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皈敬颂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开讲《菩提道次第广论》。
为什么叫《菩提道次第广论》呢?“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菩提道”就是觉悟之道,也是成佛之道;“次第”就是成佛的次第;“广”就是详细的说明。成佛之道详细的说明:它应该依什么样的次第一步一步趣向成佛,所有的内容,详细的介绍,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
那这部论到底适合什么样的人来修学呢?你说是成佛之道,那我如果还没有想要成佛呢?我还想轮回呢?或者是我也还没有想解脱啊,我还没想那么远。那一般人适不适合来修学呢?那我们看一般人他到底求的是什么嘛,一般人求的是什么?功名啊、富贵啊、婚姻美满、身体健康长寿;一般世间人他希望得到所有的这些可不可能得到呢?那就看他了不了解因果的道理:你种什么样的因,就能够得什么样的果。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学习种下每一个好的因的话,那所有善的果,我们应该都能够得到——是毫无疑问的。关于业果的部分,在下士道的部分介绍得非常详细明白,所以如果他能够来修学下士道的部分,就能够满众生的愿,不管他希求什么果报都能够得到。意思就是说一般人也很适合来读这本论。
那小乘人合不合适呢?当然很合适!从道前基础,下士道一直到中士道,这所有都是在讲怎么解脱、怎么趣向解脱的方法;尤其是中士道的部分,它就是专门告诉我们:我们如果想解脱轮回,应该修习什么样的方法,应该发什么样的心,就能达到解脱的目标。所以不管南传的还是小乘的任何部派,也都很合适来修习这部论。
那大乘菩萨道,各位大乘菩萨道的行者,当然就更需要来修习这一部论,因为大乘的菩提心是建立在小乘的出离心基础之上。到中士道为止,都是告诉我们怎么出离、怎么解脱的方法,这个基础是行大乘菩萨道的基础;有了出离心的基础之后,我们才可能真正发菩提心行六度——这个是整个上士道的内容,也都介绍得很清楚。我们只要依照这个次第来修学的话,一定能够达到成佛的目标。大乘就是想成佛嘛、开悟成佛,那就是整个上士道的部分。
各位修密宗的需不需要来念这本论呢?因为一般密宗的师兄把这本书拿起来翻一翻:“诶,这讲显教的嘛!”就合回去、放回去,上面都没有讲密宗的部分,没有讲怎么灌顶啊、还是什么生起次第、圆满次第、还是怎么观想的仪轨啊,都不是这些内容,所以他就放回去了,因为密宗跟这个没关系。
那也有很多显教的修行人,他一看标题,还没有翻,(一看)标题:宗喀巴大师著,“宗喀巴大师不是密教黄教的祖师吗?那跟我们显教有什么关系?”也没有关系,又合起来放回去。显教也不要看,密教也不要看,所以它已经被冷落很久了,不知道这部论它非常非常的重要。
不论你是小乘、大乘,或者是我们刚才讲的凡夫,他只是希求人天乘嘛,他就是要好的果报,那属于人天乘的部分;小乘解脱道的部分,大乘成佛之道的部分,全部都在里面讲得非常非常详细。小乘又是大乘的基础,显教是密教的基础。
所以我们就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多修密的很难成就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没有显教的基础,他直接一开始学佛,他就去灌顶,然后就开始修法本了,他觉得这个就是修密了,丝毫都没有教理的基础。即使密教是即身成佛,就是这一世就可以成就,它非常非常的殊胜,而且非常快速可以成就,这个都丝毫没有问题的;可是为什么这么多人修密没有办法成就?就是因为他没有小乘的出离心,也没有发大乘的菩提心——因为这两个心是修密教的基础,如果没有的话,他再怎么殊胜的顶再怎么灌,再怎么修什么法本啦、什么无上瑜伽啊、什么心中心啊、再怎么殊胜的法本都很难成就,我们就知道原因都出在他没有显教的基础,没有发出离心跟菩提心。那有了显教的基础,有了出离心菩提心,他修密教非常快速,不管你今天是灌哪一个顶,修哪一个本尊,就那一个就够了,这一世一定可以成就。
