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喉轮(1)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台北新店
二○一一年十月十三日
我们前面说过,所有由第六意识分别而起的思想都必须被抛弃。只要你停止一切的比量分别,剩下的就是现量。清清楚楚知道现量境的一切情况,叫做觉知。
(师父静默数秒……)
像刚刚几秒钟,大家都在竖起耳朵仔细地等,你的第六意识还没有起作用,那个叫现量。如果知道我刚刚几秒钟,我动了念头说“诶,怎么没有声音了?”是谁知道我现在动了一个念头?或者是当下我的心还是很乱,虽然刚才坐了半个小时,可是我的心还没有完全的平复,白天的事情还是不断不断地自动的涌上心头,是谁知道你现在很混乱?这个都是觉知。很明白你当下所发生的一切状况,清楚地了知,这个就是觉知的作用。
其实觉知它一直都在,只是我们第六意识忙着分别的时候,你就看不到它了,其实它一直都在,它不可能消失,因为它也是我们自性的作用。我们的自性是没有生灭的嘛,所以它没有来去。所以起作用的时候叫觉知,没有起作用的时候就回归自性,所以它的作用其实一直都在。
可是因为我们一般的情况,就是身心太混乱,然后第六意识也忙着分别,所以相对觉知的时间就好像它比较短。
那我们前面一直在讲说要保持觉知,可是那只是练习,从觉知你最粗的动作开始练习,一直到你的感受,然后再进一步你微细的心念,你都可以察觉。有时候你觉得你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可是等一下你动一个坏念头,你又觉得“我怎么那么糟糕!”所以知道自己一下是好人,一下是坏人,一下这样想,一下那样想——那个能知的就是觉知。
所以常常有人打坐说“我一直在忙着分别,或者我一直在打妄想,可是有一个知道我在打妄想的,那个到底是什么?难道有两个我吗?一个在打妄想,有另外一个我,看着我在打妄想?那弄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能知道打妄想的,它就是觉知的作用,它也不是我,只是我们自性有这样的功能。
所以你只能借着不断不断地练习,也随着你脉轮不断不断地开发,你的能量由下不断不断地往上升华,你的觉知力才会越来越强,一直到达上次讲的心轮。你只要抛弃所有第六意识的分别,保持现量无分别,在那个无念的状态,觉知就显现了。
所以你只要能够做到无念,保持觉知,它马上就到达我们的喉轮。所以喉轮开发的人,他是一个完全觉知的人。前面因为还有第六意识的分别,你的心还很忙、很混乱,各种思想的混乱,我们讲过,所以你那个觉知没有办法保持得很好,第六意识一起分别就没有了,觉知就不见了,然后你就陷入一片思想的混乱当中。那我们又有这么多庞杂的思想,第六意识又念念不断地分别,所以觉知的力量很难一直保持它的观照力。
要到达喉轮开发,就是无念以后,你才能够保持得比较好,为什么?你第六意识分别停止作用了嘛,剩下就是现量境。只要你的第六意识不起分别(师静默数秒……),像现在也是啊,大家都没有动念,这个就是现量,很简单,它并不难;只是我们已经习惯第六意识的分别,所以要让它停止,可能要提醒自己一下。你只要第六意识不起分别,它当下就是了,有没有?现在不动念,又是啦!就是现量嘛!没有那么难嘛!对不对?只是保持比较难,所以我们为什么要修定,一直要到得止,到达无念,它才能够一直保持这个觉知力。
所以喉轮开发的人,他不但是白天醒着的时候,他是完全的觉知,包括了他晚上睡着了之后,他的觉知力还继续地保持,所以他是二十四小时都完全的觉知。那你说他晚上要不要睡觉?要睡啊,身体睡着了,但是他的内心里面有一部分是完全清醒的。所以他半夜踢被子,他也知道自己踢被子,懂吗?翻一个身,他也知道他现在翻身了;可是他身体睡着了,那个就是醒着的觉知它没有睡着,它是不会睡着的。
因为我们前面也说过,《百法》的时候讲过,睡眠是第六意识的昏昧嘛,你第六意识陷入一种昏昧的状态,我们叫做睡着了。轻的叫昏沉,严重的大昏沉叫做睡着了,那是第六意识一种昏沉的现象。但是你的“心”并不会睡着,你那个灵明不昧的那个真心、那个自性它是不会睡着的,所以它照样在起作用,那个就是觉知的力量。
那喉轮没有开发的人,就是晚上睡着了,他是陷入一片天昏地暗,因为第六意识完全进入一种昏昧的状态,身体睡着了,他的第六意识也是陷入一种昏迷。白天呢,他睡醒了吗?身体醒了,但是他的内心有一部分还是昏睡的,有没有?糊里糊涂的时候就是嘛,可是你没有睡着啊,你是大白天的啊。所以我们常常才会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说:“啊!我不是故意的!”有没有?那就是当下没有觉知力,你才会说错话、做错事啊!然后为自己脱罪,就说“我是无心的,我也不想这样子啊!”可是为什么你连这样一点自知力都做不到呢?你自己想要说什么,你心里在想什么,然后正确还是错的,你为什么弄不清楚呢?那就是因为你白天身体是醒的,但是你的意识有一部分是昏睡的。只要你的喉轮没有开发,你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大部分的人就是这种情况;除非他是修行,已经修到完全的觉醒。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纷争啊、混乱啊、口角啊、争执啊,因为大家都睡着了嘛,没有几个是头脑清醒的,当然会说错话、做错事,起心动念也是混乱的嘛,也是跟烦恼、业力、习气相应的嘛,所以就一定是一个很纷乱的世界呀!
