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二十一讲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新加坡Orchid Country Club
二○一五年十一月十九日
各位喇嘛、各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昨天讲到四阶位——煖、顶、忍、世第一,它的所依定有四种,能观的智是寻思,还有如实智,那所观的相状就是能取跟所取空的内容。
我们看第一个,依明得定发起下品寻思观,观无实有的所取境,把它立为煖位。这个我们之前都介绍过了,昨天介绍的很详细,那我们今天只是把内容再稍微提醒一下就可以了。
那为什么叫明得定呢?这个“明”就是智慧的光明,“得”就是获得,你要获得智慧的光明之前,会有一些前相。就好像太阳要升起之前,还没有看到太阳哦,你会看到天空一片光明,对不对?一片红光,这个就是太阳要升起之前的前相。那现在也是,我们的般若无分别智要发起之前会有些前相,那个我们就称为明得定。就是要获得般若无分别智之前的那个光明的相貌,我们就称为明得定。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般若无分别智现前嘛,我们只是修下品的寻思观,希望能够开悟、能够见性。所以这个时候所透出来的智慧的光明,只是般若无分别智的前相,还不是无分别智的本身,所以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就叫做明得定。
那为什么称为煖位呢?就好像钻木取火,有没有?钻木取火,现在都没有了,现在很方便。古时候钻木取火,要一直钻、一直钻那个木头,要这样一直钻、一直钻,要先有煖气发起来了之后,先得煖气,然后才会冒出火花,那个火光才会冒出来。所以钻木取火在取得那个火之前会先有煖气,用这个比喻。比喻现在这个四加行的第一个位置,叫做煖位。就是你要发起般若无分别智之前,就好像你要钻木取火,要获得火光之前的那个煖气,所以它还是比喻无漏智慧发起的那个前相。所以它可以比喻是太阳要升起之前的那个火光,也可以比喻钻木取火,那个火还没有发起之前的煖气。那我们就知道,它这个名称是这样来的。
那第二是依明增定发起上品的寻思观。这两个都是修四寻思观,这个我们昨天介绍了,四寻思观。只是因为它智慧越来越明利,同样的修四寻思观,但是因为智慧的差别,所以有刚才的定,还有现在的明增定,明增定现在看得懂了嘛。刚才是明得定,得光明之前的前相,那现在智慧的光明继续地增长、继续地增胜,所以叫做明增定。所以我们就知道,在顶位的时候,它的智慧会比刚才的煖位还要再更增长一些;可是有没有见到无分别智?还没有。可是它不断不断地因为我们寻求、思察四种的内容——名、义、自性、差别,所以观察的智慧不断不断地生起,用这个来比喻。所以明增定就是发起上品的寻思观,那修的内容完全一样,都是四寻思观,只是说这个时候的智慧又更增长了。所以它是重复观所取空,所以它的观法跟煖位是相同的。
那为什么称为明增定呢?就是智慧的光明增长,增长之后进一步的来观察所取空。煖位也是观所取空,顶位也是观所取空,只是它的智慧的光明更增长了。修寻思观到现在,它已经是最高了,因为再下去就不是寻思观,而是如实智观。所以,以修四寻思来讲,这个时候已经达到顶端了,所以它叫做“顶”,它的名称是这样来的。就好像我们爬到山顶,我们看什么都一目了然,因为你已经是最高,所以你往下看的话,所有的景物都在你的脚底,就用这个来比喻。到了顶位,我们对于唯识的道理,也就更加的认识清楚,而且不会再退转,不会再退。就好像你已经爬到山顶,你不可能再退,已经是最高了。就用这个比喻,这个时候修习四寻思观已经到达了顶点。
那第三个是依着印顺定而发下品的如实智。什么是印顺定呢?“印”就是印证,就是印可决定,我们昨天讲了嘛,你已经证到了,你都已经做到了,怎么样从寻思进入如实智,就是看你是不是证到了。前面是你只是这样的寻求、思察,但是你还没有如实的证得。所以虽然观察所取空,但是你没有证到所取空。什么时候证到呢?就是这个时候证到。证到之后,我们就称为如实智,而不叫做寻思观了。
所以这个“印”呢,就是印可决定的意思。那“印顺”,就是印前顺后。印前面的什么?所取空。顺后面的什么?能取空。这个我们昨天都介绍过了,五重唯识观嘛,还记得吗?所取空、印证所取空、能取空、印证能取空、二取空,有没有?一共五个。那现在讲的这个就是你从寻思进入如实智了,所以它是印前顺后,印前面的所取空,顺后面的什么?能取空,所以“印顺”的名词就是这样来的,所以它叫做印顺定。这个我们昨天也介绍了,这个是称为忍位。“忍”就是忍可的意思,就是忍可决定,也是印证,也是你如实的证得了,这个称为忍。就是忍可的意思,印可的意思,印证,没有错,所取的境界是空的,这时候可以印证,没有丝毫的错误了,这个时候叫做忍。给它一个名称叫做忍,就是忍可的意思,就是印可的意思。印证可以这么决定,就是这样子了,所取境一定是空的。那后面的能取空也是空的,二取空也是空的。可以印证决定了,这个时候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叫做忍,就是忍可决定的意思。
