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佛网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选择字号→ 特大

2、正修(正式来修止,修观)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

二○○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介绍第六章——正修,就是正式的来修习止观。具备了前面的二十五种前方便之后呢,就可以正式来修止观了。那怎么修止、修观呢?我们现在先介绍修止。

一般修止观,就是分两方面来介绍:一个是坐中修,就是你上座,在坐中怎么来修止观;另外你下座之后,平常在日常生活当中,历缘对境怎么修止观。

那我们先介绍坐中修止观,在坐中怎么修止、修观。先讲修止,修止有三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你可以把你的心念放在身体的一个地方,譬如说昨天讲的鼻端白,或者是肚脐。昨天介绍这个两个地方可以分别对治,就是说你把你的心念放在鼻端白这个部分,可以对治昏沉;如果你把你的心念放在肚脐,这样可以对治散乱。所以,既然它可以对治不同的情况,所以你在坐中修止的时候,你就可以看你当时的状况:你如果觉得这一座,你觉得蛮昏沉的,你就可以把你的心念放在鼻端白,就是鼻子外面的这个空间;如果你觉得你这一座心很散乱,你就可以把你的心念放在肚脐。

那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心念放在一个地方呢?因为这样我们的心比较容易专注,心专注就容易达到止的效果。所以第一个方法,就是把我们的心念放在鼻端白或者是肚脐这个地方,把我们的心念“拴”在一个定点上,它就不会乱跑,就能够得到止的效果。

第二个方法,是我们加强警觉性,提高警觉,干什么呢?看你的念头。平常我们起心动念非常的快速,妄念一直起来,不断不断地生起;但是因为我们没有警觉性,所以就不觉得妄念这么多,因为我们从来也没有去观察它。那我们现在坐中呢,可以提高警觉看着它,当念头一起来的时候,赶快把它切断!一起来,赶快把它切断!不让它继续攀缘。因为我们的心念如果继续攀缘,像我们过去打妄想,一个念头攀缘一个念头,不断不断地想,就容易产生分别、执著;那一生起分别,就执著,然后烦恼就生起了。所以我们现在的方法,就是一发觉念头生起,赶快制止!念头一生起,赶快制止!不让它继续攀缘下去,这是第二个方法。

第三个方法,你也可以当念头生起,不管任何心念起来的时候,你当下如实了知它是因缘所生,空无自性。没有念头,你就安住;念头一生起来,你当下了知它是因缘所生,空无自性,既然是妄念,就表示它是虚妄的念头;虚妄的念头,就说明它是因缘生的,没有它的自性,只要因缘生的,就一定是生灭无常、无我的,所以念头生起它就消失,生起就消失,所以它其实是空无自性的。如果念头是真实存在的,它应该不会消失,永恒存在那里,永恒的存在,那个叫做真实有那个念头;可是我们发觉念头生起它就消失,生起就消失,表示它是因缘生法,只要是因缘生的,都是没有它真实的自性可得。所以只要念头一起来,你当下就把它观破,它是空无自性的。

这三个方法都可以达到止的效果。那等一下我们课上完了,我们就会练习这三种止的方法。

至于在坐中怎么修观呢?它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对治观,就是说当你在修定的时候,你发觉你的哪个烦恼最重,你就先修对治,对那个比较重的烦恼,先修对治,等这个粗重的烦恼对治好了,我们再继续修止观;不然你每次一上座,它就冒出来,因为它的力量非常强,所以我们也可以在坐中来修观。这个“观”就是对治,不同的烦恼,然后修不同的观。

天台最基本、最主要的,就是五停心观嘛,什么是五停心观呢?就是如果你散乱心比较重的,你就修数息观;如果你贪欲比较重的,你就修不净观;如果瞋恚心比较强的,你就修慈心观;愚痴性比较重的,你就修因缘观;觉得自己障碍比较大,业障比较多的,你就修念佛观,就是忆念佛的功德。这边的念佛,不是说念阿弥陀佛,是忆念佛的功德。这就是所谓的五停心观,看你哪一方面的烦恼习气比较重,你就先修对治。这是第一种,对治观。

第二种观法,我们称为正观。就是说在坐中观察诸法的真实面貌。什么是诸法的真实面貌呢?就是诸法实相的意思。你借着在定中修那个能起妄念的心,你去找能起妄念的心,它是有、还是没有?一步一步的追寻到最后,你会发觉一切法真实的面貌是什么?就是诸法实相是什么?诸法实相是什么?因缘生法,空无自性,那就是诸法的实相。

那它的方法怎么练习呢?我们就可以在坐中这样忆念:既然那个妄念不断不断生起,我们看妄念生起、消失,生起、消失,那我们就反观能起妄念的心,它是有、还是没有?你说妄念一直生起,它为什么会生起?这能起妄念的心,它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如果说能起妄念的心没有的话,那就是没心了嘛,没有心的话,就跟石头木头没有差别,因为石头木头没有心,所以我们不能说能起妄念的心它是没有的。

