“我”在轮回!我也不可得,轮回的现象也不可得,所以没有一个我在轮回三恶道、三善道,不断不断地轮转,有没有?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在轮回。
我们都错了,我们都以为有一个真实的我,然后真实的六道轮回在轮回,这个一切都是实有的,这是我们的无明,以为有我的存在,以为一切的现象界是真实的。轮回就是现象界,反正是生灭的、无常的,都不是真实存在的,都是虚妄的,自性是空的,都是不可得的,所以整个轮回现象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可是它有没有?有啊!现象界是有的,自性是空的。有没有我的身心?我某某某,有没有?你不能说没有啊,不然怎么那么多人坐在这里,怎么有一个肉团坐在这里?你不能说它没有,现象界是有的,但是我分析我的身心,都是生灭无常的,所以没有一个我的存在,没有一个我的身体、我的感受、我的想法,统统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没有一个“我”在轮回。
所以,我们就用无我观来对治行阴的流转,整个流转的现象是无我的。人无我、法无我,所以一切法无我。无我、无人、无众生,那整个轮转的现象,包含十法界,是不是真实的?没有,它就是整个轮转的现象,行阴的变化这样而已,它也不是真实存在,也是无我的。所以,一切法是无我的,人无我、法无我,这两个无明都去除了,就可以真正的开悟成佛,真正圆满地开悟成佛。
我们不能成佛的理由,虽然每个众生都有佛性,但是不能成佛的理由,就是因为我们有我执跟法执,佛性没有办法开显。佛性真正开显的时候,也是一个名称,成佛只是一个名称,我们很向往的名称。可是你真正成佛的时候,才觉得无佛可成,一切修道的过程,无法可修,到时候是这样,因为法也不可得。我不可得,法不可得,所以没有一个我怎样?在成佛,也没有一切的法可修,无法可修,无法可证,也没有一个我在成佛,最后的境界就是这样,就是完全无明去除了之后,剩下的那个,就是不可说、不可说的那个。所以真正成佛的话,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一切的说法,都是为了颠倒无明的众生,以为有我、有法,真实存在的这样的众生而说的,那大家都已经破除这样的执著,就没有什么法好说了,因为一切的法只是要破除这两种执著而已。
我们现在讲的这个八圣种观,就已经介绍完了。我们就是用这个来舍弃识处定,它是虚妄、不真实的,是因缘和合,无自性空的。我们这样观了之后,自然你的心就不会再缘那个三世的心识了,不会再缘心识,而能舍弃,这样你的心就缘在一个无所有的这样一个状态当中。不缘外在的虚空,不缘内在的心识,全部舍弃了之后,你的心就安住在那个无所有。
当你的心念安住在无所有之后,前面那个识处定就会消失。在无所有处定还没有生起之前,也有一个所谓的中间禅,我们也是跟前面一样,不生忧悔,就能很安全的进入了无所有处定。
无所有处定的境界是什么样子?我们明天就再来介绍。
我们现在练习用这个八圣种观来呵责、赞叹,然后观照分析这个八圣种观,来做一个练习,我们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