只要到达无念,保持觉知,所有二元对立的分别也都同时消失了,因为你都是现量嘛。比量当中才有二元对立,现量有没有对立?现量无分别,有二元对立的存在吗?有没有?没有啊!现量没有分别啊!所以只要你的第六意识保持现量,保持觉知,所有二元对立的现象就消失了。
这什么意思呢?没有你我的差别,没有男女的差别,一切由第六意识比量的分别全部都不存在了。所以我们之前曾经提到,你只要到达喉轮就没有男女相了,所有男女的对立消失了,也没有你跟我的差别。我为什么要强调“我”呢?是相对“你”的存在啊!如果没有你的存在,我需要强调“我”吗?你我是二元对立的;当二元对立消失,有没有你我相对的现象?没有啦!所以到达喉轮的人,他不但观念里面开始没有男女相的差别,也没有你我的差别。第一次你感觉到那个“我”是不存在的,要到这个时候,才有一点点那个无我的影子开始出现。之前说无我无我,那都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去了解,或者是去听闻、去思惟那个无我的道理,但是你念念都是有我的,因为你第六意识的分别并没有去除。
所以必须要抛弃所有第六意识分别所起的思想之后,到达无念之后,你才会初步体验那个是什么无我的感觉,什么是无我的感觉才会有初步的体会,因为当下没有二元的对立,你才会了解那个“我”其实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从此以后,你也不需要做很多动作证明你的存在,或忙着为自己定位。
常常我们会很迷惑,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然后我试图扮演我所有应该扮演好的角色:我希望做大家希望我成为的样子,希望大家都很满意我的现况,所以就很辛苦嘛,活着,有没有?都很辛苦嘛!因为你要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父亲的好儿子;你儿子的好父亲;你在学校是老师,你要扮演好老师;你是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你就要扮演好那个角色,所以你是多重的角色扮演;但是哪一个才是你呢?自古以来都是忠孝不能两全嘛,你是要精忠报国呢?还是要孝顺父母呢?你要为国打仗,你的父母谁照顾呢?
所以我们常常会问自己:“我是谁?”从小就要写我的志愿嘛:我希望将来做一个什么?做总统?还是做一个科学家?还是什么,那是为什么?就是想为自己定位,我应该要做一个政治家呢?经济家呢?还是文学家?还是艺术家?还是什么家?我自己也不清楚我要成为什么家我会最开心、最高兴。追求了半天,都不是跟自己想的一样。
所以,我们现在是要问自己:为什么要忙着为自己定位?为什么要强调自己的存在?如果今天没有人关心我,周遭的家人都在国外,或者是我也没有什么好朋友可以倾吐心事的,我会觉得这个社会好冷漠哦,一点都没有友情、亲情、爱情,我统统什么情都没有,我觉得我好孤独哦,活着。
所以那些力求表现的,喜欢作秀的,他无非就是要让别人肯定他的存在嘛!他希望周遭的人都赞叹他,然后都称赞他是一个称职的大企业家啦,还是好父亲啦,还是好儿子啦,还是好学生啊,还是好人啊。所以他活着会很辛苦,因为他不晓得要真实的做自己,还是别人理想中的自己,还是谁为他定位,或者是证明他存在的那个自己,自己常常都觉得很混乱。
可是不管你怎么证明,到时候都是一场空。你就是达到你的理想、你的目标,可是你还会觉得心灵很空虚,为什么?因为你证明的那个东西也是因缘所生、空无自性啊!它也是生灭无常的东西,因为一切法本来无我的;可是你要证明一个本来无我的那个“我”的存在,不但证明得很辛苦,而且根本没有办法证明“我”的存在,因为它根本没有“我”的存在,懂吗?