没有的话,那就是有啰?能起妄念的心,是有吗?如果说它是有的话,那它是属于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呢?如果说它是属于过去,过去已经灭了,怎么会有心呢?如果说它是属于未来,未来还没有来,也不能说有心,对不对?那你是说现在啰?能起妄念的心是属于现在啰?那我们看现在是不是有心的真实存在,会发觉什么?妄念生起、消失,生起、消失,念念生灭不停留。那你能够说它是属于现在吗?因为它生起就消失了,你能说它是现在吗?是不是现在?

那你说:对啊!它生起就消失,那每一个刹那,它是刹那刹那生灭嘛,像我现在一个念头生起了,然后它消失,这是现在,一生起的当下是现在,可是它马上消失这样而已嘛,刹那生灭不停留这样而已。”可是每一个刹那是不是都是现在?我现在又生起一个念头,现在嘛,然后它消失了,所以我如果说每一个刹那它都是现在啊,对不对?我总不会说我过去生起一个念头,我未来要生起一个念头,不是;每一个妄念当下、刹那都是现在,对不对?所以我可以说它虽然不是属于现在(因为它属于现在,它就不会消失,就永远都是现在心,懂吗?)可是它又是会消失,生起、消失,生起、消失,它是刹那生灭不住,不住就是不停留。那我说每一个刹那它都是现在心嘛,也不能说它错,只是说它会消失而已,可是每一个生起的那个当下,它是真的生起那个念头,只是它留不住这样而已。所以可以说它是刹那生灭,就是每一个刹那都有所谓的现在,只是它没有办法停留这样而已。

好吧,那就算现在的心是有的,只是它不能停留,但是每一个刹那,它生起的时候,那个当下,你不可以说它没有,因为它有生起念头嘛。好,那假设现在的心是有的,所谓有的话,你就应该可以看得见,对不对?我们才可以说它有。这个毛巾看得见,所以有毛巾的存在;这个麦克风看得见,所以有麦克风的存在。好,你说现在心是有,那它应该看得见,请问它长得什么样子?请问现在心它是什么样的形相,你可以形容出来吗?任何一个你看得见的,你都可以形容出来。这是一条方的毛巾、四方的毛巾。请问你所谓的现在心,它是方的、圆的?这个(毛巾)是四方的,四边相等。所以现在问:现在心是长的?短的?方的?圆的?你说得出来吗?如果现在心是有的,那你应该可以说出它的形相是什么;可是它的形状是什么呢?长短方圆?颜色也可以看得出来啊。前面这么多花,你可以形容每一个花朵它的颜色。请问现在心它是什么颜色?像天一样蓝?还是像树叶一样绿?还是它是黄色?红色?白色?你可以形容出它的颜色吗?没办法,谁也没看见它是长什么样子,是什么颜色。

再找一找,所谓的现在心,它到底存在于什么地方呢?找一找,身体里面找一找,你可以找出你现在心是放在什么地方吗?五脏六腑都找完了,找不到现在心它到底放在哪里;往外面找一找,也找不到现在心。所以它不在内、不在外,内外中间也找不到。

一个没办法说出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处所,到底在什么地方,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你可以说它是真实存在的吗?没办法说它是真实存在的,对不对?因为你没有办法形容它到底是什么形相——所以现在心不能说它是真实有。所谓的真实有,就是你看得见、摸得着,你可以形容它的形状、颜色、处所;可是现在没有办法。所谓的真实有,它应该永远存在,不会消失;可是它是刹那生灭的,生起就消失,虽然每个刹那可以说是现在,但是它不是真实有,就表示它不是永恒存在的。

所以我们说现在心如果是真实有的话,那就是落在常见,落在有边。那你说现在心没有,可是它明明一直冒出来呀,明明念念有生灭,明明它是刹那、刹那、生灭、生灭,所以你也不能说它毕竟无。所以说现在心是根本就没有,毕竟无的话,那你就落在空边。所以我们不能说现在心是真实有或者是毕竟无,一个是落在常见,一个是落在空边;一个落在有边,一个落在空边;一个是断灭见,一个是常见,都不对。

好,既然心是生灭的,那么生灭就是心吗?它是刹那、刹那生灭,那可不可以说生灭就是心?可不可以?如果说生灭就是心的话,那草木它也生灭,难道说草木它都有心吗?可以说一切生灭的都叫做心吗?也不对,也不可以这么说,所以不能说生灭就是心。那生灭不是心吗?也不对,为什么呢?因为心它是念念生灭的,所以你不能说生灭不是心,它明明就是念念生灭,所以你说生灭不是心,也不对。虽然不能说生灭就是心,但它是现在刹那生灭才形成心的,现在刹那生灭才形成心的;虽然不能说生灭就是心,生灭不是心,但是它是现在刹那生灭才形成心的。