那这个忍位呢,它有下忍、中忍跟上忍的差别:印所取空就是下忍,乐能取空就是中忍,印能取空就是上忍,这个我们昨天介绍过了。
那第四个呢,是依无间定发起上品的如实智,双印能所二取都空,就是双印二取空嘛,所以这个时候的智慧能够双印二取空。那这个位次呢,我们就称为“世第一法”。那什么是无间定呢?因为这个时候的智慧力已经胜过前面的忍位了,从这个时候开始,能没有间隔的直接入于见道,就直接开悟。所以世第一的第二刹那就是见道了,就是明心见性、开悟了。所以它叫做无间定,就是说入见道位,这中间没有间隔的。你从忍位进入世第一法,第二刹那就入见道,这中间是没有间断的、没有间隔的,所以称为无间定。
那为什么称为“世第一法”呢?因为这个时候,在一切的世间凡夫当中,它是最殊胜的,没有能够再超过它的,所以我们就称为世第一法,世间里面它是第一了、最高了。凡夫、世间的凡夫有漏位来讲,它是最高了。因为在第二刹那是什么?就入见道位了,那就是超凡入圣了嘛。所以在世第一法的这个阶位来说,是一切的有漏凡夫当中,它是最高的。一切的世界当中是最高,所以称为世第一法,这是它名称的来源,接下来就开悟了。
第三个通达位,我们看第二十八颂:
“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我们第一天、第二天都讲得很清楚,我们现在只是消文,所以前面两天如果没有来的话,可能会听得比较吃力,那就回头再听了,因为我们会放上网站,你们可以回头再听。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再重复,我们今天就要把它圆满,所以没有很多的时间再重复前面讲的。那你们今天才来的同学呢,可以回头再上网听前面两天的内容。前面两天你只要听得懂,现在这个偈颂你都看得懂。因为我们前面一直强调开悟的当下,见道的当下是什么?能所双亡嘛,对不对?没有能证真如的心,也没有一个所证的真如,能证跟所证合一了,这个时候就入了见道位,那现在在讲的就是这个。
“若时”,就是般若无分别智现前。因为什么叫见道?就是你那个无分别智现前了嘛。所以当这个无分别智现前的时候,我们昨天讲,你还没有亲缘真如,真如对你来讲只是心识所现的相分,所以叫做“立少物”嘛。昨天那个偈颂,还有立少物,所以它不是真实的可以安住在唯识的实性当中。那为什么还会有真如的相分?就是因为他没有亲证真如,他没有能所双亡,没有能证真如的心跟所证的真如契合,所以般若无分别智跟能观的那个智呢,这两个没有办法合一。所以就是对于所缘的真如,还有能缘的无分别智,都无所得的时候,这个无所得就是指能取、所取皆空——就是二取空。
当我们的般若无分别智现前的时候,你能缘真如跟所缘的真如,是不是同一个了?这个时候就是二取空,能取跟所取都空。我们刚才讲世第一法,它能够做到的是什么?证二取空,有没有?还记得吗?五重唯识观最后一个,你世第一法的时候是证到什么?二取空嘛,印证二取空,第二刹那就见道,所以这个时候就是无所得嘛。所以这边的无所得就是你已经双印二取空了,能取、所取都空了。这个时候,般若无分别智就现前,就入了见道位。所以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住于唯识实性当中,因为已经离了能取、所取相的缘故,这个我们现在就很明白了。
所以在刚才说加行位,世第一法的第二刹那,无分别智现起的时候,是真正的体悟到真如,因为无分别智和真如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能缘的是无分别智,所缘的是真如。这个无分别智跟真如境,智境冥合在一起。所以能缘的智,是无分别嘛;所缘的真如,也是无分别,所以无分别等于无分别,两个才可以结合在一起。都是无相、无分别,对不对?我们昨天讲过了嘛,那个真如有没有一个真如相?没有,它是无相、无分别的。那现在般若无分别智是不是无相、无分别?两个是不是变成同一个东西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以没有能所,这时候才是真正的能所双亡。所以在这个无分别当中,能取、所取都不可得,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能够安住在唯识实性当中,真正的悟入圆成实性了,我们所谓的开悟,就是当下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所以到底自己悟了没悟,现在应该不用去问师父,说要印证一下,我到底有没有开悟?你自己就知道啦!你还有一个“我”有没有开悟?你说有没有开悟?所以当无分别智现前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体悟到真如。