我们也知道修四加行之前要修一个四共加行,四共加行我们一般念法本四句话就念完了嘛:“人身难得,念死无常,深信业果,轮回是苦”,四句话就念完了,可是详细的内容不清楚,他每天就拿那个法本,四共加行四句就念完了,然后就开始修四加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修四加行都修不完就没了,修了一辈子四加行,修修停停、修修停停,就是做不完那个十万八千,就是做不满,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没有四共加行的基础嘛,很简单。
那所有四共加行的内容,在我们的道前基础,下士道,中士道,就是四共加行的详细解说、那四句话的详细说明,就在整个道前基础,下士道跟中士道的范围,就是整个四加行的范围。所以你说修密教要不要念《菩提道次第广论》?好像也是蛮重要的,这个还是加行的部分而已,而且是四共加行。
那后面的上士道也是非常重要,因为它告诉我们怎么发菩提心行六度嘛,那个是成佛的根本啊!怎样正确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后面的奢摩他就是讲禅定,毗钵舍那就是讲智慧的部分,所以这两度就是止观——我们所谓止观详细的解说。所以止观成就你就成佛了嘛。所以有了这个基础,修一个密法就成就,也是丝毫没有疑问的。
如此分析的结论是什么?大家都很适合来学习这部论,不管你的希求是什么:从好的果报,到小乘的解脱,到大乘的成佛,显教的大乘也可以成佛,再加上密教不共的部分,成佛更快速,都需要以这个教理作为基础。
所以变成说,这部论你说是适合小乘、大乘?还是显教、密宗?还是谁来学习?就是都适合,也不论宗派,不管你今天修的是净土宗啊、密宗啊、律宗啊、还是天台宗啊,也不论任何宗派,也都适合来修。所以适合凡夫,也适合学佛的人,就是看他学习到什么样的程度嘛。
可是这部论它是非常完整的,并不是像我们这样可以把它切割的。它整个串连,即使它分成道前基础,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这样来分,但是它整个是以菩提心来做串连的。前面共下士、共中士的部分,这个是作为发菩提心的基础,就是你可以先修学前面的道前基础,看你的能力或者发心可以修到什么样的程度;可是它会劝你:还可以再进一步啊,不是到此就为止了,不是这样就够了,它还有更进一步,可以更趋完美的一个目标在前面带领着我们。所以它等于是一步一步地引导,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究竟开悟、解脱成佛——这个是本论的目标。
可是众生他如果没有这样的发心,也没有关系,也可以达到他希望达到的结果。可是宗喀巴大师他造论的目的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究竟开悟、解脱成佛。所以他即使是在讲道前基础,下士道,中士道,是在讲人天乘跟小乘的部分,可是他还是以菩提心为基础来说这些内容,因为众生需要,所以他要说。
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整部论也是以戒律为基础,因为戒律也是修行成就的根本,不管你要自己解脱还是帮助众生解脱,戒律也都是根本!这就是本论的精神,是在这里。
好!这样我们就不会后悔来学这部论。
这部论一开始是先皈依发心,或者我们讲说“皈敬颂”,就是皈依礼敬;然后就说明为什么要造这部论的缘起,希望造这部论达到的目的,都在前面的这个偈颂里面说明白了。
首先皈依礼敬。一般藏传翻译的经典都会从礼敬开始,只是经、律、论它礼敬的对象不一样。像如果是经的话、经典的部分,它是先礼敬佛菩萨;如果是律典的话,先礼敬的是一切相智;如果是论典的话,先礼敬文殊师利童子(就是文殊菩萨)。
那我们现在这一部是“论”,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它的皈敬颂、皈依礼敬,首先第一个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就是因为它是属于论典,首先礼敬的对象就是文殊菩萨;第二个皈依礼敬的对象是释迦牟尼佛,因为祂是佛法的导师、三界的导师;第三个皈依礼敬的是文殊跟弥勒菩萨,文殊我们知道他是智慧的代表,弥勒菩萨是慈悲的代表,这两位菩萨象征了佛法的精神——就是悲智双运,所以接着我们就礼敬文殊跟弥勒菩萨。