好啦,就算你说得对,现在有生灭。那么请问:是过去心灭了以后,现在的心才生起?还是过去心没有灭,现在心就生起了呢?如果说过去的心灭了以后,现在的心才生起的话,请问你现在的心是从哪里生起的?前念灭了,后念生,请问这一念是从哪里生起的?可不可以找得到?找不到它从哪里生起的。

好,那如果说过去心不灭,现在心又生起,那就有两个心了,对不对?过去心还没有灭,现在心又生起,两个心也不对。所以我不能说它是过去心灭了以后,现在的心才生;也不能说过去的心不灭,又有现在的心生,所以它既然不是灭生,也不是不灭生,就证明它没有生;没有生,就没有灭。所以事实上是没有生灭的。没有生灭又怎么形成心呢?因为你刚才说是现在刹那生灭的,才形成心的嘛;可是现在证明没有生灭,没有真正的生灭。

好,既然你说“就算不是用生灭来形容,那也一定有现在心的存在。”我们刚才是现在刹那生灭才形成心的,就是说我们所谓的现在心就是刹那生灭嘛,每一个刹那生起、消失,生起、消失,就是生灭、生灭,每一个刹那我们叫做现在的心;可是我们刚才去推究那个所谓的生灭,我们发觉它不是,心不是生灭的,生灭不是心,也不能说生灭就是心,所以我们现在就不讨论那个生灭了。既然刹那生灭,那个刹那生灭,刚才我们推究了半天,是觅心了不可得。

那我们现在就说“现在”好了,本来是现在刹那生灭才形成心的,既然那个生灭没有办法去证明心的存在,那我可不可以证明那个“现在心”的存在?那个生灭不要去管它了,因为每一个生灭当下我都可以说“它是现在心嘛,只是留不住这样而已。”

所以我们进一步来找一找,是不是一定有现在心的存在呢?那请问这个现在心它是怎么生起来的?它是自生、还是他生、还是自他共生、还是自他不共生(就是无因生)?四种。我们要说明一切法它的存在,它是怎么生起的,就是这四种嘛:它是自己生起的;还是要藉由另外的因缘让它生起;还是说要自他合起来才能够生起;还是无因生,就莫名其妙不需要任何的因缘它就可以生起——只有这四种可能。除了这四种可能以外,找不到第五种可能。

所以我们现在就来找一找:你如果说现在心是一定有的,那请问现在心它是自己生出来呢?如果说是自己生出来的话,那它就会一直生嘛,自生就是它自己会生出来,它就会一直生、一直生,不用等待境界现前你才生心,因为一般我们说对境生心嘛,有境界来的时候,你才会生起那个妄想的心。现在既然你的心是自生,那它应该会自己一直生,跟外面的境界没有关系,不用等待外缘,然后才让你生心,可是是不是这样呢?不是,我们是六根面对六尘,怎么样?然后才生起种种的心,妄想心。所以第一个现在心是自生,就不能成立,因为是对境才会生心,它不会自己一直生。

那就是他生啰?第二个可能,是不是他生呢?你现在的心,是不是由他人的心来生呢?他人的心生他的心,他没有办法帮我生心,所以我现在的心不可能是他生的。

那是不是自他共生现在心的呢?也不是,对不对?因为他生他的心,我生我的心,各自生各自的心,不是自他共生然后才有现在心,所以也不能说现在心是自他共生。

那就是无因生啰?莫名其妙,虚空中就生出现在心来了?也不可能嘛,所以它也不是无因生,因为虚空中不可能生出任何的心来。

所以从上面种种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推知:现在心不可得,因为不能够证明它是自生、他生、自他生、还是无因生。那结论是什么?我们在那边忙了半天,只要得到这个结论这样而已,这个结论是什么呢?觅心了不可得嘛!我们二祖也是觅心了不可得,他就开悟了。

所以它是用分析的方法,就是正观,你在坐中,不断不断地这样来思惟。既然在那边打坐,它妄念不断不断地生起,那你干脆去找能生妄念的心,它是有还是没有?就是我们刚才分析的方法,不能说它没有,没有就没有心,就跟草木没有差别;那如果是有的话,它是长得什么样子?它是属于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处所?你都找不到的话,就不能够证明它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不能说现在心是真实有,这样一步一步的追。

那这个部分呢,我们在明天晚上再打坐,我们会再练习一次,再讲一次,然后大家好好地来追追追,因为这个很重要。我们今晚练习怎么修止的三个方法,明天我们就修正观,这样我们修止、修观都练习到了。