那之前真如对我们来讲,只是一个名相、一个概念,是我们心识所现的相分,不是真正的真如。在通达位、见道位之前,我们有一个真如的名相。像我们现在,真如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相分,八识或我们心识所现的一个相分;但是我们心的当下没有契入那个真如,所以我们还没有开悟的原因在这里。一定要等到你心的当下就是真如了,它是无相无分别的,不再有真如的相分现在你的心识当中,因为当中就智境冥合在一起了。所以一定就是要证到能取、所取空,真如才能够显现,这个时候才是真实的体悟到真如。
所以它为什么称为通达位?这个“通达”就是体悟的意思。你一定是完全通达,你才能够完全体悟嘛。你没有通达之前,你不是真实的体悟,你只是有一些相分,有一些概念、有一些名相这样而已。我们听了很多佛法的名相;但是你有没有跟它合一,融合成为一个呢?所以到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的通达?什么叫做真如?什么叫做圆成实性?什么叫做唯识实性?你这个时候才能真正的体悟,或者体会,所以叫做通达。对真如的体会叫做通达,所以这时候叫做通达位,因为你已经跟真如冥合在一起了。也是因为这个无分别智,我们是以无分别智现前,然后用这个无分别智见到真如。所以为什么它另外一个名称叫见道,就是见到真如的意思。你以无分别智见到真如,然后契合真如。所以它每一个名称都有来源,那每一个名称都是假相,它只是形容。
像我们现在要形容开悟的情况,到底要怎么形容?就讲了一大堆嘛:能缘、所缘啊,又是什么;可是每一个名相都不是真实有的,对不对?因为就是要让我们明白:“哦!原来这个叫开悟”,所以它会有很多的名相。所以我们学佛修行也是,名相是帮助我们了解怎么样正确的来学佛、来修行。让我们很清楚的…,譬如说我们讲四寻思观、四如实智观都是名相嘛;但它是不是真实有这个东西?没有啊!它只是形容那个状态,不是真正有这个名称,这个名称所形容的东西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名、义、自性、差别都不是真实有嘛。
这个观念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佛修行的过程当中,不会起任何的执著,因为我们一起我执跟法执,然后又“死”在名相上,那个叫遍计所执嘛。现在我们都知道原因出在哪里,只要你遍计所执在,你就永远有我相跟种种的法相,所有的相又牵引你的心,然后又分别、执著,又在搞轮回嘛。所以现在想不要继续这样走下去的话,要赶快开悟,就是要知道名、义、自性、差别都不是真实有。佛法所有的名相都只是帮助我们去体悟,像讲真如,它也不是真的有一个真如,它只是要形容当下我们的心契入的那个状态,它叫做真如。“真”就是它不是虚妄的嘛,它一定是真实的,就比喻我们自性、我们的真如本性,它是没有生灭的,它不是虚妄不真实的。所以除非你悟到没有生灭的那个才是。那你还在那个生灭、无常的当下去体悟,想要体悟真如也是没有办法。所以一定是找到了那个没有生灭的自性,才是真正的真如本性。
所以如果我们在生灭的那个现象界上去寻求,也是找不到答案,也是没有办法体悟到没有生灭的那个菩提自性。所以你证到的不管多殊胜的境界,如果它还会灭,它还是生灭,一下子有、一下子没有,那个就一定不是嘛,应该很容易简别了。说我的境界有多高,你可以保持吗?你可以安住在唯识实性当中、圆成实性当中、真如本性当中吗?如果你不可以安住,那统统都不是嘛,因为你证的是生灭法,就这样简别,OK。
好,所以我们现在就知道,是怎么样见道的呢?就是还记得吗?第一堂课讲的,我们这一世要当顿根的、顿悟的根基的话,需要具备两个条件,还记得吗?一定是大乘的两种种姓:第一个叫做什么?“本性住种姓”,还记得吗?无量劫以来所熏的都是大乘无漏的种子,这个就是我们的本觉妙心。第二种种姓是什么?“习所成种姓”,这个就是我们的始觉心。
我们之前上课常常讲“始觉觉本觉”,还记得吗?是讲什么经讲的?我们以我们的始觉心,去觉那个本觉妙心,讲的就是这两种大乘的种姓。一个是我们本有的无漏种子,这个是本觉妙心,你本来有的。但是本来有,你如果不去熏发的话,不让它增长的话,它也是没有办法成就,种子永远不现行嘛;所以你要不断不断地熏。熏什么呢?现在我们讲的就是加行、加行道里面的四寻思观,跟四如实智观。这个就是我们要让我们无漏的种子、大乘无漏的种子,不断不断被熏发增长,就是靠这四寻思观,跟四如实智观;然后这个始觉心才能够觉本觉的妙心,才能够现前,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见道。就是本有的大乘无漏的种子,经过前面的四寻思观、四如实智观的加行功用,所以这是加行位;然后不断地熏习、增长而产生现行,种子产生现行,因此而见道。