接下来,就是皈依礼敬龙树菩萨跟无著菩萨,这两位菩萨因为跟本论的传承有关:龙树菩萨是深见的代表,他传给智鹃,然后传给阿底峡尊者;无著菩萨是广行的代表,他传给金洲大师,然后传给阿底峡尊者。所以为什么接着要皈依礼敬这两位菩萨的原因,是因为阿底峡尊者的关系,所以接下来它就皈依礼敬阿底峡尊者。那我们就知道,阿底峡尊者他把深见跟广行这两个传承,丝毫没有错误地流传下来,所以他圆满具足了一切教授的宝藏。
接下来,就是皈依礼敬一切善知识。为什么要皈依礼敬一切善知识呢?因为这些善知识是最具有善根的大乘行者,他们是以悲心所摄持的善巧方便来开显一切佛的经教,所以我们要皈依礼敬一切的善知识。
皈依礼敬的对象就是这六个对象。
那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皈依礼敬呢?一般造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祈请加持,祈请加持去除造论的障碍,使造论能够圆满,所以一般前面都有皈依礼敬的部分。
这一部论是宗喀巴大师造的,法尊法师翻译的。那宗喀巴大师他的传承到底是什么呢?那就从阿底峡尊者之后开始讲起:阿底峡尊者他的传承,就是我们刚才讲深见跟广行的传承,经由仲敦巴,博朵瓦,还有霞惹瓦,传给宗喀巴大师。所以我们就知道宗喀巴大师他的传承,是从前面讲的龙树跟无著菩萨,一直到阿底峡尊者,然后到宗喀巴大师,这中间传承是没有断过的。所以我们就知道宗喀巴大师他同时传承了深见跟广行这两个传承。所以有人问宗喀巴是什么传承,你就会这样跟他介绍。
所以本论的传承是什么?也是这个传承:深见跟广行这两个传承,同时具备了智慧传承跟慈悲传承。慈悲传承也可以叫广行,就是它是利益众生一切的方便都摄持在里面,也可以说是方便、也可以说广行、也可以说是慈悲。深见也可以说是智慧传承,是同样的意思,只是它用这样的名称,深见就是你有智慧的正知见,主要见地以般若中观智慧为主。
那我们就知道这部论非常圆满,因为它的传承中间没有中断过,而且非常圆满地把这部论造出来。为什么说它圆满呢?总要有说服力嘛,所以我们接下来就要谈宗喀巴大师他为什么要造这一部论,它的缘起是什么。
那就是要讲到当时西藏的佛教,跟我们现在也差不了多少,就是教义非常混乱,然后修行的次第不清楚。一般学佛修行人就是两种不同的系统:一个就是走理论派的,一个就是走实修派的。
我们现在也差不多:那个喜欢打坐做功夫的就不喜欢看经教;那个喜欢研究经论的他就不喜欢打坐练功夫,好像都有根性的缘故,因为他是这样的根性。有的就是喜欢看书、喜欢听经、喜欢说,但是他不喜欢坐、不喜欢修,所以他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三藏十二部都可能倒背如流,非常非常熟悉,可是他没有把经论落实到他日常的生活,也没有带到他的生命里面去转变他的习气跟烦恼,他只是停留在理论的阶段。
那喜欢打坐练功夫的呢,他当时就是喜欢找一个山洞,就去专修或闭关,那见地也还不清楚,功夫也还没有成就,他就去闭关修行了。我们也讲过,你的功夫是跟着见地跑的,你的见地到哪里,你的功夫才跟得上啊;如果你没有正确的见地,你就直接来走功夫路线、实证路线的话,那就容易落于盲修瞎练,因为理论不明白,没有指导的目标,整个实修的内容不清楚。那喜欢讲理论的呢,不喜欢把理论落实在实际的功夫修行上面,也是落于空谈。
不同派别,它可能闭关修行的标准不一样。以密教来讲,它三年三个月三天的闭关,也是从修四加行开始啊,也是四共加行开始,然后四加行,然后修本尊。它是有包含最基础的修法在里面,也是从每天先思惟人身难得开始修啊。也不是一进关房就很不得了的无上瑜伽部就直接开始下手,也不是这样子;它也是从打基础开始,从四加行,每天都要思惟这四共加行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广论》前面讲的这些内容:道前基础,下士道跟中士道的内容,每天就是思惟这样的内容。