为什么说正观很重要呢?因为你去找那个心,发觉它了不可得,不管你用什么分析的方法,你都找不到它真实的存在,不能够证明现在心是有的。虽然它是念念刹那生灭,但是还是不能够证明它是真实存在的。那这说明什么呢?一切法从心想生,对不对?一切法从哪里来的?你心想出来的。那现在证明心不可得,那一切从心所生起的一切法是不是也不可得?一切法是从心想生的,现在心不可得,所以由心所生起的一切法也不可得,这证明什么?一切法也不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很重要哦!因为一切法不是真实存在的,你的心还会不会贪著在那个上面?假的嘛!虚妄不真实的嘛!你只要证明一切法不是真实存在的,你就不会着在任何一法上。我们现在会生烦恼,就是你把一切法当作是真实存在的,不管你是对哪个人、事、物,贪著爱恋,沉迷其中,看不破、放不下的——那个就是你把它当作真实存在的。可是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一个结论:一切法不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一切法是心想生,心不可得,所以一切法不可得。

明白了这个事实的真相,你就不会贪著在任何一个法上,你的妄念自然息灭。我们现在不断不断生起妄念,就是著在不管哪一个法上,因为你想的那个就是法嘛,不管你心想着什么,都在一切法的内容里面,所以你的心会著在任何的法上面。现在既然证明一切法不是实有的,那你的心就不会贪著在这上面,不贪著呢,一切的妄念自然息灭,妄念息灭就得正定,得正定就开发空性的智慧,就能够开悟证果。

所以正观很重要,就是它是我们能不能开悟的最重要的关键。所以我们在定中多多地思惟,用正观的方法多多地思惟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内容,不断不断地去练习它,你就能够很快地开发空性的智慧,所以我们说这个正观非常重要。

好,这个是我们下手初修的时候,有三种修止的方法,两种修观的方法。

那另外呢,我们在打坐的时候,难免也会有昏沉、还有散乱的现象。那在昏沉、散乱生起的时候,你是应该修止?还是修观呢?我们也要先弄明白。一般是我在打坐的时候,如果有昏沉现象产生的时候,我就用修观来对治,不管是刚才讲的对治观——五停心观、还是正观都可以,当你发觉你昏昏欲睡,脑筋不明利的时候,脑筋不清楚、昏昏沉沉的,这个时候你就赶快来修观,对治那个昏沉,所以昏沉的时候,我们是用修观来对治。心很散乱,坐在那边,妄念纷飞,这个时候修止来对治。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三种止都可以。所以,我们要知道,昏沉的时候用修观来对治,散乱的时候用修止来对治。

可是有时候偏偏就不灵光。你虽然昏沉的时候来修观;但是还是继续地昏沉,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反过来,用修止的方法试试看,如果发现修止之后,诶,那个昏沉的现象慢慢地在消失,那我们这个时候昏沉反而要用修止的方法。所以我们要随自己的方便,适宜地来修止观,随时作调整。所以也同样的,当你散乱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修止来对治;可是你发觉修止之后,你的心依然散乱,这时候你就可以用修观来试试看,散乱的时候修观,如果发觉它的效果很好(譬如说我们刚才讲的那个对治观或者正观,你的心反而容易收摄回来,不再那么散乱,能够非常专注),这个时候你散乱反而要用修观来对治。所以随时作调整,运用种种的方便,找寻适合自己的方式来修止观,这个善巧方便也是非常重要。

好了,慢慢昏沉、散乱都对治好了,你就慢慢地好像要入定了,渐入佳境,好像要入定的那个感觉当中呢,一切境界就发生了:有的人看到光啊,有的人看到佛菩萨啦,有的人觉得自己空掉了,或者是身心充满了喜乐啦,或者是下礼拜会发生的事情我现在就看到了,我是不是要警告他一下说“你下礼拜会发生什么事,你要小心一点啊。”

所以这个时候非常非常危险,很多人在打坐的时候,状况就是出在这里。所以没有认清楚这个状况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他就会以为什么?他真的见到佛菩萨了嘛,以为他真的得了神通了嘛,以为他一定是证到了什么四禅八定,什么不得了的三昧了。所以所谓的着魔,就是这个时候着的,就是说你只要着在那个境界上,你就完了。

所以这个时候,你要怎么来修止观也是非常重要。这个一般都是在细的掉举当中产生的,因为你真的得定没有境界的,懂吗?你入什么三昧,你入什么定,就是什么定,就是什么三昧境界,没有什么看到光,看到什么有的、没有的,不会的!所以有这种现象,表示你并不是真的入定,你入的是细的昏沉或者是细的掉举,不是真正的得定;可是很多人就以为他真正的(得定),所以就发神经了嘛,以为自己发神通,所以这个时候要特别特别的注意。

那这个时候要怎么来修止观呢?不管你在定中看到了什么、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一概不理会!知道它是我们自心所变现的境界,都不是外面来的,是你自心的变现,自己的心识所变现的。那它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你的心识会变现出种种的境界来呢?是因为你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妄念了,懂吗?