所以我们就知道,见道的过程是这样:是从前面的资粮位,你要先怎么样?你出发之前要先准备好你的资粮。我们要见道之前也要先准备我们的资粮,所以这个是资粮位。都准备好了,怎么样?要开始上路了,开始出发了,就是加行位,开始加紧用功,然后就到达第三个通达位,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通达位。所以它就是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这样的一个过程。
那见道呢,它有所谓的真见道、相见道。我们在见道的时候、见道位的时候,它发起两种智慧,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根本智跟后得智,同时被发出来。所以它有两个名称:一个叫真见道,真见道就是以根本智来悟入唯识实性;相见道就是以后得智来悟入唯识相。所以我们见道的话一定是得根本智,直接入真如嘛、契入真如,或者是安住在唯识实性当中。然后在这个根本智再发起后得智,这个后得智就是明白唯识相;这是说明什么呢?你要开始利益众生了,行菩萨道利益众生,你要有无量的善巧方便,你要用种种的文字般若,教导众生观照般若,然后证得实相般若,这个全部都是后得智的智慧的作用。
所以菩萨他有无量的善巧方便,它都是属于后得智,也是后得智圆满之后,才能够究竟成佛。所以根本智是见道位,后得智是属于修道位。根本智就是你般若无分别智现前之后,同样的是用般若无分别智,然后再生起后得智,来不断不断地修般若无分别智。这所有的阶段,我们称为修道位,一直到圆满,就是究竟位,就是成佛了,成就佛的果位。所以根本智跟后得智,它的差别就是一个叫做真见道,一个叫做相见道。一个是见道的时候所发起的般若无分别智;另外一个就是从这个根本智再同时的发起后得智,我们叫做相见道,它是为了要继续走下面这个修道的路线、修行的路线,都是继续地来圆满这个后得智的一个过程。
所以我们看第四个:修习位,第二十九颂:
“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麁(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这个“无得”就是离所取,“不思议”是离能取,又是二取空嘛。一定是二取空,第二刹那才什么?你印持、印可、印证二取空,第二刹那入见道位。所以进入修道位的时候,我们刚才说就是后得智。后得智做什么事情呢?不断不断地修这个无分别智,所以它一定是“无得不思议”。所以修道位的当下,它整个过程一定是离所取、离能取,一定是二取空。因为二取空之后,我们的般若无分别智才能够现前,然后继续地修这个无分别智,这个就是修道位做的事情。
那根本无分别智是出世间的智慧,等到断舍俱生的二障种子,还有习气的时候,便能证得两种大果,就是转烦恼障成涅槃,转所知障成菩提,这个时候就是成佛了,所以它有两种转依,所以这个修习位就是所谓的悟后起修嘛。所以见道完之后,不是说我的修行就结束了,没有,你的修行刚刚要开始而已,因为是悟后起修。
之前有没有修?有修啊,那个是盲修瞎练。因为是心外求法,因为你没有见到自性嘛,所以你都在外面找,有没有?忙得不得了,又要去朝圣啊,又是…,每年要朝圣嘛,不是吗?开悟的人要不要朝圣?也是要啦。所以开悟之前,也是忙得不得了嘛,对不对?可是他都不是从心性上下手,因为没有见性,所以他一定不是从本体修,他也不是从心性修。因为菩提自性还没有找到,我们的真如自性也还没有现前,他没有办法从心性直接下手,他只有往外面找了嘛。从外面找师父啊、亲近道场啊、然后找法门啦,一直找、一直找,寻寻觅觅、寻寻觅觅,然后心不安啊。为什么?没有见性之前,你别想心安哦!因为为什么?我们之前讲,没有办法安住在真如实性当中、唯识实性当中,也没有办法证得圆成实性,所以你的心是没有办法安住的。所以我们开悟之前这样很忙、很乱,那个是正常,都是心不安,心不安就到处找嘛,一直找、一直找、找找找找找,一直找到真的见性了之后,你才能够真正的心安,你才能够真正的安住。
所以现在讲这个悟后起修,因为见性的时候你所有的烦恼障、所知障在不在?你不可能在证得二取空第二刹那入见道,然后你所有习气、烦恼都不见了,可不可能?有没有这么便宜的事?不可能嘛!它都还在啊!只是说你现在见性了。所以这个时候的修行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因为不会再盲修瞎练,也不会心外求法,直接从心性下手,直接从清净烦恼障跟所知障的种子跟习气下手,所以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能够有那个修行的功能,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来。因为之前都是在修分别跟执著嘛,因为遍计所执的关系,都在修我执跟法执嘛,不想承认都不行,因为唯识现在念完了,就会应该很清楚。