可是这所有的省悟,也是到你喉轮开发的时候,你才真正的醒过来:“啊!原来我忙了一辈子,都是瞎忙!”当你二元的对立都消失了之后,你才知道“我”根本不存在,我干嘛去证明它呢?所以也不用去爬什么喜马拉雅山,然后证明自己的体力还很棒;所以很多努力都可以不用再做了,那不过是要证明自己的存在。
有些人就是要证明自己的魅力嘛:“我还年轻”,明明就已经七老八十,他还要证明……。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在做很多这一类的事情,只是自己没有察觉,因为没有觉知力。看别人忽略你,你就已经心里面不太高兴了嘛,那就是因为你当下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存在,别人都忽略你的存在嘛。所以在我执坚固的时候呢,我们就为这个空虚的“我”做了很多的努力,不断不断地坚固自我而已——那对修行要证到无我来讲,就是完全背道而驰,走相反的路。
那这个觉知力呢,是在我们二十九岁到三十五岁,是最恰当、最适合开展我们觉知力的阶段。可是我们之前也讲过,我们大学毕业之后,心灵就不再成长了。年龄不断成长,学问知识不断成长;但是我们的灵性方面(除非你走修行的路),很难再成长。所以我们都错失了我们二十九岁到三十五岁灵性成长最佳年龄,如果你超过这个年龄,就已经错失了。
不过还来得及补救,就是我们说的:你必须要把你所有的思想,混乱的思想全部抛弃之后,它自然就能够被开发出来,我们所谓的灵性开发,这时候才能够开始,它是从无念之后才开始的,有完全的觉知力之后才开始的。
所以如果我们还是忙着第六意识每天分别、比量、分别的话,只是不断地坚固那个思想,而且同时在坚固那个我执的力量。我们都知道婴儿出生的时候,他的第六意识是还没有发生的,刚出生的婴儿,你喂他…,最苦的是什么?黄莲水最苦的,跟喂他蜂蜜,他没有分别的,因为他第六意识还没有成长。一直到他…,顶门不是有个地方会一直跳吗?他顶门一直跳的那个阶段,那几个月他都是第六意识还没有成长的。要到那个跳的地方封起来了,他的第六意识才开始成长,可是都还不是很强烈,对不对?你们看那个还很小的小孩子,他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我”,没有那么强烈的第六意识的分别。
慢慢、慢慢等他进了学校,学校教育加上家庭教育,父母也不断不断教育他:你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这个是应该的,那个是不应该的。他第六意识慢慢、慢慢地就什么?越来越会分别了。一直到大学,就形成很多思想嘛,之前我们都讲过,随着年龄,你的思想不断不断地越来复杂,也形成你自己很固定的一些观念。
所以一直到二十九岁到三十五岁这个年龄,如果你还没有走向修行的路的话,你第六意识不断不断地继续成长,继续地越来越坚固,就有最后的“老顽固”的出现。到了年纪大的时候,我们知道他那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你怎么讲,他都是不可能改变的,那就是他第六意识的分别的坚固已经牢不可破,那都是第六意识比量分别来的结果,坚执己见,所以那个“我”也是越来越坚固,越来越难破。
所以,除非有修定,或者是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够走另外一条路,跟世间的路是完全不同的路。
所以学校教育只能教育到我们一个阶段。就是从心轮以上,完全要靠自己,别人都帮不上忙,修行的路要自己走。可是我们要先知道那个原理,要不然修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只是增长更多的知见这样而已,就是增长了更多的无明嘛。“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无明的根本,就是从知见不断不断地又发展出很多的知见,就是增长无明,修行了一辈子,只是增长无明,没有办法得止,也没有办法开发空性的智慧。
所以这个道理我们就先了解之后,修行的路就好走了。其实它并没有这么困难嘛,要保持觉知力,就是我们刚才练习了好多次的,就是你的第六意识停止分别,就这样子,一直延长它的时间。你不动念(师静默数秒……)就是现量嘛。然后你说不动念、不分别,我是不是跟石头、木头一样,什么都不知道?不是,那就是更清楚的觉知,你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看得清楚周遭的人事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自己心里面就忙得要死,然后身体也很忙碌,周遭的事情根本来不及观察,也不清不楚,然后又半昏睡状态嘛。所以你这个时候什么身口意要清净也很困难啊,什么要持戒不犯也是很困难,因为在昏睡状态嘛,然后觉知力又不够。
(师静默数秒……)
不错!大家越来越好,越来越没有念头,比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好多了,就是第六意识不起分别就是了,然后把时间不断不断地拉长,你的定力会不断不断增加,然后觉照力也不断不断地增加,这样就是走对了修行的路。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