像我们一般没有这些境界,是因为我们妄念不断,我们的心很散乱,不然就是在昏沉。那现在你的散乱跟昏沉慢慢地对治了,你就慢慢、慢慢好像可以得定了,就是说好像没有什么妄念,你的心慢慢能够定住了,没有什么妄念生起了,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呢?就是你八识田里面过去所含藏的种子,这个时候有可能会爆发,因为你没有什么念头,它就出来了;平常太忙的时候,它不会出来的,它就是在你修定的时候,没有什么念头的时候,它就出来了。那为什么说它是一种细的掉举呢?就是说你的心还在掉动,就是你八识田的那个种子,它其实都是在动荡不安的状态,你现在没有什么妄念,诶,它就出来了。

也同时说明你并没有真正的入定,因为真正入定的话,那个八识田的种子是伏而不发的,是伏得住,它不会冒出来,所以我们说它不是真正的定境,而是细的掉举。比较粗的掉举我们可以察觉;比较细的掉举就是说你没有什么念头了,但是它在里面很热闹,懂吗?八识田里面,那个种子很热闹,就是表面上是平静的,所以它就能够不断不断地爆发出来,过去的那些习气呀或者业力的种子或烦恼的种子爆发出来,它就会化现出种种的境界。所以我们说这一切的境界都没有离开你的心意识,都是你心识所变现出来,那就是阿赖耶识的种子爆发了,业力、习气、烦恼的种子爆发,所变现出种种的境界。

那你过去譬如说是念佛的,一天到晚想要见佛,那个种子就种到第八识去了。诶,现在这个时候它就出来了。所以你以为见佛了,你的心识就化现出佛菩萨的样子啊,你每天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自然就现前,很正常啊,因为你一天到晚忆念嘛,那个种子是不是就种到你的第八识?阿弥陀佛的种子。所以你现在爆发出阿弥陀佛的形相,一点也不奇怪啊,是不是自心的变现这样而已?自己心识所变现出来的,种种的境界都没有离开你的心识,每一个都是你自己熏回去的种子,熏在第八识的种子,现在因为没有什么念头,它就爆发出来,就是这样而已。

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知道,一切的境界都是我们自心所变现出来的,不受到它的影响,心不动,不管你是见光、见佛,还是看起来好像有相似的神通,一概不理它,心不受影响,心不动就是“止”嘛。当下又很清楚知道,这一切的境界,就是我们刚才分析的那个道理,第八阿赖耶识习气种子爆发这样而已。

既然是细的掉举所生出的种种境界,那我们反观这一念细的掉举的心,它是真实存在的吗?也不是,它一定是念念生灭,就像我们刚才那个正观所分析的,这一念细的掉举的心,也不是真实存在的;既然不是真实存在,那由它所生起的种种境界,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也不是真实存在的,都是你自己心里面捣的鬼这样而已,这个就是“观”,有智慧的观察。一个是不受它的影响,就是不动,就是止;另外一个就是有智慧的观察,用正观的方法,反观这一念细的掉举的心它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由这一念细的掉举心所生起的种种境界,它也不是实有的,所以就不会著在这种种的境界上面,而有着魔的现象,就不会了。

所以我们看过《楞严经》也知道,它说一切的境界,如果你执著的话,就是魔境界;如果你不执著的话,就是善境界;如果你执著的话,就是魔境界。生起一切的境界,有时候是好的,只要你不执著,因为我们从练习止观一直到成就,这中间一定会有很多的境界产生。像我们明天会讲到善根发相,那个是好的,所以有的是善境界;可是就怕你执著,一执著,著在那个境界上,它就变成魔了。所以是善境界、还是魔境界,就看你执著还是不执著。

只要你这个时候用止观的方法,明白这个道理,不受到它的影响,就是修止嘛;用正观的方法把它观破,一切的境界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就是用观的方法。这样就都是善境界,然后不会着魔,所以这个很重要。

那最后我们要强调的呢,就是说修止观的时候,一定要修止同时修观,不要偏在一边。如果只是修止、不修观的话,那你只会禅定功夫很高,但是没有办法开悟,也没有办法证果,因为就是定力很高这样而已嘛,修止、不修观。我们昨天讲,修止它是定力、成就定力,那修观呢是成就智慧力;可是你修止、不修观,就是很喜欢修定这样而已,但是不修观,所以你就是坐坐坐,坐到最后就是定力很高这样而已,定力很高可不可以开悟?不可能开悟,只是功夫很好这样而已。