不然我们说你都盲修瞎练,“哪有?”好生气就回去了,对不对?从此以后就再不出现了。就不明白什么叫盲修瞎练,你本来就是没有从信心下手,就是盲修瞎练啊!然后一直绕圈子。因为遍计所执在嘛,所以一定是修我执跟法执嘛,对不对?所以学一个法门就要分别啦,又要执著啦。“我的最好”,你说他是不是很有信心?“我这个法门最好”,你说他是不是对于这个法门很有信心?“我这个法门最好,你们那个都被我比下去了”,怎么样?有没有分别、执著在里面?有啊!你不要以为是我因为有信心才这样讲,自己分别、执著的不得了,自己没有检查出来。
所以开悟的人会怎样?就都好嘛!小乘、大乘、金刚乘有没有差别?没有差别嘛,是因为不同的对象说不同的法嘛。他好乐小乘,要赶快解脱,你当然要跟他讲小乘的解脱道。对不对?好乐大乘,当然就讲发菩提心开始嘛:行六度,然后十波罗密,圆满。看众生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这中间没有分的,法门没有高下。所以真正开悟的人对法门不会有分别、执著的。为什么?因为遍计所执没有了嘛,因为证得圆成实了嘛。然后二取空,能取、所取都空了,你说法门还有什么好分别的,法门也是所取啊!也是所取境不是吗?对不对?我们有一个能取的心,取那个所取的法门哪。也是我有修什么法门,就是能取、所取两个都没空嘛,对不对?然后“这个法门最好”。
所以现在我们就很清楚了,这个修习位才是真正地能够从心性下手,能够从本体来起观照。那为什么开悟之后还要修?就是因为我们的习气还在,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跟习气还在,所以还不能够证果,还不能到达究竟圆满的佛的果位,所以必须要继续地修。修什么呢?断除我执跟法执的种子还有习气。所以还要数数地修习无分别智,达到最后成佛的目标。这个阶段我们就称为修习位。那要一直到俱生的我执、法执都伏灭了,这个就是究竟道了。
我们再详细的解释什么叫“无得不思议”呢?第一句“无得不思议”,它是形容无分别智的状态,它是无得不思议的一个状态,用这个无得不思议的名称,来形容无分别智的状态。为什么叫无得不思议呢?就是这个所修的无分别智慧够远离遍计所执的所取,所以叫做“无得”;能够远离遍计所执的能取,所以叫做“不思议”;那就离所取跟能取,二取空。所以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就叫做无得不思议。就是形容你无分别智现前的时候,当下一定是二取空,所以叫无得不思议,就是无所得嘛。
所以你现在还有所得:我得一个真如、我得一个圆成实、我得一个唯识实性,就统统不是了嘛。因为你还有那个有所得,就不是现在讲的“无得”。你还可以用你的八识、五十一个心所去思议的,心思言议的,叫做思议嘛,这个也不是无分别智的状态。无分别智就是已经离开你能够心思跟言议的八识跟五十一个心所,统统缘不到了,那个叫做无分别智现前。所以禅宗才会说什么是见道当下的那个状况呢?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你怎么讲都是没有办法,已经断了语言文字相。你的心也缘不到,也是离心缘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你的心缘不到。因为我们现在用的心是什么?八个识、五十一个心所,都没有离开这个范围嘛;可是你用你八个识还有五十一个心所,想要去想象,你的心想要缘,那个什么叫做真如,什么叫圆成实性,你是没有办法缘到的,所以叫做“不思议”,不可以心思言议。你语言怎么形容,你都是没有办法真正的就等于真如的那个当下;你的心不管是怎么样的思惟想象,想要去缘到那个真如,你也是做不到的,所以叫做不思议——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行”就是你心所能到达的叫做心行,所到达的那个范围。我们一般凡夫,就是八识、五十一个心所所能到达的,它是没有办法到达真如的境界、无分别智的境界,是我们缘不到的,所以叫做“心行处灭”,你的心缘不到。所以就是离文字相、离心缘相。这个就是我们想要形容什么是无分别智它的状态,就是无得不思议。
怎样做到无得不思议?就是二取空,离了所取跟能取,就是无分别智现前的时候。那第二句是“出世间智”,就说明这个无分别智属于出世间的智慧。那什么是出世间的智慧呢?这个“出”不是出离世间的出离,“出”不是出离的意思,而是高超、超胜的意思。凡是超出一切的世间,超胜一切的众生,我们就称为“出世”。
那怎么才能做到出世呢?那就是一定要能断除一切世间有漏的杂染嘛。那什么是一切世间有漏的杂染呢?就是烦恼障、所知障嘛,就是一切世间的杂染,都没有离开执见分为我的烦恼障,跟执相分为法的所知障,这就是一切世间的杂染,就在这二障的范围里面。所以什么叫出世间呢?就是要断除一切世间的杂染,也就是我执跟法执。
所以除非洞悉或者了达“我”还有“法”都空了,才能够真正的出世。所以这里的“出世”又有那个空的意思,就是二取空。所以只有无分别智可以做到真正的出世,所以我们说它是出世间的智慧,是这样子来的,因为它证到二取空了。