以古代的禅宗来讲(因为现在已经快看不到禅宗了,所以不知道现在禅宗是怎么样讲的),古代的禅宗它分成三关嘛,那什么时候才有资格闭关?就是重关的时候才有资格闭关,所以是“不破本参不住山”,就是说你要住山去专修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就是开悟。不破本参、不破初关(不住山),他们初关的第一关就是开悟,你开悟之后才有资格住山,因为你这时候住山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整天就往山下跑这样子:说今天要买米就下山了,明天买菜就下山了。有住过山的同修都知道:那个说他在山上闭关的整天往外跑,我们看了很多,不能说全部都是这样,很多啦,不然那个在专修的就会说我在批评他,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大部分,因为他心不安定,因为他也没有教理的基础,也没有实证的功夫,所以他即使在关房也是没有办法安住,他也是整天在里面很忙的:先要把那个佛堂弄得很庄严,就想尽办法弄一个很庄严的佛像,就弄半天了,先弄一个坛城弄半天,然后再请什么佛像,又弄半天,然后又供什么弄半天,弄个蒲团;然后又需要这个、需要那个。等他的佛堂弄好,已经三个月、半年过去了,在里面忙得不亦乐乎。
然后还要注重生活的享受嘛,对不对?所以要弄个好茶,每天泡好茶、点好香、再煮个好吃的来吃,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在里面度假差不多。我就在山上度假了很久,所以我看了很多都在度假的闭关修行人,因为我也在度假。
冬天怕太冷、夏天怕太热。如果那个山上又没有水没有电的话,你要想办法啊。像我以前住那个地方就要想办法去接呀,接人家的那个(电),因为旁边都是果农的果园,我们就要去跟果农接他的电,然后用他灌溉蔬菜还有水果的水,那个水源要把它接过来,你才有水有电,要不然没有水电。
房子也是随便钉一钉,冬天很冷嘛,就是屋顶跟墙壁中间是有很大的缝隙,那个风是从外面直接就灌进来,也不用装冷气里面就很凉快。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这样子,因为是法师自己钉的屋子,也不是很牢,也不可能钉得很好,那个屋顶就随便这样遮一遮,所以下雨的时候里面也下雨,就是这样子住,很难讲求什么生活的享受。
可是如果你要讲究的话你就很辛苦,因为你要想尽办法把山下的那些东西搬到山上来,那个下车之后要走很长一段路,交通不是很方便。所以打坐的时候都会想:今天中午吃什么?是红烧豆腐呢?还是麻辣豆腐?还是……哎呀!太麻烦了,就白水煮豆腐就好了,弄酱青就好了。你要吃三餐的话,你就要想三餐要煮什么这样子,然后明天下山要买什么,不要忘记了,不然还要再多跑一趟。所以明天要买什么、买什么、买什么,全部都计划好,所以也是很忙的。
所以如果是自己闭关,没有人护关都帮你弄好的话,那你在里面真的是没有什么时间做功课,对不对?家庭主妇就懂了嘛,你每天忙三餐,是不是就已经很忙了?还要打点,你还要打扫还是什么的,如果你爱清洁的话就更没有时间了。明天要修窗户,后天要修屋顶……忙不完的事情。
所以我们讲到,禅宗为什么它要这么严格的规定说:你住山的条件就是除非你开悟,因为开悟就没有“我”了嘛,你不会为自己忙,每天吃什么无所谓的,只要能够活下去修行这样就OK了。他不会像凡夫这样一定要讲求生活的水平,不会的,因为他已经看破这个色身不是“我”嘛,所以他就不会为它忙碌。一定要吃什么还是要穿什么,要住什么样的房子才可以,都没有!可以随缘。
南传那些法师行脚,走到哪里住到哪里,都住在森林里面,也没有屋子啊,对不对?他就是一个有点像斗篷那样子的随身携带,有点像大雨伞的样子,也不完全是雨伞,他们晚上就打开,然后吊在树上,在树下就过了一宿啊;然后第二天再走,然后走到哪里就住在哪里,就睡在哪里了。一个地方睡也不超过三天,因为怕开始对它产生感情了——这个就是修解脱道,是走这样的路,绝对不可以注重物质的享受。所以只有开悟破初参的人,他可以不讲求生活的物质条件,再恶劣的环境之下,他都可以仍然不退道心来精进修行,所以他才有住山的资格。
第二关“不破重关不闭关”,第二关是重关。不破重关不闭关,所以他们闭关的条件就是破重关、八地菩萨。破本参是初地菩萨(以别教来说,别教的初地),破本参就是开悟了嘛,那大乘的开悟来讲就是初地菩萨。那破重关就是八地菩萨,才有闭关的资格。
第三关就是生死关——末后牢关,这个就是八地以上,一直到成佛最后的那个关,叫做生死关,就是准备进去就不要活着出来,如果没有成佛就不出来了、就不要活着出来,就是抱定了这样必死的决心,进入最后的生死关,要到成佛才出关。