那反过来,如果修观不修止的话也是一样,没有办法开悟,为什么呢?喜欢修观,可是定力不够嘛,不修止就没有定力呀,所以他有一些观慧,但是那个没办法见性,没有办法明心见性,为什么呢?就好比风中的蜡烛,有没有?那个蜡烛点在风里面,它就是这样摇晃不定。所以周遭的东西,因为那个蜡烛不断不断地摇晃,所以你周遭的景物也看不清楚——我们用这个比喻,那个烛光比喻你是修观,有那个智慧,但是怎么样?摇晃不定,是因为没有定力,所以就没有办法看清一切法的真实面貌,就是诸法的实相,你没有办法看清楚,是因为那个烛光不断不断地摇晃,看不清楚周遭的事物。

所以,我们的心如果不断不断地动荡不安的话,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智慧;可能有一些善巧,看起来好像是一些善巧的智慧,但是并不是真正明心见性那个空性的智慧,也是一样不能开悟证果的。

所以我们希望修止、修观要同时进行,有时候修止,有时候修观,一定要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才不会偏在一边而不能证果,这样就很可惜了。

所以讲到这边呢,我们有五个重点,我们复习一下:

第一个讲的是下手初修的时候,如何修止,三个方法;如何修观,两个方法。第二个重点,我们是讲到昏沉的时候,我们是用修观来对治;散乱的时候,用修止来对治。第三个重点,我们讲到的是如果这样效果不好的话,我们就反过来,随时依照自己的方便,适宜来修观。第四个重点,我们是讲到定中有任何境界现前的时候,都要马上来修止观。一切境界现前,不受到它的影响是修止;知道它是虚妄不真实的,这时候是修观。第五个重点,就是一定要止观一起修,才不会偏在一边。

好,这个是坐中怎么修。

那下座之后呢?我们毕竟打坐的时候还是比较短的。那一下座,每天日常生活当中,面对不同的境界,我们怎么来修止观呢?所以,有所谓的“历缘对境修止观”。这个“缘”,一般来说,就是有六种事缘嘛:行、住、坐、卧、还有言语、造作,一共这六个。行、住、坐、卧、言语、造作,就是说你每天一定要说话,每天一定要做很多事情,或者是有很多的动作,那也没有离开行、住、坐、卧这四威仪的内容,就是我们的姿势都没有离开这行住坐卧。所以一切的事缘,我们就把它归在这六大类当中。

譬如说你在行走的时候,你怎么修止观啊?各位应该很会了嘛,因为我们前面已经教过很多四念处、什么的,四念处就有行走的时候怎么修嘛,有没有?左脚、右脚、左脚、右脚,提起、往前推、放下,有没有?提起、往前推、放下,这个就是修止。所以你在行走的时候,可以把你的心念专注在左脚、右脚、左脚、右脚;或者提起、往前推、放下这样,这个就是修止。

那我们也有观生灭、生灭,有没有?还有观无常、无常,那个脚提起来的时候,就是每一个动作开始的时候是生,然后那个动作停止的时候是灭,然后继续下面一个动作是生,然后那个动作结束是灭。像左脚、右脚、左脚、右脚,就是左脚提起来的时候是生、灭,生灭、生灭,然后右脚,生灭,也可以这样观。你们过去有练习的应该知道我在讲什么。

所以观生灭或者观无常或者观无我,这个是属于观的部分。另外把你的心念专注在左脚、右脚、左脚、右脚,这个的话是修止的部分。所以你如果有修过“四念处”的话,你就知道你的行住坐卧怎么来修止、修观,你的心念专注在一个地方,那个就是修止;不管观察你的行住坐卧哪一个动作,那个观生灭、无常、无我,那个都是属于修观的部分。

我们就知道,在这种六种事缘当中,怎么来修止、修观。像那个修过“白骨观”的,我们前面讲说有所谓的对治观嘛(观有两种,一个是对治观,一个是正观),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贪欲重的话,然后你有修过白骨观的话,你就可以来修对治观。就是说你走在街上,你就可以观自己是一副白骨啊,我自己就是一副白骨走在街上,看到所有的众生全部都是白骨,满街的白骨,这样你还会不会有贪欲?没有贪欲,你对自己、对别人都不会有贪欲;所以这是白骨观的一个修法,对治你的贪欲重的,你可以这样来观想。那行住坐卧也是,我坐的时候我就观我是一副白骨坐在这里,晚上睡觉,就那一副白骨睡觉啰,行住坐卧都是一副白骨这样而已。