那偈颂的后面两句,就是“舍二麁重故,便证得转依”。就是如果我们数数修习这个无得不思议的出世间智,经过了一段相当长久的时间,这中间有什么?从初地的初心到十地的后心,然后等觉,然后入金刚喻定,然后第二刹那成佛嘛。所以这么长的时间我们都称为修道位。
那这么长的时间就能够断除什么呢?俱生的烦恼障跟所知障的种子还有习气,这个时候才能够断除,所以称为“舍二麁重”,这个二障的种子,就叫做粗重。所以这边讲的舍二粗重,就是能够断舍俱生的二障种子还有习气,所以叫做舍二粗重。那二障的种子为什么用麁重来形容呢?那就是相对无分别智的微细、轻妙、有堪能性来说的,粗重就没有堪能性嘛。为什么心没有堪能性?就是他对于唯识理、还有唯识相不是真正的通达明白,所以他有障碍,所以叫做粗重。除非无分别智现前,那个才叫做微细,才叫做微妙,微细、轻妙,然后有堪能性。
有堪能性的意思就是说,从发根本智到后得智。所以你可以成就很多的菩萨事业,你利益众生就没有离开根本智跟后得智的范围呀,你就是用这两种智慧来利益一切众生的。所以这个时候才能够说你有堪能性,就是说你可以善巧方便,有无量的智慧德能,还有无量的善巧方便来利益众生的,所以我们说这个时候才是有堪能性的。般若无分别智没有现前之前,我们是没有堪能性,因为我们现在连自己烦恼、所知障都还在。我们对自己想要断除二障的种子跟习气都做不到,我们怎么帮助众生来开悟、解脱呢?所以我们只能说“我没有堪能性,我做不到”。
所以除了开悟之后,经过修习位,断除二障的种子跟习气之后,我们才能够像佛一样的成就法、报、化三身嘛,然后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所以现在数数修习无分别智,从初地到十地,就能够渐渐渐渐地永灭二障的种子跟习气,所以给它一个名称叫做“舍”。它说舍二粗重嘛,这个“舍”的意思就是让它永远灭,不再现起了。令其永灭,永远伏灭,不再生起,种子不再生起现行,这个时候就叫做“舍”。那一直舍到最后,究竟无有,就是舍到全部都舍完了,就是全部都断完,所有的种子跟习气,全部伏断了,就能够证到二种转依的大果,就是能够究竟圆满成佛了,那个我们就称为“二转依”。“便证得转依”这个“转依”有两种,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菩提跟涅槃这两种大果。
可是它有一个转依的过程,什么叫“转”呢?“转”就是转舍、转得,把那个应该舍的舍掉,应该得的要得,转舍、转得就是这边“转”的意思。转舍、转得什么内容呢?就是在依他起的那个染污跟清净的这两方面呢,要把那个染污的舍掉,然后得那个清净的部分,舍掉染污的部分,得清净的部分,这一切都是依他起的。
那现在考一个试吧!要丢掉的是什么?打PASS,三自性里面的什么?不要问我什么是三自性,我会晕倒。三自性,还记得吗?我们上一次来讲的,有哪三个呀?遍计所执嘛。所以要转舍的是什么?依他起上面所起的遍计执嘛;要转得的是什么?依他起的什么?依他起性上所得的圆成实。所以这边转舍的意思就是,要转舍遍计执,转得圆成实;还有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大菩提。
那个转依的这个“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所依的意思。什么是所依?就是根本识,根本识还知道是哪一识吗?第几识?根本识是第几识?啊?(有师兄答:第八识)第八识,很好。哦,还好。
今天最后一堂课,要好好地结算结算,这几年下来,熏下来的成绩是怎么样?等一下下课之前打个分数。我们已经上了好多年的唯识了,对不对?从《大乘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熏了好多年了,现在应该都倒背如流了,对不对?
好,所以这边的所依就是根本识。根本识里面有什么种子?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都在哪里?都在根本识里面,对不对?所以这个二障的种子,是根本识所执持的种子,二障的种子,根本识执持。然后菩提、涅槃在哪里呀?我们要证的菩提、涅槃果,有没有在根本识里面?有没有?有没有?我们根本识里面有没有菩提跟涅槃?有没有?没有就惨了!你怎么修都没有,因为你的种子里面没有,你的八识里面没有的话就麻烦了。
所以菩提、涅槃这两个转依果呢,也是根本识所本自具足的。所以又不要有所得的心,说“我证了一个什么,我得了一个涅槃,证了一个菩提,它是真实有的”,又错了,又是名称而已。你不要以为你证得什么果位,佛也不是真实有啊!佛也不是真实有,可以接受吗?那你每天拜佛是在拜什么?都是名相,懂吗?你不著在相上,你会开悟得比较快,因为所取空嘛。名、义、自性、差别都是所取的境界,所以五重唯识观第一个要破的就是所取空啊。所以你还会着在任何境上,你第一步就没有了,后面统统没有啦。你所取有的话,一定有能取嘛。你所取不空,能取也不空,二取也不空,你说你怎么开悟?所以我们随时要提醒自己:每一个名、义、自性、差别都不是真实有的——四寻思观,OK?