这是禅宗的三关。
所以我们就知道,不是说学佛一发心这样,初学佛都是勇猛心很容易发,很难持久,恒常心很难去维系。所以很多一初学他就要闭关啦,然后要专修啦,然后要什么啦,这个发心是很好,可是可能都支持不了多久吧?那我们也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所以首先,你要发心去闭关很好,专修也很好,你要先把正确的见地先建立好,然后实证的功夫也要有基本的功夫,这样子你在关房里面才不会有障碍。
所以我们现在讲回来,当时西藏的情况就是这样子:一个是理论派,一个是实修派;一个落于空谈,一个落于盲修瞎练。所以宗喀巴大师就发心希望造这一部论。所以就讲到造论的缘起,就是因为教义混乱,所以他希望能够破邪显正,来弘扬如来的圣教。(既然)修行的次第不清楚,那我现在就建立一个次第严明,完全正确没有错误的道路,让你们修行人来走,只要按照这个次第来修,就一定不会有问题,一定可以达到最后成佛的目标。所以宗喀巴大师造这部论,他就是希望把理论跟实修结合在一起。
我们之后再继续学就会看到它其实是一件事——教跟证是一件事情;你实证什么东西?就是教理的部分,你把它落实就是实修了嘛,所以它是不是同一件事?闻、思、修也是同一件事,对不对?你听闻到什么样的教理,然后如理地思惟,把它落实就是修了嘛;所以闻、思、修也是同一件事情,教理跟修证是同一件事情,绝对不可以把它分开,这样就很圆满地可以实证所有教理的部分,不会落于空谈或者是盲修瞎练。
所以宗喀巴大师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因缘造《菩提道次第广论》,希望能够帮助修行人破除愚痴的蒙蔽、不再被愚痴蒙蔽。因为如果你见地不明的话,就是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嘛(编按:出自《楞严经》:“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你修了半天,结果只是在增长无明,因为教理不明白,教义混乱。所以希望能够不被愚痴所蒙蔽,希望能够不堕在空有两边,因为只有中观正见才能够不落入空有两边。
那也希望能够破除我执跟法执。因为我们知道,障碍我们不能够成佛最主要就是两大执著:以为有“我”,以为有“法”嘛,也希望能够破除这两种执著,那一定能够究竟圆满成佛。也希望我们修行人能够具有辨别善恶的妙慧力,这样我们暇满的人身才不会空过。
宗喀巴大师最后就说:希望真正想要发心修学的修行人,一定要很仔细地来听他后面的开示——就是本论的所有内容。我们讲到这里,就是第一页,现在我们书上是第三页的这个偈颂,这一篇的内容,我们到现在就介绍完了:包含了皈依礼敬的六个对象,还有宗喀巴大师他造论的缘起,还有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我们都介绍完了。
那我们刚刚讲说,这部论非常圆满殊胜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就要讲到造论它有三个条件,这一部论要造圆满,需要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就是你造论的人一定要很殊胜。我们怎么知道造论的人殊不殊胜呢?那我们就要看他的出生,看他的学佛过程,看他修证的境界,还有他成就之后怎么样去利益众生,如果都很殊胜,我们就可以证明造论的人他是很殊胜的。还有,他论中所宣说的正法也要非常殊胜才可以。第三个条件,就是说的人跟听的人都要同样殊胜才能够相应,如果说法的人具足条件,可是听闻的人没有具足条件,这个法不相应;或者是说法的人不具足条件,但是听闻法的人具足条件,这样也不相应;只有当说法跟闻法的人双方同样具足条件,这样才能够殊胜相应而得到佛法的利益。
所以具足这三个条件,我们就可以说他造论非常圆满。那本论就是完全具备这三个条件。
至于详细内容,就是从明天开始详细介绍,我们明天就要介绍:为什么造论的人非常殊胜,然后正法怎么殊胜,就是都在后面会详细地介绍,现在只是一个大纲。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