所以不管你过去修过什么样的那个,都可以拿来用,因为都没有离开修止、修观的范围。这个是讲面对六种事缘。

那面对六尘境界也是,历缘对境,那个“缘”是讲六种事缘:行、住、坐、卧、言语、造作;这个境呢,就是讲六尘境界: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六尘境界。我们每天六根都要面对六尘的时候,你怎么来修止、修观呢?眼睛每天要看,那你看的当下怎么样?不起分别妄想——这个就是修止;你看的当下,知道它是因缘所生,无自性,了不可得,你看的任何境界都是因缘所生,空无自性,都是虚空中的花朵,虚妄不真实,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只是因缘所生,并没有它真实的存在——这个就是修观,了知其不可得,就是修观。

每天眼睛你尽管看,没有关系;尽管听,没有关系;尽管吃好吃的,没有关系。但是你的心要安住,不起分别妄想,这是修止;好吃、好吃、好吃的当下,了知其不可得,是修观。这个就是面对六尘境界的时候,怎么来修止、修观。

那如果你常常在练习正观的话,那就更好用了。我们刚才分析正观的结论是什么啊?一切法从心想生,对不对?心既不可得,所以由心所生的一切法也不可得。那现在这个六种事缘、六尘境界,是不是一切法的内容啊?对嘛,也是嘛。那既然一切法不可得,所以不论你现在是行、住、坐、卧、言语、造作这六种事缘,还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境界,都是了不可得。那你就不会着在这六种事缘、还是六尘境界上面嘛,对不对?所以,这时候能不起一念的妄想,就是修止;当下念念与空、无我相应,就是修观,就是念念都知道它了不可得,那个就是跟空、无我相应了。

这就是历缘对境怎么修止观,在日常生活我们就这样不断不断地练习,很快就可以开悟,成就止观,成就定慧力。

好,今天的课讲完,我们要开始练习三种修止的方法了。我们请台湾两位师兄上来为各位示范。请各位起立。我们昨天讲过,我们打坐之前,要先把身体的筋骨松开,所以我们会有一些暖身的动作(编按:可观看视频《打坐前的暖身运动及拉筋运动》以配合以下讲解):

我们把脚打开,跟肩膀同宽。我们先摇动我们的头,上下、上下,每个动作都是做三次:上、下,往上看、往下看,三次,上、下。

好,接下来,我们左看、右看:左看、右看;左看、右看;左看、右看,也是三次。

好,接下来,我们头是尽量的靠肩膀,先从左边开始:所以头尽量靠左边的肩膀,然后靠右边的肩膀;靠左边肩膀,右边肩膀,也是做三次。

这个做完之后,我们要旋转头。旋转的时候,我们先从顺时钟的方向来旋转,你可以慢慢地转,不要转太快,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四个动作,就是前、右、后、左,这样子来旋转,先往下低,然后往右旋转,然后后面,左边,然后再回到前面。这样转三次:前、右、后、左;前、右、后、左。这个做完之后,我们反方向:前、左、后、右,反方向也是转三次,前、左、后、右。

好,做完之后,我们就要动动我们的肩膀。所以我们先往后面三次,往后转动肩膀三次;然后再往前三次,往前转动三次。

好,接下来我们把两个手举起来,平举,然后(手腕)顺时钟先转三圈,然后再反时钟转三圈,顺时钟转三圈;然后再反方向转三圈。转完之后甩甩手。

好,接下来,我们就要把我们的腰部松开。所以先顺时钟转,也是先弯下来,前面,然后转到右边、后面,然后再左边,这样子转。先顺时钟:前、右、后、左,刚好转一圈;前右后左,刚好转一圈。转三圈之后,我们再反方向:前、左、后、右,反方向再转三圈。

好,接下来就是膝盖了。所以我们两个脚把它并拢,开始旋转膝盖,先顺时钟三次;然后反时钟三次。

好,那接下来就是脚踝,我们打坐盘腿的时候,那个后脚跟常常会觉得好像扭到的感觉,所以我们现在要把我们的后脚跟把它松开,所以我们脚尖着地,然后脚跟旋转、脚跟这样旋转,先顺时钟三次,然后反时钟三次。转完之后脚踢三下,然后再换边。正反方向都各转三圈,然后踢三下。

这样我们就结束暖身运动。

还有所谓的拉筋,我们等下一次,下一次我们《天台小止观》上完,我们要讲《六妙门》,我们那个时候再加进去,要不然一下子做太多,大家记不住。那个筋如果拉开的话,大家盘腿会盘得比较好,慢慢拉开,单盘可以变双盘,本来散盘可以变单盘,单盘可以变双盘,那个我们下一次再讲。

好,这个做完,我们就可以请各位坐下来,我们开始练习上座的时候,怎么样来注意我们的姿势。我们昨天讲过了,先把你的眼镜啊、手表啊、还有裤带啊,那个皮带勒得太紧的,就把它松开。就是你现在都没有觉得身体有被任何东西绑住的感觉,能够松开的,都把它松开,能够拿下来的,就把它拿下来,放在你的座位前面。