所以菩提、涅槃也不是真实有;但是我们的根本识当中是本自具足,不然你修了半天也没有办法让它现前嘛。所以真如也是本自具足啊;不然你修了半天,你真如没有办法现前。本自具足;但是它不是你修了半天真的得到一个什么果:菩提果、涅槃果,不是!是你本来就有的,只是现在显发嘛。所以我们说,你大乘无漏的种子要熏发,熏发的东西都是你本来有的嘛,不然你怎么让它发起呢?是不是?
哎呀!快要证果了,究竟位,终于要证得究竟的佛果位了。
“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这个都是形容成佛的内容有哪些。所以这个究竟的佛果具有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这五种殊胜、圆满、无漏的功德。是永寂两边、永寂二边,默契中道的法身,就是寂默嘛,“牟尼”又叫寂默嘛,等一下我们会解释。
所以,第一个字“此”,就是指这两个转依之后的果,也就是究竟的佛果,也就是大涅槃、还有大菩提果,这是这边讲的“此”。就是这个究竟的佛果呢,它就是无漏界,无漏界就是究竟的佛果。所以它是在讲这个究竟的佛果,它的体性到底是什么呢?就是无漏界,究竟佛果的体性,讲到它的体性就是无漏界。那什么叫无漏界呢?“漏”是烦恼的意思嘛。所以这个究竟的佛果,它不跟烦恼相俱(在一起的意思,同时俱在,单人旁俱有的俱),不跟烦恼相俱,不跟烦恼相应,不被烦恼所束缚,所以称为无漏。那这个无漏不是一般的无漏,它是殊胜、圆满、究竟的无漏。因为小乘我们也说他证得无漏嘛,那小乘无漏跟大乘现在究竟的佛果,是不是同样的殊胜、圆满?不是嘛。
所以现在讲的,为什么是是殊胜、圆满、究竟的无漏呢?那是因为二乘他还有微细的,跟第七识相应的所知障。所以我们就说,小乘因为他只断了烦恼障,没有断所知障。所以他虽然称为无漏;但是不能称为殊胜的无漏。那大乘菩萨他也得无漏,但是不完全,所以不能称为圆满。所以不管小乘(这个二乘)、还是大乘的菩萨,都有缺失,不能够称为究竟。所以只有佛果是殊胜、圆满、究竟的无漏,有这样的差别。
那这个“界”是什么意思呢?无漏界的这个“界”,就是总聚、总聚一切有为的功德,叫做界,它也有藏的意思。就是这个中间含藏无边、稀有的大功德,就是我们后面讲的,有五种殊胜的功德,是这个无漏界里面所含藏的。所以这个总聚含藏哪些稀有的大功德呢?就是后面讲的“不思议”。第一个讲的不思议,什么是不思议呢?就是这个究竟的佛果甚深微妙,不是思量所及,不是言语能道。刚才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叫做不思议。因为离心缘相,所以不可思;离言说相,所以不可议。不可以执有,也不可以执无。远离一切的分别,断绝一切的戏论,所以什么叫戏论?有漏有分别,叫戏论;无漏无分别的,才可以叫做现在讲的不思议。那这个内证的境界只有佛跟佛能够了解,佛跟佛能够洞达、洞悉了达。所以叫做不思议,不是我们凡夫可以心思言议的。
那什么是“善”呢?这个究竟的佛果因为远离一切的烦恼,是清净法界的真涅槃,远离一切的生灭之法,是智慧圆满的大菩提,所以称为善。
那什么叫“常”呢?就是这究竟的佛果常住真如,不生不灭,无有变异,它没有生灭,没有变异,尽未来际没有穷尽,所以称为“常”。
所以,你说佛祂会不会退心,哪一天说“好累,不要度众生”,会不会?不会!因为“常”,尽未来际永远地利益众生。就是祂已经证到常住不灭的真心了,所以祂一定是尽未来际发菩提心利益众生。
那什么是“安乐”呢?这个究竟的佛果,不但自身没有逼恼,也不会逼恼众生。而且还会使所度化的有情众生得安乐。能够使自、他都远离生死的大苦,所以叫做安乐。
因为我们时间到了,所以讲快一点,快要讲完了。
然后解脱身,什么是“解脱身”?解脱烦恼的缠缚以后所得的果报身,我们称为解脱身。那你说小乘有没有解脱身?小乘有没有解脱?有啊!那现在小乘解脱跟我们究竟佛果的解脱身有什么差别呢?啊?二乘人虽然也离烦恼得解脱身;但是他不如佛果可以成就十力呀、四无畏呀、十八不共啊——这个小乘都没有办法做到的。所以佛祂是功德庄严的清净之身;小乘是没有办法得到的,然后也不能得下面那一句:“大牟尼身”——就是清净的法身。
所以人家问说:小乘有没有法身啊?小乘有解脱身,但是没有法身。但是小乘的解脱身又没有究竟佛果的解脱身这么殊胜。因为佛有什么?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有十力、四无畏啊、十八不共。所以虽然都是解脱身,但没有这么多的功德庄严所成就的身。所以究竟佛果的解脱身祂是比较清净、比较庄严,是功德的成就。