第一个我们盘腿。双盘、单盘、散盘或者正襟危坐都可以,这四个姿势都可以。把腿盘好之后呢,我们就手结定印。手结定印就是左手是迭在右手的上面,然后两个大拇指轻轻地相触,轻轻地碰在一起,不要用力,然后尽量往身体靠,放在肚脐的下方——刚才盘着腿的上面,然后尽量靠身体放,这样就可以了。

接下来摇动身体七、八次,我们是顺时钟的方向,慢慢地摇动身体七、八次,七次八次都可以。

好,接下来我们就把背脊打直,背脊把它打直,打直但是不要用力,打直之后把它放松。然后两个肩膀平直,就是没有斜向哪一边,或者是左右歪斜,就是两个肩膀是平直的。

然后再看我们的头是不是摆正了,就是鼻子跟肚脐是在同一条直线上,把我们的头摆正,没有偏左、偏右;或者是往前低或者是往后仰,都没有。

接下来就是收下巴、收下颚,然后压住这边有两条颈动脉。我们昨天解释过了,压住这两条颈动脉。

接下来是吐浊气三口。你可以用鼻子慢慢慢慢地吸气,愈慢愈好,然后吸饱了之后呢,我们嘴巴张开,慢慢地吐气,同时观想全身百脉阻塞的地方都随着气息打开,秽气也随着排出,这样子做三次。

接下来就舌头轻轻地顶住上颚,眼开三分。

好,我们现在练习刚才修止的第一个方法:就是把心念专注在鼻端白或者肚脐的地方,让我们的心专注在一个地方;你可以在鼻端白或者是肚脐都可以,你就选定一个地方,把心念专注在这个地方。

(众师兄练习……)

好,我们现在练习第二个方法:如果没有妄念的话,我们的心就安住,随时保持警觉的状态,一有念头生起,马上制止,不让它继续攀缘。没有念头就安住,保持警觉状态,一发现有念头生起,马上切断!不让它继续攀缘。

(众师兄练习……)

好,我们练习第三个方法:没有念头,心就安住;只要有任何念头生起,当下了知它是因缘所生,空无自性。不管任何的念头生起,当下了知它是因缘所生,空无自性。

(众师兄练习……)

好,我们现在准备下座:

先放松心念,离开你的所缘境,心就不要再看念头了或者是观察;就把你的心念松开。接下来我们开口吐浊气三次,也是同样的用鼻子吸气,慢慢地吸气;然后开口吐浊气,同时观想气息从百脉随意流散,就是全身的气散开;然后再用鼻子吸气,嘴巴吐气。观想全身的气散开,它就不会留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要不然下座之后,那个地方就会不舒服、怪怪的,所以我们要观想全身的气散开。

然后慢慢摇动身体七、八次,我们随着顺时钟的方向,慢慢地摇动身体七次或八次都可以。好,然后动动我们的肩膀,刚才坐可能肩膀有点酸、有点硬;然后两个手松开,头也动一动,那个脖子也松一松,然后两脚就可以放开了。

然后我们用两手摩擦全身的毛孔。你可以从头开始,等于是全身做一个按摩,因为打坐的时候,毛孔会张开,我们就是全身都按摩一次呢,就不会在下座的时候,有那个风湿的现象。身上有酸胀麻痛,都尽量把它按开来。譬如说你膝盖特别酸的,你就膝盖多按几下,我们一定要按到酸胀麻痛的现象消失之后呢,我们才起坐、我们才下座;这样我们在下一次再练习的时候,才不会很快脚就酸胀麻痛,或者身体酸胀麻痛。所以我们这个按摩的动作,这个也很重要,就是尽量要按到气血通畅,没有任何一个地方阻塞。刚才僵硬的地方、不舒服的地方,我们都尽量把它按开。

那最后我们才两手摩擦,放在两个眼皮上面,才张开眼睛。所以我们刚才其实是闭着眼睛把所有的动作做完,然后这个时候才两个手掌把它搓热,放在两个眼皮上面,最后眼睛才睁开。这样子就完成了我们下座的动作。

我们感谢两位师兄的示范。

好,今天练习的这三个,因为我们时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在一座当中就把它练习完了,最主要是让各位体会一下这三种修止的方法。那回头各位自己在家里修的时候,你可以把它分开修,你可以三种都试试看,你觉得哪一种你最快得止,你就经常用那个方法来练习。当然你三个方法都分开练习也都可以;或者是你练习了一段时间,觉得哪一个最快得止,因为我们主要是要得定嘛,哪一个方法最快。因为每个人根性不一样,所以跟他相应的方法会不一样;你可以选择一个,然后长时间的来修它。

我们有关于修观的部分,正观的部分,我们明天再练习。今天的课就到这里结束。

回向:(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www.lianshi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