二乘人为什么没有法身?他有解脱身,没有法身,为什么呢?第一个是因为他不要发菩提心嘛,所以他没有大悲愿,所以他证得阿罗汉、四果阿罗汉之后,他不会说“我发心来度众生”,他不会这样做。因为一发心就入大乘菩萨了嘛,就不是四果阿罗汉了。所以小乘他为什么没有法身呢?就是因为他没有大悲愿。
然后第二个,缺乏无量清净的功德。就是我们刚才讲,就是佛所成就的功德,小乘都没有办法成就。所以小乘他只能够舍烦恼障,离分段生死,不能够舍所知障,离变易生死。所以他只能从六道当中解脱,入四圣法界,而没有办法出十法界,所以他没有清净的法身。
所以只有佛祂烦恼障、所知障全部都断除干净了,所以佛能够称解脱身,又能够称法身。所以最后一句“大牟尼名法”,“牟尼”就是寂默的意思,为什么叫寂默呢?就是“永寂二边,默契中道”。寂默就是这两个字,永寂二边那个“寂”,还有默契中道的“默”。也是我们刚才讲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一个境界。我们八个识、五十一个心所都没有办法缘到的,所以称为寂默。
最后一个“法”,就是法身的意思。那你说这个法身,佛有嘛、佛有法身;我们有没有法身?很重要,我们有没有法身?你们点头还摇头?我们有没有法身?有没有?赶快勇于承担,有啦!有啦!我们一切的凡夫统统俱足,本自具足法身,但是就是没有开显。我们的法身为什么没有办法显?是因为烦恼障加所知障,种子加现行。所以在凡夫来讲,只能做叫“如来藏”,有没有听过这个名称?如来藏,不能叫法身。可是我们是本来俱足法身的,是因为被烦恼障、所知障所盖覆,所以只能够叫做如来藏。如来藏的意思就是说,它有染污的部分在里面,就是二障的种子跟习气在里面;但是它又有成佛的可能。为什么?因为本自具足法身。所以名称不一样,我们凡夫只能叫如来藏,成就究竟的佛果的时候叫做法身,差别在这里。
好,我们把《唯识三十颂》圆满讲完了。从第一颂到第二十五颂,它说明是唯识境(境界的境),就是唯识相跟唯识性,第一颂到第二十五颂,说明这个唯识境。唯识境就包含了唯识相,前面二十四个颂唯识相,第二十五颂讲唯识性,还记得,所以这个都是属于唯识境。
第二十六颂,就是我们这次讲的,从二十六到二十九,说明是唯识行,有没有?五位嘛——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通达位、然后修道位、究竟位。
第三十颂就是说明唯识果,究竟圆满成佛了,究竟佛的果位,就是三十颂,我们刚才讲了,有这么多大的功德嘛。
所以一切的经论,它所显示的就没有离开这个境、行、果:唯识境、唯识行、唯识果,说明境、行、果。境界的境,境、行、果。行是修行,然后修行一定有获得的果位。所以一切的经论,它所显示的就没有超出境、行、果这三法的内容在里面。
因为佛、菩萨说经或者造论,佛说经,菩萨造论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希望一切的有情众生能够先明白殊胜的境界,所以祂会先讲唯识境,或者是说明种种境界。明白这个殊胜的境界之后,然后能起行,开始走这个修行的路线,最后证果。所以一定是境、行、果,这样的一个范围,任何的经论都没有超出这样的一个范围。
所以我们今天把《三十颂》圆满了,同时也圆满了《成唯识论》。我们为什么这三十个颂可以讲这么久呢?就是因为我们把《成唯识论》放进来,《成唯识论》的精华篇全部放进来,精华。因为《成唯识论》我们知道,它就是解释《唯识三十颂》的嘛。它有十大论师,十大论师每个不同的见解,来解释《唯识三十颂》。那我们把最精华的部分放进来,去掉了什么?就是他们之间的辩论。
所以你们看《成唯识论》就有说,第一义师怎么解释,第二义师,还有第三、第四,各个不同的那个说法,各派的说法,然后有一些争论,每一个论师说出他自己的看法,这中间有很多的不一样。像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有的论师认为见分、相分就已经讲完了。那还有另外的论师说,不对,不是二分,是三分,再加上自证分。另外的论师就说不对,这样还讲不清楚,还要再加一个证自证分,变成四分。所以有二分说、三分说、四分说。我们是举例啦。像这样的争论非常多,那我们就不要争论了嘛,因为已经很头晕,已经很头痛,已经很复杂了。所以我们就去掉那个部分,然后保留很完整的他们的定论,最后的定论,最后的结论,然后来辅助这个《唯识三十颂》的内容,让它更圆满。
因为有太多的人问说:“哎呀,我们《三十颂》讲完,是不是要讲《成唯识论》啊?”现在知道答案了,不会讲《成唯识论》,因为我们已经讲完了。好,这就是最后补充一下,那我们这个课程就到这里结束了。
(师颂,众师兄跟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